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建寧鮮花

建寧鮮花

發布時間: 2023-05-31 23:33:00

1. 中國甜食演進的地域空間分布是怎樣的其形成原因是什麼

中國的甜食不但歷史悠久,且種類繁多。宋代以前,甜食在地域上形成了“北人嗜甘”的格局,其後逐漸演變成甜度“東高西低”。到了清代,北京、山東、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都有過比較突出的食甜表現。近代中國實際上形成了三個層次的甜食區域,分別是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重度甜食區、北方中度甜食區、長江中上游輕度甜食區,大致呈現出甜度“東高西低”或“東甜北咸”的分布趨勢。

從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影響因素來看,食甜分布格局的形成和變化與糖類作物種類分布、區域氣候濕度、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明顯關系。而近兩千年來的食甜格局轉變,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東移南遷有相當大的關系,食甜重心往往與經濟文化重心相重合。

一、歷史時期中國甜食的空間格局

在北方地區,明成祖定都北京後,京師飲食南北薈萃,且宮廷菜自禁中流出,同民間菜餚交匯融合。明代宮中專門設有甜食房,所供甜食以絲窩、虎眼糖為代表,“外廷最為珍味”。民間節慶祭祀的場合也多用甜食,元日不僅要食湯圓,還要“以油麵作莢,砌作浮圖式,中空玲瓏,高二三尺,五具為一堂”,這就是用來祭祀神靈的蜜供。此外,市場上還能買到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等甜食。

在山東地區,“煠(暫)祭蜜貴糖〈〉省,蜜樓一座要新鮮”,是在說用蜜或糖稀製作油炸甜食以供祭祀。其他還有“油饊霜熟兼五色,糖食酥餅亦多般”。此外,“北地而今興纏果,無物不可用糖粘。”這就是後來魯菜中拔絲菜的濫觴。更北的寧古塔一帶出產好蜜,《清稗類鈔》中提到“寧古塔人之飲食……有打糕,黃米為之精。有餅餌,無定名,入口即佳也。多洪屯有蜂蜜,貴人購之以佐食”。用蜂蜜佐餐調味也成為當地飲食的一大特色。

江浙飲食尤以甜食見長。揚州市面上有用糖做的“大觀樓”,小販“以紫竹作擔,列糖於上,糖修三寸,周亦三寸,中裹鹽脂豆餡之類”。47至於蘇人飲食,“至其烹飪之法,概皆五味調和,惟多用糖,又喜加五香,腥羶過甚之品,則去之若浼。”48張岱在關於地方特產的總結中提到“蘇州則帶骨鮑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圓、橄欖脯”,盡是甜食。代表性的甜食還有東坡肉,相傳為蘇軾在杭州任上所做,明清時已經成為浙菜的代表,正宗的東坡肉講究用紹興花雕和冰糖熬汁,以別於一般的紅燒豬肉。所以,《清稗類鈔》中認為“蘇人嗜糖”。

在閩廣地區,福建流行“蜜漬蘭”的吃法,“常見建寧人家蜜漬蘭花”,且有人認為“蘭必蜜後始可食”。50福州名菜荔枝肉以酸甜可口著稱,後來閩人對傳統做法進行了改進,不僅將肉用十字花刀雕刻以模仿荔枝,擺盤時也常常加入荔枝,還使用大量白糖調味,荔枝肉的甜味更加突出了。徐珂在品評閩人之飲食時說“至隨意啖嚼之品,惟點心、糖食、水果耳”,51足見甜食在閩菜中所佔地位。

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廣人飲饌多用糖”,52當地種蔗製糖極為饒利,糖戶極多。在清代廣東的市場上,可以買到繭糖、糖通、吹糖、糖粒、糖瓜、饗糖、糖磚、芝麻糖、牛皮糖、秀糖、蔥糖、烏糖等等,其中潮陽蔥糖、東莞秀糖、廣州糖通最為著名。東粵一帶盛行“糖梅”,有“嫁女者無論貧富,必以糖梅為舅姑之贄”的習俗。53還有一種叫“沙壅”的油炸甜食,是“以糯粉雜白糖沙,入豬脂煮之”,54在明清的廣東被用作賀年食品。

清代四川甜食,在筵席菜品中有冰糖火腿、糖核桃仁、燒甜鴨、甜燒白,專門的甜菜品類有八寶飯、甜蛋蒸羹、蔗飯、桂圓羹。兼營外帶和堂食的“南館”中常備冰糖肘子、糖醋魚之類。街市之中有糖豆腐腦、甜口的蒸蒸糕、黃糕、油糕、珍珠饃饃、鍋魁、米花糖、玉米花糖、白麻糖、鮮花餅、棗泥餅、桂花糕等。

葯鋪糖鋪中還售賣諸種蜂蜜、梨膏、櫻桃糖汁、蜜桔糖汁、香蕉糖汁、楊梅糖汁、檸檬糖汁等甜飲。戲園子內也售賣諸多糖食,蜜餞則多自資陽、內江、趙家渡而來。凡此種種,足見川人飲食生活中不乏甜食,其中糖醋、糖燒等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從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到,秦漢以後,荊楚地區的甜食似乎隱沒。截止到清代,我國的北京、山東、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都有過比較突出的食甜表現。這些地方遍及我國南北各地,尤其集中在東部地區。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語,這與我們此前所認知的宋以來南方飲食偏甜有很大不同,或有可能是先秦秦漢時期華北經濟文化強勢造成甜食風俗盛行和彰顯度高給沈括留下的歷史記憶。實際上,在唐宋時期,人們對食甜的空間認知可能有一個轉折。

我們見到的反而是明清以來東南地區食甜的記載較多,這本身就是對唐宋時期東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強時食甜風尚更盛的客觀歷史的真實認知,也與東南地區在明清以來文化發達,食甜資訊更為彰顯有關。所以,從這個意義講,甜味的盛行與區域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高低是成正相關的。

2.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是什麼

正文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

滾滾長江東逝水拆巧,浪旅老鍵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裡。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葯,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角有徒弟五百餘人,雲游四方,皆能書符念咒。次後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角遣其黨馬元義,暗齎金帛,結交中涓封諝,以為內應。角與二弟商議曰:「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遂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諝。唐周乃徑赴省中告變。帝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諝等一幹人下獄。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含兆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詞牌叫「臨江仙」為楊慎《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中葉傑出的詞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經筵講官。以直諫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謫戍雲南永昌,年七十二,死於貶所。升庵博聞廣識,著述極富,為明代第一。詩風淵博縟麗,詞則華美流利,好入六朝麗字,似近而遠,然其妙處亦能過人。這首詞雖為《說秦漢》的「開場詞」,但作者的視野並沒有局限在秦漢兩朝具體的史實上,而是高屋建瓴,從具體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經歷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會人們始終能產生共鳴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寫古來多少英雄是非成敗,猶如大浪淘沙轉眼成空。頭兩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詩「不盡長江滾滾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抒發對歷史變遷、英雄隨著時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則是作者經過思考後,透過歷史的表象得出的結論。作者認為,英雄豪傑們長眠地下之後,生前的是非得失,榮辱成敗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一句貴在一個「空」字。「空」可以說是本詞的詞眼,幾多惋惜,幾多悲憤,盡歸其中。它不僅是作者追溯歷史後的結論,而且是他對待自己歷盡坎坷人生的達觀態度。「青山」句乃是寫自然,意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陽」句亦寫自然,「幾度」謂「難得」,而「夕陽紅」象徵人生中短暫的美好時光,它在橫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這兩句看似寫景,其實在景語中蘊含了豐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體會,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傷情結。 下片寫江上漁樵閑話,娓娓動聽。「白發漁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詞的一、二句寫老翁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內容。他遠離塵囂,遁跡山林,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看慣了「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蘇軾《前赤壁賦》),與世無爭,其樂無窮,是一位志向高潔、風懷瀟灑的老人。第三句寫老翁的生活情趣,他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斷絕一切人際交往的隱者,而是仍舊同世俗社會保持著聯系。「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楊慎《說三代》)。「一壺濁酒」以「秋月」「春風」為背景,正顯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懷和朋友之間的志趣相投。最後兩句直揭「白發漁樵」並非胸無點墨的老翁,而是通曉古今、博學多識、知權達變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敗榮辱都化作可助酒興的談資;在笑談之中,縱論古今,品評人物,其曠達和豪放可以想見。我們不難發現,在老翁身上有許多同漁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徵,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這首詞可稱為「史論」。它綜觀歷代興亡盛衰,以英雄豪傑的成敗得失抒發感慨,表現出一種曠達超脫乃至「大徹大悟」式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盪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彷彿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彷彿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於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涌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麼。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彷彿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楊慎並非有意給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歷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生不謀而合的感觸。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於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歷史,產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宏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贊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後為官十年,只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後謫戍邊關,在當時邊遠而落後的雲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恆,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百載之下,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借舉重若輕,漫不經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境界。 楊慎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那樣春風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已經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不一定要自己經歷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鑒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人們豁然開朗。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事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3. 你知道張一山《鹿鼎記》播出時間是什麼時候嗎

應該是2020年播出,從廣電公布的電視劇拍攝備案中得知,這部最新版的《鹿鼎記》將由新麗傳媒出品,於2018年6月開拍,製作周期將歷時24個月長達兩年。預計於2020年播出,具體的播出時間尚不清楚。

從網友路透的圖片來看,張一山是一身和尚裝扮,剃著光頭頂著烈焰在很辛苦拍戲的張一山看起來很熱的樣子,畢竟他身上還穿著厚厚的袈裟嘛,可也就是因為這件袈裟,讓張一山頓時滑稽了起來,因為明顯大幾號的袈裟讓張一山看起來瘦小了許多。對於前輩們的精彩演繹,張一山似乎也有著自己的壓力,畢竟前幾位所塑造的韋小寶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了。

(3)建寧鮮花擴展閱讀

2016年,主演電視連續劇《我的父親我的兵》 ;同年5月,主演的刑偵題材網劇《餘罪》網路首播,張一山在劇中飾演一名剛從警校畢業就進入販毒團伙中的卧底警察餘罪,該劇播出半個月網路點擊率超過4.5億,並獲得良好口碑 ;

同年6月,主演古裝青春偶像劇《《重耳傳奇》》飾演夷吾 ;隨後,主演的農村題材劇《青穀子》播出,張一山在劇中飾演焦大樓一角 ;12月9日,主演的懸疑驚悚電影《凄靈室》全國上映。

2017年1月,張一山攜手成龍、楊紫共同演唱喜劇電影《功夫瑜伽》的同名主題曲《功夫瑜伽》 ;2月12日,加盟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首次擔任常駐嘉賓並擔任高能隊長 ;2月17日,主演懸疑愛情劇《柒個我》,在劇中飾演擁有著多重人格的集團繼承人沈亦臻 ;7月16日,主演的都市劇《大叔與少年》開機。

2018年,張一山以戰隊經理人的身份參加了機器人格鬥真人秀《這!就是鐵甲》 ;4月30日,央視五四晚會錄制,張一山榮獲2018年度「五月的鮮花」優秀青年演員稱號 ;5月,獻唱「五四青年節」特別歌曲《強國一代有我在》,並參演MV 。5月29日,主演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初長成》播出,在劇中飾演江北,時隔多年後再次與《家有兒女》原班人馬再度合作 。

2019年3月2日,張一山、潘粵明聯袂出演諜戰劇《局中人》殺青 ;12日,主演的古裝電視劇《重耳傳奇》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首播 。8月1日出演大歷史革命題材電影《古田軍號》 。

熱點內容
猜四個城市名一朵白雲一個南瓜 發布:2025-02-11 22:02:55 瀏覽:883
丁香花何歌詞 發布:2025-02-11 21:53:52 瀏覽:295
花藝花結結 發布:2025-02-11 21:45:27 瀏覽:382
含苞荷花 發布:2025-02-11 21:37:38 瀏覽:385
鮮花打一肖 發布:2025-02-11 21:32:38 瀏覽:961
櫻花是櫻桃樹開的花嗎 發布:2025-02-11 21:32:31 瀏覽:759
玫瑰花新聞 發布:2025-02-11 21:22:54 瀏覽:412
梅花老懷表 發布:2025-02-11 21:20:25 瀏覽:555
紫羅蘭葉子的外形 發布:2025-02-11 21:20:23 瀏覽:347
蓮蓬的花語 發布:2025-02-11 21:04:10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