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鮮花
❶ 韓國批發市場有哪些
廉價的購物天堂東大門市場
東大門市場是每天24小時營業,是年輕人們的購物天堂,所以也形成了獨特的消費文化氛圍,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感覺到他的與眾不同哦。被指定為服裝批發特別商街之後,發展速度更加驚人,20多處大型建築內的購物中心先後拔地而起。東大門的物品應有盡有,從各種小的流行裝飾品到男裝、女裝、鞋類,而且價格比其他地方都要便宜很多,因此這里總是簇擁著來自地方城市的零售商和外國的商人和遊客們。 還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在等著你哦。
東大門市場以中間的馬路為界限,分為斗山(Doosan Tower)所在的第一區和東大門運動場周圍的第二區(參照下面地圖)。兼有批發和零售功能的第一區大型購物中心,實際上以零售為主,因此一般顧客和遊客們經常光顧這里,為此特別准備了換錢窗口、多種外語導購員等便利服務。為了方便一般顧客們購物,將營業時間定為上午10:30到次日凌晨5:00。不亞於百貨商場的設施條件、輕松悅耳的音樂聲吸引了大批10-20歲的年輕人群
此外,一區的各大購物商場傍晚7-8點期間,在1層門口舉辦年輕顧客們直接參與的歌舞比賽等多種有獎活動,使這里變得更加熱鬧非凡。第一區主要有斗山塔、米利來、Freya城、HellowapM等
東大門運動場一側的大型購物區也兼顧批發和零售功能,但這里以批發銷售為主,因此這里商家的營業時間為傍晚8點到次日早晨8點或下午5點。 到了深夜和凌晨,這里反而比白天還要熱鬧,但因為以批發為主,所以很難找到試衣室。另外要注意,這里一般不給事後退換,所以購買時要仔細挑選。這一區主要有Disigner’s Club、米利來Valley、 Nuzzon 、廣熙服飾大廈、第一和平、興仁市場等,其中其中第一和平和興仁市場因樸素而大方的特點受到30-4-0歲顧客的喜愛,而Disigner’s Club、米利來Valley、 Nuzzon 和廣熙服飾大廈的顧客相對要年輕一些。
東大門區除東大門市場外,還有人們熟悉的東大門運動場和東大門棒球賽場,而在這兩個運動場的一層均設有各種體育用品商店
崇禮門進口商品商廈
從能看見南大門的路口進去,右邊就是崇禮門進口商品商廈。這里是地下1、2層,經營服裝、食品、雜貨、家電、小飾品、小擺設品等,商品豐富多樣
地下商廈是有30年傳統的進口商品商廈,主要經營服裝、食品、雜貨、化妝品、家電、小飾品、箱包、裘皮、高爾夫用品等。地上1層批發女裝、男裝、女性內衣、床上用品、鞋類、化妝品、地毯、皮裝、韓服等。在2層可以買到韓服、窗簾、被子、刺綉品、韓國結、螺鈿漆器、民間藝術品等韓國風格的東西.3層是餐具批發,餐廳用餐具、新婚用餐具、螺鈿漆器等豐富多樣的商品,物美價廉。
D洞大都綜合商廈
地下進口商品商廈經營各種日用雜貨,地上1樓經營箱包、錢包、皮帶、小飾品、內衣、床上用品等..2層經營小擺設品已經有30年的歷史,這里有傳統工藝品、禮品、裝飾品、小飾物、布絨玩具等。韓國全國各地的零售商和外國商人雲集於此,因此很著名。3樓是餐具批發,餐具分為餐廳用、新婚用和家庭用,還可以根據需要定作
E洞大都綜合商廈
地下經營進口商品,這里是國際綜合進口商品商廈,購物環境舒適,商品質量好。這里經銷傢具、服裝、各種葯品、洋酒、嬰幼兒用品、餐具、電器/電子產品、食品等所有的生活用品,商品種類豐富多樣,進口商直接銷售.1樓分為大都商廈和Men Course商廈,批發零售褲子、外套、大衣、錢包、皮帶等.2樓雲集了小飾品櫃台,經銷裝飾品、頭發飾品、金銀飾品等。3樓是綜合花市,經銷假花、鮮花、裝飾品、包裝綵帶等,這里的商品既有櫃台自己製作的,也有進口的.另外,D洞和E洞之間是10多個專門銷售軍人用品的露天小攤,這里有軍服、軍靴、毯子、背包、床、睡袋、指南針、望遠鏡等,既有二手貨,也有新貨,還有仿製品
綜合購物中心美薩(MESA)
全新概念的購物中心美薩地下8層和地上23層。地下銷售進口商品、雜貨,1樓和2樓是女西裝,3樓是童裝,4樓是男西裝,5樓是皮鞋、包,6樓是小飾品,9樓是餐廳,10樓是美薩的演出大廳
❷ 驚艷!麗江古城值得打卡的街巷,哪一條才是你心中的「網紅」
真正的旅行,不應該走馬觀花、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是讓腳步慢下來,尋一處安靜之隅,喝茶、漫步、曬太陽,認真消磨時光。
想讓時光慢下來,不必去網紅店排隊,去尋訪麗江古城即可。
麗江古城是一座風景秀麗, 歷史 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 而今,說起麗江古城,小橋、流水、人家,這樣一種閑適恬淡的生活方式,更是讓人心馳神往。在悠遠的歲月里,她是遊子眷念的故鄉,亦是異客嚮往的他鄉。
漫步麗江古城,轉角總能遇見長短不同的街巷 ,小巷裡長長短短的五花石路,築成了平平仄仄的韻腳,驚艷世人。
人們口中的「洋人街」,就是麗江古城 新義街 ,位於新華街與五一街之間,由積善巷和密士巷組成。這條街上多小橋垂柳,西岸飯館茶屋林立,東岸是字畫古玩店,可一路賞景,一路采風。
走進新義街,看見阿一旦、井卓、藍頁等西式餐飲小屋鱗次櫛比,古城洋味,別有情趣。而在溢璨、雪樓、叮當等納西餐館里,又可以品嘗到麗江粑粑、酥油茶等傳統 美食 。
在新義街,曲折的小巷、密集的古屋、斑駁的石板路,沿街都是「風景」。巷子里還有眾多的工藝品商店,出售字畫、服飾、木雕、圖片、土陶等工藝品。積善巷的布農小屋、納西窗芯木雕,密士巷的清溪藝苑、風光圖片、東巴木盤都值得進去一看。
歷史 上麗江有名的「文化街」—— 五一街 位於古城東部,出四方街東北角經過大石橋即到。這條街轄興仁巷、文治巷、文華巷、文明巷、振興巷,小小一條街,帶「文」字頭的巷子就佔了3條。
文人們所喜愛的「雪山書院」就在興仁巷內,書院創立180年間為麗江培養了大批人才。從1723年改土歸流,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雪山書院共出了2名翰林,7名進士,61名舉人,12名副榜,154名貢生,其餘廩生、增生、附生難以計數,這些人無論在他鄉任職還是在文學創作上都有成就,他們是改土歸流後除木氏外又一批用漢文寫作的納西族詩人。文治巷內有現代著名納西族 歷史 學家方國瑜故居。
作為主街道,五一街幾乎貫穿整個麗江古城,形式多樣的特色店鋪、五彩斑斕的木牌風鈴等風景無不讓遊人流連忘返。朝陽升起時分,五花石路上留下的歲月印記在晨曦中格外光亮,安寧又愜意。
「油紙傘街」也是「麗江古城網紅街」,位於古城 光義街現文巷 。
四方街往南,走進悠長的現文巷,滿眼都是上空掛滿的油紙傘,彷彿闖入了煙雨江南。在悠悠的深巷裡,牆壁上爬滿綠植與鮮花,伴著半空中文藝風的油紙傘,宛如詩人戴望舒筆下《雨巷》里的詩境:「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抬頭仰望,悠長的油紙傘長廊,展現著各樣畫面。穿上傳統的中式旗袍,遊走在油紙傘下,你就是這街巷最芬芳的姑娘。
麗江古城「酒吧一條街」位於古城 新華街 ,是麗江古城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風景。北起古城大水車,南至四方街科貢坊,由一座座木質老宅改造,一座座簡易木板橋相連,沿新華街玉水河兩岸分布。
古城依山傍水在新華街上體現得特別明顯。由北往南到四方街,然後折向西上坡至新華街黃山上段的獅子山。兩側的房屋依山而建,文昌宮、接風樓、萬古樓等屹立於山巔,民居就水而築。
在這條街中心地段,有多處保護民居,還有幾處客棧。近些年來,隨著麗江古城 旅遊 日益火爆,餐館、酒吧一家接一家擠進這條街,這條街逐漸被稱為「酒吧一條街」。
古城酒吧街是泡吧一族的天堂。這里各色各樣的酒幌隨風飄揚,架子鼓、鍵盤、吉他、貝斯等在這里合奏出音樂,隨著潺潺溪水流淌。一米陽光、小吧黎、櫻花屋,每一個浪漫的名字,都足以拴住一顆顆流浪的心。
七一街 是麗江古城四大主街之一,是四方街東南角向前延伸的主街,可謂小吃一條街,古城花園廣場、關門口、署古井和石榴井是它的象徵與標志。
這條街巷涵蓋了 美食 、服飾、藝術品等店鋪,雜而不亂,充滿藝術氣息。無論你是要尋覓 美食 、挑選特色紀念品、試穿民族服飾等等,這條街上應有盡有,總之你來就對了。
櫻花餐廳就位於七一街官門口旁,走進櫻花餐廳,穿梭在餐廳一樓的走廊,滿園的花香鳥語,瞬間讓您身心放鬆。也可登上二樓一覽網紅街景,伴上美餐,好是愜意。
那麼,你最中意哪一條?
圖文 麗江讀本和琪
❸ 關於家好的詩句
關於家的詩句有: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
原虧猛逗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銷賣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知模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❹ 大慶薩爾圖簡介
「薩爾圖」,蒙古語意為有月亮的地方。薩爾圖區1980年4月正式建區,全區總面積548平方公里,人口34萬人,流動人口15萬。隨著大慶石油工業和市政建設的不斷發展,薩爾圖區已逐步成為大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目前,區轄中省直單位48個,市直二級單位22個,中小學校67所。全區共有9個街道辦事處,16個公安派出所。
薩爾圖區交通發達。區內的大慶火車站、長途客運總站、公共汽車總站為出入大慶市的旅客和市內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301國道橫貫區內,公園橋、鐵人橋、東干線立交橋,雙向8車道的世紀大道及數十條城鄉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快捷便利的交通,為薩爾圖區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
薩爾圖區是大慶市的旅遊窗口。風光旖旎的兒童公園,園內各具特色的游樂項目、波光粼粼的湖光水色,讓人流連忘返。寬廣、整潔的時代廣場,佔地面積146公頃,內有雕塑噴泉,鮮花爛漫,草木茵茵,成群的鴿子起落盤桓,夜晚則是燈的海洋,成為民居假日、飯後休閑的好去處。大慶藝術宮是書法、繪畫、歌舞等各類藝術人才成長的搖籃;大慶博物館展示了大慶發展變遷的歷史,也讓人領略到別具特色的石油文化;登臨260米高的大慶市廣播電視塔,放眼遠眺,油城中心城區的特色風光,盡收眼底。
薩爾圖區是大慶市的主要商業區。經過多年努力,建成了東有中央商城、新村商貿、東風菜市場,南有萬寶貨物集散中心,西有百貨大樓、秋林公司、金田商場、電腦商城、慶愛小商品批發城,北有草原、友誼裝飾材料市場的中區市場群,形成了覆蓋全區、輻射周邊地區的商業發展新格局。會戰大街、冠群街、經六街等繁華商業大街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富祥酒樓、金帆國宴樓、明月美食廣場、九龍潭美食城、獅子樓等各大飯店,九號院賓館、大慶賓館、百大賓館、京和賓館等,環境優雅,服務周到,是就餐、下榻、洽談商務的理想選擇。
薩爾圖區工業發展空間廣闊。轄區內有原油年產量1500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1/9,佔大慶原油產量1/4的大慶油田採油一廠和採油三廠、採油十廠等大型石油骨幹企業和潛油電泵公司、總機械廠等油田專用設備生產企業;有大慶粵海曉雪啤酒有限公司、大慶塑料彩印公司、美食樂食品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地方工業企業,奠定了薩爾圖區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廣納八方客商,在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黃金地段闢建了面積為22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規劃出電子產業區、機械加工產業區、化工產業區、商業服務區和行政辦公區。工業園區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的所有優惠政策,誠招國內外客商來此投資興業,謀求發展。
薩爾圖區農業發展前景無限。轄區內的春雷農業開發公司有土地總面積15萬畝,其中草原葦塘面積90857畝,耕地面積25125畝,林地16000畝,水面22000畝。公司畜牧業發展態勢良好。已建成3個養殖場及佔地900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環綠」牌粘玉米已獲得國際有機食品認證;完成了450畝蔬菜示範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37棟43型高效節能溫室生產的各類蔬菜已經投放市場。其他農牧業項目進展迅速。現已建成佔地800畝有銀杉、連翅等60多個品種的苗木培育基地和佔地400畝有大雁、絨山羊、梅花鹿等禽獸的養殖基地。薩爾圖區將以建設城市型農業和衛星城鎮為目標,努力把春雷地區建設成為我市東城區菜、肉、奶生產基地和城市型農業示範區。
地理面貌
薩爾圖區位於大慶市北部,東經125°1′,北緯46°35′。「薩爾圖」,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有月亮的地方」。薩爾圖區總面積是548平方公里。全境南北長,東西狹窄。東以龍鳳區為鄰,南與紅崗區相連,西和讓胡路區接壤,北同林甸縣搭界。薩爾圖區1980年4月正式建區,現有人口31.4萬人,流動人口21.5萬。隨著大慶石油工業和市政建設的不斷發展,薩爾圖區已逐步成為大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目前,區轄中省直單位48個,市直二級單位22個,中小學校67所。全區共有9個街道辦事處,62個社區居委會。
行政區劃
薩爾圖區轄9個街道:薩爾圖街道、鐵人街道、友誼街道、富強街道、擁軍街道、會戰街道、火炬街道、東風街道、東安街道。共有51個社區。
薩爾圖街道 轄5個社區(紅旗社區、衛民社區、勤奮社區、三環社區、勝利社區)。
鐵人街道 轄6個社區(鐵人社區、奔騰社區、奔二社區、奔三社區、登峰社區、西賓社區)。
友誼街道 轄3個社區(風華社區、百源社區、愛民社區)。
富強街道 轄4個社區(中強社區、富強社區、丁香園社區、中林社區)。
擁軍街道 轄6個社區(五環社區、擁軍社區、綠洲社區、八一社區、春雷社區、豐收社區)。
會戰街道 轄6個社區(站前社區、興貿社區、東興社區、多彩社區、會戰社區、團結社區)。
火炬街道 轄4個社區(火炬社區、慧園社區、穎園社區、薩北社區)。
東風街道 轄8個社區(新星社區、同舟社區、光大社區、義耕社區、慶東社區、東旭園社區、北辰社區、宜民社區)。
東安街道 轄9個社區(安民社區、翠庭社區、東安社區、安康社區、慶龍社區、府明社區、萬寶社區、萬隆社區、萬興社區)。
交通通訊
薩爾圖區交通便捷發達。大慶火車站、長途客運總站、公共汽車總站為進出大慶市的旅客和市內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濱洲鐵路,301國道橫貫區內,公園橋、鐵人橋、東干線立交橋,縱橫東西,橫跨南北;雙向8車道的世紀大道及數十條城鄉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位於黑魚湖附近的薩爾圖機場正在建設中,預計2008年投入使用。薩爾圖區通訊設施全部實現程式控制化、數字化,通訊傳輸實現了寬通道,政府網、校園網、企業網連接城區各個角落,形成了有線、無線、全方位、立體化的現代通訊網路。
工業生產
薩爾圖區工業生產發展空間廣闊。轄區內有大慶油田採油一廠、採油三廠和採油十廠等大型石油骨幹企業和潛油電泵公司、總機械廠等油田專用設備生產企業;有大慶粵海曉雪啤酒有限公司、晟凱毛紡有限公司、美食樂食品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地方工業企業,奠定了薩爾圖區雄厚的工業基礎。在經濟發展中,薩爾圖區高舉工業立區大旗,為廣納八方客商,發展石油替代產業,建設了面積為22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規劃出電子區、機械加工產業區、化工產業區、商業服務區和行政辦公區。建成了5萬平方米的興榮工業廣場,採光、排氣、取暖等功能完備,屬國家一類廠房,具有承載大中型項目生產能力,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的所有優惠政策,誠招國內外客商來此投資興業。
商業發展
薩爾圖區經過大力發展商業經濟,已建成了東有中央商城、新百大、東風菜市場,南有萬寶貨物集散中心,西有百貨大樓、秋林公司、金田商場、電腦商城、慶愛商品批發城,北有草原、友誼裝飾材料市場的中區市場群,形成了覆蓋全區、輻射周邊地區的商業發展新格局。目前,各類市場、商業街已達近300萬平方米,年交易額100多億元。
市 政 建 設
薩爾圖區注重生態園林建設,加大城市建設管理力度。幾年來,拆除違章建築和臨時建築1083處,16000多戶60多萬平方米。配合市政府實施了鐵西平房區動遷改造,解決了長期危害油田生產安全、違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影響城市形象的歷史難題。在城市建設上,改建拓寬了會戰大街、中橋路、中三路、新中八路等道路140公里,建設辦公、商服、住宅、油田生產等各類樓房3860棟面積近2000萬平方米。在城市管理上,實施了以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為內容的「四化」工程,大力開展園林綠化植樹、復草還林,建設綠地,綠化居民小區。
歷史沿革
薩爾圖區這塊地方,從古代起就是我國北方民族歷代部族的領屬地。據考古發現證明:距今六千年前的昂昂溪文化類型廣布於松嫩平原,屬新石器前期,而薩爾圖區正位於松嫩平原中部,可見六千年前,此地就有人類活動。下據民國時期《黑龍江志稿.安達縣》及解放前後檔案材料分述如下:
唐虞及三代(夏、商、周)屬肅慎、穢貊之地。肅慎,古族名,亦稱息慎、稷慎,為滿族的祖先。商、周時,居住在不咸山(長白山)北,「東濱大海」,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從事狩獵。周武王、周成王時,曾以苦(左加木旁)矢、石砮朝貢,臣服於周。秦漢以後的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民族,都和肅慎族有淵源關系。穢貊,為東北地區三大民族(肅慎、夫餘、東胡)之一的夫餘族的祖先。
秦、西漢時期,屬穢貊之地。
東漢、三國時期,屬北夫餘。兩晉時期,屬夫餘。夫餘為穢貊的後裔,也叫扶餘、鳧臾。《三國志》載:「夫餘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黑龍江),方可二千里。」玄菟郡,為漢武帝所置,置所在沈陽東郊上柏官屯;挹婁為肅慎的後裔,當時是夫餘的東鄰,鮮卑,東胡族的一支,位於今西喇木倫河與洮兒河一帶,為夫餘西鄰;高句麗,朝鮮古國名,為夫餘南鄰。
後魏北齊時期,屬勿吉北境。北魏太和年間,勿吉滅了夫餘。勿吉,古族名,來源於肅慎,為肅慎後裔,戰國以後稱挹婁,北魏時稱勿吉,隋唐時稱林福,五代時稱女真。清代皇太極繼位後,改女真為滿洲,即今日所稱的滿族。
隋唐時期,屬靺鞨黑水部。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原有眾多部落,逐漸發展為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白山、黑水等七部。其中黑水部位於最北方。從北朝至隋時,靺鞨多次朝貢。唐開元十年(722年)黑水靺鞨酋長倪屬利稽入朝,唐玄宗任命他為勃利(伯力)州刺史。
遼代,屆東京道長春州。遼為契丹族(鮮卑族的一支)所建,是與北宋、西夏同時並存的王朝。疆域東北到日本海與黑龍江口,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國中部,南以天津市海河、河北霸縣、山西雁門關一線與宋接界。
金代屬上京路肇州。金為女真族完額部所建,建都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南白城),先後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等地。疆域東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興安嶺;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國;西以河套、陝西橫山、甘肅東部與西夏接界;南以秦嶺、淮河與南宋接界。
元代,屬斡赤斤分地。一說屬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封地。
明代,屬奴兒干都司朵顏衛。
清代,屬內蒙哲里木盟杜爾伯特旗固山貝子游牧地。
清軍進入中原以後,把東三省定為「國家肇興之地」實行封禁政策,不許開發草原,要保持原有的游牧狩獵生活。所以杜爾伯特旗境內,只在康熙年間於嫩江沿岸建立三個驛站,站丁開墾了小塊農田。其餘部分均系未開墾的處女地。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8月28日),東清鐵路破土動工,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竣工,正式通車,營業。自此東清鐵路沿線地區被沙俄帝國稱為「中東鐵路附屬地」。
由於沙皇俄國沿東清(中東)鐵路線霸佔大片土地作為「附屬地」,各車站均設俄人行政機構,派兵駐守,進行殖民統治,形成了「國中之國」。黑龍江將軍達桂鑒於境內俄人勢力越來越大的情形,為「防予侵佔」,向朝廷建議採取移民「實邊政治」,請求放荒開墾。清政府准奏,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命齊齊哈爾副都統程德全到杜爾伯特旗出放荒務。首先出放安達至林甸一段毛荒(包括薩爾圖在內)208,418垧。接放荒章程規定,令人開墾。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設安達廳。薩爾圖改為安達廳第二區管轄。
民國二年(1913)一月二十三日,安達廳改為安達縣,屬黑龍江省公署,薩爾圖改為安達縣西鄉管轄。
民國三年(1914)八月,黑龍江省下設三道,安達縣屬龍江道(道尹公署駐齊齊哈爾)。」薩爾圖仍歸安達縣所屬。
民國六年(1917),薩爾圖火車站和所屬街道歸東省特別區管轄。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將東清鐵路改為中國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或東省鐵路;將東清鐵路局沿線改為東省特別區,並於一九二三年三月一日設立了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
偽滿康德元年(1934)十一月一日,薩爾圖站及街道隸屬北滿特別區管轄。
康德三年(1936)一月,撤銷北滿特別區。北滿鐵路沿線各車站歸所在市、縣管轄。薩爾圖為安達縣第七區。區公所設在今薩爾圖大街西側輕工局家屬樓(當時區公所、警察分駐所、協和會都在一個大院內)處。
康德四年(1937),原七區改為興仁村,村公所設在原區公所處,屬安達縣第二區管轄。
一九四六月三月,薩爾圖解放,改為安達縣第三區。區政府設在薩爾圖原偽滿興仁村村公所處。
一九五六年三月,安達縣第三區劃分為兩鄉一鎮:三發鄉(鄉址在今薩爾圖區二小學對面原三區政府處)、三新鄉(在讓胡路四新)、薩爾圖鎮(鎮址於今五金商店處)。
一九五八年一月,安達縣鄉鎮合並,將三新鄉並入三發鄉。同年九月上旬將薩爾圖鎮、三發鄉與紅色草原牧場合並為紅色草原人民公社。社址設在薩爾圖今牧工商聯合公司前院。
一九六O年四月二十九日,國務院決定撤銷安達縣,建立安達市。同年十二月七日,黑龍江省人委決定撤銷紅色草原人民公社,成立安達市薩爾圖區。區政府設在薩爾圖鐵路南 (習慣叫鐵西)約半公里處原紅色草原人民公社社址。一為六一年移到今薩爾圖大街西側、薩爾圖三道街南側樓房(二層樓),即今區政府所在地。
一九六五年一月,取消薩爾圖區的建置,成立安達特區(對外仍沿用安達市名稱)。特區政府位於原大慶一中(現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對門,中隔會戰路。
一九六六年「文革」後,特區政府被「造反派」砸爛。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在薩爾圖籌建紅旗鎮,位於原特區地址。
一九六九年三月,正式成立紅旗鎮。鎮革命委員會設在今天橋北建設銀行處,歸大慶革命委員會領導。 一九七三年八月,籌建薩爾圖區領導小組。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領導小組,遷回天橋南原安達市薩爾圖區政府大樓。 一九七八年四月,正式成立大慶薩爾圖區。 一九八0年四月,成立大慶市薩爾圖區人民政府。
大事年表
本大事記年表按照時經事緯的寫法,略記我區從一九O三年到一九八五年所發生的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人文及自然等方面的大事、要事,以此來縱觀本區歷史發展概貌。
一九O三年
七月十四日,橫貫本區的中東鐵路全線竣工,正式通車。中東鐵路,亦稱「東清鐵路」「東省鐵路」。舊指由哈爾濱東至綏芬河、西至滿州里、南至大連的鐵路為中東鐵路。原為帝俄所築(1897一1903)。日俄戰爭後,長春以南段為日本佔領,稱南滿鐵路,十月革命後,長春以北段由中蘇合辦。九一八事變後全為日本所佔。這里指的是綏芬河到滿州里的路線。這條路線全長為1,483公里。
同年,薩爾圖被帝俄劃為中東鐵路局車站周圍特別用地,屬鐵路局附屬地。俄國人開始進入我區,從事畜牧業和乳製品業。
一九0五年
清政府實行「實邊政治」,命齊齊哈爾副都統程德全將軍到杜爾伯特旗出放荒務,首先出放安達至林甸一帶毛荒(包括薩爾圖)208,418響,令人開墾。土地權回歸祖國。當時薩爾圖屬杜爾伯特旗。
一九0六年
二月,設安達廳,薩爾圖改為安達廳二區管轄。
一九三二年
建成薩爾圖第一所私塾(私立學校),位於繳家店(原毛子墳)。只有一間房,在炕上讀書,一個姓張的老師教二、三十人。
一九三四年
日本人進入我區,薩爾圖火車站及街道劃歸北滿洲帝國特別區管轄。
建立薩爾圖第一所小學校——薩爾圖國民小學校,即今薩區第二小學的前身。校址在今創新商店東側。
薩爾圖成立第一個私人衛生所——槐三診療所,開辦者為費榮廷,西醫外科。
一九三八年
十月某日下冰雹,平地一巴掌厚,約三寸左右。對穀子、高粱、大豆等農作物造成嚴重 損失。
一九四0年
秋,偽軍王伯從日偽軍中拉出了「一支隊伍,在我區王家圍子至富家圍子一帶,與日軍打了一仗,從下午三、四點鍾一直打到半夜。打死一個日本軍官,連夜離境,去向不明。
一九四二年
八月十五日,本區遭到冰雹的襲擊,下雹時間為一天一夜,莊稼被毀壞,禽、獸被打死、凍死無數。
九月本區又遭受歷史上罕見的黑風侵襲。當時,黑風怒吼,房屋倒塌,給人民生命財產 造成很大損失。
一九四五年
八月,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
一九四六年
三月,薩爾圖區解放,劃為安達縣第三區。
十一月十三日,薩爾圖火車站遭到一百多名土匪偷襲,被車站守衛人員擊退。
一九四六年
安達縣黨組織在本區建立了第一個聯合黨支部,共有黨員15名。
五月,在薩爾圖西大廟槍斃8名土匪。
十一月,本區進行土地改革。
同月,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林部薩爾圖種畜場成立。
一九四八年
四月,本區組織了30人的支援解放戰爭前線的擔架隊。
四月末,土地改革運動結束。
年底,本區基本上肅清了土匪和暗藏的國民黨特務。
一九四九年
三月,開始建立農村合作化互助組。
夏季,本區發生蟲災,糧食減產四成以上。
七月,成立第一個中西葯合作社,只有兩名中醫看病,無西醫。
同年,安達縣工會在本區設立第一個工會辦事處。
一九五O年
冬,30人參加赴朝作戰,其中有5人光榮犧牲。抗美援朝,全區人民捐獻人民幣2,900元。
一九五一年
十月二十一月,區機關和各村政府,開展了「三五反運動」,歷時一年結束。
同年,區委開展了整黨活動,有117名黨員參加。
一九五二年
本區開展了鎮壓反革命活動,鎮壓了罪大惡極的偽村長張洪斌。
本區成立了第一個衛生所——安達縣第三區衛生所。
一九五三年
十月,召開了安達縣第三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一九五四年
五月,區機關進行了精減機構。
一九五六年
三月,本區劃為兩鄉一鎮(三發鄉、三新鄉、薩爾圖鎮)。
三月末,基本上實現了農業合作化。
四月份先刮兩次大風,接著60天無雨。七月份,連續降雨。旱澇成災,給農業造成很大損失。
六月,成立黑龍江省安達縣薩爾圖氣候服務站,大慶地區開始了氣象工作。
同年,還開展了肅反運動
一九五七年
九月,整風運動開始,到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結束。
一九五八年
成立安達縣紅色草原人民公社衛生院。這是薩爾圖區第一所衛生院
一九五九年
薩爾圖區成立第一所中學—一安達縣第四中學。
十月,石油會戰小組決定在我區境內打薩43、49、66、68等調整探井。
一九六0年
一月十三日,省委書記李范五等同志來我地視察。
同月,石油會戰小組決定在我區境內增加薩12、 64、 9 2探井。
三月十一日,我區境內第一口探井——薩66井正式自噴出油。」
三月十六日,大慶會戰領導小組決定將會戰中心移到薩爾圖,北進喇嘛甸,開辟生產試驗區。拿下二百口生產試驗井,爭取全年給國家拿出六、七十萬噸,力爭一百萬噸的石油大會戰。
三月二十二日,王進喜帶領一一O五鑽井隊(標桿鑽井隊),當時叫一二六二隊,來大慶參加會戰。
四月十四日,王進喜領導一二O五鑽井隊開始打薩55井,四月二十二日鑽完。這是大慶會戰的第一口油井,後叫鐵人一口井,現已成為我市的名勝之一。
五月,探明我區境內有43個小油層,油層有效厚度達3 0~4 0米,埋藏在1200米左右的地下。
同月,探定我區境內有480平方公里的含油麵積,並從中部劃定30平方公里開辟生產試驗區。
同月,全省賽畜大會在本地舉行。
六月,生產試驗井開始投產。
十月,松遼石油會戰領導小組遷到我區,駐在現二號院內。
十二月成立安達市薩爾圖區文教科。
一九六一年
一月,成立安達市薩爾圖區婦女聯合會。
三月,本區先後5次刮大風,給農業造成很大損失。
四月,出現乾旱,連續60天無雨。
七月,連續降雨,造成農田大面積澇災。。
一九六二年
五月八日,我區境內的大慶油田中區一號注水站發生一起重大火災。大火燒了兩個多小時,造成經濟損失160餘萬元。
五月十日十八點五十五分.我區遭暴風驟雨的襲擊。採油一廠家屬房全部被風吹掉;井下作業處攻關大隊房蓋塌下,三人受傷;採油指揮部60畝麥地遭受冰雹災害。
同年,石油會戰指揮部成立了運輸中站,始發站設在我區境內大慶一中舊址,填補了我市公路客運空白。
一大六三年
七月某日,大雨成災,一次降雨量達150毫米。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損失。
十二月,我區岳廣德參加了北京召開的全國財貿戰線勞動模範、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座談會,在中南海受到劉少奇主席的接見。
一九六四車
五月,薩區四清運動開始。
同月,為給油田讓路,薩區進行了第—決移民。
七月,薩爾圖電影院落成,開始放映。
一九六五年
一月三十日,成立安達特區,取消薩爾圖區的建置。
一九六六年
三月,薩區進行第二次移民。
五月,周恩來總理來大慶並視察了豐收衛生所。
六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各機關受到沖擊。
一九六八年
三月至六月,本地乾旱嚴重,造成糧食減產。
十一月,在薩爾圖籌建紅旗鎮。
一九六九年
三月九日,成立紅旗鎮革委會。
十二月,本區下大雪,凍死奶牛數百頭。
一九七一年
九月二十四日,本區發生地震,震級為4.1級.
一九七三年
一月,紅旗鎮黨委開展了整風運動。
十二月,取消紅旗鎮,成立薩爾圖區籌建領導小組。
一九七六年
九月,全區人民開展沉痛悼念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活動。
十月六日,全區人民舉行遊行,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
一九七七年
四月,全區開展揭批林彪、「四人幫」反革命罪行活動。
一九七八年。
四月,正式成立大慶薩爾圖區。
區委落實了黨的各項政策,全區有465人得到平反昭雪。
一九七九年
十一月,全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技術練兵活動。
十二月,開展了掃盲活動,全區有1169人參加。
同年,本區接管了市養老院、火葬場。
一九八0年
二月,成立大慶市薩爾圖區人民政府。
同年,本區接管了大慶市福利廠。
一九八一年
八月十五日,在我區境內建成大慶市兒童公園。
同年,薩爾圖區成立了科技科。
一九八二年
一月十三日,區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辦好中小學教育的決議》。
三月十日,區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動員全區人民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 動的決議》
七月,人口普查,全區共有人口 172,747人。
同年,薩區政府被評為黑龍江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
一九八三年
三月,為了支援災區,全區居民積極開展了捐獻活動。
六月,全區人民開展學習《鄧小平文選》活動。
七月,開展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分子活動。
十二月,按市委要求,在全區黨員、群眾中開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動。
一九八四年
一月,薩爾圖區撤消了農林科,成立大慶市薩爾圖區農工商公司。
三月,中共大慶市薩爾圖區委改選,迷出區委書記:王玉田,副書記:閻寶良、尤鐵壁。區委常委由王玉田、閻寶良、尤鐵壁、張德全、評福民、馬瑞岩六人組成
四月,召開了大慶市薩爾圖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出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於長海,副主任:張啟華、邢國章、陳搶元;區長:閻寶良,副區長:張德全、黃亞公、岳廣德;區人民法院院長:李鳳桐;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德潤。
四月,召開了政協薩爾團區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出政協主席:戴景岳,副主席:李惠昌、鍾顯清、唐成志、鄒大紀、陳俊,常委23人。
九月,召開了全區團員第三次代表大會。選出團委書記:肖鳳鳴,常委7人,委員19人。
一九八五年
一月,工交系統進行體制改革,成立薩爾圖區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後改為薩爾圖區地方企業公司。
六月,薩爾圖區機關正式開始整黨,這是大慶市的第二批整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