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的花托
㈠ 花的結構圖片
花的結構圖:
有些學者認為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人則認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變化較小,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結構,作為被子植物分類鑒定和系統演化的主要依據。
(1)鮮花的花托擴展閱讀:
花的組成:
花梗:是連接莖的小枝,也是莖和花相連的通道,並支持著花。有長、有短、或無。
花托:是花梗頂端略膨大的部分,著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種形狀。
花萼:花最外輪的變態葉,由若干萼片組成;常綠色,有離萼、合萼、副萼,有保護幼花的作用。
花冠:花第二輪的變態葉,由若乾花瓣組成;常有各種顏色和芳香味。有離瓣花、合瓣花。可吸引昆蟲傳粉,並保護雄蕊、雌蕊。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稱。常分為兩被花、單被花、無被花(裸花)三類。
雄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雄蕊的總稱,有多種類型,但每個雄蕊的結構如下:柱頭、花葯、花柱、花絲、花瓣、萼片、胚珠、子房、花托、花柄。
雌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雌蕊的總稱。可由一個或多個雌蕊組成。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稱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內有胚珠(內含雌配子)。
一個雌蕊可能由多個心皮組成,在這種情況下,若每個心皮分離形成離生的單雌蕊,即稱為離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則稱為復雌蕊。雌蕊的黏性頂端稱為柱頭,是花粉的受體。花柱連接柱頭和子房,是花粉粒萌發後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
㈡ 百合花的結構
百合花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
肉質根稱為「下盤根」,多達幾十條,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層中,吸收水分能力強,隔年不枯死。形狀纖細,數目多達180條,分布在土壤表層,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莖的作用,亦有吸收養分的作用。
莖直立,圓柱形,常有紫色斑點,無毛,綠色。珠芽和籽球均可用來繁殖。葉片總數可多於100張,互生,無柄,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葉脈弧形。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單生於莖頂。
(2)鮮花的花托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
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主產於湖南、四川、河南、江蘇、浙江,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少部分為野生資源。
㈢ 花主要分為哪幾部分
1、花梗:是連接莖的小枝,也是莖和花相連的通道,並支持著花。有長、有短、或無。
2、花托:是花梗頂端略膨大的部分,著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種形狀。
3、花萼:花最外輪的變態葉,由若干萼片組成;常綠色,有離萼、合萼、副萼,有保護幼花的作用。
4、花冠:花第二輪的變態葉,由若乾花瓣組成;常有各種顏色和芳香味。有離瓣花、合瓣花。可吸引昆蟲傳粉,並保護雄蕊、雌蕊。
5、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稱。常分為兩被花、單被花、無被花(裸花)三類。
6、雄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雄蕊的總稱,有多種類型,但每個雄蕊的結構如下:柱頭、花葯、花柱、花絲、花瓣、萼片、胚珠、子房、花托、花柄
7、雌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雌蕊的總稱。可由一個或多個雌蕊組成。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稱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內有胚珠(內含雌配子)。
㈣ 花冠,花萼,花托分別是什麼
花冠指的是一朵花裡面所有的花瓣集合,一般成一輪或多輪形狀,內在花開放以前主要起保容護作用,花開放以後就會依靠鮮亮的色彩吸引蜜蜂傳粉,形狀類似王冠。
花萼指的是花的最外面一輪葉狀結構的萼片集合,呈綠色,內含稍分枝的維管組織與豐富的綠色薄壁細胞,在花開發以前主要起保護花蕾的作用,花開放以後則退化至花的下方。
花托指的是位於花梗頂端呈膨大狀或圓頂狀的柄體,花托的形狀隨植物種類而異。花托是褐藻類或鹿角菜科等不等毛植物的尾部分叉結構。他們是含有生殖窠的生物的特殊生殖器官。
(4)鮮花的花托擴展閱讀
花冠與花萼片的聯系
花冠與萼片比相對較薄,結構與片相似而缺少葉綠體。花瓣的鮮艷色彩主要來源於細胞中的有色體與液泡中的花青素類色素(類黃酮)。在含有色體時,花瓣常呈黃色、橙色或橙紅色,而含花青素的花瓣常顯紅、藍、紫等色(主要由液泡內細胞液的酸鹼度所決定)。
二者的結合使被子植物的花色彩繽紛,二者都不存在時花瓣則呈白色。花瓣的表皮細胞內常含有揮發油,使花發出各種特殊的香氣。花瓣基部常有蜜腺存在,可以分泌蜜汁以吸引昆蟲。
㈤ 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梗(花柄)、花托、花萼、花冠(由許多花瓣組成)、雄蕊(包括花葯、花絲)、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6部分組成。雄蕊和雌蕊合稱花蕊。
其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齊全的稱完全花,如梅花、桃花、山茶等。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稱不完全花,如石榴、白蘭花等。雌、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雌、雄同株。雌、雄花分生在兩個不同植株上的叫雌、雄異株。花的各個組成部分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