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武侯墓鮮花

武侯墓鮮花

發布時間: 2023-06-13 15:01:53

① 諸葛亮死在哪裡

公元二三四年春,諸葛亮親統十萬大軍進行第五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雙方將相持了三個多月,由於日夜操勞,思慮過度,終於病倒了。諸葛亮感到這場病凶多吉少,就給後主劉禪上表報告病情,並囑托後事。幾天之後,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軍中,終年五十四歲。
蜀國上下一片悲痛,遵照諸葛亮的遺囑將他安葬在了定軍山,諡號「忠武侯」。

武侯墓位於勉縣城南定軍山下,這里山環水抱,古木參天,四季如春,風景宜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妒單位,也是陝南重點旅遊景點之一。
世稱諸葛佳城、洞天福地的武侯墓,整個墓區佔地360餘畝,古建築70餘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四季鮮花爭艷。殿宇三院並聯,排列在以上門、拜殿、大殿、墳亭、墓冢、寢宮一條中軸線上,雕梁畫棟、飛檐翹脊、;宏偉壯觀。武侯墓狀若覆斗,冢高5米,周60米,四周砌八卦花牆。整個墓區現存各時代碑石50餘通。院中柏桂相映為武侯墓區增添了古樸與典雅。
武侯墓因諸葛亮而聞名中外,廟內遺存文物極為豐富。這里已成為中外遊客弔古欽英、追念先賢、緬懷武侯、賞山色美景的旅遊勝地

地址: 陝西省漢中市 勉縣城南 定軍山鎮(勉縣城南3公里)

西線攝制組在完成了對鳳縣的探訪後,進入勉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三國時期蜀國名相諸葛亮《出師表》中的名句。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因勞累過度,最終病逝於秦嶺北麓的五丈原。那麼,他究竟葬在何處?歷史上最早的武侯祠又建在哪裡?西線的記者在勉縣找到了答案。

陝西省三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華,研究三國文化已有30多年的歷史,諸葛亮生前所涉足的地點,包括遺存的文化古跡、祠廟,他都進行過實地考察和研究。他說,現在全國武侯遺跡特別多,但是關於諸葛亮的陵墓,全國只有一處,就在五丈原。《三國志》里諸葛亮的遺命上說「死後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所以根據他的遺命,後主劉禪就把他葬在定軍山下的武侯墓,這是從陳壽《三國志》以來留下的最可靠的史料依據。

武侯墓一個顯著的外觀也證明了這種說法。諸葛亮的陵墓旁邊生長著22株漢代留下來的柏樹。據史料地方誌記載,公元263年,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修武侯祠的時候,栽植了象徵諸葛亮年齡的54株漢柏。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保留下來的只有22株。為了證明它確實屬於漢柏,1979年,當地政府請北京林學院的一些專家到武侯墓用現代科學手段對22株樹木進行一一測定,最終確認它們已生長了1700多年。

武侯祠後面是定軍山。定軍山在歷史上很有影響,公元219年,蜀魏在這里發生了定軍山之戰,黃忠刀劈夏侯淵於定軍山下,劉備在這里稱帝,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北伐時曾多次在定軍山下校兵演武、修練八陣圖、製造木流牛馬、改革連弩等等。他死後,葬在漢中定軍山下,並修建了天下第一武侯祠。祠內現有七進院落,大多為三院並連,近百間的殿宇,除古建碑文、文物以外,還有許多古樹、名木。最為讓人稱奇的是,這里有一株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的一株古旱蓮。到現在,還沒有人發現第二株。當地的講解員說,她不否認有第二株,只是可能現在沒有人發現。一般認為,古旱蓮只能在漢中這樣的地方存活。北方冬天太冷,南方夏天太熱,都不適合它生存。

② 諸葛亮之墓到底在什麼地方

武侯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陵墓,位於勉縣城南四公里的定軍山古戰場腳下,公元234年,諸葛亮病卒於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按其遺命安葬於此。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陵墓。公元234年,諸葛亮病卒子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按其遺命安葬於此。 諸葛亮(公元181年一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留心世事,被稱為「卧龍」。 墓高5米,方圓60米,四周圍砌以八卦形花牆。墓前豎碑一塊,上刻「諸葛亮武侯之墓」,墓後有「護墓雙桂」,高達19米,胸圍1米左右,樹冠如蓋,濃蔭蔽冢,清雅宜人。墓區面積2.3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60餘間,漢桂2株,漢柏22棵。大殿正中神龕上諸葛亮塑象莊重肅穆,令人肅然起敬,書童侍立左右,龕下張苞,關興分立兩旁。殿後墓冢高6米,周長60米,呈漢代覆斗式,廟內文物薈萃,匾聯層層,碑碣林立,或頌武侯高風亮節,或贊諸葛敏睿才智,牆上丹青繪著諸葛亮當年的故事。武侯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文物旅遊勝地。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寶像庄嚴,栩栩如生。印、劍二僮侍立兩旁,其下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護持左右,使人肅然起敬。 墳亭內豎有兩碑:左豎墓碑上刻有:「漢丞相諸葛忠武侯之墓」,系明萬曆甲午年間(公元1594年)陝西按察使金陵趙健立,是現存碑刻中時間最早的,距今已有406年歷史了,右豎墓碑上刻「漢諸葛武侯之墓」,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果親王(康熙十七子允禮)立,距今已有265年歷史。 陵墓中有古廟、拜殿等共古建築54間,墓前古廟始建於公元263年。54株古柏也是於263年所植。漢桂兩株,樹圍1米多,至今年年開花。墓地漢柏漢桂相映成趣,古建文物交相輝映。每逢清明前後武侯墓文化旅遊節期間,遊人如織,平常去拜竭的人也是絡繹不絕。侯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洞溝、龍嘴溝八條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崗三層,自定軍山向西疊浪而來,約三里許至此成眠弓形,古稱「三台書案」。從少祖山下六崗向東勢若游龍,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後形成新月者半里許,傳為墓之正脈。新月之下,眠弓之內,豁然開張平地三百餘畝,左右前後九支環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設實為人工所不能者。

近墓四山,名曰「前書案梁、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山崗」,將武侯靈冢緊密圍護。四山翠柏蒼松、攢蔚川阜、遮天蔽日,難覓神冢。當你轉過書案梁,前面豁然開朗,別有一番風光,盆地當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樹森森,修竹異木,花香鳥語,一條小溪從墓前蜿蜒而過,淙淙流水,更為墓區增添幾分神秘色彩和新的情趣。武侯墓區,佔地360畝,有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築70餘間,千年以上古柏40餘株,其中170餘年的22株,漢株2株。古柏漢桂相輝映,四季鮮花互爭研,真乃人間仙境,世外桃園。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寶像庄嚴,栩栩如生。印、劍二僮侍立兩旁,其下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護持左右,使人肅然起敬。

東西廂房和南院道觀,是「一代智星諸葛亮」大型雕塑展覽,共分30組,再次生動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壯舉。史料翔實、規模宏大,由圓雕到浮雕直至壁畫,總看為一整體,分看各有各的場景,人物逼真,場面恢宏,隱隱給人有金戈鐵馬、震天殺聲之感。

殿後大冢巍然,狀若覆斗,即為亮墓,冢高6米,周60米,四周以漢白玉石護欄圍護,石欄上浮雕35幅「諸葛亮生平」故事圖案。冢前有四角攬頂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墳亭。亭角高翹,圍以木欄,亭內高懸「雙桂流芳」匾額一塊,亭中堅立墓碑兩通,一為明萬曆甲午(公元1549年)陝西按察使金陵趙建所立的「漢丞相諸葛亮武侯之墓」的墓碑,一為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果親王立的「漢諸葛亮武侯之墓」碑。墓東西向,頭西腳東,取「永懷西蜀、興復漢室」之意。

拜殿前漢柏上纏繞著一蔓生植物,名「凌霄花」俗名「爬柏凌霄樹」。共葉似香椿而色翠,花似牽牛而色赤,每年自夏至開花到立秋止,花期長達百日之久。每花季節,朝開暮落,遍地紅英。遠而望之,只見蒼蒼翠柏之中,點綴著朵朵紅花,紅綠相映,嬌艷之極,給人以千年古柏開紅花之感,煞是好看。湊霄花,象徵諸葛亮興復漢室,鞠躬盡瘁,為國為民的高風亮節。

墓園內現遺留各時代碑石余通,匾額34塊,對聯29幅,三國故事壁畫100餘幅,碑石匾聯內容,多為贊頌諸葛武侯之詞。各時代的鍾鼎爐磬10餘件。並有武侯遺文本刻條幅48塊。遺存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又增添了游覽內容。

當你站在定軍山上,俯瞰諸葛武侯墓園,只見那九條山崗猶如翻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於墓地,拱衛者翠柏蒼松之中的武侯息眠之所,故有「九龍捧聖」之稱。凡來武侯墓拜謁觀瞻者,無有慨然興嘆!「無怪當年武侯親點此穴」,真乃「諸葛佳城,洞天福地」也

熱點內容
6年茶花 發布:2025-02-08 10:17:17 瀏覽:731
如何挑選紫羅蘭手鐲 發布:2025-02-08 10:11:22 瀏覽:725
聰明的梅花鹿有什麼啟發 發布:2025-02-08 10:08:08 瀏覽:440
物語之情人節 發布:2025-02-08 10:05:51 瀏覽:676
閬中學花藝 發布:2025-02-08 09:52:11 瀏覽:72
鎮安百合酒店 發布:2025-02-08 09:50:54 瀏覽:523
咋吃牡丹油 發布:2025-02-08 09:37:14 瀏覽:313
麗景園花卉 發布:2025-02-08 09:31:18 瀏覽:525
畫康乃馨的畫大全大圖 發布:2025-02-08 09:29:51 瀏覽:164
杭州綠植維護 發布:2025-02-08 09:16:42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