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的鮮花
Ⅰ 佛堂供什麼花比較好
佛堂供什麼花和香好?
供花,「意為」因。提示佛弟子,常修善因。可以供蓮花,專蓮花是清屬凈、純潔之花,也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
供香:表「戒、定、真香」,真的持戒精嚴產生定力,則身體散發香氣。禮佛焚香之意,在於通過燃香之形,表達舍棄自我、無私奉獻、普香十方之理;
觀想燃香,從有形至無形,從有相到無相,進而凈化精神、反觀內心,以至悟證色空不二之理,達到去染成凈、轉凡成聖的境界。
所以,請一款好香是十分必要的,有心的話,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上定製一款祈福香,加入蓮花等天然花草原料製作,是禮敬諸佛不可多得的佛寶。
而外面有害的化學香,完全失去了香原有的本真,也有悖佛道,理應拒絕在佛堂供奉。
阿彌陀佛!
Ⅱ 請問拜佛用什麼花用什麼顏色的急!!
供佛,只要是清潔芳香的鮮花,都可以,不必分什麼顏色和品種。
只要心存恭敬,鮮花供佛,就功德無量。
Ⅲ 拜佛獻什麼花好是插花還是鮮花
根據自身的條件抄,沒有說必須是插花或者鮮花,要知道我們供花是表法的
:供花表
"因",供果是表
"果
"
佛教講究
"因果"。
原則上,只要是沒有特殊異味的新鮮花朵,都可以用做佛前的供花。
如果供養的是香花盤碟,可將花朵承裝在干凈的小盤碟內。如果所供養的是瓶花,為了避免佛桌的桌面凌亂,在選擇花材時,不妨挑選花瓣較不易掉落。荷花最好,文殊蘭其次
.......
Ⅳ 佛堂最好供什麼花
個人認為:
用塑料花、絹花、玻璃花等即可,若用鮮花,傷損草木不宜。最好能以「五分法身香」供養。(可以網上搜索《壇經》「五分法身香」,或達摩大師《破相論》看看。)
轉帖:
在家供佛的方法
佛本無相,因緣而現。為了表達對佛的敬意,故造像供養。禮敬佛菩薩,有極大的功德。
佛的定位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是佛的弟子,也就是學生。所以不要有太多拘謹,怕這不如法,怕那樣造罪。只要是出於對老師的恭敬心,即基本錯不到哪裡去。
在家供佛,如果有單獨的小房間是最好的了,或選擇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亦可。關鍵是整潔、相對安靜。一般不要在卧室中供佛。實在沒有條件,住的是單人房,也可供佛。但平時一定要記得用布簾子或木門蓋上,只有在上香供水時拉開,以免無意間做一些不太好的事,造成不敬。
所供佛菩薩像,就要看各人的因緣了。長期專念地藏經的,當然最好是供地藏菩薩;專門念普門品、修觀念法門的,就單供觀世音菩薩;若是廣覽佛經,可供本師釋迦牟尼佛;專修凈土,則供西方三聖或單供阿彌陀佛;修葯師法門時,可供葯師佛。也看各人更喜歡哪一尊佛菩薩,比如有的人對觀世音菩薩非常有親切感,那就可供觀世音菩薩。若是供佛,可同時在左右供兩位菩薩,如供本師佛,可同時供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或供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或供觀世音菩薩與地藏菩薩等等。佛菩薩像以一尊或三尊為好,當然還可加上護法神。多供亦佳,但要保持整齊有序,讓人見到就喜歡。若有不想供的佛菩薩像,可以轉送願意供的師兄,或送到寺院去,沒有什麼妨礙。
也可供佛菩薩畫像,功德亦等。
佛像上的灰塵,可專門准備一塊凈布,經常拭擦乾凈。
佛經可擺在佛菩薩像的左右兩側,也可單獨擺一格。
佛像前可供蓮花燈或油燈、香爐、幡、凈水、花、水果、素食等等,不一定要供全,一樣或數樣皆可,不供也沒影響。供品宜擺放在橫的或豎的直線上,保持對稱、整齊、干凈。香爐中的香灰與香柄應經常清理,香柄能每天清理最好。當一般廢物處理即可,別弄得左也怕右也怕。
上香一次三枝或一枝。上三枝香的話,先上中間,念「供養佛」;再上左邊的香,念「供養法」;最後上右邊的香,念「供養僧」。每枝香之間間隔一寸左右,皆須筆直插上,上下的間距相同。如是供一枝香,念「願以此香供養佛法僧三寶」,或「願以此香,以普賢行願力,供養十方法界無量無邊佛法僧三寶」。也可供塔香、線香、盤香、檀木片香等等。供其它物品時,皆可如此發願。
香爐應與佛像配備,不宜太大,造成喧賓奪主。
幡是寫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字的彩色布幡,一般掛在佛像左右兩側。佛堂較大的話,也可選擇適當的地方掛在佛堂的空間中。
供水杯最好是有蓋的,防止小蟲子或灰塵掉入水中。佛教用品商店有專門的供水杯賣,一個即可。空間寬大的話,也可供三個水杯。水須瓶裝礦泉水,或干凈的涼開水、井水、山泉等。水最好一天一換,不記得換也沒有什麼影響。換下的水可飲用、煮飯、燒茶、澆花,倒掉也沒關系。
家裡買上水果時,可先挑出最好的供佛,以示恭敬。個數不拘,供完一天即可取下食用。不要老放在供果盤中,以免爛掉或干癟。供其它素食與此相同。
所供之花,要記得常換水,不要讓養花的水發臭變質,花枯萎後要及時取下,當常規廢品處理即可。
蓮花燈或油燈,可初一、十五供,也可每逢齋日供,或每天供。晚供早熄,或供長燈皆可。
整個供桌皆應經常清理,保持清潔清爽。
供桌前可放一個拜墊,舊的枕頭或一塊舊的被褥折疊皆可,表面蒙上黃布。樣式以自己舒適為度。
若是家中沒有條件供佛,可用觀想法供佛。即在誦經前觀想一下佛菩薩,如同佛菩薩就在眼前。恭敬合十禮敬,再開卷誦經。也可先上香、家裡有什麼供品就拿出來先供一下,再誦經。或用電腦列印一張佛菩薩像,過好塑,平時夾在佛經中,誦經時供上,誦完後照樣放好。當然直接誦經亦可。
南無阿彌陀佛!
Ⅳ 我明天要去寺里拜佛還願,要為佛獻花,什麼花比較合適呢是鮮花還是絹花呢
最好是鮮花,就將花盆和花一起獻給佛吧!願鮮花美化庄嚴佛土,常開常興旺!
Ⅵ 泰國神用什麼花拜祭
泰國神抄一般用荷花、菊花、阿勃勒襲花等花拜祭。
詳細說明如下:
荷花。荷花以未開放的白色花蕾為佳,配以開放的荷花為飾。是泰國祭拜最為常用的上選之花。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Ⅶ 我明天要去寺里拜佛還願,要為佛獻花,什麼花比較合適呢是鮮花還是絹花呢
為佛鮮花沒有具體的花種要求,不過個人認為玫瑰不是合適的選擇,我認為素雅的白色花朵比較合適。
Ⅷ 去寺廟帶什麼花合適
1、蓮花
佛經上最重視的是蓮花,世間的花以蓮花最為尊貴,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花開時美艷動人,氣味芬芳,姿態庄嚴,卻生長在污泥之中,而且蓮花的花與果實是同時成熟的,這也是蓮花的尊貴特別之處,所以蓮花是首選。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有之華」。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2、百合
百合代表心想事成,百年好合,祝福。其中香水百合是純潔,文靜的代表,適合婚禮的祝福。白色百合則是庄嚴,心心相印。大多數人把白色百合花同天真無邪、甜蜜的愛情聯系在一起。
3、蘭花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蘭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見人愛,它有宜人的香氣。
鮮花供佛有哪十大功德?
花的供養為佛門儀式之一。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以各類香花供養佛菩薩,或是供於佛前、尊像前,就稱為「佛花」。在《佛為首迦葉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及《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曾記載以香花供養如來的十種功德:
1、處於世間如花一般茂盛生長。
2、身上無有臭味污穢。
3、福德及戒行之者,遍滿一切方所。
4、隨所受生的處所,得鼻根不壞,能清楚分辨各種香味。
5、能於世間超特勝出,為眾人所歸仰。
6、身常保持芳香清潔。
7、樂於聽受正法,受持讀誦。
8、具有廣大福報。
9、命終之後生於天上。
10、能疾速證得涅槃。
其實,只要是誠心祭拜,菩薩都會感受的到。去寺廟送鮮花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Ⅸ 禮佛可以送乾花嗎
可以。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並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項)懺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凈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剎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4.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禮佛時,應默念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縛日羅省」或雲:「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贊嘆,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9.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發心離俗:謂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須發,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捨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凈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卧等時,勿禮拜大德。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鍾,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駕」,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鍾,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慾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後,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例如:有人知道師父要出國,即請師父幫忙帶化妝品、免稅煙、酒等物,這皆是不合理的現象,出家人若有出國的機會,也不要替人拿東西,因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葯物、走私貨,這點要謹慎。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夫應以合掌問訊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庄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隻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稱呼大德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有「○○師」即可。
4.請問大德名號,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上下」。
5.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系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
與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則立靜候招呼,不得率爾插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候再請示。
6.大德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婆塞於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葯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Ⅹ 紫羅蘭可以拜佛嗎
當然可以呀!紫羅蘭也是花啊!屬於「十供養」之一。而且,誠心誠意才是最重要的。我給你普及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稀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