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鮮花
❶ 你身邊有養花的年輕人嗎
記得點擊關注「益美傳媒」哦~
每天為你講述公益與美好生活故事
世界很精彩,我們值得更多美好的相遇!
----------------------------------------------
這個男孩,名叫王梓天。
今天我們要來講講他的故事,一個關於田園和夢想的小清新故事。
這是王梓天生活的地方,皖南鄉村,青草滿坡、稻香處處,遠離了幾千里的都市塵囂,這里的一切都古樸、寧靜又自然。
他的故事,和日本電影《小森林》有些相似。
一個叫市子的女孩,因無法適應東京的生活,回到故鄉小森村,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在都市的霧霾和戾氣中浸泡得久了,很多人都會幻想這樣一支田園牧歌:晨興而起,荷鋤而歸,每天親近的是泥土與花香,遠近可聞的是鳥鳴與蛙聲……
在王梓天心中,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與花草植物相伴,清晨被小鳥的叫聲喚醒,夜晚抬頭便是繁星……
如今,他正過著這樣的生活:元月沐雪,三月踏青,四月忙春,五月興花,六月收獲,七月蟬鳴,八月消夏,九月桂香,十月訪秋,臘月折梅……
從一片荒蕪到花草滿山坡,從一無所有到碩果累累,這個愛植物的男孩,靠自己的雙手,耕耘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 壹 -
從北漂到小森林主人
2013年,王梓天還是一枚「北漂」,囊中揣著羞澀的800塊錢,還有一兜子的家庭矛盾。
父親理想中的兒子,是一個闖盪四方的有志青年,種花養草?那是老人家才會乾的事兒!當知道兒子在老家建了一個所謂的美食攝影工作室時,父親近乎專制地拿走了工作室的鑰匙,搬走了家居,然後,幾乎是把他「趕」去了北京。
在父親心目中,火樹銀花的帝都,才是年輕人應該拼搏的地方吧。
然而王梓天中意的只有園藝,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他連一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
收留王梓天的睫毛姐姐,圖片來自睫毛(ID:眼睫的毛)的新浪微博
幸好,曾經一位因為園藝結識的姐姐收留了他(不知道熱愛園藝的人是不是都特別善良呢吼吼),「蹭吃蹭住」了一段時間後,王梓天意外得到一筆稿費,自己的一本園藝書籍再版了!用這筆錢,他買了一張回蕪湖的車票,在蕪湖偏遠的郊區租下一間房子和一塊地,正式開啟了小森林生活。當然,這一切,都是瞞著父母偷偷進行的。
裝了熱水器和寬頻後,王梓天身上只剩下80多塊錢了,為此,他吃了整整一個月的鹹菜。憧憬著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嚼著鹹菜,他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甘之如飴……
- 貳 -
農夫與美食家
囊中羞澀的王梓天,第一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要吃飽肚子,就要種菜。
江南的土地非常凝結,想有好的收成就必須翻地,把租來的幾畝地全部翻一邊後,整個人已是腰酸背痛。
然而最值得期待的也隨之而來——播種。
先把種子種在育苗盤中,長成幼苗後再移植到田裡,移植的時候在泥土裡拌一點牛糞和蚯蚓糞作為基肥,長出來的菜更好
❷ 家鄉作文開頭結尾優美段落
家鄉是我們長大的地方,那裡是我們根的所在,有太多我們的記憶!同學們,以下是關於家鄉作文開頭結尾優美段落,歡迎大家積累家鄉作文的寫作素材。
我愛家鄉作文開頭:
我的家鄉清遠,在廣東省的北部。
這里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個可愛的地方。
這兒有秀麗的筆架山、神奇的太和洞、牛魚嘴。
每到春天來臨,百花盛開,小鳥爭鳴。
因而吸引了許許多多的遊客來觀賞。
清晨美麗的北江河披上了一件經柔的薄紗,碧綠的河水清澈透明。
夏天人們坐在小船上,一邊吃著河鮮,一邊吹著清涼的河風,別有一番風味!如果你膽量夠大,還可以到黃騰峽漂流。
我的家鄉還有聞名的清遠雞、烏鬃鵝。
我的家鄉真美呀!我愛我的家鄉!
我愛家鄉作文開頭:
我的家鄉在陽山,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
陽山縣山川秀美,主要旅遊景點有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石螺森林溫泉、水口魚水旅遊風景區、連江山水風光、玉龍宮溶洞、縣城賢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其中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以其雄、奇、險、秀、曠、奧、幽而著稱。
家鄉的三峽風光開頭:
我的家鄉宜昌是一座美麗的水電城市。
這里有聞名中外的三峽大壩和葛洲壩船閘。
還有景色奇特的三峽風光。
它是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的。
到了白帝城就進入了瞿塘峽,那裡水流很急,猶如萬馬奔騰。
出了瞿塘峽就進入了巫峽,巫峽最美的地方是巫峽十二峰。
人們給兩岸的山峰取了一個個動聽的名字,神女峰是其中的一個。
出了巫峽就進入了西陵峽,其中最著名的景點有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它們都是根據兩岸的岩石而得名。
聽了我的介紹,難道你就不想來看一看?到時候,我還可以做你的小導游呢!這里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善良熱情的人們。
家鄉的俗食結尾:
現在,再去吃那校門口的蘿卜糕,我又覺得它很好吃。
味道很香,但它的外形卻不怎麼美觀,很像廉江人,朴實無華,卻都有著一份獨特的內在美——善良。
這個星期回到廉江,我拉著媽媽去吃蘿卜糕,味道沒怎麼變,依舊是那讓我熟悉的鄉味,讓我留戀不已。
蘿卜糕,一種廉江的俗食,雖登不了雅堂,但那帶有的濃濃鄉味——朴實無華,卻讓我難以忘懷。
月是故鄉明作文結尾:
想到這,我的心中一片酸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那能千里共嬋娟的明月,能把我的思念,深深地寄給我的母親。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用它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而我想說得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生苦短,又有多少個月明的日子?人在世,莫在於珍惜每一個有月相陪的日子……
我的家鄉作文結尾:
秋天你到那兒,會見到山上一片翠綠中隱約閃現著的紅色,那是因為山上結出了紅紅的野果啦!那野果的味道又香又甜,當做晚餐後的水果是再好不過了。
冬天你到那兒,可以圍座在火塘邊聽老人講那些發生在許久前的故事,更大的樂趣便是隨手放進火塘中烤著的紅薯,烤好後,用手一掰,冒出的熱氣中夾雜著陣陣香味。
聽了這些,你是不是也想到我的家鄉?心動不如行動,你們就快來吧!
家鄉的初冬段落
聽,那是一首首悠揚的遠歌;看,那是一座座清秀的高山。
那裡有我的家鄉,已是初冬時節,我不停地搓手呵氣,來到太陽下,暖和多了。
正午到了,家家飄出炊煙,田埂邊上卻少不了村民的拍手聲,歡笑聲。
我走在田埂上,四周吹來冷風,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墜落。
雖然是初冬,但還有花朵堅強的開放著,你們瞧!那朵花如琥珀一般的顏色,安靜地站立著;那朵花粉的似霞,長的嬌嫩,發出清幽的香。
也許,這就是花的本色,它們會不約而同的帶來一些溫暖。
午後,幾位村民哼著小曲,坐在自家大院休息。
勤奮的老農又開始下田幹活了,牛兒「哞、哞。
地叫,好像滿身是勁兒,老農拉著犁頭,鞭子一揚牛就開始幹活了。
不遠,小牛正在吃草,它們用渴望的眼神看著大牛,似懂非懂可愛極了。
幾只馬站在不遠處,東張西望,主人跑來喂蘿卜,馬兒大口大口的吃著,掉了一地渣。
院子前,突然「汪、汪!」兩聲一隻小狗飛奔似的跑了出來,小主人跟在後面,他調皮地拿著樹枝在逗弄小狗。
籬邊,好多鴨子成群結隊的站在木板上,一個接著一個搖晃著肥胖的身子,拍打著翅膀,原來是排隊吃飯啊!我站在一旁大聲地笑了起來。
家鄉作文段落
我們家鄉有成片成片的冬棗園 。
春天 ,沉睡了一冬的冬棗樹被蒙蒙的細雨淋醒,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雨露。
不久就枝條發青,很快地抽出嫩枝,展出嫩葉。
五 月,是冬棗開花的季節,瞧,這 一 叢,那一叢,星星點點美麗極了。
冬棗花像一顆顆翠黃色的小五星,光滑油亮,散發著沁人心脾的甜香,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金光,從遠處望去,家鄉的東棗園像一片綠的海洋,泛起點點浪花,美麗極了。
等花凋謝不久,冬棗樹上便掛滿了大大小小的冬棗 。
他們的形狀圓溜溜的很像 小蘋果 。
冬棗先是淡綠的,隨後變成淡紅,最後變成深紅。
這意味著冬棗已經成熟。
初冬時節,其它的果實已經過了成熟期,唯有冬棗傲然地掛在著枝頭。
似乎 對凜冽的寒風毫不在乎。
此時你如果到我們沾化來,好客的主人 一定會摘下冬棗叫你品嘗。
你會發覺,它涼絲絲的,最叫人叫絕的是它脆嫩可口,是別的果實無法相比的,如果冬棗不幸落到地上,立刻會'粉身碎骨,」因為它實在太脆了,所以冬棗書後,只能一個一個地摘, 而不能像別的那樣用竹竿打。
家鄉作文開頭
1、家鄉的莊稼不知道還記得我么?春天的時候我排著隊來播種和施肥,秋天的時候我來收割。夜幕降臨的時候勞累的我躺在拉柴火的馬車上數著星星竟然也那麼愜意。
2、踏著輕輕的腳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抓一把泥土,散發著醉人的幽香,捉一隻蝴蝶,又輕輕地把它放飛……鄉村的春天永遠模糊著美麗,土地上的歌謠夾雜著野花的芬芳。那麥苗在汗水的滋潤中拔節,和著微風吹拂下的細雨奏響了並不優美卻十分動人的旋律。
3、我很思念,因為我有一個美麗的家鄉;我很思念,因為我有一個美麗的回憶;我很思念,因為我有一個美麗的童年;我很快樂,因為我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我很快樂,因為我有一朵美麗的雲彩;我很快樂,因為我有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4、人啊!無論你離家有多久,無論你地位有多高,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最難割捨的是家鄉情懷,最難忘卻的是家鄉山水,最想吃到的是家鄉飯菜,最想聽到的是鄉音鄉韻,最想做到的是能為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5、蘭州風景很美。有風景優美的白塔山,有原始森林氣息很濃的興隆山,有與白塔山齊名的五泉山,還有歷史悠久的黃河鐵橋,它像一條巨龍坐落在黃河兩岸,還有現在建造的金碧輝煌、燈火通明的黃河風情線,那又是一個令人置身在歡鬧之中的人間仙境。
6、炎熱的夏天,往往使人們變得懶惰,而我這些小孩子卻一刻也閑不住,與夥伴們一起上山捕蟬捉蝴蝶,累了就到樹木里休息,林里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那裡有好多種小鳥棲息繁衍,還有許多漂亮的野花,蝴蝶和蜜蜂在空中翩翩起舞,到處鳥語花香。
7、啊,家鄉!讀萬卷書怎麼也讀不完你的美麗,行萬里路怎麼也走不完對你的暢想。你的美麗和善良早已打入我的行囊,相伴我四海為家。
8、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袒露,冬那麼內向。秋霜是它重要代表物,許多詩人都將筆墨花在描寫秋霜或秋景上,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深深思念和孤獨的情懷。
9、我的家鄉還有聞名中外的東坡赤壁,有歷史悠久的青雲塔、有舉世矚目的黃岡中學,家鄉的旅遊風景區還有很多很多,多的就像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
10、陸良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土特產很多。最出名的有:又酥又甜的麻依饊子;汁多味香甜的蜜香梨、小黃梨;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鯰魚、金線魚;營養豐富的乳餅等。
11、常年居於外地,常常盼望著回家。「每逢佳節倍思親」,看到別人一家人團團圓圓,快快樂樂的,竟然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回家的渴望在心裡攪動著,擾的我心神不寧。對於久不回家的人來說,回家久是一種渴望。
12、到了夜晚,最美的要數麒麟山了。站在山腳下,向上望,整座山被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點的分外壯麗。走過372級台階,還要繼續爬崎嶇的山路,才能達到山頂,站在山頂上向遠眺望,整個城市盡收眼底,像燈的海洋。
13、沒有離開家鄉時,家鄉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在畫中嬉戲、玩耍,卻只能看到天盡頭那遙遠的晚霞。當我離開家鄉時,家鄉是一副掛起來的畫,無論我怎麼走進,他卻始終隔著一層薄薄的紗…
14、堅強的鄉村經得起隆冬的考驗。美麗的雪花飄然而下,為幽深的山村披上一件聖潔的外衣。幾場雪之後,溫暖的春天已不遙遠……
15、果園的一旁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涼見底,幾條小魚在河裡面嬉戲,玩耍,十分可愛。河水的兩旁有一棵棵楓樹,紅得多好啊!簡直像一片火似的。落葉隨著微風飄飄而降。可是河邊的松樹還是那麼挺拔,那麼翠綠。清清的河裡到映著紅葉,綠樹,多麼美麗啊!
16、當冬微風呼呼時,這山裡顯得特別幽靜,到處無人,各種動物都躲在窩里,人們都在屋取暖。天地茫茫,真寂靜!
17、月兒在走著,幾朵白雲擦過月兒身邊,銀白色的光從窗外射進來,照在人們的臉上,映在茶幾的中秋食品上,擺列得很整齊,基本沒動。電視里精彩的節目,越發撩動人們的心緒,大家的心,此時已經飛向那離大海很遠的家。
18、林中的那棵黃桷樹從我的記憶中浮現出來,還是一樣的挺拔,不一樣的是多了道道歷史的溝紋,多了少許時間的滄桑。兒時的我總想爬上它的樹頂,但懼怕大眾的責罵。現在我已經放棄了這種想法。我想,讓它成為我心中對家鄉敬仰的化身吧!
19、家鄉是一曲悠揚的清笛,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家鄉是一抹皎皎的月光,總是讓人心動不已;家鄉是一串永恆的記憶,總是讓人想起就思念。家鄉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記憶中最深刻。
20、時常憶起家鄉,似乎那種清香的奶茶悠悠四溢的又飄到了我的身邊,家鄉,追隨我一生記憶的夢,成長後的我於家鄉漸行漸遠,而家鄉的氣息和家鄉悠揚的馬頭琴聲將是追隨我一生不變的情懷。
21、家鄉的街道整潔、寬闊、平坦。各種漂亮的汽車穿梭似的來來往往。街旁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鱗次櫛比。超市和商場里的貨物琳琅滿目,看得人眼花了亂。
22、家鄉是稻穀的聖地,春天農民伯伯稻穀的種子,夏天農民們帶著笑容來,把秧苗插入田中,秋天是農民伯伯最開心的季節,農民伯伯看到稻穀向他農民伯伯鞠著躬的時候農民們格外的燦爛。
23、我的家鄉不僅美麗,而且富饒。家鄉盛產優質稻米和豐富的水產資源,因而有「漁米之鄉」的美稱。家鄉的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有元明粉、石油、天然氣等礦藏。尤其是元明粉,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所以,家鄉的元明粉源源地運向外地,支援祖國建設。
24、泥濘的小路變成彎曲的高速公路,貧窮的村莊變成了繁華的都市。鄧小平爺爺的改革帶放的政策為我家帶來里變化。
25、家鄉的經濟發展了,嶄新的樓房一幢連一幢,鄉親們干勁十足,真是一片大好景象。
26、從小生活在鄉村的我,對鄉間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這種記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消失反而會越來越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情。彎彎的小河、靜靜的村莊、浩瀚的藍天、悠悠的白雲、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橋構成了家鄉詩意的輪廓。
27、我的家鄉,雖然沒有泰山那樣雄偉的峰巒,也沒有香山那樣死活的楓葉,但他四季風光如畫,誰見了都會贊嘆不已!
28、夏天來了,池塘里早已是一片綠色,荷花爭相開放,潔白的花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而小竹筍已長成高大的竹子,在風中輕擺著身體。
29、春天,山坡上,田地里都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千絲萬條的垂柳擺動著那細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舞動。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小草從地里冒出可愛的小腦袋,山坡上那朵朵爭奇斗艷的杜鵑花是那麼紅艷,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30、我的家鄉除了風景如畫、環境優美外,神秘的三星堆、古老的龐統祠、文化悠久的孔廟、清代文學家李調元故里、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石刻藝術牆等名勝古跡,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很多中外遊客來德陽觀光、游覽。
31、在家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爬到大山頂,去眺望我的家鄉。清晨,薄霧剛剛漫起的時候,家鄉就蘢罩在一片雲霧當中,似古老又秀氣。勤勞的三姑四婆都在這個時候早早起來,在雞鴨的咕咕聲中,開始了忙碌。家鄉的人勤。
32、秋天,果園里有那馳名中外的桔子,它熟了的時候是那樣的紅,那麼光澤,格外逗人喜愛。田裡的稻穀也熟透了在陽光下金燦燦的一片。微風吹來,田野上掀起一片金色的巨浪。豐收的景象印在農民伯伯的臉上,笑在他們心裡。
33、秋天很美,美在於清澈。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溪唱著歌、跳著舞,緩緩流過。秋天很麥,美在於景色。一片片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輕輕地拍打著大地媽媽那細嫩的皮膚。
34、莫說鄉路長,再長也長不過我的'思念;莫說天涯遠,再遠也遠不過我的目光;莫說雲天高,再高也高不過我的暢想。家鄉啊,你是人們心中永遠的根。
35、我的家鄉風景如畫。樹木蒼翠,鮮花盛開,人們自由自在地休憩、游戲;開車行駛在濱河大道上,一幅美麗的圖畫就在你的眼前鋪開,真的是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我愛你我的家鄉!!
36、家鄉美,最美是那柔柔的家鄉水,水邊的風兒輕輕吹,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飛,遠方的遊子請你快快回。家鄉美,最美是那家鄉的人,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一方水土一方情哎,生在心裡的根……」
37、思鄉雖會給人帶來一抹淡淡的愁緒,但它仍然是一種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維系遊子和家鄉、祖國的精神紐帶。我願意為這種情感高唱頌歌。
38、春天,細雨如絲。一顆顆臍橙樹貪婪地吮吸甘露,一片片葉子在雨中高興的歡笑。清明節後,大概臍橙已經開花了。潔白的小花搖搖擺動;突然一陣風吹來,山谷里的花香傳遍了整個果園,特別香。
39、家鄉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樣恬靜,那樣美麗。她就像一匹大綠綢緞鋪在縱橫決盪的山谷里,陽光下,熠熠生輝,她歡騰著,一路高歌,當清風吹過,盪起層層漣漪,又似乎要掀起她那美麗的裙裾一睹芳姿。
40、我離家有千里之遙,但是心是和家鄉息息相通的,諸城在中國的文化經濟地位,使我在外的人引以為榮。家鄉各行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每個在外遊子的驕傲。
41、初夏的夕陽灑在河面上,那夕陽的余輝隨著微波來回盪漾。幾艘漁船在河上游盪,另有幾艘在岸邊休息,就這樣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
42、冬天帶來了美麗的白雪,結了冰的池塘成了小孩溜冰玩耍的場所。竹子已停止了它的舞蹈,在寒風中靜靜地等待來年的春天。
43、我熱愛家鄉,我贊美家鄉,我更希望家鄉在家鄉人民辛勤勞動中越變越年輕,越變越美麗,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
44、家鄉是水果的天地。一月的草莓、二月的櫻桃、三月的毛葉棗……一年四季都有香甜可口的水果,走進果園,就會聞到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有又圓又大的西瓜,有金黃誘人的桔子……
45、還有稻田,從一片黃燦燦的田裡飄出一陣陣芳香。顆粒飽滿的稻穀,壓的稻干直不起腰來,好像在感謝大地的養育之恩。
46、家鄉的一切,都倒映在我的腦海中,它包含我童年的美好回憶,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家鄉,你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讓我不能將視線收回。你讓我把所有的童年趣事都保存的完好無損,你是愛我、愛家鄉的一切人們,我會用自己的能力,回報給你的。
47、家鄉,家鄉是什麼?家鄉是你兒時的一個夢,家鄉是你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塊基石。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家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家鄉。」
48、我的家鄉在蘭州,這里風景優美,有美麗的五泉山和白塔山。黃河鐵橋像一道彩虹橫跨黃河兩岸,景色迷人的四十里黃河風情線為人們提供了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49、家鄉的雨,如煙,如霧,如一層朦朧的薄紗,輕輕地籠罩著這個繁榮的海濱城市,洗濯那附著在她身上的塵埃。她並不兇猛,那柔和的細雨,只是姑娘的纖細的手兒,輕輕地撫摸著這個乾涸的大地;又向頑皮的小精靈,輕輕地挑逗著大地上的生靈。
50、鄉情是一支清遠的笛,悠揚而深遠,鄉情是一個古老的童話,美麗而動人;鄉情是一壇陳年老酒,清香而醇厚……
51、這就是我的家鄉,它一年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它就像一幅清秀淡雅,美麗迷人的畫珍藏在我的心靈深處,我愛我的家鄉。
52、當秋風一吹,這田野的景色更是誘人。特別種了禾苗的那一片田野,離她遠遠就能看到像似鋪了一塊金色的地毯一樣。一棵棵禾苗結滿了稻穀,一穗穗垂下來,可好看了!
53、秋天是一首詩,它輕聲說著一串感人的故事。秋天是一位偉大的美術家,他畫出一張張無法用金錢換來的畫。
54、家鄉是我生長的根,家鄉是我記憶的家園。家鄉見證著我的快樂,家鄉記錄著我的成長。遠在他鄉的遊子事家鄉為母親,不改鄉音的兒女是家鄉為磁場。濃濃鄉情,悠悠情思,誰也割不斷那綿綿的家鄉情。
55、我的家鄉在吉林省洮南市,他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城,沒有山,沒有水,可我依然對這片土地充滿著無限的熱愛。因為他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是我牙牙學語的地方。我在這里成長了五千多個日日夜夜,在每一秒鍾,都滲透著我熾痛的熱情。
56、冬天,我的家鄉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窗外大雪紛飛,頑皮的孩子在打雪仗,堆雪人。
57、大雁南飛,秋天已到,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我也跑到了山上,不為別的,就為了吃到山上的野果子,採到野蘑菇,雖然大地會慢慢失去往日的風采,但我都很開心,因為我得到了大地的恩賜與獎賞。
58、那天空中的排列整齊的大雁又在聲聲呢喃,它們也都回到了家鄉,可在外的遊子們,還有當年的那一群小毛孩子們現在都還在哪裡呢?是不是都還想著這寂靜得可憐的村莊呵。
59、夏天,家鄉荷花的世界。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玉盤。那麼多的荷花,姿態格外惹人喜愛,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迎賓使者……在夏日炎熱的晚上,在淡淡露珠的關愛下它奇香四溢,幽香醛人。好一幅十里飄香的景象。
60、山城雖荒蕪,竹樹有嘉色。郡俸誠不多,亦足充衣食。外累由心起,心寧累自息。尚欲忘家鄉,誰能算官職?宜懷齊遠近,委順隨南北。歸去誠可憐,天涯住亦得。
❸ 2018乃古石林花海迎國慶格桑花開
今年國慶,雲南的又平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十一的話,小編又給大家推薦一個好玩的地方哪胡亮,就是雲南昆明的花海,以「愛在金秋石林·相約乃古花海」為主題的賞花活動就要在這個國慶開展啦!浪漫之旅即將啟程,你說好的要來呢?
屆時,遊客可以欣賞石山與花海掩映的動人景象。
地址:昆明市石林縣乃古石林景區(距離昆明約85公里,距離石林景區約8公里)。
格桑花花期:9月下旬至11月初,花期40天左右。
門票:建議購買聯票,包含石林風景區、乃古石林、長湖、大疊水等。
秋天是乃古石林最美的時節,種植面積超過100畝的波斯菊層層疊疊,競相綻放。嬌艷的鮮花和雄奇的石山帶來優美的視覺盛宴。波斯菊花期將持續至10月末。國慶長假期間,憑乃古石林花海參觀券,遊客可免費游覽石林萬家歡藍莓庄園。
每年秋天,乃古石林上千畝格桑花(波斯菊)都會准時綻放,成為國慶期間最美的風景。
粉紅色、白色的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嬌艷欲滴,在藍天白雲下面肆意盛開,在怪石嶙峋間花枝招展
每當這時,許多遊人就會慕名而來,
或攝影、或自拍、或直播、或花海徒步享受秋日最李寬美的光景。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於昆明市石林縣石林風景區以北8公里處。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型_石林的重要組成部分。乃古石林雖然沒有石林風景區哪樣集中和大氣磅礴,但卻多了些許的恬靜、寬廣和野趣
特別是每年格桑花和馬鞭草花開的時候,這里就擁有別樣的風景,一種能讓你欲罷不能,讓你輕易就陶醉的風景。
於是,許多新人會來這里拍攝婚紗照,在這里演繹阿詩瑪的愛情故事。
1、乃古石林是世界自然遺產核心保護區,進入景區請勿亂扔垃圾,景區內為遊客開設了賞花專用道路,遊客在游覽過程中請勿自行跨越圍欄,並愛護波斯菊。
2、景做薯區內不可乘坐交通工具,全程步行,遊玩請准備一雙合腳的鞋子,做好防曬措施,並帶上好奇的心和發現的眼睛。
3、由西石高速公路可直接驅車抵達乃古石林景區,也可到石林景區遊客服務中心乘坐旅遊專線,乘車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
4、南寧—昆明、廣州—昆明、上海南—昆明、紅果—昆明四趟列車途經石林縣。石林火車站距離景區有三公里,從火車站可直接乘坐麵包車前往乃古石林景區。
旅遊攻略:
交通:石林景區與乃古石林景區間有公交車往返。
一日游建議:(上午)昆明_石林風景區_古石林景區;(下午)宜良九鄉風景區(也可選擇瀘西阿廬古洞;陸良彩色沙林或陽宗海旅遊度假區)_返回昆明.
❹ 雲南省陸良縣的變化
信是深山六月涼
向上翻閱歷史的卷宗,1381年(明洪武14年),朱元璋令沐英等率大軍征討雲南,明王朝的30萬鐵騎揮戈南下,奇襲曲靖,直搗昆明,1382年又破關而入攻佔大理,取得平定雲南的勝利。沐英率數萬軍隊留守雲南,設司置衛,移民開荒,屯田戍邊,招商入滇,辟築驛道,疏浚河道,勸課農桑,禮賢興學,擇優入仕,一時間邊陲雲南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陸良是沐英入滇後所見的第一大平壩,大軍在白石江之戰大敗10萬元軍後,沿南盤江順流而下,一過響水,忽見山重水復豁然開朗,方圓百里,一馬平川,山川錦綉,煙波浩瀚。這里早在東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就是爨氏統治南中地區的首府,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9年)就為雲南最早的24縣之一。大軍先在小堡子古城擒「雲南王」帖木兒王子兄弟,又平定魯昌城土酋劉氏五兄弟,後在陸良駐軍、設陸涼衛,遷來諸多外省移民拓荒開疆。所以,我們現在都說明王朝帶給陸良新一輪的繁榮和發達,也常說陸良人是從南京遷過來的,地名中也多以「所堡營旗」等軍事駐地命名,如左里堡、車馬堡、馬軍堡等「十八堡」後方,太平哨、望城哨、新哨等前沿陣地。今天,踏著沐英大軍的足跡,走一走板橋鎮的洪武村、馬軍營,看一看三岔河鎮的洗馬灣,華僑農場的鎮星台牧馬場,彷彿又看到這位鎮國將軍弘揚王朝威儀,兵戈鐵騎,狼煙四起,飲馬南盤江的威嚴。
陸良縣城初建於1407年,興於明初。暮然回首,小城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了,而永樂皇帝下令營建北京城始於1406年,盡管只是一種巧合,但是,在那個鄭和七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的輝煌盛世,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發展的潮流。明初疆域初定、內亂平息,百業興旺、國富民強,正是大興土木、廣建城池的年代,於是,陸良城就這樣轟轟烈烈地崛起在南盤江畔。當年1.5平方公里的城池裡,十字成街,方方正正,四門鼎立,商賈林立,青石板的街心,青瓦房的商鋪,往來的客商小販熙熙攘攘,挑柴賣炭者絡繹不絕,載貨的馬車牛車進進出出,街邊的染房鋪裡布匹堆滿了窗檯,街頭補鍋修碗的工匠埋頭忙活,剃頭擔子與耍雜擺攤的藝人前排起了長隊,搖搖晃晃的貨郎還不時與遠歸的馬幫相撞——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互通有無,雄偉的鍾鼓樓跨十字街居中而建,居高臨下俯視著四條大街一直延伸至城門。高大的城牆外,引串橋河、青山之水作護城河,寬闊的護城河繞著城牆潺潺而流,在南門外與城內眾水匯集一起,再流向母親河南盤江。城中串橋河、學河、余府河等蜿蜒小溪曲折流轉,與東西南北眾多池塘、湖泊連為一體,平時取做生活用水和涮洗之用,遇有多雨年景可防洪排澇,城池失火可救災急用,房前屋後的流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上竄下跳,孩童們拿著魚簍嬉戲玩耍,一直要鬧到斜陽夕照,城中炊煙裊裊升起之時。父輩們童年時對古城總有許多美好的回憶,而我們卻最遺憾沒能看到傳說中巍峨的古城牆,庄嚴的城門和飛檐翹壁的鍾鼓樓,這些尚存於上上個世紀的痕跡,或在上個世紀因兵火和歲月的侵蝕,落得廢墟一片;或在那些動盪的年代裡,無情地毀於人們的所謂激情中。在我們的印象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四條大街的彈石路、老房子,以及萬順號、「大會處」等諸多建築精湛、環境優美的老商號、老鋪子,這些銘刻歷史年輪的印跡,都似曾那樣相識和熟悉,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卻都淹沒在現代化的城宇樓廈間。歲月滄桑,時光如梭,過去的印痕早已消失貽盡,而記憶卻永留在人們的思維中。
我們在努力尋覓古城昔日的蹤影,並十分仰慕山西平遙古城、麗江古城的美侖美奐時,總又想起僅存的陸良四方街,一片位於老城南邊的老城。換句話說,就是明代以前的陸良城,是西出昆明、南下東南亞、北上京城的滇桂川馬幫驛道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內四條街成井字形圍成骨架,周圍全是一些長滿青苔的老字型大小、老商鋪以及深宅大院、亭台樓榭等古建築景觀,那裡的居民也才是最早的城裡人,但至今還延續著明清的生活習俗、民風民貌。四方街的建築最著名的要數大覺寺和千佛塔了,大覺寺又稱「大覺禪寺」,是一座大隱於市的佛家禪院,始建於元代,重修於明萬曆年間,寺內布局嚴謹,以南北中軸線為基線,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塔、鍾樓、鼓樓等建築,明清鼎盛時被譽為滇東第一流大剎,其名望可與昆明西山華亭寺、太華寺相提並論,民國年間,系雲南16座名寺之一。大覺寺的名望多來自於寺內的千佛塔,塔高18米,共7層,灰白色的六面塔身內有1691個佛龕,龕內各有一尊形態各異的陶制佛像,塔頂立有兩只銅鑄金雞,千百年來一直為陸良人民起早貪黑地守候和祈禱著,並「監視」著塔身下興風作浪的黑鰲魚,不再使陸良壩子江水肆虐、破圩決堤。金雞高鳴,大覺曉鍾,綿綿餘音30餘里,也就成了昔日陸良「三山四水八大景」之一。另外,四方街內還有近500年歷史的名庵石佛寺,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觀等,與西華寺、望海寺、普濟寺、孔廟、關聖廟、城隍廟、雨司廟、文昌宮、真慶宮、魁星閣、水閣、玉振坊等遍布城內外的眾多寺觀廟宇、宮閣祠坊一起,為陸良老城增添了許多人文的、歷史的、民俗的色彩與味道,也可足以讓後人想像那種香火裊繞、人來人往的街頭舊景。
爨鄉歲月亦滄桑
陸良縣城作為滇東重鎮,在清末民初就曾盛極一時。清朝末年,陸良至沾益開通南盤江水運,在縣城設郵政代辦,極大地促進了工商業發展,有來自湖廣、四川、重慶等地的商人開設眾多商行和票行,1905年僅馬街一鎮就有四十四大商號;民國初年,陸良就成立了勸業所和實業團,在縣城設堂授業,在城亘外栽桑養蠶、種植晾煙;1914年,法國人在馬街開設了亞細亞三達水油公司;1920年,省府在陸良開設「鹽隆公司」,官營官銷食鹽;三十年代後,手工業、商業日益興盛,商人集股辦起了染織、縫紉、皮革、鐵器、榨油、釀造、碾米等二十多種行業的工廠,眾多私營坐商經營土雜、百貨、布匹、棉紗以及從昆明、個舊等地販運來的洋貨、洋件,並把陸良產的銅制火鍋、鐵制農具、鋁制瓢盆以及羊毛氈等物品遠銷到東南亞、印度等地,以縣城為中心,包括馬街成了滇東南手工業和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
陸良歷史上人才輩出、鍾靈毓秀。早在明嘉靖21年(1542年),就在縣城西門建學宮,殿、廡、堂、齋、池、亭、坊、壁一應俱全,主體為大成殿,尊孔子為天下集大成者,所以學宮實為陸良的文廟;清嘉慶13年(1808年)建文昌宮,設陸良第一座書院鳳山書院;清同治13年(1875年)建鍾靈書院。漫步陸良街頭,書聲朗朗、琴音回繞;行走在縣一中、文化小學和盤江小學,從那些僅存的學宮、文昌宮殘瓦斷壁間,努力回想當年端肅的建築群落中,一種古樸而清新的雅緻,許多門生結廬靜讀、弦歌不絕,並得意地想像自己像那些秀才進士們披紅跨馬、鳴鑼開道經過文昌閣、捷報閣、文明坊和開科第一人坊的壯觀場景。如今,書聲依舊,斯人已逝,也許只有一株株虯枝蒼勁,生機勃勃羅漢松可以佐證了。循著歷史的足跡,從這些文曲星升起的地方,走出了一大批留學歐美的文人學士,以及畢業於黃埔和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戎馬將軍,他們當中以被孫中山授予「文虎上將」的護國將軍殷承瓛、滇軍儒將孫渡為代表,成為陸良近現代歷史上的驕傲。
1938年,昆明至西橋公路通車,使陸良成為抗戰期間外省入滇的主要通道,曾過往許多官政顯要、商賈名流、文人學士,其中不少商人、學者選擇留在陸良生活,極大地促進了商業、文化交流,也使陸良人更多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三、四十年代,開明人士、地下黨員熊從周兩度出任縣長,大力興辦教育文化,團結和保護進步人士,扶助農工促進工商業興旺。而這時的熊縣長還兼任陸良中學(一中)校長,使得一大批地下黨員、民青成員和進步青年來到陸良中學工作,宣傳抗日民主,在學生中秘密組織讀書小組,編演進步話劇,為黨和革命事業培養了大批幹部,使陸良的抗日民主事業蓬勃發展。後來國民政府在陸良修建機場,大批美國士兵、飛行員來到陸良,他們穿行於陸良的大街小巷,開著草綠色的吉普車耀武揚威,在咖啡館、酒館里肆意妄為,老城的百姓盡管心存怨氣但也無可奈何,只有縣中的師生們不懼怕這些美國大兵,既要求堅決抗日,又勇敢地和那些欺侮老百姓的美國大兵斗爭下去。直到1945年後,陸良稍稍又有了一些平靜,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革命火焰卻在悄然爆發。在革命老區龍海山,1947年成立了雲南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陸良縣解放委員會」,使龍海山根據地成為滇東樞紐革命根據地;在滇桂黔邊縱隊伍里,有一支以陸良優秀子弟組成的英雄隊伍里,它就是誕生於龍海山區的邊縱三支隊,從1947年到1950年三年多的時間里,三支隊千里轉戰三迤大地,縱橫雲南七十餘縣,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敵後武裝斗爭,為全省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其實早在1929年,陸良就成立了地下黨支部;1930年,發生了震驚全省的陸良暴動,成立中國工農紅軍38軍,雖以失敗告終,但在白色恐怖下,顯現了陸良人民不畏反動統治,不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1949年12月9日,盧漢宣布雲南和平起義,同月,陸良人民配合起義部隊在陸良與石林交界的天生關全殲向西逃竄的國民黨陸軍總部,陸良率先響應雲南和平起義解放。
陸輿廣廈千萬間
現在,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很清楚地記得1950年1月陳賡、宋任窮將軍率解放大軍挺進雲南到陸良時的情形,那時城門洞開,全民同慶,萬眾歡騰,數十里男女老少踏著薄冰前來慰問,一掃數九寒冬,熱氣騰騰地歡迎新世紀新氣象的到來。建國五十年,人民大眾的無數美好願望得以夢想成真,昔日澤國變成了魚米之鄉、滇東糧倉,窮州舊貌換了新顏,一個美麗、富饒的陸良出現在滇東高原,一座嶄新、漂亮的陸良新城崛起在南盤江畔。特別是1992年建設縣城開發區以來,短短10多年的時間,陸良城便長大了四五倍,2000年城區面積達12.8平方公里,2005年達15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達15萬人。在老城的基礎上,以城市廣場為中心,同樂大道為軸心,向西、向南建設新的居住和商業城市;以324國道、曲陸高速路為交通大動脈,在縣城以北建設現代化工業園區。按照建設「現代工業強縣、綠色經濟強縣、旅遊文化大縣」的構想,將來的陸良城還將建成昆明、曲靖都市經濟圈中的衛星城市,成為輻射帶動功能強的集新型工業、特色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旅遊服務為一體,人居環境優美的滇東次區域中心城市。
夢想往往都是為有希望的人准備的,而陸良,則具備了這種競爭的優勢和實力,無論是從城市建設,還是人文環境、經濟發展上,都有一種敢為先的勇氣和決心。尤其是建設現代工業強縣和「一江三城」大構想的提出,以及324國道一級公路通車、雲南省扶持縣域經濟強縣、工業強縣等機遇,都將使陸良在新世紀發生巨大顫變,成為滇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農業強縣。日新月異的變化常常讓人們在傳統和現代中迷茫,但我們看陸良城的一切,歷盡滄桑仍感覺它是那樣充滿活力。
城市廣場把陸良城一分為二,一邊是現代,一邊是傳統。沿著同樂大道驅車而行,寬闊的大道,完善的基礎設施,雖然不多的高樓但相伴而立,折射出一點點都市的味道,許多來不及命名的街道悄悄地完工,公交車和城市的士則沿著新路向前延伸著,一幢幢塗著洋漆的歐式小樓、一片片別具匠心的優雅小區誕生著,變化之快,就連生活在陸良的陸良人,三天不出門時,要找地方都非得打車問路了。新城的夜燈亮起來了,綠樹鮮花多起來了,城市公園大了,音樂噴泉有了,放著低音炮的咖啡館、眼花繚亂的廣告牌、五彩的私家車,裝修前衛的鋪面,以及衣著光鮮的年輕男女,使得這個城市處處是靚麗風景,到處晃動著時尚和現代,彷彿都在不經意間,一切都市裡才有的東西瞬間就落戶在二十一世紀的陸良,讓小城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那種現代化的味道。
新城的建設如火如荼,老城的改造也方興未艾。我常常感嘆古人的偉大和奇妙,就在於他們高瞻遠矚的目光,600年前設計老城時,就能規劃出如此方整和寬敞的街道,讓陸良老城600年後都不落後,城市的改造也就少了街道拆遷這一繁瑣程序,而只要像拾掇女紅那樣,細細地、精心地、人文地修補著街頭巷尾的每一個細節。城還是那個城,街道也還是那四條大街八條小街,就像一部故事書,一個熙熙攘攘的老城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題,人多了,車多了,琳琅滿目的商城遍布大街小巷,學校、商店也日漸擁擠,而不得不對機動車實行單行、禁行,對學校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新建。城內原有的工廠也遷的差不多了,廠址全都變成了現代化的商住小區,南門的商業街、北門的飲食街,以及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聚集在老城區,使得老城的繁榮日漸升溫。
城市廣場位於陸良城中心地帶,是1999年建成的三角形城市公園,一個城市的大客廳,雖然不是很美,但有了它整個城市已不再單調。廣場中央的音樂噴泉中,有一座爨龍顏將軍的騎馬雕像,和被譽為「天下神品第一」的爨龍顏碑一起,印證了陸良作為文獻名邦的歷史地位,散發出一種濃郁的爨文化氣息。而廣場南側綠樹成蔭,成了老年人晨煉、聚會、打牌的最好去處,靠東邊有各式各樣發著稀奇古怪聲音的兒童玩具和游樂設施,似乎使廣場成了老年人和孩子們的專有樂園。未來的城市廣場將比現在的大好幾倍,西接老326國道,南到同樂橋,北鄰西華大道,融公共體育、文化設施和西華公園城市綠地、花壇、噴泉、園林小品為一體,中間夾有西護城河,形成一個諾大的城市景區,作為城市的心臟,真正成為市民的健身、休閑、娛樂中心。那時,人們從廣場東邊走到西邊,細細品味每一個小品和細節,大概需要個把小時,或合影留念,或信庭幽步,或扶老攜幼,或到體育館里打球鍛煉,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享受。然後,累了躺在西華公園的青青碧草上仰天看雲,餓了在肯德基、大腕米線、砂鍋飯里大吃快餐,乏了可到咖啡館、小酒吧里開懷暢飲,不管老年人、年輕人、小孩子,都能在城市公園里找到自己的樂趣,不管本地人、外地遊客,都能同樣地享受到藍天、白雲、都市、祥和帶來的滿足,感受到城市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並希望今後更快更迅猛的建設和發展步伐,把陸良建設成為一個和諧、文明、美麗的新城。
良傾夢想新輝煌
新世紀中,爨鄉人又提出建設25平方公里以上、25.5萬人口以上的滇東次區域中等城市戰略目標,結合新一輪城市規劃,未來十多年內,到2020年,將在北邊建設青山工業園區,在南邊建設華僑農場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作為支撐經濟增長的兩大動力源,也將成為陸良新城的兩翼。而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陸良將構築以南盤江為軸線,以縣城為中心,馬街、三岔河為次中心的「一江三城」的大陸良格局。三岔河、馬街作為全省百強鄉鎮,人口聚集,產業發達,已初具小城鎮規模,今後,更好更快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保護母親河,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是陸良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以人為本」的生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回眸歷史長河中,陸良曾經歷了多次城市的遷移和擴建,從元代小堡子月牙江古城,再到閻芳橋舊城、魯昌古城,都是千百萬陸良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而現在的新一輪城市擴建,帶來的必將是更大的繁榮、開放、活力與輝煌。過去的許多老城根雖已不復存在,但歷史還在,記憶尚存,回望千年滄桑,許多宏偉的、美好的、曾經的過去無法實現的夢想,今天,將在爨鄉大地變為現實,讓陸良成為一個更加美麗富饒、山川秀美、開放文明、活力四射的現代城市和「高原江南」,如鎮國將軍能感天靈,恐怕也不再是「深山六月涼」的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