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禹州
❶ 漏蘆鮮花的食用方法
漏蘆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或禹州漏蘆的根。漏蘆為多年生草本,祁州漏蘆生於海拔400至2700米的山坡丘陵地、松林或樺木林下。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四川等地,禹州漏蘆生於林緣、乾燥山坡及草叢向陽處。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地。
秋後採挖根部,除去泥土,鮮用或曬干。
1. 祁州漏蘆根呈圓錐形。有的扭曲或壓扁,通常不分枝,長10至30厘米,直徑1至2.5厘米。表面黑棕色,粗糙,具不規則縱溝紋及菱形的網狀裂隙,外皮常剝裂。根頭部膨大,有少數莖基或葉基,頂端有灰白色毛絨。質輕而脆,易折斷,折斷時皮部易於木部分離,皮部色較深,木部黃白色,放射狀,木射線處多破裂,中央常朽蝕成星狀裂隙,深棕色,氣特異,味微苦。
以條粗、棕黑色、質堅實、不碎裂者為佳。
2. 禹州漏蘆要呈類圓柱形,稍扭曲,長短不一,直徑0.5至1.5厘米。表面土黃色或灰棕色,稍粗糙,具縱皺紋,頂端有纖維狀棕色硬毛,為殘存的葉柄維管束,質堅,斷面粗纖維狀,皮部棕色,木部具黃黑色相間的菊花紋。氣微,味微澀。
以條粗長、表面土棕色、質堅實、長短整齊者為佳。
【漏蘆補充信息】:炮製:取原葯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炮製後的葯材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漏蘆適合人群】:瘡瘍陰症及孕婦禁服。
【漏蘆食療作用】:漏蘆味苦、性寒,歸胃、肝經;
滑利通降;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通經下乳的功效;
主治瘡癰腫毒,瘰癘癭瘤,痄肋,痢疾,痔瘺,癮疹疥癬,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疳積,產後乳汁不下。
【漏蘆做法指導】:
1. 乳癰初起邪盛者,可與蒲公英、瓜蔞、牛蒡子等同用,或與瓜蔞、蛇蛻相伍。
2. 瘰疣初結,時發寒熱者,可與連翹、玄參、黃芩、大黃等配伍,以散結解毒。
3. 善於通乳,常用於產後乳汁不下,多與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等配伍,或與瓜蔞根、土瓜根、木通等同用。
希望對你有用並採納
❷ 禹州三都文化作文
葯都、鈞都、夏都—禹州
眾所周知,禹州是大禹的故鄉,禹州便是因大禹而得名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禹州人。先人吃苦耐勞的精神給後人留下的不只是物質財富,還有精神財富。作為一個禹州人,我們都是驕傲和自豪的。禹州用她的一方水土養育了我們,用她博大的文化熏陶了我們。
作為三都文化的發源地,禹州以其源遠流長的文化吸引了中外遊客的參觀
作為葯王孫思邈的故鄉,禹州最有名的當然要算草葯了,記得有一年我生了一場大病,就是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草葯給治好的。所以說禹州的草葯真是好!不過有點苦哦!除此之外最厲害的的要算陶瓷了,鈞瓷應該是僅次於景德鎮陶瓷的第二陶瓷,作為禹州人,我想我最愛的也是鈞瓷,鈞瓷的獨特、鈞瓷的魅力、鈞瓷的無與倫比, 我想只有親眼看過的人才能夠體會。最後要說的該是夏都了,華夏之都,最有標志性的該是夏都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夏都同樣是每一個禹州人的驕傲。
作為禹州人,作為大禹的後人,作為三都文化的繼承人,我想我有責任和義務將三都文化發揚廣大。葯都、鈞都、夏都組成了美麗的禹州,我愛禹州,愛她濃郁的葯草香,愛她古典的陶瓷氣,愛她淵源的文化殤。
最後,我想說的是今天我以禹州為榮,明日禹州以我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