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鮮花圖片喪

鮮花圖片喪

發布時間: 2023-08-08 22:07:34

❶ 請問這是什麼花

就是天竺葵,品種很多,不知道具體是哪一種

別名洋綉球、石臘紅、入臘紅、日爛紅、洋葵,屬牻牛兒苗科,包括約230種多年生肉質、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天竺葵原產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天竺葵幼株為肉質草本,老株半木質化;在西方是很好的裝飾窗檯的花卉,在歐洲大陸,如德奧等國,尤為常見。

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莖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肉質,多分枝或不分枝, 具明顯的節,密被短柔毛,具濃烈魚腥味葉互生;托葉寬三角形或卵形,長7-15毫 米,被柔毛和腺毛;葉柄長3-10厘米,被細柔毛和腺毛;葉片圓形或腎形,莖部心形, 直徑3-7厘米,邊緣波狀淺裂,具圓形齒,兩面被透明短柔毛,表面葉緣以內有暗紅色 馬蹄形環紋。


傘形花序腋生,具多花,總花梗長於葉,被短柔毛;總苞片數枚,寬卵形; 花梗3-4厘米,被柔毛和腺毛。芽期下垂,花期直立;萼片狹披針形,長8-10毫米, 外面密腺毛和長柔毛,花瓣紅色、橙紅、粉紅或白色,寬倒卵形,長12-15毫米,寬6- 8毫米,先端圓形,基部具短爪,下面3枚通常較大;子房密被短柔毛。

天竺葵養殖的澆水方法

澆水要適當,寧干勿濕。春秋生長旺季應滿足充足的水分,使盆土經常保持濕潤,但不能積水;在溫度低的陰天,一般不要澆水,也不要施肥;夏天宜少澆水。北方高溫季節正值雨季,此期植株根系比較弱,應避免過多的雨水澆灌;連日陰雨會造成根系腐爛,應放在避陰涼、高燥、通風的地方。冬季可根據室內溫度澆水,室溫低宜少澆,室溫高可多澆。天竺葵有較強的耐旱能力,數天不澆水也不會乾死,但老葉會變黃、脫落。

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過濕容易爛根,盆土過干則易引起葉片枯黃,6~7月間呈半休眠狀態,應嚴格控制澆水。夏季經常噴水降溫,保持盆土濕潤,還要注意通風透光。冬季節制澆水。

❷ 彼岸花的名字以及知識。。最好還有圖片

【別名】

彼岸花、無義草、龍爪花、蟑螂花、老鴉蒜、鬼老蒜、蒜頭草、鬼擎火、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生死之花、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狼花、頭痛花螃蟹花、花不見葉、鬼撐傘等。

白色的彼岸花又稱曼陀羅華(mandarava),紅色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manjusaka)。

【原產地和主要分布】

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宋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目前廣泛分布於東亞各地,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分布。日本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到北九州島。

彼岸花【形態特徵】

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花如龍爪。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除紅色外還有白色、黃色等品種),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生長習性】

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極易繁殖,通常一顆石蒜極易發育一片。

【觀賞勝地】

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安徽黃山,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其實在中國一些野外也普遍分布。

❸ 同學去世送葬應買什麼花

葬禮復用花一般選用制淡雅素潔的鮮花。主要有白色蓮花、百合、菊花等淡雅的花卉。

哀悼、祭奠、葬禮用花的主要形式是敬獻花圈。當今的花圈一般用各色紙張作成,成有用鮮花製作的。花圈正中寫有一個大的「奠」字。兩邊都扎有白、黃、紫、藍等彩色飄帶。上聯寫逝者稱謂和祝詞,下聯寫送花圈的單位或個人姓名。

(3)鮮花圖片喪擴展閱讀:

喪葬是不同民族傳承的一種特殊文化。不同的區域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被幾十英里的陽光隔開的村莊。對待死者的方式。主要包括喪葬、喪禮、喪事等。除近代出現的非宗教葬禮外,各種葬禮儀式都與宗教觀念有關。

在喪葬方式上,世界各民族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群葬、天葬、洞葬、樹葬、懸棺葬、壁葬、食葬等多種喪葬形式。

❹ 大家幫我一下,這三種是什麼花

第一種。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我們一般所說的曼珠沙華指的是紅花石蒜 中文學名:紅花石蒜 拉丁文學名: Lycoris radiata (L'Her.)Herb. 英名:Stonegarlic 別名:龍爪花、老鴉蒜、石蒜 、曼珠沙華、蟑螂花、彼岸花等十多個別名;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 科屬: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屬 花期:8月底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葉基生,狹條形,深綠色,背部有粉綠色帶。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龍爪。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形態習性: 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 石蒜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在越南、馬來西亞也有分布,我國在宋代就有其記載,還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不可隨意食用。 從石蒜的根莖中提取「加蘭他敏」可用以治療小兒麻痹症,國外已開始利用,我國專家也在深入開展研究,開發葯物造福人類。 由於石蒜往往盛開在墓地附近,色澤鮮紅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禮節日),加之石蒜葉落花開,花落葉發,永不相見,因此在日本傳說中,此花便帶上了死亡和分離的不祥色彩,較常用於喪禮。然而在中國並無此種說法,石蒜反因其鮮艷色彩而成為常見的喜慶用花。 石蒜的黑色花球極易養活,保持濕潤一年都不會死。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 石蒜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第二種。迷迭香 學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科屬 唇形科 分類 常綠灌木 植株高度 約 60-80公分 種子發芽 14-21天 成熟時間 90-110天 花期 春夏 花色 藍 利用部位 葉、花、莖 別名海洋之露。常綠灌木,株直立,葉灰綠、狹細尖狀,葉片發散松樹香味,自古即被視為可增強記憶的葯草。春夏開淡藍色小花。迷迭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屬於常綠的灌木,夏天會開出藍色的小花,看起來好像小水滴般,所以rosmarin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海中之露」的意思。而迷迭香也有象徵忠誠的意思,因此在歐洲的婚禮中也常見新娘子以迷迭香作為配飾,向世人昭告她對愛情的此情不渝。 它的英文名字是由兩個拉丁文〈ros和marinus〉演變來的,意指「海之朝露」。根據一項古老的傳說是,迷迭香的花本來是白色的,在聖母瑪莉亞帶著聖嬰耶穌逃往埃及的途中,聖母曾將她的罩袍掛在迷迭香樹上,從此以後,迷迭香的花就轉為藍色了。耶穌在逃離猶太前往埃及途中,將洗好的衣服晾曬在迷迭香上,迷迭香因此被賦予許多葯效。宗教傳說,加深了迷迭香神聖的力量,在歐洲,迷迭香被廣植於教堂的四周,教徒將它視為神聖的供品,因此迷迭香又被稱為:「聖母瑪利亞的玫瑰。」 莎士比亞在其劇著中寫著:「迷迭香是為了幫助回憶,親愛的,請您牢記。」 英國古諺:哪兒飄著迷迭香味,哪兒的主婦就當家。 第三種 荼蘼 【中文別名】懸鉤子薔薇、山薔薇、酴醿、百宜枝、獨步春、瓊綬帶、白蔓君、佛見笑、雪梅墩。 【拉丁學名】 Rosa rubus 【英文名稱】Blackberry Rose flowerless or neverfower 【科屬分類】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e) 時空分布 產於陝西秦嶺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各省區。產於我國,現在較少人知道,但它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群芳譜》上說,「色黃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陸游有詩:「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對酴醿的評價是很高的,亦由此可知酴醿花在我國很多地方能種植,也不太少見。 詩人楊萬里卻不喜歡將酴醿與酒聯系在一起,他有詩:「以酒為名卻謗他,冰為肌骨月為家。」詩人常感情用事,晁無咎甚至說酴醿應該取代牡丹為花王。讀袁中郎《花祟》,有「酴醿宜沉水」句,但不知其詳。見注釋曰:酴醿,也作荼蘼、荼糜等,薔薇科落葉小灌木,確於暮春時開花,有香氣。 清代褚人荻《堅瓠續集》有《酴醿露》一篇,說酴醿露為大西洋沿岸各國所產,酴醿花上凝結了露水,「瓊瑤晶瑩,芬芳襲人,若甘露焉,夷女以澤體膩發,香味經月不滅。」「夷人」將這種花上的露水收集並用瓶子裝了,遠遠地販賣到外地。 《清異錄》:「荼蘼曰白蔓郎,以開白花也。」 毛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師文》雲:「綠暗藏城市,清香撲酒尊,淡煙疏雨冷黃昏。零落荼蘑花片損春痕。 潤入笙簫膩,春余笑語溫。更深不鎖醉鄉門。先遣歌聲留住欲歸雲。」 個體特徵 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羽狀復葉,有五片橢圓形小葉,上面有多數側脈,致成皺紋。初夏開花,夏季盛放,花單生,背面被柔毛,托葉與葉柄貼生,全緣。傘房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果近球形,深紅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綠化的優良觀賞花木,以地下莖繁殖。栽培供觀賞。 荼蘼喻意 一、文學寓意: 荼蘼,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後,往往直到盛夏才會開花。因此人們常常認為荼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蘇軾詩:「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任拙齋詩:「一年春事到荼蘼。」王琪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這每一字句,都是這夏天最後一抹花語的詮釋。《紅樓夢》中也有關於荼蘼的一段。《紅樓夢》中《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其中就有荼蘼。女僕麝月抽到一張花簽,是「荼蘼—韶華勝極」。「韶華勝極」意指花事到了盡頭,之後自然是群芳凋謝了,有完結的意思;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開花,凋謝後即表示花季結束,所以有完結的意思。而「開到荼蘼」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謝,一切結束。 「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荼蘼是夏天的最後一種花,開到荼蘼了,便沒有退路,也不能繼續美麗了。多麼絕望與頹廢的兩個文字。 佛典中也說它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是一種天降的吉兆,可是這吉對於塵世中的你我,卻是大大的不利。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如此之類,一朵荼靡,一支彼岸花,都是分離的表徵,沒有了那份無與倫比的超脫,即使自命忘情,也不免會為她流淚。盡管願望的最深處,並不希望你我荼蘼,不希望看到悲傷的彼岸花,卻依舊祈禱籍著你的手,讓她發芽、綻放。 二、佛家意義: 荼蘼花在很多佛教著作中都有提及,有學者認為荼蘼就是彼岸花。原因是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只是那傷痕卻永不痊癒了,一一成為胎記,在往生的路上,如蓮花開落,使你可以辨認。荼蘼是花季最後盛放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彼岸花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彼岸花在佛典中叫做曼珠沙華(Red Spider Lily),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有人認為這是指荼蘼。彼岸花實際上有紅色、白色居多,可以參考一下這個花的圖片,而荼蘼花的真實圖片,其實是沒有的,通常認為荼蘼是白色的小花。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 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彼岸花,花開開彼岸,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她們構成火紅色的花徑指引人們走向三岔河的彼岸,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其實彼岸花,原意為天上之花,紅色,天降吉兆四華之一。 三、荼蘼花語 荼蘼花語--- 末路之美 荼蘼花開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過去。荼蘼花開,表示感情的終結。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 荼蘼是一種傷感的花 茶糜花是春天最後開花的植物,它開了也就意味著春天結束了,「三春過後諸芳盡」開花的季節也就結束了。茶糜花開總是形容女子的青春將逝.或是感情到了盡頭.......

熱點內容
韓式花語 發布:2025-02-04 13:55:37 瀏覽:106
小店預訂鮮花 發布:2025-02-04 13:49:59 瀏覽:873
羊雀花盆景 發布:2025-02-04 13:49:50 瀏覽:47
品茶嘗荷花 發布:2025-02-04 13:48:27 瀏覽:372
情人節俗話說 發布:2025-02-04 13:47:49 瀏覽:941
插花樣品 發布:2025-02-04 13:38:45 瀏覽:357
蘭花標本 發布:2025-02-04 13:38:36 瀏覽:100
漂在天空中的一朵雲有多重 發布:2025-02-04 13:30:12 瀏覽:491
丁香醫生說的都是假的 發布:2025-02-04 13:30:00 瀏覽:473
復工花店 發布:2025-02-04 13:24:14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