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的記憶
㈠ 過去,花是禮物;現在,花是生活
我的習慣很難改變,比如周日的早晨需要麥當勞的大脆雞扒麥滿分加絲滑奶茶,比如兩周預訂一束鮮花,周六晚上回家在車庫門口拿著花腳步輕快地回家。
對於花的記憶來源於小學五年級,季羨林有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講他在德國留學時對德國人愛花的印象,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但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這篇課文的必備段落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後來讀書的時候,每次去TESCO買食材,總會順便給自己買一束花,回家之後插在酒瓶里。
來廣州之後,一直沒有找到方便買花的地方,直到有一次在路邊看到了「愛花一族」,說可以團購訂花。第一次訂花的時候,毫無意外,我的名字寫成了「孫慶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鮮花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鮮花可以照顧人嗎?什麼時候人們會去買花?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找到了訂單屏幕對面的南苑團長,那天是周六的早晨,她們正在忙碌地處理花,好在下午把花按時送到各個小區。
「愛花一族」的團隊是幾位全職媽媽,孩子長大上學之後,想著做些什麼事情,剛好幾位都很喜歡花,覺得把愛好分享給更多人,也挺好的。沒有籌劃太長時間,就開始行動,和雲南的優質鮮花種植基地合作,在行動中不斷調整和迭代。比如發現大家到店取花不方便,就和各小區溝通,把花放在保安室;比如發現有很多上班族沒辦法及時取花,最初的鮮花袋不透氣,花就容易「萎靡不振」,於是調整了有小洞的鮮花袋,讓鮮花能更好地呼吸。
但有一些堅持是沒有改變的,比如對枝葉和花刺的處理。
一個上午的時間,人工把花枝上多餘的枝葉去掉、把玫瑰的花刺去掉。很費時間,費體力,但這是從第一天起延續到現在的堅持。她們想像著大家拿到鮮花之後的場景,任何多餘的枝葉都有可能讓買花人心生煩躁、一個小刺都有可能弄傷手,這些場景想想都難受,於是她們決定自己來做,把鮮花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買花人。
「最開始處理玫瑰刺的時候,整個手都腫了,後來好像就習慣了,就沒有那麼敏感了。」
我才知道,原來我拿到手的乖巧柔和的玫瑰,曾經這么痛的扎傷過別人。
除了被玫瑰的刺扎傷過,也被客人的不理解扎傷過。
鮮花是生命,花期受很多因素影響,花的長相也有很大的隨機性,她們組建了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分享鮮花養護的知識,也盡力挑選更好看的花給客人。但有時候客人還是不理解,沒有選擇私信售後,而是直接在群里表達質疑和不滿,這種情況下,任何合理的解釋,看起來都像是在狡辯和推脫。
不過這種情況非常少,團長笑笑說,愛花的人,心地都不會太壞。
最感動的是客人能夠相互理解。有時候送來的鮮花不夠,打電話溝通,基本都會說好呀,那換一支同等價位的吧。雖然和人打交道很多,但因為有了這些理解和包容,她們得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花上,而不是人際溝通上。
你相信鮮花會照顧人嗎?
有時候覺得鮮花和我呼吸著同一個房間的氧氣,好像它在陪伴我。
有時候也會想,鮮花喝水的時候會不會有咕咚咕咚的聲音;知道許久不換水,鮮花就會有一種腐朽氣,會加速它的死亡,所以也明白做人的時候,要警惕自己身上也生發出這種「失敗者的腐朽氣」。
花的顏色和生命力會影響人,團長說,「我們把鮮花放在保安室,保安還跟我們說,看到鮮花的時候,心情也很好「。
研究表明,植物的顏色和香味可以帶給參與者最直接的感受,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和消極情緒。植物之所以能使人心曠神怡,是因為它們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釋放出大量氧氣,而氧氣充足的環境對人體的新陳代謝都是有幫助的。此外,釋放出的芳香物質,能使人提神醒腦,精神倍增。
與花相處的時間,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花枝、手、觸覺、視覺、嗅覺上,Kaplan夫婦認為,人與自然交互過程中對「定向注意力」的分散是緩解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花,對花的顏色喜好也會有變化,好在每種花,都會遇到欣賞它的人。
談到未來的期望,團長說,希望讓花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們在做推廣的時候,有人會好奇地問,今天是什麼節日嗎?
其實每一天都可以買花,希望把鮮花生活化,每周享受一束鮮花。」
鮮花的定價很低,十幾塊錢就可以買一束花,花不是生活的奢侈品,希望讓鮮花帶來的愉悅感可以成為人們的日常。
快到中午了,鮮花的處理也陸續進入尾聲,去掉的枝葉放在一個袋子里,滿滿當當,鮮花按種類包裝在鮮花袋裡,整整齊齊。她們不自覺地拿起手機拍照,說「即使看了這么多次,每次看花,仍然覺得好看,心情很好」。
什麼時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是把花全部搞完的時候,是收到顧客好評的時刻,是收到返圖的時候。
這一刻,我更加明白好評的重要性,不是在平台上的評分,而是對對方付出的認可。
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在去機場的路上。坐在車上的我,想著師傅開車又安靜又平穩,下車要記得給師傅一個五星好評。之後收到外賣的時候,也要記得給一個好評。
要做一個溫暖的陌生人。
不規整的 References:
【1】《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季羨林,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5課的課文
【2】朱麗衡. 插花活動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研究 2018 ,第000卷 ,第007期
【3】李霞,安雪,金紫霖,潘會堂,張啟翔. 植物色彩對人生理和心理影響的研究進展 2010 ,第49卷 ,第007期
㈡ 有哪些花朵是代表過去,記憶,懷念的
彼岸花 白色的彼岸花又稱曼陀羅華(mandarava),紅色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manjusaka),《法華經》中的四花之一。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唐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民間有許多關於「彼岸花」的傳說。「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中國花語:「優美純潔」;日本花語:「悲傷回憶」;朝鮮花語:「相互思念」。又有「分離、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
曼珠沙華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別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於血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因此也稱為 「死人花」shibito bana ,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 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㈢ 記憶中的那一束鮮花抒情散文
隨著時日的流逝,許多人、許多事和物都已在記憶中漸行漸遠、日漸模糊。唯有一束鮮花,確切來說,是一束野花,依然在記憶中燦然開放。
那是一個黃葉紛飛的季節,攜著一個破碎的大學夢和一顆失落的心,帶著一些簡單的行李,我來到被分配的學校——鹽灶小學。
這是一所農村小學,教學設備極其落後,但環境卻很優美。學校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不僅讓你可以前瞻大海的磅礴,聆聽浪花的私語;後觀還可領略遠山的偉岸和白霧的婀娜。放眼校園,三角梅正迎著秋風搖曳著爭先恐後怒放的花枝,忙碌的小蜜蜂和多情的小蝴蝶在花叢中翩然共舞。大海、高山、綠樹、紅花,還有不遠處那縱橫交錯的阡陌,共同繪就了一幅美侖美奐的畫卷。
在這偌大而又美麗的校園里,住校的就我一人。每天,放學的鍾聲一響,校園里就只有我形影相弔,獨自咀嚼那一份不招而來、揮之不去的苦澀的孤獨。夕陽斜照,俯首所見是被斜陽拉長的落寞的身影,極目遠眺是被落霞染紅的'迷朦的大海。灰色的情緒呵,似一張看不見的網,如影隨形地總把我緊緊裹挾。
在這若澀的孤獨和幾近頹廢的情緒的籠罩下,身邊的一切被我忽視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愛,孩子們童真的雙眼,如詩如畫的校園美景……。所有的一切,我——視若無睹。行屍走肉般的我,就這樣朝迎日出,暮送日落。
不經意間,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
一如往昔,這一天的陽光是燦爛的,可我的心空依然暗淡如初。上課、下課,上午時間在忙忙碌碌中過去了。接下來,照例是午休。
「鈴……」,午睡正酣的我被學校的鈴聲喚醒了。起床開門,眼前的景象讓我驚愕無比,——門前、窗檯堆滿了孩子們從野外摘來的一束束叫不出名的野花。花叢中,還夾著一張張寫滿祝福話語的紙條。看著這一切,我哭了。為昔日的漠視、內疚而哭;為此刻這難以言喻的溫暖和幸福,感動而哭。
當無聲的淚滴落於花瓣的那一瞬間,我的人生觀得到了空前的洗禮。我終於意識到,我的自哀自怨根本於事無補。我開始相信「當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就會打開一扇窗」的這句格言。我想,只要我肯為之付出,只要我真正地去努力了,相信在教育這方廣闊的領域里,我也可以擁有一片藍天,一塊沃土。呵,感謝這形如甘露的一束束野花及時地澆灌了我這棵日漸枯萎的小樹,點燃了深埋於心底的那顆愛的火種。我,又找回了往日的自尊與自信。
從此,我不再沉湎於那張用憂傷織成的網,而是把滿腔的熱情傾注於教學工作,把無私的愛意播灑於學生的心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年後,憑著出色的教學成績和勤於鑽研的教學精神,我當選為校語文教研組的組長。第二年,我不懈追求的上進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被任命為學校的教導主任。在校執教期間,教學上我還獲得了不少獎項。
三年半後,因工作需要,我被調到鎮教委辦。離校的那一天,學生滿含熱淚執著我的衣角為我送行;學校及村委會的領導則專程設宴為我餞行。那行行清淚,那盞盞薄酒,是我身為人師將近4年來,收獲最大的榮譽!
由衷地感謝那一束鮮花。因為,它不僅讓我的人生觀得以升華,在我的教育教學生涯中,還在不斷地鞭策著我前進的步伐。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根植於我記憶中的那一束鮮花,卻永不言謝!
㈣ 《空之境界·忘卻錄音》黑桐鮮花為什麼永遠不能回想起來昔日的夢
雖然不是什麼官方的解釋,簡單談一下我的理解吧:
黑桐鮮花是因為親人(雙親版?)去世被干也家領養權,之後從5,6歲左右開始與干也共同生活。在升入高中後考入禮園。就黑桐鮮花個人而言,是在去世人的那天開始喜歡上干也。很簡單的道理,樓主您還記得小時候你喜歡上一個人的原因和起點么?兒時無法理解成人對所謂戀愛的感覺和原因,而昔日的夢我認為就是就黑桐鮮花而言對干也感情的起點,無法當時理解與這種感覺,僅僅是單純的感受,也就成為了她記憶的「模糊」的盲點。
之後因為精靈將記憶「歸還」給鮮花一部分,加之與學姐戰斗後對學姐與「偽神之書」感情的觸及(偽神之書是學姐的哥哥.....但也有可能是偽神之書在她腦中通過記憶虛擬的角色,最後偽神之書被她親手殺掉了)就成為她開始真正「體會理解」但是感覺的開端,也就是說那一幕黑瞳像話一直銘記著,制止不知道是在那一刻開始。
大概就是這樣^_^我的個人理解,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