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鮮花黑白照

鮮花黑白照

發布時間: 2023-08-19 20:27:10

⑴ 十一要拍婚紗照 請問需要准備些什麼東西啊

一、新郎准備:
1)頭發。新郎的頭發會被化妝師簡單吹整一下,但是改變不了太多,最好拍照前一個星期完成新郎的理發。染發也要提前。新娘也是一樣。做頭發蓬蓬效果必備DD 點這!
2)牙齒。新郎如果牙齒不好,建議使用潔白牙貼之類的先美白一下,或者拍照時堅決不要露齒笑!不然效果很差。潔牙粉必備 點這!
3)皮膚。新郎不用那麼密集地面膜養護,但拍照當天還是要塗一些比較滋潤的面霜,不然乾乾的掉皮,那就要給他也來安瓶啦!
4)鬍子。有的新郎鬍子很容易長,早上颳了下午就又長出來了。所以拍照當天要戴上一個電動剃須刀,可以隨時刮。
5)鼻毛。這個有點……呵呵,不過很多男生的確是鼻毛很長,一笑就要眥出來,實在太影響情緒啦。拍照前一定要修飾一下。新娘自己也要仔細看看喔。
6)鞋襪(黑白)。新郎一般很少有機會拍到腳。如果有比較動態的全身像也會出現,保險之計是全黑的鞋襪。但是一般來說配白紗也都會選用白西裝,所以白色的皮鞋也是可以選擇的。要看新郎新娘自己的想法了。其他五顏六色的鞋子最好不要選用,萬一穿幫的話多遺憾啊。
7)戒指和指甲。新郎的手會有比較多的機會出場,所以指甲修剪一下,千萬不要指甲縫帶著黑泥上場啊!戒指可以根據需要戴上婚戒或者裝飾性強的戒,要看拍攝的風格了。讓新郎戴上一個絲絨小袋子,雜七雜八一定要收好裝好,換服裝的時候一定要檢查口袋,不然拍個照還丟了戒指,可就麻煩大啦。

二、新娘准備
1、隱形文胸
2、無痕內褲
3、打底褲或五分褲
4、束腰帶或束腹帶
5、當天不要帶貴重的首飾
6、拖鞋,金色或銀色的鞋子陪婚紗禮服
7、開身衫
8、睡前最好不要喝水
9、提前做指甲
10.全身白身體粉

三、其餘准備
1、情侶裝(一般為T恤,牛仔,帆布鞋)
2、鞋襪(男黑白選一)
3、玩具(五福娃)
4、鮮花(首選玫瑰;國內也常用月季、百合、馬蹄蓮、香石竹、霞草等)
花的形狀:身材修長的新娘,應選用圓形捧花

四、與攝影師的溝通內容與注意事項
1、在拍婚紗照前與攝影師的溝通需要時間的千萬不要拍照當日才與攝影師碰面或溝通之前想拍的外景點很可能在當日溝通中被否決掉因為最大的因素是攝影師不清楚該地點可取景的角度或趕不回來公司處理下一對客人
2、說明自己想要的感覺與風格
3、列印找到的圖片(要與不要的造型、攝影風格都要找出來一並說明)
4、雜志與數據事先貼上便利貼以免當場翻找老半天)
5、要求看看挑好的禮服拍的參考樣本
6、拍造風格:帶著你喜歡的風格去談最好,或當場找樣本中喜歡的樣子,比給攝影師看,反正就是你要動態或靜態的方式.....
7、介意自已的那裡:覺得自己那不好看,就請他們要而修飾(造型師),及注意取鏡角度,(拍照當天要再說一次)
8、禁忌不要切頭;黑白照1/3以下;帶復古風的多少張?獨照多少張?要求每一個造型都要有能看見整件禮服的照片棚內背景
9、外拍地點:先確認你們要去的地點,如果不止一處,請確認清楚流程最好連穿什麼衣服都先講好(這個是造型師的問題)
10、拍照時間堅持一定要先拍內景再拍外景強調不要拍太久太晚
11、下午再拍外景有些照片,陰影直接打在臉上及脖子上,很難看……下午至少陽光是斜射的,光源較穩定.
12、確認拍婚紗照的當天流程
13、如果你有想要帶的東西要先說 浪漫配方鮮花花束、花環、手腕花、花瓣、氣球、泡泡機、風車、蛋糕、陽傘、仙女棒、風箏、天使翅膀、扇子 紀念小物結婚對戒、鑽戒、情書、相本相片、玩偶禮物、水晶杯喜愛飾品項鏈、手煉、耳環、皇冠、頭飾、帽子
14、想要的特殊姿勢,如:求婚動作等.
15、問攝影師需要帶的東西

五、與造型師溝通內容與注意事項
1、對捧花的要求,如:你喜歡的花請婚紗公司提供(但要配合你的衣服),像我想拿一束連莖的,這樣當天才會有,否則不一定會有;
2、預約試穿禮服時間, 確定合身(新郎、新娘都要);
3、詢問是否有整組手套,飾品((項鏈,頭紗,披肩,包包);
4、依選好禮服問造型師新郎應准備哪些顏色的襯衫、領帶婚紗店是否有提供領帶?
5、問造型師拍照當天需要帶的東西;
6、帶著你喜歡或不喜歡的造型跟他談(請注意!);
7、試妝造型不喜歡要當場講;
8、問造型師有無其他注意事項

六、外拍前一天的准備工作與注意事項
1、需要帶的物品
(1)面紙、吸油麵紙(多帶一點)
(2)礦泉水&吸管、毛巾、濕巾
(3)內衣(膠帶、隱形胸罩、馬甲、無肩帶內衣、胸貼)
(4)高跟鞋&便鞋(穿舒適的防滑平底鞋基本上鞋子拍不到,穿舒服好走;隨身攜帶一雙高跟鞋以備拍照之需如果計劃中有要拍到鞋子的要注意外景的衣服和鞋的顏色搭配)
(5)鏡子(兩面稍微大一點)
(6)梳子(主要給新郎用)
(7)不油且高系數的防曬乳資生堂的安耐曬SPF50那罐,真的一點都不油, 很清爽擦高系數的防曬乳是因為外拍少說也要有2-3小時,若接近中午,陽光很強就更需要了
(8)兩盒粉餅(男女膚色不同,故用不同盒;只要發現臉上出油,就停機速補妝(不補臉會反光,攝影師不好拍)
(9)口紅(唇彩和唇釉)
(10)安瓶
(11)卸妝乳(拍完了好卸妝回家)&棉花棒
(12)跟花店說好第二天一早需要的捧花
(13)有去郊外要帶防蚊液
(14)男生服裝 要先想好男生的襯衫及領帶顏色好搭配女生的禮服, 不要帶全黑的西裝,帶深灰/中灰/淺灰的或其它顏色最好以淡色、白色為主,有很多攝影師喜歡內景的背景用黑色的,若男生再穿黑西裝,那男生就會被背景顏色吃掉,只剩一個顆頭. 若實在無法決定要帶那件襯衫及領帶顏色,沒關系,通通帶去現場,攝影師會幫你選 男生襯衫(顏色要先跟造型師溝通)白色要多帶一套可換(男生可是穿著整套西裝在大太陽底下,會流很多汗)
(15)白襪&黑襪各一雙(最好准備新的)黑色、淺色皮鞋各一雙
(16)禦寒衣物(尤其新娘禮服都非常「清涼」帶件披肩、外套絕對派得上用場) (17)眼鏡&裝眼鏡的盒子&眼葯水
(18)女生內褲合身與松的各一件;穿件小短褲在裡面(有時需要坐在地上 這樣會較方便);一套可供更換的衣物
(19)穿前開鈕扣襯衫(不穿套頭衣,因先化妝弄發型才換衣服,建議襯衫.) (20)可配禮服飾品
(21)噴發膠、發夾 ( 黑色及仿水晶鑽石造型, 避免發型亂,可用發夾補救).
(22)別針 (以防禮服太合身, 一個不小心破了, 也可先扣住).
(23)准備拍照道具造型樣本帶想要的圖片以提醒自己
(24)數碼相機(側拍)
(25)寵物 (如果有的話帶一隻很好玩的)
2、准備工作
(1)洗頭發
(2)早點睡敷面膜睡前少喝水
(3)除腋毛,手毛,鼻毛,修指甲(新娘,新郎)

七、外拍當天注意事項
1、新娘當天穿絲襪,穿無肩帶內衣不要穿套頭式衣服
2、新郎當天刮鬍子,勿穿深色內褲,穿黑色皮鞋
3、一定要吃早餐記得刷牙
4、不要遲到
5、確定汽車加滿油
6、雜志上介紹模特兒提到,把舌頭頂在上顎,笑起來比較自然,效果還不錯
7、提醒造型師帶能把新娘包在裡面換裝、換配件及發飾的屏風或其他東西
8、拍照當天水不要喝太多穿婚紗幾乎無法上廁所
9、防曬乳穿第一件禮服還未上水粉時就擦
10、要求造型師把發型做扎實多上一些發夾或發膠也無妨要以防風抗雨為第一要務
11、提醒服務人員帶整組手套,飾品(項鏈,頭紗,披肩,包包)
12、"請謝謝對不起"要常常掛在嘴邊,雖然我們付錢,但是體諒一下工作人員的辛苦也是應該的,有好的互動自然有好的照片
13、心得像在趕場.(自已的頭腦要清醒,鎮定,穩重,注意當時契約的內容與要求,因為小姐不會主動提醒)
14、陪伴的家人或朋友一定要耐心且可靠
15、拍照時注意地方小腹、胸前贅肉或其它處贅肉、魚尾紋、流汗、走光、衣服平整度、亂發、雙眼皮貼片、花的新鮮度
16、拍照前努力看鏡子練習一下不要不知道怎麼笑了
17、新郎特別需注意的地方
1)100%配合新娘跟工作人員,因為外拍真的很累.
2)努力逗新娘笑,這樣才拍得出你們自己戀愛的感覺.
3)那天請新郎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為新娘一定自顧不暇

⑵ 為什麼總是拍不出好照片

能拍出好照片的八大思維習慣。

本文要點解讀:

一、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二、有趣比好看更重要

三、黑白有時比彩色更耐看

四、局部比整體更耐看

五、讓你的照片配得起一首詩

六、確保照片與眾不同

七、重點區域時刻保持拍攝狀態

八、大膽進行裁剪

一、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與使用專業的數碼相機攝影相比,使用手機拍攝的通常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些有趣的情景,或者記錄那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場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拍到遠生比拍好更重要。而且當前是一個讀圖時代,無圖無真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如果希望使用手化機攝影作品來表現一種情緒,或者傳遞一種主張、表現一個場景,那麼,即使是一張看上去並不那麼就漂亮,畫質略差的照片也總比沒有強。

無論是拍攝者自己,還是那些欣賞照片的人,在欣賞使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時,標准也是不一樣的,具體地說,大家不會以評判專業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一樣的標准評價一幅使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所以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也無須因為照片的畫質,或者景深而糾結,應該以拍到為最大准則。

縱觀那些在歷屆手機攝影比賽中獲獎的優秀作品,會發現照片中的場景往往比較少見,這就意味著,拍攝的時機往往稍縱即逝,因此,容不得攝影師仔細地進行構圖,精心地安排光線,也就很難將這樣的照片拍成一張光、色、形、影俱佳的、好看的照片。

例如,下面的照片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在這個照片中,籠中的老人與鴿子一靜一動形成鮮明的對比,傳遞很強的戲劇性與幽默感,一張照片記錄下來的瞬間,卻彷彿訴說了老人的一生。這樣的場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拍攝時要以先拍到、再拍好為原則,以確保不錯過這樣的場景。

你可能會說,人家是在國外拍的,那裡廣場有鴿子,其實這些並不重要。這張照片的原片其實非常的普通。

2015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人物類冠軍作品

二、有趣比好看更重要

這是一個影像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有不計其數的照片從包括手機在內的各類攝影攝像設備中誕生,並且被應用到各類媒體中,因此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閱片無數。這同時也是一個注意力稀缺、變化非常快的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被各類新媒體包圍著。對於每個攝影師來說,只要知道上述兩點就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那些看上去波瀾不驚的照片很難再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有一些攝影師認為應該將照片拍得更好看一些,但是答案卻並非如此。雖然好看的照片能夠輕易獲得大多數人的關注,但是這種關注並不長久。如果以觀賞的時間進行界定,這種關注可能僅僅比那種並不是很好看的照片多3~5秒,因為在後期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好看的照片實在太泛濫了。

那麼如何讓自己的攝影作品獲得更多的關注呢?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讓照片變得有趣。

有趣的照片往往能引起觀眾深層次的注意力、想像力,因為「有趣」是一場愉悅的意外,是種驚喜。每一張有趣的照片背後通常會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觀眾看到這樣的照片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推斷,發生這個有趣瞬間的前因後果,探尋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就會使照片與觀眾之間產生較強的聯系,因此也能夠使這樣的照片脫穎而出

下面的兩張照片均使用了錯視的表現手法,一張好似一隻手把人提起來,一張好似兩人要吞下一輛汽車,兩張照片均讓人感覺很有趣。

三、黑白有時比彩色更耐看

大家公認的事實是,與使用專業數碼相機拍攝出來的照片相比,使用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被大量處理成為黑白色調。造成這種現狀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主觀的,一個是客觀的,

從主觀上來講,黑白照片能夠體現攝影師的思想內涵與創作意圖,更具有象徵性,顯得更加單純,更富有想像的空間。形象和色彩是攝影藝術的兩個重要元素,一張彩色照片的色彩會吸引、削弱觀眾對於形象的注意力,從本質上來說,兒童認識世界,形象要比色彩更加重要。因此當一張照片沒有色彩之後,照片中事物的形象就成為了最重要的、人們通過照片來認識世界的唯一入口,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說黑白照片更加純粹,表達更直接、更徹底

從客觀上來講,由於手機的畫質不高,所以在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照片的噪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在弱光下拍攝時,噪點會非常明顯。但是如果將彩色照片轉換成黑白照片,那麼這些噪點就會由不利因素轉化成有利因素,因為在膠片時代,照片的噪點會被認為是一種增加質感的方法。

在這里必須強調一下,不是任何題材,在任何光線下拍攝出來的照片,轉換成為黑白效果都會好看,只有那些結構清晰、光影對比比較鮮明、質感與紋理明顯、主體突出的照片,轉化成為黑白照片時,才會更加耐看。

四、局部比整體更耐看

局部與整體其實是一個哲學命題,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個局部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局部離不開整體,整體高於局部,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以拍攝鮮花為例,構圖時不要將整朵鮮花全部放入畫面中,而只是將鮮花最好看、最有特色的部分納入畫面中進行拍攝,並且保證畫面均衡、線條優雅,就可以讓整個畫面更加耐人尋味。這是因為當我們以這種手法表現鮮花的局部時,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就是觀賞照片的人會自動「腦補鮮花的其他部分。這樣的照片,不同的人去欣賞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千人乾麵的情況,但是每個人都會從畫面中感覺到意猶未盡,以及畫外有畫。而如果以整體來拍攝鮮花,就會將人的想像力釘死,觀者完全沒有想像的空間,這樣的照片就有些乏味了。

拍攝其他題材的道理與此相同。例如,採用局部特寫的手法表現大門上具有異域風情的門環,一方面可以讓觀眾仔細端詳這個細節豐富的門環,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人對拍攝的地方、大門、門後的景與人產生無限聯想。

五、讓你的照片配得起一首詩

攝影與繪畫同屬於平面視覺藝術,攝影的發展史要遠小於古今中外的繪畫歷史,所以在視覺傳達方面,攝影應該向繪畫學習。例如,我國在繪畫領域中存在詩畫同體的理論。宋代張舜民有詩句雲詩是有聲畫,畫是有形詩。」可見從古至今,便有詩書畫同源之說。將繪畫作品換成攝影作品,也樣適用詩畫同體的理論。

只是這里所說的讓照片配得起一首詩,並不單純地是指當觀眾看到這幅照片的時候,能夠聯想起一句唐詩或者宋詞,而是指這個照片具有某一句詩或者某一句詞所蘊含的一種意境,觀眾能夠從照片中體會出這句詩或者這句詞的意蘊

比如,一張沙漠照片,如果照片中的景物恰好吻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詩描述的景象就再妙不過了,即使無法吻合,觀眾能夠從照片中體會出粗獷雄渾的壯美意境也很不錯,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欣賞照片的人,都能夠熟讀唐詩與宋詞,因此即使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就是某一句唐詩或者某一句宋詞的真實寫照,觀者也並不一定就會想起這樣的一句詩或詞。但是絕大部分觀者,能夠體會詩與詞所蘊含著的意境,正如前文所說,對於沙漠照片,即使觀者不知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但是能夠從照片中體會這兩句詩蘊含著的壯美意境,這樣的照片也是成功的。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能夠讓人想起那句「山僧不知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的詩句來。

六、確保照片與眾不同

其實,無論是拍攝有趣的照片,還是拍攝事物的局部,又或者是將彩色照片轉化成為黑白照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照片更與眾不同、更有看頭,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為在這個讀圖的時代每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會被海量的照片所包圍,要想在這樣的照片中脫穎而出,照片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從這一點來說,每一個攝影師都可以為達到這個目的,在法律與社會道德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各種攝影技巧和方法。

所以,在拍攝照片之前,如果有可能,應該認真考慮,這張照片中的景物是因為有趣、因為美還是因為獨特、罕見,又或者是因為丑,而引起觀眾的注意力。在拍攝之前,如果想明白了自己的照片與哪怕是一部分人拍的照片的不同之處,那麼成功的概率就會大起來。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中,強烈的高低對比之下的向日葵,給一種孤芳自賞的感覺,整個畫面看上去很鮮明。

七、重點區域時刻保持拍攝狀態

這個原則特別適合那些經常使用手機進行「掃街」,拍攝紀實照片的攝影愛好者。如果各位攝影愛好者有「掃街」的經驗,那麼一定知道,通過「掃街」拍出幾張甚至一張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起來,大眾生活中妙趣橫生的枝節、值得回味的場景無處不在,但要留存這些充滿戲劇性的畫面,不僅需要攝影師有過人的洞察功底,而且還要有嫻熟的拍攝技巧。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拍攝技巧就是極速抓拍。因為「掃街」時攝影師沒有特定的被攝者,其自身也處在一種相對游離的狀態。

也許在上一刻原本普通的場景,在下一刻就會發生比較大的逆轉,因此那些有經驗的攝影師,在人流比較密集,更容易出現故事的地區,總是保持高度警惕,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始終保持手機處於開機的狀態,並且調出相機的拍攝屏幕,手指放在快門按鈕的旁邊,能夠保證攝影師在第一時間完成拍攝動作,從這一點來說,手機要比專業的數碼相機方便太多。

例如,下面的這兩張照片是在地鐵上拍攝的,這是一個經常會有故事發生的地方。當然,一定不能夠在上下班高峰時拍攝,那時人擠人、人貼人,根本不可能拍攝。

眼前是苟且,遠方在心中

移動的相框——地鐵的門

八、大膽進行裁剪

使用手機拍攝的照片通常不會被列印成為大幅照片,通常只在手機或計算機上進行欣賞因此其實不必糾結於像素量,在拍攝後,可以大膽裁剪,使照片的重點更突出,主題更鮮明

例如,下面的小圖是原照片,整個場景顯得比較雜亂,但通過裁剪後照片的主體與主題馬上鮮明了起來。

發現

本文部分圖文來至網路,特此鳴謝,如有侵權,請聯系尚古刪除。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可以點贊關注,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下期再見。

⑶ 植物攝影技巧

關於植物攝影技巧,我為您整合。

植物攝影技巧一

植物的分布

在山區和高原有許多開滿鮮花的草場,那裡有許多最為上鏡的植物。比如在山區的碎石坡和台地上,你能發現紫色虎尾草和鳥眼櫻草,它們構成的風景正等著你用廣角鏡頭去表現。再往高處攀登,你會發現那裡的春天來得很晚。雖然天氣熱起來後會出現豹紋蝶、眼蝶和粉蝶等蝴蝶,但總體來說那裡不會有太多的昆蟲。

水對於大多數生命形式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最為迷人的植物往往會出現在濕地、湖邊或池塘周圍,那些神奇的食蟲植物如茅膏菜、捕蟲堇和豬籠草等也多生長在沼澤等潮濕地帶。在做顫此春天,你還能看到粉色的玄參花、金盞花和水毛莨,豆娘也開始在水邊飛舞。在其他種類的植物棲息地如緩慢流淌的河面,會覆蓋上大量的水葫蘆。而在更加平靜的水面,白色和黃色的睡蓮開始發芽。潮濕的河堤則是開花植物的天堂,在春天這里會大量生長剪秋蘿和歐芹。在酢漿草和蒜芥上面,你還能找到橙色尖翅粉蝶產下的卵,它們十分細小,形狀像瓶子一樣。

在我們的城市中,公園和綠地都適宜野生及人工栽培的花卉的生長。在植物茂盛的春夏時分,我們通常能看到大量的月季、鳶尾和貝母。樹上的花朵也吸引來了蝴蝶和蜜蜂,甚至連窗檯上的盆栽花卉也能讓攝影師舉起他們的相機。

植物攝影技巧二

昆蟲的行為

如果不清楚昆蟲扮演的角色,那任何對於植物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對於攝影師來說,在拍攝植物時加入昆蟲,無疑會為照片增添情趣。部分蝴蝶(如粉蝶、孔雀蝶和龜殼蝶)會冬眠,在天氣轉暖時它們會率先出現。其他的蝴蝶出現得較晚,它們會以蛹、毛蟲甚至卵的形式過冬。大部分昆蟲的生命歷程與蝴蝶差不多。

昆蟲的生命周期是從早春開始的,不過6~7月才是拍攝它們的最佳時期。在近水的地方找一塊濕潤、多花的草地,你會在那裡發現大量的昆蟲。守在一些鮮花如丁香和玫瑰旁邊,你會發現一天到晚都有昆蟲造訪。在盛產花蜜的植物如醉魚草、熏衣草和紫花苜蓿上你總能拍攝到蝴蝶,在清晨和傍晚它們還愛停在某處晾曬自己的身體,這時也是拍攝的好時機。想要盡可能清晰地拍下蝴蝶的翅膀,你必須盡量讓相機與蝴蝶的翅膀保持平行,同時充分利用好景深。較小的光圈(f/8或更小)總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對於較大的蝴蝶或經過精心的准備,使用f/5.6的光圈也能拍出精緻的照片。

蜜蜂和黃蜂都喜歡趴在花蕊上採集食物,使你能較為從容地進行拍攝。如果小心地靠近,蟋蟀和蝗蟲也不會飛快地跑掉。大多數昆蟲都會在自己周圍劃定一個警戒圈,所以拍攝它們時最好使用180~200毫米的長焦微距鏡頭。

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們常能發現趴在一起交配的昆蟲。池塘和溪流邊成對的豆娘十分迷人,因為其中的一隻會將身體弓成圓圈,緊抓著另一隻一起飛行。當你靠近它們進行拍攝時,受驚的豆娘往往會飛到遠處的植物枝葉上去。這時一支有著較純迅近對焦距離的遠攝變焦鏡頭就會十分有用。

昆蟲幼洞仔蟲是以植物為食的,在昆蟲的生命周期中植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毛蟲除了吃以外什麼都不幹,是你拍攝生態照片時的好模特。昆蟲的卵很小,長度很多都不到1毫米,將兩支鏡頭對接起來,你就能拍出放大倍率等於或大於4∶1的驚人的蟲卵照片。

植物攝影技巧三

奇異的植物

在食蟲植物身上體現著昆蟲和植物之間最令人驚奇也最危險的關系。茅膏菜是最上鏡的植物之一,它的葉子上布滿了微小的粘性液珠,能夠誘捕從蚊子到豆娘等多種昆蟲。食蠅草的葉片上布滿了靈敏的觸須,當昆蟲碰到觸須時,它的葉片就會猛然合攏。許多人都拍攝到了豬籠草捕食昆蟲的照片,一些較大的昆蟲憑借自身的力量往往能夠脫困而出,這時拍下的照片會更加精彩。最難拍攝的是狸藻,它們具有捕蟲囊,可以捕食水下微小的動物。要拍下它們的捕蟲囊,你需要使用近攝皮腔來獲得6∶1或更大的放大倍率。

我們可以在家中的陽台上建一個小溫室里培育那些來自於熱帶或沙漠的奇異植物,或到植物園去觀賞它們。蘭花是最迷人的植物之一,它們具有奇特的外表和復雜的結構。蘭花最為特殊的器官是唇瓣,它是區分蘭花品種最主要的依據。唇瓣內部常有各種形狀的突起和艷麗的色彩,有的看上去甚至像是雌性的昆蟲,蘭花正是以此來吸引昆蟲從而達到授粉的目的。野生的蘭花更具多樣性,猴蘭好似長著修長的四肢,蜂蘭則像毛茸茸的大蜜蜂。蘭花的外形很有立體感,拍攝時要仔細控制景深。拍攝蘭花時最好將相機放在花朵的斜上方,小心對焦,將蘭花上的興趣點清晰地記錄下來。

盆栽的仙人掌放到窗檯上就能茁壯成長,當其腫漲的莖上長出花朵時,它就會變得極為上鏡。它身上的棱狀突起和成排的尖刺構成了有趣的幾何形狀,而它艷麗的花朵很像雛菊,這些都是攝影的好素材。

總之,來自於熱帶的植物開出的花朵通常都很碩大和艷麗,在當地任何一個花卉市場你都能找到很多的熱帶開花植物,面對它們時你將獲得一個展現自己藝術才華的好機會。拍攝時無須使用很高的放大倍數和很大的景深范圍,只要在稍顯模糊的背景中清晰地凸現出花蕊,你就能拍攝出一張充滿魅力的照片。

植物攝影技巧四

特寫照片的構圖

隨意拍攝很難得到出色的鮮花照片,只有經過精心的構圖你才能表現出它們獨特的品質。鮮花完全是靜態的,只靠花朵的色彩和形狀我們很難得到最佳的效果,這時構圖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三分法則入手,利用偏離中心的花朵甚至是花心將觀眾的目光引入畫面。至於枝條和葉子則應放置成斜線,以此來營造畫面的動感。拍攝單枝的鮮花時應找好角度,充分展現花朵漂亮的幾何結構。拍攝多個花朵時要讓它們構成統一而和諧的畫面。面對一株植物總有許多的拍攝方法,既能將它拍成微距作品,也可以將它放到風景照片中去。

鏡頭的選擇無疑也很重要。使用遠攝鏡頭和大光圈可以將花朵從背景中凸現出來,使用廣角鏡頭和小光圈則能把前景中的植物和遠處的山脈拍得同樣清晰。

景深也是一個重要的創作工具。使用小光圈加上閃光燈,你能把植物上的每一根茸毛都拍攝得清清楚楚。使用大光圈實現淺景深時,要想把畫面上的興趣點拍得銳利無比,就需要使用1/125秒或更快的快門速度。

鮮花的美麗還體現在它嬌艷的顏色上,雖然黑白照片在幾何結構和紋理的表現上具有極大的優勢,但色彩仍是鮮花照片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把花朵放在模糊的綠葉中間或明亮的藍天下是最好的拍攝方法之一,讓花朵和其他物體的顏色相互搭配也能取得有趣的效果。例如,爬到花朵上面的金龜子使色調產生了微妙變化,而蹦上紅花的綠蝗蟲則帶來了兩種原色的強烈反差。

各種幾何形狀在植物世界裡隨處可見,它是構圖的重要元素。大多數花朵都是對稱的。有的是雙邊對稱,你能看到左右相同的兩半。有的則成放射狀對稱,任何穿過中心點的切線都能把它分成一樣的兩半,比如雛菊。葉子的脈絡構成的幾何形狀更為豐富,從簡單的平行線條(如百合的葉子)到復雜的網眼(如天竺葵的葉子)不可勝數。植物莖上葉子生長點的排序暗含著斐波納契數,向日葵花盤上種子的分布也是這樣。

植物包含的幾何形狀能讓你拍攝出各式各樣精彩的照片。對於葉子,你可以把它放在窗前或燈邊,讓逆光刻畫出來的脈絡紋理充滿整張照片。使用高於1∶1的放大倍數來拍攝植物某個部分的細節,你將會發現一些完全陌生的幾何形狀。

即使是在壞天氣里我們也可以拍攝植物,只在風和日麗時外出會讓你錯過許多好時機。雨天里花朵會更加嬌媚,濕潤會使葉子更加翠綠。在無風的雨後,植物上的水珠能映射周圍的景象,把它拍攝下來你就能得到一張神奇的照片。

植物攝影技巧五

植物的風景照

除了在單株的植物上尋找攝影樂趣,我們還能把植物拍攝成風景。成片的植物最能展現大自然的瑰麗,春天漫山遍野的鮮花是任何人都喜愛欣賞的美景,藍天白雲下的牧場也是風景攝影師經常拍攝的題材。

遠攝鏡頭能夠收窄視角,拍攝出充滿鮮花的照片,但要追求創造性的效果,最近對焦距離更短的廣角鏡頭更為有用。縮小光圈,使用超焦距(事實上就是把焦點放在比主體稍遠一點的地方),你就能拍出從前到後都很清晰的植物風景照片。由於廣角鏡頭具有較為明顯的透視變形,只要趴在地上,降低視點,近距離拍攝鮮花,你就能得到富有戲劇性的照片。

在鮮花凋零和枯死之後,你不要急於把相機收到櫃子里,各種各樣的漿果和種子正在枝頭展示它們的風采。地面上的草本植物在逆光的照射下顯現出了微妙的色調,拍攝時你要多加小心,因為直射鏡頭的陽光會造成嚴重的曝光不足。拍攝草本植物的穗時,逆光能在穗的邊緣鑲上漂亮的亮邊,不過取景時不要把太陽收入畫面。

植物的枝幹也可以入畫。拍攝時如果它們較暗,可以使用機內的閃光燈補一點光,直到你在液晶屏上看到理想的畫面為止。如果想得到它們的剪影,可以在天色較晚時進行拍攝,這時把西邊較亮的天空作為背景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如果光線過暗,可以進行0.6~1EV的曝光補償。這時你可以充分體驗數字相機的優勢,拍完一張照片後馬上查看效果,力爭得到最為滿意的畫面。

除了常見的花草和樹木,我們還可以將鏡頭對准那些較為特殊的植物,比如蘑菇。蘑菇屬於菌類,有著可愛的外形,它們獨特的外表很適合在自然光線下拍攝。你可以使用廣角鏡頭在很低的角度拍攝,以表現蘑菇的形狀。蘑菇多生長在陰暗的地方,在無風的日子裡,你可以支上三腳架,使用慢速快門來對它們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

由於在形狀、顏色、紋理和生長方式上有著豐富的多樣性,植物和數字相機是十分完美的一對。它們會使你的攝影技巧和藝術修養面臨巨大的挑戰,還有什麼主體能讓你拍攝出靜物、微距和風景等各種類型的照片呢?

⑷ 姚貝娜墓地:鮮花環繞祭拜者絡繹不絕,少女銅像讓人心生憐惜

「海,一望無際,看不見終點在哪裡……」這清澈的歌聲才剛剛唱起,就引得台下的觀眾一片喝彩。唱歌的是素有「歌壇精靈」之稱的歌手姚貝娜。

2012年《中國好聲音》的第二季,她憑一首《也許明天》而贏得了四位導師的「轉身」。然而,好景不長,登上《中國好聲音》舞台之後的姚貝娜才短短三年就香消玉殞了!

姚貝娜,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讓人心生憐惜。

有人說她是「精靈」、「百靈鳥」、「音樂的天使」……的確,她不但擁有一副好嗓音;而且在音樂藝術方面,她以自己的廣泛實踐,在藝術境界與藝術水平方面超越了許多人。

其實,早在2008年,姚貝娜的名字就閃閃發光了。當時,那個年僅27歲的姑娘,在當年第十三屆中央頻道(CCTV)全國青年電視大賽流行唱法的決賽中,以199.19的高分摘下「金獎」。

歌手韓紅很是認可姚貝娜的唱功,在比賽現場,她對姚貝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你的演唱細膩而不失張力,洋氣而不失中國特色,所以我們評委給你打出了一致的高分,我們認可你的唱功!」

老一輩歌手滿文軍則評價說:「在我看來,她的唱法是正宗的『流行唱法』,她的音色甜美,聲音控制能力強,這次的冠軍是眾望所歸。」

2003年,姚貝娜在國家文化部舉辦的「全國聲樂新人新作比賽」中一舉斬獲二等獎。

2005年,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次演出大型音樂劇《金沙》中,年僅24歲的姚貝娜就憑借扎實的音樂功底,獲得了著名音樂人「三寶」的賞識並擔任該劇女主。在劇中,姚貝娜憑借單聲道演繹了一段橫跨三千年的凄美愛情故事。

然而,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姚貝娜嗓音出色、才華橫溢的背後,是聚沙成塔、寸積銖累的學習與練習。

1981年,姚貝娜生於湖北武漢,父親是武漢音樂學院的聲樂系系主任,母親是湖北省歌舞團的專業演員。從小就酷愛音樂的她,更是被家人悉心培養。

4歲時,姚貝娜就開始走入音樂了,她每天有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時間泡在鋼琴彈奏中。隨後,她進入了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

可以說,她的整個童年都泡在了音樂里,每個細胞、每根神經都無不浸透了音樂的濡染與熏陶。這也使得她後來毋庸置疑地選擇了音樂之旅。

她先是跟隨馮家慧老師學習聲樂。17歲那年,姚貝娜跟隨父親去了深圳之後不久,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進入聲樂系之後,姚貝娜又師從聲樂教育家董華學習。

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之後,姚貝娜又以優異的表現考入了海政文工團,她成為了一名身著戎裝的專業軍旅獨唱演員。海政文工團是中國歌壇方陣里「根正苗紅」的一個單位,也是組名歌手如呂繼宏、宋祖英等人雲集的歌舞團。

經過專業學習,姚貝娜有著一身扎實的唱功。在戲劇中,她能夠出神入化地將《罰款》中那個操著一口武漢方言的淘氣男孩表現得惟妙惟肖。在與父親姚峰搭檔的小品中,她能夠以鮮明的性格、逼真的言行將《胡椒面》中的男青年飾演出來。

此外,因為歌聲動聽、撥人心弦。姚貝娜還曾為《漢武大帝》《阮玲玉》《情歸西西里》《大浴女》《雪山飛狐》《崗拉梅朵》等二十餘部電視劇與電影錄制主題歌曲或插曲。

尤其是在參加了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之後,姚貝娜的事業更是扶搖直上。《紅顏劫》、《畫情》、《生命的河》等影視歌曲,讓很多聽眾和觀眾都認識了姚貝娜。

在聲樂路上,姚貝娜展示自己的藝術素質與藝術修養,並在用歌聲鋪築的音樂之旅上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著。

本以為,生活就會這樣一直下去,可是現實卻給了姚貝娜又一重擊——2014年,姚貝娜被查出癌症復發。

其實,早在2011年以前,姚貝娜就被查出了患有乳腺癌。乳腺癌多發在女性身上,被人們稱為「紅顏殺手」。

一天,姚貝娜在浴室沐浴的時候,她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乳房有一個地方稍微凹陷下去了一小塊。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覺得比較奇怪,等到後來發現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她慌了,趕緊去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醫院通知她環的是乳腺癌,這讓姚貝娜措手不及。

無奈,她只好走上了與病魔抗爭的道路。

2011年,姚貝娜進了手術室,進行了乳房切除手術。手術進行了8個小時。被推進手術室時,姚貝娜坦言,「當時是有點蒙的,心裡直發顫」。也像大多數病人一樣,姚貝娜留下了眼淚。

好在,乳腺癌被稱為「最好治的癌症」,姚貝娜的癌屬於早期癌症,5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幾乎100%。因此,這次的手術也非常順利,姚貝娜算是「獲得了新生」。

但術後恢復也很折磨人,姚貝娜選擇了最高強度的化療,並開始吃中葯。在化療期間,姚貝娜收到了劉歡的邀約。

那時候,《後宮甄嬛傳》正在拍攝,劉歡邀請她錄制主題曲《紅顏劫》,並且演唱電視劇插曲《金縷衣》。

即使受病痛折磨,但是她依舊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她在等,等著一個「緣」。而且,能夠唱歌是一種莫大的幸福,這是她堅強走下去的意義。

身體恢復了一段時間之後,姚貝娜決定重新回歸演唱事業。她參加了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

其實,早在一年多以前,節目組有邀請過姚貝娜,但是當時她不太了解,考慮得比較多。但是看了第一季的《中國好聲音》之後,她覺得很有趣,就去參加了。

2014年6月27日,正當廣大的乳腺癌女性還在等她分享更多的抗癌經歷時,姚貝娜的乳腺癌復發了。這時,癌細胞不再局限於乳房部位,而是擴散到了肝臟等地方。這時,醫生建議姚貝娜對乳房進行立即的全切手術,並配以化療治療,以穩定病情。

然而,進行乳房全切手術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姚貝娜最終沒有配合醫生的治療。

其實,乳腺癌手術治療成功之後,未來的5-10年都是康復修養時期。姚貝娜在手術後的時期里,長期高強度地工作,使其癌症復發的風險直接從10%上升到了90%。

她的工作太繁忙了!有媒體報道,她有的時候會一天飛3-4個城市,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但癌症患者是需要康復治療的,如此繁忙,很難對病情有益處。

因此,姚貝娜成為了癌症局部復發的不幸患者之一。

2015年1月16日下午16點55分,姚貝娜因乳腺癌乳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去世。

她年紀輕輕,又有著自己的演唱事業,因此姚貝娜的去世非常令人惋惜。

根據她生前的遺願,死後姚父將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獻了出來,延長了他人的生命之河。

其中,姚貝娜的一個角膜,已經當年於1月16日深夜,被成功移植到了一個年僅26歲的男子身上。而另一個眼角膜則被帶往成都愛迪眼科醫院,去捐獻給了一個23歲的年輕大學生。

姚貝娜雖然去世了,但是她卻用自己的眼角膜,去為別人延續明天的光明。

姚貝娜去世後,為她修建的墓地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

2015年9月26日,是姚貝娜的生日。這一天下午,姚貝娜的父母、親朋好友以及全國各地的粉絲齊聚一堂,參加「Beautiful Light」暨「心如明月,天生驕傲——姚貝娜雕像揭幕」儀式。

這座雕像是一座少女銅像,是姚貝娜的父母在她生日當天送給她的禮物。銅像的姚貝娜,穿著一身飄逸的短裙,左手托著腮望向遠方,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當時,姚貝娜的父親姚峰邀請到了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孫紹群教授,為女兒量身定做了一座雕像。雕像挑選的是姚貝娜的父母生前最喜愛的一張照片,總高度為一米八,原材料是白銅,永不銹蝕。

銅像下方,是一個漢白玉的底座。底座與銅像的銜接處貼了一張正方形紅紙,紅紙上用金邊黑字寫著一個大大的「祭」字,既是為姚貝娜34歲生日慶生,也是對她去世後的緬懷。

銅像底座,表面用燙金字體刻著兩行大字,是姚貝娜雙親姚峰先生和李信敏女士贈給她的——「一個愛唱歌的女孩,一個用生命唱歌的女孩。」這是姚父親自女兒所寫,表達了對女兒的疼與愛。

銅像旁邊,則是姚貝娜的墓碑。由於姚貝娜的粉絲被稱為「貝殼」,因此姚貝娜的墓碑也是「貝殼狀」的,主體色彩是白色。

墓碑的底座則是「鋼琴狀」的,34根鋼琴鍵代表姚貝娜34歲,也代表著她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墓碑上是姚貝娜的一張個人黑白照。

墓碑下的燙金字體寫著「永遠的貝娜——1981.9.26-2015.1.16」。

銅像周圍,則環繞著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鮮花。粉絲們送給了她很多祝福的卡片,諸如,「生日快樂!歡迎你回家。」「貝娜:愛!回家!」而旁邊的樹上,則掛滿了很多粉色的氣球。

在她的生日上,最痛心的莫過於她的雙親。姚貝娜的父親姚峰在現場致辭中對她的女兒深情地說:「貝娜這個武漢姑娘,回家了。安息吧,小姑娘。」

姚峰是第11代武漢人,而姚貝娜是第12代武漢人。根據姚父的說法,姚貝娜是「武漢的女兒」,而「武漢的女兒是要回家的。」

致辭的最後,姚父不舍又深情,他長嘆了一聲說:「我祝願貝娜的靈魂升騰,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歡樂歌唱!」

而在現場,則循環播放著姚貝娜生前的歌曲,「我是一隻魚,望著魚缸外的你,敲了敲玻璃,你對我微笑離去……」

現場數千名「貝殼」統一穿著黑色的T恤,並以無聲紀念的方式,緬懷歌手姚貝娜。有的「貝殼」聽著歌曲,不自覺地開始抽泣,留下眼淚。

現場一名19歲的華中 科技 大學的學生,從《中國好聲音》開始,就成為了姚貝娜的一名粉絲。他告訴記者,姚貝娜最吸引他的是她的親切感和真實感。

姚貝娜去世之後,他也一直關心著有關消息,這一次,他和全國各地的「貝殼」一起,來悼念姚貝娜。

記者有注意到,「貝殼」的T恤上有「41981」的字樣。原來,這個一顆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命名為「姚貝娜」的小行星。

就在姚貝娜生日的前一天,武漢音樂學院還舉行了「姚貝娜紀念展」。紀念展上有許多姚父收藏的姚貝娜成長的照片,還有來自歌迷提供的許多展品。

有一位國外的歌迷,住在德國,出差到美國,最後給姚貝娜紀念展寄來了他用5512元拍得的一個手鐲,以示紀念。

姚貝娜雖然去世了,但她的歌聲、她的音樂成為了經典,讓人迄今還在懷念。

2018年,湖南 科技 大學藝術學院的一名研究者黃雅倩針對姚貝娜版的《菩薩蠻》進行了音樂分析。《菩薩蠻》是姚貝娜演唱的《後宮·甄嬛傳》的插曲。該詞曲的創作者是唐代花間派詞人溫庭筠。

這首詞描寫的是女子起床梳妝打扮時的慵懶狀態,整首詞把女子的動作、容貌、生活狀態都展現得非常唯美。而經過姚貝娜的歌聲演繹之後,更是將宮內婦女的生活情趣活靈活現了。

姚貝娜在一開始唱「小山重疊金明滅」時,嘴巴沒有全部張開,而是處於一種不用全力、可有可無的微張狀態。

尤其是開頭的「小山」兩字,聲音很輕,靠著氣息在推動。聲音給人一種煙霧繚繞的感覺,彷彿在緩緩推開一扇古老陳舊的大門。

也因為錄制了很多這樣影視劇歌曲,所以粉絲定義她為「影視歌曲專業戶」。

黃雅倩則是這樣評論姚貝娜的嗓音的:「姚貝娜演唱的《菩薩蠻》是名副其實的古風嗓……運用欲揚先抑,高低之間 情感 起伏也完美契合。」

就連內地歌手沙寶亮也曾經評價她:「這樣好聽的聲音是砸國內女歌手中首屈一指的。」

2019年,內地戲劇演員朱旭則發表了一篇《再憶姚貝娜》的悼念文章。朱旭也是通過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欄目認識姚貝娜的,同時他也被那首《也許明天》所觸動。根據他的回憶:「當時的我竟然很忘形地對著電視流淚了……」

朱旭還回憶說:「……她的聲音是那樣的純潔和富有魔力!」是的,在演唱那首《也許明天》的時候,她毫不費力地唱了好幾個高音,就連原唱張惠妹也大為誇贊。

從此,朱旭喜歡上了姚貝娜,喜歡上了她的歌。他一首一首地去聽姚貝娜的歌曲,從《也許明天》、《睡著了的雲》、《只因為愛》、《日月凌空》、《來生還要做女人》到《夢里花》、《心火》、《生命的河》……每一首他都會認真聽,一遍又一遍地聽。

聽聞姚貝娜去世之後,朱旭表示:「好些天我都為之心痛,為這個年輕生命的離去而倍感惋惜,為中國歌際失去這顆璀璨的星斗而不舍……」

2020年9月26日,張碧晨在微博上發了「生日快樂!」評論下方的網友紛紛留言「祝她生日快樂」、「生日快樂,我們寶每年都記得」、「六年了,謝謝你!」

……所有網友都知道,這是張碧晨在為天堂里的姚貝娜送去祝福。她連續多年都在為姚貝娜送去生日祝福,而這已經是第6年了。

姚貝娜和張碧晨都參加過《中國好聲音》,而且導師都是那英。雖然姚貝娜參加的是第二季,張碧晨參加的是第三季,但是她們之間的同門情誼,甚至比導師那英還要深厚。

2021年11月26日,《中國好聲音》第十季總冠軍伍珂玥完成了一首特別的作品——《寶安有你》。

她在微博上發文稱:「選擇在感恩節這一天來完成這首特別的作品,有著屬於它獨特的意義。感謝姚峰老師親自來為我監制這首歌,謝謝師父、田哥、海爺……」

伍珂玥說的「姚峰老師」,就是姚貝娜的父親。這一次,姚峰為伍珂玥監制了《寶安有你》。許多網友紛紛感嘆:「這也太有緣分了吧!」「看見姚爸爸就想起他優秀的女兒姚貝娜。」

緣分不止如此,2022年1月16日,伍珂玥為了緬懷姚貝娜,與其隔空對唱了《如花如沙(時空對唱版)》,這首歌也同樣是由姚貝娜的父親姚峰監棚的。

在姚貝娜祭日當天的下午4點55分,《如花如沙(時空對唱版)》上線。

這首專輯的封面,是兩個被波浪隔開的女孩,一個女孩在上面拿著話筒揚起了手;而另一個女孩則在下面穿著粉色長裙背向而對。這首歌讓姚父覺得,女兒姚貝娜一瞬間又回到了自己的身邊……

「歌壇精靈」姚貝娜,一個讓人無限唏噓的名字,無數人為她的英年早逝而惋惜不已。有人說,如果姚貝娜還在,再過三五年,她升級為國家級的歌唱家指日可待。也有人說,在她的身上,遺憾有三:「實力太強,紅得太晚,走得太早。」

可惜,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現在的我們,只能珍惜當下,珍愛生命。

[1] 朱旭. 再憶姚貝娜[J]. 青春歲月, 2019(8):1.

[2] 張萌. 關於新浪微博熱門話題的分析研究——以姚貝娜事件為例[D]. 山東大學, 2015.

[3] 本刊記者. 歌如紅杏始出牆——海政文工團姚貝娜與她的歌[J]. 歌曲, 2007(4):1.

[4] 鄒建軍. 論姚貝娜歌曲的美學追求及其文化地理根源[J]. 蘭州學刊, 2016(5):9.

[5] 藍蝴蝶. 姚貝娜 總有一條路是能通往屬於我的羅馬[J]. 音樂時空, 2013(11):4.

[6] 湖北荊楚網:姚貝娜雕像石門峰揭幕武漢姑娘回家了[ON].2015.09.

⑸ 梅艷芳是得什麼病死的

梅艷芳是因為宮頸癌病逝的。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家中兩兄一姐,她排行最小。1982年,她以一曲《風的季節》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現名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簽約華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正式踏入歌壇。

2003年「非典」時期,身患癌症的梅艷芳對外界隱瞞病情,傾力聯絡各界人士,組織演藝界明星全力發起「茁壯行動」和「1:99慈善音樂會」,最終籌得2300萬元善款,使遭受「非典」肆虐的家庭得以受惠。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台,舉行了人生最後的演唱會「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

2003年12月30日2:50分,梅艷芳因宮頸癌導致肺功能衰竭,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年僅40歲。

(5)鮮花黑白照擴展閱讀

2004年1月12日,已故一代巨星梅艷芳在香港殯儀館擺設靈堂舉辦公祭。來自世界各地的梅艷芳歌迷、影迷從一早便在殯儀館外排隊准備致祭,警方也一早就到現場維持秩序,歌迷在球場外排隊等候,殯儀館外放滿了人們送來的花圈。

下午3時20分,來自內地、香港、台灣以及世界各地的記者,分批五位一行進入靈堂向梅艷芳拜別。梅艷芳生前的好友劉天蘭、張耀榮早已在靈堂上等候記者到場。

梅艷芳生前表示,喜歡張國榮的靈堂設計,用作布置阿梅靈堂的鮮花包括綉球花、白玫瑰、百合、滿天星及白色窗簾絲帶等也經過悉心配襯,以一層層的白色鮮花,猶如花海般布滿靈堂內外,有一種很優雅及寧靜的感覺。

梅艷芳的遺照則選用她的唱片《梅艷芳是這樣的》的黑白照並有一百款照片及白色玫瑰鮮花圍著,梅媽媽及阿梅好友蘇小姐的花牌,就放在阿梅遺照的兩旁。

靈堂上播放了阿梅生前的錄像,是她在最後一個演唱會中穿紅色裙的片段,還播放了阿梅的《心經》歌曲。阿梅的家人、謝霆鋒、何韻詩、許志安、草猛、張學友、羅美薇等,坐在左邊的家屬席上,向到場的賓客謝禮。

熱點內容
花店創業分享 發布:2025-02-02 09:45:22 瀏覽:802
西蘭花炒豆芽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474
紅掌怎麼插花 發布:2025-02-02 09:34:03 瀏覽: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裝方法 發布:2025-02-02 09:29:19 瀏覽:174
泥炭盆栽 發布:2025-02-02 09:28:30 瀏覽:624
紫羅蘭媽咪 發布:2025-02-02 09:18:16 瀏覽:392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