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慘淡
❶ 花店生意不好怎麼辦
我給你說,做花店生意,一定是要看「劉珍儷的花店翻身經驗」這個文章。這是開花店必看的。我們這里有個開花店的老闆,以前只有1個小門面,現在人家都有4個門面了,還是開在鬧市區的。
❷ 曹雲金關了聽雲軒坑了昔日搭檔,劉雲天落魄成為花店老闆,曹雲金現狀如何
現在的狀況並不是特別好,因為曹雲金離開了德雲社之後也沒有任何的發展,而且現在出現在娛樂圈的時間也比較少。
事業失敗,現狀凄慘
一時的失敗,不代表終生爬不起來,在一切未成定局之前,隨時都有翻盤的可能。曹雲金的現狀令人感慨,但人不會一輩子順風順水,這也許是對他的一種考驗,未來究竟如何,且看他今後的改變!
❸ 疫情籠罩的情人節,花店老闆要如何「自救」
我想,不光是情人節,從春節開始,花市就因為疫情的影響生意一直慘淡,花店老闆也叫苦連天。本來這是花市最好的一個銷售旺季,結果卻讓許多花店老闆因為鮮花的滯銷而愁眉苦臉。許多老闆不得不想辦法自救,有的人會找網路平台進行網路銷售,有的會找微商代理銷售,有的會多打折扣處理。總之,不要說賺多少錢了,能保本就不錯了,反正就是要盡量想辦法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我的整個春節都是在老家的鄉下度過的。我和老公從大年二十八就回到鄉下,然後一直沒有出過村子,一直到了正月十五才從老家出來。這個春節,因為疫情的影響,不能走親戚,不能聚會,喜事也辦不了,只能每天宅在家陪娃,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史上最無聊的春節。無論如何,一家人健康就好,也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大家能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❹ 市裡花店生意慘淡怎麼辦才好
自家樓下有個花店,以前生意差的要命。後面停業了1個月,重新開業後,生意就變版好了。我問老闆怎麼做到的權,她說是在網上看了篇叫「劉珍儷的花店翻身經驗」的文章,學了些經驗,才盤活了生意。她都後悔太晚才知道,不然也不會生意慘淡那麼久。別的不說,你要想改善,就先把文章看了,學點別人總結的經驗,沒准很快就扭虧為盈了。
❺ 花店沒有生意怎麼辦才好
沒生意,肯來定是在某個環節,源某個地方出了問題。其實,網上有個文章你可以先看下,名字叫:劉珍儷的花店翻身經驗,都是一些關鍵性的東西,看完後應該就知道,怎麼去改變生意狀態了,畢竟這個是開花店必看的文章。去看了,就懂了,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到你。
❻ 花店沒客人上門咋辦謝謝了。
雖說開來花店很賺錢,但也源不是隨便1個人都能做火,沒客人也正常。估計你,開花店之前,肯定沒看「劉珍儷的花店翻身經驗」這個文章,做這行,這個文章是必看的。裡面有很多別人總結好的實用經驗,直接就可以拿來用。多的就不說了,祝你生意興隆。
❼ 在大學附近開小花店是否賺錢來者給點意見。謝謝
你好!
在此給你幾個小的建議
1,要善於抓住大學生的節日(光棍節,女生節,情人節),社團活動高峰期等,做一些促銷活動,最好與學生合作進入校園內做活動。
2,做好售後服務,產品的定位應該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像賣鮮花可以順便兜售些保鮮劑,讓買花的男生再給女生買點鮮花保鮮劑顯得比較貼心。還有保持好綠植葉片的清潔等~
3,大學附近的花店經常會遇到假期生意及其慘淡的狀況,你也要有心理准備哈,不能把目標客戶完全集中在學生上。除非你假期不開店--!
最後,加油吧。如果有鮮花保鮮,綠植養護的問題可以咨詢我。
如有疑問,請追問。
❽ 花店開不下去了怎麼辦
親,花店生意,來也不是自隨便哪個,都能做好的。每家生意好的花店,都不是表面看著那樣簡單,都有套路的。門要是你不懂,那這生意就只會越來越差,直到關店。要想改善,網上有個文章就必須看了,是:劉珍儷的花店翻身經驗,別的不說,看了後 ,就差都懂了。祝你生意興隆。
❾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
《三國演義》雜感
——三國英雄論
東坡詞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多少自認英雄的人或是自信即成英雄的人在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風雲亂世中摸爬打滾,四起干戈,卻也漸漸被歷史淘出了長河。 英雄,此二字不知糾葛了幾多逐鹿群雄、東征西討的人的心緒。多少人又葬身名利場下? 凡言「三國」者,即便未曾看過此書者也必知悉「卧龍先生」諸葛孔明的大名。書中,他是一位羽扇綸巾、談吐高雅、自比管樂、有呼風喚雨之能、經天緯地之才的一代儒將。隆中定三分,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六齣祁山,七擒孟獲無不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一點。在無數人心中,諸葛亮的文才武略、戰術謀略,甚比「武聖」孫武而被頂禮膜拜。沒錯,孔明多謀而近妖,是個奇人;三國系一體,是個偉人;言歸子底,他嘔盡心和血,可惜卻是個苦人,一世爭戰卻未能打下那漢室江山。劉備嘗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於曹丕。」緣何其六齣祁山終無功而返?只因他把自己一生命運捆綁於一個平庸王朝的戎馬戰車之上了。知劉禪不可扶而扶,人格固然可敬,而現實終究是悲哀的:一代賢相南征北戰,心血嘔盡,戎馬倥傯,到頭來卻也不過是五丈原夕夕秋風,錦官城片片降幡。 而書中倍受推崇,集大義於一身的劉備,雖為漢室宗親,當世皇叔,盡人和之利,而論起英雄,便如當時青梅煮酒論英雄之時一般,此酒也得脫手,難入口。書中劉玄德大仁大義,至孝至親,滿面忠厚之相,又有識人用人之才能,真可謂系古今聖主之德行於一身而無半點瑕疵。可惜透書而觀,這卻只能說是貫中為體貼顧念這位劉姓皇帝的面子而在其蒼白臉上抹上些許胭脂而已。李宗吾所書之《厚黑學》中罵劉玄德之臉皮之厚更甚城牆轉拐之處。劉備皮雖厚、心雖黑卻終是心中無謀,而其皮厚心黑卻實實在在地體現出了:劉備好哭,且會哭,哭得山崩地裂,日月無華。而其亦非乾嚎,亦非嘶喊,乃是真正泗淚齊流,惺惺作態之中又不得不使人心服口服,以至於低聲嗚咽幾聲,似魯肅這般忠厚之人便會跟著流下兩行老淚。劉備之哭,把人心收買,孔明被哭出隆中,趙雲被哭得死心塌地,左一聲「劉大哥」,右一聲「主公」,雖然沒有拜過把子。玄德之心黑,勝於濃墨啊!其黑在於利用人近乎殘忍卑鄙。白帝城託孤之時他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若其不才,君請自取。」這招欲擒故縱之技陰狠歹毒之至,好一聲「君可自取」聽得孔明汗流滿面,熱淚盈眶,手足無措,抽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劉備聽畢必是側臉嘆息,心中卻已笑足三萬六千五百次了,可見劉備確是一個皮厚心黑的「忠厚長者」。 而回頭看看那些各路諸侯,呂布雖可獨戰三英,卻只是個背信棄義、沉迷聲色的三姓家奴,被歷史唾棄;周瑜,雖然是青年俊才,深謀遠慮,城府之深都和卧龍有得一拼,只可惜意氣用事,心胸狹小。孫權,只不過依父兄基業,雖有任人唯賢之能,知人而用之才,卻無爭世奪天下之大才,而無半點建樹;董卓亂政,擅自廢立皇帝,擅自戳殺群臣,雖極大打擊了皇權,卻不過是在三分天下之路下扮演了一個清道夫的角色,為旁人賣力做嫁衣耳…… 青梅煮酒,酒亦冷。亂世梟雄,令諸侯。 可以說,那英雄之能飲者唯曹公耳,曹操年少時便被斷言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其城府年少時已然頗深。 書中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逆不道,遭人非議。而我卻要說天下之大,能者居之,緣何唯有劉姓可稱帝?曹操作為一位政治家,有遠見卓識,他抓住「天子」這個有利籌嗎,於亂世之中佔一席之地,有何不可?作為軍事家。官渡之戰,他以少勝多,一統北方,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同樣為其子代漢建魏,為最終平蜀平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詩詞之格匠心獨具,豪情奔放灑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全都膾炙人口,為人所爭誦。 惟一可惜的是曹操生性多疑,以致剛愎自用,不然赤壁之戰總該有另勝負之寫。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可見曹操之弊,也在那不得人和的環境。然而終究是瑕不掩瑜,曹操總無愧於英雄之名。 後記:英雄之說本無定論,每個人心中的三國都有一個英雄,但刀光劍影之下,鼓角爭鳴之遠卻總躲不過一個滿頭華發,黃塵裹身。 英雄,英雄之說本戲言耳。
未來在自己手中
——讀《心願》有感
《心願》為張愛玲在1937年所著,這是一篇有關於她的母校——聖瑪麗亞女校的抒情散文,在記念自己母校的同時也表現出「未來在自己手中」這么一個主題。 文中寫到「我也有份用時間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學校生活的形象。」張愛玲的散文一直讓人覺得猶為舒適,如同靠在一個軟綿綿的墊子上。《心願》中多處運用了比喻和想像。准確的把時間比作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把你雕刻成精妙的雕象又可以在你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這一切都看你如何把握,例如居里夫人在美的這把雙刃劍上的使用貼切、精準,這就把她的美麗化作了永恆。 生命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和信念,把自己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讓自己的心願一一達成。不要為了曾經的放棄、曾經的退讓、曾經的不自信而後悔。當未來變成現在時,那它就不是未來,因為它成為了現在,而後悔是無法改變現在的,到那時你便失去了那一個未來,失去了自己的追求,失去了目標,失去了你心中的那一個信念。 未來在自己手中,因為你始終是你自己生命的主宰;始終是自己生命的源泉;也始終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我將在爐邊寧靜的睡夢中,尋找早年所熟悉的穿過綠色梅樹林的小徑,當然,那時候,今日年輕的梅樹也必已進入了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膊遮蔽著縱橫的小徑。」梅樹將遵循著它的目標,它的未來將為縱橫的小徑伸出有力的臂膊,你是否也想和梅樹一樣,當某天被歲月洗盡鉛華,回首間頓悟到自己的今天已經成了過去夢想中的未來,心中的愉快和興奮將如排山倒海般無法抵擋,而或是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中寫到的那樣:在你即將死亡之時後悔著曾經的碌碌無為;後悔著曾經的虛度年華,在生命即將結束之時,乞盼著死神可以給你再一次的重生,然而最終你只會在後悔和遺憾中走向死亡,走向地獄。 上蒼給人機會去把握自己的未來,這是上蒼的仁慈,是給你,給我,給他的一個機會,這個機會的操縱柄不在上帝的手中,因為上蒼把雕刻你未來的任務,交給了你自己。現在你的手中握著一把鋒利的刻刀,你可以用它雕刻出如同《思考者》一般不朽的傳世之作,但你也可能在一不小心之間就用它了結了自己的生命。一切都只因你如何利用它,它是你的敵人也是你的隊友,它能給你快樂也能給你痛苦,它是你的新一次挑戰,也是又一次屬於你的機會。 好好地把握這一次的機會別放手,別讓他在你的指間劃過,就如同你明白生命只有一次,這個機遇也是只有一次,珍惜它吧!讓他把你從一塊普通的石頭,雕刻成宏偉的雕塑,讓他把你平凡的人生續寫成永恆.
讀《病隙隨筆》有感
——生活的強者
我沒有見過他,史鐵生。只是從那些鮮活的文字里覺得他是一個剛毅的男人。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弱者,在我心中卻是個巨人。先前曾拜讀過他的幾篇文章,都感觸很深。因為雖然上蒼對他很不公正,可他卻依然帶著勝利者的笑容向世界宣稱:我是強者。 史鐵生的生活很坎坷,他在人生最精彩的時刻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日日以輪椅為伴,而此後的生活也是此病未去彼病又來。就如他在《病隙隨筆》中說的一樣,他的職業就是生病,48年來大約有一半時間用來生病。可就是這樣一個受到命運捉弄的人,居然可以依舊平靜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即使病痛纏身,卻仍對生活抱著十分的希望。 我很佩服他。 史鐵生說:「生病是生活的體驗之一,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難以想像他的心中擁有多麼大的勇氣。我可以感受到他通過文字傳遞給我的一種樂觀的氣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臉,那一定是一張很自信、很燦爛的笑臉,他的眼光中沒有焦躁和憂慮,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冷靜,一種生機,一股極強的生命力。 有一些話他說得極有道理,生病的經驗是一步一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是多麼的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是多麼安祥。其實我覺得生活也就是如此,很多人遭遇坎坷後會垂頭喪氣,埋怨上天的不公正,但當清醒時,仔細的思索一下,方可明白,坎坷教會我們的往往比成功時獲取的更多。坎坷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坎坷讓我們更執著的去看待生活。「其實,我們每一刻都是幸運的,因為在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加上一個『更』字。」史鐵生這樣說。 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強者。一個兩條腿、兩個腎臟均出現故障,要靠透析器來維持生命的人,在我看來,這樣一個幾乎已經失去生活全部的人,依舊很平靜。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他在用心細細尋找身邊每一處的快樂和美麗。 在史鐵生這樣的巨人面前,有時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時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唳聲嘆氣,甚至停滯不前,孰不知也就是在這嘆息聲中錯過了更多。回頭想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可以自由愜意地做著想做的事,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生活賦予的特別經歷,好好珍惜每一天,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祝福他,史鐵生,祝他的身體和心靈上每天都存在著陽光的溫暖,祝福他可以繼續與命運抗爭,繼續頑強地走下去。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白來一遭,因為他品出了生活的真諦。史鐵生說,如果讓他來選擇墓誌銘,他會選擇這樣一句話:「我輕輕的走,正如我輕輕的來。」掃盡塵囂。
讀《感恩節的荊棘花》有感
故事講述了美國婦女珊德拉在遭遇流產,丈夫失業後,一度埋怨上天對她的不公,偶然在感恩節那天,在花店中結識了一位與她有著類似經歷的女店員。她在挫折面前的勇敢,對待顧客的真誠,以及對人生的深入詮釋,無不感染著珊德拉那顆破碎的心,並使她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 故事的情節可能並不使人「眼前一亮」,但女店員從朴實的話語中道出的感悟,不禁令人深思。 在現實社會中,許多人在重創後未必有再次站起的勇氣,而女店員卻做到了。她對生活不僅充滿希望,還給予顧客鼓勵與開導,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可貴之處。正如她所說:「我一直都在享受生活中的『花朵』,但是,荊棘使我明白了上帝的安慰是多麼美好。」在花店的經營中,女店員同樣結識了不少像珊德拉那樣的顧客。她有個習慣,在感恩節時,向他們贈送一束又長又多刺的玫瑰花枝,為讓彼此珍惜眼前的幸福。 女店主的形象一直浮現於我腦海,她的言行告訴人們「荊棘」能夠將「玫瑰」襯托得更寶貴。「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此句耳熟能詳,可為何人要被生活主宰呢?不如在未失去之時,就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由此,使我想到七月里發生的一切,多重原因,並未如願以償,理想的破滅固然使人心如刀割。多想回到過去,讓時間停止,改變殘酷的結局,但一切都太遲了…… 如今,我已走上一條自己選的路,它蜿蜒而漫長。路上也許有拌腳的石塊,一路也許陰晴不定,也許路的前方已有大大小小的山坡和丘陵等待著我。過去的畢竟成了「歷史」,不樂觀地走出陰影,怎能看見第二天黎明的曙光?人生亦是如此,你無法准確地知道其中有多少磨難,而它往往不定時地出現在途中,不少人選擇退縮或逃避,結果是被磨難所征服,成為不折不扣的弱者。何不選擇放開胸懷,大膽地嘗試再次拼搏?正如惲代英所說:「能力愈運用愈大,困難愈奮斗愈小。」別忘了誰是人生真正的主宰者,是你!就是你!你該是征服磨難的人。朋友,請不要一味地活在過去里,前方的路還很長…… 過去,是你無法改變的;而將來,是你能夠去創造的。所以,請清醒地面對現實,珍惜你擁有的,把握你腳下的! 善與惡
——讀《悲慘世界》
有感 《悲慘世界》——一部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著,它把慘淡荒蕪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嘆人性的微妙。 當出獄後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嫌棄鄙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過向善的信心。是寬大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一對銀制燭台送給了他並囑咐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終於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這一切使我既感動又欣喜。然而欣喜之餘卻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緒之中。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掩蓋不住他醜陋的本性。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另一種則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讀《魯濱遜飄流記》有感
今年國慶、中秋兩節合一,放了七天的長假。趁此機會,我看了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遜飄流記》,覺得深有感觸。 在文中,主人公魯濱遜並不是一位出身名門,風度翩翩的貴族子弟,也沒接受過任何高等的文化教育,但他卻有較豐富的生活閱歷,加上他身處資本主義四處擴張的時代,在他身上很好地體現出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富於冒險、充滿野心、百折不回的頑強毅力和一股壓抑不住的冒險的進取精神,以及他踏實、勤懇的思想態度。他生活經歷中所取得的成功,大多也是依靠以上幾點來實現的。 首先是頑強的毅力,這在文中主人公魯濱遜身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他在海上遇到風暴雖未死而脫了險,可這種脫險卻是更為可怕、恐怖。因為他被海浪卷上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而他當時身邊只有一把刀,一個煙斗和一小匣煙葉,別無他物。但他卻有百折不回的毅力,甚至在他的住所被可怕的地震所毀,穀物得不到收獲之後,他不但沒有感到灰心喪氣,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奮起,這是非頑強毅力所不能達到的。 其次,是冒險的進取精神和勇於創新的開拓精神。他初到荒島,可以說是已到了山窮水盡、窮途末路的地步了。但他卻憑著自己的一雙手,改變了自己的窘境,戰勝了重重困難,為自己開辟出一條光明大道,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多麼可貴的開拓進取精神啊!回顧歷史,愛迪生為發明電燈泡實驗了一千次,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件平常的事發展了牛頓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們的經歷歷歷在目,從他們身上,清晰地可以看到那種不畏艱險的開拓進取精神。他們同樣也像魯濱遜一樣,在科學領域的海洋中果敢地開拓,為世界、為人類造福。反觀我們自己,似乎在這方面還缺少培養和鍛煉。在學習上,遇到難的、煩的題目,就懶得去做,甚至亂寫一通敷衍了事,這是絕對不可取的。 再次是踏實、勤懇的思想態度,魯濱遜在小島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它也是建立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的基礎上的。這就跟我們學習一樣,必須也要有這樣的務實的態度,踏踏實實一步步來,一步一個腳印,不做好高騖遠、圖有其志的人。 最後是平等,魯濱遜的小島到後來可以說是人丁興旺,但他待人平等,允許宗教自由,所以後來小島上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是他的成功之處。 讀了《魯濱遜飄流記》,給人許多感觸。我們都應借鑒魯濱遜的成功之處,充實自己,使自己做任何事都做得更好!
血 跡
——《湯姆大伯的小屋》讀書報告 一百四十年前,你曾怎樣在那場罪孽的火海中呻吟? 一百四十年前,你又怎會從火里血里重新站了起來? 人民在問,民族在問,歷史在問…… 1861年,在美國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跡。《湯姆大伯的小屋》記述的就是當時的故事。作者是美國的斯陀夫人,後經黃繼忠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93年在中國出版發行。這本書無情地揭露了南方奴隸制度的殘暴面目,重新激起了北方人民對它的極度義憤,從而南北矛盾尖銳,直至1864年美國國內戰爭爆發,因此它被認為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此書問世之初,斯陀夫人便遭到美國南方大地主們的攻擊,說她的描繪完全不符合實際。後斯陀夫人用大量事實和資料證明了情節的真實性。 《湯》一書之所以能聞名於世,之所以能得到廣大讀者的贊賞,最重要的就是其對這樣一段血淚史深刻細致的描繪。它不僅是一個宣傳品,它同樣有其文學價值。此書先後譯成三十三種語言,影響深遠,在美國及世界各地都激起無數正直的人們對奴隸制度的無比義憤,贏得了億萬人民的眼淚。在中國也一樣。事實說明了此書的強大感染力,也證實了它的成功。 小說以穿插輪敘的方式,描繪了兩個黑奴不同的遭遇,對奴役的不同態度及不同結局。這是斯陀夫人獨具匠心的地方。 肯塔基州的一個庄園主謝爾貝因負債累累,受人鉗制,被迫賣掉庄園上最得力、最忠實可靠的黑奴湯姆和謝爾貝太太寵愛的使女伊麗莎的愛子小哈利來抵債。伊麗莎偷聽到消息,攜子連夜逃走。途中夫妻不期而遇,在廢奴派人士幫助下,逃到加拿大,取得了自由。後喬治決心到非洲為建設一個非洲人的國家而努力奮斗。這是一個敢於斗爭的黑人青年,從而走上了光明的道路。湯姆則被賣給了奴隸販子海利,在船上救了一個落水的伊娃,那小女孩的父親聖?克萊亞就買他作家奴,待他寬厚。但老人不久死於非命,湯姆又落到了殘暴的庄園主雷格里的手中。期間雷格里要湯姆鞭打女人,被他當面拒絕,後凱茜和愛彌琳設計逃走,他寧死也沒有說出其二人下落,被活活打死。 作者塑造了許多人物,湯姆是最主要的一個。他的忠厚和老實讓我喜歡,他的正義感及助人為樂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可他對宗教的篤信,實在讓人費解,作者對此人的刻畫有血有肉,讓人感動。 另外喬治?哈里斯這樣的有志青年讀來讓人有一種快感,把對奴隸制的不平,通過此人渲泄了出來。他的英俊、聰明給人以深刻印象。可是在描寫上功力不及湯姆,不夠完整。 還有女黑奴凱茜,年輕的愛彌琳,讀來更是令人同情。再如殘暴的雷格里,做盡壞事,吸盡黑奴血,榨乾黑奴肉,令人憤慨。 本書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不乏有一點缺點,但總體上來講,它確確實實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作者多次去過南方,深知黑奴們的悲慘,也聽到許多有關黑奴的遭遇,內心深惡痛絕,決心要為廢除這個制度貢獻力量,於是就寫下了這部小說。 一百四十年前,為何黑奴能從罪孽的火海中走出,人民有了答案,民族有了答案,歷史有了答案……因為在美國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跡……
讀《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讀過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端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書里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范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余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志著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凄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背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么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著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閑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回。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鍾,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說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嘆息還是贊嘆? 「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盡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凈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 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余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她的臉不再映出她的孤寂,而是面向世界透出一絲嘲諷。彷彿她在說,我把他們都抓住了,從康鎮的土地管理員到身邊看著她的女兒。也許正是這樣,也許是嘲笑她以前相信的一切,嘲笑她曾那麼嚴肅地去做的那些瘋狂。」 ——〔法〕杜拉斯《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如同很多的法國作品,故事淡淡地展開,輕輕地收尾。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曲折的情節。可當我讀完整本書,有股難言的震撼感動了我。 那是一個母親,為了給兒女留下點什麼,在法屬殖民地苦幹了十五年,不曾想她換來的,只是一塊年年被海潮淹沒的鹽鹼地。她煞費苦心修築的堤壩在一夜之間完全崩潰。她不甘心,繼續與不公的社會和殘酷的自然抗爭,最終心力交瘁,鬱郁而終。 或許註定要絕望的。母親的抗爭,對灰暗的社會、對殘酷的自然抗爭的結果,希望註定要成為失望。母親最後是被自己的掙扎折磨至死的。我想她沒有後悔,一開始就沒有。她是那麼固執的人啊,固執地試圖抵擋太平洋,固執地堅信成功。我覺得《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就是這個故事最好的題目了。母親沒有擋住太平洋一夜之間的咆哮,她所有的努力在一瞬間瓦解。但無疑,在兒女的心目中,母親就像一條千里長堤,抵擋了殘酷自然的威脅,抵擋了灰色現實的無奈。一個柔弱的女性,一個孤獨的母親,用她那強有力的肩膀擔負起了全家的希望,而這種付出又是那麼的心甘情願。或許這是對母親,甚至說是對這個名詞最好的詮釋。 現實可能真是殘酷的,猶其在那個殖民地,所有的抗爭都可能是無謂的。但人們依然有願望,在灰色現實中的色彩絢爛的願望。從女兒蘇珊期望有朝一日門前停下一輛汽車,走下為一個「白馬王子」的夢,兒子約瑟夫期望某個有錢的女郎給他帶來好運的夢,到他們的母親在海潮威脅前期望得到豐收的夢。一切的美好,只是夙願。女兒放棄了愛情,兒子沒有收獲金錢,他們都過早地放棄了。只有母親,依然堅強,依然相信。對這樣一個母親,能說什麼呢?除了心中難言的震憾,就是敬佩、是感動。 杜拉斯的小說一向就是悠然的、淡雅的,如一杯擁有豐富內質的礦化水,而決非平淡無奇。因為她的文章中總貫穿著一種深情,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令我最感動的一段,是對母親去世的描寫。「她低吼彷彿是對世事對自己仇恨而憤怒的吼聲」,「也許是嘲笑她以前相信的一切,嘲笑她曾那麼嚴肅地去做的瘋狂的舉動。」這是一個母親對命運低頭的無奈,也是一個女人無能為力的失落。在母親身上,我看到一種宿命及對這種宿命的抗爭。社會的荒誕命定性,自然的荒誕命定性,母親都不甘心屈服。然而,它們太強大了,可能比太平洋的海潮更加可怕,可能比太平洋更難戰勝。所以,結果顯而易見。母親越是進行奮斗,她在這兩種命定性中就陷得越深。對社會的抗爭或許只使她遭到唾棄與孤立,那麼對自然的抗爭就更是帶悲劇性的,更要歸於慘敗,更要導致自己的毀滅。盡管悲慘的結局可以預見,母親的抗爭仍然進行到了最後。直到她作為普通人擁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