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畫家
❶ 求著名畫家王雪濤的資料
王雪濤,1903年生,1982年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號遲園。畢業於保定高等師范圖畫手工科。1922年入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科,後轉國畫科。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藝專畢業後留校任教,兼京華美術專科學校教職。後又從王夢白學小寫意花鳥。「七·七」事變後,毅然辭去教職,以鬻畫課徒為生。解放後,聘為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參與籌備北京中國畫院,畫院成立後任畫師,院務委員。1980年任北京畫院院長。歷任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花鳥畫會會長。
王雪濤是近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家,對小寫意花鳥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學畫最初的老師是家鄉的大自然,經過西畫的學習,鍛煉了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覺,入齊門之後悟到了傳統與現實的連接點,從學王雲以來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前進方向。他的小寫意花鳥畫近師王雲的靈巧意趣,遠學陳淳、華喦的清雋瀟灑天趣盎然,並以明代院體畫的狀物精微、色澤鮮麗豐富了傳統的小寫意畫技巧,因而練就了以速寫強化默記形象的本領,具有準確把握運動中花姿鳥態的高強能力,又善於以靈巧多變的筆墨,在傳統固有色中注入西畫講求的色彩規律,故所畫花鳥蟲魚,刻畫入微,變化多姿,情趣盎然,生動引人,既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意,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且能於情景結合中把握轉瞬即逝的機趣,積極表現與時俱新的審美好尚,從而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成為20世紀借古開今、化西為中的卓有影響的花鳥畫家。
❷ 一幅世界名畫 一個花瓶 裡面插滿鮮花 油畫 求這幅畫的名字
插滿鮮花的花瓶這是西方油畫裡面最常見的題材啊!以這個為題的世界名畫太多了,光梵高就有十幾幅——向日葵,鳶尾花等~~~你是指什麼顏色的花瓶,瓶里是許多不同種類的花還是單一品種的?
有許多花種的有:
作者:讓·范·惠桑
-
jan
van
huysum
作品名稱:《花瓶里的花朵》
-Flowers
in
an
Urn
作品尺寸:寬
60厘米
高
79.9厘米
作品年代:1720
作品材質:畫布油畫
這個畫家畫了很多花瓶中的花的題材的世界名畫,最擅長寫實型靜物花卉油畫,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這幅,以前油畫書上有這張。
❸ 提香花神
提香(Titian, 全名Tiziano Vecellio, 公元1490-公元1576),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性畫家。是喬凡尼·貝里尼的學生,並受喬爾喬奈的影響。這位活了99歲高齡的畫家,一生畫了許多打動人心的傑作。早期的作品受喬爾喬尼的影響,這些作品充分顯示出提香是一位富麗堂皇的色彩大師。
在提香時代,威尼斯達到了自己的輝煌頂峰,表現在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庄嚴的共和國那精細的豐富和奢華的炫耀中。提香漫長的生命使得他可以經歷不同的階段,如果說他的早期作品是從一種對大自然的令人愉快的視野開始的,充滿生機而又理想化,帶著古典主義色彩,那麼他的後期作品則是有著引人入勝的熱情,不管在詮釋上還是技術上都是如此,這是巴洛克美學的前奏。
他的作品不重視故事情節,專在於表現人的完善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種特點,並非提香都獨有,文藝復興時期特別是威尼斯畫派的畫家中不少具有這樣的特點,但提香卻把這種精神發揮到了極致。他創作了許許多多肖像畫傑作和具有狂歡性的神話構圖,以及世俗性的基督教題材作品。代表作有《花神》、《酒神祭》、里米納爾第肖像》等。
有人見過提香作畫,說他作畫時幾乎從來不設計畫稿,也不另作草圖,而是直接用色彩畫來畫去……有時用純粹的土紅,有時用深暗的綠色,有時用同一支筆蘸上紅色、黑色、黃色和白色在畫布上自然的混合。一開始,他的畫沒有具體形象,你不知道他要畫什麼,甚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要畫什麼;有時,確定形象和構圖是在最後用極快的速度完成的;有時,卻把畫面背過去,丟在一邊,一連幾個月都不看一眼……
很顯然,提香作畫是憑借沒有形象的抽象色域來觸發靈感,這種作畫的方式即所謂的「色彩造型」,也是提香從喬爾喬納那裡繼承來的最大的遺產。
《花神》是提香的代表性作品。花神原為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芙羅拉。義大利人把每年的 4月28日至5月3日定為花神節,在節日期間人們歡聚在一起盡情地嬉戲樂,人們用各種鮮花來裝飾自己和動物,環境也布滿花草,集會時有花神出現,往往是手持鮮花的年輕貌美的女子裝扮。歷來畫家都喜愛借用神話中的女神來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傳達人性、人情和人愛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幅肖像性很強的主題性繪畫,畫中是位手持花束的威尼斯美人,整個形象就像盛開的鮮花令人傾慕。據說畫中女子是畫家當時熱戀的情人,畫家只是借神話之名,表達自己對情人的愛慕之情。畫家以半身肖像構圖。畫中人轉身俯視,目光專注作沉思神態;似乎由於轉身的動態而使寬松的內衣自然滑落,裸露出豐腴的酥胸;金黃色的秀發披撒在圓渾的雙肩上,與充滿生命的肉體形成對比,使健壯的身體透露出青春活力,整個形象給人以莊重、典雅之感。
提香是一位偉大的色彩大師,他特別強調色彩的和諧,繪畫筆觸要服從於色彩與光線對比的需要,筆觸不僅要刻畫對象的質感,同時筆觸的動態起著塑造形體結構和傳達情緒的作用。我們在花神的形象上看不到筆觸和色彩,映入眼簾的是真實的秀發、肉體和服飾,它們之間所富有的節奏韻律恰似一首優美和諧的交響樂曲。
從這幅畫來看,不論是意境,是情調,還是表現手法都可以看到提香對師兄喬爾喬納的繼承,可是,在色彩表現、色彩塑造和色彩構圖上卻比師兄顯得更大膽、更潑辣、更嫻熟、更隨意自如,更富有出奇制勝的靈感意趣。無疑,這來自於畫家深厚的寫實功底和敏銳的直覺感悟,當然,也來自於他那獨特嫻熟的作畫技法。
❹ 畫荷花的畫家著名畫家
畫荷花的畫家著名畫家如下:
張大千的荷花(1899—1983)
張大千的荷花素凈純美,亭亭玉立又不失瀟灑飄逸,將「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兩種對立之美糅合其中,遠觀之仙氣十足!
八大山人的荷花(1626—1705)
八大山人的荷花不是春色嬌艷、欣欣向榮的鮮花,而是「濺淚」之墨花,是殘葉敗荷,一如他一向的畫風,凄涼寂寞,冷意逼人。
徐渭的荷花(1521-1593)徐渭筆下的墨荷豪放潑辣,水墨淋漓,一揮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
❺ 孫永平的妙筆揮灑 情系牡丹
——「牡丹之王」旅美中國書畫家孫永平先生
踏著2005年春天的腳步,旅美中國書畫家孫永平先生終於回到了闊別10年的祖國。那一天對於畫家來說,陽光是那樣的明媚,天空是那樣的湛藍,這里才真正是畫家藝術的天堂。在過去旅美的10年中,他用愛國的情懷、激揚的畫筆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美、中國牡丹之美揮灑得淋漓盡致,被海外華人譽為「牡丹之王」。
孫永平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家鄉人傑地靈,從明朝起那裡就開始家家戶戶栽種牡丹,有「牡丹之鄉」的美譽。兩個舅舅是當地知名的書畫家,在他們的指導下,8歲的孫永平開始學習書法、繪畫,家中的牡丹園是畫家的第一寫生課堂。牡丹的雍容富貴、嬌嫣大氣、熱烈並豪放,深深地感染了孫永平幼小的心靈。在他的心目中,「牡丹」兩字是和「中國」兩字永遠連在一起的。在學習書畫的同時,他的父母還將《四書》、《五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等教授給孫永平,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使畫家對中國書畫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也許不會知道自己幸福的彼岸,卻不能沒有奮斗的目標。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是在「文革」十年中,畫家都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改革開放後,孫永平的作品不斷參加山東省和全國的書畫展覽,並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優秀作品獎。山東省藝術學院院長王小古教授看到孫永平的作品後,嘖嘖稱贊,並收其為入室弟子。
中國人愛牡丹、畫牡丹已經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國色天香的牡丹,不僅美在她雍容華貴的表象,更讓人尋味的是她含苞欲放的含蓄、鮮花綻放的傲氣、花團錦簇的壯美。畫家孫永平筆下的牡丹恰恰使人們感悟到這一點。孫永平畫牡丹一畫就是幾十年,他博採眾長,刻苦鑽研歷代名家之作,逐漸形成獨家風格。他寫意潑辣大膽、追求神韻、耐人尋味;工筆細膩不凡、變化多端、不拘一格;書法與畫作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筆暢神怡,尤其是他筆下的牡丹,葉脈、花蕊信手拈來,不做勾線。他的這種畫法在國內可以說是獨具一格。
1995年孫永平成功地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為期一周的牡丹專題個人畫展,70幅作品中20幅被當地華人及社團收藏,5幅由舊金山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1997年、1999年,他又分別在美國的洛杉磯、西雅圖舉辦了個人畫展,一時間美國的許多公司和華僑華人紛紛收藏孫永平的牡丹之作。2001年,畫家又成功地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了牡丹主題個人畫展,中國的牡丹、中國的牡丹之畫在當地引起一番轟動。每到這時孫永平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然而讓畫家更加思念的還是自己的祖國,家鄉的父老、家鄉的牡丹永遠是畫家夢中的縈魂。
年逾七旬的畫家孫永平在美國有家人的陪伴,過著殷實的生活,讓許多來美國多年的華僑華人十分羨慕。可是他每時每刻都在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並默默盤算著回國的日期。他認為,牡丹之美,不僅是中國之美,也是世界之美。畫家想繼續努力,想承受生命之重,更想將自己的技藝獻給生養他的祖國。如今,孫永平先生已經成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交流中心所屬中慶博愛書畫院的專職畫家,每天筆耕不止。他熱衷於公益事業,積極籌備紀念宋慶齡去世25周年中國婦女書畫展覽。他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有所追求、有所奉獻。(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張柏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