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淍什麼
㈠ 《茉莉花》是什麼類型的
《茉莉花》又名《鮮花調》,是清代以來在我國廣大城鄉十分流行的漢族民間小調。目前,流行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成為我國民間小調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曲目之一。
㈡ 有什麼好聽的民歌或者山歌
民歌與山歌是中華音樂寶庫中的瑰寶,它們種類繁多,蘊含豐富的文化情感。常見種類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兒以及客家山歌。在現今社會,依然有許多經典民歌廣受喜愛,如孟姜女調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剪靚花調的《回娘家》、鮮花調的《茉莉花》和綉荷包調的《走西口》等。這些歌曲旋律優美,歌詞生動,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在不同地域,民歌風格各異,各具特色。如張家界地區的《花大姐》、《小小丫姑》、《一個雀子一個頭》等,展現了山地文化的獨特魅力。貴州土家族的《望牛山歌》,侗族的《嘎八月》,壯族的《壯家妹》,則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其中,《小河淌水》是最為知名的一首,以其悠揚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贏得了廣泛贊譽。此外,《打支山歌過橫排》、《彌渡山歌》、《對鳥》、《槐花幾時開》、《馬蘭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姻緣》、《難忘溪水》等歌曲,也同樣受到人們的喜愛,它們各自以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㈢ 關於《茉莉花》這首歌的資料
起源
①江蘇民歌名。 關於《茉莉花》這首江蘇民歌的起源,歷來有不少說法。其中甚至還有《茉莉花》源至古印度佛教音樂之說。目前國內比較肯定和准確的說法是,《茉莉花》的前身是流傳在揚州儀征、南京六合等地的小曲「鮮花調」(又名「仙花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時期。現存最早的「鮮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一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約翰·貝羅的《中國游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特》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江蘇六合八百橋鎮金牛山腳下演出。一個雨天的下午,年僅14歲的小團員何仿(何仿,著名軍旅作曲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聽當地人說附近有位藝人不僅吹拉彈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間茅屋裡找到了那位藝人。藝人很熱情,問何仿有沒有聽過《鮮花調》。何仿搖了搖頭。藝人說,這歌在道光年間就有人唱,蠻好聽的。說著藝人拉著琴唱了起來: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年輕的何仿一下子就被這首悠揚動聽的《鮮花調》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不僅用簡譜記下了這首歌,而且按照藝人的方法准確唱了出來。《鮮花調》雖然動聽,但畢竟來自於民間,創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慮再三,對《鮮花調》動了「大手術」,將歌中三種花改為一種花,更改後的歌詞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1957年,已是前線歌舞團作曲兼指揮的何仿率合唱隊到北京參加全軍文藝會演,修改後的六合民歌《茉莉花》一炮打響,不久被正式灌製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國門,在維也納歌劇院唱響。在這之前,何仿又對歌詞作了修改,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旋律上又進一步豐富,在維也納演出受到高度贊賞。從此《茉莉花》一發不可收,從奧地利唱到前蘇聯,唱到印尼、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唱遍了世界各地。還被收入了《世界名曲專輯》。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5樓會議大廳,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響了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交接儀式現場奏響。2002年12月3日,在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舉行的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中國代表團的申博宣傳片中先後十多次響起《茉莉花》的旋律,並以此征服了各國代表和國展局的官員。2004年8月19日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傾倒了全世界的觀眾。
發展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揚州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1942年冬天,著名軍旅作曲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蘇皖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整理加工者音樂家何仿先生到六合八百橋鎮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歌詞 《茉莉花》江蘇民歌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㈣ 茉莉花的原詞是什麼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是眾所周知的,但現在的主流觀點是《茉莉花》起源於揚州。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揚州市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宋祖英是唱這首歌的歌唱家,在她的專輯中,《茉莉花》的作者也沒有的,就打著:江蘇民歌。
附:《茉莉花》歌詞: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俺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俺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俺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㈤ 鮮花調屬於什麼體裁
鮮花調屬於小調體裁。
鮮花調是一首典型的中國民歌小調。小調是流傳於城鎮集巿並多被民間藝人加工提高的民間歌曲。特點是結構比較規整,節奏富於變化,旋律流暢細膩,婉轉抒情。而鮮花調(又稱茉莉花)的整體旋律和特點是符合小調的規則,歷來都是小調的特色曲。
鮮花調的由來:
鮮花調發源於南京六合,在南京六合傳唱有百年歷史,是六合民歌《茉莉花》的前身。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
㈥ 民族民間音樂試題求答
你好 我是迦南美地琴行的音樂老師
下面是我給您的回答:
1號子:號子也稱勞動號子、哨子,是一種伴隨著勞動而歌唱的民間歌曲,流傳於中國各地
2花兒:花兒是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廣大地區的一種山歌,是當地人民的口頭文學形式之一。
3信天游:是流傳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
4、鮮花調:《茉莉花》原名本是《鮮花調》,是南京六合地區的一首民歌,後經加工成為了現在這支家喻戶曉的曲子。
簡答題:
1、小調和號子有什麼區別聯系?
答:
區別:
1、小調的流傳和發展,反映了城市和鄉村音樂文化的交互影響和密切聯系。小調的流傳遍及城鄉不同階層,並有廣泛的社會階層直接或簡介參與創作與加工;
2、小調有固定的唱詞和唱本;
3、除了一般群眾外,小調有職業和半職業藝人在熱鬧的公共場所進行商業性演唱,並常有樂器伴奏。
小調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形式連綴為多段分節歌。其曲調旋律性強,節奏、結構
規整勻稱,藝術手法比較豐富多樣,情感的表達比較委婉,寄抒情於敘事之中。
2、西北民歌和東南民歌有什麼區別?
答:據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風格色彩,中國民歌大體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風格色彩區。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
2.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藏族民歌區;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區;
5.東北受薩滿教影晌的狩獵文化民歌區;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農半牧文化民歌區;
7.中原及東部沿海有著古老傳統文化的漢族民歌區。
至於每個民歌區的民歌分類。由於民族不同,各自有其傳統的分法,不可能劃一,只能存異。
㈦ 有什麼好聽的民歌或者山歌
山歌常見的種類有信天游、山曲、花兒、客家山歌。現今依然流行的有孟姜女調,如《月兒彎彎照九州》;剪靚花調,如《回娘家》;鮮花調如《茉莉花》;綉荷包調如《走西口》。比如張家界的山歌有《花大姐》、《小小丫姑》、《一個雀子一個頭》等 還有貴州土家族的《望牛山歌》,侗族的《嘎八月》,壯族的《壯家妹》等。
《小河淌水》這首最出名了!其他的還有《打支山歌過橫排》、《彌渡山歌》、《對鳥》、《槐花幾時開》、《馬蘭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姻緣》、《難忘溪水》等。都不錯的哦!
㈧ 《茉莉花》又名叫什麼
是揚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鮮花調》
《鮮花調》是揚劇的曲調,版原歌分三段,藝權人是用男扮女音的調門演唱給何仿聽的,何仿邊聽邊記詞曲,原詞是這樣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香香也香不過她;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
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
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