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外國鮮花模式

外國鮮花模式

發布時間: 2025-02-05 23:36:05

❶ 美國人的風俗習慣

衛生的習慣
美國人養成了一種喜愛衛生的習慣。有一句俗話說,在美國的街道上走一個星期,皮鞋不用擦。你一出門,不用帶衛生用品和水,到處都可以見到衛生設施,如廁很方便,用水很方便。你去到學校,感到口渴,水龍頭的水就可以喝;你去到飯店用餐,有很好的紙手巾、紙袋子。用完餐後,顧客會自覺把吃剩的東西拿走。而且吃飯時大口大口地吃,盡量不發出響聲,以免影響別人。房間里一般都鋪上地毯,有抽風設備、空調設備,房屋內外裝點得非常好看,周圍環境整潔美觀。沒有人亂扔垃圾、亂吐痰。

排隊的習慣
美國人做事都講規章制度。因此,排隊成了他們的固有的習慣。去商店購物、進餐、買票、上車等都按順序進行,絕對沒有人插隊,熟人見面互相點頭即可,不會乘機幫忙。給你提供服務的辦事員如果發現有人插隊,立即制止,不講情面。輪到你的時候,還要等到他或她叫你的時候,你才可以越過黃線接受服務。否則會受到批評。

老師講課的習慣
美國老師的地位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是他們有比中國老師們強得多的自主權和權威。上課計劃、內容、方法、考試等基本上由任課老師定。因此老師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比較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就形成了他們上課的基本習慣:他們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的引路者,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共同參與學生的討論,把課本內容化為案例分析,讓學生提問題,及時表揚他們,無論他們的問題對與錯,同意不同意的意見。一般來說,他們把一堂課分為兩半節:上半節老師提出問題或該課的內容;下半節,老師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由學生自由發言,學生們都搶著發言。老師會肯定每一個學生的表現,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結論。有時候,碰到較難的問題時,老師還會打亂教室的座位安排而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按照這個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比較有創新能力、視野比較開闊、性格活潑外向、動手能力較強等。

交談的習慣
美國人之間的交往不多而且簡單。熟人之間見面打打招呼就行了,晚上很少打電話拉家常或串門。出了不測之事才打電話給親朋好友。就是有事打電話給911就夠了,立即會有人來幫忙。美國的公用事業服務非常好,好到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依賴關系。不熟的人之間打交道,則帶點小禮物表示打擾了對方聊表心意。不需要重的禮物,請人來做報告或介紹經驗,輕車簡從,無須接待,州交通部長來介紹經驗,看不出是一位高官。

思維的習慣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與我們有很大的區別。英文是這樣表達的:1)Like to be different;2)Agree to disagree;3)Everything is above board.

美國人的眼光
「忘記過去等於背叛」是許多民族的信條。但是美國人的信條是「忘記過去展望未來」。他們認為過去了的事情已經沒有實在意義,只有目前和將來的事情才值得花時間去做。因此個人之間沒有剪不斷的恩恩怨怨,他們不贊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的說法。美國人的眼光是建立在現實和實惠基礎之上的。他們不喜歡聽你談論小到你個人大到你國家的歷史。

養寵物的習慣
美國人的家庭幾乎都養有寵物。寵物主要是狗和貓。因為美國人的家庭很不穩定,很多都是重組家庭。因此人與人之間沒有永恆的感情,夫妻之間的感情也一樣,而且必須互相尊重彼此的隱私權。這樣寵物就成了最理想的感情寄託之物,她是人的永恆的朋友,會聽你的擺布,會討好你,不會和你爭吵,使你有一種戰勝欲和稱王的感覺。所以有人戲稱每個美國人連寵物都不如。交通規則中特別有對寵物的規定,他們也有先行權,碾死它要報告,碾傷它要送往寵物醫院及時救治。不然,你要被罰重款。寵物死後要安葬。

美國人好爭論的習慣
美國人喜歡爭論。他們不喜歡沉默。他們養成了凡人凡事必先爭論的習慣。通過爭論達成共識,達不成共識,通過舉手或投票表決,多數服從少數,這也就是所謂的民主。個人價值比什麼都重要。個人價值能否實現被看作是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致。美國人所津津樂道的自由與民主就是個人價值發展的必然結果。好爭論的習慣使美國人好冒險、好挑戰、富於創造性的性格。

美國人的工作觀念
美國人視工作為生命的部分。盡管再富裕,他們都要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他們對工作很敬業,工作效率很高。他們認為浪費時間、閑著不幹事是有罪的。工作時間和娛樂時間涇渭分明。美國人喜歡談論「工作尊嚴」,工作是人的能力、人的價值觀念的體現。美國公司的老總等一類的領導隨時都可能參加體力勞動。他們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是看輕。

使用email的習慣
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電子郵件(Email)已經成了最為實用、最為普遍的通訊手段之一。人們除了聊天更多地使用電話以外,傳達文件、通知和傳遞信息基本上都使用伊妹兒。因為她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准確性高、操作性強。學校里師生之間交流、上課和平時改作業都使用她。學校開會的通知都用伊妹兒。社會上生意人用她來進行談生意。

婚姻觀念
美國是一個講法律、講人權的國家。他們的價值觀念是平等和自由。因此,平等、互相尊重、保留隱私權是婚姻賴於生存的基礎。美國人在結婚以前可以有自己的多個異性朋友,但是在結婚以後彼此都不希望對方有異性朋友的插足,一旦發現,離婚勢不可免。按照美國的習慣,凡是重要的社交活動、參加宴會或者朋友之間舉行的派對,夫婦一同參加。我發現,美國夫婦都出雙入對,非常恩愛的。但是,美國人的離婚率很高,大約60%,是世界上離婚率最高的國家。他們在離婚以後,又各自去找心儀的人。有人把美國人的婚姻概括成二十個字:浪漫的少年,激情的青年,忠實的中年,凄楚的晚年。當然,白領階層的婚姻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見面禮儀
見面時,應互相問安,主人應主動向客人介紹自己的身份和來賓的姓名和他們的工作、愛好(幽默些)。與美國朋友握手,用力不能太小,否則有不禮貌之嫌。要面帶笑容,身體微微向前傾。男士與女士握手時,要待到女士伸出手時方可與對方握手,美國人的手勢語言豐富,有時會用手搭在你的肩膀上,表示肯定與鼓勵。見面結束時,要把有關計劃或反饋意見告訴他們。

用餐的禮儀
用餐前,你要簡單梳妝一下自己,既不要太正統,也不要太隨便。用餐時,把碗碟、刀叉平放好,左手用叉,右手用刀。美國人習慣喝點加冰的飲料、葡萄酒,大型宴會喝雞尾酒。一般不喝烈性酒。喝酒,不能大口大口的喝,不能發出響聲。同樣吃飯時也盡量不要發出響聲。否則,他們認為是不雅觀的行為。用餐結束時,要把你用過的餐具整理好,放在你原來的位置上,並把剩下的東西收拾干凈。

禮讓的禮儀
「殘疾人優先、女士優先、老人優先、兒童優先」是美國人的習慣。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理應得到健康人士的照顧。

拜訪禮儀
美國人很珍惜時間。浪費他們的時間等於侵犯了他們的個人權利。因此拜訪美國朋友須預先約好。准備好話題,談完事就告辭。如果送上點小禮物,他們會很高興。客人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不能參觀房間。美國人不喜歡串門,而喜歡在周末邀上一些合適的朋友一同外出觀光、釣魚、搞派對等。

穿著的習慣
美國人的穿著很隨便。有句俗話說,美國人講話流氣、穿著土氣、花錢小氣。一點不假。他們平時天氣炎熱時穿得很少,寒冷時穿得很壯,一身被風衣或牛仔布料裹著。只有在正式的場合才穿上西裝、西裙等比較正規的衣服。需要穿得正規一點時,有人會通知你。

使用體勢語言的習慣
美國人使用體勢語言比我們多。聳肩而面帶不高興的表情表示驚訝,聳肩而面帶笑容則表示肯定。食指和中指松成「V」字形,表示「勝利、加油、鼓勵」的手勢;拇指和食指構成「6」字形,表示「對、同意、很好」之意。美國人講話時,身體隨時都在動,但不失幽默感,多留心就是了。講話時,身體不能向後仰、不能距離講話者太遠,應該面對對方、身體微微向前傾。拇指與食指摩擦發出響聲表示鼓勵、支持或有了一個新的主意。兩手交叉在一起或放在腰間表示要打架的姿勢。手掌朝上向來回運動表示招呼人過來。單用食指表示挑釁或不禮貌的行為,但可用來招呼動物。

工作與休息的習慣
美國人的工作與休息時間是很分明的。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不能打擾。要辦事、講正事都要在上班的時間內完成。美國人喜歡在當面或者在談判桌子上拍板,而不喜歡在事後或私下找關系解決問題。星期五晚上是朋友們相聚的習慣時間,他們可以盡情地唱歌、跳舞、喝酒、玩游戲等游樂活動。到了星期六、日他們帶著家人或三、五個朋友一起開車到外面的世界玩。

(一)禮儀

在美國社會必須「入境隨俗」,必須了解並遵守美國社會中慣行的禮儀規則

在穿衣方面,雖然美國人給人以隨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會的場合, 仍是很正規,穿衣的規矩極多,但以適合時宜為主。例如參加婚禮、參加喪事,則應著黑色或素色的衣服:女士在辦公室應著裙裝,避免穿牛仔長褲。

乘車方面,車內座位的大小順序,要看主人開車或司機開車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計程車,應該以後座右方的座位為最大座, 後座的左位為次之,再其次為中間, 而司機旁的座位為最卑位。如開車的是友人,則他旁邊的座位為最尊位,其次才是後座右、左及中間位。因此在中國常見男女友搭乘計程車時, 男士總是打開車門讓女士先進入,挪到左邊位,男士再坐 到右邊位上,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禮儀的, 正確方式應是讓女士入座後,繞到左邊車門 自行上車入座。上下樓梯也有一定規矩,上樓時應讓女士、長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長者的安全。

在飲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應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開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壓緊,切成小塊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湯時不可出聲。喝咖啡的小湯勺是用來攪拌奶品及糖的,切記不可用湯勺來喝咖啡,並避免在餐廳中喧嘩。如接到請貼赴宴,要注意下面幾點: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訴主人參加與否,有時也可用電話通知。如請貼上註明「regrets only」, 則只有無法參加時才需通知,「rsvp」就應不論參加與否均寄上回帖或電話通知。

注意參加的宴會有無服裝的規定。

准時

在參加酒會的時候,則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如五時至七時)前往, 當然也不宜太晚才到。

如果邀宴賓客,則主人應注意:

1。陪客:應邀請與主客關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應先了解客人有無忌嘴的食物,如是否為素食者,是否為不食豬肉及鱗魚類的猶太人。

3。座位:主人應坐在背對門的位置,主客則在其對面,另外要注意階級、尊卑,並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為原則。

進餐時飲酒種類應視當日主食而定, 如吃魚則飲用白酒,吃肉則喝紅酒,紅酒應與室溫相同,且不可強邀賓客「乾杯」,至於威士忌及白蘭地等烈性酒,則多於飯後或飯前飲用。 國際社交禮儀規定多如牛毛,以上所舉僅是其中數端,要在美國社會中行止合乎禮儀,還需平日多留心注意並虛心學習才可。

(二)禮節

鞠躬禮,是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的禮節。行鞠躬時要脫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將帽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傾約十五度,兩眼注視受禮者,同時表示問候。

握手禮,是全世界通用的禮節。起源於歐洲,最初是表示手裡沒有武器或親切的意思 。行握手禮時要客人先伸出手時才能握手。握手時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貴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禮時忌交叉行禮,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緊。

點頭禮,是同級或平輩人之間的禮節。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進間進行。如遇見長官 、上級或長者,不行點頭禮,而行鞠躬禮。

舉手注目禮,這是軍人禮節。行禮時舉右手,手指伸直並齊,指尖接觸帽檐右側,手 掌略賂外,手臂與肩齊高,兩眼注視受禮者,待對方答禮後將手放下。

吻手禮,是歐美上層社會的禮節。和貴族婦女或夫人見面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則將手掌輕輕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則不行吻手禮。

接吻禮,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朋友、夫妻之間表示親昵、愛撫的一種禮節。 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接吻。在高興、喜慶或悲傷時,一般也行接吻禮,表示親熱或 安慰。

擁抱禮,是歐美各國熟人、朋友之間表示親密感情的一種禮節。見面或告別時互相擁 抱,表示親密無間,感情深厚,擁抱禮通常和接吻禮一起進行。

(三)節日

1)感恩節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 美國人全家歡聚的節日。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當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 習俗人們在這里都要做感恩祈禱。美國人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而在 感恩節,他們總是力爭從天南地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 事,使人感到分外親切、溫暖。

2)聖誕節

是美國人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每年12月25日,全國便沉浸在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

從感恩節過後的第二天,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滾滾,商人們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銷他們的各種貨物,普通人也願意趁此機會棄舊更新。

聖誕夜是一個狂歡的夜晚。美國人常常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人們在小杉樹上或 小松樹上掛滿禮物、彩花和彩燈,樹頂上還裝上一顆大星。大人們站在一旁欣賞聖誕樹, 孩子們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圍著聖誕樹跳起歡快的舞蹈。在公共場所,賀年片上 到處都有聖誕老我的形象。有時在家裡也由一人扮成聖誕老人,為大家分發禮物。

美國人慶祝聖誕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狂歡。送禮物和裝飾家庭,是他們最重要的慶祝方 式。每個家庭,都放著大包的禮物。孩子們把襪子掛在火爐邊,希望聖誕老人在深宵把禮 物帶來,放進襪子里。

每一個家庭在12月中旬,便會在市場上選擇一株稱心滿意的聖誕樹並裝飾得五彩繽紛。 青少年都愛在聖誕前夕和聖誕晚上舉行派對,許多情竇初開的小夥子,視第一次參加 聖誕舞會為人生大事呢!

3)元旦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元旦來臨之際,喜歡把雄鷹,貓頭鷹等飛禽的羽毛用來裝飾衣鞋 帽,以示吉祥如意。

(四)禁忌

在歐美各國嚴禁隨地吐痰和亂丟垃圾,違者要罰款。違者必罰,沒有例外。 有些西方人也忌三,特別是點煙的時候,不論你用火柴還是打火機給他們點煙,點到 第三個人時,他們往往會面呈難色,有的人甚至會有禮貌的拒絕。

(五)小費

搬運員:每件行李付費五十美分。 旅館門衛:如為您喚叫出租汽車並照顧您上車時應給五十美分。 旅館寢室打掃女工: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給小費。如住得久一點,每三天給二元 左右(高級旅館應再多給一點)。放在床前櫃上就可。 旅館餐廳應該給15%左右的小費,放在桌上就行,或根據餐廳服務情況,由顧客自己在賬單上填寫給小費的百分數,一般可由10%至20%不等。自助餐館不給小費。

(六)電源規格

美國的電力為110/120伏特;交流電,60赫茲。

(七)

辦公時間: 各機構辦公時間並無一致,通常:

政府:周一-周五,09:00-17:00 09:00-15:00 公司:周一-周五,09:00-17:00

商店:周一-周六,09:30-18:00

美國部分地區銀行開業時間較早,打烊時間較晚。

每周各百貨公司有一晚照常營業。

❷ 為什麼外國婚禮快結束時新娘要拋一束鮮花

新娘拋的是手捧花。
在西式婚禮中,新娘拋手捧花是整個婚禮的一個高潮,這象徵著幸福的傳遞。
在婚禮儀式的最後把捧花拋向單身人士,搶到捧花的人也就承載了新人的幸福,可以很快就會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❸ 外國和中國的悼詞異同

古今中外,追悼文一直是連接生者和逝者的橋梁,也記錄了人類對死亡的無數次追問。中外悼詞共通的一點,都是企圖為逝者樹立一座文字的豐碑。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悼的文體 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中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哀辭文體是誄辭的旁支。誄辭的對象主要是王公、貴族、士大夫並以頌贊死者功德為主;而哀辭的對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壽終者」,同時以抒發生者哀悼之情為主。弔文指憑吊性的文章,「吊」有慰問之意。弔文內容較誄辭、哀辭廣泛,也較其龐雜。可以說弔文是中國古代群眾性的哀悼文體。它不一定是歌頌功德的文字,如漢代司馬相如的《吊秦二世賦》。弔文也可以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成為一種詠懷性的文體,如《吊戰場》之類。祭文是古時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時所誦讀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圍較廣,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屬於哀悼文體的范疇。今天我們所說的悼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它反映出新時代的新變化,無論在形式和還是在內容上,同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均有實質性的不同。
與先民古代哀悼性文章相比,悼詞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總結死者生平業績,肯定其一生的貢獻 現代性悼詞是一種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現實性的文體,人們以此既寄託哀思又通過死者的業績激勵後來者。如毛澤東同志在追悼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致的悼詞,留下了《為人民服務》的不朽篇章。它不知激勵了多少勇於犧牲、為民請命的革命志士,直至今天它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悼詞的內容是積極向上的 情感基調是昂揚健康的。它不象古代哀悼文,一味宣洩情緒,充滿悲傷的情調,讓人感到愁悶壓抑。它應該排除一切感傷主義、悲觀主義、虛無主義等消極內容。它不是面向過去,而是面向現在和將來,人們常說的「化悲痛為力量」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三)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悼詞既可以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又可以寫成優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敘事為主,也能以議論為主,還可以抒情為主。同時既有供宣讀的形式,又有書面形式。概括來講,充分肯定死者對社會的貢獻,真誠表達生者對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質朴無華的語言和多種多樣的形式體現化悲痛為力量的積極內容。這就是現代悼詞的基本特徵。悼詞,在為逝者舉行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話或文章,專用於對逝者的哀悼。
1、宗教文化不同。在喪葬中,西方國家基本上屬於宗教式的喪葬禮儀。西方喪葬禮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將每一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生關系,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基督教的喪禮更多的是為死者祈禱,祝其靈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脫生前痛苦。近現代以來,由於西方崇尚「個人本位」,主張「以個人為中心」,因此在喪禮中,根據宗教禮儀,重在安置死者的「靈魂」。從它的喪葬儀式可以看到他們的宗教傳統。儒家確立了中國喪葬禮儀的大傳統。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一直存在靈魂不死的信仰,經儒家倫理化解釋,人們關心死者的靈魂,靈魂附於神靈,供奉於祖廟。後來佛教的傳入,則帶來了「六道輪回,轉世托生」等觀念。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講煉丹成仙,在民間並無多大影響,但在發展過程中,它逐漸吸收了儒、佛教的許多觀念,終於和儒、佛成為鼎足之勢。從道教對中國傳統喪葬禮儀的影響中,亦可看到道教與儒、佛二教的關系,道教給喪葬文化帶來了關於地府陰間的觀念。宗教的融合體現在喪葬禮儀中,那便是以儒家傳統喪禮為主體,融合了佛、道二教的喪葬禮儀的出現。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裝斂、報喪、成服、大斂、出殯等等;但其中又雜以眾多佛、道習俗,如請陰陽生批書、置七星板、釘長命釘等是道教習俗;而念倒頭經、做七七齋則是佛教習俗。更為有趣的是做七七齋時,首七由和尚念經,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經,四七為喇嘛念經,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經,七七又由女尼誦經,真是魚龍混雜,但正是這種看似矛盾的習俗體現了中國傳統喪葬禮儀的宗教信仰文化。
2、倫理文化不同。秦漢以後漢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地位的一種倫理文化。儒家倫理學中以「孝」為核心,並將其提升到最高范疇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說「夫孝,天下之大經也。置之而塞於天地,施諸後世而無朝夕。」「孝」不僅是人們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總括一切德行,所有的具體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現,因此社會各階層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觀念,而「孝」的體現之一就是喪葬活動的重殮厚葬,而簡辦喪事便會被視作「不孝」,會招致輿論的譴責,損害個人乃至家族名譽。喪葬禮儀中的繁多的禮節都表現了儒家的孝義。西方的倫理道德觀,用著名的倫理學專家黃建中的話來說就是:遠西倫理是宗教倫理、個人本位、利權平等、崇尚親愛等。崇尚個人與自我是西方倫理價值觀的一個基本取向,我們可以把西方的倫理價值觀稱為「重個人」的價值觀。尤其是文藝復興運動之後,崇尚自我的價值取向更加鮮明地突現出來。在西方的喪葬禮儀中,除重視的對上帝的尊崇外,沒有中國的那種濃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殮厚葬,而是簡喪薄葬,重在安葬靈魂。因此在喪葬禮儀中沒有了中國的那些繁文縟節。
3.顏色文化不同。在傳統的喪葬中,中西方國家採用了截然不同的顏色。西方國家採用的是黑色,而中國則採用白色。美國的喪葬禮儀中,所有的靈車一律為黑色,車窗遮有黑紗。送葬人一律身著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領帶。參加者身著黑色的衣服或佩帶黑紗,以示對逝者的哀悼。人們需要黑色文化來擺脫恐懼(死亡的恐懼)並將它形象化和實在化,這是人們潛在的需要。在中國,喪禮則以白色示悼念。據說,這是受了佛教的影響,由此,人們把老人的壽終正寢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臉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喪停的房間窗戶鏡子等都要用白色來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個喪葬是以白色為主色調。西方國家白色則用於與喪葬完不同氣氛的新人的婚禮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紗,寓意純情聖潔。現在隨著異質文化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人們的顏色觀在不知不覺發生著變化。人們接受、引進異質文化,從而更加豐富充實本土文化的內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聖潔;以前在中國卻是孝服的顏色,可現在,青年人拍婚紗照,新娘穿著潔白的婚紗,也不再有人會大驚失色。紅色在西方人傳統觀念中是與血腥、淫穢聯系起來的,可現在他們身著中國傳統的紅色唐裝時,同樣的喜盈滿面。可以預言,隨著漢英語言相互接觸、漢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漸深入,顏色詞的這種聯想義和象徵義的趨同現象將會日益增加,並交互疊合。
4.禮物文化不同。贈送禮物在受傳統文化影響下,在不同的社會場景中,禮物交換與贈送被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根據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中,贈送禮物有一定的講究,特別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禮等)禮物具有了社會功能。西方國家的葬禮上,親戚朋友悼念死者,鮮花必不可少,參加葬禮的人,一般都要為死者獻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國,喪禮是沒有人送鮮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傷。
綜上,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最終在於:中華文化在根底深處一直沒有擺脫人對自然的依附關系;西方文化則是徹底擺脫了人對自然的依屬。現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補,使得現代的喪葬禮儀相互之間越來越接近,從而進一步達到真正的「中西合璧」。

❹ 有幾個外國的客戶,准備給他們送花過去,不知道有什麼禁忌不

這樣吧 我把一些常見的國家送花禁忌發給您:

國外,給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著他們不成熟。不要給年輕人送大朵大朵的鮮花。
在印度和歐洲國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誠悼念品;
日本人討厭蓮花,認為蓮花是人死後的那個世界用的花。送菊花給日本人的話,只能送品種只有15片花瓣的。
在拉丁美洲,千萬不能送菊花,人們將菊花看作一種「妖花」,只有人死了才會送一束菊花。
在巴西,絳紫的花主要是用於葬禮,看望病人時,不要送那些有濃烈香氣的花。
墨古哥人和法國人忌諱黃色的花。
與德國、瑞士人交往:送朋友妻子或普通異性朋友,不要送紅玫瑰給他們,因為紅玫瑰代表愛情,會使他們誤會。
德國人視鬱金香為「無情之花」,送此花給他們代表絕交。
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菊花像征著悲哀和痛苦,絕不能作為禮物相送。
在俄羅斯、南斯拉夫等到國家若送鮮花的話,記住一定人要送單數,因雙數被視為不吉祥。
在法國,黃色的花是不忠誠的表示;
羅馬尼亞人什麼顏色的花都喜歡,但一般送花時,送單不送雙,過生日時則例外,如果您參加親朋的生日酒會,將兩枝鮮花放在餐桌上,那是最受歡迎的。
百合花在英國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著死亡,絕不能送。

❺ 為什麼外國婚禮快結束時新娘要拋一束鮮花

1. 西方婚禮傳統中,新娘在婚禮快結束時會拋擲手捧花。
2. 這一行為被視為婚禮的高潮,象徵著幸福和好運的傳遞。
3. 新娘通常會將手捧花拋向單身賓客,寓意著搶到花的人將復制新人的幸福。
4. 流行觀念認為,搶到捧花的人不久後可能會遇到自己的真愛並步入婚姻殿堂。

❻ 娉曞浗浜洪佽姳鏈変粈涔堣茬┒錛屽栧浗浜洪佽姳紺間華

娉曞浗鏈鐩涜岀殑棣堣禒鐗╁搧鏄椴滆姳錛岄矞鑺辨槸鍙嬭皧鐨勮薄寰併傛墍浠ユ硶鍥戒漢閫佽姳涔熷緢鏈夎茬┒錛屾硶鍥芥渶鐩涜岀殑棣堣禒鐗╁搧鏄椴滆姳錛岄矞鑺辨槸鍙嬭皧鐨勮薄寰併傛墍浠ユ硶鍥戒漢閫佽姳涔熷緢鏈夎茬┒錛岄偅涔堬紝娉曞浗浜洪佽姳涔犱織鏄浠涔堝憿錛熸硶鍥戒漢寰堝枩鐖辮姳錛岀敓媧諱腑涔熺諱笉寮鑺憋紝鐗瑰埆鏄鎺浜茶垮弸錛屽簲綰﹁盪浼氭椂錛屾昏佸甫涓婁竴鏉熺編涓界殑椴滆姳錛岄偅涔堬紝娉曞浗浜洪佽姳涔犱織鏄浠涔堝憿?
鐢蜂漢涓嶈兘閫佺孩鐜鐟扮粰宸插氬コ瀛愩備漢浠鍦ㄦ嫓璁挎垨鍙傚姞鏅氬寸殑鍓嶅曪紝鎬繪槸閫侀矞鑺辯粰涓諱漢銆備絾鍒囪頒笉瑕侀佽強鑺憋紝鍥犱負鍦ㄦ硶鍥(鎴栧叾浠栨硶璇鍖)鑿婅姳浠h〃鍝浼わ紝鍙鏈夊湪钁紺間笂鎵嶉佽強鑺便傚叾浠栭粍鑹茬殑鑺憋紝璞″緛澶濡婚棿鐨勪笉蹇犺礊錛屽崈涓囧埆閫併傚彟澶栦篃蹇岄佽強鑺便佺墶涓硅姳鍙婄焊鑺憋紝鍦ㄦ硶鍥斤紝搴蜂箖棣ㄥ湪娉曡閲屼笌鈥滄墸鐪尖濆悓闊籌紝琚縐頒負鈥滈瓟楝間箣鐪尖濓紝灞炰簬涓嶇ゥ涔嬬墿銆
娉曞浗浜哄枩嬈㈢帿鐟幫紝鐜鐟拌姳琛ㄧず鐖辨儏銆備粬浠瑙嗛矞鑹寵壊褰╀負楂樿吹錛屾墍浠ユょ被鑺辨湹姣旇緝鍙楁㈣繋銆傝摑鑹插湪娉曞浗琚璁や負鏄鈥滃畞闈欌濆拰鈥滃繝璇氣濈殑鑹插僵錛岀矇綰㈣壊鏄縐鏋佸悜涓婄殑鑹插僵銆備絾娉曞浗浜哄繉璁蟲牳妗冿紝鍘屾伓澧ㄧ豢鑹詫紝蹇岀敤榛戞冨浘妗堬紝鍟嗘爣涓婂繉鐢ㄨ強鑺便傛硶鍥戒漢榪樿嗗瓟闆涓烘伓楦燂紝騫跺繉璁充粰楣や箤榫燂紝璁や負鏉滈箖鑺便佺焊鑺變笉鍚夊埄銆
鍙﹀栵紝閫佽姳鏃惰姳鏉熶笉鑳芥崋鎵庛佷笉鑳藉甫鍦燂紝鉶界劧閫佽姳鏃舵槸鍗曟暟銆備絾涓嶈兘鏄涓嶅悏鍒╃殑鈥13鈥濄傝屽叾浠栭粍鑹茬殑鑺辨湹鍒欐剰鍛崇潃澶濡婚棿鐨勪笉蹇犺礊錛屼篃涓嶅疁閫併
娉曞浗浜烘妸姣忎竴縐嶈姳閮借祴浜堜簡涓瀹氱殑鍚涔夛紝鎵浠ュ湪閫佽姳鏃朵竴瀹氳佹厧閲嶏細
1銆佺帿欖傝姳琛ㄧず鐖辨儏;
2銆侀儊閲戦欒〃紺虹埍鎱曚箣鎯;
3銆侀洀鑿婅姳琛ㄧず鎴戝彧鎯寵佸埌浣;
4銆佸ぇ涓借姳琛ㄧず鎰熸縺;
5銆佺嬫搗媯犺〃紺哄咖鉶;
6銆佹按浠欒姳琛ㄧず鍐烽叿鏃犳儏;
7銆佺櫨鍚堣姳琛ㄧず灝婃暚;
8銆佺墶涓硅〃紺哄崇緸;
9銆佺孩鑼惰姳琛ㄧず鎴戣夊緱浣犳渶緹庝附銆
10銆佺傳涓侀欒〃紺烘垜鐨勫績鏄灞炰簬浣;
闄や簡椴滆姳涔嬪栵紝娉曞浗澶栦埂鍑轟駭鐨勬湸緔犲搧錛屽儚棣欐熴佺櫧鍏板湴銆侀欐按絳夌瓑錛屼篃鏄涓嶉敊鐨勯夋嫨銆備笉榪囷紝鐢峰+鍗冧竾涓嶈兘_渚垮悜濂沖+璧犱簣棣欐按錛屽洜涓鴻繖縐嶅仛娉曟湁榪囩伀瀵嗗垏涔嬪珜銆
閫氳繃浠ヤ笂瀵規硶鍥戒漢閫佽姳涔犱織鐨勪粙緇嶄綘涔熶竴瀹氭帉鎻′簡錛屾墍浠ヤ互鍚庢棤璁烘槸鍑哄浗鑰冨療榪樻槸鏃呮父鎴栨槸鐣欏︼紝閮借佸叆涔¢殢淇楋紝鍗冧竾涓嶈侀侀敊浜嗐

❼ 國外著名的花節有哪些

日本櫻花節 櫻花節是日本最富有群眾性的民間節日。節日里,五顏六色的綵球、彩燈被高高懸掛在風景區或神社寺廟里,與粉妝玉琢、燦若雲霞的櫻花交相輝映。入夜,燈火齊明,人們雲集在櫻花樹下,對花暢飲,饒有情趣。

保加利亞玫瑰節 每年的第一個星期天,「玫瑰之國」保加利亞都要在位於巴爾干山「玫瑰谷」中的村鎮上舉行盛大的玫瑰節活動。人們用歡歌載舞驅散耕耘的辛苦,迎接玫瑰豐收年。

斐濟紅花節 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的紅花節於每年八月份舉行,為時一周。紅花學名木槿,是一種常年開花的熱帶灌木,深受斐濟人喜愛,常用它來作為頭飾與裝點居室。紅花節期間,首都蘇瓦市擠滿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全城彩旗飛舞,熱鬧非凡。

奧地利水仙花節 每年五月下旬,奧地利的巴特奧塞要舉行一屆水仙花節,花節期間選出當年的「水仙皇後」和「水仙公主」,氣氛十分熱烈。巴特奧塞的水仙花節是奧地利規模最大的花節,每年吸引大批遊客甚至有些外國遊客專程前來觀賞。

墨西哥仙人掌節 墨西哥素有「仙人掌之國」的別稱,每年八月中旬,都要在米爾帕阿爾塔地區舉辦仙人掌節。節日期間,張燈結綵,四周搭起餐館,專做仙人掌食品出售;同時,展出各種仙人掌製品,如蜜餞、果醬、糕點以及以仙人掌為原料製成的洗滌劑等生活用品。

荷蘭鬱金香節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每到暮春時節的五月十五日、鬱金香盛開之時,便舉辦鬱金香節。節日里人們用五顏六色的鮮花紮成花車。歡樂的人們頭戴花環,揮舞花束,簇擁著「鬱金香花王」,浩浩盪盪地穿街過市,形成鮮花的海洋。每年節日,全世界幾十萬人慕名而觀光,盡興而歸。

南斯拉夫含羞花節 含羞花是南斯拉夫的報春花,當各地還是嚴寒的冰雪,二月的黑山共和國亞得里亞海濱,漫山遍野金黃色的含羞花已透露春的氣息。從一九七○年起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含羞花節活動。節日期間的海濱到處是人流花海。姑娘們向客人贈酒和乾無花果,婦女們用油煎小魚迎賓客。晚上舞會是花節的高潮。

美國杜鵑花節 在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莫比爾,每年三月一到,為期兩個月的杜鵑花節就開幕了。花節的高潮在三月三十一日,這一天城裡要舉行盛大花車遊行,隊伍長達三十多英里,全城到處都裝飾著鮮花,處處充滿節日氣氛。在花節期間還有各種音樂、園藝、體育比賽和其他表演項目。

美國山茶花節 美國薩克拉門托,到處都有山茶花,享有「世界山茶花都」的盛譽。每年三月二日到十一日,是傳統的山茶花節。屆時,全城男女老幼,無不簪花掛朵,大街小巷,處處花團錦簇,清香四溢。

日本菊花節 日本除盛行櫻花節外,在每年農歷九月初,還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菊花節。節日里,人們到處擺滿菊花,並舉行菊花酒會,一邊品嘗著菊花酒,一邊欣賞著五彩紛呈的菊花。各地還舉辦菊花展覽,其中以本州福島的「菊花人偶」最為著名。這種用菊花裝飾的假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傳說人物,也有歷代英雄。

泰國花車節 清邁是泰國花卉出口的重要基地。素有泰國「花城」之稱。二月的清邁,花香處處,在這美好的季節,清邁人民每年都舉辦花車節,為時三天。節日的高潮以鮮花裝飾(一輛花車一個主題並坐著「花卉小姐」)的花車遊行。最後由評委選出最佳「花卉小姐」。

此外,還有印度的茉莉花節,加拿大的楓糖節,阿根廷的花市節,義大利的鮮花節等;在我國,花卉節就更多了,如蘭花節、荷花節、牡丹花節等

熱點內容
常用鮮花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2-06 01:48:10 瀏覽:247
六道丁香 發布:2025-02-06 01:45:45 瀏覽:54
七夕去干嗎 發布:2025-02-06 01:43:36 瀏覽:739
品色花藝 發布:2025-02-06 01:41:53 瀏覽:532
丁香加米酒 發布:2025-02-06 01:37:30 瀏覽:212
偽娘愛百合 發布:2025-02-06 01:10:37 瀏覽:252
甘露花卉 發布:2025-02-06 01:06:25 瀏覽:465
思念的花語是什麼花 發布:2025-02-06 01:06:17 瀏覽:233
家居花卉價格 發布:2025-02-06 00:56:43 瀏覽:556
紅線蘭花 發布:2025-02-06 00:54:36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