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江陰山觀花店

江陰山觀花店

發布時間: 2025-04-26 03:39:47

❶ 上海有哪些花鳥市場有賣寵物狗的

1 精文花卉市場(已拆), 陝西南路近文化廣場新開一個
2 曹安花卉市場 武寧路2207號 200333
3 苗木花卉交易市場 欽州路639號 200233
4 古北花卉市場 虹橋路1778號 200336(已拆)
5 古北新區花卉市場 古北南路2號 200336
6 金橋花鳥市場 浦東新區棗庄路399號 201206(已拆)
7 虹橋花卉市場 虹井路718號 201103
8 新十鋼花鳥市場 凱旋路1355號 200052
9 曲陽花鳥市場 曲陽路570號 200092(已拆)
10 廣電商都花卉市場 宛平南路88號 200030
11 本溪路花鳥市場 江浦路1715號 200093
12 虹航花鳥市場 虹橋路2374號 (虹井路口)200335
13 梅園花鳥市場 浦東新區福山路49弄 200120
14 萬商花鳥市場 西藏南路405號,另,周家嘴路大連路口也有一家
15 南京西路奇石古玩市場 南京西路688號 200041
16 五角場花鳥市場 國和路493號 200433
17 長橋花鳥市場 羅城路389號(靠近龍川北路) 200231
18 洛川花鳥市場 洛川東路81號 200072
19 交大農科新橋花卉園區花卉交易中心 松江區新橋鎮馬湯村 201612
20 江寧花鳥市場 江寧路595弄 200060
21 環島花鳥市場 國扶路36號 200434
22 中環花鳥市場 浦電路280號(濰坊五村) 200120
23 大都市鮮花港 西藏中路518號 20001
24 西宮花卉水族藝術苑 滬西文化宮(武寧路225號) 200063
25 鐵路上海站花鳥市場 梅園路178號 200070
26 上海花卉貿易中心 製造局路130號 200023
27 佳樂美花鳥市場 武夷路759號 201103
28 雲台花鳥市場 浦東新區雲台路 200126
29 滬太花卉市場 滬太路1012號 200065
30 匯虹花鳥市場 東站北路612號 200434
31 恆大花木世界 浦東新區歸涇村葉家宅258號 200126
32 豐綠花卉市場 西藏北路中興路口 200071
33 綠苑花卉市場 浦東新區浦建路620號 200127
34 雲薈花卉拍賣中心 滬太路1030號 200065
35 鑫橋花鳥市場 虹橋鎮新橋路188號 201103
36 馨綠花卉市場 嘉定區馬陸鎮 201801
37 朱家角花鳥市場 青浦區朱家角鎮 201713
38 江陰路花鳥市場 黃家闕路安瀾路 200011
39 上海新澤源花木園藝發展有限公司 曹安路3006--3058號 201812
40 新涇花卉市場 長寧區北新涇鎮 200335
41 新穎花卉市場 淮海西路570號 200052
42 安西花卉市場 安西路
43 歐倍德金橋園藝超市 浦東新區金橋鎮
44 歐倍德梅川園藝超市 普陀區梅川路
45 上海裝飾市場園藝超市 漕溪路198號 200030
46 上海明輕花卉市場 明珠輕軌漕溪路站內 200030
47 上海山泉花鳥市場 三泉路693號(保德路) 200435
48 武定路花鳥市場 武定路1140號(萬春街62號)
49 龍陽路花卉市場 浦東地鐵龍陽路站
50 梅隴花卉市場 虹梅南路(益梅路底) 200237
51 莘枳路855號花鳥市場
52亦展花鳥市場 北艾路1577號(近楊高南路)
53黃山花鳥市場 雲山路886號(張揚路口)
54上鋼花卉,在浦東,成山路上[上南路和長青路之間
55錦燁花卉,在浦東,浦東南路近浦三路南浦大橋下橋處
56長寧區可樂路
57曹家渡有個花鳥市場,在萬航渡路上
58浦東金橋長島路(近菏澤路)菜市場內
最後編輯此帖2006-03-04 12:32。

曹安花卉市場 武寧路2207號近大渡河路口
五角場花鳥市場黑山路長海路附近
江陰路花鳥市場
滬西工人文化宮後門 花鳥魚蟲市場
欽州路花鳥市場 坐地鐵到漕寶路站下,走漕寶路,到欽州路後右轉,一直向前走!在欽州路六百九十幾號
虹井路花鳥市場 虹井路,紅松路
虹橋花鳥市場 西郊公園對面
西郊花鳥市場 虹橋路,虹許路
文廟花鳥市場 人民路,蓬萊路
本溪路花鳥市場 江浦路,本溪路
嵐靈花市 嵐皋路,靈石路
嵐靈花鳥市場靈石路新村路口近大華新村(普陀區黨校對面)
滬太路的一家在滬太路宜川路口附近往靈石路方向的小區里市場的牌子很小。但新穎,輕軌虹橋路站下,路的東邊就是;新十鋼在新穎北面200米。

1)滬太路(近宜川路)花鳥市場(小);
2)滬西工人文化宮花鳥市場(大);
3)新穎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4)曹安花鳥市場(武寧路/大渡河路)(大);
5)徐匯花鳥市場(宛平南路/近肇家浜路)(小);
6)欽州路花鳥市場(近田林路)(大);
7)環島花鳥市場(五角場/近黑山路)(小);
8)曲陽花鳥市場(曲陽路上)(小);
9)鳳陽花鳥市場(鳳陽路上)(小);
10)新十鋼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11)江陰路花鳥市場(江陰路/黃陂路)(中);
12)新江陰路花鳥市場(安瀾路/近西藏南路)(中);
13)西藏路花鳥市場(近東台路)(中);
14)楊浦公園花鳥市場(隆昌路)(中);
15)建工006市場(浦東大道/居家橋路)(大);
16)黃山花鳥市場(雲山路/張楊路)(小);
17)上南花鳥市場(上南路/永泰路)(中);
18)雲台花鳥市場(雲台路/昌里路)(中);
19)雙環花鳥市場(浦電路/嶗山東路)(小);
20)東方路花鳥市場(浦建路/楊高路,在建)(中)。
上述的「大、中、小」均是對觀賞魚的規模而論。
龍川北路,長橋花鳥市場.輕軌到上海南站下走過去10 分鍾

楊高北路(靠近巨峰路)易初蓮花門前有個「美蓮花卉市場」
其中有7-8家水族店,還有古玩和花店,大部分是從建工搬過來的才開業十幾天,還在招商呢

嵐靈花鳥市場咋摸有倪?這個算上海最大的幾個花市之一了,精文花市好多都搬這來了,我經常會去轉悠。昨天和朋友去萬航渡路辦事順路去曹家渡花鳥市場轉了轉,感覺賣魚的少了點。有一家的寶蓮燈養的賊肥,不過在個大缸里撈不出來。曲陽花市那邊原來我是常客(單位和住的地方都在那邊),規模不大,靠家樂福,咋拆了呢?可惜了,大概是造地鐵吧。
這貼子我原來在其他網站上也看到過,但沒太在意。茶博士真是熱心啊,感謝提供這么多資料。希望其他網友能夠隨時更新,做的更詳細就更好了。

周家嘴路大連路口,也是萬商花鳥市場,和西藏南路的是一家的。虹口區,楊浦區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不錯的。

❷ 江陰海鵬醫葯香樟花店營業吋間

每天早上八點。位於江陰市鋒御的海鵬醫葯香樟花店的營業吋間定於每灶運天早上八點,江陰市是江蘇隱基梁省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位於無錫市北側。

❸ 李移舟|馬蹄秋水 虎尾春冰——在京都巷陌踏尋宋元器物中的人心五欲

題解: 舊時文人常以此八字入聯語相對仗。

馬蹄,秋水,指《莊子 · 外篇》中的《馬蹄第九》和《秋水第十七》兩章,一言天馬無羈,伯樂善治馬反而害馬早死;一言秋水灌河,海納百川,井蛙不可以論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天地之外尚有至大無涯之域。

虎尾,春冰,出於《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言「大人」的憂患之心就像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漸將解凍的冰面上。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估摸應是朱子一派道學先生對這馬蹄虎尾八個字的體味。我在此挪用則只是因為讀起來、看上去都很美,並借來比喻宋元美術與器物中的兩端,一種是自由無拘、了無罣礙的美,如磁州窯、耀州窯之刀斧鑿鑿;一種是忐忑不安,戴著鐐銬曼妙舞蹈的美,如定瓷與哥窯的恭謹和內省。並進而相互交織、滲透、迭壓、幻化。

    虎蹄,馬尾,春水,秋冰。

    「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

    ——宋磁州窯枕題辭

    舊題宋太平老人《袖中錦》開篇列出有宋一朝二十八種天下第一:

    「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瓷、浙漆、吳紙、晉銅、西馬、東絹、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興化軍孑魚、福州荔眼、溫州褂、臨江黃雀、江陰縣河豚、金山咸豉、簡寂觀苦筍、東華門把鮓、京(又作「右」)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長老、京師婦人,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從書後行文來看,作者時代應已入元,但的確通篇充盈著濃濃的宋人氣味兒。

這種氣味是將汴京的女人味兒與江陰的河豚味兒混著,是將江南的士大夫味兒與開封東華門的腌魚味兒混著,是將大內的酒香與交趾國進貢的咸豆豉味兒混著,是將高麗秘色「出香」與定州白瓷甌渾置於茶床之上,是跨坐契丹的金馬鞍,腰佩西夏的鐵利劍,是嚼著簡寂觀的苦筍,再痛吸一口洛陽牡丹花的濃香……

總之,混融感官與理性,出入跳躍於雅俗之兩端,很違和又很不違和,在不經意間引誘你、俘獲你,於若即若離之中,並略帶一抹虐戀式的絳緋唇脂。在宋詞與宋畫間也常有此趣味。

故此,慕宋至極之士言必稱「佞宋」,藏書家黃丕烈自號「佞宋主人」,絕聲色之好惟以藏校宋版為生命。畫家吳湖帆填《佞宋詞痕》於滬上孤島,品宋刻《梅花喜神譜》,嗟悼亡妻潘靜淑,唱和知己周練霞。

    佞宋,是一種溺愛,讓你有些微輕慢的窒息。

    然而我們身處祖國的心臟,微信間尚不敢造次又何敢稱「佞宋」?,況幽燕之地,只餘下中山公園里一塊乾隆從臨安德壽宮遺址強移來的宋石「青蓮朵」了。北海瓊華島確始於金,然而大金功業令「遼傾宋奔」,在滅宋之邦「佞宋」實在有些煞風景吧。又加上近日的北京,世事紛擾,服服帖帖的北京本地土著也覺面上無光。如閱一百一十年前排滿革命者編寫的《燕京游記》所雲:

    「燕地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而豪傑輩出焉。乃今多靦顏俯首之人也。豈以五胡契丹金人蒙古東胡竊據而後膻腥混雜而民性為之大改耶?抑燕民向受外人壓抑最為密邇,故習慣自然以養成奴隸之根性耶?」

    作者呼籲荊軻等「屠狗擊築之徒」憤然而興。被胡化的我輩有些汗顏,之後還是乖乖回到胡衕附近胡吃一頓胡人酒肉,肉乾酒罷,洗腳上床,休管他門外有斜陽。

    南望開封,屢次被淹、被毀的汴京宋城早已深埋地下,新開封已華麗轉身為一個中原小吃重鎮。再南望「行在」杭州,西湖歌舞依舊,只是電商名城的煙火氣與「人間天堂」的書卷氣結合得尚未妥帖,甫出西湖邊一百五十步外便令人心浮氣躁。安縵法雲的瓦舍庭園尚稱雋雅,然承包出去的杭幫菜餐廳則不敢恭維。那麼我們能去本星球上的哪個現有的大都市裡追尋宋人的鄉愁呢?

思來想去,檢點本冊徵集到的器物,發現一半左右都曾為日本舊藏,包裝桐盒森森然在列。又有友人T先生新置京都古宅於金閣寺旁,青苔古牆,景緻粲然,熱情招客小住。

心下稱好——不如東渡。

    東渡,去京都罷。

    在致拍攝小組同仁的一封短札里,我寫道:

    關於日本拍照,主題大致為去京都找尋宋元人間的色、聲、香、味、觸。因為平安至室町時代的京都,深受宋元文化和禪宗的影響,尤其是南宋。幹道、淳熙年間,日本臨濟宗初祖榮西禪師兩度入宋求法,歸京都後弘闡禪宗。來自寧波和天目山中的中國僧人、商人也在宋元百年間絡繹東渡,攜來佛像、佛畫、陶瓷、漆器乃至茶道、香道、花事、伎樂。憶及十餘次往來京都,感覺其寺院建築,山形水系,木石庭園,街道布局,河流穿城而過、酒樓勾欄沿河鋪展的氣息實具宋風。所以我們可以有所取景。室町時代能樂大師世阿彌和尚說:「隱藏著的花才是真正的花」,又說:「欲演怒濤之勢,必存風柔之心」,我們拍秋景不用拍花,拍果實、拍落葉、拍水、墨、茶、酒、點心甚至豆腐或魚翅面,並結合幾件器物搭配。果實靜物布局可參考牧溪和尚的六柿圖。表達一種晚秋的成熟、慵懶、寂滅與輪回。當然,龍安寺偉大的石庭枯山水是少不了的,因為與我們的哥窯瓷器氣味相投。祝順利,秋日和。

    於是攝影師曹攜狐、牛、楠諸同事分頭行動:赴本能寺旁寺町通之鳩居堂輕掀暖簾,購筆墨熏香;於始於明治三十七年的京都名店Yojiya購艷紅胭脂;再於伊勢丹站前購柿子,挑最好看最純色的幾只;於河原町路口花店細細挑選紅天竺、毛栗子;順路拍攝鴨川三條四條間的水景;再於寬永堂購和果子數種。日暮,赴元吉町白碗竹筷樓食當家名物魚翅面。

飯罷,歸宿,一切就緒了。

    「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

    ——乾隆《詠官窯盤子》

    談起清代帝王的藝術品味,時人必揚雍正而貶乾隆。但僅就宋瓷賞鑒而言,乾隆無疑是明清兩代可稱卓越的鑒賞家。其祖父康熙勝在創新,不喜舊磁器,在《聖祖庭訓格言》中甚至說:「舊磁器皿俱系昔人所用,其陳設何處,俱不可知。看來未必潔凈。」故不可留用,只能置之案頭作為一時清賞。父親雍正則是創新與復古兼有。到乾隆則竟是一位狂熱的「向後看」的復古主義者了。

    台北故宮的《得佳趣》一書對乾隆「佞宋」梳理得非常清楚,乾隆一生為陶瓷鑒賞所做御制詩約二百首,其中題刻在宋瓷五大名窯(包括誤判為宋者)上的,已知存於兩岸故宮和大英博物館的器物就有131件之多,北京保利亦曾經手官窯小方壺、「柴窯」碗、官窯小貫耳壺三件御題瓷器。可以說對陶瓷鑒賞,乾隆帝十之八九的精力都傾注在宋瓷上了,故而珠山御窯廠的那些玲瓏工巧的新作雖然「新瓶制更佳」,但顯然對乾隆帝來說是不怎麼走心的,而他同現代學者一樣,對《坦齋筆衡》、《負暄雜錄》、《春風堂隨筆》、《遵生八箋》中對官哥窯的有所記載的重要文獻非常熟悉,章生一、章生二,汝州青器,北宋官窯,修內司,郊壇下,哥哥窯,龍泉窯,這些我們今日在研討會上諸專家仍然莫衷一是的宋瓷核心問題,也是當年乾隆念茲在茲的。並且在鳳凰山窯址發掘前的二百三十年前,他就已堅定得認為修內司官窯產自臨安鳳凰山。

    「修內陶秘器,官窯異外間。

    難分建隆代,總出鳳凰山」

    ——乾隆《詠官窯葵花盤》

    「掙釘猶是宋窯遺,冰裂紋存泑水滋。

    一例鳯凰山下土,不經陶煉孰珍之」

    ——乾隆《詠官窯碟子》

    本冊有幸收入兩件哥窯名品,一為哥窯倭角方洗,一為哥窯貫耳壺,壺底亦蒙御題,並貼有清宮「敬字型大小」黃簽,似舊藏於紫禁城敬勝齋中。哥窯器亦是乾隆經常題詠的名器,有詠《哥窯盤子》雲:「處州精製擅章生,盤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號有難兄。」乾隆對哥窯的最看重之處在於其被稱為「百圾碎」的釉層碎密開片不同於官窯的特殊美感,所謂「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恰似標壞相,而能完謐神。」(《詠哥窯葵花碗》)

乾隆認為,哥窯瓷器勝在「古色穆然火色微」,而釉色不如官窯青潤,即「純青雖覺遜官窯」。但聖明如炬的乾隆竟然發現:哥窯在五大名窯中的首屈一指之處在於:符合政治正確。乾隆題哥窯盤子詩曰「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即「百圾碎」的層層「裂片」象徵了「烈士」的節烈之風;而其常用的葵花口造型則象徵了臣子葵花向日的忠誠。

乾隆在哥窯的碎紋中看到了「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文天祥,可謂狂想。於是文天祥、史可法也被尊為大清的聖賢忠烈,而功在本朝開國的洪承疇、錢謙益則被恥辱地劃入《貳臣傳》。如此「佞宋」,可又有些去宋遠矣了吧?

    向忠烈致敬之後,茶歇一下,回到宋瓷的色、聲、香、味、觸吧。五欲供為佛前的供養品,包括明鏡、琵琶、塗香、果實、天衣五種物品,分別對應人的眼、耳、鼻、舌、身,再對應人心的五種感欲——色,聲,香,味,觸。從負面說,五欲使人無法六根清凈、四大皆空。從正面說則五欲也正是凡人人生的動力。印度佛教有五欲,亞里士多德亦有四感,只是將味覺隸屬於觸覺。羅馬人格利烏斯於二世紀也把感官劃分為這五種。到中世紀之後的不列顛,五欲也成為一個常識概念。

    不過,東西方孰早孰晚又是另一椿公案了。人間五欲也體現於陶瓷上。

色,可看定窯器的「一甌天下白」,可觀龍泉釉的梅子初青;聲,可彈出「金扣定器」碗盤的錚錚之鳴,可傾聽官哥碎器的喑啞之低吟,彷佛新的開片還在繼續嗦嗦生長。觸,可撫哥窯洗釉面的「酥油光」如絲綢般柔和,如處子微汗的臉頰。而磁州窯大刀闊斧的剔刻搔落梅瓶則手感爽利,如推拿刮痧般痛快。香,味,則可在建盞兔毫與吉州玳瑁中尋尋覓覓。而置哥窯小方洗於龍安寺石庭的長廊之上,內盛清水,在霜降日的午後陽光下攝其影,以低視角、橫向構圖的鏡頭向小津安二郎致敬,這一幀作品的景像的確混融了色、聲、香、味、觸的界限。

    你是出離舍棄,還是沈溺擁攬?由你自己選擇。

    汝、官、哥、鈞瓷質之美,歷來鑒賞家以為在釉層紋片與氣泡之中,魚子紋、蟹爪紋、柳絲紋、鱔血紋、蚯蚓走泥紋……讓你在紋路中遊走沈醉不知歸路。而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二次覆燒、多次掛釉後產生的各種釉層氣泡,有的如「聚沫攢珠」,有的又寥若晨星,或乳濁、或酥光,這些紋片與氣泡在肉眼下為一觀感,十倍放大鏡下為一觀感,二十倍放大鏡下為一觀感,顯微鏡下又為一觀感。襲用傳統目鑒方式,我們看到猶如窯內從胎體中逸出的鹼金屬與氧氣,成為窒息在釉層中的一個個茫然而美麗的氣泡。

以氣泡鑒定古陶瓷的方法實在是一種令人煎熬的密宗心法,如同無知的我,僅從話劇《哥本哈根》里略知的海森堡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的庸俗化解釋——即在你盯住一個點並自認為把它計量准確時,測量的行為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擾亂了那個事物,其他的量就變形了。所以「知道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是錯誤的,不可知的莊子和禪宗是正確的。

知否?知否?瓷如是,事功如是,人生亦如是吧。

    不過,面對一件紫口鐵足的哥窯洗,我還是會不由得拿起十倍放大鏡,屏息凝神,仔細地看了又看,作專家狀。誠然還是看不明白,才想起前輩師長的教誨,看古瓷要看到骨子裡才行。對了,胎骨還沒看清呢,再俯貼那幾點鐵色支釘痕上直到眼酸。恍惚間似已剔釉見骨,進而再敲骨吸髓,彷佛誤入了宋人李嵩《骷髏幻戲圖》的「五里墩」下,大骷髏懸絲傀儡小骷髏,觀者是看到骨里了,可是能看得到人生的本來面目么?

    遼宋金元的神州板盪之世,北方磁州窯系的瓷枕之上多有以書法詩文直抒胸臆表達家國之思或骨肉親情,常令人耳目有所感動。葉喆民先生《中國陶瓷史綱要》記錄的幾件瓷枕是為代表。

如大英博物館藏北宋神宗熙寧四年款魯山窯「家國永安」珍珠地劃花枕,字、工安妥,時為北宋盛世。而一方日本藏紹興三年款的磁州窯枕上的長篇題辭則記述了宋金戰亂間的旅途思家之情。

    「時難年荒事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時余游潁川,聞金兵南躥,觀路兩旁,骨肉滿地,可嘆可嘆。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聞一片喧嘩,自覺心慌,思之傷心悲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只有作詩,少覺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載,同友修枕二十有餘。時在紹興三年清和望日也。」

    作者行文誠懇,兵荒馬亂心慌悲嘆的情境十分真切。不過令他稍覺心安,「只有作詩」的那幾句詩並不是他作的,而是抄寫白居易詩。鄉鎮「低端」知識分子的虛文矯飾,鑽信息不對稱的空子抄襲大師,在骨肉流離間必未能免俗。不過,「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句大白話還是說得真好。

    金元之交的磁州窯器,白地黑花的酒瓶又為一代表。本冊中的「清沽美酒」書法梅瓶即是一例,以當時流行之米芾體書法快速寫就,觀之仍然能聞到一千年前的酒氣。而彭城響堂山文化館所藏的另一件白地黑花壺則書一首小曲山坡羊:「晨雞初報,昏鴉爭噪,那一個不紅塵里鬧?路遙遙,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見了。」邊款題名「漳濱逸人制」。這種意趣讓人不禁想起千年後同為邯鄲人氏的方力鈞的光頭潑皮大畫,看來「玩世現實主義」的立根處也是在宋朝啊。

葉先生最喜歡引用的一首瓷枕題詩則在河北彭城臨水縣出土的白地黑花枕上:

    「常憶離家日,雙親拂背言。遇橋須下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尋宿,雞鳴再看天。古來冤枉者,盡在路歧邊。」

    宋金離亂之世,宗教大盛,佛教興盛,道教神仙亦如仙班列陣來到人間。在宋元工藝美術中,這類仙道題材為一大宗。本冊有一山水堂舊藏白玉雕女仙采芝小像,初見之,以慣常眼光定名為神農采葯。再細審視玉人確為女相,神農之名實系錯誤。查閱揚之水先生《毛女故事圖考》,方知應為唐宋間頗為流行的《列仙傳》中的女仙「毛女」形象。毛女,字玉姜,形體生綠毛,居華陰山中。被西漢年獵人看到後毛女自稱是秦始皇宮女,秦亡入山得遇真人授方,食松葉不飢寒,身輕如飛。在山中,已歷一百七十餘年。神仙是不老的,然而在另一本書《抱朴子 • 仙葯篇》里,毛女最終卻死去了。因為她被好事者強拉回城市人間居住,重新食四環以內煙火。毛女的體毛在一年間也就逐漸脫落了,兩年後則壽終正寢歿於人世間。「誰知古是與今非」,「笑捻山花望太虛」,所以,做神仙不易,做人搞不好更難。

    南宋人方岳有《春盤》詩,即描寫宋人食春餅的情景,中有句雲:

  「青紅餖飣映梅柳,紫翠招邀醉松竹。擎將碧脆卷月明,嚼出宮商帶詩馥。」

    方氏把韭菜肉絲卷餅這事題詠過於文雅,卻讓人看了一點食慾都沒有了。嚼春餅都嚼出了「宮商」之聲,和詩人一起吃飯還真是辛苦。不過,宮、商對應的人之五竅是口和鼻,倒也恰當。「咬春」能咬出宮商之聲,說明宋元人對音律的敏感,故此宋元也是中國詞曲吟唱全盛的時代。而列為文人至上之樂的「古琴」製作和演奏也在宋元明初達到了一個高峰。

在本冊的倒數第二件器物高山流水銅熏爐之後,頗想尋得一床宋琴作為全場收尾,以合聖賢「成於樂」之夢想。然宋琴一時人間難覓,終付缺如。最終截稿時刻,一床「鳳嗉」鳴琴忽翩然現身於辦公室。此琴為王世襄先生儷松居舊藏,乃《自珍集》著錄九琴之一,式自伏羲式變出,面扁而圓,頗具古風。曾被管平湖先生斷為元末明初所制。此琴製作特點在於漆質堅實,流水斷紋細膩而生動。曾經鄭珉中先生修整,故王世襄夫婦經常彈奏。我不識琴技,好奇此琴聲音究竟如何。特約王風教授張弦操縵撫之,曰其聲「奇古透潤、音韻悠長」,乃十分好琴。

    此鳳嗉琴在民國時歷經名家遞藏,先為紅豆館主侗貝子溥西園藏品,再歸白雲觀住持安世霖,在1946年安道長被群道士活焚「火化」之後,此琴免於鳳凰涅盤仍能倖存。再歸關仲航先生,繼而轉贈王世襄。曲曲折折之百年間,此琴能再度面世,亦是一個佳緣。紅豆館主侗五爺,乃音律大家,京昆名票,梅郎恩主。大清國歌《鞏金甌》作曲者,此曲頒行六天後武昌起義爆發,即成為大清輓歌《金甌缺》。朱家溍先生回憶,1920年代每逢春日,侗五爺常於西山水獺園別業招客賞花飲茶。他請客人坐於院中杏花樹下品茶,自己則在書房的簾櫳之內為客撫琴,但聞飄渺琴聲,不見撫縵琴人,時屋內書案為著名的宋牧仲銘題紫檀大案,所奏琴曲為「高山流水」,雅集後不久,紅豆館主幾盡破產,書畫、幾案、古琴散入市中。1952年溥西園逝於上海,大師梅郎在大雨中赴滬奔喪,於楠木大棺蓋棺前見了五爺最後一面。不識音律者如我輩,輕撫細審鳳嗉琴的圓池圓沼,在連綿無盡的漆面流水斷紋里,半分半明間聽到了那西山下從鳳凰喉嚨里發出的低吟。

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一位美國腦神經專家說,在大腦里回放音樂和聽實際演奏很不一樣,在腦子里回放一首曲子只需要實際演奏時間的一半或更少。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說《大提琴手》講述一個在威尼斯咖啡館拉大提琴的小夥子,邂逅一位神秘中年女士。女士只聽男孩演奏,並一針見血地給他指導,但自己從不動手演示。原來,女士從小有對音樂的超高直覺,卻如有強迫症般的在少女時突然放棄了動手演奏,從此只聽、只說、但再也不自己拉琴。小夥子的演奏深度在這種非常態的精神強化訓練下突飛猛進。但女士把男生引為知音的同時,也讓他成為自己能演奏的假肢。這種關系讓很有天分的男生也變得迷惘了。在女士終於回歸正常生活回國嫁人之後,他也就成了一個庸常的酒吧演奏手,天分消失在空氣中。

  九月初秋,在最好的陽光下去水城威尼斯看展覽。夜幕降臨後,步行至聖馬可廣場找尋石黑一雄的大提琴手。廣場西側的三個露天咖啡館果然各自搭起舞台,輪流演奏招攬遊人,也像他小說里說的,因為廣場夠大,遊人「會聽見一個曲子漸漸消失,另一個曲子漸漸大聲,就好像他在調收音機的頻道。」各種著名的古典詠嘆調此起彼伏聲音「半入江風半入雲」,然後間奏一些老電影主題曲,《教父》當然是少不了的,再以後竟然是小提琴版《茉莉花》。

聖馬可廣場,歐洲的會客廳,除了19世紀初征服者拿破崙增建的連廊舞廳外,全部建築都完成於9世紀至14世紀之間,並以一種修舊如舊的保護態度原狀陳現於21世紀。這個時間也正是我們的兩宋遼金元,而我們的宋城只能在地下和主題公園里了。

    入夜漸深,正值月圓當空,也是海水漲潮之時。只見一股一股的瀉湖水混著海水從廣場的石磚縫中冒出來、湧出來,如同積攢了一千年的委屈和淚水,一千年間的眼淚每當月圓之夜就捂不住得從地下奪眶而出。直到積在大教堂鑲滿金色馬賽克的拜占庭式外立面拱門前,形成一個小湖式的鏡面,大教堂宛如在水中,漂浮、沉沒。勁風中咖啡館的樂隊又開始演奏了,並不是德彪西的鋼琴曲《沉默的大教堂》,而是小提琴協奏馬斯卡尼歌劇《鄉村騎士》間奏曲。寧靜,疏朗,如清風流水,一種敘述般的回憶慢慢流淌,這似乎應是所有人都會喜歡的音樂吧。所以《憤怒的公牛》里,伴奏獨自揮拳的羅伯特·德尼羅的是這段曲子。《教父II》里唐 · 邁克爾 · 柯利昂孤獨地死在椅子上時,那段音樂也是這首曲子。而這個旋律也讓我們回到了北京,回到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當馬小軍像一隻大貓一樣爬上段祺瑞執政府的綠鐵皮屋頂時,這段曲子也在夕陽逆光中響起。

太陽的味道、乾草的味道、馬蘭白床單的味道撲面而來……讓人有點想家了。

夜也深了、燈也昏了、風也涼了。

還是回到宋朝,還是用一句磁州窯瓷枕上的文字結尾吧:

    「眾中少語, 無事早歸」

                                                            2017.11.27.日晨

                                                              於北京幸福二村

❹ 你遇到過哪些溫暖的愛心傳遞行為

聽過愛心傳遞的故事有:

1、李靈—80後陽縣。2002年,剛從淮陽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

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辦起了周口東新區(原屬淮陽縣)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一手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1到4年級各1個,還有3個學前班。

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無數網友被感動了,他們評她為「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4、在江蘇省宜興市,姜達敖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姜達敖出生於一個貧寒家庭,大學中途輟學,因此對貧窮有著刻骨銘心的感受.這位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先富起來」的老黨員,始終胸懷回報社會的感恩之心。

他不顧自己年老體弱和腦部腫瘤兩次手術帶來的病痛,千里迢迢,遠赴北京、甘肅、陝西等地,把自己20多年的工資、獎金和個人積蓄,幾乎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群眾,資助總額達200多萬元,受助人數達1300多人,全國各地都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腳印。

熱點內容
花卉和玫瑰 發布:2025-04-26 11:04:43 瀏覽:334
QQ炫舞情人節活動2017 發布:2025-04-26 10:57:56 瀏覽:418
臨海西蘭花 發布:2025-04-26 10:57:10 瀏覽:939
福建省牡丹花 發布:2025-04-26 10:50:34 瀏覽:868
電腦畫梅花 發布:2025-04-26 10:47:41 瀏覽:201
浪花一朵朵水下照 發布:2025-04-26 10:34:01 瀏覽:690
插花桉類 發布:2025-04-26 10:28:25 瀏覽:476
唯美情人節素材 發布:2025-04-26 10:24:00 瀏覽:705
哪有賣盆栽 發布:2025-04-26 10:17:14 瀏覽:455
玖蘭花學名 發布:2025-04-26 10:15:36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