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島鮮花
⑴ 上海崇明島什麼地方好玩
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 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目前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沿江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縣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園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縣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縣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游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有 1 位網友對該景點發表過評論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宋代趙彥衛在《東巡記》中有「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為當時的航海標志,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佑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佑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鍾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鍾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⑵ 上海崇明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 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目前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沿江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縣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園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縣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縣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游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有 1 位網友對該景點發表過評論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宋代趙彥衛在《東巡記》中有「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為當時的航海標志,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佑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佑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鍾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鍾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⑶ 小學六年級語文習作、作文:寫一處風光,饒河的,烏蘇里江,大頂子山,喀爾喀山都可以。500字左右
烏蘇里江長度890,流域面積187000,流量2000立方米/秒。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俄羅斯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其上游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八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積幾近十九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注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於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源於興凱湖東北面,這是該湖的唯一出口。其中從松阿察河經烏蘇里江幹流至匯入黑龍江段492公里,為中國與俄羅斯的邊境界河。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在中國黑龍江省境內6.15萬平方公里。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其大部分的河段都是在低平的平原上流動,穿行於低窪、沼澤濕地之中。只是在位於饒河縣境內的屬於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烏蘇里江烏蘇里江的上游,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窪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狀水道。 烏蘇里江上有個約長二公里的小島,名為珍寶島,位於北緯四十六點五度、東經一百三十四度附近。原是從中國方面伸入烏蘇里江的半島,後來經過長期的水流沖擊,才成為一個小島。現在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寶島還與烏蘇里江的中國陸地連在一起,回復原來的半島面目。在烏蘇里江上作業的老一輩中國漁民,稱珍寶島為「翁島」。這里冬季時氣候嚴寒,最冷氣溫低至攝氏零下三十八度,平均氣溫則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夏季的平均氣溫在二十二度左右。年中寒暑氣溫相差極大。冰期很長,長達五個月之久。
編輯本段河流特點
兩岸全是原始植被,非草既木。所有島灘,遍是蓊鬱柳林,漫江騰飛著鷗鷺水鳥,水情流緩,優雅寧靜。它的秀麗和自然風貌,是我國內地江河所無處尋找的。在這里可以看到江西岸連綿起伏的那丹哈達嶺茂密的森林和那豐饒富庶的三江平原一碧萬頃的糧田。江東岸更是山嶽連綿,峭壁陡立,山水相映,別是一派奇秀風光。
編輯本段發源地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中俄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 於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源於興凱湖東北面,是該湖的唯一出口,也是中俄界河。烏蘇里江流經虎林市、饒河縣、撫遠縣等市縣。
編輯本段水系組成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 。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其上遊河段是在低平的虎林盆地東緣流動,穿行於低窪、沼澤濕地之中。在饒河縣境內的屬於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頂子山就距江邊不遠,該山位於饒河縣城西北20多公里處,使得景色綺麗的烏蘇里江更顯多姿。 烏蘇里江的中上游位於虎林市境內,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窪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狀水道,形成著名的原始濕地景觀。 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中國一側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俄羅斯境內有烏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寬闊。尤其是匯合從三江平原上流來的撓力河以後,江面更寬。幹流的各段,都有島嶼和江心洲,島嶼大而多,成串分布。烏蘇里江中屬於我國的島嶼有數十個,其中較著名的有珍寶島、七里沁島等。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龍江的地方有巨大的、東西向的沙洲橫在其問,其東側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為撫遠水道。 穆棱河為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穆棱"滿語意為"馬"或"牧馬"。穆棱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國的牧馬場,穆棱河因此而得名。穆棱河發源於老爺嶺山脈東坡穆棱窩集嶺,由西南向東北流經穆棱、雞西、雞東、密山、虎林等縣(市),至虎林縣湖北閘處,河道分成兩路。一路沿穆興水路(分洪河道)注入興凱湖;一路沿穆棱河原河道繼續東流,在虎頭以南18公里處之樺樹林子注入烏蘇里江。河流長度834公里,流域面積18427平方公里。穆棱河在雞冠山以上為上游,絕大部分地區山嶺重疊,谷深河窄,坡陡流急,是穆棱河流域的暴雨中心,也是洪水源地。由於暴雨集中,地表侵蝕嚴重。穆棱站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年35.8噸/平方公里,大於下游近1倍。近年來由於森林的採伐及山坡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逐年增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年來,穆棱河床已抬高80-100厘米。本區的水土保護工作迫在眉睫。穆棱河屬山區性河流,河道總落差69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為133.5毫米,水能資源較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0.9萬千瓦,尚待開發利用。 撓力河為烏蘇里江左岸的較大支流之一。明代稱諾雷河,《吉林通志》稱諾羅河,均同滿語意為"河床流盪不定"。撓力河發源於完達山脈北坡,勃利縣境內七里嘎山。幹流由西南流向東北,經勃利、寶清,於饒河縣東安鎮從左岸注入烏蘇里江,全長596公里,流域面積239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七星河、外七星河、蛤蟆通河等。撓力河上游為山丘區,坡度較陡,中下游為平原區和平窪區,流經的是三江平原腹地。撓力河為雨雪混合補給的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9.8億立方米,徑流量年際變化大,豐水的1960年為枯水的1979年徑流量的18倍,豐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現。一年中有兩次汛期,4-5月為春汛期,9-11月為秋汛期。流域區內河流均屬典型的沼澤性河流。洪澇災害頻繁,平均3年1次重災,有"十年九澇"之說。撓力河魚產豐富,特產紅肚鯉魚
編輯本段生態特徵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浮植物總計3.42毫克/升, 其中硅藻36.5%, 綠藻11.1%, 藍藻3.5%, 甲藻26.9%, 金藻黃藻18.7%, 裸藻3.2%。 浮游動物生物量(毫克/升): 原生生物量0.06, 輪蟲生物量0.36,枝角生物量0.53, 橈足生物量0.16, 總生物量1.11。 烏蘇里江流域水產亦極為豐富,鰲花、鰉魚、胖頭魚、鱘魚、烏蘇里江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二尺,重達七八公斤。這種魚在魚汛中數量極多,簡直達驚人程度,據黑龍江志稿記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之不去。 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採取放流魚種增殖、利用江水人工網箱養魚的措施,逐步使捕魚作業點變成網箱養魚基地,對烏蘇里江虎林段水域進行治理,並取得明顯效果。自1999年開始向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以及匯聚烏蘇里江的穆棱河、松阿察河等內陸河流,進行人工增殖放流以來,連續7 年已累計放流鯉魚「春片」魚種1 萬8 千多公斤,鯉魚「夏花」31萬6 千多尾,使區域內江河中的魚類種群規模得到了有效恢復。 烏蘇里江漁業資源現狀仍然堪憂, 近幾年烏蘇里江上魚類的數量明顯少了,魚的個頭也小了。除了烏蘇里江枯水期延長,非法網具的增加和捕撈量的增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編輯本段河流特徵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中俄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於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源於興凱湖東北面,是該湖的唯一出口,也是中俄界河。烏蘇里江流經虎林市、饒河縣、撫遠縣等市縣。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其上遊河段是在低平的虎林盆地東緣流動,穿行於低窪、沼澤濕地之中。在饒河縣境內的屬於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頂子山就距江邊不遠,該山位於饒河縣城西北20多公里處,使得景色綺麗的烏蘇里江更顯多姿。 烏蘇里江的中上游位於虎林市境內,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窪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狀水道,形成著名的原始濕地景觀。 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我國一側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俄羅斯境內有烏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寬闊。尤其是匯合從三江平原上流來的撓力河以後,江面更寬。幹流的各段,都有島嶼和江心洲,島嶼大而多,成串分布。烏蘇里江中屬於我國的島嶼有數十個,其中較著名的有珍寶島、七里沁島等。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龍江的地方有巨大的、東西向的沙洲橫在其問,其東側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為撫遠水道。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春季(3~5月)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C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僅佔全年的15%左右。 夏季(6~8月)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0°C,最高氣溫達38°C。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佔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
編輯本段河流資源
烏蘇里江流域不僅風光美麗,而且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物華天寶,應有盡有。土地廣袤而肥沃,山上蘊藏浩瀚無垠的原始森林,平原為一碧萬頃,光說一江砂金礦藏,滿山奇珍異寶,能夠說三天三夜。這里的礦產有煤、石墨、金、銀、銅、鐵、鋅、石灰石、泥炭等,其中泥炭儲量達1億立方米。現已發現該地有植物1000多種。樹種有紅松、水曲柳等;葯用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很廣蘊藏量很豐富。有人參、五味子、刺五加、平貝等200多種;有松籽、榛子、橡子等山產品;有山葡萄、山梨、獼猴桃、嘟柿、北國紅豆、草莓等野生漿果30多種,這些鮮果小巧玲瓏,典雅別致,密密匝匝,一串串在陽光下水靈閃光,像天上的群星降落山中。此外還有猴頭、蘑菇、木耳等食用葯用菌20多種;有蕨菜、黃瓜、黃花菜、薇菜等40多種。這些野菜營養豐富,品味純正,純天然無污染,聲譽很高,林下野花雜雜,清潔高雅,俊俏別致;還有烏拉草和毛水蘇草及椴樹花等蜜源植物幾十種,產蜜幾千噸。 生物 由於烏蘇里江流域人煙稀少,位置得天獨厚,森林草原沼澤廣布,水域豐盈,又處於鳥類遷徒繁殖的重要地帶,這就給珍禽異獸提供了生棲、休歇、覓食、活動、繁殖的良好場所。所以這一帶是虎狼麋集之地,又是雉鳥薈萃的樂園。過去曾有「榛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之說。現今還有虎、熊、野豬、狍子、貉、貂等150多種,盛產貂皮、狐狸皮、猞猁皮、麝鼠皮等。鳥類有200多種,其中有世界瀕危鳥類,如丹頂鶴、白鸛、海東青、金雕,還有黑琴雞、飛龍、鴛鴦、紅嘴鷗、天鵝、鷺鶿、野鴨。每年春天還有成千上萬只鳥兒從此經過或到此居住,黑壓壓的壓滿了江面,飛翔時遮天蔽日,日過量達幾十萬只,在岸邊、湖泊、濕地灌叢中的鳥蛋俯拾即是。烏蘇里江的水產資源也非常可觀,經濟魚類林林總總,不勝枚舉,有八十多種。這里除有鯉、鯽、鰱、白魚、鱖魚外,主要特產有大馬哈魚,這種魚有四五斤重,身披小圓鱗片,味道鮮美,營養全面,魚籽晶瑩鮮紅似瑪瑙,是世界名貴魚類。還有鱘魚鰉魚,重達千斤,像牛犢子一樣,在江中它們像一隻只潛艇似的,掀起巨大的浪花,這里的「三花五羅」也是名不虛傳,又肥又大,味道與眾不同,令人垂涎三尺。有「貢品」「錦鱗」「水生龍鳳」「夢幻中的祥瑞神魚」等尊稱雅號。 烏蘇里江
編輯本段居民
赫哲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的三江流域。由於赫哲族人過去多穿魚皮衣,所以素有「魚皮部落」之稱。明朝時,赫哲族是女真的一個分支,清初時以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作為稱謂。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族,是我國六小民族之一,現有4245人。赫哲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烏蘇里江
⑷ 台灣的美稱,如「森林寶庫」、「海上糧倉」、「東方天島」等等,這是為什麼呢 急急急!!!!!!!!!!!!!
寶島
台灣的美稱
台灣省面積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小的一個省區。它富饒美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因此,人們給他取了一些美好的別稱。
植物寶庫
台灣植物品種繁多,尤以樟樹名貴,是世界有名的天然樟腦產地;杉樹高達七十米,樹齡可達兩千多年;阿里山的「神木」紅檜高五十多米,要十二個人手牽手才能合抱住。台灣有熱帶、溫帶、寒帶的各種類型的樹四千多種,櫻花、梅花、杜鵑、山茶等名花異草,比比皆是。
蝴蝶王國
台灣是世界著名的「蝴蝶觀光區」蝴蝶品種達四百多種,其中木生蝶、闊尾鳳蝶等是罕見稀有珍品。高雄等地還有「蝴蝶谷」,棲息著數以百萬計的各種蝴蝶。每年這里約有四千萬只蝴蝶經加工成標本出口。
水果之鄉
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與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世界著名的水果之鄉。台灣香蕉有「果王」之稱,佔台灣水果總產量的一半,一年四季可以收獲。菠蘿果實碩大,栽種一次,連收五年。熱帶名果柑桔、柚子、龍眼、芒果、木瓜等應有盡有。
天然漁場
台灣四面臨海,峽底緩坦,又有豐富的營養和食餌,給魚類繁衍提供了條件,加上寒暖流的交互影響,這里成了我國重要的漁場。魚類有四百多種,常見的有旗魚、魷魚、鰹魚等。
東南鹽倉
台灣西部沿海,沙灘平布,地勢平坦,干濕季明顯,全年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發展曬鹽業十分便利。這里的海鹽產量高,而且成本低,色澤純白,品質優良,是東南亞著名的鹽倉。台灣的鹽場面積約有四千多公頃,年產量達五十萬頓。
旅遊勝地
⑸ 崇明島最好玩的地方是什麼哪位告訴我!
崇明島水潔風清,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島風光更加旖旎。綠樹成蔭的200多公里環島大堤,猶如一條綠色巨龍,盤伏在長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東端,欣賞東海日出,不減泰岱奇觀;傍晚,立於大堤西側,飽覽長河落日,耳聽歸舟晚唱,令人心曠神怡。島上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園;千姿百態的城橋鎮澹園;還有金鰲山、壽安寺、孔廟、唐一岑墓、明潭、鄭成功血戰清兵的古戰場等遺址;有面積達5400多畝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造森林——東平林場。近年來,由於加強了各旅遊景點的建設,海內外觀光旅遊者源源不斷,僅1997年前來觀光的遊客近百萬人次。最近,崇明縣政府就進一步開辟島上的旅遊資源,提出了今後五年旅遊業開發的總體規劃。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度假區;中南部文化旅遊區;西部綠華水上游樂度假區;東部東海瀛洲大樂園旅遊區,並逐步建設成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閑旅遊勝地,最終建成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崇明島是整個上海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最大且投資成本最低的地區。作為上海市經濟發展戰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紀崇明將拉開大開發,大開放的帷幕。規劃到2020年崇明將建成全國開放度最高的綠色食品開發園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際金融貿易區。即時,崇明島將成為遠東最繁華的島嶼。
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到處是小蟹,幾乎黑壓壓的布滿灘面。遊人行走灘面,小蟹們受到驚嚇,紛紛逃入灘上無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可以說,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難碰觸到它們半點。當然,灘面上蟹穴滿地,用「千瘡百孔」形容之,絕不為過。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聽來亦頗為別致。尤其是當地漁民百姓用土產蟹來款待你時,且又要客氣地說:「沒啥哈(「蟹蟹」),吃點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後回顧,亦會感到此番經歷又是何處可覓呢!
崇明島的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可稱其為「環島綠色長城」了。由於蘆葦適宜於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我們曾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人行其中,似覺無邊無際,可能當年沙家浜的蘆葦盪之規模亦不過此。蘆葦之初用,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徒無常,始終處於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岩島嶼,午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現在還在醞釀著堵塞北支等工程。看來我國這個第三大島演變成為長江口北岸陸地那個日子的到來要比預見的更早些。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⑹ 崇明島有什麼好玩的項目嗎大神們幫幫忙
崇明島景點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東灘候鳥保護區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徐根寶足球基地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崇明前衛村農家樂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縣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西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縣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明珠湖 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縣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游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崇明博物館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名字取於宋高宗趙構在台州逃難時行在的金鰲山。為當時的航海標志,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寒山寺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鍾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鍾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蠻靈閣農家樂 上海崇明前衛村蠻靈閣是理想的農家樂,蠻靈閣崇明農家樂在前衛村的中心,在這里有度假村,住宿條件優越,娛樂設置齊全,土特產豐富等生態休閑旅遊項目,是您來崇明旅遊度假的好去處。前衛蠻靈閣農家私家別墅(旅遊局評定的農家三星標准)位於上海崇明島前衛生態村568號,前衛村位於崇明島中部,距離南門港23公里,緊臨東平森林公園。昔日一片荒涼沉寂的小村,如今是既有城市風光,又有田園詩意。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景點觀光千姿百態,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漫步綠蔭碧水之間,疑是桃花源中行,使人感到人與自然的高度諧和。進了前衛村右手林蔭道直行就能看到前衛蠻靈閣農家休閑中心招牌,按照指示就可以看到寬敞明亮的四層農家別墅。別墅前的菜地上桔樹生機勃勃,環境優雅好一派田園風光,農家主人熱情好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餘到上海崇明休閑娛樂。瀛東村漁家樂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世界最大隧橋——上海長江大橋 橫跨長興島和崇明島的上海長江大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正式通車。該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軌合建斜拉橋,其橋面預留了軌道空間,將來有條件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從上海浦東通往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長江隧橋工程,採用「西隧東橋」(預留軌道交通線)的方案,西南起浦東五號溝、經隧道抵達長興島,再經大橋抵達崇明島的陳家鎮,全長25.5公里,其中長江隧道長約8.9公里,長江大橋長約10.3公里。
⑺ 台灣稱為什麼島
⑴美麗寶島:台灣是祖國最大的島嶼,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上。氣候溫潤,植被茂密,四季如春,鮮花不斷,「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故不僅有「美麗寶島」之稱,而且更有「四季如春的花園」之贊譽。
⑵蘭花之島:蘭花是台灣省珍貴的資源,在國際花卉市場上享有盛譽,品種有2000多種,每年出口創匯收入可觀。馳名中外的蝴蝶蘭,珍稀名貴,香氣四溢,花朵似展翅欲飛的彩蝶,曾在第三屆國際花展上獲得冠軍。
⑶東方甜島:甘蔗是全島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年產蔗糖最高曾達141萬噸,佔世界糖蔗5%。現在,蔗糖產量每年大約有60到80萬噸左右,半數供外銷。
⑷溫泉之島:全島處處有溫泉,總數達100多個,全島不少地方泉水淙淙,真是名副其實的「溫泉之島」。
⑸高島、春島、森林之島等。
⑻ 目前上海崇明島有開始開發了么進度如何。
目前正在開放中,已經進展的很快,風景也蠻不錯的給你推薦幾個:崇明景點 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 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沙濕地公園 </B>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B>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佔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塗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目前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沿江觀光大堤 </B>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縣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佔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B>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縣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縣計劃開發的西部水上游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崇明博物館 </B>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佔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宋代趙彥衛在《東巡記》中有「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為當時的航海標志,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B>廣福寺建於清咸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凈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凈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鍾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鍾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塗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⑼ 崇明島有什麼好玩的 能不能具體說說
崇明島好玩復的有東平國家森林公制園、西沙濕地公園和瀛東村。
1、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崇明島的中北部,距縣城(南門港)12公里,是目前華東地區已形成的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園內森林繁茂,以「幽、靜、秀、野」為特色,植物資源豐富,現有喬灌木、虅本類、水生植物、陸上野生植物近千種,其中僅葯用植物就100多種,是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最佳勝地。
全村52戶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的美景,潔凈的水土空氣,豐富有趣的垂釣捕蟹等活動項目以及「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
⑽ 崇明島有什麼好玩的
一、崇明縣博物館
以前是孔廟來著,現在成了博物館,可以粗窺崇明的歷史變化、文物生養、民俗風情來。
二、西沙濕地公園
「東灘看日出,西沙看日落」,入到里邊發現兩樣東西最多,蘆葦和螃蟹。沿著棧道,滿眼都是大片大片的蘆葦盪,看得人連連贊嘆;釣螃蟹則是老少皆宜的游。目前還不用門票。
五、金鰲山公園
崇明的一座土山。與壽安寺比鄰而居,既有古剎之神韻,又有園林之秀麗,是游覽、憩息的勝地。
六、澹園
地方小小的,卻不能小看。這里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既有傳統的花居形式,又有古色古香的蘇州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逛逛很愜意的。
七、前衛村農家樂
可以體驗農家樂的地方,崇明農家菜很贊的,菜很新鮮,羊肉、土雞都蠻有名,崇明糕那叫個糯啊。有個根雕博物館吧,好像還可以做香薰的,算是農家樂中比較成功的。
八、去長興島農家樂的人也挺多,遠離城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每到橘子收獲的季節,空氣里都彷彿飄著一絲甜味,這里的農家菜新鮮天然、無污染,雞鴨魚肉還是蔬菜,都是嫩、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