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香葉兒花店

香葉兒花店

發布時間: 2021-02-08 00:32:33

Ⅰ 請問香葉是香蘭葉嗎

香葉和香蘭葉不是一回事。

香葉是月桂葉的別名。月桂葉(bay leaf 亦作laurel leaf)樟科(Lauraceae)常綠樹甜月桂(Laurus nobilis)的葉。受歡迎的香料,用於腌漬或浸漬食品,又用於燉菜、填餡及魚等。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精油含量約2%,主要成分是桉葉腦(C10H18O)。乾月桂葉平滑而有光澤,通常整片使用,烹調後再從菜餚中除去。或製成月桂粉出售。甜月桂原產地中海沿岸,自古就有栽培。古希臘用月桂葉做成花環戴在獲勝運動員的頭上。在中世紀月桂葉供葯用。

香蘭葉是一種具有葯用價值的香草。香蘭葉可作為主要調料。香蘭葉的別稱是斑蘭葉、甲拋葉。

香蘭葉(Pandan Leaf是一種熱帶)綠色植物,在馬來西亞非常普遍。很久以前,馬來西亞的娘惹(Nyonya—華僑與當地土著生下的女性後裔)就喜歡把這種植物加入食物里,因為它有一種十分獨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讓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後來慢慢的演變到以新鮮椰汁混合香蘭葉來製作各種食物與糕點,濃濃的椰漿味配上純純的香蘭葉,那種味道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讓人不禁食指大動。而在蛋糕、麵包、餅干、慕斯等產品中加入香蘭葉,吃起來更爽口、更香甜、更美味!

在中國,香蘭口味也已慢慢被當地人接受,甚至愛上它的獨特芳香了。如今,香蘭冰皮月餅、金翡翠月餅、香蘭千層蛋糕以及香蘭麵包以及一些糖水等,更是廣受大家歡迎的烘焙食品了。

Ⅱ 香葉是桂花葉做的嗎怎麼做的直接摘下來曬干就行嗎

香葉不是桂花葉做的,是香葉天竺葵的葉子

香葉
(《中國葯植圖鑒》)

【異名】香艾(《廣西中葯志》)。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香葉天竺葵的全草。

【植物形態】香葉天竺葵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芳香,密被短毛或淡黃色小腺毛。莖基部木質化,節處膨大。葉互生,寬心形或近圓形,近掌狀5~7深裂,裂片再分裂為狹裂片,邊緣被細毛,有不相等的缺刻,兩面密被毛;葉柄長4~6厘米;托葉扁闊,常脫落。傘形花序與葉對生,花小;苞片4,卵形或闊卵形:萼片5;花瓣5,玫瑰紅色或粉紅色,有紫脈紋,上方兩瓣較大;雄蕊10,不具腺體;雌蕊1,子房5室,花柱5。蒴果5裂,成熟時由喙部向上捲曲裂開。花期春、夏間。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本品可產揮發油0.22%。油含甲酸酯13.9~21.4%,牻牛兒醇45.08~63.13%和香茅醇45.48~57.33%。尚含薄荷酮、有機酸、甲硫醇、環氧芳樟醇、甲基庚烯酮、月桂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檸檬醛、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氫吡喃。

【性味】《廣西中葯志》:"味辛,氣香,性溫散。"

【功用主治】①《廣西中葯志》:"治風濕,疝氣。"

②《廣西植物名錄》:"治陰囊濕疹,疥癬。"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1.5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即桂樹之葉呈灰綠狀,以體無霉癍,香氣濃郁味上品.作用,增香去異味,促進食慾.

Ⅲ 香葉在調料里有什麼作用

香葉在調料里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香味,去除異味的作用。

香葉為樟科植物月桂的乾燥莖葉,是一種調味料,葉互生,寬心形或近圓形,近掌狀5~7深裂,裂片再分裂為狹裂片,邊緣被細毛,有不相等的缺刻,兩面密被毛;葉柄長4~6厘米;托葉扁闊,常脫落。

香葉可產揮發油0.22%。油含甲酸酯13.9~21.4%,牻牛兒醇45.08~63.13%和香茅醇45.48~57.33%。尚含薄荷酮、有機酸、甲硫醇、環氧芳樟醇、甲基庚烯酮、月桂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檸檬醛、三甲基-6-乙烯基-四氫吡喃。

(3)香葉兒花店擴展閱讀:

香葉的栽培注意事項:

栽培技術:用扦插繁殖。長江流域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作一年生植物栽培。直接桿插法:於9、10月選健壯短枝作插穗進行扦插。育苗移栽法:冬季在溫室或溫床育苗,選一年生健壯枝條,長15cm,具3-4個節,在沿節的下方削平,留頂葉l-2片,按行距5cm×5cm扦插,並需遮蔭。約經20d左右即能生根。翌年4月移栽,按行株距60cm×50cm開穴栽種。

田間管理:幼苗展葉時、分枝時、生長旺盛時需分別追施硫酸銨和過磷酸鈣等。鬆土除草宜勤,春季宜淺,夏季直深。遇雨季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菜青蟲、白螞蟻等為害,應加強防治。

Ⅳ 香葉和月桂葉是一種調料嗎

月桂葉別名香來葉、香桂葉、桂葉、天自竺桂等。 月桂為樟科月屬常綠小喬木,烹調中取其葉片作調味品。月桂葉雖也稱桂葉,但與肉桂樹的桂葉、桂花樹的桂葉均不同,它屬於西餐調料,罐頭配料,身價遠高於肉桂樹葉與桂花樹葉

Ⅳ 綠色鋸齒型葉子,開粉紫色小花,生命力旺盛,這種花叫什麼名字

題主問的這種植物應該是木槿,葉子形狀為鋸齒形同時開紫粉色小花,應該是開在葉腋位置的紫色小花

網頁鏈接

可以去這個植物志鏈接上看詳細答案!

Ⅵ 1111111111111

又是一年情人節,街頭巷尾,網路店鋪早就摩拳擦掌准備進行一大波玫瑰攻勢。每到這時,我都會被問到一個例行問題,我們買的是玫瑰還是月季,它們究竟有沒有區別?

Ⅶ 請問這是什麼花

天竺葵,別名洋綉球,原產南非,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葉掌狀有長柄,葉緣多鋸齒,葉面有較深的環狀斑紋。花冠通常五瓣,花序傘狀,長在挺直的花梗頂端。由於群花密集如球,故又有洋綉球之稱。花色紅、白、粉、紫變化很多。花期由初冬開始直至翌年夏初。盆栽宜作室內外裝飾;也可作春季花壇用花
天竺葵生性健壯,很少病蟲害;其適應性也強,各種土質均能生長,但以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生長最良;喜陽光,好溫暖,稍耐旱,怕積水,不耐炎夏的酷暑和烈日的曝曬。入夏植株停止生長,葉片老化,呈半眠狀,此時可轉至室內陰涼處,停施液肥,按時澆水,雨天將盆放倒,防止積水爛根。
至九月間暑過天爽,此時可進行翻盆換土,先將枝條剪短,僅留各分枝基部十厘米左右,使重發新芽更換新枝。天竺葵澆水要適中,盆土不可過濕,以澆後半日盆土呈半干狀為宜。
天竺葵繁殖以扦插為主,多行於春、秋兩季,但有溫室設備者亦可冬插。一般春插者可於新年和春節間開花;秋插者可於四月底開花。插穗用新、老枝條,但以枝端嫩梢插後生長最好。插穗選十厘米左右,保留上端葉片二至三枚,如用老條也可不帶葉片,將切口稍行陰干後,插於潔凈的砂土中。砂土宜保持微濕,切勿大水。先置半陰處保持葉片不蔫,三至五日後再逐漸接觸陽光。一般約二周生根,至根長三至四厘米時即可上盆。天竺葵也可水培,剪下老枝條陰干1天,即可插入清水中,1周左右長出新葉,大約20天左右可生根。球花的花色可隨土壤的pH值而改變。
若在酸性土壤種植(pH值比7小),花色是藍色;若在中性土壤種植(pH值大約等於7),花色是乳白色;若在鹼性土壤種植(pH值比7大),花色是紅或紫。
因此可通過調節土壤的pH值來改變花色。可用扦插法繁殖。其全株有毒,誤食會導致疝痛、腹痛、腹瀉、呼吸急促、嘔吐、便血等中毒症狀。
形態特徵
株高30CM-60CM,全株被細毛和腺毛,具異味。莖肉質。葉互生,圓形至腎形,通常葉緣內有馬蹄紋。傘形花序頂生,總梗長,有直立和懸垂兩種,花色有紅色、桃紅色、橙紅色、玫瑰色、白色或混合色。有單瓣重瓣之分,還有葉面具白、黃、紫色斑紋的彩葉品種。花期5月-6月,除盛夏休眠,如環境適宜可不斷開花。喜冷涼,但也不耐寒。忌高溫,喜陽光充足,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不耐水濕,濕度過大易徒長,稍耐乾旱。生長適溫為白天15℃左右,夜間不低於5℃。夏季休眠或半休眠,應置半陰處,並控制水分。多年生直立草本。莖肉質,基部木質,多分枝,通體有細毛和腺毛,有魚腥氣。葉互生,圓腎形,基部心臟形,直徑約7-10厘米,波狀淺裂,上面有暗紅色馬蹄形環紋。傘形花序頂生;花多數,中等大,未開前,花蕾柄下垂,花柄連距長2.5-4厘米;花瓣紅色、粉紅色、白色,下面3片較大,長1.2-2.5厘米。蒴果成熟時5瓣開裂,而果瓣向上捲曲。
生態習性

天竺葵花朵[3]
天竺葵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差,怕水濕和高溫。生長適溫3~9月為13~19℃,冬季溫度為10~12℃。6~7月間呈半休眠狀態,應嚴格控制澆水。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10℃,短時間能耐5℃低溫。單瓣品種需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結實率。花後約40~50天種子成熟。
天竺葵性喜冬暖夏涼,冬季室內每天保持I0—15℃,夜間溫度8℃以上,即能正常開花。但最適溫度為15一20℃。天竺葵喜燥惡濕,冬季澆水不宜過多,要見干見濕。土濕則莖質柔嫩,不利花枝的萌生和開放;長期過濕會引起植株徒長,花枝著生部位上移,葉子漸黃而脫落。天竺葵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因此冬季必須把它放在向陽處。光照不足,莖葉徒長,花梗細軟,花序發育不良;弱光下的花蕾往往花開不暢,提前枯萎。天竺葵不喜大肥,肥料過多會使天竺葵生長過旺不利開花。為使開花繁茂,每1—2星期澆—次稀簿肥水(腐熟豆餅水)每隔7一10天澆8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促進正常開花。花後及時剪去殘敗花莖,即可增加株間光照,誘使萌發新葉,抽出新的花莖
剪枝摘心為促使分枝較多的天竺葵多開花,要對植株進行多次摘心,以促進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謝後要適時剪去殘花,剪掉過密和細弱的枝條,以免過多消耗養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播種繁殖
春、秋季均可進行,以春季室內盆播為好。發芽適溫為20~25℃。天竺葵種子不大,播後覆土不宜深,約2~5天發芽。秋播,第二年夏季能開花。經播種繁殖的實生苗,可選育出優良的中間型品種。
扦插繁殖
除6~7月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外,均可扦插。以春、秋季為好。夏季高溫,插條易發黑腐爛。選用插條長10厘米,以頂端部最好,生長勢旺,生根快。剪取插條後,讓切口乾燥數日,形成薄膜後再插於沙床或膨脹珍珠岩和泥炭的混合基質中,注意勿傷插條莖皮,否則傷口易腐爛。插後放半陰處,保持室溫13~18℃,括後14~21天生根,根長3~4厘米時可盆栽。扦插過程中用0.01%吲哚丁酸液浸泡插條基部2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一般扦插苗培育6個月開花,即1月扦插,6月開花;10月扦插,翌年2~3月開花。
溫室繁殖
天竺葵適應性強,花色鮮艷,花期長,適用於室內擺放,花壇布置等。下面將其溫室繁育技術介紹如下。
組織培養
天竺葵也可用組織培養法繁殖。以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加入0.001%吲哚乙酸和激動素促使外植體產生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用0.01%吲哚乙酸促進生根。組培法為天竺葵的良種繁育和迭育新品種提供了新的途徑。
不同生長周期的栽種
發芽期:種子萌發:在適合的條件下,播種當天種子就開始萌動,直到子葉展開,胚根約1-3天伸出。[9]覆蓋:用粗蛭石覆蓋,以保持濕度
PH:6.4-6.5, PH小於6會導致嫩梢發育不良、畸形,並易出現鈉、鎂、鐵的毒害,特徵是阻礙下部葉片的生長。
EC:0.75-1.0,EC過高會阻礙根系向下生長
光照:不需光萌發,提供100-1000lux光照會提高發芽率並減少徒長的機會。
介質濕度:播種的1-3天,直到幼根出現,介質保持飽和;第4-8天,降至潮濕;第9天以後保持介質干濕交替。
空氣濕度:一直到幼根出現前保持100%,然後降至40%
怎樣使空氣濕度下降:在栽培環境中提供良好的空氣流通,可加速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有利根的呼吸。
溫度:23℃,超過25℃會導致熱休眠,低於22℃會降低發芽的速度和整齊度
幼苗生長期:在子葉展開後,要保證植物在營養生長期間環境條件合適,養分供應充足,以保證植株可以順利進入誘導開花階段。
PH:6.4-6.5

盆栽天竺葵[10]
EC:1.0-2.0
光照:補充3500-4500lux光照,日照16-18小時促進早開花
溫度:18-20℃,逐漸降至16-18℃
介質濕度:澆水要見干見濕,
空氣濕度:40-70%
怎樣使空氣濕度下降:在栽培環境中提供良好的空氣流通,可加速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有利根的呼吸。
施肥:交替使用鈣基復合肥(14-4-14)和硝酸鉀(15-5-15),氮濃度為50-75ppm,磷濃度不能超過10ppm,天竺葵對氨態肥比較敏感,氨態肥濃度不能超過5ppm,以防止徒長。
氣體:在高光照條件下,補充1000ppm二氧化碳可以促進開花
生長調節劑:3-5片真葉時,施750ppmCCC
定植後:發芽期:
種子萌發:在適合的條件下,播種當天種子就開始萌動,直到子葉展開,胚根約1-3天伸出。
覆蓋:用粗蛭石覆蓋,以保持濕度
PH:6.4-6.5, PH小於6會導致嫩梢發育不良、畸形,並易出現鈉、鎂、鐵的毒害,特徵是阻礙下部葉片的生長。
EC:0.75-1.0,EC過高會阻礙根系向下生長
光照:不需光萌發,提供100-1000lux光照會提高發芽率並減少徒長的機會。
介質濕度:播種的1-3天,直到幼根出現,介質保持飽和;第4-8天,降至潮濕;第9天以後保持介質干濕交替。
空氣濕度:一直到幼根出現前保持100%,然後降至40%
怎樣使空氣濕度下降:在栽培環境中提供良好的空氣流通,可加速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有利根的呼吸。
溫度:23℃,超過25℃會導致熱休眠,低於22℃會降低發芽的速度和整齊度
施肥:經常施肥鈣基復合肥(14-4-14)氮濃度為200ppm
生長調節劑:整個生產中可以用4-5次750ppmCCC,注意在植株長出3-5片真葉之後開始使用;另外植株現蕾後就不要再使用了。
栽植技術
春季栽植,南方地栽,北方宜盆栽室內越冬。一般採用盆栽。地栽時應選不易積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最好是沙質壤土。盆栽選用腐葉土、園土和沙混合的培養土。栽前先在盆底放入瓦片,以利排水。一般先栽在小盆中,不施入基肥,養護一段時間後再移入較大的盆中,這時可在盆中施入腐熟的適量廄肥作基肥,上面裝入培養土,根系不要與基肥直接接觸,
光照與溫度
喜陽光,除夏季炎熱太陽光很強,需要遮蔭或放往室內,避免陽光直射外,其他時間均應該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每日至少要有4小時的日光照,這樣才能保持終年開花。若光照不足,長期生長在庇蔭的地方,植株易徒長,減少花芽分化。適宜生長溫度16-24℃,以春、秋季氣候涼爽生長最為旺盛。冬季應入溫室,溫度應保持白天15℃左右,夜間不低於8℃,並且保證有充足的光照,仍可繼續生長開花。
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要加強水肥管理。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在花芽分化後,應增加施入磷、鉀肥。土壤要經常保持濕潤偏干狀態,不能缺水乾旱,否則葉片發黃脫落,影響生長和觀賞價值;但也不能澆水過多,土壤過濕,否則會使植株徒長,影響花芽分化,開花少,甚至使根部腐爛死亡。澆水應掌握不幹不澆、澆要澆透的原則。夏季氣溫高,植株進入休眠,應控制澆水,停止施肥。
整形修剪
為使植株冠形豐滿緊湊,應從小苗開始進行整形修剪。一般苗高10厘米時摘心,促發新枝。待新枝長出後還要摘心1-2次,直到形成滿意的株形。花開於枝頂端,每次開花後都要及時摘花修剪,促發新枝不斷、開花不絕,一般在早春、初復和秋後進行修剪3次。天竺葵是家庭中普遍栽植的花、葉兼賞花卉,也是布置花壇、花徑的好材料。由於它生長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一般每年至少對植株修剪3次。第一次在3月份,主要是疏枝;第二次在5月份,剪除已謝花朵及過密枝條;立秋後進行第三次修剪,主要是整形。
怎樣對植株進行修剪整形呢?
一般在伏天過後,天氣轉涼,天竺葵逐漸恢復長勢,休眠的植株新芽已長出。此時正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應結合換盆對植株進行全面修剪。根據植株長勢,一般選留靠近基部位置生長健壯、分布勻稱的主枝3-5個,其它過密的、纖弱的徒長的枝條,一並從基部剪掉。然後再把主枝及側枝進行短截,每個側支只留生長健壯的仙芽,使整個植株枝條分布均勻、緊湊,株形豐滿矮壯。
對培養一年的植株,在適當位置短截即可。經過修剪整形的植株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長勢。一般待剪口乾縮半個月後,即可開始正常追施肥料,以便不斷抽生新芽,陸續開花。為了避免過分徒長,可進行摘心,促使多發側枝多開花。
栽培管理

天竺葵上海虹口園林花圃[11]
【位置】:天竺葵喜好有充足日光的東面或南面窗檯,秋冬在全日、半日照的地點生長良好,也適合當作花壇植物。放在室內者則要有散射光,否則落花、落葉很快。
【土壤】:市售培養土或是疏鬆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佳。
【水分】:秋冬季1-2天澆一次水即可,但陽光普照的日子最好每天澆水一次,尤其是植株生長茂盛時,葉片多且蒸發速度快,必須注意補充足夠水分。
【日照】:天竺葵喜歡充足的光線,秋冬季可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下生長良好,開花期可室內明亮處欣賞,但若光度不夠很容易會有下位葉黃化及落葉、落花的現象發生。
【溫度】:生長適溫在15-25℃,不耐高溫,並不適合夏天生長。
【肥料】:應在培養土裡混全基肥,進入花期時約1-2星期施用液太肥。
【照顧】:家庭園藝多是購自花市,您可以買三棵種在大花箱中,然後放在窗檯上,或是直接種在窗檯花里,只要您沒忘記灌溉,幾星期後,您家的窗檯將是醉人的地方。
天竺葵苗高12~15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產生側枝。盛夏高溫時,嚴格控制澆水,否則半休眠狀態的天竺葵如盆土過濕,葉片常發黃脫落。莖葉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莖葉過於繁殖,需停止施肥,並適當摘去部分葉片,有利於開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或「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為了控制挖株高度,達到花大色艷的目的,除選擇矮生天竺葵品種以外,生長調節物質的應用十分重要。當天竺葵定植於12厘米或15厘米盆後2周,可用0.15%矮壯素或比久噴灑葉面,每周1次,噴灑2次,每天光照14~18小時,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優質的商品盆花。
花謝後應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養分,有利於新花枝的發育和開花。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進行更新。冬春花期,應放陽光充足處,否則葉片易下垂轉黃。雨雪天增加人工輔助光照,對開花更為理想。
冬季管理
天竺葵喜溫怕寒,冬季應特別注意做好防寒防凍。在北方地區蒔養天竺葵,應在霜降到來時把盆株移至室內,放在向陽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影響花芽的形成,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會因光照不足而枯萎。如果在南方,也應在立冬過後將盆株移到避風保暖向陽處,既便於盆花多曬太陽,又便於躲避風寒。室內溫度應保持日溫15℃至20℃,夜間不低於10℃。在溫度過低的環境里植株長勢弱,不利於花芽分化,開花少,甚至不開花,但溫度高於25℃的環境對其生長、開花也不利。天竺葵喜旱怕濕,故日常澆水要適量,冬季更不可天天澆,即使乾燥天氣里,一般也要五至七天澆一次水,保持盆土偏幹略見濕即可。澆水過多會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從而影響開花,甚至造成爛根而死亡。不過,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保持葉面清潔,有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若要使天竺葵連續開花,則需要供給充足的養分,一般應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可用豆餅、蹄片、魚腥水混合配製,待發酵後加水使用,也可使用花店出售的復合化肥,每次只用3至5片。天竺葵分枝較多,為促進其多開花,要對植株進行多次摘心,促其多分枝,多孕蕾。花謝後要及時剪去殘花,剪掉過密或細弱的枝條,以免消耗養分。但是,隆冬時節,不宜重剪。
影響開花因素
(1)澆水過多或遭受雨淋,盆內長期積水,引起爛根,葉子邊黃或植株徒長,均影響開花。
(2)施肥過量,特別是氮肥過量,易引起枝葉徒長,不開花或開花稀少,花質差。但施肥不足或不施肥,也會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和開花。因此,在早春或早秋應適當多施些磷鉀肥。
(3)溫度過高或過低,冬季室溫在20℃以上,加上通風不良,枝葉易徒長,影響次年開花,但越冬溫度低於0℃,則易受凍害,葉緣變黃發軟。天竺葵對溫差變化也比較敏感,如急劇變化,就會引起花朵脫落。
(4)光照太強,夏季受到陽光直射,葉緣易遭受日灼,生長不良或花、葉脫落。
(5)摘心修剪過重,長期葉片很少,也會延緩生長期,著花、開花數量少。此外,冬、春季在室內養護時,如果長期光線不足,易引起植株徒長而不開花,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會因光照不足而萎縮乾枯。所以,冬季應注意給以較充足的光照。
病蟲害防治
細菌性葉斑病
【分布】江蘇、浙江等地。
【症狀】葉片病害發生初期在葉背出現水漬狀小斑,2-3天後病斑略下陷,為褐色小斑點,針尖大小,圓形或不規則形,以後逐漸擴大為暗褐色或赤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直徑1.5~3.0毫米,病斑稍有輪紋,邊緣周圍有褪色區,在一葉片上可發生很多斑點,特別是在下部較老的葉上,斑點更多。病斑擴大逐漸連合在一起,葉脈和葉柄也變褐,使葉片大部分死亡;莖桿症狀稱謂黑腐,病莖和枝條的維管束褐色到黑色,此時,莖桿上的葉片枯萎,呈多角形壞死症狀,隨後細菌侵染髓部及皮層,儀枝條頂端尚有幾個葉簇,莖桿整個變黑、皺縮和腐爛。插條受害時不能生根,並由基部向上慢慢腐爛,葉枯萎,呈多角形壞死。
【病原】病原為細菌,是由真細菌綱、真細菌目、黃單胞桿菌屬的野油菜黃單胞菌天竺葵致病變種(Xanthomonascampestrispv.pelargoni),頂端圓形,桿狀,單鞭毛端生。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5-27℃,最低1℃,致死溫度為51-51.5℃。
【發病規律】細菌可借插條、接觸、飛濺水滴傳播,種子有可能帶菌傳播;在潮濕的土壤中病菌能存活3個月;溫室栽培過密、生長迅速時易病重,植株下部老葉病重,溫暖濕潤時病重;高氮、高磷和低鈣有利於發病,高鉀、低磷、高鈣、症狀受到抑制。天竺葵的不同種和品種在抗病性上存在差異,天竺葵品種中大花天竺葵是高度抗病的,香葉天竺葵是中度抗病的,盾葉天竺葵是高度感病的。壠牛兒苗科的有些植物是無症帶菌者。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植株間要通風透光,避免濕度過高;不直接對植株噴澆水,以免飛濺的水滴傳病;不在病株上選取插條摘除所有病葉、病枝,避免帶菌土壤沾污葉片。病土要集中處理,必要時對土壤、花盆進行滅菌處理。病菌能在繁殖床上的土中存活,應避免將病土濺到健株上。每隔10-15天,噴1次1%波爾多液進行預防。
(2)葯劑防治:噴施農用鏈黴素1000單位,或試用14%膠胺銅300倍液,或50%消菌靈1000倍液。
(3)徹底清除所有病株和病殘體。花盆和種植台、工具用10%漂白粉液浸洗消毒,土壤用2%福爾馬林液消毒,或另換新土。採用無病種苗。
(4)發病前後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500-1000)×0.000001農用鏈黴素,連續數次。

Ⅷ 春香葉是生柔好還是焯一下再揉

春香葉是生柔好還是戳水一下再揉好,肯定是焯水再揉最好,能去除掉苦味兒。

Ⅸ 香葉餃子菜怎麼有點苦味

香葉餃子餡兒有點兒苦味,這個是你需要把香葉提前抽水。

Ⅹ 干貨店的香葉是八角樹葉嗎

不是。

香葉

(《中國葯植圖鑒》)

【異名】香艾(《廣西中葯志》)。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香葉天竺葵的全草。

【性味】味辛;性溫、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精油含量約2%

【主要成分】是桉葉腦(C10H18O)

【別名】香葉、香桂葉、桂葉、天竺桂等。

【科類】為樟科月屬常綠小喬木

【用途】烹調中取其葉片作調味品。

香葉天竺葵

香葉天竺葵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芳香,密被短毛或淡黃色小腺毛。莖基部木質化,節處膨大。葉互生,寬心形或近圓形,近掌狀5~7深裂,裂片再分裂為狹裂片,邊緣被細毛,有不相等的缺刻,兩面密被毛;葉柄長4~6厘米;托葉扁闊,常脫落。傘形花序與葉對生,花小;苞片4,卵形或闊卵形:萼片5;花瓣5,玫瑰紅色或粉紅色,有紫脈紋,上方兩瓣較大;雄蕊10,不具腺體;雌蕊1,子房5室,花柱5。蒴果5裂,成熟時由喙部向上捲曲裂開。花期春、夏間。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熱點內容
花語黑暗系 發布:2025-04-16 16:26:10 瀏覽:77
綬溪荷花池 發布:2025-04-16 16:21:03 瀏覽:253
紫羅蘭木手串辨別 發布:2025-04-16 16:19:38 瀏覽:850
七夕李廌 發布:2025-04-16 16:14:18 瀏覽:796
康乃馨鮮花可以放卧室嗎 發布:2025-04-16 16:10:21 瀏覽:286
模擬布百荷花 發布:2025-04-16 16:10:16 瀏覽:951
新冠病毒丁香 發布:2025-04-16 16:07:48 瀏覽:957
鮮花醞釀蜜糖 發布:2025-04-16 15:58:21 瀏覽:345
好一朵迎 發布:2025-04-16 15:53:16 瀏覽:64
看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感受 發布:2025-04-16 15:53:10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