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插花
A. 我國56個民族都有什麼節日
漢族節日:
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等。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跳蘆笙舞、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三月會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藏歷新年: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歷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
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等。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
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
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德林昂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准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
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歷和過節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
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產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
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
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於農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1)過年插花擴展閱讀: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的日子。
這些與自然界季節更迭、祈求豐收、崇敬英雄、談情說愛、傳統習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關系的節日,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展示。
盡管各民族的節日在日期、內容、意義、過節方式等方面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有穩定性、群眾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的共同特點。
B.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桿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
1、蒙古族的那達慕
蒙古語意為「游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
今天的那達慕,在每年夏秋之交舉行,規模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每年農歷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年插花擴展閱讀
雪頓節是藏族傳統節日,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每年藏歷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時藏語音譯,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
屆時,拉薩市附近的居民身著鮮艷的節日服裝,扶老攜幼,邊飲邊談,載歌載舞,觀看藏戲,享受節日的歡樂。下午各家開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來賓行敬三口乾一杯的「松准聶塔」,唱各種不同曲調的勸酒歌。歌罷,客人將酒三口飲完。敬酒聲、祝福聲、歡笑聲經久不息。當晚霞染紅天際,人們才踏著暮色離開羅布林卡。
據佛教規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出門。夏季,藏歷6月底期滿,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進行施捨。當時純屬宗教活動。
17世紀中葉,清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後,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戲團體集中到拉薩為雪頓節助興,雪頓節活動演變成為以藏戲匯演為主,宗教和文娛活動相結合的重要節日,故又稱「藏戲節」,因其范圍局限在寺廟內外,並以哲蚌寺為中心,故稱為「哲蚌雪頓節」。
18世紀初,雪頓節活動中心從哲蚌寺轉移到羅布林卡,允許市民入園觀看藏戲。西藏民主改革後,雪頓節成為人民群眾自己的節日。節日期間有哲蚌曬佛、藏戲表演、逛林卡等活動。
每年的藏歷6月30日,拉薩市西郊的哲蚌寺都舉行盛大的「展佛」活動,讓更多的信徒有機會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對這樣的佛事活動不加干預。節日期間,羅布林卡內,人山人海,林木間到處是帳篷、地席,藏族群眾歡聚在這里喝著青稞酒、酥油茶,吃著酸奶子,並觀看藏戲和欣賞各種文藝節目。
1993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從1993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拉薩雪頓節,同時舉辦拉薩雪頓節物資交易會。1993年8月16日,首屆「雪交會」開幕。如今雪頓節已發展成融文藝匯演、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物資交流、產品展銷、體育競技、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盛會。
2004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為了解決傳統雪頓節以藏歷為准,每年的公歷日期不一致,給國內外遊客造成不便的問題,從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動依然按傳統的藏歷6月30日進行外,由市政府主辦的雪頓節固定為每年公歷8月18日開幕。
C. 除了傣族的潑水節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節日
關門節,傣語稱為「毫瓦薩」。有關傣族關門節的來源,據說是每年傣歷9月,佛祖要到西天去為佛母講經,三個月才能回來。後來有一次,因為佛祖到西天去講經時,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傳教,踐踏了百姓的莊稼,佛祖對此很是不安。此後,每當佛祖到西天講經時便把所有的信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贖罪。
需要指出的是,關門節期間正值農忙季節,除佛教的相關活動外,村寨的其他活動一概暫停,如禁止談戀愛、結婚、上新房、出遠門、不升和尚、和尚不還俗等,這已成為民間約定俗成的一種禁忌,為村寨的勞動力集中精力從事農耕生產提供了充分保障。這一期間村中的老年群體與中青年群體之間似乎有一種默契的分工,老年人專事於聽經禮佛活動,而中青年人則主要奔忙於農耕等生產活動,宗教活動與世俗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兩不相誤,相互交融。
D. 過年買的插花里為什麼有菊花
過年買的插花里有菊花,怎麼了?可能在這種意識里,好像菊花是嗯,給祭祀用的,但是現在的菊花品種很多的,只要好看,它的寓意現在也不僅僅是那一方面的
E. 過年買的插花里為什麼有菊花
菊花有吉祥的意思。因為它的發音與吉字相近。所以,菊花也常常被用於花束的組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