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與花卉
㈠ 雲南「花」寺廟,從不燒香只種花,韓紅也來過,這是真的嗎
除了遊客留下的鮮花,妙輝師傅還有兩間花房。有兩個不同類型的植物的房子,一個是嫩肉質的植物,另一個是五顏六色的花。即使遊客不留下鮮花,溫室里的植物也可以用來裝飾寺廟。
隨著姬巢庵的人氣越來越高,它也將吸引一大批名人。韓紅曾到過姬朝庵。韓紅的到來並沒有打破濟照庵的舊生活方式,只是增加了濟照的遊客數量。濟照庵的發展,其實是源於一顆虔誠的佛心。如果沒有妙輝大師的改造,吉照寺就不會變成一個花的世界。雲南「花」寺,從不燒香只種花,韓紅也來了。
㈡ 故宮的春天快溢出來了,鮮花與紅牆黃瓦交相輝映,現場氛圍有多絕
故宮的春天快溢出來了,鮮花與紅牆黃瓦交相輝映,現場氛圍真的很絕。
春天是一個令人非常開心的季節,因為所有的事物都開始復甦了,就意義著什麼情都在慢慢的變好,讓我們都會有動力覺得什麼事情都有生機。希望故宮的春天可以為我們國家的抗議帶來非常好的消息。
㈢ 園林古建築與園林綠化的區別
園林古建逗銀笑築與園林綠化的區別:
園林古建築:仿古建築工程、園林建築及古建築。自然景觀是主要觀賞對象,因此建築要和自然環境相協調,體現出詩情畫意,使人在建築中更好的體會自然之美。同時自然環境有了建山含築的裝點往往更加富有情趣。
園林綠化: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園林包括庭園、宅園、小游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隨著園林學科的發展,還搏稿包括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游覽區以及休養勝地。
㈣ 中國古代建築天花的分類
屋頂做法:,頂隔因子的兩種做法.
一種是」露明」的做法,另一種是天花做法.露明做法,宋稱」砌上明造」,即不帶頂棚,將」上架」的梁,枋,檁,椽都暴露於室內,這樣就把屋頂層的內部空間並入內里空間,使室內大為高敞,」上架」構件自然也成為了內里空間的分割手段和裝飾手段,這種做法大多 用於寺廟佛殿,陵寢祭殿和宮殿組群中的門殿,便於取得高爽,深幽,神秘的空間氣氛.二是天花,其廣泛用於宮殿,宅第等各類殿屋,有保暖,防塵,調節室內空間高度和裝飾美化室內環境的作用.天花可粗分為三類:一是軟性天花,一般住春碰賣宅用秫秸札架,然後糊紙,屬於紙糊天棚.府第宮殿的講究做法,用木頂格,貼梁組成骨架,下面裱糊,成為」2海墁天花」.這種天花表面平整,色調淡雅,顯得明亮親切.二是硬性天花,由天花梁枋,支條組成井字形框架,上釘天花板,成為」井口天花」.板上可繪制團龍,翔鳳,團鶴,花卉等圖案,有的還有精美的雕飾.這種天花適合用於較為高大的空間,顯得隆重,端莊.三是藻井,是天花的重點部位處理,多用於宮殿,壇廟,寺廟大殿的帝王寶座,神像佛龕的頂部,如同穹然高起的華麗傘蓋,渲染出中心部位的庄嚴,神聖,以突出空間的構圖中心和意象氛圍.藻井屬於天花中的最高等級,歷來都把它列為內檐裝修中的最尊貴體制.
3、 庭院式組群的布吵弊局特點
① 突出內向型的布局.使用功能,安靜,私密性強.精神功能上,含蓄,對街立面影響不大.
② 突出建築空間的藝術表現.建築成了空間的界面,突出空間美.
③ 突出建築藝術的時空性.
④ 突出」單體門」的鋪墊作用.我們把以單體建築出現的門稱之為單體門,如宅門,院門等,它們不同於板門,隔扇門等裝修的門,是唯一朝外的因子,與外界相連通的通道.
⑤ 突出」亦內亦外」的復合空間.
⑥ 有利於快速施工.
4、中國木架建築優缺點:優勢:⑴. 取材方便;⑵. 適應性強,承重結構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牆倒屋不塌」⑶. 抗震性能好;⑷. 施工速度快;⑸. 便於維修、搬遷;⑹. 木構參與了生物鏈過程,屬生態建築,不會殘留永久性垃圾;⑺. 適用於不同氣候條件的南北地區;
缺憾:⑴. 木材越來越少,造成自然生態的嚴重破壞;⑵. 不耐火,不耐潮濕,不耐腐蝕,不耐蟲蛀,不耐久;⑶. 採用簡支梁體系,難以滿足更大更復雜空間的需求;
5、木構架建築特點:
1木構架是梁架框架體系,不同於承重牆體系.因此具有廣扒逗泛性,即」牆倒屋不塌」.①可以適用不同類型的建築功能.②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種地方材料.④可以適應不同的造型可輕巧也可雄厚.
2構架系統有嚴格的模數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鬥口制(清)為模數.②沒有斗拱的建築用檐柱的柱徑作為模數單位.柱徑d=6寸,面闊s =16.6d=一丈,③柱高h=12.5d.優點:易設計,易備料僱工,水平有保證,易建造,易普及.缺點: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於創新,中國建築發展遲緩.
3達到了高度成熟水平(體系的衰老症).優點:體現了功能,技術,造型(審美)的三結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統一.缺點:當發展成熟的時候,沒有跳到另一個體系裡去.木構建築中的好多構件都失去了原來的結構意義(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繼續發展到爛熟期,其間除了延續建築文脈以外,已沒有結構意義了――當從結構意義轉化為文脈語義時,中國建築開始走向衰落.4費工費料.如鋪作中的轉角斗拱構件有170多個5木構架的技術局限.沒有形成三角桿件體系,梁架之間和榀與榀之間缺乏聯系,梁架和基礎結合的不密切,梁的斷面後期不合理.6耐久性差.怕火,怕水。
㈤ 2018廣州寶墨園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時間+地址+門票攻略
2018年廣州寶墨園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即將開啟,春季時分,是櫻花盛開的最佳時期,充滿了浪漫情懷的櫻花擁有頌滑非常高的人氣,下面給大家分享廣州寶墨園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最詳細攻略指南。
2018年3月4日,由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番禺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寶墨園·南粵苑主辦,番禺區旅遊協會、番禺區炎黃文化研究會、番禺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廣州獅陽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漢風古韻寶墨櫻姿」寶墨園第三屆「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暨第四屆「櫻花攝影大賽」在寶墨園內紫氣清暉牌坊前隆重開幕。
寶墨園第三屆「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
時間:2018年3月4日-4月初
地點:番禺區沙灣鎮紫妮村-番禺寶墨園
票價:50元
門票價格多少錢:
寶墨園門票54元,微信購票僅需48元;
南粵苑門票50元,微信購票僅需42元;
寶墨園+南粵苑套票104元,微信購票僅需75元。
微信購票方式:
不用排隊,還能隨時買到優惠門票!這么好的福利只要微信搜索關注「旅遊親」官方微信(ID:lyqqq8),回復關鍵詞【寶墨園】,即可在線預訂廣州寶墨園·南粵苑優惠門票。
「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寶墨園第三屆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開幕式呈現出一場櫻花古建與華美漢服交相輝映的文化視覺盛宴:霓裳漢舞、古琴茶道、古典舞《涼涼》、亞洲小姐漢服Show,精彩紛呈,風情萬千!
世界櫻花,源於中國,中國栽培櫻花歷史已久。秦漢時期,櫻花已栽培於宮廷皇族;至漢唐,櫻花已遍植於私家庭院中;盛唐時期流行「櫻花節」,出遊賞櫻花已成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雲:「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好像寫的就是寶墨園!時至今日,寶墨園將櫻花與漢唐文明聯系起來,跨界融合,集古建園林、生態旅遊、漢服禮儀、民間文化、攝影美學於一園,推進了國櫻文化復興的步伐!
春季是踏青賞花時節,寶墨園小橋流水映春光,櫻飛蝶舞競芬芳。小喬白櫻與中國紅櫻剛剛謝幕,廣州櫻又隆重登場。廣州櫻是我國自主培育的櫻花品種,適宜廣東地區的亞熱帶氣候,花開絢爛,紅粉相間。與國內外常見的片區集中型賞櫻項目不同,寶墨園致力於將繽紛浪漫的櫻花與景區亭台樓閣的古建築相融合,打造一步一景、步移景換的古典園林賞櫻體驗。寶墨園第三屆「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3月-4月初)期間,高櫻談浪漫櫻花和古典建築相映成輝,相得益彰,讓您暢享小橋流水賞櫻花的園林意趣!
櫻花節期間,寶墨園第四屆「櫻花攝影大賽」(3月4日—3月31日)隆重啟動,此次櫻花攝影大賽繼承了前三屆的優良傳統,將繼續秉承「用影像訴說美景,用鏡頭紀錄時光」的理念,鼓勵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前來寶墨園和南粵苑捕捉古典園林里的櫻花美景,踴躍參與,分享快樂。寶墨園第四屆「櫻花攝影大賽」遵循「積極向上,自願參與」的准則,面向遊客和市民群眾廣泛徵稿。參賽作品取景寶墨園·南粵苑,表現嶺南文化與櫻花風情即可,參賽詳情請關注寶墨園·南粵苑公眾號「bmynyy」,輕松掌握最新大賽資訊,豐厚獎金等你來拿!
寶墨園開放時間:8:30-17:30(17:00停止售票)
交通指南:
一、自駕車交通線路:
①廣州至寶墨園:
1、華南快速(或洛溪橋)——番禺迎賓路——沙灣大橋收費站前右轉——市南路——市良路——紫坭大橋——寶墨園
2、新光戚碰快線——市西環路——市良路—紫坭大橋—寶墨園
3、廣州芳村——廣珠西線——陳村路口——碧桂路——三洲路口—過龍州收費站——過三善大橋轉左——寶墨園
4、東新高速——沙灣出口——寶墨園
②深圳至寶墨園:
廣深高速——京珠高速——亭角出口—南沙大道—沙灣大橋(左轉)——市良路——寶墨園
③中山、珠海至寶墨園:
1、京珠高速——亭角出口往市橋方向——南沙大道——沙灣大橋(左轉)——市良路——寶墨園
2、中山、珠海——105國道——碧桂路——龍洲路——市良路——寶墨園
④佛山至寶墨園:
廣佛高速——佛陳公路——碧桂路——龍洲路——市良路——寶墨園
⑤東莞至寶墨園:
虎門大橋—亭角出口—南沙大道—沙灣大橋—市良路—紫坭大橋—寶墨園
⑥順德至寶墨園:
大良立交—龍州路—三洲路口—龍州收費站—三善大橋—寶墨園
二、公共地鐵交通:
廣州乘車路線:廣州乘3號地鐵到市橋站B出口轉右乘公共汽車67路或到北城汽車站乘12路到寶墨園總站
番禺乘車路線:市橋汽車站乘67路寶墨園專線,市橋北城中B站12路寶墨園專線。
順德乘車路線:順德可乘公共汽車314路或349路專線到寶墨園。
㈥ 梅花與古建築,如何形容
梅與古建築的交融精美如畫。
具有凌霜斗雪的梅花和有著歷史凝重感的古建築融為一體,互為前景和背景,或虛或實,互相映襯,互為點綴,畫面優美,意境深遠。
可以用宋代秦觀《鵲橋仙》中的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來詮釋梅花和古建築的交融之美。
㈦ 旋花的中國古建築彩畫之旋花
彩畫中的旋換
旋花,在中國古建築中是構成旋子彩畫的主要圖案,在藻頭內用旋渦狀的幾何圖形構成一組圓形的花紋圖案。
旋子彩畫經考查來自旋花變形圖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莖細長,纏絡他物之上,葉互生、戟形、有長柄,夏天開漏斗狀合瓣花,色淡紅,又名鼓子草。漢《神農本草圖經》上有「鼓子革,又稱旋子花」之說。可見旋子花的名稱來歷頗早。這種旋花紋狀,以圖案形式應用在器物的裝飾上,早在漢代出土的瓦當上就發現了。據現存實物考查,宋遼時期旋花變形圖案就已使用在建築彩繪上。如遼統和二年(公元984)重建的薊縣獨樂寺的梁枋上就出現了橢圓形旋花圖案。北宋時期,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一書中,第十四卷彩畫部分也有一些旋花圖案。
旋子彩畫俗稱「學子」、「蜈蚣圈」,等級僅次於和璽彩畫,其最大的特點是在藻頭內使用了帶卷渦紋的花瓣圖案,即所謂旋子、旋花。旋子彩畫最早出現於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進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築中運用最為廣泛的彩畫類型。
旋子彩畫在每個構件上的畫面均劃分為枋心、藻頭和箍頭三段。這種構圖方式早在五代時虎丘雲岩寺塔的闌額彩畫中就已存在,宋《營造法式》彩畫作制度中「角葉」的做法更進一步促成了明清彩畫三段式構圖的產生。
旋花彩畫的發展
明代旋子彩畫受宋代影響較為直接,構圖和旋花紋樣來源於宋代角葉如意頭做法。明代旋花具有對稱的整體造型,花心由蓮瓣、如意、石榴等吉祥圖案構成,構圖自由,變化豐富。明代旋子彩畫用金量小,貼金只限於花心(旋眼),其餘部分多用碾玉裝的疊暈方法做成,色調明快大方。枋心中只用青綠顏色疊暈,不繪任何圖案;藻頭內的圖案根據梁枋高度和藻頭寬窄而調整;箍頭一般較窄,盒子內花紋豐富。
清代旋子花紋和色彩的使用逐漸趨於統一,圖案更為抽象化、規格化,形成以弧形切線為基本線條組成的有規律的幾何圖形。枋心通常占整個構件長度的三分之一,枋心頭改作圓弧狀,枋心多繪有各種圖案:繪龍錦的稱龍錦枋心;繪錦紋花卉的稱花錦枋心;青綠底色上僅繪一道墨線的稱一字枋心;只刷青綠底色的稱空枋心。藻頭中心繪出花心(旋眼),旋眼環以旋狀花瓣二至三層,由外向內依次稱為頭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花基本單位為「一整二破」(即一個整團旋花,兩個半團旋花),視梁枋構件的長短寬窄組合,又有勾絲咬、一整二破加一路、加兩路、加勾絲咬、加喜相逢等多種形式。岔口線和皮條線由明代的連貫曲線改為斜直線條。
旋子彩畫按用金多寡及顏色的不同可分為金琢墨石碾玉、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墨線大點金、金線小點金、墨線小點金、雅五墨、雄黃玉等幾種。
旋子彩繪是用或圓潤飽滿、或流暢柔韌的各色線條旋轉盤結而成,帶給我們的卻是滿眼的瑰麗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繪比和璽、蘇式彩繪的形成時間都早,是中國建築裝飾史上使用時間最長,使用范圍最廣的彩繪種類。
㈧ 以花命名的古代建築
這個這個花橋:位於福建省屏南縣古峰鎮古村下游。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花塔:唐貞觀八年(634年)村中建寺及無鎮拍垢凈光佛舍利塔。佛塔又稱華嚴塔。花、華古均作華。寺以塔名,而村以寺名。蓮花塔:是明代磚塔。該塔坐落在番禺蓮花山上。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番禺舉人李惟鳳等建塔,原名"文禺塔"。蓮孫旅畝花橋:又稱五亭橋,是瘦西湖景區也是揚州的城市標志。蓮花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牡丹祠:清初詩人王士禎(別號漁洋山人)去世後,後人在其居住過的西城另墅南端建起漁洋祠堂。大門兩邊為八字粉牆,門前有1對高1.8米的透雕石獅。祠東側有堂3間,稱為「牡丹祠」,為清代建築,則森保存完好。又名漁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