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宴席
① 酒店插花有講究
酒店插花有講究
賓館酒店花藝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其不同於一般花店和展覽藝術插花。一般來說,花藝是一種以花為主體的造型藝術,通常也可叫做插花。但花藝與插花相比較,則屬於較大的范疇,或者說延伸和涵蓋面更廣。
酒店花藝設計是酒店裝飾設計的一部分。它的最基本功能就是給客人一個良好的感受,使客人感受到酒店對他的熱情歡迎,感受到酒店可以為他提供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每位客人來酒店之前,他的心裡會對酒店懷有一種潛在的期待,渴望酒店能夠具備溫馨、安全的環境,甚至渴望這個酒店會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最好有點驚喜,並使這一次經歷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設計到位的大堂應該做到當客人來到這里時,即使沒有人為他提供服務,他也應該感到溫暖,就像回到家一樣。這就要求大堂里所能看到的某一樣或幾樣東西和客人是相通的,可能是傢具、燈飾,可能是陳設,也可能是一種色彩,一塊特殊的材質。這些細微的飾物為客人實現了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延伸,而且會和他們的個性相通,從而使酒店的回頭客越來越多。
真正的專業酒店人應該懂得這一點,並具備這樣的經驗和修養。實現了客人心裡期待,也就符合了酒店經營者的最大利益。這里說到了兩個心願:一是客人的心願;二是酒店經營者的心願。而酒店花藝設計師的服務對象就是這二者。客人滿意了,酒店經營者能滿意。事實上,除了服務以外,酒店能夠給客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就是環境。也就是說環境是酒店招攬生意、賺錢的資本。在價格相近,服務質量相似的情況下,什麼能決定客人的再一次造訪呢?那就是迷人的環境。大多數客人都喜歡有一個新的經歷,不喜歡總是老面孔。因此,從裝修上使自己酒店的面目煥然一新,是酒店經營者總要考慮的問題。但是裝修的花費很高,而且由此引發的室內污染其後果也不可低估。相比較之下,用綠色植物、花卉來裝飾酒店,不僅無污染、成本低,而且美麗的花卉具有生動、活潑,千變萬化、富有生氣的特點,給客人留下別開生面的印象。近年來,隨著生態人居思想的深入人心,用花卉來裝飾酒店的公共環境及客房已成為國際上大酒店身份的標志。
在五星級大酒店中,現都設有花房。除每周更換2次大堂插花,及走廊、樓梯、電梯間等公共場所花飾外,按照一般規定(各酒店不同)
接待豪華客房要求:
(1)在貴賓入住前2小時按等級標准在客房內好鮮花和果籃。鮮花要高檔盆插,大小號各2盆放在主卧室、寫字台、客廳茶幾、衛生間浴缸上。花由酒店花房提供,每日更換。
(2)晚間鮮花藤編花籃1籃,放床頭,由酒店花房提供,每日更換。
(3)綠色植物2盆,放在床頭,由酒店定製。
(4)客廳、衛生間視區域面積內放「酒店貴賓專用歡迎卡」1張,上有鮮花,並附總經理簽名。
此外,VB級、VC級、VD級客人(個人全價入住酒店豪華客房3次以上的客人)標准遞減,由4件到2件,再到1件,對VD級客人也要鮮花2瓶,每瓶1枝鮮花玫瑰。如此頻繁、大量的需求插花花藝作品,使得酒店花藝師這一職業應運而生。為了吸引顧客的青睞,大多數名流酒店都高薪聘用具有海外機構,比如荷蘭、德國和日本等國家花藝機構頒發證書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花藝師,而國內高級花藝師正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在酒店大堂擺放花藝作品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性。一般放在大堂中的花藝作品在體積上都比較大,其次是要根據星級酒店的裝修風格、運用顏色搭配來展示花藝作品的精髓使其成為大堂中的焦點。一般根據時令花材、季節交替變化或者是酒店盛典來做更換次數,還要考慮酒店後續養護工作的難度。大堂酒店插花可以是鮮切花,也可以是模擬花,當然也可以運用現在流行的永生花、多肉植物、各種質地的裝飾品相互混搭也是不錯的效果。
酒店插花一般分為前廳插花(大堂插花),餐廳插花,客房插花,會議室插花,吧台插花和過道插花。我們通過不同區域的插花來了解插花藝術在酒店中的應用。
前廳插花
前廳是專門為客人辦理住宿、離店結賬等手續,提供各種應接服務的地方。也是客人對酒店形成「第一印象」和「最後印象」的活動場所。因此這里的插花要具有代表性,能代表酒店的形象。前廳必須有一種賓至如歸,輕松、舒適的家的感覺。為了營造愉快的休息環境,除應有與酒店等級規格相應的寬敞明亮的空間外,合理的插花藝術的運用能為前廳舒適的環境平添幾分熱情、優美和高雅,使客人流連忘返。
餐廳插花
餐廳是為賓客提供食品、飲料和服務的場所,餐廳應該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就餐環境,為賓客的交流,就餐和應酬等提供方便。度假酒店的餐廳根據所提供的食品、飲料和服務,顧客的就餐習慣和周圍環境的不同,分為中餐廳和西餐廳。不同的就餐環境,所要求的插花造型和手法也不同。
中餐廳插花
中餐廳是提供中式菜點、飲料和服務的餐廳。中餐廳按銷售方式又分為零點餐和團隊餐,宴會命題餐,因而它們對插花的要求也不同。
零點餐廳插花
分為零點早餐,零點中、晚餐。所謂零點餐廳插花就是插花簡潔,顏色以中色為主,不拘泥於造型,花材可選用單色康乃馨,雛菊,洋蘭,百合,滿天星等。
中餐宴會插花
中餐宴會是一種正式的餐飲活動,格調高雅,講究環境,突出濃重熱烈的氣氛。中餐宴會多以中式圓餐台為主,根據宴會的需求,餐台直徑一般為1.8米的10人餐桌,大型宴會餐台也有2米以上的直徑。餐台花的直徑一般不超過餐台的Ƈ|3,高度不超過30厘米。以直徑1.8米的餐台為例,餐台花的直徑應不超過60厘米,花材顏色鮮艷豐富,花朵大。
命題擺台插花
中餐宴會多為有主題宴會,如婚宴,答謝宴,生日宴,慶功宴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宴會的主題越來越廣。
插花作品除了表現主題思想外,還應與周圍的環境氛圍,餐台檯布,餐具,菜色等相搭配。
西餐廳插花
西餐宴會多採用長台,其台型通常按廳堂大小和周圍環境布置。餐台插花一般為長橢圓形的西方式插花。插花的長度一般不超過餐台的1|3,插花的高度不超過30厘米。花器多選用扁平闊口。插花主要營造一種高貴典雅、浪漫的氣息。
咖啡廳插花
咖啡廳多採用自然光線,色彩明快,且適於兩三人親密交談,因此咖啡廳插花只需在餐台擺放一隻細頸花瓶,瓶中插入一兩枝花即可點綴空間。花材一般選用體積小,且顏淡雅的花材,如粉玫瑰或紅色康乃馨,既簡潔大方又充滿浪漫氣息。
客房插花
客房是賓客在酒店逗留期間最主要的生活和休息場所,客房的布置除了生活上必須使用的傢具等設備用品外,還應有裝飾性的物品,而插花就起到很好的裝飾和點綴空間的作用。
床頭櫃插花
床頭櫃插花的創作和布置,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睡眠空間的環境起到很好的效果。床頭櫃插花取材隨意,構圖靈活,花體不用過大,花材用量簡單。可以根據設計者的審美情趣和插花的功能,選擇造型和花材。一般以簡潔、素雅且文靜的花材為主。色彩柔和,對人體有害的,有異味的花草不宜擺放在床頭客房。
衛生間插花
衛生間插花的造型與空間的大小相適應,花材一般採用多頭小菊或顏色淡雅的康乃馨等單色小花。花器可選用陶器或花藤等,以增添返璞歸真之感。
其他區域插花
會議室插花
會議室營造的是一種嚴肅,團結的氛圍,在會議室擺放一些插花能緩解工作壓力,調節氣氛。大型會議室插花主要有講台插花和會議桌插花,這類插花通常選用長橢圓形和半球形的造型。一般選用花大、色艷的花材,花器一般選用粗口淺盆。一般情況會在茶幾或拐角處放一盆裝飾小花。
吧台插花
酒吧通常是人們聊天,談生意,消遣的場所,所以吧台插花一般要精美大氣,花器一般也需要精美華麗的花瓶,營造活躍的氣氛。
過道插花
過道通常狹窄,且缺少自然光,所以過道插花通常燈光的照射下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過道插花通常選用色彩明快,艷麗的花材,造型一般選用圖案式插花,也可以選用東方式插花。我工作的酒店通常採用東方式插花。
;② 宴會餐檯布置的美觀性與實用性的關聯程度如何
主題設計缺乏文化內涵
任何宴會檯面都必須緊扣宴會主題及檔次進行設計,宴會的主題多種多樣,沒有一成不變的程式。要將主題宴會檯面設計得別出心裁、有創意,需要在滿足賓客基本需要的情況下深入挖掘主題。但是,以往部分宴會主題的選擇及設計缺乏文化內涵段衫或對相關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深入,導致宴會主題的表達停留於表面,無法形成顧客和主題宴會設計者思想上的對話,無法給顧客帶來深刻的印象。
2.創意設計體現不了主題
宴會檯面創意設計主題不明顯,主題宴會各載體間的組合流於形式,單一地局限於圖案、字元或者顏色的一致性,拼湊明顯,沒有強烈的整體感和和諧感,細節經不起推敲和考究。部分檯面創意空洞、主題不明,色彩混亂無美感,無法體現色彩原理,無法表現主題寓意的主次關系。有的中心裝飾物僅擺放一個花瓶或一個擺件,缺乏藝術美感,無法彰顯文化內涵,與主題關聯性不高。個別檯面布置甚至沒有任何與主題相關的元素。
3.主題缺少實用性和推廣性
目前,雖說中餐主題宴會檯面設計產品層出不窮,但部分主題宴會檯面設計過分追求新穎獨特和視覺效果,使宴會檯面創意設計成本過高,或素材選用限制,降低宴會的重復利用率。部分檯面中心裝飾物超高、超大,遮擋客人視線,不方便客人之間進行交流,也不便於叢彎服務工作。菜單僅重視外觀形式,忽略菜單內容和設計原則等,導致主題宴會受眾少,直接影響了餐飲產品的實用性和市場推廣性,急待改進。
二、中餐主題宴會創意設計對策
成功的宴會檯面設計像一件藝術品,創意、創造的過程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步驟。要依據赴宴者的消費目的、年齡、消費習慣、消費標准等因素,確定檯面設計方案,例如,為開業慶典設計的檯面與婚宴、壽宴、答謝宴會的檯面有很大不同。
(一)設計原則
(1)實用性原則。中餐主題宴會檯面設計首先考慮實用性,以滿足顧客進餐需求為前提,以方便顧客實用為原則。做到顧客第一,方便實用。
(2)美觀性原則。在實用的基礎上,結合文化傳統、美學原則進行創新設計,提高藝術欣賞性。做到整潔統一,藝術美觀。可以將檯面設計與時代特徵、傳統文化等相結合。在提升其美觀性的同時,確保宴會檯面具備豐富的內涵。
(3)便捷性原則。主題宴會檯面設計不可太煩瑣、復雜,在實用、美觀的前提下,餐位大小、餐具擺放等必須合理,做到方便、快捷。
(4)界域性原則。在設計過程中,餐具擺放要緊湊一些、相對集中一些,應充分考慮每位賓客、每個團體的實際需要,適當分隔,歸屬明確,使所有顧客都感到滿意。做到適當分隔,歸屬明確。
(5)禮儀性原則。在宴會檯面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用餐者的地位、聲望、國別以及民族特點,參加宴會的主賓等。做到符合禮儀,遵守習俗。
(二)設計步驟
1.擬定主題
主題的確定是宴會設計的第一步驟,也是核心環節。我們要根據宴會性質和顧客特點,擬一個恰當的主題暗示檯面設計藝術滲燃悶手法,營造宴會的氣氛,如珠聯璧合宴、蟠桃慶壽宴、大展宏圖宴等。凝練一個優秀的主題並不容易,宴會設計者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全面的綜合知識,需要深刻解讀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內涵,挖掘其本質。根據多年參賽經驗總結,以獲得二等獎的「吳韻流芳」為例,主題來源於地域民族特色類的地域文化及其景觀,緊緊圍繞吳文化來挖掘其中的內涵。
2.選擇素材
選用主題素材必須尊重不同國家、民族嘉賓的風俗習慣,主題表達不宜牽強。擬定好主題之後就要考慮此主題通過哪些素材體現,吳文化包括歷史起源到新吳文化歷史人物、文學藝術和名勝古跡,崑曲、錫劇、園林、絲綢、吳醫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最終選擇吳文化中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崑曲作為切入點,深入了解崑曲600多年的發展史和能用於宴會檯面設計的素材,比如,經典曲目中的崑曲人物,崑曲演奏的樂器、樂曲,現場表演的服裝、道具,崑曲表演的場景等。
3.創意類型
中餐宴會檯面創意設計的類型有果蔬食雕型、插花藝術型和工藝擺件型等,具體選用哪種類型主要取決於素材的可獲得性和藝術表現性。在酒店的實際經營中,主題插花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裝飾品,主題插花比較簡潔,對於美化檯面、增強效果、烘托氣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宴會檯面插花一般要選用鮮花,根據宴會的主題確定花的品種。因為鮮花容易凋謝,推廣使用相對較高。除此之外,果蔬食雕與拼盤由於成本及保存時間的原因,現在一般應用較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創意小造型和盆景,這些小造型一般多採用泡沫雕或以實物為主,一般能反復使用,實用性較強,所以比較受大多數酒店的歡迎。根據之前尋找的相關素材和應用推廣性的要求,我們最終考慮選擇的創意類型是工藝擺件型。
4.設計主體
設計主體是宴會檯面設計的中心裝飾物的最終展示作品,主要將所有素材組合成一個整體。一般來說,中餐宴會檯面中心裝飾物,建議以一個托盤作為底部支撐,四周附以鮮花作為點綴,中間擺放最能體現主題的物品,中心裝飾物主體高度不能遮擋賓客雙方視線,妨礙雙方交流,一般不宜超過30厘米。《吳韻流芳》主題創意設計擺件的底盤選用圓形黑色紫檀木的茶盤,沉穩而有歷史厚重感,同時,還可以用於茶藝演示,一盤多用。底盤最中間靠前位置是典型崑曲人物工藝品,人物背景後面是富有中國山水畫意境的實木屏風,兩側高低錯落地擺放著白色的太湖石,太湖石身後倚著一棟古色古香的江南園林建築,一隻梅花悄悄地從牆角伸出來。該作品以吳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崑曲作為核心要素,以精緻唯美的江南園林藝術為背景,巧妙使用黑檀木托盤,精緻園林,太湖石畔,笛聲悠揚,雅唱昆韻,崔鶯鶯、杜麗娘一顰一笑間眼波流轉,巧物出巧匠,佳物化佳人,將古韻崑曲文化和非遺的絹人製作工藝完美結合,展示了江南核心區域吳文化的流光溢彩,營造了頗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美好意境。園林是可以看的崑曲,崑曲是可以聽的園林,園林和崑曲,構成中國人幾百年來共同擁有的精神家園,是一個江南吳地文化對美的忠誠守護。
5.完善餐台
最終運用心理學、民俗學、管理學、美學、營養學、烹飪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對整體檯面創意設計購買和製作相應素材,並將所有素材進行巧妙設計與融合,完善餐台設計。宴會檯面中的筷套、牙簽袋和菜單風格設計一致,上均印製著主題「吳韻流芳」和吳文化中的崑曲臉譜,精緻點題,細節之處彰顯宴會設計者的用心和周到。為了符合主題需要,菜單裝幀設計選用崑曲劇本的摺子戲形式,菜單印有古代戲曲人物的底紋和花紋,菜餚名稱緊扣主題,採用虛實相結合的形式,主要取自於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崑曲六百年》的主題,充分體現了崑曲的600多年的發展史。菜品編制不僅注重科學、營養、美味等編制原則,在菜品搭配上,也講究冷盤、熱菜、主食、湯和水果等合理搭配。同時,宴會檯面的布草選擇要符合美學、設計學、心理學等學科的要求,盡量做到美觀、大方、協調。選用的布草以淺棕色和灰色作為主色調,淺棕色的底布,上面鋪有灰色的方形檯布,口布選擇和底布一樣顏色的,整體感覺非常具有江南古韻風格,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相協調。餐具選擇質地精良的高檔骨質瓷配有簡單的水墨寫意圖案,色調和風格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協調,彰顯文化韻味,骨瓷餐具使用輕便,材質健康。菜單、筷套和牙簽袋上的花紋與餐具花紋一致。單一的設計或者顏色選取都不能形成完整的設計,必須多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我們根據需要選用同類色進行搭配,注重色彩協調、質感相同、有層次感和藝術感。
③ 宴會上擺菊花有什麼不足之處
宴會上擺菊花的不足之處:
1、宴會都是比較喜慶的,一般是慶祝,比如婚禮、祝壽、滿月酒、喬遷等等喜事,在這個時候擺菊花其實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在傳統念頭里菊花是象徵著去世的,所以不合時宜。
2、菊花的顏色跟宴會不搭配,菊花顏色一般都是黃的白的,跟宴會紅色的主題是非常不搭配的,擺出來也不好看。
3、菊花沒有香味,花型也不好看,擺在宴會上不會起到裝飾的效果。菊花是有一股中葯味的,宴會吃吃喝喝的時候如果聞到這種味道是不太舒適的。
(3)插花宴席擴展閱讀:
不同宴會適合擺放的花:
1、舉辦婚宴,可擺百合花,表示祝願新婚吉祥如意、百年好合;也可擺月季花,象徵甜蜜的愛情天長地久。
2、壽宴,最好擺長壽花、長壽草或萬年青、龜背竹等,這些花草都能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意思。
3、親朋好友設宴,應擺放秋海棠,以示熱忱和友誼;擺放倒掛金鍾,表示熱情;擺放紫藤,表示熱情好客。
4、商界同仁志士舉行宴會,要有祝其事業持續興盛之意,應擺放杜鵑花、大麗花、常青藤,它象徵著前程萬里,事業騰達。
5、離休幹部或退休人員舉行的宴會,就應擺放紅楓、晚香玉、蘭花、梅花、君子蘭等,敬祝他們正氣長存,保持君子的風度和胸懷。
6、朋友、同事餞行,應擺放金盞花、芍葯,以示依依惜別。如果舉行生日宴會,應擺放石榴花、月季花、象牙花等,這些花通常象徵年華火紅,前程似錦。
7、母親設宴,應擺放康乃馨,它象徵母親,表示思念母親並祝福健康長壽。若為父母設宴或為父親設宴,可擺放插花,選用一支百合花、三支菊花,輔以滿天星或麥冬草組成花束,既端莊高雅,又含義深遠。
④ 西餐長台宴會的餐台插花可選擇什麼型
半橄欖。西餐長台宴會的空滑虧餐台插花可選擇。半橄欖型。西餐宴會多採用長台斗神,其台型按廳堂大小和周圍環境布置。餐台插花為長橢圓形的半橄欖西方式插花讓漏。其中插花使用的花器多選用扁平闊口。
⑤ 銀廬【風雅宋宴】—成都十大名宴收官之作頌風雅
2021年3月28日、29日、30日,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辦、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成都范兒協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中國服務委員會、四川旅遊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成都市烹飪協會等機構支持的「成都十大名宴」主題文化名宴創建與推介活動第十場,走進天府美食島「銀廬」餐廳,連續三天沉浸式體驗了一場別具風韻的收官之作。
大師與專家嘉賓
媒體與部分餐企嘉賓
餐企與部分專家嘉賓
中國烹飪大師王開發、張中尤、盧朝華、藍其金、肖見明,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譚繼和、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祁和暉,四川旅遊學院烹飪學院院長李想,知名媒體人賀平、元霄、陳怡然、孫培可、楊暢等參加活動,創建成都名宴的其他知名餐飲企業柴門、南貝、許家菜、子非、南堂館、崇德里、成都宴、松雲澤、麓軒負責人、來蓉考察川菜的湖南知名文化專家、《湘菜大典》總編彭子誠及湘菜產業促進會名譽會長陳敬也一同參加。
為營造沉浸式體驗氛圍,銀廬主人周子鈴親自客串「宋人生活」
宋人追求極致的風雅,表現在生活上是點茶、焚香、插花、掛畫,銀廬復原了這一雅趣
嘉賓簽到後開始游湖
開席後的崑曲表演
宴會中間穿插影子舞表演
宴會結束後游園之賞舞
襯托游園之湖中劃船與吹簫
襯托游園之古箏表演
晚宴結束,山乎櫻客人道別處精心設計的影子舞表演
《三聯生活周刊》曾推出兩期「頃頃百萬冊銷量、千萬人觀看」的封面故事:《我們為什麼愛宋朝》和《宋朝那些人士人、士風、士氣》,在讀者群中引起了極大反響,更在國內掀起一股「宋朝熱」。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看來不論是從生活立場還是從歷史、文化角度,宋朝都是不得不深入了解和學習的一環。我們不禁思考,為什麼距離我們約1000多年的朝代,會如此依然收到大家的追捧、留戀?大家到底迷戀宋朝什麼?宋朝的生活美學又帶給了我們當下什麼樣的生活啟示?
中式庭院還原東方美學與精緻生活
「瓦牆明窗,清泉碧茶。品茗觀花,談古博今。攀談流年,炊煙桑麻」,坐落於麓湖天府美食島的銀廬餐廳沿湖而建,環境優美,現代中式庭院別具風韻,從室內望出去水天一色,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就餐環境讓人身心寧靜。
「像宋人一樣生活」,銀廬主人周子鈴認為,在日益浮躁的當下,每個人都應當擁有一個宋式空間,放下喧囂和忙碌,還都市人一個雅緻怡情的心靈棲所。銀廬「以宋為名,還原東方精緻生活美學」,希望通過裝修設計逗叢、功能搭配、人員服飾、古法烹飪、多感官調動等全方位營造,沉浸式還原一個「宋式」精緻生活體驗,帶給美食家和饕客們穿越千年的風韻雅事。
千年之後,麓湖美食島之銀廬帶你夢回宋朝
如果說美食是一個夢,夢回宋朝,可謂最精彩的部分。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明,其他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都是北宋時期發明的。宋代國富民安,文化繁榮,沒有一個古代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
對美的追求,不僅是一曲浪漫的宋詞,更是一種生活風尚。「生活有情調,靈魂有詩意」,可謂宋人生活美學的十字箴言。讀書畫畫、品茶撫琴,焚香點茶、簪花出遊……是貫穿宋朝人生活的調味劑。無論是宋朝,還是千年後的今天,「雅」都是唯一不會褪色的美。
體驗插花、茶果子手作等的茶室空間
風雅宋宴從追夢出發,在無數次的史料查閱、請教探訪、實驗解構後,終於「導演」出一場跨越千年的風雅韻事,進門處有提著燈籠的「侍女」迎賓,進入室內視線觸達之處有篷布綉花、撫琴、吹簫、焚香、插花、雅趣手作茶果子體驗等宋式生活場景,嘉賓還可換上仿宋服飾游園、劃船、賞景。
千里江山圖映襯下的宋宴桌面
進入宴會主題後,桌面與空間以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為造景,菜單以非遺剪紙呈現,餐具由對宋朝有研究的專家按照宋代線條簡約風格設計後發往國瓷廠燒制,整個席面呈現出古樸簡約、精美巧思、賞心悅目的效果,菜餚以古法和精緻示人,點心由「宋式廚娘」(宋代流行女廚師為精緻生活標配)巧手做成,宴會中間穿插了崑曲和影子舞表演。特別的驚喜之處,在嘉賓們享用美食的時候,房間頭頂上由透明玻璃打造的廊回空間自由穿梭著紅色的金魚,透過光影投射在室內過道,跟著魚兒游動的剪影,嘉賓的身心也抵達自由之境。
宴會結束後還安排有游園活動,在古箏、吹簫和長袖舞表演中,嘉賓們既可隨意交談,也可取用點心小吃,給意猶未盡的味蕾再來一次犒勞。整個晚宴結束,嘉賓告別處還設置了剪紙效果的影子舞表演,讓人臨走時也感動滿滿,感概主人家濃濃的情意與妥妥的照顧。
原副省長王恆豐(中)高度評價宴會
風雅宋宴得到中國烹飪大師、專家學者等嘉賓的高度認可與一致好評。巴蜀文化專家譚繼和、祁和暉二老為風雅宋宴揮毫提筆和即興賦詩。知名媒體人元霄賦詩:「簾下清歌簾內宴,一朝重妝宋時衫。銀廬雅集川味盞,華燈侍宴佳釀酣。」大家認為,這是一起典型的川菜之宴、東方之宴,是中國味、東方味,體現了川菜文化與現代美學交融的魅力,既遵循傳統又創新突破,彰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就需要多一些這樣的宴會。
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麥建玲(左二)與媒體人楊暢(右一)加入到互動環節蛋烘糕製作
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麥建玲點評說,成都十大名宴收官之作「風雅宋宴」是「銀廬」女主人用巧思一針一線綉出來的「宋風遺韻」,展現出了宋代民風的美好生活畫卷—油鹽柴米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古典川菜作為菜系為全國知曉也始於兩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那時「川食店」已開在了北宋都城開封。宋代民風朴實,生活恬淡,追逐詩情畫意,歌舞昇平。
點茶、鬥茶、游宴、夜宵盛行,美食有了精緻追求,花樣繁多。什麼冰壺珍、湯綻梅、乳糖獅子…等等,發明了三餐制、火腿、豆芽、火鍋(撥霞供)…宴席講求四時為限,不時不食。春之清爽,夏之圓熟,秋之鮮香,冬至醇厚。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復興,「銀廬」走在了前列。
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譚繼和
天府美食島開發方、麓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麗愛(右)
來蓉考察的嘉賓《湘菜大典》總編輯彭子誠(右)及湘菜產業促進會名譽會長陳敬(左)也興致蓬勃參與到互動體驗中
知名藝術家楊二車拉姆來到活動現場
開宴前凈手
聞香、賞花、賞畫後手捧羽觴喝下茶湯凈心,開宴前的這個環節代表口、眼、鼻、心四種感官體驗
貫穿宴會的「七巧牌」翻牌子用蜀錦與木塊做成,代表一個小游戲,也代表宴會7個小篇章,最後組成一句詩「玉盤珍羞值萬錢」
身著仿宋服飾的服務員為嘉賓上菜
剪紙做成的菜單,旁邊放著的手帕綉著嘉賓名字,宴會結束後均可帶走
風雅宋宴菜品賞析
【三色石榴包】 :這道菜宋代就有跡可循,辣椒進入中國之前,花椒是比較常用的辛香料之一。綠色的石榴包選用青花椒、香蔥汁調味製成椒麻雞味道,紅色的石榴包則是香椿芽和蒜泥白肉的碰撞,白色的石榴包是春卷的化身,由胡蘿卜絲,青筍絲,海帶絲等製成,斑斕多彩的春天應該是多滋味的小合奏(吃的順序依次為青、紅、白)。
【春色滿園】 :銀廬廚娘精選青麥汁+蠶豆泥+雷竹筍汁+香椿芽搭配魚子醬,表現的正是田野間春暖花開的場景,選擇的均是應季時蔬,讓春天的鮮與嫩在唇齒間綻放。
【蝴蝶竹蓀湯】 :川菜江湖裡的武林秘籍,以美為名的便是這道蝴蝶竹蓀湯,由一代儒廚、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廚師長張中尤大師親授,以栩栩如生的蝴蝶造型成就雞脯肉料理,蔬菜汁沾染形成五彩蝶衣,在川菜高級清湯中,頗有蘇軾口中「點水蜻蜓款款飛」的意境。
【羅帷映月】 :以十四代清酒浸鵝肝、凍花蟹、甜蝦為主,搭配春筍和秘制醬汁,沁入花椒和山葵的清香,造型上外用米製品半冰球包裹,蠟燭模擬月亮,可以直接食用,寫意北宋詞人「羅帷映月,玉研生冰」的詩意境界。
【芙蓉雪花雞焯】 :這道菜糅合了川菜兩大絕技,一是有中國分子料理美譽的「雪花雞淖」,一是四川米製品,要上溯到一代宗師、面狀元林家治先生,米製品是川菜中瀕臨失傳的技藝,由林家治大師傳給張中尤大師。銀廬的主人周子鈴接過傳承的接力棒,為川菜的博大精深所感召,有幸師承張中尤大師,在銀廬把米製品發揚光大。菜品整體呈現一朵嬌艷綻放的「芙蓉」花,禮敬成都市花,上方是形似雪花又似雲朵的雪花雞焯,綿密細膩,入口軟滑,花瓣以米製品墊底,這道菜是「葷素相應成趣」的典型代表。
【石板陳皮牛肉】 :川菜中非常經典的陳皮味型,翻山越嶺尋覓到青城山河谷里的原石(每一塊都不一樣),搭成微型烤爐慢烤而成,成菜更具參與感,滋味更加豐富。
【水煮鮑魚】 :精選來自塔斯馬尼亞30年以上的青邊鮑,輔以新鮮的牧馬山二荊條、青花椒、香椿苗等,結合現場澆油,風味彌漫,滿屋生香。
【家常麒麟魚】 :這道佳餚—麒麟魚,精選蒜蓉、泡姜、豆瓣醬等多種調料秘制而成,讓酥脆的魚皮粘上鮮香的醬汁,使魚的口味更加濃厚,帶辣回甜,是一道非常經典的老川菜。
【金木水火土】 :一道用五色蔬菜組合而成的素食,按照《黃帝內經》的記載: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黃色入脾;白色入通肺;黑色入腎,對應古代哲學中的五行,健康養身。
【梅花湯餅】 :一道出自宋代經典食譜《山家清供》的熱湯料理,將麵皮做成一朵一朵的梅花形狀薄片,投入茶湯中煮熟,沁出清香,這是宋代文青中比較常見的文人食。
【月夕花朝】 :收尾點心「月夕花朝」,借鑒於南宋林椿的畫作《枇杷山鳥圖》,用枇杷、小鳥、荷花酥模擬畫中情景,美食對應此次美宴,便是此時此景的月夕花朝。搭配成都茶的代表——蓋碗三花,甜蜜可心。
於浮世喧囂之外築雅齋一間,只與山風水韻為鄰,書卷在手,禪茶一壺,淺斟慢酌,怡然忘我。
⑥ 客家人結婚風俗禮節
結婚是指配偶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配偶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並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及其他責任。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客家人結婚風俗禮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客家人結婚風俗禮節1
(一)提親
毀絕客家傳統聘娶婚姻之始,首為提親。一般是男家請媒人到女家說合。提親為六禮中「納采」的一種變化形式。《儀禮?士昏禮》中記曰:「昏(婚)禮下達,納採用雁。」就是說,秦漢以前的提親一般是以提活雁作為禮物的。這是取其順乎陰陽往來之義。到了秦漢以後,送禮又採用糕羊、合歡、嘉禾、膠漆等物,到了後來竟發展到了30餘種,這些禮品一般都象徵著夫婦牢固和睦。惠州傳統婚儀中的提親攜禮多是活雞或花布妝奩類用物。這種雞,民間稱「帶路雞」,寓意吉祥。
在提親中,媒人受男家之託,憑三寸不爛之舌通女家。因客家以前作媒人的多為女性,故客家習慣稱之為媒人婆。
媒人在中國古已有之,《詩經》中就有「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的詩句。客家傳統婚儀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職業的和非職業的兩種,職業媒人婆以做媒為生,唯利是圖,所以不惜搖唇鼓舌,講假話,講瞎話,誇大對方家庭對個人的優越條件,隱瞞對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為如此,在人們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給人一 種「哄神騙鬼、謀人錢財」的丑惡形象。
(二)過大禮
婚前諸禮最為隆重和至為重要的莫過於親迎前夕的「過大禮」了。在傳統聘娶婚姻中,兩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禮、嫁妝在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將預先備賣做好的各種聘禮裝滿食格、盒籮,貼紅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盪盪地送往女家。男方在「過大禮」中送全豬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謠里有「行豬過大禮」的唱詞。餅食也是必備之物,客家的定俗是備「大餅」,大餅的種類達十幾種,依各家的條件和講究鋪張的程度備一種至數種大餅不等,不過,十數種餅全部備齊的並不鮮見。除此外,必備的還有燒豬肉、雞、鵝、鴨、魚、發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禮品時,立即將原先預定的嫁妝送往男家。客家傳統婚俗中常備的嫁妝,主要為生活用品,比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帳之類,還有諸如衣櫃、梳妝台、皮箱、八仙台等傢具。現在嫁妝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還見有縫紉機、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等。
「過大禮」一般在迎親的前一日,喜慶的氣氛十分濃厚,那些送禮品的姑嫂姐妹們,一般都著盛裝,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搖過市。客家風俗,送禮的隊纖配姿伍專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過大禮」之俗,近於傳統「六禮」中的「納征」。《儀禮》說:「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也就是說,下了彩禮,送了嫁妝,才可以把女子娶過來。古代的納征也是至為重要的一環,所用的彩禮各代不盡相同,秦以前多採用名貴的玄熏、束帛、儷皮;漢代多用金銀。其後,風俗日盛,禮物日重,歷代有識之士多視為時弊而欲杜絕,但此風卻歷代盛而不衰。「六禮」中,「納征」是在「請期」「報日」之前,而客家俗卻是在報日之後,兩者在時間上有些差異。「大禮」過後,即時婚娶,尤顯得熱鬧,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客家民間依然盛行的一個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傳統「六禮」中的「親迎」。親迎為「六禮」之尾,是「六禮」的歸結。現代人所說的婚禮或古人所說的婚禮大典就是以接新娘儀式為標志。
古時候所說的婚禮大典,一般包括鋪房或暖房、親迎、回門三個環節,時間持續三天。第一天鋪房或暖房,第二天親迎,第三天回門。客家的習慣不盡相同,所說的婚禮基本上是指親迎和滯新娘兩個環節,至於迎親(也就是接新娘),則主要包括了鋪房、花轎迎親、撒鹽米、跨火、踏凹欄等主要的幾項風俗。
1.鋪房:鋪房是一種舊風俗,一直延續至今。鋪房是女家送嫁妝到男家後,女家的姑嫂姐妹幫忙擺設新房的.一種風俗。按客家習慣,鋪房講究兩點,一是擺設的床、櫃、梳妝台等要注意方位、風水,至為講究的是衣櫃鏡不能向床。民間認為命好的標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婦、無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婦女是不能參加鋪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鋪房的主要參與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選所謂命好之人)要專門為新娘梳妝打扮穿衣,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插花」,這一夜,民間風俗又稱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項很為莊重的儀式。行此禮時,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時新娘面臨人生的重大轉折關頭,一般都十分動情,而舊俗中規定新娘插花後要在閣中靜坐哭唱至天明,謂「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徹夜不眠,更顯出一種傳統婚嫁「喜亦悲」的氛圍。
3.花轎迎新:客家傳統用花轎迎親,五十年代尚有專門出租花轎的花轎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轎,綉「鳳鸞牡丹」 ,「福祿鴛鴦」,飾「四彩花燈」,披「大紅花綢」,故謂「花轎」。接新娘之時,由媒人領路,新娘領花轎,一路鼓樂。至女家後,女家姐妹拒之於門外,新郎趕忙派「利是」,過眾姐妹一關後,便可將新娘接出。新娘哭賴不走,男家眾人軟硬兼施,哄出閨房,又哄其(硬推)上轎,新郎還要給轎夫封「利是」,方才起轎。幾翻「拼搏」後,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盡。
4、撒鹽米:接新娘時,舊時客家有些地方有撒鹽米的習慣,預先用器皿盛好一些鹽、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謂祭橋神;而沿路撒的,是為祭祀路神,這就是客家傳統婚姻禮俗的撒鹽米之俗。撒鹽米之俗其實為我國傳統婚姻禮俗中「撒谷豆」之習的一個變種。「撒谷豆」出現在西漢,兩宋時北方盛行,其傳統的說法是為了「禳三煞」,亦即驅鬼避邪,這和客家民間「撒鹽米」差別不大。只是「撒谷豆」多為北方遺俗,南方並不普遍,而客家有之,可見惠州習俗的淵源是甚為久遠的。
5、遮頭、踩凹欄與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樂聲中眾親扶新娘下轎,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剋,她們必須用蓋(竹編的盛器)、篩等物遮擋不與新娘直接見面。民間認為,新娘紅運當頭,殺氣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謂「弱其殺氣」,人避開不見,謂「避其殺氣」。有的地方,新娘下轎時,新郎用凹欄(主編的一種盛器)擋住新娘後腦地方。這一風俗,客家流傳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腳踏轎門郎晾遮,郎晾遮頭遮女死,我比(給)什麼功勞來謝爺。」看來,新娘是頗怕這一「遮」的。按民間的說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轎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頭,而新郎的那個凹欄,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斷回頭的視線,很名顯,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專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著娘家.除遮頭這個風俗外,同時還有踩欄之習,新娘一下轎,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腳前鋪就一個凹欄,讓新娘腳踩而過,民間謂「腳踏凹欄隨窩(凹)轉」,很名顯,這是要讓新娘過門之後,能專心致志地在男家這個「窩」里做牛做馬。踩過凹欄准備入屋時,惠俗中習慣要讓新娘跨火而過。即便是不置專門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燒在門口,讓新娘跨過。此俗北方稱「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種比較悠久的民間習俗。他有兩個用意。一個是取「旺」字,新娘跨過旺火把之後,來日就給夫家帶來「旺火」。另一個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間人為有兩個「邪」源,一個是婚嫁之時,觀者如雲,其中難免夾雜一些家中有喪、病之事的人,民間認為他們身上帶有邪崇,客家則稱這些人身上帶有「煨(諱)」;另一個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帶有「臟」,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舊觀念。因此,客家的跨火之俗,雖取「旺火」之義,但主要是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絲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國傳統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客家民間稱其為「抹葯」,是客家穿統「去煨(諱)的專用葯,在出生婚嫁禮儀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們用以避邪的護身葯。
6、捧蠟燭:「捧蠟燭」為客家傳統婚嫁迎親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歸後,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蠟燭至洞房安放。此俗客家最為講究,民謠亦唱雲:「捧蠟燭,捧到新娘房間篤(盡頭的意思,或最裡面之意)。」按習慣的做法,要首選童男一人(一般為族中親戚中兄弟多者),隨迎親隊伍接新娘(此時已捧好蠟燭),接歸或直接將蠟燭捧至洞房內安放。此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為引子,為新娘佳人點燃香火,便引來子孫滿堂。
7、迎親鼓樂:客家舊俗中「接新娘」的整個過程一般都鼓樂不停,光緒《客家府志》所記的「鼓樂迎親」即是。蘇東坡寓惠時曾稱:客家「鍾鼓不分哀樂事」,看來客家傳統的迎親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客家婚事的鼓樂稱「鑼鼓櫃」,以鑼鼓、鑔、鈸為主,配以嗩吶。鼓樂隊隨迎親隊伍來回吹奏,渲染了喜慶氣氛。光緒《客家府志》說客家的民間婚禮「鼓樂竟日」,亦即民間所稱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錢人家婚事鼓樂,實際上是「二日鼓」、「三日鼓」。舊時,客家有專門的鼓樂店,有職業鼓樂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銀錢便可雇專門的鼓樂班子,因而舊時婚禮請鼓樂班子捧場是普遍的。
(四)滯新娘
新娘到家後,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並依次向男家長輩敬茶,此謂「飲新娘茶」;而諸長輩要回封「利是」包,以祝願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禮畢,就是大開宴席「和新娘酒」了。客家舊俗婚宴時新娘並不露面,一般要餓著肚子獨坐閨房,不能抬頭,不能言笑,不能輕易走動,獨聽正廳中傳出的嘻鬧狂歡之聲。此時新娘內心一般都憂慮不安,因為她知道,那些狂漢醉鬼們,一會兒宴畢之後,便要沖入新房中「鬧」她了。這就是客家婚禮中一個最為狂歡的場面——滯新娘。
滯新娘即習慣說的鬧新房,「滯」是客家方言,即戲弄之意,滯新娘即戲弄新娘。其實還在拜堂之時,滯新娘便已開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動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後腳彎上猛蹬一腳,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陣起鬨,人疊人地把新娘壓在下面。此前,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等人總是事先作些准備,如在堂前鋪一塊草席,使新娘倒下時不致於弄得滿身灰塵。但是,男家客人總是想辦法把新娘弄得狼狽一些。
婚後宴畢,人們迫不及待地湧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煙」。按規矩新娘要逐一給每位倒茶點煙,這時,人們往往讓滾燙的茶水倒得滿滿的,故意讓新娘燙著;又故意將新娘點煙的火種吹熄,讓新娘無所適從;爾後,又讓新娘在幾寸寬的長條木凳上走過,謂「過天橋」。板凳兩頭易翹,中間僅一個巴掌寬,人走在上面搖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還故意把凳腳事先弄壞,好讓新娘從凳子上摔下來。至於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對新娘講猥褻的話之類,則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亂。有的偷偷拿松毛針之類帶刺的東西刺新娘的頸背,或向新娘的臉上噴撒胡椒粉,並左推右搡。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盡力勸護扶持,也無濟於事。新娘也強顏作笑,但臉上流趟著汗和淚。這種捉弄新娘的行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對一個剛出嫁的新娘來說,是近乎殘忍的。
鬧新房古以有之,漢代已十分流行。因鬧新房是以戲謔新娘為主,因而此習也稱作「謔親」、「戲婦」。時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禮以趣之情慾。宣淫佚於廣眾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說明當時鬧新房十分放縱,而且人們行為有違「禮教」,污穢視聽,故此作者以「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漢書》亦雲:「新婚之夕,於窗前竊聽新婦言語及其動止,以為笑樂。」此為傳統的「聽房」之習,也屬鬧新房。惠州以上兩者皆有,而且頗具「污風詭俗,生淫長奸」的特徵。但人們並不認為這是傷風敗俗,世代相襲,以至今日的客家,都依稀可見這種婚俗的遺風。
(五)三朝回門
娶親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間迎接串門探訪的親朋鄰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點禮物同新郎一齊回娘家看望父母,這就是客家習慣所稱的「三朝回門」。它是客家傳統婚嫁禮俗之中甚為講究的一項禮儀。如果說提親、卜吉、落定、報日、過大禮為婚前禮,迎親、滯新娘為婚時禮的話,那麼,三朝回門便是婚後禮了。
客家的三朝回門,又稱「滯新郎」,從形式到內容都和「打婿」、「戲婿」之習有相似之處。按客家的習慣,新人到岳家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見岳父母大人,而後逐一拜見族中諸親。在拜見族中的姐妹時,往往就已開始「滯新郎」了。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這時姐妹便於一旁起鬨,或讓新郎多拜幾次,不讓其起身;或讓新朗頻頻下跪,不讓其間歇;有些好事之人,還會拉新郎到雞窩或豬圈旁,明說是要新郎拜雞籠神或豬舍神,實際上是戲弄新郎。如新郎不從,眾姐妹就回強行「執法」,使新郎不得不從。
拜畢,岳家宴請郎婿。席間,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對子和難題讓新郎解答,說是測試新郎的才能,實際上是為難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這時便照搬「滯新娘」的做法去戲弄新郎,使新郎狼狽不堪。
「滯新郎」盡管在程度上不如「滯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頭始終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對新娘在男家受到戲弄的一種「回敬」。新婚三朝回門是客家傳統婚嫁的一個定俗,故禮儀頗為講究。回門時備的禮物,首要為雞,民間謂「帶路雞」,這是必備的吉祥之物。其餘的禮物,如魚、肉、鵝、海味、山珍、餅食等各聽其便。這些禮物,男家一般都多備一份,如肉、備兩塊,女家接禮後,按俗要回男家一塊。其餘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無大桔,即須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禮後。還要回給男家大桔(吉)。
客家人結婚風俗禮節2
客家結婚風俗主要步驟一
說親,無論你們是通過相親認識的還是通過自由戀愛在一起的,都是需要媒婆來當「說客」的。現在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儀式,只是走個過場意思下就好了。
客家結婚風俗主要步驟二
送定,比較難理解的一項。說親成功之後,女方的父母會提出條件,這里指的並不是下聘禮,而是要准備豬、酒、雞、魚等贈予女方,在農村更加繁瑣,還需米、豆、粉、面若干。之後就可以寫婚約了,這些都是由雙方的家長來完成,男女方各執一份,這就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客家結婚風俗主要步驟三
報日子送聘金,報日子指的是定好接親日期後告知女方,男方在接親前要將聘金送至女方家屬,聘金的尾數通常為「9」,蘊意兩位新人長長久久。
客家結婚風俗主要步驟四
盤嫁妝,傳統的婚禮習俗女兒出嫁嫁妝是必不可少的,嫁妝可以讓女兒出嫁的時候等體面。傳統的嫁妝為衣褲、梳妝台、木箱、門簾、各種首飾等等。但現在盤嫁妝的種類變得非常多,家電也成為嫁妝中的一份子了。
客家結婚風俗主要步驟五
接親與送親,男方到女方家接女方過來,女方家裡要擺酒席迎接新郎的到來,以前是騎馬去的,現在一般都是開車去了。接了新娘要回去的時候,女方家長要出門鳴炮歡送。
總結:完成以上步驟就正式開始拜堂成親了,按傳統模式來看的話,拜堂成親也是相當多規矩的,男女拜天地還需要喝交杯酒,這是也是整個婚禮過程中最熱鬧的時刻。拜完堂新人就要逐桌跟客人敬酒。
⑦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宴會的餐桌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擺放精巧的鮮花布置讓人們從視覺上先飽餐一頓,餐桌設計的花材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來進行搭配,以下分享宴會餐桌鮮花擺台。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1
餐桌擺花的種類
餐桌擺花的種類,主要有盆花、插花和碟花等幾種。在餐桌上無論擺放插花、盆花,都必須注意使花卉的大小、色彩與餐桌相互協調。
盆花
用盆花來裝飾餐桌效果也很好。盆花攝取了大自然精萃的一部分,被人們稱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餐桌上的盆花宜選擇低矮叢生、密集多花的種類
如仙客來、長壽花、紫羅蘭、非洲紫羅蘭、鬱金香、風信子、三色堇、香石竹、金盞菊、大岩桐、蒲包花、四季秋海棠等。餐桌擺設盆花還應注意盆與土的清潔衛生,要在盆底墊上雅緻的盆座或盤碟,花盆以選用紫砂的為好。
插花
人們通常用插花來裝飾餐桌。一般來說,餐桌上的插花可隨意、輕鬆些,造型要注意顧及不同角度的'觀賞者。盆插可採用基本水平形。瓶插花材不宜繁瑣,有時僅一束錯落有致的月季、康乃馨或扶郎花,稍加一些綠葉或香石竹陪襯,就足以讓人心動。
碟花
除了插花和盆花之外,擺放碟花也是裝飾餐桌的一種方式。碟花採用植物的枝、葉、花、果或熟制食品在碟里造型,製作簡便易行。也可在餐桌上擺放一盤香花,如茉莉、桂花、含笑、白玉蘭等,令人神往。
一般來說,插花或盆花的大小應與餐桌的大小成正比,4人坐的餐桌,適宜擺放盆徑12-14cm的盆花,更大的餐桌,盆徑則相應增大,並適當選擇花型稍大的花種,如瓜葉菊、大岩桐等。
至於插花,應遵循插花藝術的一般原則,在構圖、色彩、姿態、花器等方面與餐桌和環境相協調。一般來說,東方型插花講究線條造型
崇尚自然朴實,用花少且用色樸素大方,構圖應完美和變化,有高低錯落、俯仰呼應要求,寓意深刻,講求意境。擺花的高度一般不要超過就坐者的水平視線。
餐桌擺花色彩的選擇
在色彩選擇上,餐桌花要與餐桌的色彩相配得當。深色的餐桌應選用色彩明亮(如白色、淺黃、淺粉、淡紫色等)花卉;而淺色的餐桌可選擇色彩艷目的花卉
如橙色、紫紅、深紅、橙紅等色彩。這樣,深淺襯托,更顯花朵艷麗,花型突出,花姿優美,洋溢著清新、明朗的氣息,營造出餐廳典雅、精緻的氛圍。
餐桌擺花與季節
餐桌擺花還應隨季節不同變換餐桌花卉。
春季
在餐桌上擺放一盆報春、迎春,插一瓶桃花,能給人帶來濃濃的春意;插瓶梅花,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插瓶鬱金香,三五成形,異國情調;用鳶尾、小蒼蘭、水仙等草花,配以悅景小草,插在本色的木製器皿中,鄉土氣息,返樸歸真。
夏季
最適宜在餐桌上擺放觀葉植物或插些清香淡雅的花,如瓶插百合花、馬蹄蓮、晚香玉、姜花、蘭花、香雪蘭、石竹等。
適合裝飾餐桌的觀葉植物有銀邊草、白蝴蝶、吊蘭、矮虎尾蘭、花葉芋、西瓜皮椒草、迷你龜背竹、黛粉萬年青、銀皇帝、白掌、果蕨、波士頓蕨、皺葉冷水花、豹斑竹等。若是取一朵荷花,置於細瓷大碗中充做浮花,配以三兩張睡蓮葉片,可使食客感到清心涼爽,鮮潔消暑。
秋季
菊花綻放,紅楓妖嬈,以此相配,凸現出一幅傲寒凌霜,標骨清風的畫卷;也可插些小菊花或果蔬鮮花相組合,猶如一幅西洋油畫,又如一首小詩,令人別具一番新的感受。
冬季
蠟梅金黃,天竹殷紅,置入古瓶,渾朴蒼勁;銀柳幾支,一品紅兩朵,配以一剪燭光,則聖誕之喜,春到心頭。冬季一盆(瓶)暖色調的花卉能打破冬日的蕭索寒冷,給餐廳注入融融的溫馨。
如擺放盆栽一串紅、長壽花或瓶插紅月季、康乃馨、劍蘭等,給人以溫馨的暖意,更為蕭索的寒冬增添了一抹迷人的亮麗色彩。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2
在餐桌上的,應該是比較淡雅的花,不宜過分濃艷。但是對於西方人來講,有些禁忌的花卉:鮮花美麗而又有魅力,它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機和向上的朝氣,但在不同的國度里對某些花的含義在理解上也有所區別。
如鬱金香在土耳其被看作是愛情的象徵,但德國人卻認為它是沒有感情的花。蘭花是東南亞的象徵,而在波蘭認為是激情之花。白百合花對羅馬人來說,是美與希望的象徵,而在波斯人們認為它是純真和貞潔的表示。
荷花在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埃及等國評價很高,但在日本卻被視為象徵祭奠的不祥之物。菊花是日本王室的專用花卉,人們對它極為尊重,可是菊花在西班牙、義大利和拉美各國卻被認為是"妖花",只能用於墓地和靈前。在法國,黃色的花朵被視為不忠誠的表示。
在國際交際場合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的花獻給客人,已成為慣例。餐桌也是如此。
宴會餐桌鮮花擺台3
放什麼花
想要在餐桌上放裝飾花,選擇權還是很多的,要根據不同標准來選擇。可以依據主人的命相,如果家庭成員五行喜金、水、木,那麼裝飾花的顏色就可以選擇白、黑、綠。
按照實際情況來看的話,選擇白色的花就很合適,不但能夠給家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還能夠催旺家人的綜合運勢和氣場。與此同時,還可以根據季節來選擇餐桌上的花,比如說冬天選擇一品紅,秋天選擇菊花,夏天選擇洋紫蘇,春天選擇蘭花等等。
也可以選擇一些非常淡雅的花,比如說水仙、百合、紫羅蘭、滿天星等,這些花看起來就會讓人覺得心情愉悅,吃飯的時候,胃口會變得很好。
符合審美
餐桌是所有家庭成員吃飯的地方,因此擺放在餐桌上的花,務必要符合所有人的審美標准,不可由一個人來決定。在購買花束之前,要提前了解其他家庭成員的喜好,還要看看是否有人存在花粉過敏的情況。
在做好這些功課之後,可以選擇一些聞起來特別清新淡雅的花束,這樣在吃飯過程中,可以創造舒適宜人的用餐環境,還能讓大家保持愉悅好心情,促進食慾。餐桌上的花需要及時更換,盡量不要放假花。
假花雖然用起來很方便,不需要經常更換,但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而且不利於全家人運勢的提成。放置真花的話,免不了會出現枯萎的情況,要及時更換,千萬不要將枯萎的花朵放在餐桌上,這樣容易給家裡增添頹敗的氣息。
餐桌方位
關於餐桌上具體放什麼花這個問題,也可以根據餐桌的具體方位來決定。如果餐桌位於廚房的北方,北方為陰,南方為陽,因此可以選擇亮眼的暖色系花朵,比如說月季花、君子蘭等。
如果餐桌位於廚房的南方,廚房長期受太陽之氣,主人脾氣會變得很暴躁,很容易上火,而且花錢還特別大手大腳。這個時候,可以在餐桌上放置綠色盆栽,能夠很好地緩和太陽之氣。
如果餐桌位於廚房的西方,可以放置黃色的花束,比如說鬱金香、菊花等,可以增強食慾,還可以帶來溫暖的感覺,從而讓家人之間更加團結和關心。
如果餐桌位於廚房的東方,可以在餐桌上面擺放一些紅色花系,如玫瑰、鴻運當頭等,這樣可以催旺金錢和健康運勢,還可以為家裡帶來很多意料之外的驚喜。
⑧ 宴會廳內,每張桌上都放菊花的插花,為什麼法國客人不肯入座
法國人將菊花視為妖花,認為是不忠誠、不吉林的代表,所以招待法國客人,最好禁用菊花,另外黃色的花最好也不要用,他們很忌諱
⑨ 農村結婚插花時用一碗水和蔥怎麼用
插花,也叫升花。在鄂東南,新娘吃拜堂早飯(拜堂後在婆家吃的第一餐飯)和三朝回門後,娘家送親人坐的酒席上,從第一碗菜端上來開始,每碗菜上要插一朵紅花,跑堂的要說《插花文》祝賀:「一朵紅花向陽開,恭賀新爹和新奶,新人一肚子生兩個,一個老人抱一個小乖乖」、「手捧一枝花,恭賀新郎官新娘家,恭賀新娘一肚子生兩個,一兒一女一枝花」、「這朵花真美麗,恭賀新人坐一席」等等,新娘(回門時是新郎)方是送親的,一般每碗要放上打發錢,跑堂的才把菜碗放下。有的地方,送親的在放打發錢的同時,還要吟詠《升花歌謠》:「一朵花兒鮮,開在酒席邊,拜上倌老師(指廚師),我沒有帶剩錢」、「訓子哉、一邊立、扳壋壋。鳥龜爬來要錢的」,這里有說好話的,也有善意笑罵的,增添了宴席喜慶的氛圍。跑堂的大都是表兄弟,其插花文大部分是廚師現編現教的。
⑩ 宴會插花圖片
一般都是做橢圓型或是球型,不知是否有一定的主題,宴會是小型還是較大的?這樣才便於給你些參考。
圖片來源於沃花藝博客,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