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隨筆
1. 將自然融入生活——八本自然生活入門書籍推薦
推薦幾本適合休息時候閱讀的自然生活書。這些書有豐富漂亮的插圖,文字也簡練優雅,讀起來輕松愉悅,身心舒暢。
它們分別是: 《京都山居生活》、《與蟲在野》、《我的小法餐》、《 水果的秘密》、《入門級水彩小插畫·植物小花》、《日本傳統色》、《 減糖生活》和《讓房間更美的乾花花藝》。
這些書從不同側面闡釋了將自然融入生活的方法,融合著博物學知識、行動指南和創意靈感。
很多方式我已經踐行過,並且從中獲得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平靜。我會簡要介紹一下自己的推薦理由,也會結合自己的實踐提供一些入門建議,無需大動干戈也能快速地為生活增色,打開廣闊的自然之門。
如果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可以參考行動指南,盡快入門,開始自己的探索旅程。不建議求全責備,畢竟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然而無論如何,都請尋找一種方法與自然建立聯系,因為自然是我們心靈能夠安穩棲息的唯一凈土。
這是一本山居生活隨筆集。
作者是一名英國貴族,在日本結識了現在的丈夫(也是這本書的攝影師),兩人一起定居在日本京都鄉下一棟百年農居里,作者在這里開辟庭院,栽種了一百五十多種香草。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與香草為伴的詩意生活,夾雜著一些美好瞬間的記錄和生活中的哲思體驗。
夏日天靜晝長,聽得到薄荷、羅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長的聲音;秋之七草隨風搖曳的時節,用古法調制花草茶,製作手工皂,釀造梅子酒。閑時在薄霧籠罩的清晨步田園深處,與暮色四合的河畔觀賞流螢點點。
作者觀察著日本與英國生活的不同,我們可以跟隨著她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差異和感悟。
全球化和網路時代,每個人都跟作者一樣在探索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無論身處何處,都努力發覺這個世界的美,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這本書給我精神上的重要啟示。
1、買香草盆栽:迷迭香、百里香和羅勒
2、喝花草茶:迷迭香+玫瑰
3、采購一瓶單方精油,選擇喜歡的味道,放入加濕器中
4、用百里香煎一次牛排: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051307/(親測好吃的牛排煎法,注意牛排厚度)
5、觀察羅勒開花,等待蜜蜂的光顧,採收羅勒種子,來年種植
6、用羅勒做一次青醬
這是一本觀蟲隨筆集。作者是一名昆蟲愛好者和作家。這本書記錄了作者觀察與拍攝昆蟲的經歷和哲思感悟,坐標在雲南。前半本是散文,後半本是拍攝的照片與時間記錄。
作者如此解釋本書的標題
在野,是一種姿態,外逸,逃出框定。這種姿態可以讓我一下子就棄了糾結著的小我,沒入自然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看花時變花,看蟲時為蟲,像是天地小了,心胸倒開闊大氣起來,所有煩憂都被山風吹走。
觀蟲並不是單純的滿足獵奇之心,與男孩子捉蟲子嚇唬女同學,或者為了比賽捉蛐蛐截然不同。它是以一種謙卑,純凈,審美的眼光看自然。放下自我的框架和傲慢,融入其中,感受世界的遼闊與美麗。
我驚訝於一隻蒼蠅的魅力,它給了我別樣的審美。它從糞堆里爬出,惹人討厭地飛來飛去,」嗡嗡「地叫著追逐臟臭的東西······然而它也會在雨後美人蕉葉上停留,讓一個人忽然察覺:我們看世界的眼睛可不可以濾去成見,單純的觀察它,發現其臟臭之外非同尋常的美
養植物就意味著要跟這些小精靈為伍。面對害蟲,像蚜蟲、紅蜘蛛你恨不得將它們趕盡殺絕。面對蜜蜂、草蛉、瓢蟲(吃肉的)等著則欣喜萬分。不過脫離實用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的角度,你才能看到它們真實的樣貌,它們與人類一樣是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是奇跡般的存在。
1、養一盆植物,一定要露天養殖。早晚去觀察一下它,也許你會發現一些神奇的小生命不請自來。
2、如果可以的話,配備一個微距相機,你會驚嘆於昆蟲的神奇結構。或者為手機購買一個微距鏡頭,當然手機本身就很棒更好了。你會發現你的家裡,真的不只是你自己。
3、寫一篇自然觀察日記,觀察一株植物。
4、多去自然中走走,公園郊區,帶著目的去觀察,記錄這個地方一年四季的變化
5、可以在夏天的時候采購瓢蟲卵,觀察其生命周期,如果植物長蚜蟲了更是必備的選擇。
采購這本書是因為看了《邱瑞秋的巴黎小廚》(B站可以觀看)。很喜歡瑞秋做飯時的態度,生活有的時候就需要這樣的氣概,簡單、有一點粗暴,但創意十足,自信滿滿。
作者邱瑞秋是英國人,在世界頂級烹飪學校——法國藍帶國際學院學習,在自己的小公寓之中,開了巴黎最小的私廚餐廳,致力於用現代的和易於掌握的方法在家烹飪法式大餐,證明法式大餐不再是只能在高級餐廳享用的奢侈品。
這是一本帶有心得體悟的食譜。每一款食物,都是作者依據時令食材變化創造的,融合著傳統與現代的精髓。正如作者對巴黎美食的評價 :
簡單、隨機應變和對食材的理解是關鍵
這也是這本書想要傳遞的美食理念。
這本書上的菜,想要照著菜譜完全復制是有難度的,首先是食材不易獲得,接著是調味料,雖然可以采購,但是重復利用的機會很低。不過正如作者的理念一般,我們要做的也是將傳統的烹飪方法與當地新鮮的食材結合起來。中式的調味料和食材搭配法式的做法,也許會出現完全新鮮的味道,當然有可能是珍饈,也有可能是煉獄。重要的是,回歸食材本身,回歸季節與時令,回歸自己的味覺和感受,而不是執著於中餐、西餐、日料的差異。細心搭配,經過不斷的嘗試,你會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食譜。
1、買一個烤箱,采購乳酪和黃油
2、拌一款沙拉, 高顏值是先決條件,注意配色
3、用烤箱烤一次青占魚: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6079238/(親測好吃的食譜)
4、采購一個帶蒸籠的雪平鍋,真的很好用,適合烹飪輕型料理。一鍋在手中西日餐都可以。
5、用烤箱燒烤,可以烤紅薯,烤栗子,烤羊肉串,烤蝦。
這是一本水彩博物圖鑒,是《盛口滿的手繪自然圖鑒》系列的一本,本系列一共有七本,好像只有五本出版,我都有采購,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這本《水果的秘密》,因為喜歡吃水果。
作者是著名的博物學家,畢業於日本千葉大學生物學專業,外號「螳蜥先生」。
這本書的畫風我很喜歡,水彩加上簽字筆,畫風干練寫實、構圖新穎,色彩明快。書中不僅僅只是介紹水果的知識,也有相關的動物和昆蟲介紹。讀起來興趣盎然,總是激起我想要動手研究一下上海食材的沖動。尤其是最近,網購的發達,大大豐富了食材品類的多樣性,光是橘子就有十幾種,形態,外貌、時令等都不相同,讓人很想深入的研究一番。
1、觀察一下你經常吃的自然食物,記錄一下它的具體名字(產地+品種+上市時間),作為東北人也在努力學習:不是所有的綠葉菜都叫青菜。
2、可以的話給你愛吃的食物,畫一張素描或者一副水彩或者拍一張大特寫。你會發現它與你平時看到的截然不同。
3、了解本地食物,最好可以去產地轉一轉,了解食物的生命周期
這是一本水彩花卉入門書籍,裡面的花按照季節排序,每一篇都有繪畫過程,畫法簡潔清新,只需准備基礎的材料就可以跟著作者開始四季鮮花之旅了。
作者藤川志郎,原本是一名園藝雜志編輯,在三十五歲後,對繪畫產生興趣,一邊畫畫一邊寫作。
正是因為植物自己不會動也不會表達情感,才會越看越覺得它想表達什麼
嘗試了很多畫材,還是覺得水彩最詩意也最生活。總覺得電腦繪畫不適合表現生活之美,似乎缺少了靈動和自由的氣息。水彩最易學習和上手,不過進階比較艱難。跟國畫一樣,水彩很適合寫意和表現內心情感,不描摹形式,只是單純的觀察水色也很美。
書中的畫法,無論是否學習過繪畫都可以很快上手,其實每個人都會畫畫,反而學習了很多技法和知識以後,會發現自己突然不會畫了。放下對技術的執念不用糾結沉澱、暈染、疊色、留白等等,只需要關注輪廓和色彩就好了。
一旦開始畫之後,就要忘記你要畫的對象是花。因為一旦你認定你畫的是花,那麼你畫的就只是你腦海中的花了。
忘記眼前所畫的事物,專注於觀察,不要被名字束縛,重要的是感受自然和形式美。
1、買一盒水彩,三支水彩筆,一本水彩本
2、隨便找一朵花,無論是路邊的野花還是家裡面養的,或者去花店選購。一邊學習書中的畫法,一邊觀察和探索手邊的花的形式(輪廓和色彩變化)。
3、按照四季去搜集身邊的花(公園、郊區、路邊等等),拍照記錄,用水彩探索照片。
4、在牆上放一組相框,依據時令繪畫,並且放到相框里欣賞。
這是一本文化色彩書,兼具文學性和歷史性,介紹了日本傳統色的名稱、典故和意象。傳統色是基於日本人對於色彩的獨特感受而形成的顏色,其色名大多取自植物、動物及自然現象,這些色名詩意而唯美,不同於歐美水彩多以成份命名,像喹吖啶酮 金、淺鈦黃、鉻天藍等。
本書作者長澤陽子是日本傳統色研究專家,在這本書中她巧妙地將日本四季和傳統色彩結合起來。
淺茜色、東雲色、瓶窺、鈍色、赤朽色、萱草色、留紺色·····這些典雅的色名與繽紛的顏色所塑造的世界,不僅透露出人與自然的互相關照、人對四季變換的細膩感知,更生動的描繪出古往今來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之心。
我們可以跟隨著這些色彩在歷史的長河中遊走,感受人類對美的發覺和體悟。
書中插圖與《水彩小插畫·植物小花》是一個畫風,簡潔清新,即使不閱讀文字,只是看插圖也頗有情致,體驗自然與文化之美。
1、可以的話買一套吳竹或吉祥水彩。結合書籍對色彩的介紹,一邊體驗顏料的特質,一邊體驗文化美感。
2、做色卡
3、用單一顏色作畫,充分了解色彩的屬性(透明度、沉澱、擴散性)
4、嘗試臨摹書中的插圖。
這是一本減糖生活方式宣導書,書中有介紹了減糖的原理和好處,提供了有實際操作性的食譜,並且貼心地標明了日常食物的糖分含量。
作者水野雅登是日本AKIBA水野診所院長,由於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以及自己身體狀況愈加糟糕,展開了以減糖療法為核心改善身體的研究,幫助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擺脫了對胰島素注射的依賴。
無論是減糖、減脂、輕斷食等等健康理念,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們,身體需要休息,不要過量地攝入能量,減少對精緻食物的依賴,回歸自然食材。
我很喜歡看這類健康書籍中的食譜,我不太喜歡用健康生活來指引自己,主要是我會產生反彈心理。但是將這些食譜融入日常生活,嘗試更健康的食材和烹飪方法,我倒是很有興趣。這本書提供的食譜頗有參考價值,烹飪方法簡單,易於實現,提供很多靈感,幫助我創造屬於自己的健康餐單。
1、根據食譜做一餐減糖餐。
2、為三餐選定一款健康食譜,作為日常食譜的替補
3、忘記你在進行健康管理,將食譜自然而然地添加到生活中,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親身實踐,每一次想著最近吃的都滿健康的,接著就忍不住點了一份炸雞或者小酥肉,搭配可樂)
4、創造自己的食譜,重要的是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有益的食物引入到日常生活中。
這是一本乾花花藝指導書,介紹了乾花的基礎處理方式,提供了各種個性豐富的乾花設計方案,有造型簡單的,也有充滿創意的。
枯萎並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美的起點
每周收一束鮮花,或者隨手在路邊買一束花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總是渴望新的花材,也讓我很苦惱,然而我當鮮花乾枯後所呈現的獨一無二的美同樣吸引我的目光。
醞釀出夢幻及懷舊風味的乾花。
經歷時間變化的溫和色調,帶來與新鮮植物完全不同的感覺
鮮花總是長得差不多,然而乾花卻各有各的個性。鮮花帶給我生命的活力像清晨,乾花帶給我深沉的頓悟像夜晚,兩者相輔相成,帶給我全面的美的體悟。
1、在花點時間或者其他鮮花平台采購一束花。家門口的花店也可以,不過我感覺有的比較貴。
2、花枯萎之後觀察乾花。
3、嘗試用乾花插花,體驗乾花之美。
自然生活是在現有的生活之中,打開一個口子,讓我們到另一個世界裡透透氣,當我們感到壓力、桎梏、沖突的時候,可以短暫的逃到自然的世界裡,這些方法陪伴我度過很多難關。
這里介紹的每一本書都打開了一扇門,門後是寬廣的天地,你可以選擇走進一扇門,看一看別樣的風景,當返回生活的時候也許會獲得不一樣的靈感和頓悟。從這些世界汲取元素,添加到現實生活中,可以增添生活的樂趣,為乏味空洞的生活增添一抹芳香的調味料。
2. 孩子們,長大後你拿什麼去引流呢20181005
一看這個題目,很多人立馬會想到「微商引流」「自媒體引流」「精準引流」等等……不會想到會和學生有關。
隨著微商的出現,引流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注意到,從線上到線下,特別是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實體店也開始做起了引流品。
何為引流品?它可以是一些沒有利潤的商品,也可以是一些小東西,或者是便利的東西,例如免費WIFI,免費滑梯,免費濕巾,免費雨傘,點贊送水杯等等。
我記得長垣有個大超市經常搞活動送雞蛋,哪有那麼多雞蛋送?商家不虧嗎?答案是不虧,因為幾個雞蛋就可以引來很多客戶,80%的客戶不會只領免費的雞蛋,有可能會為了做頓雞蛋西紅柿再買個西紅柿,也有可能會帶孩子過來買一些零食或者其他,這樣商家還會虧嗎?經常做活動,經常給客戶一些便利,慢慢的「搞活動」就會成為這個超市的代名詞,這就是成功的引流。
還記得我今天在歐洲小鎮旁邊的棗棗棗喝粥,出來的時候看到一個店鋪,店名是布藝花藝喝茶發呆,這樣的店名深深的印到了我的腦海,我想:如果我哪天有時間想學花藝了或者想找個地方讓自己放鬆放鬆,想給自己心靈療傷了肯定會想起來這里。這也是成功的引流。
對於各種商家,大型購物廣場提供免費的滑梯、KFC提供兒童游樂園、積贊送禮品、轉發朋友圈送禮品……
那這些引流和你們有什麼關系呢?同學們,今後你走進社會一定需要各種各樣的機會,需要各種各樣的「貴人」來幫助你的,你需要別人願意教你,願意在你身上下注,你還需要一些人走進你的內心,走進你自己的朋友圈,那麼這些細節就是你的引流品。
伯樂找到了千里馬,伯樂很忙,越有資源、機會和生活的伯樂往往更忙,那麼如果你沒有引流品,怎麼去入的了伯樂的眼睛呢?孩子們,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老師教你見面要問好,出門在外要懂禮貌,坐姿要端正,走路不駝背了嗎?是因為怕你長大後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不好。
知道為什麼平時在宿舍我會提醒你們要注意穿著,每天記得刷牙,每晚記得洗腳嗎?是因為怕你長大後見異性或者面試直接被pass掉。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每次學校打掃衛生都讓你態櫻把玻璃擦的透亮,擦黑板要擦乾凈,宿舍地面要干凈嗎?不是學校要整你,也不是老班我在意那加分扣分,而是我下達的每一項工作都是你的一場訓練,訓練你不由自主的養成追求極致的習慣。
孩子們,你總有一天會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我、離開爸媽,面對社會上那帆渣叢閱人無數的伯樂,如果你到時候再去懂事,再去有禮貌,是來不及的。因為梁核習慣這個東西,是永遠裝不出來的。而優秀的習慣,會引領著你找到你生命中的貴人,只有實實在在的好習慣,才能把你真正的引流出去。
現在,孩子們,你知道屬於你的引流品是什麼了嗎?現在不知道,也沒關系,現在你心甘情願的去打造屬於你的引流品了嗎?
加油,綻放出生命中最美的自己!
呂京蔓隨筆
2018年10月5日晚10點
3. 在家待產過於無聊,准媽媽可以做什麼打發時間
可以跟寶爸爸學一學有關科學育兒的方法,寶寶的吃喝拉撒如何照顧,吃多少,穿多少,寶寶的哪些情況是自然現象,哪些需要看醫生。不會到頭了爸爸連寶寶的尿布都不會換,那可要苦了寶媽媽們了。並且一遇到寶寶有點事,就容易慌了神,所以,得提前預習好功課才不至於亂了手腳。
4. 《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讀後感
《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是近年來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部書之一,我一直喋喋不休的「晨間筆記」就是受此書的啟發而來,在我公眾號及朋友圈裡我安利了很多朋友們,同時在我的寫作群里也是群友必讀之書,頭條號:采蜜人生 作者:@洪穎 就是閱讀此書的朋友其中之一,前些日子看到其在她公眾號:采蜜人生 (上面有很多安靜認真原創文字,安利一下!)上分享了《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的讀書筆記,分享的比我寫的好太多,沒有讀過此書的朋友們閱讀此文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書精要,因此徵得其同意,將此文分享給大家,感謝@洪穎 童鞋的分享,以下是正文:
我算個女文青吧,本科學了中文,自認還是有些文採的,也願意寫點東西,但壞就壞在後來又修了個新聞雙學士,而且芹空畢業後進了新聞媒體,一干10多年。再回首發現文思、創意皆無。
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學新聞時最崇尚的是海明威「冰山一角」式的寫作風格,講究用短句,用最簡潔的文風,表達文字背後的深邃意義。又學了新聞的5個W、倒金字塔等等的新聞寫作方法,之後10多年都在這么職業的寫,到去年辭職,想自己寫點東西的時候,才發現文思枯竭,連思維角度都已經新聞化了。
這也就是《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創作陷入瓶頸,創造性自我迷失,該怎麼辦?慶幸自己在瓶頸期讀到了這本書。這本書是在我加入一個自由寫作群之後,素未謀面的群主@北方鬍子推薦給我的,@北方鬍子還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很多朋友,這些朋友和我一樣在讀過之後,都給@北方鬍子發來了感謝之詞,感謝他推薦的這本書幫助我們大家找到了寫作嫌廳瞎快樂的感覺,同時也對自我有了重新的發現。感謝@北方鬍子!
另外要補充一下,這本書目前幾大圖書銷售網站上已經沒有現貨了,我是從淘寶上買了復印版。聽說出版社准備重新出版發行這本書呢。
《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英文書名<The Artist's Way>直譯應該是《藝術家之路》(哈哈,如此譯確實沒什麼創意~),書還要一個副標題《卡梅倫夫人的心靈修行路》,英文原文為< A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直譯為通往更高創造力的靈修之路。
作者茱莉婭·卡梅倫,目前能查到的個人資料不多。在其書中,提到她寫過戲劇、小說和電影劇本,拍過故事片和電視節目,還寫過短篇小說,寫過詩。在其書里曾提到她寫下過《邁阿密風雨》(Miami Vice)劇本,曾為《滾石》、《紐約時報》等報刊寫稿,擔任特約編輯。
茱莉婭·卡梅倫被稱為「創作教母」,主要得益於她從1978年開始,針對藝術家開設如何「突破創作瓶頸」的寫作課程,眾多失去創作力的藝術家受益,其中包括很多好萊塢知名編劇。後來,茱莉婭·卡梅倫把教學筆記集結成此書,廣受歡迎。隨後此書被美國著名雜志《優涅讀者》(Utne Reader's)評選為優秀作品,始終位於暢銷書排行榜前列,並被評選為全美乃至全球的編輯必須書目之一。被翻譯成20種語言出版。我們看到的是2012年由湛廬文化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共同推出的20周年紀念版。
茱莉婭感性十足,她之所以能總結出「突破創作瓶頸」的方法論並幫助了很多困境中的藝術家,是因為有著自己的心路歷程。茱莉婭曾經因為戒酒遭遇了藝術創作的乾旱期,不得不尋找一條創作的新路,她學著將自己的創造力奉為信仰的唯一的神,學著不妨礙創立的力量通過她而寫作,用堅持寫「晨間筆記」和赴「藝術家之約」的方法讓自己走出了困境,重獲成功。
這本書名義上是一本教授突破創作瓶頸的寫作課,實為一本教授你如何發現自我,挖掘和修復創造性自我的`心靈修行課。在此意義上說,中文譯本的書名真是抓住了此書的靈魂和精髓。所以在此也想對此書的譯者庄雲路表示敬意,他的譯文流暢富有感情。
在書中,茱莉婭把創意寫作看做是一種敞開心胸的練習,她形象的說,創意的「血液」不是無中生有的,是你精神之身的真實的組成部分。修復的過程就像在意識中建立一條隧道,讓創意可以隨時隨地地疾駛其中。一旦疏通了這些隧道,那麼你的創造力自然就會應運而生。
她寫到:創意,是心靈的修行。創意,是一筆靈魂交易。
我們都是夢想家。理想就像那遠方忽隱忽現的微光,旁人或許從未覺察過它的存在,但我們的目光卻總會被它吸引。我們趨向光,因為我們捧舉信仰。
可是,現在的人們伏宏似乎已經很難記起,是我們的作品創造了市場,而不是市場創造了我們的作品。
藝術是一種信仰所驅的行為,我們練習著付諸實踐,卻又時常被信仰召喚,踏上朝聖之旅。
我們心中有所顧慮,卻仍然步履不停。
在恢復創造性自我的過程中,我們要從原有的生活狀態中退隱。所謂的隱退就是把曾經鋪張浪費或誤放在別處的寶貴的創意能量,拉回到我們自我的內核里,如此我們將回歸自我,而非遠離自我。
挖掘和修復創造性自我的基本方法有兩個:「晨間筆記」和「藝術家之約」。
晨間筆記:每天早晨的寫作靈修
晨間筆記現在被很多熱愛寫作的人所認可。
實施起來,就是每天一起床就寫,寫下自己意識流式的隨筆。
將它視為「大腦排污管」,想到什麼寫下什麼,無所謂對錯,放下批判的態度,只管大膽地寫。
不能討價還價,一定要堅持每天寫,不受情緒干擾。
寫晨間筆記是一種靈修,用它與心靈深處的造物主保持即時聯絡。
在寫作中,你會頓悟,會與你的內在力量不期而遇,走出絕望,獲得自由。
特別說明一點,在書中,茱莉婭提倡的晨間筆記的方式是手寫三頁紙。我看到現在還有朋友說,要堅持這種手寫方式。其實,我倒是覺得畢竟茱莉婭寫作教課的時間離現在有些遠了,時代發生變化,電腦寫作已經很普及了,不用死守形式,重要的是堅持和感悟。
藝術家之約:與你心中的創意小孩單獨約會
美國音樂家、作家斯蒂芬·納赫曼諾維奇說:「你內心的那個小孩,才是最強勁有力的繆斯。」
茱莉婭也把你的創造力視作"你心中的創意小孩",在寫作「晨間筆記」的同時,你每周都要拿出兩小時來和你心中的創意小孩單獨約會,記住一定要是單獨一人,可以去遠足、運動,也可以做烘焙、花藝,甚至可以是冥想,反正是你喜歡的事情,在這個空間里只有你和你心中的創意小孩,你們相互注視、對話、嬉戲,這段時光只屬於你們兩個,它將給你的創造意識和內心的藝術家帶來滋養。
在你了解了「晨間筆記」和「藝術家之約」這兩個基本方法之後,你可以跟隨茱莉婭完成為期12周的「挖掘和修復創造性自我課程」。
5. 以愛情為話題的作文!是愛情!!不是愛!!愛情愛情愛情!!400~800
愛情隨筆
作者張景巍
也許有好多人想過同一個問題,什麼是愛情?
今天我就為你解答。
也許有一天,你發現你已經離不開某人了,神搜啟總是想他,可以為他干一切傻事,與他分手後,你會傻傻的尋漏旅死,喝好多酒甚至哭著大喊:沒有他我可怎麼辦啊!。甚至都不會笑了,獨自一人的時候,也只會默默的流淚發呆。
你會發現自己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他,以他為中心而活。也許這就是愛情吧!
可是換個角度想想,你在傻傻的為和他分手的事傷心時,他在干什麼?他有過回頭挽留你么?如果沒有,我真覺得你應該給自已一個耳光,問問自己,怎麼還不清醒啊!!你為他哭的雙眼紅腫,然後還忘不了他,可他卻在花天酒地,和別的人在曖昧。
你說你是不是個傻瓜呢?
傻瓜,請記住,愛情它也不過就是一場游戲,誰認真了,誰就輸了,除非雙方同時認真,否則是不可能白頭偕老的。
沒有他,地球還是照轉的,別和我說什麼他是你最愛,以後路長著呢,總有個珍惜游如你的,愛護你的人,你就把他放在心底得了,然後在那些念念不忘的日子裡把他慢慢遺忘。
其實回憶是最可悲的。但是人卻總犯賤的往回憶里鑽,有屁用!
6. 你看過的網路劇都有哪些
我覺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微微一笑很傾城》了。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改編自顧漫同名小說,由楊洋、鄭爽主演。講述了慶大計算機系系花學霸貝微微與校草級大神師哥肖奈偶然間在網路游戲中相識並在現實中相愛的校園純戀。
但正是這部只有24集的短劇最終卻在眾多愛情和女主劇中殺出了重圍,最終獲得了42億的點擊量。究其原因,劇中雙重人格讓整個故事充滿了「逗比」的氛圍,寵妻王爺和穿越少女之間的愛情也自帶「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感覺。雖然整個故事比較簡單,但也同時讓觀眾看得比較放鬆,沒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