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名家花卉油畫

名家花卉油畫

發布時間: 2023-06-13 14:09:13

1. 一幅世界名畫 一個花瓶 裡面插滿鮮花 油畫 求這幅畫的名字

插滿鮮花的花瓶這是西方油畫裡面最常見的題材啊!以這個為題的世界名畫太多了,光梵高就有十幾幅——向日葵,鳶尾花等~~~你是指什麼顏色的花瓶,瓶里是許多不同種類的花還是單一品種的?
有許多花種的有:
作者:讓·范·惠桑
-
jan
van
huysum
作品名稱:《花瓶里的花朵》
-Flowers
in
an
Urn
作品尺寸:寬
60厘米

79.9厘米
作品年代:1720
作品材質:畫布油畫
這個畫家畫了很多花瓶中的花的題材的世界名畫,最擅長寫實型靜物花卉油畫,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這幅,以前油畫書上有這張。

2. 常玉,大道至簡,一位被埋藏了50年的世界級繪畫大家

文·段宏剛

1966年8月12日,在位於塞納河左岸巴黎蒙帕納斯區的一所簡陋公寓里,人們發現一名長著東方面孔的畫家不幸離世。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太平常了,在藝術中心大巴黎,像他這樣默默無聞的藝術家太多了。

後來,人們才得知,他是因為煤氣泄漏中毒而亡,名字叫常玉,卒年66歲,來自中國四川南充。由於舉目無親,他被潦草地安葬在巴黎郊區的貧民墓地里。

跟那個時代許多熱血青年一樣,常玉(1900年——1966年)是在20歲時懷揣著夢想,以「勤工儉學」的方式,漂洋過海來到巴黎構建自己的藝術夢想。

跟他一同來的從事藝術的熱血青年還有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算起來,他在異國他鄉奮鬥了40餘年,但到去世時,比起後兩人,他跟他們的差距太大了,他們早已成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而他依然是畫壇的無名小卒,連去世都顯得那樣無足輕重。

然而,半個多世紀後,他卻像一座奇峰平地而起,並直插雲霄。在2019年10月5日蘇富比的一場拍賣會上,他的絕筆之作《曲腿裸女》以1.98億港元成交,僅僅一個多月後,在另一場拍賣會上,他的名作《五裸女》最終以3億港元成交,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他的認知。

他的畫增值太快了,簡直比印鈔機還厲害,為什麼當初不多「撿漏」他的畫呢? 這是許多收藏家面對常玉的畫作屢屢拍出天價後,發出的由衷的感慨。

實際上,常玉的畫作從「白菜價」到天價,只不過經歷了30多年。

在20世紀80年代,常玉的畫作不過幾千到幾萬法郎,收藏者寥寥無幾。如果時間再往前推進,在常玉剛去世時,他的畫對人們來說就像是燙手山芋,人人都想拋售而快之,一幅畫被標價幾法郎到100法郎,人們也嫌貴,收藏時還要挑三揀四。

畢竟,那時的常玉,從名氣、學術地位,再到師承關系,他什麼也沒有。

跟徐悲鴻、林風眠等畫家進入法國的著名美術學院,並拜師在名家門下學習不同,常玉沒有進入任何美術院校進行深造,他在特立獨行的性格的驅使下,完全是通過自學來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當然,並不是常玉上不起學,相反,那時的常玉,是十足的闊少,他的父親和兄長都是富商,家裡積攢的財富幾代人也花不完。他喜歡自由,不喜歡被學校和老師所約束。他也不需要靠賣畫來維持生計,家裡每月給他的資助足夠他衣食無憂了。

他此時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天背著畫夾,在歐洲各大城市游盪,用一雙東方人的目光來審視西方人的生活,並努力地融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因為在他的思想意識和藝術觀念里,油畫是西方的文化產物,是西方人的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如果不去入鄉隨俗,經歷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即使能創作出油畫,也不過是拾人牙慧。他反對 「形式主義」 的油畫,這是他跟當時旅歐畫家的最大的不同之處。

理想固然很豐滿,但是,這個豐滿理想僅僅在10幾年後就破碎了。

在1933年,常玉的大哥因病去世,家裡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再也沒有能力繼續資助他。

常玉由於具有文人的清高孤傲,不善經商,不懂人情世故,也沒有其它技能,除過畫畫,他做什麼都做不成。自此,他陷入了長達30多年的貧苦生活,直至去世。

50歲之後,是常玉落魄生活的開始,他甚至到了「乞討」的地步。他是這樣「乞討」的:買來一塊打折的乾麵包,坐在露天咖啡館里,一邊啃麵包一邊盯著身邊的顧客,用國畫大寫意式的筆法,幾分鍾內畫好一幅肖像畫,然後,把肖像畫伸到顧客眼前,死皮賴臉地給人家討要幾個法郎。大多數顧客出於同情心,接收完他的畫,還是會賞給他幾個法郎。

不過,對待繪畫,常玉永遠是一名狂熱的信徒,他只要不被餓死,就永遠不會停下手中的畫筆。由於在創作上非常勤奮,常玉一生留下了數百幅繪畫作品,包括油畫、水彩、水墨、素描等各種類型。

常玉去世時,由於沒有任何名氣,收藏有他畫的人擔心他的畫會爛在手裡而一文不值,於是,每當巴黎舉辦拍賣會,人們都會送拍,把他的畫像廢紙一樣往出扔。

巴黎東方畫廊和西爾德畫廊看到常玉的畫作個人風格非常鮮明,並且在市場上的存量很多,於是,就在自家畫廊為常玉舉辦了兩次畫展,同時邀請了許多收藏家、媒體人、藝術經紀人、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

正是這樣的操作,常玉的影響力在歐洲逐漸擴大。

再到後來,常玉被冠以 「東方莫迪里阿尼」 ,一舉成為世界級大畫家。

回過頭來,我們再審視常玉的畫,他最被人們稱道的,最具有學術價值的,無疑是油畫。

為什麼說常玉的油畫具有學術價值?

如果了解20世紀世界美術史,就對這個問題不會陌生。

常玉出生在1900年,在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古典油畫日落西山的時候,現代油畫理念已經強勢抬頭。經過野獸派,表現主義等現代油畫理念的熏染,在20世紀20年代,也就是常玉去法國游學之際,現代油畫已經朝氣蓬勃地發展起來。

常玉的藝術思維和創作理念緊緊跟隨世界潮流,跟西方現代繪畫理念完全保持同步。因此,即使我們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他的作品依然很新潮,不但在視覺張力上很突出,在藝術理念層面也非常超前,他對藝術的認知,領先同時代國內油畫家足足有幾十年。

完全可以說,常玉是一位具有十足的探索精神的藝術家。

他最被人稱道的作品是女性人體與動物花卉。他筆下的女性人體,通常以洗練的線條勾勒成肥碩而豐滿的形象,具有一種原始的、野性的、真實的美,這些女性大多面目模糊,看不清表情,但從她們誇張的肢體語言可以看出,她們有一種高冷姿態,對世界充滿了不屑一顧,這多像常玉內心的獨白。

在表現形式上,常玉成功地打破了國畫和油畫之間的界限,善於用國畫的思維,即「大道至簡」的方式來創作油畫,給油畫賦予國畫的意境。同時,他的水墨畫在形式感上又大膽吸收油畫的元素,有效擴展了水墨畫的表現風格。

藝術理念十分超前的常玉,就像是一名孤獨的行者,很難得到眾人的理解,就像梵高當年那樣,因為不被理解,所以,沒有畫廊願意包裝他們,把他們的作品推向市場,導致他們的生活一直處在窮困潦倒之中,生前一直默默無聞,死後才大放異彩。這對那些依靠收藏他們作品賺得盆滿缽滿的收藏家和投機者,又是怎樣的一種諷刺?

3. 張東林的參展及獲獎記錄

1992年《太行蘇醒》獲中國美協主辦的「92」海南國際水墨畫大賽」第一金獎
1992年《粒粒總關情》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講話》50周年全國美展」
1993年《鄉情》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首屆山水畫大展
1994年《黃山雲起》獲中國美協、中國當代工筆畫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佳作獎
1994年《山鄉》獲中央電視台主辦的「94新鑄聯杯中國畫、油畫精品展」優秀獎
1994年《慈母情》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6年《村山》獲中國文聯、中國扇子藝術學會主辦的「首屆扇子藝術大展」優秀獎
1997年《天開神秀》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主辦的「首屆
世界華人書畫展」1998年《黃山春色》入選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 1998年《老者》人物肖像寫生獲浙江省文化廳與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老蓮杯」中國人物畫展》優秀獎
2001年《綠滿太行》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
2001《太行春曉》年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展覽」題名獎
2002年《太行新綠》獲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學會主辦的「奇迪杯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
2002年《新綠》獲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
2003年《勝似春光花鳥》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2003年全國中國畫大展
2004年《花卉》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2006年《運河人家》入選《京杭大運河文化藝術之旅》一書,並在杭州書畫院、市政府展出
2007年《春雪》入選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學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 《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叢書—張東林山水畫精品選》 2013年出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工筆畫解析---宋代山水點景人物》 2012年出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工筆畫解析---宋代山水樹石雲水》2012年出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山水畫基礎教程》 2011年出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畫技法叢書-彩墨山水畫法》 2010年出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畫技法叢書-水墨山石畫法》 2008年第二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中國畫技法叢書-水墨山石畫法》 2007年第一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張東林工筆山水畫集》 2007年出版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張東林山水畫集--夢太行工筆山水》 2003年出版 中國國際美術出版社出版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是永遠不可懷疑的真理,然而,「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似」是說藝術創作源於客觀現實;「不似」是指繪畫應該與客觀現實拉開距離。「似與不似之間」實際上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一種意想造型觀,通過對意想的追求,達到最追求的意境,兩者均以「意」為主導,意是主觀的,意和意境是經過主觀意識的提煉,概括以後的客觀現象,它體現了創作者的意志而給人以啟示。在中國人的心中,宇宙是無極無名氣無法用感官去把握的,人們只能通過心靈的靜觀方可領略的宇宙的本源,依靠內心的感悟去把握這個世界。
中國傳統的色彩觀念體現於「黑白」,黑白是太極、陰陽。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白,昭明也,黑,玄冥也,知其昭明守其玄冥,不自炫耀,人皆法之,中國畫家則把墨稱之為五色,即中國畫中的焦、濃、重、淡、清,是指墨與水的融合所造成的變化。清初畫家石濤留詩一首:「墨團團里黑團團,墨黑團團天地寬;試看筆從煙中過,波瀾轉處不需完」。在中國的現代黑白水墨畫中,除黑白之外並無他色可言,這種思維的方法,趨向於人的內心世界,畫家對客體的存在,不單上作為描述的對象去認識,而是更注重畫家心靈意念的顯示。畫家主體與自然客觀的聯系,不單是反映畫家感官的認知,而是更注重表現畫家身心的觀照,其繪畫做作的表現,並非是畫家的視覺對外部世界感知觀察後所描繪出來的物體表現,而是更注重畫家與自然的融合,是完成畫家之修養的結果。更具體的說,繪畫作品是畫家對客體進行意念篩選和同化了的視覺形象,是畫家在與大自然的契合點上找到了表現自我的天地。
黑白水墨畫,它天生的精神占絕對優勢,顯示出很高的創作性,在畫家的眼裡,「形」上物體的物質外貌;「理」是物象內含的精神;「意」是畫家自身的概念。在這里,「形」的精細正確是無意義的,正象宋代大畫家蘇東坡詩中所雲:「論畫經形似,見與兒童鄰。為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凡作畫者,得其形不如得其勢,得其勢不如得其韻,得其韻不如得其性,稱「性」之作,巧於心,寓於境,直參造化。一個畫家,若能在高層精神領域之中作超越時空的漫遊,便會明白作畫離不開人的精神,人的最高境界是「靜」,「靜」的條件是「不欲」,無欲故靜,主靜立人極,黑水墨畫中的玄冥幽深,其哲學境界正是老子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高度抽象的精神境界中,進行高度藝術境界的大化而得。黑白水墨畫中的黑白,並不是常人所理解的白,白乃是畫,它富於抽象精神的內涵。體現白的精神內涵是守黑,在黑上做文章,使黑與白產生必然的「形而上」的精神生發,使白成為遼闊自由精神漫遊的空間。「色是空里色,空是色里空,空色相即離,妙在不言中」。色不是固定的實體,空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在禪學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黑也是白,白也是黑。荷蘭的油畫家倫勃朗,計黑當白,知黑守白,雖然與中國畫的黑白運用相反,但其精神的內蘊是一樣的,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所以可貴。知白守黑與知黑守白都是使黑與白二者產生必然的精神聯系,明乎其理,黑與白的處理便可隨心所欲。
藝術的背後是哲學,藝術向高深發展,必然向高層面的哲學延伸。中國水墨畫重在內美、靜美,貴在內在精神通明透徹,不貴勉強做作。中國水墨畫的黑白強烈、凝重、簡潔、明快和那無限的空間,其藝術魅力是色彩繪畫無法代替的。黑白世界,神秘而深奧,它具有一種宗教式的和諧與純凈,讓人們從超長的寂靜之中感受到真正的自我。這種境界,與老子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哲學精神是息息相關的,即不妄為,不妄事,不妄求味,而是從極淡泊中品位出來。這種無為的意識,是一種不求然而然的自然流露,是藝術家真意的潛層流淌,是藝術家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而爆發出的精神火花。所以唐代懷素「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的顛筆醉墨,就成了中國一千多年來為人稱道的不朽藝術範例。中國水墨畫的黑白中,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彼此矛盾
而化為和諧才是高層次的美學體現。佛學中的「不二法門」想到的是生與滅,它的反面是不生不滅這種認識進入了高層次的思維。而中國水墨畫的黑白畫面中的虛實關系,要做到大實的強烈、醒目、嚴整,又要有大虛的空靈、儲蓄、活潑,虛而不失其實,實而不失其虛。黑白和諧,實乃藝術上的「不二法門」高層次也。「佛為心悟,新因有佛迷」,把佛當作實體,反而悟不到佛,這是因為佛之妙心體現為真性情,所謂「見性成佛」,強調的是人的精神,虛而靈,空而妙,妙而悟,悟而得,乃是得而不住得的悟道方針。
黑白在畫家的眼裡,黑與白是極色,它能包容萬物中的五光十色,「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為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即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說玄黑素白,博大精深,互根互生,相互轉化,對立統一。所以黑白水墨畫如同太極雙魚圖那樣概括,又似八卦組成六十四卦那樣變化豐富而莫測。黑白水墨,樸素無華,其藝術語言,從某中意義上講,是永遠沒有極至的,它存在著眾多的未知因素,所以中國黑白水墨畫留給人們的是無窮無盡的追求。 作品多次刊於:《美術》、《迎春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並被收錄在《現代工筆畫精選》《當代
工筆畫》《中國工筆畫》《教學示範中國畫-工筆山水畫》《二十一世紀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山水》等書及教材。並獨立編寫了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的《中國畫技法叢書》中的《水墨山石畫法》、《彩墨山水畫法》《中國山水畫基礎教程》,和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東林山水作品》集。

4. 畫家曹衛星高貴典雅牡丹

畫家曹衛星高貴典雅牡丹情

作者/張敏

       牡丹,美艷端莊,國色天香。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牡丹雍容富貴的氣質象徵著繁榮興旺,深受大眾的喜愛,國畫寫意牡丹有著十分豐富的表現形式,也是近代畫家熱衷於追逐的原因之一。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蚌埠市油畫學會會員曹衛星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牡丹畫的探索創作,他的大寫意或寫實牡丹畫,筆法獨特,大氣奔放,艷而不俗,彰顯了牡丹高貴典雅雍容華貴的氣質。在當地藝術界都親切稱呼他為「曹牡丹」

       曹衛星生於1957年,初中一年級時師從恩師油畫家、美術教育家蘇家祿學習繪畫至到高中畢業,五年的系統學習打下了扎實的繪畫基礎。1986年從基層單位借調重工業局工人書畫創作組從事10年專業的創作。

       1996年,曹衛星獨自闖盪深圳大芬村開始職業畫家的生涯。大芬村也叫畫家村,是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下轄的一個村,曹衛星駐入畫家村後,以創作抽象派油畫為主,他以扎實的基本功,獨特的創意,油畫作品深受用戶的喜愛。他在畫家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在大芬油畫村,曹衛星繪制的油畫銷往歐美及非洲為主,遍及全球。

       曹衛星是位孝子,為了照顧年邁的老母親,1999年,他謝絕了大芬村畫家村老總的一再挽留,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一邊照顧老母親,一邊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從油畫轉為國畫的探索與創作。

        曹衛星篤愛牡丹,他選擇了以國畫牡丹為主攻方向。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的美稱。從古到今,國畫牡丹的名家不乏其人,他精心研究歷代牡丹畫大師的技法,汲取百家之長並在創作實踐中顯示自己的特色。他把油畫著色的特點運用到牡丹畫的創作中,其色彩華麗,高貴典雅的氣魄並且具有通透明澈、淋漓酣暢、艷麗灑脫的意趣。牡丹品種繁多,千變萬化,他的大寫意牡丹作品總能表達出牡丹的精神。他的作品既有傳統筆墨底蘊,又合乎現代人的審美要求。雅俗共賞、層次分明的牡丹或競相盛開或含苞待放,彰顯出靈動芳香與富含生機的意蘊。

       曹衛星對寫意牡丹的酷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年的河南洛陽牡丹花會期間,他都親自赴洛陽,觀察並進行大量的寫生,廢寢忘食,繪制大量的寫生稿,並博採眾家之長,不斷揣摩名家的筆墨章法,他琢磨出自己的獨特畫法,即以墨色描畫枝葉,襯托紅色花頭,突出了柔媚富貴高雅之氣。在枝葉上發揮筆墨效果。用純羊毫筆,散開筆鋒。淡色鋪底,濃色在淡色上加重,淡色中水分不宜過多,盡量不讓後面鋪上去的濃色洇開,鋪淡色時盡量隨意一點,用側鋒輕輕掃出而不必太在意花瓣的形狀是否完整,鋪開花朵的大致形狀即可。上濃色時,要注意花心的位置,留出花心處淡色的空間,以花心為中心,在周圍的淡色上用濃色或掃或勾,寬、窄、細,變化多。濃色間襯著下面的淡色,盡量散碎隨意點,淡墨上點濃墨,配藤黃花蕾。或者是石綠上點濃墨,配藤黃花蕾。畫完花心,整朵花的立體感就完全烘托出來了。側鋒掃出花瓣,以花心為中心,留出花心的空間,淡色濃色錯落疊加即可,而不必太在意的花瓣的基本形狀,這就是他多年來寫意牡丹畫的精髓所在。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他的寫意牡丹作品經常參加省、市美展多次獲獎並發表於省市級報刊。近三年來,他每年分別在江蘇鹽城、浙江海安、山東臨沂舉辦個展,他的作品在三地市場十分看好,被當地企業家和國畫愛好者收藏。

曹衛星牡丹畫作品欣賞

5. 世界著名油畫玫瑰花的資料

《玫瑰花》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的一幅油畫。

這幅《玫瑰》中流動的綠色更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的主旋律。梵高用急促的畫筆在畫布上奏出了一個個快速流暢的音符,將他樸素頑強的生命激情傾瀉在這色彩交織成的音符之中。也許梵高用畫筆表達的是自己的生命狀態——「孤獨地張揚生命力的倔強,冷笑一切凡間的艷俗。」

(5)名家花卉油畫擴展閱讀:

玫瑰花的意境:

梵高繪畫追求的是一種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獷的筆觸帶來的是一種直率而又單純的表現方式,帶有一定的力量和強度,他們強調的是「神」的傳遞,而非「形」的表現,這與古典主義所追求的「忠實地表現自然」的繪畫理念有很大的差異。

仔細看來,梵高畫面中的形象在造型上都帶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的,有強烈的狂野性、粗放性,好似畫家在激情的支配之卜隨意揮灑而得來。受眾在欣賞畫面的時候也會被這種激情所浸染、震驚,會深切地感受到畫家內心的吶喊。

這種狂野的造型風格同畫家所生活的時代、環境及人物性格有著很大的聯系。因為梵高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在造型方面完全以自己的內心情感作為主要標准。

此外,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貧窮、困苦和疾病的纏繞之中,這對他的心理也產生了深深的影響,所以他畫作中的形象造型都帶有一種扭曲變形、狂野粗放,也正是這些因素讓梵高產生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認知。

6. 當今中國哪些畫家運用中國畫寫意畫畫馬畫的最好

李振凱

擅長:油畫,中國人物畫,書法,篆刻,尤以油畫人物和書法著稱。

簡介:李振凱,字李松,號冰雨,山東寧津人。自幼以地為紙、以水代墨練習中國書畫,九歲那年就受到著名書畫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導。習書畫。系加拿大世界書畫家協會筆耕會員。馬來西亞中央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大眾書畫社常務理事、書法家、一級美術導師、一級美術鑒賞師。1997——2001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國畫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其藝術作品曾在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獲獎40餘次。2001年——2005年間先後在北京、濟南、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贏得了社會好評!並有多家媒體、報紙對其藝術作品作過專題報道。其藝術作品已被許多國家、地區的博物館、企業及個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畫展

1994年在全國百津——文明杯寫欄位位大賽中榮獲青少年組二等獎。

1995年在建國四十六周年畫家、書法家、詩人藝術作品大賽中,中國畫作品《深山飛練》榮獲繪畫組二等獎、書法作品《情系藝海》獲得書法組一等獎。

1996年中國畫作品《春雨蒙蒙》榮獲全國「楚風杯」篆刻藝術作品大賽金獎。1997年藝術作品《回歸》榮獲全國「迎回歸」藝術作品大獎賽金獎,並被選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作品《故鄉的黃昏》榮獲全國「長城杯」大專院校師生文學藝術作品大賽銀獎。

1999年在中國美協三百家藝術作品聯展中油畫作品《那時候我們還很小》榮獲金獎。在第三屆國際金鵝獎書畫大展中作品《悄悄話》獲銅獎。2000年在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中書法作品《讀》榮獲銀獎。在「中華魂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榮獲金獎。

2001年5月在北京榮寶齋畫廊舉辦了李冰雨個人藝術作品展。同年11月油畫作品《遠古的回憶》系列被選為精品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獨立創作作品《書法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2年3月在濟南舉辦了個人藝術作品展。油畫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榮獲金獎。獨立創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藝美畫廊收藏。

2003年4月在鄭州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同年9月在鄭州美術館舉辦了李振凱藝術作品展。獨立創作作品《江南水鄉》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在鄭州創辦了雨緣藝術工作室。

2004年獨立創作巨型壁畫《靜靜的沉思》,同年9月獨立創作作品《祈禱》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獨立創作油畫作品《春夏秋冬》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5年創作了《百蟲大戰》系列叢書的全部插圖。

2006年4月創作了德州羅庄居委會大型裝飾壁畫《高山流水》。6月創作了天衢工業園大型裝飾壁畫《靜靜的沉思》

李振凱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時擁有「油畫家、書法家、國畫家、篆刻家、詩人」之稱者,著名畫家默石說:「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同時在發揮其精神氣質方面,也來得直接和強烈。他的書法將書、畫、印、詩、西洋畫融為一體,「扎實的文化藝術功底、瀟灑熟練的筆鋒、立意深刻的構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經構成了畫家李振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他的作品無論是在人文上還是在技法的表現上使他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了標新立異的70後藝術家不可多得的藝術素養。

熱點內容
七夕情人節搞笑 發布:2025-02-10 22:17:15 瀏覽:534
茉莉花開後花銹 發布:2025-02-10 22:04:18 瀏覽:785
成武鮮花 發布:2025-02-10 22:03:32 瀏覽:982
懷柔鮮花港 發布:2025-02-10 22:01:55 瀏覽:536
七夕輕吻 發布:2025-02-10 22:01:08 瀏覽:305
白櫻花的品種 發布:2025-02-10 21:52:35 瀏覽:621
唱吧里的免費鮮花 發布:2025-02-10 21:51:25 瀏覽:613
插花研究生 發布:2025-02-10 21:36:12 瀏覽:691
用領帶疊玫瑰花 發布:2025-02-10 21:34:45 瀏覽:995
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發布:2025-02-10 21:34:45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