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傘花插花

傘花插花

發布時間: 2023-06-14 02:49:53

插花勿忘我怎麼養

◆勿忘我

勿忘我,學名深波葉補血草,別名星辰花、不凋花、勿凋花。高5 0厘米至100厘米。葉叢生於莖基部,呈蓮座狀,葉片羽裂,長20厘米。花序自基部分枝,呈傘房狀聚傘圓錐花序,鬆散開張,花枝長可達1米。小花穗上有4朵至5朵花,有紫、粉、藍、黃、白等色。栽培品種有『 亮粉』、『藍珍珠』、『雪頂』等,是優良的插花用材。勿忘我適應性強,喜光,耐旱,生長適宜溫度為22℃至38℃。忌夏季高溫高濕,3 0℃以上呈半休眠狀態。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陽光充足的條件下開花色澤艷麗。自然花期5月至7月。

【栽培說明】

1、將介質倒入花罐中,把介質整平;再將花罐的蓋子套在花罐底部。注意:用噴水壺將培養介質澆透水直到罐底滲出水後。(為確保介質充份吸收水份,約過5-8分鍾後在重復澆水一次)
2、播種時,種子需放置介質表面與介質表面充分接觸。如遇種植顆粒較大的種子時需將種子尖頭朝下,直至種子完全插入介質即可。
3、種子發芽後,把花罐放在陽光下,適當減少澆水。但不能讓介質乾燥,保持濕潤。注意:幼苗期,植株要充分接收陽光,防止小苗徒長。
4、待苗長到3-8厘米高後,進行移栽。一般來說,每個花罐保留1-2株健狀的小苗。

勿忘我:原產歐亞大陸。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狹倒披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喜陽,能耐陰,易自播繁殖。勿忘我花小巧秀麗,藍色花朵中央有一圈黃色心蕊,色彩搭配和諧醒目,尤其是卷傘花序隨著花朵的開放逐漸伸長,半含半露,惹人喜愛,令人難忘。

勿忘我是從英文名稱"Forget-me-not"直譯過來的。這花的名字頗為浪漫,而關於她的傳說,更確定了其"花中情種"的地位。相傳古歐洲的一位騎士,付出生命的代價為心愛的女友采來一束花,這花就是"勿忘我"。

勿忘我花是紫草科的一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莖高10~50m,特別在野生狀態中,尤為細小纖弱,花雜藍色。有變種白花勿忘我與紅花勿忘我。青年男女互贈勿忘我,以表達深切情意。

現今花卉市場中,有一種被大家稱為"勿忘我"的花,可以長久不凋,與我們前面所提的並非一種。她是屬藍雪科補血草屬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具粗糙毛,株高可達60cm以上,花枝長可達成1m,花序枝具3~5翼,小花穗上3~5雜花著生於短小的花穗一側,花雜干膜質,有紫、淡紫、玫瑰粉、藍、紅、白、黃各色品種。將補血草稱為"勿忘我",實為誤稱。但"勿忘我"這一名字的確非常令人心動,正因為人們珍惜這種情感,所以把別的花誤稱為"勿忘我"也就情有可原了。

② 台灣竹的習性

台灣竹又叫旱傘草.傘草、風車草、水竹等別名,為莎草科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其莖桿挺直細長的葉狀總苞片簇生於莖桿,呈輻射狀,姿態瀟灑飄逸,不乏綠竹之風韻,因此很受人們歡迎,常供盆栽觀賞或作插花切葉。
此草原產西印度群島等地,性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耐半陰,甚耐寒,華東地區露地稍加保護可以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稍粘的土質為宜。
性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科莎草屬多年生草寒,怕烈日,極耐陰、耐濕,四季均可在室內養護。 旱傘草冬季畏寒,夏季怕烈日,極耐陰。霜降前,就要搬入室內保暖養護;若受霜凍,葉子就會變黃,嚴重的會死亡。華東地區清明前後可移出室外半陰或庇蔭處養護。夏、秋季要防強光照,不然葉尖枯萎變焦,影響生長。旱傘草的生長力較強,春、夏、秋三季是其生長旺季,從根莖部陸續長出新的嫩芽來,像小竹筍似的,極富有生機。此時如果發現莖干或葉尖枯黃,要及時剪去枯焦部分,以保持美觀。
平時盆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盆土過干則葉片容易枯黃。對肥料要求不高,一般在春、夏兩季生長期各施加稀薄的以氮為主的追肥l一2次即可,這樣水竹就可長得枝青葉茂。也可用水種植養護,一般採用淺色盆為好;若沒有盆則用碗代替。盆或碗內放上一些石子或黃沙作基質,固定植株,然後放入水,以浸沒根部為止。不要天天換水。見水混濁就換,一般7天左右要換水1次。生長季節每次換水時加入0.1%一0.2%復合肥,效果就更加理想。忌施有機肥料。因加入有機肥料後會出現水質混濁,易造成根部腐爛。平時不要斷水,否則會使葉黃而枯死。冬季只要不低於15℃仍可正常生長;當溫度低於l0℃時,用水養殖的應取出放在乾的地方,以免凍害。遭受凍害的莖於應及時剪掉,翌年春天仍可抽出新芽。
台灣竹盆栽時,用一般園土加少量基肥即可。生長季節要保持土壤濕潤,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澆水的麻煩。生長旺季,每月施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此草對光線適應范圍較寬,全日照或半陰處都可良好生長,但夏季放半陰處對其生長更有利,可保持葉片嫩綠不老。
根據台灣竹水陸都可生長的特性,如用一長方形不漏水的花盆,配置高低不同數叢傘花,留出水面,點綴幾塊玩石,可構成一幅自然的水景,但見疏影 橫斜,景緻宜人,別有情趣 。
台灣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種。扦插於6-7月進行,選開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莖頂梢3-5厘米,並將輪生的葉短剪一半,以減少水分蒸發,然後扦於砂或蛭石,使葉片貼在基質上,澆透水,以後保持基質濕潤,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進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時進行最宜。4月播種,也容易萌發成苗。

③ 水竹和風車草怎麼區別

水竹,別名:實心竹、木竹、黎子竹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禾本科、剛竹屬多年生草本,竿可內高6米許,容粗達3厘米,幼竿具白粉並疏生短柔毛;節間長達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環在較粗的竿中較平坦,與籜環同高,在較細的竿中則明顯隆起而高於籜環;所以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水竹竹材韌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節較平,宜編制各種生活及生產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陽水竹席就是用本種為材料編制而成的;筍供食用。

風車草(學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L.)又名傘草、旱傘草、台灣竹,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厘米;莖近圓柱形,直立無分枝;葉頂生為傘狀;聚傘花序,有多數輻射枝,小穗多數,密生於輻射分枝的頂端,花兩性,花果期8-11月。原產於非洲,作為觀賞植物,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④ 我想問這個植物叫什麼

旱傘草
中文學名:旱傘草
中文別名:水棕竹、傘草、風車草
英文名: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屬:莎草屬
分布: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適應地區: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性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耐半陰,甚耐寒,華東地區露地稍加保護可以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稍粘的土質為宜。

中文學名: 旱傘草 ​中文別名: 水棕竹、傘草、風車草 英文名: 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 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 植物界 ​科: 莎草科 屬: 莎草屬 ​分布: 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中文學名: 旱傘草 ​中文別名: 水棕竹、傘草、風車草 英文名: 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 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 植物界 ​科: 莎草科 屬: 莎草屬 ​分布: 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⑤ 贛南採茶戲的相關詩文

據傳說,採茶戲萌芽很早。過去,一般老藝人們都說,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採茶戲。根據是採茶戲班裡供奉的祖師爺田師父,是唐明皇時的宮廷樂師,原姓雷,叫雷光華,因和歌女產生愛情,犯了宮禁,於是相攜逃出宮廷,流落到安遠九龍山種茶為生,農事之餘,不忘所好,教農民唱茶歌,玩茶燈,編成了「九龍山摘茶」這出戲,這就是贛南採茶戲的起源。當然,採茶戲不可能是某個人發明的。一般認為採茶戲於明代中葉開始流行於民間。關於這一點,明代文人學士的詩文著述里,有所反映。如,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詩里,有「僻塢春風唱採茶」的吟唱。可見那時,偏僻的鄉村裡,已有「採茶」的演唱。他還有一首贈別的詩,更能說明當時「採茶」的發展情況:
「粉樓西望淚眼斜,畏見江船動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飲,庭前相憶石楠花。」
詩的題名《看採茶人別》,從詩中吟詠的情景看,所贈別的「採茶人」,不是指從事採茶勞動的人,而是指從事唱「採茶」的職業藝人。這藝人在「採茶」的演唱藝術上可能已有相當的造詣,才有可能受到當代名人如湯顯祖的深情眷注。可見採茶,已在當時的民間有了深厚的基礎,否則,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職業藝人的。 除上引詩文外,湯顯祖《牡丹亭》里「勸農」一出戲,其中有一段戲是表演採茶歌舞的:
……
[門子稟介:又一對婦人唱得來也。
[老旦、丑持筐採茶上,唱:
[孝順歌]:乘穀雨,采新茶,一旗半槍金縷牙。
(白):呀,什麼官兒在此?
(唱):學士雪炊他,書生困想他,竹煙新瓦。
(外白):歌的好,說與他,不是郵亭學士,不是陽羨書生,是本府大爺勸農,看你們婦女採桑採茶,勝如菜花,有詩為證:「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開百草精,悶煞女郎貪鬥草,風光不似鬥茶清。」插花去。
[凈、丑插花飲酒介]唱:
官里醉流霞,風前笑插花,採茶不煞俊。
……
這段戲寫的是南安府太守杜寶出城春遊,來到南安(今大余縣)的城郊清樂鄉勸農,清樂鄉的父老,帶領鄉民們到接官亭迎接。這種「勸農」的儀式,是歷代王朝的地方官吏,表示關心農民的一種例行公事;也是官吏們了解民情、採集民風的手段。清樂鄉的父老,准備了反映當地民風民俗的歌舞向太守獻演。上引這段歌舞,是一對採茶婦女表演採茶的。湯顯祖是明朝萬曆年間人,在他寫《牡丹亭》之前,曾兩次途徑南安,作過逗留,寫有詩文,對當地的民風民俗頗為了解。《牡丹亭》的故事,即是以南安府為背景,在選取反映當地民風的歌舞時,必須是民間流傳的,才足以表現劇情的地方特色。由此可見,湯所選取的這種採茶歌舞,早已在當時當地的民間流行了。它有歌有舞,有科有目,還有人物、故事,已具備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戲曲要素。這就足以證明,在明朝中葉,贛南採茶戲就流行於民間了。 贛南採茶戲發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間,清人陳文瑞(乾隆時人)有一首《南安竹枝詞》,反映了當時民間演出採茶的盛況:
謠哇小唱數營前,裘扮風流美少年;長日演來三角戲,採茶歌到試茶天。
營前,在今上猶縣,當時屬南安府,是一個山區小鎮。一個三角班,能在這樣的小圩鎮從採茶開始,長日地演,演到試茶結束,這在今日的專業劇團,也是很難辦到的,它說明那時的採茶三角班,已有相當的基礎,才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否則,是不可能在一個地方維持這么久的演出的。
關於當時群眾在觀看採茶時的狂熱程度,信豐縣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極為詳細:
「採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歷鄉里尋瑤,回眸一盼巧笑瑳。紈絝子弟爭打彩,持杯謔浪肆摩挲。可憐鐵石燕泣口,蚩民生計下煤窩。滿面煙灰十指黑,出看採茶也入魔。辛苦得錢歡樂灑,囊空歸去,學得『阿妹』一聲?。」
這首《南安吟》,是縣里一個名叫謝肇禎的教諭寫的。教諭是學官,他的觀點,代表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對採茶戲的看法,盡管滿含貶意,但反過來看,正好說明當時群眾對採茶戲的迷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挖煤工人(鐵石口出煤),對「採茶」更是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來的錢全灑去,也帶著「學得『阿妹』一聲?」的歡樂心情歸去。 贛南採茶戲在明代自演自娛的「自樂班」時代,是受到社會上的尊敬的。因為當時演出《九龍山摘茶》這類燈戲,內容大都是歡慶昇平的,如戲中的擺字燈,就有「天下太平」的擺字表演,所以能為封建統治者所欣賞。到了演雜套戲的三角班時代,由於劇目的內容,大都是以男女愛情為題材,而表達愛情的觀點與方式,又往往與封建的倫理道德相逆悖。如《反情》、《睄同年》。有的還以喜劇的方式,從反面對社會的現實生活進行諷刺、揭露、批判,如《大勸夫》、《滿妹賀喜》等等,這就為封建統治者所不容了,認為是誨淫誨盜,有傷風化。從乾隆以後,歷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如道光四年《寧都直隸州志·風俗志》載:
「查採茶亦名三角班,妖態淫聲,引入邪僻,最為地方之害。……近來竟有聽許搬演者,應拘該管約保重懲,以息此風。」
類似的記載,在贛南各縣的縣志里均有。禁令不僅寫在官文告示上,還刻碑勒石,立在鄉場墟鎮上。如1949年以前,在信豐的小江真君廟旁,還立有這種禁牌,把採茶和煙、賭、嫖、盜一律禁止。
贛南採茶戲遭禁演之後,交上了厄運,再不許進村坊和祠堂,只能在圩尾廟角搭台露天演出,在凄風苦雨中頑強地存活。
贛南採茶戲在其最盛的時候,發展到三十多個班子,之後逐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全贛南只剩下五六個班子,躲在深山角落裡,偷偷摸摸地時演時停,真是奄奄待斃,一息僅存了。 最能表現贛南採茶戲特徵的除了音樂,當數它的表演開工,歌、舞、戲三者並重。它的表演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奇三絕」。三奇是:傳統採茶戲表現的全是下層勞動人民的愛情與勞動垂涎,沒有宮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動物的動作,並以動物的動作命名,此為二奇;歌舞戲相隨相伴,以致有人認為是地方歌舞劇,此為三奇。
三絕是: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
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搖蹉步、驚步、滑步、鏟步。矮子步又分矮樁、中樁、高樁。這是天下戲曲中絕無僅有的矮子步。單袖筒,這又是一絕。一般戲劇中的水袖都是成雙成對、斯斯文文,唯獨贛南採茶舞中,只有一個左袖筒。但它卻創造了眾多的舞蹈術語。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陽袖、繞扇袖、腋下袖、鳳尾袖、穿針引線袖、花籃袖、上拋、下甩、纏腰、繞膝、側卷翻飛……
美是一種對稱,單袖筒似乎是對美的規律的一個忽視,但是,不,賞在舞台上用另一隻手的扇子花和它對稱起來了,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著特有的矮子步,顯得異常獨特而有情趣。
扇花的動作甚多,種類繁雜,其中有拋甩扇、裝摺扇、避風扇、遮日扇、遙望扇、聞花扇、遮面扇等數十種,表現力特強,其中有老藝人留下的有關扇子花的藝訣,如:
五指花頭朝天,四指花頭朝前。三指花打四邊,二指花搖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三奇三絕的特徵是贛南客家人長期生存於山林中的嚴峻生態環境中的產物。
比如矮子步,客家人生活在大山中,出門爬山,彎腰屈膝,高人也成了「矮子」。聰明的客家人卻讓矮子步成了天下獨一無二的舞蹈基本步。滿山的雲霧,滿山的雲霧茶,姑娘們手提茶籃,口唱茶歌,一邊採茶一邊舞蹈,小伙們肩擔茶葉踏著由矮子步化成的矮樁、中樁、高樁。舞動著單袖筒、扇子花,創造出別具特色的贛南客家採茶舞。
又比如,眾多的以動物命名的表演身段,那是因為在悠長的山道上,客家人慣與飛禽走獸為伍,動物界無窮無盡的生命之趣,竟使得異想天開的客家人獲得了永不枯竭的藝術創作靈感。模仿動物的動作,並乾脆用動物的動作來命名,如:猴子洗面、惡狼尋食、獅子開口、畫眉跳架、烏龜爬沙、龍頭鳳尾、蜻蜓戲水、狗牯擺尾、懶貓抓癢、狐狸過崬、蝴蝶采蜜、公雞啄米、猴子發驚、子(青蛙)過缺、烏鴉曬翅、貓兒探夜等,多達300多個名稱。
動物表現生命意識的動作被客家人捕捉到了,不難想像,沒有大山,便沒有飛禽走獸,沒有來自對生活的觀察、提煉,這眾多的舞台表演身段又該如何來創造? 小丑分二:一是「醜行俊扮」,稱為「正丑」;二是「醜行丑扮」,稱為「反丑」。
正丑:主要是勞動人民中的青壯年男子。他們具有勤勞朴實、爽朗大方、樂觀風趣和機智勇敢的性格特徵。演唱時,演員頭戴「一把抓(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燈籠褲」,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長袖筒」。載歌載舞,活潑輕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為主,高矮步法相結合,節奏明快,頗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煙鬼賭徒、流氓地痞、浪盪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動、含蓄、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動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擬一些動物形象如:「猴子洗臉」、「猴子撒尿」、「蜻蜓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狗牯擺尾」「烏龜爬沙」等等。臉譜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動作與「正丑」表演大同小異。
小旦:主要是勤勞純朴和聰明伶俐的農村少女、少婦。表演矯健優美、樸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為豐富,既能單手打扇子花,也能雙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動作有:梳妝挑簾、園手摘茶、傘花、開門關門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蹺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謂千姿百態。

⑥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基本資料

別名:彩葉莧

類 別:多

彩葉草

年生草本植物--觀葉類

水:喜濕潤,夏季要澆足水,否則易發生萎蔫現象。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一定空氣濕度。

肥:多施磷肥,以保持葉面鮮艷。忌施過量氮,否則葉面暗淡。

土: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一般園土即可。

溫:喜溫暖,耐寒力較強,生長適溫15-25℃,越冬溫度10℃左右,降至5℃時易發生凍害。

光:喜陽光,但忌烈日曝曬。

花語:絕望的戀情。[1]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彩葉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 ,故 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50~80cm,栽培苗多控制在30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15cm,葉面綠色,有淡黃、桃紅、朱紅、紫等色彩鮮艷的斑紋。頂生總狀花序、花小、淺藍色或淺紫色。小堅果平滑有光澤。彩葉草變種、品種極多,五色彩葉草(Var· verschaffel訊)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強健。黃綠葉型彩葉草(ChartreuseTyPe)十小黃綠色,矮性分枝多。皺邊(FringedTyPe)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Large-Leaved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

彩葉草圖片集錦(16張)

據繁殖方法,可以將彩葉草分為兩種類型。1.種子繁殖類型: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該類型有以下5種葉型品種:

【大葉型】(large~leaved 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彩葉型】(Rainbow type),葉小,長橢圓形,先端尖,葉面平滑,葉色有紅、橙紅、黃綠、白地綠斑等。

【皺邊型】(Fringed type),葉緣裂並且有波皺,裂紋與波紋的變化很大,葉色也有很多種。

【柳葉型】(Willow~leaved type),葉細長,柳葉狀,葉緣具不規則的缺裂和鋸齒。

【黃綠葉型】(C

彩葉草

hartreusetype),葉小,黃綠色,抗日灼,植株矮且多分枝。營養繁殖類型:一些不捻性、低捻性或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者。 常見的園藝變種為五色彩葉草(var.verschaffeltii),葉片上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另外同屬觀賞性較高的有小紋草(C.pumilus),原產菲律賓和斯里蘭卡。株高15~20厘米,多年生草本,莖橫卧。葉對生,菱形,長2~3厘米,葉面暗褐色,邊緣綠色,背面色淡。花藍綠色圓錐花序長10~12厘米。叢生彩葉草(C.thyrsoideus),亞灌木,株高80~100厘米,葉鮮綠色,呈心臟狀卵形。緣具粗鋸齒。花亮藍色,輪傘花序,著花3~10朵,呈穗狀排列。花期11~12月,冬季盆栽觀花。

編輯本段生態習性

喜溫性植物,適應性強,冬季溫度不低於10℃,夏季高溫時稍加遮陰,喜充足陽光,光線充足能使葉色鮮艷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彩葉草屬約有150種,產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盆花栽培常見的品種有:紅虹、天鵝絨紅、矮桃紅等品種。性喜氣候溫暖濕潤,陽光柔和充足,空氣清新的環境條件,冬季室內適溫20℃至25℃,最低越冬溫度不能低於10℃,溫度過低葉片變黃脫落,5℃以下植株枯死。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沙質培養土。對水分的需求,應保持盆土及環境經常濕潤適度,忌乾旱、防積澇,以免葉片脫水失色,根系感染軟腐。光照柔和充足,葉色艷麗顯著,但忌盛夏晴空烈日強光直射致葉面粗糙失去光澤度。而在蔽蔭環境條件,葉色也不鮮艷。[2]

彩葉草

葉草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盆栽之時,施以骨粉或復合肥作基肥,生長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機液肥(盛夏時節停止施用)。幼苗期應多次摘心,以促發側枝,使之株形飽滿。花後,可保留下部分枝2~3節,其餘部分剪去,重發新枝。彩葉草生長適溫為20℃左右,寒露前後移至室內,冬季室溫不宜低於10℃,此時澆水應做到見干見濕,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否則易爛根。

編輯本段植物繁殖

採集種子

彩葉草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唇形科彩葉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現於綠地或家庭中栽培的均為人工改造後的園藝變種。園藝變種盆栽時株高約30厘米,葉對生、卵形或圓形,在綠色的葉片襯底上有紫、粉紅、紅、淡黃、橙等彩色的斑紋。

彩葉草來自熱帶,因此喜溫暖,不耐寒,越冬氣溫不宜低於5℃,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喜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能耐半陰,忌烈日暴曬,可在室內短期擺放,要求栽種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僅作觀賞用,生長期需摘心數次,促進分枝,使形態豐滿。如果要收獲種子,最好不要摘心。

在卜海地區,彩葉草於8 -9月開花。開花前,先要選擇III.色鮮艷的植株留種;開花時,應對花序用毛筆沾花粉刷柱頭的形式進行人工授粉,然後套紙袋隔離,以防雜交退化。在開花前期,應施用一些磷鉀肥,保證結實時的營養需求。

一般開花受精後,只要陽光充足、無病蟲危害,彩葉草可以結籽,結籽後一個月種子成熟,則可分株採收,曬干後保存,留作來年播種。由於彩葉草種子細小,收獲時應帶莢晾曬。需說明的是,自己採收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後肯定會有一些退化變異的現象,自幼苗期應淘汰不良植株。

繁殖方法

通常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有些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的,需採取扦插繁殖。

彩葉草

有高溫溫室的條件下,四季均可盆播,,一般在3月於溫室中進行。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與素麵沙土各半摻勻裝入苗盆,將盛有細沙土的育苗盆放於水中浸透,然後按照小粒種子的 播種方法下種,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盆土濕潤,給水和管護。發芽適溫25℃至30℃,10 天左右發芽。出苗後間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種的小苗,葉面色彩各異,此時可擇優汰劣。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極易成活。也可結合植株摘心和修剪進行嫩枝扦插,剪取生長充實飽滿枝條.截取10cm左右,插入干凈消毒的河沙中,入土部分必須常有葉節生根,扦插後疏蔭養護,保持盆土濕潤。溫度較高時,生根較快,期間切忌盆土過濕,以免爛根。15天左右即可發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3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5-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1]

盆栽方法

彩葉草

葉草盆栽以小型為好,一般成苗上內徑10厘米筒盆,經20天至3 0天養護,株高達15厘米即可擺放觀賞,室內放置應選南窗口漫射光線較強處,保持盆土干濕適度,空氣清新,環境清潔。室外養護,入夏應放疏蔭環境。全年可追施稀薄液肥3次。如果主莖生長過高應及時摘心。在不採收種子的情況下,最好在花穗形成的初期把它摘除,因為抽穗以後株姿大多鬆散失態,降低觀賞效果。10月初,入中、高溫室越冬,此期可重剪來更新老株,同時,結合翻盆進行換土。最大用盆內徑14厘米為止,再大不便擺放。

彩葉草小堅果成熟後很容易自然脫落,還怕暴風驟雨吹打,故應於萼片變黃時把花穗輕手逐個剪下來脫粒,落地種子雖有一些能萌芽出苗,但因不能耐寒,故起不到自播繁衍的作用。

水插繁殖

1.

彩葉草

准備容器:扦插容器可以是廣口瓶,也可用礦泉水瓶剪掉上部,取下部注滿清水備用。容器務必要干凈,用水也一定要水質清潔,而且最好還另取大可樂瓶貯水一天以上,備為扦插 和後續管理之用。

2.剪取插穗:當主枝或經過摘心的側枝長有4個節或長10厘米左右時,挑選莖干粗壯者,基部僅留1節至2節的對生葉片,將上部剪下,剪口要平滑,沒有擠壓撕裂的傷口。然後,將插穗最下部的一對葉片剪掉,並且每3個至5個插穗集中整齊基部,用白線松束在一起,待為水插。

3.水插管理:一般以插穗自瓶口入水3厘米至4厘米最好。此後,置之於散射光處擺放,注意每2天至3天換一次清水(備貯水),並注意每天補足瓶內因蒸發而下降的水位。一般在18℃至25℃條件下,7 天至10天就可見生有白根了。

4.及時上盆:彩葉草的不定根,除莖節處易生外,平直粗壯的莖部也會萌

彩葉草圖片欣賞(16張)

出,這為插穗盡早成型提供了條件。當見插穗基部生有多條1 厘米至2厘米不定根時,可及時上盆或定植。注意操作要精心,不要損傷根系,一般再在花蔭處養護10天左右,即可進入正常管理。

繁殖技巧

彩葉草

種用土為草炭土1、細沙的混合土1,撒播即可,彩葉草的種子為好光性種子,因此播後不需覆土,發芽適溫20~25℃,保持基質濕潤,8~10天發芽。扦插四季皆可進行,20℃左右1周生根,水插也很容易生根。播種苗長出1對真葉時上盆,盆土為草炭土2、壤土1、河沙1,加入 足夠的底肥,生長期經常追肥,包括追施過磷酸鈣和和骨粉。溫度保持在20℃以上,幼苗期視培養目的決定是否摘心,若要培養出株形豐滿的植株,則應摘去主幹,以促進側枝生長。若要培養成圓錐形的株形,則不必摘去主幹。彩葉草適應性較強,管理較簡單,溫度適應范圍為10~30℃,低於10℃,植株停滯生長,低於5℃植株枯死。彩葉草為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可使葉色鮮明,但在夏季高溫時應避免陽光直射,高溫強光會使色素遭到破壞,引起葉綠素增加,導致植株色彩不鮮明,甚至偏綠,影響觀賞。因此夏季高溫時應適當遮蔭。其它季節則不能遮蔭,因光線暗淡會使葉色灰暗。彩葉草葉大而薄,應保證水分供應,土壤乾燥則葉面的彩色褪色,尤其夏季應保證盆土濕潤,同時應經常向地面和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但不能積水,積水容易使根系腐爛、葉片脫落。冬季則控制澆水,溫室溫度維持在15℃,保證干濕周期明顯,周期要短。對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長季節每月施1~2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肥料。花序出現後,若不採種則應及時摘去,以免消耗營養,同時使株形散亂,影響觀賞價值。若要采種則待花序由青變黃時收割。

編輯本段觀賞應用

彩葉草

彩鮮艷、品種甚多、繁殖容易,為應用較廣的觀葉花卉,除可作小型觀 葉花卉陳設外,還可配置圖 案花壇,也可作為花籃、花束的配葉使用。

室內擺設多為中小型盆栽,選擇顏色淺淡、質地光滑的套盆以襯托彩葉草華美的葉色。為使株形美麗,常將未開的花序剪掉,置於矮幾和窗檯上欣賞。庭院栽培可作花壇,或植物鑲邊。還可將數盆彩葉草組成圖案布置會場、劇院前廳,花團錦簇。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

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很多地方也可見到,尤其南方更常見之。我國各地庭園常有栽培。主要培育基地有江蘇、浙江、安徽等地[3]。

編輯本段病蟲防治

彩葉草

苗期易發生猝倒病,應注意播種土壤的消毒。生長期有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室內栽培時,易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幼苗猝倒病是播種繁殖瓜葉菊常遇到的一種病害,常可見到幼苗葉色翠綠即倒伏死亡,或腐爛或乾枯,該病主要由瓜果腐黴菌和立枯絲核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由種子或水滴噴濺傳播。防治方法見鳳仙花猝倒病防治。幼苗期要根據設定的株形進行摘心,若想培養為叢生而豐滿的園柱形,則必須對幼苗的主幹摘心,若想培養為圓錐形,則主幹不摘心而是對側枝進行多次摘心,若不採種,則應及時對花序摘心。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彩葉草又名老來變,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50厘米,分枝少。葉對生,菱狀卵形,質薄,可長達15厘米以上,邊緣有深粗齒,葉面綠色,有黃、紅、紫等色彩鮮艷的斑紋,故名彩葉草。

盆花栽培常見的品種有:紅虹、天鵝絨紅、矮桃紅等品種。

彩葉草喜溫暖,繁殖可用盆播法和扦插法。播種在18-25度,1-2周可以出苗,扦插分地插和水插兩種,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3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5-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春秋季節需要5-7天,夏季一般一天即可生根。

彩葉草的日常管理比較簡單,只需注意及時摘心,促發新枝,形成豐滿的球形,養成株叢。花序生成即應除去,以免影響葉片觀賞效果。

彩葉草是優良的盆栽觀葉花卉,也可應用於夏秋季節的花壇,色彩鮮艷,非常美麗。同時可以剪取枝葉做切花,或花籃的配料,亦可與鴨跖草同栽一盆,為布置客廳、書房的好材料。[4]

編輯本段繁殖規律

彩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故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8Ocm,栽培苗多控制在3O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 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l5cm,五色彩葉草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 強健。黃綠葉型彩葉草十小黃綠色,矮性分枝多。皺邊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各種葉型中還有不少品種,並且仍在不斷地培育新品種,使彩葉草在花卉裝飾中佔有重要地位。 性喜溫暖、向陽及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寒能力較弱,冬季一般在10℃以上才能安全越冬,溫度過低葉片易變黃脫落,夏季高溫時需適當遮陰。 為常見的盆栽觀賞植物,亦可作花壇布置材料,同時也適宜配植於花壇樹木,還可做插花裝飾的材料。 在有高溫溫室的條件下,然後按照小粒種子的播種方法下種,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盆土濕潤,給水和管護。發芽適溫至30℃,10 天左右發芽。出苗後間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種的小苗,葉面色彩各異,此時可擇優汰劣。草喜富含、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施以復合肥作,生長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機盛夏時節停止施用施肥時,切忌將肥水灑至葉面,以免灼 傷腐爛。彩葉草喜光,過蔭易導致葉面顏色變淺,植株生長細弱。除保持盆土濕潤外,應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沖除葉面所蓄積塵土,保持葉片色彩鮮艷。幼苗期應多次,以促發側枝15天左右即可發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2]

種名:

彩葉草

別名: 五色草、洋紫蘇、錦紫蘇

拉丁名: Coleus blumei Benth.

科名: 唇形科

屬名: 彩葉草屬

產地分布: 原產印度尼西亞,在我國南北各地

生長習性:
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輕鹼土。

生長類型: 草本類

形態特徵: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莖四棱,基部木質化。葉對生,卵形或圓形,質薄,有深粗齒,長尖,葉色有黃、紅、紫、橙、綠等色。花型小,穗狀輪傘花序自枝頂抽生而出,長15至30cm。小堅果平滑,種子千粒重0.15克,壽命4至5年。花期為夏、秋季。

觀賞特性:
觀葉

園林用途: |室內盆栽|花壇花卉|花境花卉
觀葉類 ,優良的盆栽觀葉。可供夏秋花壇布置,亦是優良的小型觀葉盆花。尤適用與毛氈花壇。剪取枝葉可作插花、花籃、花圈的彩色配葉。葉可入葯,能治蛇傷。

繁殖培育: 一般播種法繁殖。[1]

熱點內容
人造波草盆景 發布:2025-02-09 09:40:41 瀏覽:486
蘭花刀法和蓑衣刀法 發布:2025-02-09 09:36:43 瀏覽:135
火山鮮花塗鴉 發布:2025-02-09 09:36:03 瀏覽:984
花藝鋁線 發布:2025-02-09 09:34:23 瀏覽:745
花藝與科技 發布:2025-02-09 09:32:17 瀏覽:682
成都盆栽租擺 發布:2025-02-09 09:23:50 瀏覽:778
紫羅蘭女王可以砍頭嗎 發布:2025-02-09 09:19:39 瀏覽:488
拉美盆栽 發布:2025-02-09 09:19:38 瀏覽:761
河北玉蘭花園 發布:2025-02-09 09:15:11 瀏覽:77
現代草書盆景 發布:2025-02-09 09:15:00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