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的政策

花卉的政策

發布時間: 2023-06-14 09:02:27

Ⅰ 2021年國家對蘭花的政策

2021年國家對蘭花的政策:

2021年9月8日,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正式向社會發布,其中把香花指甲蘭、金線蘭屬(所有種)、美花捲瓣蘭、獨龍蝦脊蘭等蘭科37個品類列為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關於蘭花政策的注意事項:

按照2021年新公布的相關政策,蘭花屬於國家保護植物,但要求是野生的蘭花品種或者是特別珍貴稀有的品種,而且大多數野生蘭花為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植物,如霍山石斛、大黃花脊蘭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建蘭、蕙蘭、寒蘭等為國際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以上內容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Ⅱ 雲南省花卉產業發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花卉產業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建立現代花卉產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花卉產業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花卉產業包括花卉的研究開發、生產加工、貯運、營銷、售後服務以及與花卉產業配套的設施建設、物資供應、技術服務等。第四條花卉產業遵循開放式發展、市場導向、科技促進、突出特色、引進與創新並重的原則,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花卉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將花卉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發展措施,完善協調機制,改善發展環境,促進花卉產業的發展。

按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重點發展花卉產業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有關州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花卉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明確花卉產業管理機構,因地制宜,採取措施,促進花卉產業的發展。第六條省人民政府花卉產業行業管理的機構(以下簡稱省花卉產業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花卉產業的法律、法規;

(二)組織編制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制定提出有關花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四)協助有關部門制定花卉行業技術標准;

(五)分析全省花卉產業發展態勢和市場趨勢,發布產業發展信息,受理登錄、發布地方特色花卉品種,提供咨詢及相關服務;

(六)組織、指導花卉交易市場建設、花卉科研、技術推廣、技能培訓、標准化種植、培育和開拓花卉市場;

(七)負責省級花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八)指導州(市)、縣(市、區)花卉產業發展工作和有關花卉組織的業務工作;

(九)協助處理花卉產業涉外事務,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七條有關州市縣人民政府花卉產業行業管理的機構(以下簡稱有關州市縣花卉產業管理機構),根據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做好花卉產業發展工作。

農業、林業、科技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花卉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第二章發展規劃第八條省花卉產業管理機構在組織編制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時,應當綜合考慮氣候、地理、資源、文化、市場及運輸條件等因素,根據發展現狀和條件,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發展重點和布局、發展對策和措施,並與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應當徵求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第九條省花卉產業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編制花卉產業區域規劃、專項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十條有關州市縣花卉產業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省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編制本地區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並報上一級花卉產業管理機構備案。第十一條經省、有關州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花卉產業發展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科研與開發第十二條省、有關州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安排資金扶持花卉產業的基礎性研究和花卉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花卉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花卉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產業綜合實力,支持建立技術創新聯盟,培育創新型花卉企業。第十三條省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花卉種質資源庫,定期公布本省重點保護和可供利用的花卉種質資源目錄,做好花卉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登記、保存和推薦使用工作。

農業、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幫助和指導科研機構、企業建立花卉種質資源庫。

省花卉產業管理機構應當協助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花卉種質資源普查、重點考察和收集工作,組織評選、推薦優異花卉品種。第十四條鼓勵企業、院校、科研機構馴化、培育、示範和推廣花卉新品種,開展花卉生產技術以及產品標准、土壤治理、病蟲害防治、采後處理、貯藏運輸等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支持引進和開發花卉環保生產技術及其推廣應用,實現花卉環保生產。

Ⅲ 種植花卉國家有扶持政策

你好
是沒有的。
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對於種植業保險,中央財政對回中西部地區補答貼40%,對東部地區補貼35%,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單位補貼65%,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對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保險,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貼50%,對東部地區補貼40%,對中央單位補貼80%,地方財政至少補貼30%。對於公益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5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90%,地方財政至少補貼40%;對於商品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3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55%,地方財政至少補貼25%。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覆蓋全國,地方可自主開展相關險種。

Ⅳ 現在在北京做花卉有補助政策嗎

您好來,據了解目前北京市農業局源對標准化設施有補貼政策,北京市有土地流轉政策,各區也有相應的執行辦法。與花卉直接有關的補助政策因各區、鎮、鄉的具體產業規劃而有不同的補助辦法。
有關這方面的政策或信息請您關注 首都園林綠化政務網 http://www.bjyl.gov.cn/ 或咨詢各區林業站、種苗站管理部門。
供您參考。

Ⅳ 花卉發展機會簡述

行業主要企業:花禮網、花集網、花點時間、Flowerplus花加、虹越花卉(430566)、伊甸園花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花卉種植規模、中國花卉銷售規模、花卉企業數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花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的統稱。根據植物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中國主要的花卉產品可分為觀賞苗木、盆花(景)及庭院植物、鮮切花(枝、葉)、種苗及種球、草坪、苔蘚地衣六類。

2、產業鏈剖析

中國花卉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花材供應企業,產業鏈中游參與主體是花藝產品製作與花卉產品零售商和而下游則是花卉消費者。由於花卉行業對時效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而中游的渠道商是花卉行業的關鍵環節,此外,消費者花卉消費意識的提升對於產業鏈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

行業發展歷程:正處於調整轉型期

我國花卉業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應運而生,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不斷發展壯大。30多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持續快速發展。回顧花卉產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碼,花卉種植被列入優勢特色種養業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花卉生產大國,花卉業既是美麗的公益事業,又是新興的綠色朝陽產業。發展花卉產業對於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美好家園,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鄉人均收入翻番,擴大社會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作用。據此,我國多次發布花卉產業相關政策以實現花卉行業良好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種植規模近年有所下降

我國花卉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至2010年花卉種植面積已達到76.4萬公頃。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數據,2010-2018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63.28萬公頃,花卉及觀賞苗木產業產值達到2614億元;觀賞苗木產量117億株,切花切葉177億支,盆栽植物56億盆;花卉市場數量達4162個,花卉企業5萬家。花卉產業從業人員523萬人。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50餘萬公頃,種植面積的下降與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智能化種植普及以及花卉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等有關。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

2、銷售規模逐年增大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花卉銷售額達2500多億元。2020年,花卉零售業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加速了花卉產品營銷模式的重建,眾多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紛紛開拓線上銷售渠道,不斷升級促銷手段和豐富線上銷售方式,促進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根據中國花卉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花卉產銷形式分析報告》,2020年中國花卉零售市場規模為1876.6億元,同比增加13.3%。

3、花卉企業數量與從業人員數量均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2015-2017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2018年有所下降,2017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達到峰值,為59989個;到2018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為53926個。前瞻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略微下降,約為49540個。

2015-2017年,隨著我國花卉市場規模的擴張,花卉行業從業人員也穩步增加,2017年達到567.52萬人,2018年,花卉行業從業人員下降為523.45萬人。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花卉行業從業人員數量下降至481萬人。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區域布局劃分明顯

窩溝花卉行業的區域專業化生產布局雛形顯現。區域特色形成了「西南有鮮切花、東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涼地區有種球、東北有加工花卉」的生產布局。雲南省是世界公認的鮮切花生產3大適宜區之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在全國15個鮮切花出口省份中,雲南省花卉出口總額位居第一,出口市場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地區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鮮切花集散中心及價格指導中心。

我國花卉業區域布局明顯優化,基本形成了以雲南、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河北為主的切花生產區域;以山東、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福建、海南為主的苗木和觀葉植物生產區域;以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四川為主的盆景生產區域;以四川、雲南、上海、遼寧、陝西、甘肅為主的種球(種苗)生產區域。一些我國特有的傳統花卉產區和產品--如洛陽、菏澤的牡丹,大理、金華的茶花,漳州的水仙花,鄢陵的臘梅,天津的菊花等,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2、企業競爭:行業集中度較低

中國鮮花行業整體市場集中度低。現階段中國鮮花行業領先企業可分為三個梯隊:以森禾、錦苑花卉等為代表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鮮花品種,年產值突破億元;以花加、野獸派等為代表的品牌形象良好的鮮花電商品牌;以東方園林、嶺南股份為代表的鮮花產值較小的園林企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種植端:結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智能溫室種植技術

近年來花卉溫室呈現向大型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大型化是由於大型溫室內溫濕度較穩定,便於機械化操作,且造價較低等。智能化則是受到「互聯網+」發展的推動。

溫室智能化的基礎是設施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溫室結構標准化,栽培管理機械化,栽培技術科學化和溫室環境調節自動化等方面。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設計標准型溫室;掌握花卉生長的特點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運用機械操作實現自動化和科學管理。在現代化的基礎上,智能化溫室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協調控制各種環境因子,包括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還可以對灌溉及施肥過程進行控制。同時通過通信網路將溫室環控系統與信息採集設備、環境調控設備聯接在一起,信息採集設備採集溫度、濕度、光照等信息後發送到控制系統中,控制系統經過記錄、存儲、分析等過程後,以聲光電方式報警,指導管理人員或者直接調節環境調控設備,達到實時監控、調節溫室內溫、光、濕、水、肥的效果。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企業從事花卉種植取得的所得企業所得稅有什麼優惠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八十六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
(二)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1.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Ⅶ 怎樣辦理花卉苗木公司免稅政策

辦理花卉苗木公司免稅政策有以下方面:
1、增值稅處理。
在增值稅處理上,一般有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產品;收購他人的農產品銷售;銷售農產品同時提供養護勞務;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農產品等,不同的經營方式適應不同的稅收政策,也有不同的稅務處理辦法。
一是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產品。《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增值稅暫行條例如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明確,條例第十五條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農業生產者,包括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農產品,是指初級農產品,具體范圍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確定。例如,某花木基地2010年銷售自己種植的花木收入450萬元,進項稅金8.7萬元,該基地銷售自己種植的花木免徵增值稅。但要注意按稅法要求填開票據,對屬於征、免范圍的農產品分開開具發票。如果苗圃在銷售樹苗時,另有養護費、綠化費、工程費等其他費用,稅法規定養護費等不屬於免徵范圍,開票時統一並入樹木款中開具,就不能享受免稅優惠。
二是收購他人的農產品銷售。《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財稅字[1995]第052號)規定,農業生產者銷售外購的農業產品,以及單位和個人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後銷售的仍然屬於注釋所列的農業產品,不屬於免稅的范圍,應當按照規定稅率徵收增值稅。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例如,某花木經營公司既自己種植花木,也收購花木銷售,2010年銷售花木收入1270萬元,其中自己種植的花木320萬元;取得合法票據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金75萬元,其中自己種植部分10.2萬元。如果分開核算,應納增值稅為(1270-320)×13%-(75-10.2)=58.7(萬元);如果未分開核算,則應納增值稅為1270×13%-75=90.1(萬元)。
三是在銷售林木的同時提供林木管護。《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林木銷售和管護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12號)規定,納稅人銷售林木以及銷售林木的同時提供林木管護勞務的行為,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應徵收增值稅。例如,某苗圃銷售非自產的苗木130萬元,同時提供苗木養護取得收入12萬元,可抵扣的進項稅10.9萬元,則該苗圃應納增值稅=(130+12)×13%-10.9=7.56(萬元)。
四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農產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81號)明確,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
2、營業稅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問題解答(之一)》(國稅函[1995]156號)規定,對綠化工程按照「建築業-其他工程作業」項目徵收營業稅,提供苗木養護勞務屬於服務業范疇,應按照「服務業-其他服務業」項目徵收營業稅。國稅函〔2008〕212號明確,納稅人單獨提供林木管護勞務行為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其取得的收入中,屬於提供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保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例如,某企業承接了一項綠化養護工程,為一小區栽種水杉樹苗,並在工程完工後1年內提供樹苗日常養護。綠化工程價款750萬元,養護勞務收入100萬元,其中病蟲害防治、植保勞務收入50萬元。應納營業稅=750×3%+(100-50)×5%=25(萬元)。
3、企業所得稅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等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試行)的通知》(財稅[2008]149號)進一步明確了農產品初加工范圍,具體包括:企業從事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中葯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林產品的採集,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遠洋捕撈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企業從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稅法明確,對沒有列明的農、林、牧、漁業項目,以及國家禁止和限制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稅法規定的涉農稅收優惠。為此,企業取得的各項收入應嚴格區分征免項目,分開核算,分別開具票據和分項填列報表,分別適用稅收征免政策規定,否則不能享受減免稅優惠。

熱點內容
海棠糕綠色 發布:2025-02-09 08:42:28 瀏覽:502
造就綠植 發布:2025-02-09 08:37:15 瀏覽:44
東湖梅花 發布:2025-02-09 08:36:01 瀏覽:371
山茶花頭像 發布:2025-02-09 08:31:06 瀏覽:862
綠遵蘭花 發布:2025-02-09 08:26:51 瀏覽:640
挪威玫瑰漆畫 發布:2025-02-09 08:25:27 瀏覽:65
荷花四種美德 發布:2025-02-09 08:19:47 瀏覽:8
七夕節畫紙 發布:2025-02-09 08:19:46 瀏覽:393
七夕節紅酒促銷廣告詞 發布:2025-02-09 08:15:46 瀏覽:816
哈爾濱香坊預定鮮花 發布:2025-02-09 08:07:54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