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缸花藝
❶ 普洱茶如何進行保存
1、必須在干倉陳化。干倉不會發霉,轉化較為緩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干倉指茶葉在濕度、溫度適中、通風透氣的環境中後發酵存放;濕倉是指茶商,把茶葉放在通風不暢、濕度較高的環境加速陳化,在市場上當老茶高價售出謀取利潤。
3、 溫度不可驟然變化。倉內溫度如果過高,溫差變化太突然,將會影響茶湯水性給予口感的活潑性。
4、 避免雜味感染。茶葉是最會吸收雜氣異味,灑一把乾燥茶葉,會吸清空氣中的異味,應力求貯放環境清潔無雜味。
5、 避免日曬風吹。在陽光下,酚類物質,葉綠素更容易氧化,從而使茶葉變色,變質。升高的溫度亦會使茶葉加速發酵變酸。空氣上,流通的空氣有較多的氧份,有利於茶葉中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葉變化,但不能將茶掛置在風口,否則茶氣會被吹走、茶味吹散,飲用起來便淡然無味。
6、 利用竹箬包裝。這種傳統包裝的質料和方式,有助於普洱茶於後發酵時,過濾雜味以確保清純的功效。
7、 注意茶齡壽命。普洱茶年代壽命,到底是六十年,或一百年,或數百年,沒有定論資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覺研判其陳化的程度。
如福元昌、同慶老號普洱圓茶陳化感已到了最高點,必須加以密封貯存,以免繼續快速後發酵,造成茶性逐漸消失,品味衰退敗壞。故宮的金瓜貢茶,陳期已一兩百年,其品味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8、 濕度不可過高,也不可過於乾燥。濕度過高,容易讓茶葉變質、長霉;過於乾燥,茶葉轉化又會太慢。
(1)瓦缸花藝擴展閱讀:
分類
普洱茶可依據形狀、產地、年代、品級、製作工藝、發酵環境等來分類。
初制毛茶分為春、夏、秋三個規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個等級;夏茶又稱二水;秋茶稱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藝製作而成的普洱茶,香味濃郁,耐泡,湯黃明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
製作工藝
依照普洱茶的製程,又可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直接將「毛青茶」蒸壓製成型,熟茶則在蒸壓制前加上一道「渥堆」的工序;所謂渥堆,就是將「毛青茶」加水加熱,提高茶葉溫度,利用菌種的好氧反應,將茶葉中的植物蛋白水解成氨基酸、並破茶葉的葉綠素、氧化產生茶紅素及茶褐素。
經過「渥堆」這個轉化程序,普洱茶在二個月左右就變得順滑甘甜適合飲用,而生茶則必需再經多年儲存、經過「陳化」始宜飲用。
參考資料:網路-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