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式插花
『壹』 中式傳統插花:詩情花意 文人雅集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傳統插花,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其始於六朝盛行於唐宋。《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澤其莖,欲華不萎。」這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器皿插花活動,既是佛前供花,其他方面不論是宮廷擺飾或文人鑒賞力的表現,都巧妙地運用了花藝之美,這使得藝術風氣發展為之大盛。
瓶花一束 意境悠遠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崇尚自然、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造型創作的共同指導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則是其創作的最高目標。作為中華優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傳統插花藝術,它在許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並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這些精髓,並不斷發揚光大。
傳統插花追求空間之美,一條線能表現出最大的空間時最美(平遠、深遠、高遠),而且此三遠形成之線以曲線最為優美。花則作為素材基礎,契合事物與時機,以強調自然生命與空間意義之整體性,表達作者美的意念。
以花怡情 文人雅集
文人插花則別有情趣,插花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雅集中的主要活動。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
《夢梁錄》則這樣記錄當時的市井: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
《墨庄漫錄》中記載:西京(洛陽)牡丹聞名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以花為屏障,至梁棟柱拱,以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
詩情花意 幽棲逸事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涉及插花內容的詩句獨放異彩。如蘇轍《戲題菊花》:「春初種菊助盤蔬,秋晚開放插滿壺。」劉禹錫《贊枸把》「翠黛葉生籠石翁,殷紅子熟照銅瓶。」朱淑貞《示犀》)「一枝談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芥子園畫譜》有題畫詩雲:「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由此可見,古時插花之風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過不得的。 古代詠插花詩不僅反映了詩人熱愛花木的情趣,亦可看出詩人熟穩花道的`技藝,賦「心象」於花技的文思。
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於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意。如周敦頤的學生程顥詩雲:「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對花開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
宋朝有一首詠海棠的詩:「海棠脈脈要詩催,日暮紫錦無數開」,意思是說海棠半舒半卷,脈脈含情,非要詩人吟出好詩來,否則就不肯開放。
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 以花枝展情韻, 表現花品花格, 令人在擊節贊嘆之餘, 心馳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貳』 中式插花特點
中式插花主要就是講究的線條美,以及具備自然的姿態。主要的布局花型就是直立型、直上型、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而且,它的構造也是高低不一,看起來十分有錯落感,上下也會呼應,會讓插花更好的清雅。中式插花沒有很明顯的中軸線,但是枝葉和花朵之間都會比較的和諧。
『叄』 中式插花有哪些特點
1、用花量少
以線狀花材(枝材)為主,追求線條美,用色清雅由於受古代書畫的影響,傳統插花根植於詩、畫、園林,以直覺思維為主,求善達意。
以自然的線條造型為主,即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姿態,通過各種曲線、直線的組合,表現詩畫意境。因此,線狀花材(枝材)是中國傳統插花的造型框架。線條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剛勁、纖細、粗獷、秀麗、蒼老。
2、注重意境
正如中國繪畫藝術中的「意在筆先、畫盡意在」,中國傳統插花同樣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它是作者主觀心意與客觀景物相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將意與境、形與神、景與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藝術作品由立意與立形兩個方面組成。
中國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1、插花花材
自然界中能用於插花花材的種類繁多,不論是草本、木本,不論是人工栽培還是野生,不論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只要具有觀賞價值,無毒,無特殊氣味,不易枯焉,能應用在插花製品中素材的統稱為插花花材。
2、插花花材的分類
根據花材的外形可分為線狀花材、團狀花材、特殊形態花材、散狀花材、葉材等,它們在中國傳統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3、插花中線狀花材(枝材)形態外形呈長條狀和線狀,構成插花造型基本輪廓的框架。
有的是花序呈長條狀,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魚草等。有的枝幹呈長條狀,如銀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葉和花簇生成整體的長條狀,如天門冬、常青藤等。
『肆』 中國的傳統插花有哪4種形式中國傳統插花的分類
1、傳統插花分為民間插花、寺觀插花、宮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類型。
2、主要容器為瓶、盤、碗、籃、缸、筒等六大類,由花材、容器、花插、幾架和墊板、配件等構成。主要流程為構思、構圖、花材與容器的選擇、花材修剪、固定、調整、陳設、賞析。其間包涵豐富的文化內涵、系統的插花理論、精湛的插花技藝與獨特的賞花方式。
3、中國傳統插花的顯著特點是花枝較少,選材時重視花枝的美妙姿態和精神風韻,喜用素雅高潔的花材,卻並不像西方插花那樣講究花朵一定要豐滿、碩大、色彩鮮艷。
4、造型時講究線條飄逸自然,構圖多為不對稱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過賓主、虛實、剛柔、疏密的對比與配合,輕描淡寫,清雅絕俗,以體現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諧美,悉心追求詩情畫意。
『伍』 中式插花的好處
為什麼要插花?首先,我們先弄明白為什麼愛花吧!
花,世間的清凈優美之物;面對花朵,一時之悲哀、憤怒、疲勞,盡數揮散,不覺間已心曠神怡。都市生活,到處都是高大質堅、鋼筋水泥混合的家屋櫛比,透露無情冷漠的氣息,總是壓迫地讓人去追逐生活的籌碼,忙忙碌碌,心累神傷,沒有半寸空地是真正屬於自己。
插花,將遠離的、模糊的四季風情移入這雅緻的花器里,它是在心間劈出尺寸空地,讓盎然的綠意進駐,讓清新楚麗的花兒在身心間觸動,如此卸下沉重的負荷。
所以,為什麼愛花?只因它純粹,沒有繁雜,為什麼插花,只因它修身養性,可以擯棄繁雜。
插花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豐富生活,給生活帶去繽紛色彩,還可以從插花體驗中得到放鬆和愉悅,其實,插花可不止這些好處,不信我們繼續往下看~
一、為中式裝修環境增添高雅意境
中式插花是心靈和自然的結合,尤其是中式裝修環境,典雅禪意的東方插花藝術,雖然它的用花量不大,但卻能夠利用每種花材的美妙姿態、個性氣質,巧妙配合,為中式裝修環境增添高雅意境。
二、為人們的生活增加情趣美談
「深紅淺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賞,莫教一日不開花」,從歐陽修的詩中就可以看出古人插花百瓶醉飲其間的生活姿態,還將「插花飲酒」列為生活情趣美談。
三、成為人們表達情感意趣的傳遞者
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義,結合清雅優美的線條造型,確立了他在中國插花藝術中的主導地位。插花不單把花材看成是表現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讓花成為表達情感意趣的傳遞者。插花作品也不僅是一件作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在插作中突然的領悟。
四、讓人在插花過程中變得平和而寧靜
插花的過程就是一個人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內心的平靜,深厚的文化底蘊,文人情懷以及傳統審美必不可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悟,人就變得平和而寧靜。
五、讓生活多一些雅緻,多一些情趣
城市化的生活讓不少人覺得沒有情趣,只想在業余時間從體驗插花中尋找樂趣來填充生活空缺的一部分。中式插花已經廣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家庭和各種不同的行業,它不僅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還表現了中國人接待客人的禮儀,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六、可使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可以時常與花作伴,以花為友,不僅給你帶來大自然的美感,同時不同插花作品所展示的豐富內涵,或熱情歡樂、或典雅秀麗、或雍容華貴、或傲霜鬥雪、或堅韌剛毅品質的精神風貌,能逐漸美化、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起到修身養性增進友情和傳遞信息的作用。
煮一杯余香裊裊的茶,插一束清雅有致的花,燃一縷似有若無的香……插花品茗,自古以來便是人們修身養性的活動。
~~來自奇梅花道
版權說明:文章僅為交流和學習之用,資料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若有異議請聯系我,我們將以最快的時間予以處理。
『陸』 中國傳統插花有哪四種形式
1、自然式插花:在構思選票和製作中都要考慮花卉自然形態,充分表現出作品的自然專美和藝術美。一屬般多選用四季應時花卉。插花時注意使花、葉、枝等部位之間,花枝與容器之間牌基本平衡狀態。如採用高大古雅的花瓶,插上幾支姿態優美的菊花、蘭花,或松、竹、梅等花枝,格調高雅,頗受人們喜愛。
2、壁掛式插花:壁插容器多為半面器皿。造型多採用自然手法,充分表現出花卉的自然美。注重布局巧妙,使之形態生動、和諧有趣。在花材選擇上宜選用柔和、淡雅、清秀花朵較小的花卉,陪襯花卉多選用文竹、觀賞蕨類等細小觀葉植物。
3、果蔬插花:選用果盤、碟等作容器。在容器前半邊插上3-5支應時花枝,選其中一支花色鮮艷的長花枝作主枝,作陪襯材料,並配天門冬等裝飾葉。在容器另一邊堆放新鮮的時令水果和蔬菜。季節的變化,再重新插作常得新意。這種插花具有的生活氣息使人觀賞後感到親切。
4、野趣式插花:可選用山花野草以及水生植物等作插花主體材料。容器靈活多樣,日常生活中用的茶杯、竹筒、酒瓶及兒童玩具等均可採用。造型比較隨便,但色調要注意和諧。
『柒』 第七節花藝課:中式傳統插花
你喜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知道我們一撥小夥伴喜歡插花,好友介紹了莉萍姐給我們。在一個公司一個樓層工作十幾年,因為插花的共同愛好現在才相識。莉萍姐願意跟我們分享她學到的中式插花課。
喜歡茶、插花中國傳統文化的麗萍姐,有一種東方古典氣質。那種讓人放鬆、舒服的琴棋詩書畫茶熏染的神韻,在骨子裡、精氣神里,舉手投足里,一顰一笑里。沒有半點做作,自然、嫻靜、舒服。有時你感覺不到她的存在,她跟周遭的雅緻意境融為一體,那時你感覺她應該是掛在牆上的仕女圖。
我獻出昨天製作的花束,大家又在院子里剪了一些枝條,這就是今天上課的花材了。中式插花講究的是花器、配飾、支架,我們帶來家中的器皿,我買了劍山給大家。
一葉一世界,一花一乾坤。西式插花繁復追求效果,中式插花簡練追求意境。中式插花使用的是四季應季花材,也會選擇竹、菊、桂樹、荷花等有寓意的花材。莉萍姐告訴我們一定要找到花材、葉材的向陽的一面,順勢而為,依從花枝的自然長勢,展示花枝的姿態和神韻。這樣作品會感覺積極、樂觀有精神。
中式插花的花型簡單來說 一般是 以三個主枝條骨架 (第一主枝、第一客枝、第二客枝) 然後再在各個主枝的周圍插輔助枝條來填補空間 ,最後的花型要豐滿、有層次感。
第一主枝高度一般來說是花器單位的1.5-2倍(花器單位是指花器的高度與直徑之和),盆插1.5倍瓶查2倍,第一客枝一般是主枝的1/2-3/4,第二客枝是第一客枝的1/2-3/4, 中式插花裡面一般第一主客枝多用木本枝條,第二客枝可本可草本,三枝是骨架,其次從枝補枝基本都是草本枝條,且一般不超過三個主客枝的長度,主要是陪襯作用。
主要的花型就是 直立式、傾斜式、水平式、下垂式。 我們今天採用 直立式插花:第一主枝 在花器中線左側10-15°,第一客枝與主枝同側,左前45°,第二客枝右前75°。
中式插花雖然多為正面觀,但是 三主枝骨架構建時注意要有角度,非在一個平面內偏斜,豐滿立體層次豐富為優,且骨架枝條多木本枝條,求曲不求直,花色 花材選擇上淡雅為主,一般枝葉花兼備,少純花插花。
接下來不停的把枝條、花朵換位置,左看右看,怎麼看著更美更舒服。很考驗耐心!
最後就是加水,水要沒過劍山。
大家的作品,第一次嘗試,都還說得過去。
『捌』 中國傳統插花的最大特點
中國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1.插花花材
自然界中能用於插花花材的種類繁多,不論是草本、木本,不論是人工栽培還是野生,不論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只要具有觀賞價值,無毒,無特殊氣味,不易枯焉,能應用在插花製品中素材的統稱為插花花材。
2.插花花材的分類 根據花材的外形可分為線狀花材、團狀花材、特殊形態花材、散狀花材、葉材等,它們在中國傳統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3.插花中線狀花材(枝材)形態 外形呈長條狀和線狀,構成插花造型基本輪廓的框架。有的是花序呈長條狀,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魚草等。有的枝幹呈長條狀,如銀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葉和花簇生成整體的長條狀,如天門冬、常青藤等。
線狀花材(枝材)在傳統插花的表現特點
1.用花量少,以線狀花材(枝材)為主,追求線條美,用色清雅由於受古代書畫的影響,傳統插花根植於詩、畫、園林,以直覺思維為主,求善達意。以自然的線條造型為主,即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姿態,通過各種曲線、直線的組合,表現詩畫意境。因此,線狀花材(枝材)是中國傳統插花的造型框架。線條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剛勁、纖細、粗獷、秀麗、 蒼老。通過線狀花材(枝材)勾畫並塑造出多姿多態的插花藝術作品,能較好的體現出中國插花詩情花意。
2.注重意境 正如中國繪畫藝術中的「意在筆先、畫盡意在」,中國傳統插花同樣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它是作者主觀心意與客觀景物相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將意與境、形與神、景與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藝術作品由立意與立形兩個方面組成。
3. 注重容器 道具和環境的配合插花容器是傳統插花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容器的質地、形狀、色彩可以選擇,從而為插花藝術創造了更豐富多變的條件。中國傳統插花必須講究整體效果(如生活四藝——插花、掛畫、點茶、燃香)。古人要求花、器、幾架三位一體。
中國傳統插花中花材的整理與加工
在中國傳統插花中,線性花材(枝材)插製作品主要表現作品的意境美、自然美。為了表現中國式插花框架富於變化,符合作品設計要求,線性花材(枝材)在自然界生長不可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這就要將線性花材(枝材)進行人工處理加工。在整理加工時,要盡量符合植物生長規律,人為加工不留痕跡,枝材要去掉平行枝、重疊枝、交叉枝、殘枝、病蟲枝或葉片,使線性枝條更美觀,保持花材幹凈整潔美觀。
加工方法如下:
1.彎曲法 對於比較粗大的木本枝條來說,枝節和芽的部位以及交叉點處都易折斷,故應避開。加工時可在需要彎曲地方的背面先刻1~2個V字口,深度視枝的大小,並嵌入小楔子使之彎曲。
2.折枝法 一般可用雙手握住插花的木本花枝,大拇指頂著要彎的部位稍朝反向用力折,當枝條發出折動的聲音時即可,並用與枝條同色的膠帶捆紮,切不可把枝條折斷。
3.纏繞法 對於枝條既粗又較軟的花材,可根據枝條的粗細選用不同型號的鐵絲進行纏繞,纏繞後雙手握住,用拇指進行按壓使之彎曲,並用與枝條同色的膠帶或葉片掩蓋鐵絲的痕跡。
4.按摩法 軟枝較易彎曲,只要用雙手大拇指放在需要彎曲處、慢慢揉動枝條即可;也可在彎曲部位進行火烤,然後放入水中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