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維多利亞風格花藝

維多利亞風格花藝

發布時間: 2023-06-16 02:54:20

1. 插花藝術是什麼

插花是一門造型藝術,既為藝術,就必有其自己的風格與特點,必富有民族特性與時代精神。中國傳統插花正是由於具備這種鮮明的獨特的藝術表現而成為世界插花藝壇中獨樹一幟的奇葩,曾對全球特別是東方的插花藝術產生過巨大影響。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注重意境創設追求枝情花韻之趣;善用木本花材,強調線條造型等等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主要風格與特點。那麼,中國現代插花藝術的風格是什麼?特點何在?經過近十年的恢復發展後,今天思考討論這一問題,為時已不過早,應當提到我國當前插花藝術發展的日程上來了。 回顧兩年一度的全國插花大賽與展覽,已經舉辦過4次,每次都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代表約百餘人的插花手和數百件作品,每次比賽展覽都出現許多優秀精美的作品,涌現出一批傑出的專業人才,一次比一次有明顯的進步和提高。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也博得了海外同行們的贊揚。這說明我國現代插花藝術終於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並健康地進入茬壯成長與迅速發展階段。但是通過大賽與展覽,也表露出許多明顯的缺點與問題。根據海內外同行專家和有關藝術界朋友們的意見,歸納有兩點:一是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少作品洋味太濃或不洋不中。二是不少作品構圖拘緊造型不活、放不開。我認為這些意見非常正確,中肯,也正中要害,的確如此,造型刻版不活,放不開的主要原因,是與創作思路不豐富,技巧不熟練,缺乏基本理論的指導有關。要克服這一缺點並不難,只要我們多觀摩,多交流學習,多實踐,扎扎實實反反復復地練,「熟能生巧」,定能擁有嫻熟的技巧和過硬的基本功。關於不少作品表現洋味太濃或洋不洋中不中的問題,這是應當引起我們深思,認真對待的重要問題。因為它關系著我國現代插花藝術的發展方向與前途,關系著我們插花創作的根本問題即藝術風格問題。藝術風格是藝術創作和藝術品生命力的表現,是藝術家個性與特色的表現,也是一個民族特性和時代精神的反映。常言道:畫如其人,文如其人,就是對創作者成功的最好評價。插花藝術的創作也應當如此。插花的作品不僅造型美而且內涵要豐富要深遂。用花傳遞出個人的情感,氣志,表現出民族的特色和時代精神。這些都是非常單純地造型,簡單地模仿而為的。因為任何一種藝術風格的形成都脫離不開本地區本民族的地理環境位置,歷史傳統,文化素質,民族性格,風俗習慣的影響和制約。如果創作中失去這些,也就無法或無從發揚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也就自然不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也不會受到海外社會的重視。因此我們當前的插花創作要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們民族的風格,去掉洋味,克服不洋不中的現象,必須首先提高認識,弄懂什麼是模仿,什麼是創新?如何繼承與發揚等問題,第二認識學習民族傳統文化,認真鑽研中國古典插花藝術。模仿不是創新,創新必有本,而本就是本士(本地區本民族),只要紮根於本土之中,在優秀的中華文化哺育下,吸取營養和動力並認真學習外來藝術之長,加以消化,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真正做到師古不泥反得古,創新有本始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逐漸形成我國現代插花藝術的風格與特色,開拓既有中國民族特色,又有現代時代感的中國插花新體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插花這一門古老的藝術不斷涌現出新的設計風格和手法,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逐漸形成了僅把植物材料作為創作元素、構圖自由的現代造型式插花,稱為現代插花。

第一節 現代插花藝術特點

一、主題內容的廣泛性
在傳統插花中,人們往往認為插花這種藝術形式是為了在室內欣賞大自然的美麗而出現的,故插花作品意在表現自然植物景觀,其他方面涉及較少。而現代自由式插花僅把植物材料作為藝術創作的元素,表現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可以作為插花的創作主題,如生命情感、空間展現、宇宙萬物等等。這類作品因內涵深刻、新穎倍受人們青睞。

二、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的結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使得各種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傳統的講究意境美的東方插花藝術和崇尚理性、裝飾美的西方插花藝術相互取長補短,在保留各自優點的基礎上,出現了各個花型的現代應用型,使得傳統花型煥發出新的活力。

三、造型的多樣性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插花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追求自由、抽象的藝術風格,古典插花所認為的不能更改的「花型」被一些前衛插花人士所突破,出現了外型自由的抽象插花,造型種類豐富。

四、形式和手法的發展
在歷史的長河中,各個時期因文化及其它藝術的影響,插花藝術涌現出不同風格的作品,發展到現在,有圓形風格、花園風格、線條風格、歐式風格、日式風格、實驗派風格等等形式。設計的方法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如鋪陳、構架、捆綁、組群、編織等等。

第二節 現代插花藝術表現技巧

現代插花藝術在花材、花器以及配件的選擇與運用方面所受的限制很少;同時,構圖造型的手法靈活多變,強調裝飾性,追求新穎、自由、奇特和趣味性,突出作品的藝術創作美。

一、材料的選擇和利用
1、花材的選擇和處理
現代插花中植物材料的選擇更加廣泛,不僅僅是植物的花,更包括植物的根、莖、葉、果等;另外,植物材料的概念也從鮮活植物拓寬到了乾燥花和人造花。同時,植物材料的處理方法也越來越豐富,如分割、編織、噴漆、鍍漆等等。
2、花器的選擇和利用
傳統的東方插花使用東方式古典花器,西式插花不重視花器。在現代造型插花中,花器是作品的一部分,由於現代插花作品自由、抽象的外型,與之配合的花器一般造型奇特,選材廣泛,色彩豐富。
3、其它材料及配件的選擇和利用
現代自由式插花僅把插花材料當作創作的元素,在設計者眼中,它們僅僅是點、線、面、體。所以大量的非植物材料被起用,如金屬、布、塑料等等;另外,在作品中非常注重配件的作用,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表現手法
為了使現代插花別具一格,形式新穎,其藝術表現手法是關鍵,要創作出出色的現代插花作品,必須掌握以下插花的設計方法:
(一)前衛手法
1、架構 是一種造型手法,又是一種風格的插花類型(圖4-1)。作品中有枝條綁扎而成的架構作基本輪廓,做為處理技巧或起裝飾作用。這類作品往往體量大,表達的內涵也很豐富。

圖4-1 架構式插花
2、綁扎或纏繞 把枝條或莖桿以一點或多點捆綁在一起,起裝飾作用或作為處理技巧,它可以增加花材的量感和力度(圖4-2)。捆綁只捆一道或幾道,而纏繞則需捆若幹道,達到一定的寬度。纏較為緊密,有規則性,干凈利落,而繞則鬆散而無序。
圖4-2 綁扎或纏繞式插花
3、編織式 將柔軟的可以彎折的材料以合適的角度進行交織組合,創造出特別的表面的一種表現手法,有些類似於傳統的竹席、毛衣的編織(圖4-3)。

圖4-3 編織式插花
4、粘貼式 把葉片或花瓣一片一片的粘貼在一起,形成不同肌理的面或體,使原本單調的花藝作品表面產生不同的肌理,在自然之中體現手工美(圖4-4)。一般鮮嫩的花材用冷膠,枝條和乾燥花可用熱膠。

圖4-4 粘貼式插花
5、穿刺、縫合式 指在設計里將材料用鐵線穿刺、縫合,一般指細弱的枝條、花莖或其它異質材料如金屬絲、玻璃棒等,可以起裝飾作用也可以作為處理技巧(圖4-5)。

圖4-5 穿刺、縫合式插花
6、分解式 就是將植物器官分解,讓它的枝、葉、果、花分離或將某一部分解剖開,再以另一種形態重新組合,創造出新的造型素材,產生奇異的效果(圖4-6)。

圖4-6 分解式插花
7、捲曲式 就是將植物器官捲曲的一種手法(圖4-7)。

圖4-7 捲曲式插花
(二)現代手法
1、群聚或組群式 把一樣的材料聚集在一起插作的一種方法(圖4-8)。單個花材失去意義,形成一個大色塊起構圖作用的是群聚,可以清楚地看出花的特性的是組群。群聚根據花材聚集的方法可分為塊狀團聚、螺旋團聚、環狀團聚、平行團聚等;組群有階梯組群、重疊組群等。用相同的材料,以組群的方法群集在一起,形成平台,平台與平台之間,產生錯落的層次感,形成階梯的效果。而層疊是以組群方式創造質感的一種技巧,材料與材料之間的空間可以不相同,創造出三維立體質感。

圖4-8 群聚或組群式插花
2、鑲邊式 在作品的外圍用綠葉或其它材料處理出一圈皺邊,作品完成後露出外圈或全部隱藏的一種設計技巧(圖4-9)。

圖4-9 鑲邊式插花
3、漸序式 設計的技巧或方法,就是將花材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有序排列插入,形成一種漸變的藝術效果(圖4-10)。

圖4-10 漸序式插花
4、反射式 不同的位置插入相同的材料以產生鏡子的反射效果(圖4-11)。

圖4-11 反射式花
5、畫框式 在插花作品的外緣加邊框,起裝飾作用(圖4-12)。

圖4-12 畫框式插花
6、遮蔽式 用各種材料,以層層重疊的方式插作,視覺上較輕的材料在外層,覆蓋主視面,以表現朦朧、輕盈的感覺,透明的覆蓋效果,形成創造空間(圖4-13)。遮蔽手法所用的材料一般選用較細的枝條和細碎葉子。

圖4-13 遮蔽式插花
7、階梯式 用相同的材料,以組群的方法群集在一起,形成平台,平台與平台之間,產生錯落的層次感,形成階梯的效果(圖4-14)。

圖4-14 階梯式插花
8、螺旋式 插入的花材表現一種清晰、單一方向的線條流動,以圓圈方向向上、下、內、外延伸(圖4-15)。

圖4-15 螺旋式插花
(三)傳統手法
為規范的插入方法,可分為朝向式、自然式、平行式等。
1、自然式 按自然界植物的生長情況插作花材的一種表現技巧(圖4-16)。葉材不僅用來遮蓋花泥,還在作品中作陰影、組群、層疊、線條、漸序、體現質感等等。

圖4-16 自然式插花
2、平行式 把花材以平行方式插入的一種方法。可分為垂直平行、水平平行、傾斜平行、曲線平行等(圖4-17)。

圖4-17 平行式插花
3、朝向式 花與花的插入方向,可以是花面朝花面,也可以是花背朝花背,或同一方向,這個插入方法和姿態直接影響到作品的個性。可分為照相式、拒絕式、對等式、強力式、(圖4-18)。

圖4-18 朝向式
以上介紹的是現代花藝設計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當然,隨著現代生活模式的改變、人的審美觀念的更新,現代花藝設計的表現手法也越來越豐富,這有待於花藝設計師不斷的探索、創造。唯其如此,花藝設計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第三節 現代各個風格的插花

所謂藝術作品的「設計風格」,指的是習慣使用一種或多種設計原理和設計要素的同一類作品或圍繞某主題創作的一系列作品的特徵。在現代花藝發展過程中,時代、文化、地域、歷史、審美習俗等因素直接影響到流行的款式,藝術家往往根據自己的追求、品位,自由使用幾種手法,取捨一些設計要素而創造出特定的風格。我們對現代流行的插花與花藝設計風格進行比較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和設計者或欣賞者、消費者用共同的語言取得交流和溝通,增加花藝設計的靈感和欣賞氛圍,創作出更多有個性、有活力的花藝風格,甚至是前衛派作品。本文從如下幾方面進行概述。

一、東方插花風格
東方插花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它以優美的線條、深邃的意境、簡潔的花材、清新淡雅的配色為特徵;藝術效果清新秀麗、清雅脫俗、富有詩情畫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插花風格1、日式風格
可細分為立華、生花、盛花、投入花四個類型。
(1)立華
立華為池坊流的代表花型,源於佛前供花及祭祀用花,意思是「直立起來的花」。立華以木本植物為主要花材,以7個或9個枝條為骨架,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種左右對稱、豎立的花型。結構嚴謹、意境抽象,重在表現崇山峻嶺、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觀(圖4-19)。

圖4-19 立華
(2)生花
生花即「生長著的花」,它的花型為由真、副、體三主枝構成的不等邊三角形,真、副、體分別代表「天、地、人」。生花最大的特點是用較少的花材、優美的線條、精緻的花器來表現花材的自然美和色彩美(圖4-20)。

圖4-20 生花
(3)盛花
盛花由19世紀末小原雲心創建,特點是用水盆表現寫景插花並體現色彩美,使用劍山,放射狀插入法,放射點緊密。盛花按三主枝的角度不同可分為直立型盛花、傾斜型盛花、下垂型盛花、直上型盛花、對稱型盛花(圖4-21)。

圖4-21 盛花
(4)投入花
投入花產生於17世紀中期的江戶時代,是將花材插入高瓶(高的瓷器、玻璃、籃子等)的一種花型。投入花也以三枝為骨幹,也是天、人、地的意思,枝條一般傾斜插入,用枝條自身的支撐或隔小瓶口固定花材,需要較高的技術(圖4-22)。

圖4-22 投入花
2、中式風格
細分為植生風格和造景風格兩類。
(1)植生風格
植生風格是一個單純、自然的古典花型,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現自然。依花材的自然生長狀態設計,通常以組群技巧來表現,採用放射狀花形或平行式設計,花材重疊交錯如自然的表現,葉材按自然生長狀態插作,水草、石頭、小石用來遮蓋花泥,以保持自然的風格(圖4-23)。

圖4-23 植生風格
(2)造景風格
造景風格是採用放射狀或平行式或兩者並用插法的一種設計。花材依照其生長的自然狀態來使用,裝飾品(如小橋、流水)可以放入設計中,但不可以過分強烈。與植生風格不同,所使用的花材象徵大自然的某些景觀,如高山、流水等,也可以代表某些花園的造景(圖4-24)。

圖4-24 造景風格
二、西方插花風格
西式插花以歐美國家為代表,它受西方建築學、雕塑學以及色彩學、解剖學、透視學的影響,強調理性和色彩,以規則的幾何外型為導向,花繁葉茂,色彩濃艷熱烈,極富裝飾美,藝術風格明顯。
(一)圓形風格
在宗教方面早期使用的插花風格是圓形風格。根據文字記載,當時人們習慣用一束盛開的花獻給神或母親等,這就是圓形花的開始。今天的圓形花在延續古典圓形花的基礎上有著各自的名稱,並能反映相應的民族性。主要花型有圓、橢圓、圓錐等,設計風格有畢德邁爾設計、可樂尼亞、聞香小花束、千朵花等。
1、比德邁爾設計
(1)有關「畢德邁爾藝術」的歷史
「畢德邁爾」一詞源於 1815—1848年間的歐洲,當時人們摒棄巴洛克、洛可可時代的奢華,趨向簡朴、務實的生活方式。圓的、質朴的、簡潔的文化特質,反映於建築、室內裝潢、服飾、繪畫上,蔚然成風,成為「畢德邁爾藝術」。
(2)「畢德邁爾設計」的種類
①環狀設計(圖4-25) 用一朵最美的花插在圓的中心,其餘花材以同心圓的方式環繞排列,成一半球型的花型。環狀設計是同心圓式的設計,同一環必須採用大小不同塊狀的花材,環與環的配色要調和。

圖4-25 環狀設計
②螺旋設計(圖4-26) 由花型頂端,以不同的花材,用螺旋方式插作,整個花型至少要有三層以上的螺旋紋,且每一層都必須延續到花器邊緣,插作時最重要的地方是深色花的兩旁要排入淺色花,突顯螺旋紋的效果。也可變化成放射螺旋(如圖示),或單面設計螺旋(向下的花朵以平行排列)。

圖4-26 螺旋設計
③群聚設計(圖4-27) 花材以不同大小的組群分區插作,組與組間應採用不同型、質的花材,而且要顧及色彩的平衡感,用綠葉做為間隔,則花型更加協調優雅。
圖4-27 群聚設計
④線條設計(圖4-28) 以花型的中心為主軸,用不同色系、質感的花材,將花型表面分隔成大小相同的線條,如柚子、橘子一瓣一瓣的感覺,或不規則的流動感。

圖4-28 線條設計
⑤變化型(圖4-29) 可在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不規則的容器中,將花朵、果實、蔬菜、葉片或其它異質材料排成花列、圓紋或不規則的色塊,做成扁平、圓弧或是不規則的各種造型。利用美麗協調的色彩和不同的質感變化,以求設計上最大的視覺效果,可運用在趣味的動物造型、花果、商標、蛋糕及會場布置等。

圖4-29 變化型設計
2、可樂尼亞
起源於公元1607—1780年間,一般是採用放射狀插法,聚集、塊狀沒有空間的圓形花束設計,封閉式圓形花型但沒有比德邁爾設計花與花之間那麼緊密,葉材在這里只起到修飾或遮蓋花泥的作用(圖4-30)。

圖4-30 可樂尼亞
3、聞香小花束
以放射狀插法將芳香植物和花材組合起來,一般為花園式圓形的手捧花,葉材在這里只起到修飾或遮蓋花泥的作用(圖4-31)。

圖4-31 聞香小花束
4、千朵花風格
出現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使用隨意分布的各類小花,取代了塊狀的花材和色彩;採用放射狀插法,一般多色彩,沒有突出的色彩或花朵。封閉式圓形、半圓型花型,但沒有比德邁爾或可樂尼亞稠密(圖4-32)。

圖4-32 千朵花風格
(二)線條風格
分為曲線風格、直線風格及復式線條風格三類。
1、曲線風格
曲線風格一般以焦點為中心,採用放射性插入法,線條表現強烈,材料的選擇必須包括一些自然弧度的材料;選擇的花材大小、形狀必須有漸序的流向,以避免視覺障礙,具體花型有彎月型、瀑布型、S型等。

圖4-33 曲線風格
2、直線風格
直線造型風格一般組群設計,每一個組內的花材必須呈平行狀態,組間花材可平行也可垂直、水平、斜線或混合使用。

圖4-34 直線風格
3、復式線條風格
復式線條風格融合了東方的線條和西方的塊狀花形,一般採用放射狀插法,也有現代花藝設計常用的綁扎、粘貼等手法,以線條建立形狀,以塊狀產生重量、焦點及深度。具體有嚴謹線條風格和西式線條風格兩類。嚴謹線條風格突出表現不同於盆栽組合,一般基部採用鋪陳手法,上部強調自然材料的線條和花的形狀。西式線條風格作品傳統上以三角形為其形狀,現在還有倒T型、L型等,其設計中有視覺路線,常以花的漸序方式來產生線條感(圖4-35)。

圖4-35 復式線條風格
(三)園林風格
各國園藝師經常把當地的植物和當時流行的植物結合起來設計出具有濃郁的時代和地域特色的園林,反映一定的理念和品位;不同地區的園林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花藝設計和園林息息相關,花藝設計師往往在花器中表現園林,所以園林風格的花藝作品同樣具有明顯的時代和地區特色,具體包括普通園林風格和特殊園林風格。
1、普通園林風格
普通園林風格又可細分為英國園林式風格、威廉斯堡(美國)風格、普羅旺斯(法國)風格、美國南方風格、荷蘭展覽式風格、熱帶風格。
(1)英國園林式風格 出現於1714—1820年的喬治亞時期,20世紀被一些園藝家、花藝家從新運用。這一風格採用放射性插法、古典漸序的花型、正規優雅的花器(陶瓷、銅器、銀器等)。由放射點射出的有弧度的線條與垂直線、水平線形成對比的效果來表現自然的感覺,是這個風格的特色(圖4-36)。

圖4-36 英國園林式風格
(2)威廉斯堡(美國)風格 特點是混合使用土生植物材料和花材,放射狀插入法插出四方的外型;使用正統及典雅的花器,如銀器、瓷器等,冬天可以使用乾燥的花材(圖4-37)。

圖4-37 威廉斯堡(美國)風格
(3)普羅旺斯(法國)風格 是一個比較田園化、自然、羅曼蒂克的風格,採用放射狀插入法,有多組放射點。花材的安排呈隨意分布而非組群,表現出原汁原味、充滿活力的野趣。花器的選擇必須具有與普羅旺斯這個地方、氣候、年代有關連的特徵。「普羅旺斯」散發出不可磨滅且印象深刻的陽光與蔚藍的天空情調,因此熱情的暖色系(黃色與桔色調)與藍色的寒色系恰好形成對比(圖4-38)。

圖4-38 普羅旺斯(法國)風格
(4)美國南方風格 有一種懷舊和豪華奢侈的感覺。採用放射插入法,有多組明顯的放射點,產生花莖交叉的現象。花材組群表現,故意表現無法控制。設計尺寸必須超大,花器為古典花器,如銀器、銅器或瓷器。使用多量的土生花材,且將花材自然隨意的分布,表現出豐富的南方花園特色(圖4-39)。

圖4-39 美國南方風格
(5)荷蘭展覽式風格 由荷蘭花園直接衍生出來,採用放射或平行插入法,組群的表現強烈,其目的在於表現每種人工培育的花材的完美栽培;設計的表現為大型華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圖4-40)。

圖4-40 荷蘭展覽式風格
(6)熱帶風格 意在表現熱帶情調,因熱帶花材一般大型且保鮮時間長,故此類作品一般使用在公共場合。採用放射或平行插入法,每種花材以組群設計且保持足夠的空間,以表現出每種花材的造型與特性,每一設計必須保持其花材的原始特徵,花器的選擇必須穩重且有足夠的容量,以配合花材本身的份量(圖4-41)。

圖4-41 熱帶風格
2、特殊園林風格
特殊園林風格從歐洲園林里對植物的修飾造型中得到啟示,一般採用放射性插法,插成新奇形狀,如圓形、錐形、動物形狀等,或以一個捆綁點捆綁成放射狀花束,材料的選擇不受限制(圖4-42)。

圖4-42 特殊園林風格
(四)時代風格
在歷史的長河上,各個時期的建築和藝術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花藝設計也一樣,在各個時期,有和其他藝術相似的時代特徵。具體類型有德拉維必亞風格、佛蘭德斯風格、維多利亞(英國)風格、威廉斯堡聖誕(美國)風格。
1、德拉維必亞風格
德拉維必亞風格一般為幾個單一作品連成一串,每個單一作品有固定的放射點,對稱、漸序、有規則的排列花材,材料由花材、葉材、水果、緞帶組成,現在多用於聖誕設計(圖4-43)。

圖4-43 德拉維必亞風格
2、佛蘭德斯風格
佛蘭德斯風格由十六、十七世紀的「花」畫延伸而來。一般塊狀設計,放射狀插法,有多個放射點,對稱或不對稱花型,有S形線條含在作品內。比較好的花材插在作品的頂端,花材為花器高度的2-3倍,通常有下垂的線條來襯托花器的高雅。花材除了花以外,還有水果、貝殼,並以四季不同花材表現在一個作品中(圖4-44)。

圖4-44 佛蘭德斯風格
3、維多利亞(英國)風格
維多利亞(英國)風格強烈的塊狀設計,採用放射狀插入法,注重色彩的表現,為封閉式花型。花的高度為花器的1到1.5倍,花器豪華,花的選擇包括綠葉及溫室栽培的花,玫瑰花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葉材特別是常春藤、腎蕨的葉材被廣泛的使用,整個設計看上去好象過量(圖4-45)。

圖4-45 維多利亞(英國)風格
4、威廉斯堡聖誕(美國)風格
威廉斯堡聖誕(美國)風格採用放射狀插入法,花材的排列整齊規則。雅緻的花器、沒有漸序的排列(如水果與花的整齊排列、與葉材隨意組合呈現強烈對比),使整個設計表現出可愛的外觀(圖4-46)。

圖4-46 威廉斯堡聖誕(美國)風格
三、自由風格
通常為線條設計,有計劃的選擇花材且清楚的執行,其外形不是肉眼可看出的幾種幾何圖形(圖4-47)。花材是構圖的成分,可以任意人為處理或採用非自然材料,造型靈活,既有自然形,又有意象形、抽象形,主張個性發展,推崇各自的風格。

圖4-47 自由風格
四、前衛風格
這類作品一般表現手法前衛,造型自由。主要有架構、火鳳凰、雕塑、環保、抽象等類型。
1、架構風格
架構風格的作品一般使用有機材料、樹枝、藤、或人造材料做架構,它可以是純技巧的處理或是設計的一部分,設計的外型,決定於架構(圖4-48)。

圖4-48 架構風格
2、火鳳凰風格
火鳳凰風格的作品採用放射性插入法,結合兩個幾何圖形的組合較為普遍,但各種不同的底部形態也可以,緊縮直立的底部使其材料往上沖刺的動力產生最高的極限(圖4-49)。

圖4-49 火鳳凰
3、雕塑風格
雕塑風格的作品則以花材為材料塑造外型,稱為雕塑插花(圖4-50)。

圖4-50 雕塑插花
4、抽象設計
抽象設計沒有特別的特性,但必須要有事實的影響,舍棄慣例的使用方法來做個人的表現,形狀、色彩、質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個人的美感、喜好為根本來表現個人的創作,設計擺脫了靜態觀念的局限,而和時間是互動的(圖4-51)。

圖4-51 抽象設計
時代發展到今天,新生代的花藝設計師正對傳統的插花理念提出挑戰。比如前衛派,他們以有機材料、金屬、玻璃等為材料,採用現代架構、構成技術等,在花材和方法應用上也摒棄了以往花藝設計的常規。在此類花藝設計中,有些只是偶然性的、及時性的,另一些則純粹是實驗性的。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採用了一種令人激動的、充滿活力的新方法,為傳統的花藝設計概念增添了一種新思維、新選擇。它們立於花藝設計的前沿,既令人震驚,又發人深省,這是前衛派風格的獨具魅力之所在。
綜上所述,現代流行的插花與花藝設計風格可謂多姿多彩,變化豐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隨著栽培技術、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等的不斷發展,隨著現代審美理念的轉變和消費價值觀的重新評判,我們相信傳統或時尚的插花、花藝都將有更美好的未來。

2. 維多利亞風格 羅馬式風格 拜占庭 巴洛克 洛可可

維多利亞風格
形成於18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在藝術上影響深遠,具體到室內設計而言,它的色彩絢麗、用色大膽、色彩對比強烈。黑、白、灰等中性色與褐色和金色結合突出了豪華和大氣。星級酒店和豪華住宅常採用這種風格。它的造型細膩、空間分割精巧、層次豐富、裝飾美與自然美完美結合。維多利亞是唯美主義的真實體現,大量的細部造型元素至今為行業經典。這種風格的設計和施工工藝成為追求豪華與異域風情者的首選. 「維多利亞風格」在當今台灣室內設計市場之中,仍是具有相當份量的設計方向;雖然並不受年輕、強調理性的族群歡迎,但對於歐洲印象有強烈喜好的屋主而言,不啻是個統合整體的理想風格。矯飾古典細部配合繁復線板及壁爐,搭配水晶燈飾、蕾絲窗紗、彩花壁紙、精緻瓷器和細膩油畫,這些都是體現維多利亞風格缺一不可的要素。
試著在google那兒拜訪一下victorian style,你至少可以得到28000個相關檢索,你會發現這個詞語已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名,地名,傢具,時裝,器皿等,乃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這個最具英國氣息的詞彙包容的豈止是殖民地奢華、裝飾、絢麗等特徵,可以說,它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37——1901年)形成的藝術復辟的風格,它重新詮釋了古典的意義,揚棄機械理性的美學,開始了人類生活中一種全新的對藝術價值的定義,這就是「維多利亞風格」。
對於19世紀這個政治、經濟、社會皆飛速變化的時代來說,其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劇增。財富的擁有及身份的提升喚起了中產階級改變居住環境和室內裝飾樣式的意識,他們急於在住宅建築上明確和標榜他們的成就。於是,以裝飾為主的「維多利亞風格」應運而生。工業革命使得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那麼「安樣式」設計製造便成為一種方便、廉價、普遍的標准,這為喜歡對所有樣式的裝飾元素進行自由組合的維多利亞式風格帶來了最簡便的機會,並使之最終擊敗了其他各種樣式。事實上,你很難對維多利亞樣式進行准確的分類,它其實包括了各種裝飾元素,樣式的混合和沒有明顯樣式基礎的創新裝飾的運用,是當時傢具和其它用品設計的典型特徵。
在建築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歷史上各種建築式樣的復興在整個維多利亞時期形成一種風尚。哥特復興樣式在英國首先備受推崇,新興的富商、資產階級渴望與貴族有同等的生活,他們對風格的准確性沒有興趣,因此經常隨機地使用幾種風格的元素:文藝復興式、羅曼式、都鐸式、伊麗莎白式或義大利風格。只是,維多利亞時期對這些風格的重新演繹並非只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現代的元素,並運用了新的建築材料,改進了原有的建造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原有風格進行了完善,是對多種風格所作的融合。毫無疑問,以當時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響,美國以及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印度等地也開始風行維多利亞風格。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採用了地方性的可利用材料和製作工藝,並按當地不同的氣候條件來適時改造住宅的式樣。例如,在美國,這個時期至少形成了八種不同的風格,如一開始的哥特復興式和義大利風格,接下來的粘貼式風格,19世紀後期的美國安妮女王風格、理查德森羅曼式、屋頂風格和殖民復興風格等,同時,埃及和東方特徵也融入其中,這些風格在時間上相互重疊,沒有特別明顯的開始和結束,多數的住宅都是混合風格,個人化的演繹非常豐富。
維多利亞時期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物品的種類面目一新,膠合板、鐵與黃銅管都能製造出簡單而實用的物件,也適用於裝飾設計,他們使得裝飾變得豐富起來。大部分的維多利亞式的設計是裝飾性的,傢具採用曲線的形式,凸出的裝飾和復雜雕飾的框架,用機器復制裝飾細部。室內的傢具既要舒適,又要顯得華麗,墊子於木框匹配,傾向於厚和突出,有些褶皺和束卷,墊子里的彈簧用以支撐柔軟而飽滿的表面,帶有精製而艷麗的編織圖案是其外部覆蓋材料的標准。這些傢具都有大的尺度和過分的裝飾,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徵。在維多利亞時期,裝飾性的頂棚深受人們喜歡,大型住宅中的頂棚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機會,石膏的玫瑰、圓形大浮雕從新古典的時代一直持續下來,在各種不同復興風格中被廣泛使用。精細的垂花、肋狀物和花卉以及結綵。如同檐口的圖案一樣,都充分表現出他們的本質特徵。淺浮雕廣泛流行,它是一種壓縮的輕質帶有線腳的牆紙,用在平淡的頂棚上增加質感。牆紙也是特別流行的牆壁處理方式,可用在木牆板上或樸素的粉牆上,其圖案也許是幾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風景,牆紙邊緣設計一蛋箭或希臘線腳來收頭,以創造出合適的構圖。在一些樸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並用地毯覆蓋,然後用蜂蠟和松脂對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塊不同著色的硬木鋪設成幾何圖案,也是不錯的選擇。大廳通常採用有裝飾的油彩的瓷磚,鋪設成幾何圖案。花飾瓷磚提供了一個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過廳及浴室中都很流行,豐富的色彩和肌理市的地面色彩紛呈。
維多利亞式的四柱床有了強烈的哥特式細節——拱形的雕刻裝飾運用到了床的本身。
在這個鄉村氣息濃郁的卧室,四柱床佔主導地位,擁有強烈的早期維多利亞的特徵。
紫色和黃色的主題在當時的美國卧室內非常流行。精緻的聯邦式大床、帝國式的裝飾櫃、頂上帶有鷹圖案的的鏡子,以及相對簡單的窗簾和織物,都是早期美國維多利亞風格的典型特徵。
18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是國際設計史上重要的一筆,對於中世紀歌德風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設計表現上更多的體現了皇室的藝術需要。
視覺設計上的矯揉造作,繁瑣裝飾,異國風氣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不可否認,維多利亞風格帶來的是視覺上的絕對華麗與分割取捨,人類對於自然和裝飾的唯美體現得到了最大化的發揮,因此,在現代設計中,它不但沒有消失,更有了新時代的發展。
維多利亞風格的工藝品、傢具、建築裝潢有著如下明顯可辨特徵:
1.造型龐大,飽滿,裝潢不拘一格。
2.從各種復古風格中衍生的母題,比如羅可可渦卷紋、哥特風格的尖塔紋、文藝復興式的絞纏紋等等,常常混用。
3.開始使用多種新的工藝技術製造傢具、工藝品,多層版膠合板,電鍍等等。
4.裝潢中的走獸、飛禽、花卉果實以寫實風格呈現
---------------------------------------------------------------------
羅馬式風格
羅曼建築(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羅曼建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曼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
羅曼建築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採用古羅馬建築的一些傳統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券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展,採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椎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仍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復雜。
羅曼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隨著羅曼建築的發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後來創造出了哥特式建築。羅曼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 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有: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

拜占庭
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是按古羅馬城的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宏大的以一個穹隆為中心聖索菲亞大教堂。
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佔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後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 拜占庭建築的風格
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
第二個特徵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
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築以對角線為直徑的穹頂,彷彿一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發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從而使內部空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
第四個特點是色彩燦爛奪目。

----------------------------------------------------------------------

巴洛克
「巴洛克」是一種風格術語,指自17世紀初直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該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一種不規則的珍珠。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作家用這個詞來批評那些不按古典規范製作的藝術作品。巴洛克風格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確立起來的錯覺主義再現傳統,但卻拋棄了單純、和諧、穩重的古典風范,追求一種繁復誇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藝術境界。巴洛克風格的在繪畫方面的最大代表是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在建築與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義大利的貝爾尼尼。
自十八世紀以來,藝術史家和考古學家們特別重視風格的研究。所謂"風格" 意味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種特定的組合方式而構成的,它本身有著的內在諧和一致,但又明顯地區別於其它的風格,故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風格的形成,當然是某一個時代和作者藝術發展成熟的表現。
不過,巴洛克作為一種風格,卻一直是美術史家們有爭論的問題。"巴洛克"一詞的原義,含有不整齊、扭曲、怪誕的意思,大約是十八世紀古典主義者奉贈給自己不太贊同的前輩藝術的一個稱號。從時間上說,"巴洛克"流行於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所以有人把整個十七世紀各國的藝術--義大利、西班牙、弗蘭德爾、荷蘭、法國。。。。。。都列在"巴洛克"范圍之內。
"巴洛克"成為獨特的風格,是由於它在藝術精神和手法上,與盛期文藝復興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文藝復興可以歸為"古典主義","巴洛克"可以歸為" 浪漫主義"。它是在封建天主教復辟後,隨著貴族統治的鞏固而發展起來的。 但是,不能簡單地把"巴洛克"藝術和它的代表們,稱謂"反"的,"倒退"的藝術。個人固然受制於歷史,但個人又反射著各種歷史因素(包括一切以往的傳統),而給當代的歷史帶來新的東西。這才形成了歷史的變化多端、豐富絢麗的形象。

---------------------------------------------------------------------
洛可可

洛可可式建築風格(Rococo Style),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並流行於歐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洛可可風格的基本特點是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它以歐洲封建貴族文化的衰敗為背景,表現了沒落貴族階層頹喪、浮華的審美理想和思想情緒。他們受不了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囂放肆,追求華美和閑適。洛可可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演化而來,原意為建築裝飾中一種貝殼形圖案。1699年建築師、裝飾藝術家馬爾列在金氏府邸的裝飾設計中大量採用這種曲線形的貝殼紋樣,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風格最初出現於建築的室內裝飾,以後擴展到繪畫、雕刻、工藝品、音樂和文學領域。
洛可可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
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麵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成精緻的框格,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別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艷、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洛可可風格裝飾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親王沙龍(1722,讓·奧貝爾設計)、巴黎蘇比斯飯店的沙龍(1732,熱爾曼·博夫朗設計)和德國波茨坦無愁宮。
Catherine_Palace_ballroom洛可可世俗建築藝術的特徵是輕結構的花園式府邸,它日益排擠了巴羅克那種雄偉的宮殿建築。在這里,個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宮廷社會打擾,自由發展。例如,逍遙宮或觀景樓這樣的名稱都表明了這些府邸的私人特點。尤金王子的花園宮就是一個節奏活潑的整體,由七幢對稱排列的樓閣式建築構成,其折疊式復斜屋頂從中間優美勻稱地傳至四個角樓的穹頂處。上面有山牆的單層正廳具有幾乎是中產階級的舒適,兩個寬展的雙層側翼則顯示出主人的華貴,卻又沒有王公貴族的驕矜。兩個寬度適中的單層建築介於塔式的樓閣之間,而樓閣的雄偉使整個建築具有堅固城堡的特點——總之,極為不同的建築思想,卻又統一在一種優雅的內在聯系中。正是這種形式與風格簡直相互矛盾的建築群體漫不經心的配置,清楚地體現出了洛可可藝術的精神。

--------------------------------------------------

3. 西方式插花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西方插花講究強烈的美感,給人以奔放熱烈的印象。大多喜歡用色彩鮮明版的花朵聚權集在一起,給人視覺上的艷麗震撼。因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攏,因而並不講究造型與意境,只是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華貴,使氣氛熱鬧。西方插花很注重幾何構圖,喜歡用S型和圓形。
東方插花則更注重線條感,使用花枝的數量並不多,形式追求線條、構圖的完美與變化,多採用青枝綠葉,著重於天然姿態美,輕描淡寫,清雅絕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見長,一般只用二三種花色,簡潔。
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的講究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式建築藝術有相似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均衡,對稱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認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和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熱點內容
永生花上海花店 發布:2025-02-09 01:49:42 瀏覽:560
盆栽的文化 發布:2025-02-09 01:41:49 瀏覽:512
紙扎荷花 發布:2025-02-09 01:31:52 瀏覽:990
花藝培訓昆明 發布:2025-02-09 01:18:39 瀏覽:694
蔥球花語 發布:2025-02-09 01:12:22 瀏覽:990
聲樂七級茉莉花伴奏 發布:2025-02-09 01:08:39 瀏覽:63
金屋藏一朵美少狐 發布:2025-02-09 01:08:06 瀏覽:637
飯桌上放啥綠植好 發布:2025-02-09 01:03:01 瀏覽:41
七夕紅包少了 發布:2025-02-09 00:55:35 瀏覽:374
玫瑰島浴屏 發布:2025-02-09 00:51:07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