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玉簪花卉
1. 玉簪花什麼時候開花
玉簪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每當春天來臨爛握,柔碧的莖葉長出新芽,夏天從葉叢中抽生出串串的白色花序,就像乳白色的玉簪聚插在碧綠枝頭。
拉丁名 ∶ Hosta plantaginea
別 名 ∶ 玉春棒、白鶴花、白萼 白飢唯慶鶴仙 內消花
一種庭院觀賞植物,花白色,芳香
玉簪的`葉兒特別寬大碧綠,花朵潔白無瑕,花蕾山磨猶如發簪,花朵形似喇叭。玉簪白天花兒初綻,夜間才開放,花開時微綻出六枚鮮嫩的黃色雄蕊與一枚纖細潔白的雌蕊柱頭,芳香襲人。有詩贊曰:「臨風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合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把玉簪玉樹臨風的芳姿艷色描寫得生動迷人。
玉簪花的別名也有好幾說。一因其色潔白,名曰「白萼」。二因其形如鶴如仙,稱之「白鶴仙」,「白鶴花」,「玉春棒」。「玉簪」之名,據傳是由於它那潔白如玉的花朵極似我國古代婦女發髻上的簪子的緣故。又因其花朵在未開放之時,猶如白玉搔頭一般,故又有「玉搔頭」之名。
花葶於夏秋兩委從葉叢中抽出,具1枚膜質的苞片狀葉,後者長4-6cm,寬1.5-2cm;總狀花序,花梗長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長2-3cm,寬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細小,長5-6cm,直徑2.5-3.5cm,花被裂片6,長橢圓形,長3.5-4cm,寬約1.2cm;雄蕊下部與花被筒貼生,與花被等長,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長約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圓柱形,長6cm,直徑1cm。花期7-8月。
2. 玉簪花的主要種類有哪些
玉簪花的主要種類:
玉簪(Hosta)
別名玉春棒,白萼,白鶴仙。根狀莖粗大,有多數須根。葉基生成叢,卵形至心臟狀卵形,長14~25厘米,寬8~16厘米,先端近漸尖,基部心形或圓形,葉緣波狀,兩側具6~10對弧形脈;葉柄長15~3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頂生總狀花序高出葉面,著花9~15朵;苞片膜質,白色,外苞片卵形或披針形,內苞片很小;花白色,管狀漏斗形,筒長約13厘米,平展或稍下垂,有濃香,夜間開放。花期7~9月。果熟期10月。
變種有重瓣玉簪(var.pleno)原產中國及日本,分布於我國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和四川等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國自漢代起有玉簪應用的記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歐美各國已栽培150多年。20世紀中期掀起了培育新品種的高潮,培育出許多花葉品種,80年代中國引進該品種,並利用組織培養方法獲得花葉重瓣品種「花葉仙女」(cv.Fairy Variegata)。玉簪分株、播種繁殖均可,以分株繁殖為主,特別花葉品種只能用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葉枯黃前,將過密株叢挖起,每2~3芽帶根切開,另行栽植。實生苗第一年生長緩慢,第二年生長加快,通常第三年開花。種植穴應施基肥,生長初期至開花前追施2次氮肥和磷肥。生長期少雨地區,要經常澆水,疏鬆土壤。夏季若過於乾旱或被陽光直射,則葉面變黃,葉緣枯焦。寒冷地區冬季應稍加覆蓋。 園林應用:葉叢色澤光亮,姿態豐滿,尤以香、翠、素、雅著稱,是觀賞價值極高的觀葉、觀花園林花卉。園林中可用於布置花境,作為高1米以下的中排花卉材料;或在岩石旁配植;宜可作蔭處的基礎栽植或林下地被;也可作切葉、切花材料和用於盆栽觀賞。
此外,玉簪可吸硫,葉含硫量2~3毫克/克,對SO2抗性強。對氟化物很敏感,在氟化氫日平均濃度為0.034毫克/克的環境中出現受害症狀:先在葉緣和葉尖出現乳黃色至淺棕褐色傷斑,後向葉片中心擴展;在受害組織和健康組織之間有一棕褐色條帶。傷區失水後漸成薄膜狀,易破碎殘落,在葉緣成為缺刻狀。可作為大氣氟污染的指示和監測植物.
白粉玉簪(Hosta albofarinosa)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粉。葉基生,4~5枚;簇生;卵形或狹卵形,長13~20厘米,寬6~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下延成楔狀;被白粉,葉背尤甚;葉脈每側5~7條,葉柄長14~20厘米。花葶高40~44厘米。總狀花序,具花10朵左右。總苞1~2枚,葉狀,基部抱莖,苞片綠白色,有白粉,卵形或披針形。花不俯垂,排列緊密,無香味,花梗長約1厘米;花被白色;每裂片有5條紫色條紋,花被管內有18條紫色條紋;雄蕊6,與花被等長或略長,離生,花絲纖細,向花序軸彎曲,白色,花葯長約0.3厘米,2室,黃色,丁字著生,背面有凹穴;雌蕊長約6厘米,子房無柄,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外伸,彎曲上翅,柱頭小,頂端平略擴大,有白色乳突。
相似於紫萼。區別在於全株有白粉,尤以葉背為甚,葉卵形或狹卵形。比紫萼更為耐旱分布於安徽省。
3. 玉簪花娉婷裊娜,花色純潔與眾不同,養護注意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