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屬花卉嗎
1. 白芨是什麼,白芨 又名連及草蘭科白芨屬多年生草本 莖塊可入葯
白芨,(學名:Bletilla striata),有多種別稱: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等,不同地方叫法不一。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可入葯),植株高18-60厘米。花期集中在春季,如果氣候合適四季均可開花。
白芨簡介
形態特徵
白芨,又名連及草(出自《本經》),箬蘭、朱蘭(出自《花鏡》),紫蘭、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初生假鱗莖為圓球裝分,生長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塊狀假鱗莖。塊莖肥厚肉質,為連接的三角狀卵形厚塊,略扁平,黃白色;須根灰白色,纖細。
葉3~5片,披針形或廣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長鞘狀,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1.5~2.5厘米;花淡紫紅色或黃白色,花被片狹橢圓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內面有5條隆起的縱線,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圓形;雄蕊與雌蕊結合為蕊柱,兩側有狹翅,柱頭頂端著生1雄蕊,花粉塊4對,扁而長,蠟質;子房下位,圓柱狀,扭曲。蒴果圓柱形,長3.5厘米,直徑1厘米,兩端稍尖狹,具6縱肋,頂端常具花瓣枯萎後留下的痕跡;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陰濕的環境,常生長於較濕潤的石壁、苔蘚層中,常與灌木相結合,或者生長於林緣、草叢、有山泉的地方,亦生於海拔100-3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棟樹林或針葉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長的石頭均是砂岩類,這樣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從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布范圍
白芨原產中國,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主要產自貴州西南部、陝西南部、連雲港、南通、南京、句容、宜興、溧陽、上海、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
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繁殖
一般採用分株繁殖,春季萌發新葉前掘起老株,將假鱗莖分別成幾份,每份帶1至2個芽,另行栽植。
春季新葉萌發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後,掘起老株,分割假鱗莖進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須帶頂芽。亦可採用播種繁殖,但因種子細小,發育不全,需用培養基無菌接種,操作復雜,故罕用。
栽培
白及喜溫暖、陰濕的環境。稍耐寒,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種子繁殖,播前種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3月初種植,栽植深度3㎝。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適時噴施葯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葯用含量大大提高。注意除草鬆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後2個月開花。花後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塊根生長充實。
病蟲害防治
常發生黑斑病,用70{bf}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有時有根結線蟲病危害,用3{bf}呋喃丹顆粒劑灌施盆土。
葯理作用
入葯部位
白芨乾燥塊莖。
性味歸經
【性味】苦、甘、澀,微寒。
【歸經】入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塗。
功效
白芨具有較好的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效。隨著現代葯理學的研究不斷深入,發現其對結核桿菌,腫瘤細胞等有明顯抑製作用。臨床發現,還對常見病有較好療效。用於內外出血諸證及癰腫、燙傷、手足皸裂、肛裂等。其假鱗莖為名貴的止血材料,抗桿菌,真菌,治療咳嗽。對陰虛咳嗽、肺熱咳嗽、百日咳、肺結核咳嗽以及其它難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療鼻竇炎。球莖含白及膠質、澱粉、揮發油等;葯用,有收效、補肺止血、消腫等作用,外敷治創傷出血、癰腫、燙傷、疔瘡等;花美麗,栽培供觀賞。
使用宜/忌
外感咳血,肺癰初起及肺胃有實熱者忌服。
炮製方法
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或蒸至無白心,曬至半干,除去外皮,曬干。
葯材鑒別方法
(1)本品粉末淡黃白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波狀彎曲,略增厚,木化,孔溝明顯。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大的類圓形黏液細胞中,或隨處散在,針晶長18~88mm,纖維成束,直徑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橢圓形紋孔;含硅質塊細胞小,位於纖維周圍,排列縱行。梯紋導管、具緣紋孔導管及螺紋導管直徑10~32μm。糊化澱粉粒團塊無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70{bf} 甲醇20ml, 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 ,合並乙醚液,揮至lml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及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 附錄VIB )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葯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bf}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數分鍾,放置30~60分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棕紅色熒光斑點。
(3)乾燥識別:乾燥塊莖略呈掌狀扁平,有2~3個分歧,長1.5~4.5厘米,厚約0.5厘米。表面黃白色,有細皺紋,上面有凸起的莖痕,下面亦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以莖痕為中心,周圍有棕褐色同心環紋,其上有細根殘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橫切面呈半透明角質狀,並有分散的維管束點。氣無,味淡而微苦,並有粘液性。以根莖肥厚,色白明亮,個大堅實,無須根者為佳。
2. 白芨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嗎
白芨是蘭科植物,中文學名寫做白及。
百合超目 Lilianae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蘭科 Orchidaceae
白及屬 Bletilla
白及 Bletilla stri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