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插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7-05 11:37:26

插花藝術最早的發源地

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一,是個有待繼續查證和探討的問題。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只言片語的記載,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里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做一簡介,以供參考。

一、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

(一)源自佛教供花 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1.日本插花界觀點 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廷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2.從史書和佛經引證 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的文征。

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鮮花、塗香、水、燒香、飯具、燈明)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的確是非常注重的。

(二)源自民間風俗 是從廣義范疇理解插花。認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不是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花。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可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發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並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在中國,遠在佛教傳人之前,民間就有用花祭祀和贈花的風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稱:東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壘捉鬼的故事。黃帝立大桃人於門戶,畫二人象與虎,葦索以御鬼,後人皆仿之。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

《詩經》是記載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風情詩集。《詩經.鄭風.溱洧(wei)》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秦河清水去祭祀、嬉戲的記載;臨別時還互贈芍葯。屈原的《楚辭》中關於佩戴花飾,以花相贈或寄託思念、祭祀的詩句更數不勝數。《楚辭·九歌》有:「瑤席兮玉境,盤將把兮瓊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楚辭·山鬼》是以披花帶綠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所思:「披石蘭兮帶杜衡(一種香草),折芳馨兮遺所思」。

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

二、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一)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文插花書刊中都有這種提法,其根據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是無可否認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蓮瓶壁畫,並在墓中發現有鮮花隨葬,這可謂是世界最早製作的「乾燥花」了。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看做愛西斯神,並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鮮花祭祀的儀式。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繼創立的幾何學,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都極有影響,而西方傳統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種幾何圖形為主的大堆頭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樣的對稱、均衡和重量感,可見藝術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據的,起碼可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二)源自中國 如前所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贈花枝(束)的風俗,而且玩賞花木的風氣甚濃。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有一方幾上盛有六枝紅花的圓盆,過去人們對插花意識淡薄,曾認為是盆景,但現在看來,甚似插花。這和北周時庚信的一首杏花詩極其相似。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前,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西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盪江湖,寄情花草,與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有探花、採花的逍遙游。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上說:「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於焉消遙、聊以娛情」。東晉的陶淵明有詩:「秋菊有佳色,損露掇其英,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採花、折枝的興致歷久不衰,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等,正因中國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國的插花藝術既具自然寫真的風格又具濃郁的文人氣息,融詩、書、畫、花於一體,不拘一格,謙灑自如。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因此也滲透著不少這種特色。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延長切花花材壽命的方法,對花枝插置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學。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還有羅虯的《花九錫》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說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說,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Ⅱ 插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插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高雅的審美藝術。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插花藝術可謂是無邊無際的,她給人以無限的魅力,人們在製作與欣賞的同時,也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為發掘和弘揚中國插花藝術,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藝術奇葩重放光芒,也為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及加強園林、花卉等專業的學習,本文通過對插花藝術的歷史、分類、製作、搭配、 護理 和鑒賞的介紹,使人們對插花藝術的綜合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插花藝術 中國式插花 插花種類 插花製作 護理和鑒賞

插花是以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作為素材,以一定的技法為基礎,經過藝術構思和適當的整形修剪,按照藝術構圖原則,並進行色彩搭配設計後,將其插在能盛水的容器或能保水的基質上,組成一件既具一定思想內涵,又能再現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高雅的審美藝術,它與建築、雕塑、盆景、及造園等藝術形式相似,是最優美的造型空間藝術之一,因此常稱為插花藝術。

1.插花的溯源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中國的插花藝術,歷史悠久。人們愛花,以插花自娛,繼而用作佛教供花,後來才逐漸擴展到裝飾領域,由此而發展成一門藝術。它與我國的哲學、文學、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1.1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根據其發展歷程的特點,大體可劃分七個階段。先秦(即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年),為插花的原始時期。漢魏南北朝(即公元前200年—公元580年),為插花的初級階段。隋唐五代(即公元581—960年),為插花的興盛時期。宋元(即公元960—1368年),為插花的精雅時期。明代(即公元1368—1644年),為插花的完善鼎盛時期。清代(即1644—1911年),為插花的興盛至衰微變遷時期。改革開放至今的30年,為插花的復甦和繁榮時期。中國插花界盼望已久的第一屆全國插花藝術展於1990年10月在上海舉行,標志著我國插花又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這是我國插花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2 西方插花藝術歷史

西方插花藝術起源於文明古國埃及。在古埃及出現插花藝術後,隨著文化的交流、貿易的往來,插花藝術逐漸傳入希臘、羅馬、荷蘭、比利時、丹麥、英國、法國等國家。文藝復興後,插花藝術擺脫了宗教的束縛,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出現了瓶花、籃花、束花等多種形式,成為室內陳設和社交活動常用的裝飾品和禮品。16至17世紀,西方插花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式風格,而在歐洲流行。18至19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強盛,西方插花藝術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局面。

總之,插花藝術是一門古老的藝術,由於歷史文化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東方式和西方式兩種不同的插花藝術。但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滲透,插花藝術的兩種風格也在相互融匯和貫通。

2.插花的種類

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插花風格,由於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每每隨地理環境、民俗風情、文化背景和時代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眾多的風格、類別和藝術流派,按五種不同的分類標准分,主要有下列幾種插花形式:

2.1 按用途分類

2.1.1 禮儀插花

主要指用於各種慶典儀式、迎來送往、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等社交禮儀活動的插花。也稱為“實用插花”,比如籃花、捧花、瓶花、桌飾花、胸花等。

2.1.2 藝術插花

主要用於展覽、學術交流。如各種插花展覽和學術交流的插花,形式多樣化、自由化。

2.1.3 生活插花

主要用於日常生活或居家室內裝飾的插花。一般比較簡單,根據主人的喜好進行插作,除了裝飾性,有時更注重生活的藝術性、生活情趣的表現。

2.2 按藝術風格分類

2.2.1 東方式傳統插花

是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一種插花形式。由於受東方各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影響,它和東方園林一樣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而高於自然,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色彩樸素淡雅,意境含蓄深遠,主題突出,耐人尋味;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寡,以姿態神韻和天然雅趣取勝。因而東方式傳統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稱於世。

2.2.2 東方式現代插花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情趣的變化,東方式現代插花對花材、容器的選用更豐富,構圖更自由多變,意境表現更時尚更多樣化。

2.2.3 西方式傳統插花

是以歐美各國為代表的一種插花形式。與東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開敞外露、熱情奔放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影響,擅長用花材的人工美來表現主題。其選材講究繁盛,以表現植物的群體美取勝,造型注重規則,以對稱的幾何圖形為主,形體大而端正,色彩鮮艷豐富,追求塊面效果,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風格。

2.2.4 西方式現代插花

適應於西方人現代的審美情趣、時尚追求及美化生活的需要,引入中國插花不對稱式構圖的形式,突破了規范幾何圖形構圖的形式,極大地拓展了自由創作的空間,吸納東方式插花線條造型的長處,作品顯得更加活潑、流暢和優美。

2.2.5 現代自由式插花

是一種抽象、寫意、非常個性化的插花形式。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趨增多,現代自由式插花是在東、西方插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兼容了東西方插花特點。在花器花材的選擇、構思造型的確定、花葉色彩的處理等方面更趨自由、隨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屬、 玻 璃、塑料、棉織品等陪襯和點綴,表現的主題往往使人較難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個人的性格、愛好和氣質,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3 按插花材料性質分類

按花材性質的不同可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包括絹花、滌綸花、塑料花等)和水晶花插花(水晶花材由高級樹脂組成)。

2.4 按插花使用的容器分類

瓶花:是以高型的花瓶為容器創作的插花;筒花:是以高型的筒狀容器創作的插花;盆花:是用淺身闊口的盆作為花器的插花;籃花:是用籃作為花器的插花;缽花:是用花缽、針盤作為花器的插花;缸花:用缸作為花器的插花;筒花:用筒作為花器的插花。另外還有異形容器作為花器的插花,如碗花、吊掛花、敷花。

2.5 按藝術表現手法分類

2.5.1 寫實手法

崇尚自然,以現實具體的植物形態、自然景色特徵進行藝術再現。寫實手法插花的形式有3種:一是自然式,主要表現花材的自然形態,根據主花材的形態又分為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等;二是寫景式,又稱盆景式插花,以自然景色濃縮於盆中,表現自然風景為主的寫景插花;三是象形式,以動物或其他物體為特徵進行創作的插花,如熊貓、孔雀、蝴蝶、塔、橋等。

2.5.2 寫意手法

這是東方式插花或現代自由式插花的特點,利用花材的屬性、諧音、品格或形態,表達作者的意念、情趣、寓意,並配以貼切的命名,耐人尋味,達到某種意境。

2.5.3 抽象手法

抽象手法可分為理性抽象和感性抽象兩種。理性抽象插法:屬裝飾性插花,不注重表達情意,而強調理性;用幾何方法進行構圖設計,具有均衡、對稱的圖案美;注重質感、量感和色彩;花型主要有三角形、半球形、L形、新月形、S形。感性抽象插法:無一定形式,也不受任何約束,根據創作者的靈感任意發揮,隨意性大,往往不易被人們理解而難以產生共鳴。

3.插花的製作

在製作插花前,要做好花材的選購、容器的准備等前期工作,同時還需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原則,花材的寓意、插花的步驟和技巧等,在此基礎上,才可以開始製作插花。

3.1 選購花材

一要看花。含苞欲放為好,盛開者為次;色彩鮮艷為好,暗淡者為次。

二要看葉。新鮮、損傷小,精神飽滿為好,變色、萎焉、掉葉為次。

三要看切口。新鮮、損傷小為好,乾枯、損傷大為次。

四要看花梗。粗壯、新鮮為好,瘦弱、變色、腐爛、有異味為次。

3.2 構圖的原則

中國插花崇尚自然,避免四平八穩,平淡無奇,力求穩中生奇,給人以自然穩定的感覺,同時又要生動活潑,富於變化。在插花構圖中要掌握以下6項法則:

高低錯落:指花枝的安排要有長有短,有前有後,有高有低,水平面和垂直面要相互錯落,顯得自然生動,這樣作品才有活潑感。

疏密有致:指花材間的距離要有大有小,大則疏,小則密,切忌等距離插入,這樣作品才有層次感。

虛實結合:指花和葉的結合,花為實,葉為虛,有花無葉欠陪襯,有葉無花缺實體。花葉相互融匯一體,這樣作品才有自然感。

仰俯呼應:指上下左右的花朵或花枝的動勢要集中,彼此相互關聯,圍繞中心顧盼呼應,這樣作品才有動態感。

上輕下重:指在插花過程中,一般大花在下,小花在上;盛花在下,花蕾在上;淺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團狀塊花在下,穗狀花在上。這樣作品才有穩定均衡感。

上散下聚:指插花作品在花朵枝葉基部聚攏在一起,似同出一根,簇生在一起;上部自然舒展,多姿多態。

3.3 插花的步驟

3.3.1構思立意:即明確目的,確定主題。插花是為了節日喜慶用,還是裝飾環境用;是送禮還是自用;是展覽還是學術交流用。主題有多種多樣,有輕松的,如親情、友情、戀情、愛情;有嚴肅的,如戰爭、和平、環保等;也有中性的,如時令季節類,即春、夏、秋、冬;還有表現風光類和休閑類的主題等等。

3.3.2選擇材料:包括選擇花材和花器。花材選擇一要突出“鮮”字,即要新鮮。二要根據用途。用途不同,花色也不同,如節日喜慶插花,花色要鮮艷濃烈,如會議插花、花色要素雅、清淡。花器選擇一般選用無圖案深色或淺色花器,輕松環境如娛樂場所等宜用異形花器,庄嚴的環境用端莊穩重的花器。

3.3.3掌握比例:在製作前,依據環境條件,決定插花作品的體量大小,插入花瓶內的花高度應是瓶高加瓶口直徑之和的2倍左右,插入花盆的花高度應是花盆高度加花盆直徑之和的1.5倍左右。作品的長、寬度以不超過瓶高度或盆直徑的1倍為宜,總之要做到比例協調、和諧美觀。

3.3.4構圖造型:各式各樣,千變萬化,主要有七種。按整體外觀分,有4種,即對稱式、不對稱式、盆景式、自由式;按主要花材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態分,有3種,即直立式、懸崖式、傾斜式。

3.3.5色彩搭配:花材的色彩要符合主題表現,與環境色彩相協調。歡慶場合用艷麗的暖色;廳堂可用淡雅冷色;明亮的空間用色彩濃烈的花朵;陰暗轉角處用淡亮的花朵。色彩可通過調和色和對比色來處理,以達到最佳的色彩搭配效果。

3.3.6作品命名:東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都有命名,西方式插花則命名較少。命名有規定命題(依據規定的題名進行創作)和自由命題(依據自己的構思進行創作)兩種,命名方法有以時令季節命名、以自然風光命名、以山水地域命名、以個人情感命名、以造型的形象命名、以藝術的象徵意義命名、以詩句命名等七種。

4.插花的色彩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又是對自然的誇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用於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於書房、客廳和卧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於憑吊悼念場所。

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 眩 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於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 玻 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並使其枝莖纏繞於瓶身。

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5.插花的護理與鑒賞

5.1 插花的護理

插花的合理護理對延長花期有重要作用,而對鮮花的護理和對乾花的護理又各有不同。

鮮花的護理:① 清潔水質,保持適當水位;② 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③ 溫度和光照的調控要適宜;④ 使用保鮮劑;⑤ 遠離水果存放處。

乾花的護理:① 保持環境乾燥、通風;② 保持環境清潔,定期除塵;③ 一定時期,乾花作品的色彩要還原;④ 一定時期,乾花作品要整形復原。

5.2 插花的鑒賞

插花作品的鑒賞方式隨時代風尚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可以曲賞、圖賞、酒賞、香賞、琴賞,還可以譚賞、茗賞。在鑒賞插花作品的時候,應以形式美和內容美這兩方面表現的優劣為標准,用心去欣賞,細細品味,慢慢琢磨,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回味無窮,給人以啟迪,達到欣賞的真正目的。

6.結語

插花藝術屬造型藝術范疇,可謂是無邊無際的,是一門涉及園藝、雕塑、美術、 攝影 、音樂等多學科的綜合性藝術,她給人以無限的魅力,人們在製作與欣賞的同時,也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插花藝術既有很強的藝術性,又有廣泛的實用性,全面了解和掌握插花藝術的歷史、分類、製作、布置、護理和鑒賞等綜合知識,對提高我們的藝術鑒賞水平、陶冶情操和美化生活、工作環境都起著有益的積極作用。我們應該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也應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實踐,拓寬自己的眼界,做一個全能的人。

參考文獻

[1] 曾端香 《插花藝術》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王蓮英,秦魁傑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

[3] 林木 《東西方插花藝術對比》 湖南林業出版社, 2007年

[4] 謝利娟 《插花一本通》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

[5] 張繼連 《淺談插花藝術的表現手法》 現代農業出版社, 2007年

[6] 李靖 《插花藝術淺談》 現代園藝出版社, 2007年

[7] 黎佩霞 《插花藝術基礎》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年

[8] 徐海賓 《賞花指南》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

[9] 汪海霞 《淺談現代插花藝術》 天津農林科技出版社, 2004年

[10] 何孝永 《插花世界》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年

Ⅲ 插花藝術的基礎

插花藝術的基礎

引導語: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花藝術是一門靜與技術的學問,關於插花花藝的基礎,你們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國式插花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

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紀時,日本天皇派特使(相當與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國做文化交流親善訪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中國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日本第一個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從此日本有了插花學校的興起。名稱叫做[池坊]乃源於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現在的負責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專永先生。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插花類型

(一) 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

特質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 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

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插花基礎

(一)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設計重心強調橫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兩端則為優雅的曲線設計.其造型最大特點是能從任何角度欣賞.多用於餐桌,茶幾,會議桌陳設.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外形簡潔,安定,給人以均衡,穩定,簡潔,莊重的感覺.多作典禮,開業,饋贈花籃等用.若在大型文藝會演及其他隆重場合應用,亦顯豪華氣派.

3.L型.將兩面垂直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狀態.宜陳設在室內轉角靠牆處.L型對於一些穗狀花序的構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於轉角處,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給人以開闊向上的感覺.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變化,在中心呈放射形,並構成扇面形狀.適宜於陳設在空間較大之處.

5.倒T字型.整個設計重點成倒T字型的構成.縱線及左右橫線的比例為2:1,給人以現代感.適合裝飾於左右有小空間的環境中.

6.垂直型.整體形態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給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覺.適合陳設於高而窄的空間.

7.橢圓形.優雅豪華的造型.採用大量的花材,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要求比較低,呈自然的圓潤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於教堂或典禮儀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8.傾斜型.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多用於線狀花材,可有效的表達舒展,自然的美感.

(二)插花中尺寸的確定

花材與花器的比例要協調.一般來說,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過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計算是瓶口直徑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確定後,第二主枝高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憑經驗目測就可以了.第二,第三主枝起著構圖上的均衡作用,數量不限定,但大小,比例要協調.自然是插花花材與花器之間的比例的配合必須恰當,做到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避免露腳,縮頭,蓬亂.規則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黃金分割比例處理,也就是說,瓶高為3,花材高為5,總高為8,比例3:5:8就可以了.花束也可按這個比例包紮.

(三)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有是對自然的誇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於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於書房,客廳和卧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於憑吊悼念場所。

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眩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於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玻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並使其枝莖纏繞於瓶身.

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插花道具

(一)插花器皿

花型設計的必需品花器的種類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編、化學樹脂等在材質、形態上有很多種類。花器要根據設計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進行合理選擇。

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於它的透明感和閃耀的光澤。混有金屬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繪有圖案的器皿,能夠很好地映襯出花的美麗。

塑料花器

比較經濟的道具。價格便宜,輕便且色彩豐富,造型多樣。設計用途廣泛。

陶瓷花器

花型設計中最常見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風情和各自的文化藝術。所以在使用選擇上首先應與設計的式樣一致為佳。

藤、竹、草編 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採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體現出原野風情。比較適宜無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金屬花器

由銅、鐵、銀、錫等金屬材質製成。給人以莊重肅穆、敦厚豪華的感覺,又能反映出不同歷史時代的藝術發展。在東、西方的插花藝術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素燒陶器

在回歸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燒陶器有它獨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風味,使整個作品顯得樸素典雅。

(二)插花基本道具

花的造型藝術是離不開各種基本的道具的。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道具可以延長花期,同時反映出設計者的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這里介紹的是最基本的道具和資材。

粘性膠帶,有紙和塑料的'。

一般用來包在鐵絲的外面,特別是經過加工後的花材為了防止脫水而使用。顏色有許多,要根據花莖的顏色和設計的目的選用。鐵絲(或銅絲) 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態、人工性地彎曲加工時需要用到鐵絲。鐵絲的種類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型號,根據粗細分為18-30號之間,根據設計意圖來選用。

花剪 花刀 花剪、花刀是剪切花莖、枝條最主要的工具。根據修剪的花材的不同,有選擇地使用。一般而言,修剪一些韌性的枝條時用花剪,修剪鮮花的長短時用花刀,因為花刀的切面較平緩,切口要求是斜面,以益於保鮮。

花泥 花泥是用來固定花材的、吸水性很強的化學製品。保水性好,使用方法簡單。花泥分為鮮花泥和乾花泥兩種。乾花泥一般是茶色的,而鮮花泥是綠色的。花泥有各式各樣的形狀,要根據花型選定。

乾花泥用於乾花設計,不能吸入水分。鮮花泥需要充分浸透水分才能使用,浸水時要盡量使花泥自然吸水,不要施加任何壓力,否則會造成外濕內乾的狀況,直接影響切花的吸水效力。

花材選擇

一).哪些材料可用於插花

只要具備觀賞價值,能水養持久或本身較乾燥,不需水養也能觀賞較長時間的,都可以剪切下來用於插花.當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於活的植物材料,有時某些枯枝及乾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麗的形態和色澤,同樣可以插花。

現在的花卉市場上還有許多人工加工的乾花,也是很好的插花材料,他們雖然沒有鮮花那樣水靈和富有生機,但卻具有獨特的自然色澤何止低,或者倍加工成獨特的色彩.另外,還有各種質地的人造花,如絹花,塑料花,紙花,金屬花等等,用它們做成的插花作品擺放在居室,既能起到花卉的裝飾作用,又比較經濟實惠,且易於管理.

(二).切花選購要訣

(1)花枝越長越新鮮.為保持新鮮,提高吸水性能,花店每天都要將切花枝莖的下端剪去一段.因此,莖越長的花越新鮮.

(2)觀察花材的整體形態. 凡是葉面稍有萎焉,發黃或浸入水中的花莖,葉片變成褐 色,黑色的花枝,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3)用手觸摸水中的花枝.用手觸摸花枝水中的枝莖部分,有滑溜溜的感覺,說明花枝已留放了5-6天,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4)花朵大部分全開的不宜購買.

(5)花型過小不宜購買.花型過小的原因,有時可能是將外圍殘缺的花瓣去除所至.

(6)花色應鮮艷.花瓣應有彈力,顏色應鮮艷.

(三).花材形態

線形花(線狀花) Line Flower 整個花材呈長條狀或線狀。利用直線形或曲線形等植物的自然形態,構成造型的輪廓,也就是骨架。 例如:金魚草、蛇鞭菊、飛燕草、龍膽、銀芽柳、連翹等。

定形花(形式花) Form Flower 花朵較大,有其特有的形態,是看上去很有個性的花材。作為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經常用在視覺焦點。本身形狀上的特徵使它的個性更加突出,使用時要注意發揮它的特性。 例如:百合花、紅掌、天堂鳥、芍葯等。簇形花(塊狀花) Mass Flower 花朵集中成較大的圓形或塊狀,一般用在線狀花和定形花之間,使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沒有定形花的時候,也可用當中最美麗、盛開著的簇形花代替定形花,插在視覺焦點的位置。 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頭翁等。填充花(散狀花) Filler Flower 分枝較多且花朵較為細小,一枝或一枝的莖上有許多小花。具有填補造型的空間、以及花與花之間連接的作用。 例如:小菊、小丁香、滿天星、小蒼蘭、白孔雀等。

;

Ⅳ 插花的來歷

起源:插花起源於佛教中的供花。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

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4)插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Ⅳ 中日插花藝術起源,你知多少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中國文人插花對日本插花影響很大。特別是明朝的《瓶史》一書傳到日本。許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發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個的一個。同時,日本插花對藝術的內在思想採用中國儒家思想。例如,把三個主體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創辦於明治時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於寫實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國的陰陽五行思想~

Ⅵ 插花藝術介紹

插花藝術介紹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講下插花藝術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

東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國插花為代表,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主張以精取勝,手法簡練,表現力非常豐富。東方式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寡,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在日常插花中沒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則可以借鑒,如採用平衡造型來突出沉穩。我們希望通過插花來表達自己的意境,就要考慮到各個構圖因素,然後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來組織和安排這些因素,復雜的構圖可能會顯得凌亂,初學者應多採用簡單的構圖。

東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個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花器與花材搭配可以更加生動的表現主題。在藝術插花中花器首先應能夠盛水,以保持花材的活力;其次花器在作品的構圖和意境的營造上也起著重要的烘托作用。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居室之內,放上一束瓶插花,可增添幽雅、清靜、舒適之感。在此為您介紹一種瓶插變色花,客觀存在能隨天氣變化而改變其顏色,別在一番情趣。

製作方法:用濾紙一張,先將濾紙在二氯化鈷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後晾乾,此時濾紙呈藍色。接著你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折、剪、貼,將濾紙做成花狀。再將紙花粘到竹簽或鐵絲上,插入花瓶即成一束別致的插花。開始下雨之前,空氣中溫度較大,紙花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沾在紙上的二氯化鈷一部分與水反應變成了紅色的六水合二氯化鈷這樣就出現了紅、藍相交的紫色;雨中空氣濕度更大,紙花上更多的二氯花鈷變成六水合二氯化鈷,紙花便又呈現出玫瑰紅色。濾紙和二氯化鈷溶液,專業店均有出售。

插花藝術按插花器皿和組合方式可分為幾種。

瓶式插花又叫瓶花,是比較古老而普通的一種插花方式,喜歡花的人們剪取適時的花枝配上紅果綠葉,插於花盆布置室內。這種插花由於花瓶瓶身高,瓶口小,因此插時不需要劍山和花泥,只需將花枝投入即可,日常生活插花多屬此種。

盆式插花又稱盆花,即利用水盆進行插花,或利用其他類似於水盆的淺口器皿進行插花,由於容器較淺,需要藉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與瓶花相比,盛花的難度較大,需先造型,然後再根據造型,安插花枝和配葉。

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淺水盆創作的一種藝術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藝術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這種插花是利用插花樹枝製作而成。製作時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為背景和點綴。

盆藝插花 是將盆栽植物和鮮花花枝藝術地組合在一起,進行室內布置的一種植物裝飾藝術。所用盆栽一般是小型室內植物。以觀葉植物為例,它本身雖適於室內觀賞,但無色彩鮮艷的花果,鮮花鮮果枝配插於觀葉植物盆栽中,可以使它的色彩艷麗起來。另外,一些姿態欠佳的室內盆栽用鮮艷的枝葉花果來配插,還可以使它們的姿態完美起來。

;
熱點內容
寓意七夕的 發布:2025-02-07 21:23:23 瀏覽:769
逸小胡花卉 發布:2025-02-07 21:18:26 瀏覽:994
孔明梅花鎖 發布:2025-02-07 21:17:03 瀏覽:126
火影開在木葉的水蘭花 發布:2025-02-07 21:15:28 瀏覽:728
七夕不告白 發布:2025-02-07 21:15:27 瀏覽:410
小紅丁香 發布:2025-02-07 20:56:21 瀏覽:2
紫羅蘭不發芽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161
杭州插花師工資 發布:2025-02-07 20:06:20 瀏覽:515
情人節ex 發布:2025-02-07 20:03:00 瀏覽:568
花卉水墨畫 發布:2025-02-07 19:59:08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