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養殖論文

花卉養殖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7-08 11:24:36

❶ 如何養護盆栽花卉論文

早春早晚溫差很大,有時夜間溫度會低於零度,有時會有晚霜或寒流,這時保持盆土乾燥,做好防凍工作仍是關鍵所在,最好不要長時間通風,更不能把植株放在空氣對流之處。因此,盆栽花卉春季出室宜稍遲些而不能過早,宜緩不宜急。一般可在出室前10天左右採取開窗通風的方法,使之逐漸適應外界氣溫;可以上午出室,下午進室;陰天出室,風天不出室。
換盆對於樹液萌動的盆栽花卉,如六月雪、石榴、月季等禦寒能力較強的花木,栽種數年,盆已過小,應在此時進行換盆換土。盆土應有一定數量的山泥,其他用腐殖質土即可。對於正在開花或者賞果的花木,應待花謝果落之後進行,如金橘、茶花、杜鵑等。對處於半休眠狀態的花木,如大葉桅子、吊蘭等,可在清明前後換盆。對畏寒花木、如米蘭、珠蘭、茉莉、曇花、令箭荷花,以及多數觀葉植物如橡皮樹、發財樹等,應繼續防寒保暖,到清明之後再進行換盆和換土。
修剪根據不同種類花卉的生長特性,進行剪枝、剪根、摘心及摘葉等工作。對一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月季、扶桑、一品紅等可進行重剪,疏去枯枝、病蟲枝以及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條。對二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杜鵑、山茶、迎春、梔子等,通常只需剪去病殘枝和過密枝即可。
水肥管理早春給花卉施肥,應掌握「薄肥少施,逐漸增加」的原則,應施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次數要由少到多。春季施肥時間宜在晴天傍晚進行。
早春澆水也要注意適量,應見干見濕,不可一下子澆得過多。晚春氣溫較高,陽光較強,蒸發量較大,澆水宜勤,水量也要增多。總之,春季給盆花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切忌盆內積水。澆水時間宜在午前進行,每次澆水後都要及時鬆土。
繁殖春季是盆栽花卉扦插、分栽、播種的最佳時期。如月季、天竺葵、迎春、石榴等,可剪取健壯枝條進行扦插;蘭花、文竹、吊蘭等,可進行分株繁殖;如含羞草、鳳仙花、牽牛花、串串紅、孔雀草、萬壽菊、五彩椒等草本花卉,可用撒播或點播進行繁殖。
病蟲害防治春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但也是病蟲害開始繁衍的時期,所以要勤檢查、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春季常見的害蟲有各種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等;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銹病、黑斑病、黃化病。瓜葉菊、大麗菊、鳳仙花、月季等易得白粉病;垂絲海棠玫瑰、芍葯、竹等易得銹病;桃花、月季、梅花等易受蚜蟲危害;山茶、石榴、杜鵑、月季、木槿、丁香、海棠、萬年青等易受介殼蟲危害,要提早防治。

❷ 畢業論文:盆栽菊花的栽培技術

相關範文:

廣東年宵盆栽菊花生產技術初探

摘要:對廣東春節盆菊生產中的品種、成本、營銷和生產管理技術進行了初步總結,主要對補光控花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文對應節生產菊花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年宵花;盆栽菊花;生產技術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她色、香、姿、韻俱全。在廣州和廣東的迎春花市中,菊花歷來是傳統花卉中不可缺少的應節花卉,和年桔、聖誕花、大麗花、杜鵑等成為年宵花中的主角,持續花期長達20天以上,在布置花壇、花境、花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廣東是時花生產大省和強省,其中菊花的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廣州芳村、順德陳村、中山小欖等地,大部分花農在年宵花選擇上仍然會以菊花為主要的生產和銷售品種之一,但鮮見有系統的學術論文進行總結和研討,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就菊花生產和經營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1、廣東地區主要菊花生產品種。

因為盆栽菊花售價不高,利潤較低,很少有科研機構願意進行科研生產和技術革新工作,主要以花農的傳統栽培方法為主。主要的生產品種約20個(以廣州地區的俗稱為主,非正式學名分類,文字為音譯,部分可能不標准),有黃色類的板臘黃、台黃、黃秀鳳、寧波黃、無錫黃,紅色類的台紅、東莞紅、黃心紅、牡丹紅、滿堂紅、花貓菊、光頭紅,白色的大白蓮,金色的麗金,綠色的綠綉球,其它色的一點金、一點銀、十八小姐等。按花徑的大小區分,大花類的有寧波黃、牡丹紅、綠綉球、大白蓮,小花類的有滿堂紅、黃心紅、花貓菊、光頭紅、一點金、一點銀,其它為中花類。一般市場比較好銷和栽培比較多的品種主要有:板臘黃、台紅、麗金、綠綉球、黃心紅。

2、盆栽菊花的成本和收益情況。

據測算,每生產一盆五寸花托的盆菊花成本約為2.00-2.50元,主要開支包括有菊花苗(每盆3株)0.45元,花盆0.40元,電費0.10元,竹子(每盆平均8支)0.20元,肥料0.30元,農葯0.20元,塘泥0.10元,人工費0.50元,水費0.20元,地租0.05元,各地情況不同,開支情況會略有出入。一般每個熟練工人平均可管理盆花約15000盆以上,每月工資約400-800元。

花農一般在進入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後,開始在生產花場內大量出售所栽種的年宵菊花給商販,在農歷廿十至廿八為銷售最旺季,只有部分未能售出的才會運到花市中擺攤,故在嶺南花卉市場、廣州花卉博覽園和陳村花卉世界很少能見到盆栽菊花出售。廣州芳村這幾年的盆花批發價(以七寸盆計)為2.50-5.00元(陳村和中山約為4-6元),以3.00-3.50元成交的最多,每盆約產生毛利0.50-2.50元,其中麗金菊又往往比其它品種售價略高0.50-1.50元。如果沒有異常的天氣,菊花花期適時,產量豐收,價格會偏低;而當氣候異常,菊花花期偏遲或偏早時,花價會上升不少,這種「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模式使花農難以預料收益。隨著各地工業用地大量擠占農業用地,不少花農不得不移師花都、南海等地租地種植,花價估計會逐年有所上升。以每市畝可生產成品盆花約為4000盆計,每畝則可盈利約為2000-9000元不等。而商販將盆花運到當地花市上銷售時,售價一般為5.00-8.00元,每盆毛利約為1.50-4.50元,很明顯流通環節通常比生產環節更能賺錢。

3、冬季盆栽菊花的生產原理。

大多數菊花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條件下(小於12小時光照,連續暗期12小時以上)才能開花,如秋菊的自然花期就在11-12月;在長日照條件下(日照17小時,連續暗期7小時)是不會開花的,如4-8月,菊花只進行營養生長,無法進行花芽分化和開花。菊花的營養生長期最好能處於日長夜短的長日照條件下完成,待長至一定高度後(如35CM以上),才進行短日照處理,以誘導花芽分化和開花。在秋冬季為了阻止花芽的形成,必須人工加光來延長日照,促進營養生長,抑制花芽分化。

中國的農歷春節一般都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間,這「反季節」栽培的菊花,即使營養生長未達到一定的大小,也會形成花芽開花,並不能達到商品化質量和滿足使用要求。生產應節春節菊花的最好的辦法是在晚上加光,以中斷連續黑暗,使兩個暗期都小於7小時,促進營養生長。等到用花前約70-80天,才停止補光,讓菊花正常進行生殖生長,孕蕾和開花。

4、盆栽菊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

4.1品種選擇。選擇生長期短,株型較矮,通過人工長日照補光處理後仍能正常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在比較低的溫度下能很好地進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誘導日數短,花蕾發育良好,開花齊全一致;菊株較耐寒,低溫下生長良好,花器不容易受凍害的品種。

4.2扦插育苗。距春節前120-150天,在天晴,有陽光,露水已干時,在菊花母株苗床中,選用經過多次摘心後萌發的健壯側芽中剪取7-10CM嫩枝,在蔭涼下等葉片略萎焉後,摘去下部2-4枚葉片,捏一個約1CM的小土球,包住莖節基部,插入粗砂中,保持濕潤、蔭蔽,做好殺菌防病措施(可噴好生靈殺菌),一般在半蔭環境下,約經10-15天生根(氣溫高則生根快),發根後應盡早在一周內移植栽培。如用生根素處理,還可以提前生根,而且出根比較齊,比較多。一般在砂床扦插的十多天時間是不需要補光的,因為摘心後10-15天短日照,尚未促進花芽分化,而在苗床是要燈照補光的。

4.3上盆定植。春節盆菊的從定植至開花一般需110-140天,即在中秋節前後定植,最遲可推遲到農歷九月上旬或中旬。七寸花托盆栽一般2-4株/盆,中秋栽的可以2株/盆,九月上中旬定植的3-4株/盆。栽培基質要求富含有機質的壤土,能很好地保水、保肥、透水和透氣,原種過菊花的土壤不能輪用,廣東一般用塘泥配以谷殼、木糠、花生殼、煤渣、泥炭土、腐熟的雞糞等二種或多種基質。裝盆時下部排水孔應按人字形法放好疏水瓦片,不能堵塞,裝泥至花盆的7-8成滿即可,每立方米培養土可上七寸盆約400盆,燈照補光時期擺放時可以密排(有條件的可以在下部墊磚塊或花盆疏水),22-25盆/M2(不含路),17-19盆/M2(含45CM的通道)。定植時將盆土淋濕,用竹支在盆面插洞後再栽種菊苗,栽完後淋足定根水,定植後一周內應噴殺菌劑防病一次。栽後要蓋遮陽網3-7天,防止秋天的太陽光灼傷菊苗,然後轉入正常管理。

4.4淋水灌溉。菊花屬強陽花卉,性喜濕潤忌水漬,澆水過多易使菊株徒長,莖節伸長,葉片稀疏,爛根直至死亡,雨後應及時排除花盆內積水;澆水不足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葉片枯黃,腳葉脫落,甚至會使花芽分化提前完成,花期偏早。掌握見干見濕,干透濕透,不幹不澆,澆要澆透的原則,一般晴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天氣寒冷時宜在早上天氣稍暖後才澆水。小苗耗水量少,要控制澆水,尤其摘心後控制澆水可使腋芽飽滿,待出芽後和營養生長旺季、含蕾發育、花蕾顯色後都要逐漸加大澆水量。花朵展開後,澆水時應盡量避免澆在花上,以免引起腐爛。

4.5肥料施用。施肥方法可以干施,液施或者葉面施,從定植後一周開始,每7-10天施一次,營養生長期追肥時施用氮肥為主,如尿素、發酵豆餅水;轉向生殖生長後應增施磷鉀肥,如復合肥、骨粉、磷酸二氫鉀等。也可在營養生長旺季和孕蕾期進行葉面施肥,每7-10天/次,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將葉的雙面噴灑均勻,濃度一般為尿素液0.1%-0.2%,過磷酸鈣液1%-3%,磷酸二氫鉀液0.2%-0.5%。施肥時如天氣乾旱,施肥宜淡次數要多;如天氣寒冷潮濕,施肥宜濃肥次數要少。施用時盆土要稍干,肥料切勿濺污葉片,如有污染應及時用水沖洗,以免落葉。發現葉片過大、肥厚,色濃綠,甚至卷邊下垂,則肥料過多,應控制肥料;如葉片瘦小而色黃,施肥不足,應追施肥。

4.6摘心抹芽。摘心可促進側枝生長,達到預期開花的朵數,可控制菊株的高度和適當延遲花期。凡早摘心的菊花節間短,分株低,可使株型美觀,生長粗壯。年宵菊花定植後至開花一般摘心二次(春節前100天定植的摘心一次,節前120-135天定植的可摘心2次,節前135-150天定植的可摘心3次),第一次在定植後10-15天,苗高15-20CM,有6-7片葉時進行,留基部3-4片葉;第二次在距春節90-100天時進行,腋芽萌發長有側枝5-6片葉,在側枝上留2-3片葉後摘除頂端。一般每株苗摘心一次可萌發枝條2-3條,開花2-3朵,摘心二次有枝條4-6條,開花3-5朵,如果每盆3株,摘心二次,則每盆有枝條10條以上,可開花8朵以上。當最後摘心後的側枝長至15-20CM時,選擇生長勢相當,高矮一致,位置勻稱的枝條保留,除去過於強、弱、高、矮的枝條,葉腋間不斷萌發的新芽也要隨時抹除。廣州地區花農根據實際經驗,往往會在停止補光後,對麗金、黃心紅等進行摘心,俗稱「掃頂」,可以使株型和花期比較整齊、統一。少量品種(如黃心紅)或少量盆花因個體差異,對光照強度要求高,補光燈照期間會發生花芽分化,出現花蕾或出現柳葉(不再長高),應及時從基部進行摘除,讓其重新萌發新芽。

4.7病蟲防治。在濕度大、光照弱、通風不良時最易發生病害,如白粉病、葉斑病、銹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可用粉銹寧、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好生靈等防治。菊花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蠐螬、線蟲等,可用氧化樂果、樂果、敵百蟲、馬拉松、萬靈、殺蟎劑等防治。防病蟲應以預防為主,即使未發現病蟲危害,也要每10-15天進行一次預防。實際經驗證明,在盆中施放3%呋喃丹顆粒劑可防治蚜蟲、線蟲等,基本不會有害蟲發生,殘效期長達40-50天。

4.8插竹綁扎。在停止電燈補光後,當菊株長至35CM以上,有花蕾可見,距春節還有60-30天時就可以進行插竹和綁扎了。綁扎前盡量選擇在澆水前或中午前後菊株略萎蔫時進行,以免折斷枝葉。一般大花類(如牡丹紅、寧波黃)的需插竹約60CM,中花類(如板臘黃、台紅、麗金)的需插竹約40-50CM,小花類(如黃心紅、一點金、滿堂紅)的一般不用插竹。廣東地區一般流行每盆插竹8支,將截好的小籬竹插入盆土中,將枝條分布均勻,用細鐵線綁好,分上下二道進行綁扎,讓花梗緊貼支柱竹。進行插竹和疏盆後,加上工作通道可擺放盆菊7-8盆/M2(不含路時9-10盆/M2)。菊花出圃時應剪去過長的竹支,使頭狀花朵略高於竹子頂端。

4.9疏蕾。為達到使用要求,一般大花類的盆菊都需要進行疏蕾,如寧波黃、牡丹紅、綠綉球等,使養分集中於主蕾。時間以主蕾有豌豆大小時,按用花要求,自下而上陸續剝除側蕾(可酌情留1-2個預備蕾,當確認主蕾發育正常,又未受到病蟲危害時,再去除預備蕾),一般每枝花留三個花蕾。多本菊可利用留預備蕾的辦法,調整花朵大小和花期,使花朵整齊,大小一致。花朵小的品種一般不疏蕾,如黃心紅、一點金、滿堂紅等。

4.10花期控制。這是栽種冬菊最為關鍵的技術。

4.10.1菊花正常花期在秋季,於11月中下旬開放。廣東地區地處北回歸線附近,一般進入8月下旬(處暑節氣)後,日照時間縮短,轉入短日照,約經40天完成進行花芽分化,(肉眼看不見),再經約40天花芽長大、孕蕾、顯色、開花,故短日照之後約80天菊花便可孕蕾開花。

4.10.2補光延遲開花。延遲至1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的春節年宵菊花,為了阻止尚未完成營養生長的菊苗在短日照條件下形成花芽,必須用人工補光的方法來延長光照,在人工製造的長日照條件繼續營養生長,抑制開花。

補光時間:一般在花秧上盆定植後,即要開始進行補光,同時地栽的菊花母株也要進行補光。一般補光4小時,以晚上10-2時補光為最好效果,可用微電腦時控開關自動控制開啟和關閉。在晴天、陰天、小雨天均燈照,大雨天可暫停一二天,燈泡若有燒壞或不亮時要及時更換。 因此在菊花栽培區入夜後的7-10時,燈火通明的景觀即是人工為菊花進行補光。

電燈安裝:用竹桿作支柱,接220V照明用電,室外電線用銅芯聚氯乙烯絕緣軟電纜(BV)連接,選用螺口防水白熾燈泡(36V,40W或60W),用串聯法聯接,比較省電,5-6個/組(電壓低時可接5個),燈距3M*3M米,燈離盆面高1.5-1.8米,平均100-120盆/燈。

停燈時間:中秋節後種植的年宵菊花一般補光40-60天不等,至春節倒數前65-80天時停燈(即農歷十月中下旬)。各主要品種停燈後至春節開花所需的天數匯總如下:牡丹紅、花貓菊、綠綉球、黃秀鳳80天;無錫黃78-80天;滿堂紅75天;台紅73-75天;麗金70天;光頭紅、寧波黃68-70天;板臘黃65-68天;一點金、黃心紅63-65天。

如氣溫比較低或地處粵北,可適當提前2-3天停燈。如果想延遲到元宵甚至3-4月才需要用花,可依以上停燈時間依次順延便可實現,但只有板臘黃、黃心紅、台紅、東莞紅等品種能實現在3-4月仍能開花,其它品種不能形成花芽或不能正常生長,可能與氣溫和日照不同有關(未作深入研究)。

花期調控:因天氣、水肥、補光時間等原因,可能會使調控的花期出現或先或後的誤差。如發現花期太遲,可噴赤黴素或者植寶素進行催花;如花期太早,可在花蕾顯色前噴矮壯素(B9)2-4次(一般噴一次B9可推遲花期約7-8天),一周一次,同時多澆水、適當蔭蔽等方法可適當延遲開花。另外,寧波黃和牡丹紅因植株比較高,可用B9進行矮化,方法是在苗高20CM時噴一次B9,第二次在有花蕾時進行。

綜上所述,年宵花中盆菊的栽培技術主要是花期調控,選擇合適的品種,中秋節前後種植,晚上進行人工補光,加強肥水和病蟲管理,後期進行綁竹、疏蕾,便可產出應節菊花。但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應用並不多,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機構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使菊花生產能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❸ 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

關於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

花卉植物在園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花卉可綠化、美化環境,調節室內濕度,做室內陳設,調節室內小氣候,還帶來了家庭園藝的樂趣,花卉還可應用於花壇、花境、作立體裝飾、打造岩石園與水景園等。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達1米。塊根植物,根肥粗,倒圓錐形,黑色或黑褐色。主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無毛或疏生細柔毛,節稍膨大。種子內的胚乳白色,細膩,是天然的理想化妝品。種子千粒重109克左右。根紡錘形,肉質,表面棕黑色。

關鍵詞:花卉、欣賞、生活、醫葯

紫茉莉是我最熟悉的花卉,無論是在老家的老院還是此刻宿舍的陽台都種有它,不過因為其傍晚開花,生活中我們稱它「夜來香」。在老家的時候我曾做過一個實驗:我從種子發芽之後就只留其頂芽去其側芽,用竹竿扶正,使其高度突破了2米,但這畢竟是我有意為之。不同的生長環境其高度就不同,比如說我宿舍陽台上的那盆現在不到20厘米就有花蕾了。此還是從專業的角度介紹一下它:中文學名:紫茉莉

別名:

草茉莉、野茉莉、胭脂花、潮來花、狀元花、茉牛花、夜嬌嬌、地雷花、粉豆花、官粉花、夜來香、夜晚花、洗澡花、煮飯花、燒湯花、晚茶花、夜飯花、丁香葉、苦丁香、葉丁香、野丁香、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石竹目

科:紫茉莉科 屬:紫茉莉屬

花色:白、黃、紅、粉、紫

花果期:6~11月

花卉形態:

茉莉花無花冠,花萼呈漏斗狀,形如小喇叭,邊緣有波狀淺裂,但不分瓣。雄蕊5,花絲細長,常伸出花外,花葯球形,花柱單生,線形,伸出花外。花常數朵簇生枝端。萼片呈妝品可以治粉刺亦可潤膚,我有親身試驗過 的,據查閱《紅樓夢》中的平兒也用過。 花卉欣賞: 通常在我賞花的時候並不局限於其外觀,更多時候我是帶 著感情去賞花的'。就像紫茉莉一樣,它並不是最漂亮的花卉, 但它卻是我最喜歡的花卉之一。好像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我家 的院子里就種有這種花, 當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它就是紫茉莉。 小時候我很臭美,經常摘下它的花戴在自己的頭上。迎著花開 進入夢鄉,一早起來又是它給我帶來新一天的希望。我記得最 浪漫的事就是夏日的晚上,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伴著花香數星星 看月亮。時間久了,當我身處異地看到它時,總會不自覺的想 家,宿舍陽台上的那幾盆紫茉莉就是我從家裡帶來的花種種下 的,養著他大概我也不僅僅是為了觀賞吧。

花卉的觀賞形式很 多,可觀花、觀葉、觀果、觀根、觀莖。而多數花卉有不單單 是「花瓶」,它們也有各自的葯用價值,就拿紫茉莉來說其性 平、微寒,味甘苦、無毒。有利尿、瀉熱、活血散瘀的功能; 可治淋濁、白帶、紅崩、肺癆吐血、癰疽發背、疥瘡、葡萄瘡 等疾病。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化學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機酸及大量澱粉。花含多種甜菜黃 素等黃色。 葯理作用:紫茉莉性平、微寒,味甘苦、無毒。其功用主要是 利尿、瀉熱、活血散瘀;可治淋濁、白帶、紅崩、肺癆吐血、 癰疽發背、疥瘡、葡萄瘡等疾病。根也被稱為入地老鼠,對皮 膚、粘膜有刺激性。花在晚上吐出濃郁的香氣,可麻醉及驅除 蚊蟲。同屬植物多花紫茉莉之水提取物,在初步動物篩選試驗 中有抗腫瘤作用。 功用主治:利尿,瀉熱,活血散瘀。 治淋濁,帶下,肺勞吐 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去風,活血。治乳癰,白濁。利 小便,消水腫。治婦女紅崩、白帶,疔癀,損傷及接骨。解熱, 緩下,破瘀,調經。治肺勞咳血。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 淋及女子崩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鮮者 25~50g)。 外用:搗敷。 選方如下:

① 淋濁、白帶: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兩(去皮洗凈切片),茯苓 三至五錢。水煎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葯》

② 治白帶: 白胭脂花根一兩, 白木槿五錢, 白芍五錢。 燉肉吃。 《貴陽民間葯草》

③ 治紅崩:紅胭脂花根二兩,紅雞冠花根一兩,頭暈葯一兩, 兔耳風五錢燉豬腳吃。《貴陽民間葯草》

④ 治急性關節炎:鮮紫茉莉根三兩。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 寒加豬腳。《中草葯手冊》

⑤ 治癰疽背瘡: 紫茉莉鮮根一株。 去皮洗凈, 加紅糖少許搗爛, 敷患處,日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葯》

結課總結: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收獲頗多,今後我要做有心 的賞花人,賞花不僅是看看它華麗的外表,還需知道它的屬性 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地區、觀賞價值、葯用價值等。通過對 花卉的學習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它賜予了我們太多 的瑰寶,我們不能無知的浪費掉。我要更加用心的去學習和利 用。

參考文獻:《草花譜》、《植物名實圖考》、《滇南本草》、 《晚飯花集》、《紅樓夢》、《福建民間草葯》、《貴陽民間 葯草》、《貴陽民間葯草》、《中草葯手冊》、《福建民間草 葯》等。

;

❹ 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2)

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篇二
玫瑰與糧食蔬菜間作種植研究

摘要玫瑰與蔬菜、糧食間作田間試驗研究表明,玫瑰花與糧食蔬菜間作經濟效益是單植玫瑰的1.5~6.0倍,從地力、空間和時間3個方面分析了間作成功的機理;篩選出的7種優良模式,可在不同的條件下推廣應用於生產。

關鍵詞玫瑰;糧食;蔬菜;間作;效益

中圖分類號S685.12;S34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3-0119-01

oftheRose

WANG Gui-fang 1GUO Yong-lai 2ZHANG Jing-ju 2

(1 Pingyin Meteorology Bureau in Shandong Province,Pingyin Shandong 250400; 2 Pingyin Ros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The experiment about intercrop the vegetable and grain in the field of the ros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was 1.5~6.0 times as planting the rose only,mechanism of the successful intercrop was analyzed from the land proctivity,space and time.The seven kinds of good modes which had been chosen could be applied to proction.

Key wordsrose;grain;vegetable;intercrop;benif

玫瑰是重要的香料植物,具有廣泛的用途,可釀造玫瑰酒、腌制玫瑰醬、提取玫瑰油,玫瑰花蕾入葯、作茶飲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玫瑰又具有抗逆性強、易於管理的特點,因此玫瑰的種植面積愈來愈大。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種植效益,筆者在總結群眾多年玫瑰間作[1-2]種植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14種種植模式的對比研究,篩選出了7種優良間作模式,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甘藍品種為中甘1號;西紅柿品種為強豐;馬鈴薯品種為泰山1號;白菜品種為豐抗70;西瓜品種為鄭雜5號;水蘿卜品種為魯蘿卜4號;油菜品種為勝利;小麥品種為魯麥13號或陝7859;大豆品種為魯豆7號;甘薯品種為徐薯18號;玉米品種為魯玉3號;穀子品種為魯谷7號;花生品種為海花1號;大蔥為章丘大蔥;大蒜為蒼山大蒜。供試玫瑰為五年生嫁接重瓣紅玫瑰(Rosa rugosa cv. Plena)。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平陰縣玫瑰鎮附近,為低山丘陵台地,土層深厚,具水澆條件。土壤為碳酸鹽褐土,含有機質0.9%、全氮0.07%、全磷0.11%、鹼解氮36.5 mg/kg、速效磷7.7 mg/kg、速效鉀74 mg/kg。玫瑰密度1.0 m×2.5 m,冠幅1.2 m,株高1.5 m,南北向栽植。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14個處理,每處理面積為333 m2,2次重復。在玫瑰行兩側各留60 cm作為營養保護帶,中間1.3 m做畦進行間作處理,施肥、澆水、病蟲防治等管理按常規進行。

1.3.1玫瑰與蔬菜的種植模式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玫瑰間作甘藍、西紅柿(S1),1月下旬進行溫炕育苗,2月下旬將小苗移入陽畦內進行二級育苗,3月中旬帶土移栽入玫瑰行內;每畦栽3行,株距40 cm,栽後搭上塑料小拱棚,4月中旬撤棚;5月下旬甘藍收獲後,按每畦2行栽植西紅柿,株距30 cm。玫瑰間作馬鈴薯、大蔥、大白菜(S2),選用脫毒馬鈴薯,於2月中旬用10 μg/mL的赤黴素浸種30 min後,放置室內晾乾,沙培催芽,3月上旬按每畦2壟點種,株距30 cm;6月中旬收完馬鈴薯後,在2壟中間挖溝,按5 cm的株距栽植1行大蔥;9月上旬,在大蔥兩側按50 cm的株距各栽植1行大白菜。玫瑰間作西瓜、水蘿卜(S3),3月中旬按40 cm的株距點種1行西瓜,點種後覆蓋塑料薄膜;7月中旬按20 cm的株距點種2行水蘿卜。玫瑰間作油菜、芥菜(S4),10月上旬按40 cm的行距每畦播種2行油菜,翌年7月下旬按20 cm×50 cm的株行距點種2行芥菜。

1.3.2玫瑰與糧食的種植模式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玫瑰間作小麥、大豆(L1),於10月上旬按20 cm的行距每畦播種6行小麥;於6月中旬按30 cm的行距播種4行大豆。玫瑰間作小麥、夏甘薯(L2),小麥種植同前;小麥收獲後相距70 cm整2趟甘薯壟,按25 cm的株距進行栽植。玫瑰間作小麥、夏玉米(L3),小麥種植同前;5月中旬在小麥中間按40 cm×40 cm的株行距串種玉米。玫瑰間作春甘薯(L4),4月中旬,按30 cm×70 cm的株行距每畦栽植2行甘薯。玫瑰間作小麥、晚谷(L5),小麥種植同前;小麥收割後滅茬整地,按行距30 cm每畦播種4行穀子。玫瑰間作春花生(L6),4月下旬按20 cm×30 cm的株行距,每畦點種4行花生。

1.3.3玫瑰與糧食蔬菜的種植模式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玫瑰間作小麥、大蔥(LS1),小麥品種選陝7859,10月中旬播種,6月下旬按7 cm×60 cm的株行距,每畦溝植2行大蔥。玫瑰間作小麥、水蘿卜(LS2),小麥種植同前;7月中旬按20 cm×60 cm的株行距,起壟點種水蘿卜。玫瑰間作大豆、菠菜(LS3),4月中旬按30 cm的行距播種4行大豆,大豆收獲後於10月上旬整畦,撒種菠菜。玫瑰間作大豆、大蒜(LS4),大豆種植同前;寒露前種植大蒜,密度12 cm×30 cm。

玫瑰行間不進行任何間作作對照(CK),其他管理相同。

2結果與分析

2.1生長情況

各種間作物的生長情況均表現良好。西紅柿坐果率高,(下轉第125頁)

(上接第119頁)

果形好;大蔥生長旺盛,蔥白比例高;馬鈴薯一級薯塊率達到70%。小麥和穀子莖稈粗壯,顆粒飽滿,無倒伏現象,這是因為玫瑰為其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花生和大豆植株長勢雖好,但結果情況不如一般大田,靠近玫瑰的邊行結果明顯減少,飽滿果率也顯著降低。這是因為花生和大豆系喜光植物,玫瑰遮蔭使其光合產物積累減少,玫瑰植株較高,阻礙了空氣流通,也有一定影響。玉米長勢健壯,結果情況好於大田,但由於其植株較高,對玫瑰遮蔭較多,影響玫瑰生長較大。甘薯較一般大田差別不大,但其旺盛生長期易攀附玫瑰,影響玫瑰生長。

2.2經濟效益

從表1可以看出,14種處理的經濟效益較CK均明顯增加,處理間差異也十分顯著,效益高者是CK的6.0倍,效益最低者也為CK的1.5倍。從3種種植模式看,以間作蔬菜效益最高,間作糧食作物效益最低。但是,間作蔬菜工作量大、用工多、肥水條件要求高,同時還要求一定的技術條件;相比之下,間作糧食作物省工省力、肥水及技術條件要求均較低;糧食和蔬菜混合間作,其效益等各方面均介於二者之間。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機理分析

玫瑰間作成功的機理有以下3方面:一是合理分配地力。在距玫瑰根頸60 cm處,調查了3株嫁接玫瑰垂直剖面的根系的數量,調查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嫁接玫瑰根系分布深廣而且比較集中,距根頸60 cm處,75%的根系分布在20 cm土層以下,而蔬菜和糧食作物的根系則絕大部分分布在20 cm土層以上,這就避免了玫瑰與間作物互相爭水爭肥的矛盾。二是合理利用空間。玫瑰屬灌木,自然高度在1.8 m左右,冠幅在2.0 m左右,可以通過整形修剪,把玫瑰控制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一方面給間作物讓出空間,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玫瑰開花部位外移,更便於採花。在間作物的選擇上,應選矮稈作物,以減小對玫瑰的影響。玫瑰與間作物還可以相互利用,例如大蔥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生長旺盛,蔥葉鮮綠,病蟲害少。玫瑰遮蔭,溫度降低,可提前播種水蘿卜,提前出售,增加經濟效益。玫瑰可作防風牆,使間作物不易倒伏,還可阻擋病蟲害的傳播。間作物覆蓋玫瑰行間,可減少地表水分蒸發並可防止雜草滋生。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還可固氮,增加土壤肥力。三是時間分配合理。選擇早春的馬鈴薯、春甘藍,晚秋的大白菜及冬小麥,其主要生長期正是玫瑰葉面積系數較小的時期,能夠充分地利用空間和光能。

3結論與討論

在玫瑰與蔬菜的間作模式中,以間作甘藍、西紅柿和間作馬鈴薯、大蔥、大白菜效益最高;玫瑰和糧食的間作模式中,以間作小麥大豆、小麥夏甘薯和小麥晚谷效益較高;玫瑰和糧食蔬菜的間作模式中,以小麥、大蔥和小麥、水蘿卜效益最好。這7種種植模式可作為優選模式進行大面積推廣。玫瑰屬天然香料植物,種植效益受市場影響較大,進行間作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3-4],又可以降低種植玫瑰的風險。玫瑰效益好時,可少間作或不間作,充分利用空間使玫瑰立體開花;玫瑰效益差時,可重剪玫瑰,留出較多的空間進行間作。也可採用大行距栽植玫瑰,使間作物佔用較大的空間,這樣有利於實現機械化[5-6]。

4參考文獻

[1] 余麗莉,庄文彬,董須光.玫瑰茄在漳浦縣的種植表現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07(2):27.

[2] ROY A R,王五湖.玫瑰茄間作油料和豆類作物的效果[J].熱帶作物譯叢,1991(4):43.

[3] 鄭潤芳,平金嶺,劉洪�,等.鶴鄉玫瑰栽培及擴繁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0(6):24.

[4] 劉恆德,杜琳輝,排孜來提・托合提,等.和田地區食用玫瑰種植現狀調查[J].農村科技,2009(6):119-120.

[5] 侯傑.多季玫瑰生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9(3):40-41.

[6] 畢敏.白玫瑰栽培技術要點[J].農村實用技術,2010(6):51.


看了“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玫瑰花的繁殖方法 玫瑰花的栽培方法

2. 水養玫瑰花怎麼養 玫瑰花的栽培步驟

3. 小麥的種植方法介紹

4. 關於玫瑰與愛情的短文章
5. 關於園藝技術論文範文

❺ 如何養殖好花卉論文

你不懂這些花卉養殖技術還想養好花卉?快和小編一起學習花卉*壤處理、播種、移植等這些基礎花卉養殖技術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養殖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但是想養好花卉可不是那麼簡單,*壤處理、播種、移植這些基礎的花卉養殖技術都是花農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下面小編就和您講講花卉種植技術。

(一)掌握*壤處理技術

花卉健康生長的條件之一就是*地,有了厚實的*壤,又能夠通暢地排水、環境條件適宜,同時具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就能保證花卉正常生長。大部分在露地上生長的花卉要求*壤的PH值為7.0,也就是*壤呈中性,而暖棚中的花卉則需要呈酸性的*壤。

花卉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中大量元素有3 種:氮、磷、鉀;次要元素有3 種:鈣、鎂、硫;微量元素有鐵、鈹、銅、鋅、錳和氯。

(二)把握播種技術細節

播種是花卉栽培、種植的初始階段,也是花卉能否健康生長的關鍵點,必須高度重視。就播種階段來說,要做好三方面工作:耕地、整地和做畦。

耕地:分春耕和秋耕,耕地的深度應設置為20~40 cm,不能太深。

整地:通過打碎、翻地、整理雜物等手段保持*壤的通透和疏散,在此過程中還要把握*壤中的水分含量,打造出適合花卉種植的*壤墒情。

播種:影響花卉栽培的技術,也影響花卉後期的生長。所以,要注意把握花卉的播種時間和播種方式。

(三)做好間苗、移植

間苗:播種後,如果出苗太稠密就需要間苗來擴大株距,以此來保證花苗的良好生長。要注意的是間苗不可過遲,否則會引起徒長。

移植:分兩個步驟:「起苗」和栽植。

起苗:是把花苗從苗床起出。

栽植:分為定植與假植。定植:幼苗栽植後不再進行移植;假植:幼苗栽植後過一定時間的生長,還要再次進行定植。

(四)加強施肥管理

合理的施肥和適量的澆水是花卉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基肥一般在花卉種植前期施加,是花卉生長的基礎性的肥料;在花卉生長過程施加肥料稱為追肥,追肥是為了保證花卉生長所需的充足營養。

(五)勤於除草

雜草會與花卉爭奪養分,妨礙其健康生長,而且還是病菌和害蟲的繁殖基地。因此,在花卉生長過程中還要注意除草,為花卉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

(六)修剪枝幹

剪除病枝、枯枝、殘枝,也是重要的環節。這樣可以避免花卉的二次感染,一定程度的減少病菌、害蟲的數量。

(七)防病蟲害

為了避免花卉遭受蟲害的入侵,要選一些適合的葯物適時、准確、安全、合理的用葯,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加強各種病蟲害的防治。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花卉種植技術,可以看出花卉養殖並不是澆澆水那麼簡單,掌握必要的花卉養殖技術,才能將花卉養殖的越來越好。

❻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論文】 花卉無土栽培發展方向

花卉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花卉,而是根據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各種養分,完全用營養液培埋拆鍵養,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花卉無土栽培技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論文篇一

淺談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花卉無土栽培和土壤栽培,指出了花卉無土栽培的優勢,概述了花卉無土栽培的常用方法和適宜花卉品種,重點分析了基質選擇和基質消毒處理,介紹了營養液配製方法,日常管理應注意的澆水、溫度、酸鹼度、營養素控制等細節,恰到好處地推廣應用這一新技術。

【關鍵詞】花卉;無土栽培;基質;營養液;管理

花卉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花卉,而是根據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各種養分,完全用營養液培養,這種營養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養分、氧氣、溫度,使作物能夠正常生長並完成其整個生命周期,或用其他物質代替,做為培養基質或作為固定支撐物進行盆花栽植並使用營養液澆灌的一種栽培方法。無土栽培作為一項新技術已經推廣應用於花卉栽培領域。

1.與土壤栽培相比,無土栽培花卉的優勢

1.1 花卉長勢強、產量高、品質好

無土栽培是根據植物生長需要配製的營養液,植株生長速度快、長勢強,其產量高、質量好。無土栽培的盆花,明顯生長健壯、整齊,葉色濃綠,花多而大、色澤鮮艷,能提前開花且花期又長。

1.2 省水、省肥、省力、省工

無土栽培可以避免土彎巧壤灌溉水分、養分的流失,充分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耗水量大約只有土壤栽培的1/4-1/10,肥料利用率高達90%以上,且省去了中耕、整畦、除草等體力勞動,節省勞動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1.3 病蟲害少,可避免土壤連作障礙

無土栽培和園藝設施相結合,在相對封閉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避免了外界環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蟲對作物的侵襲,不存在土壤種植中寄生蟲卵及重金屬、化學有害物等公害污染。

1.4 有利於擴展農業生產空間,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作物生產擺脫了土壤的約束,荒山、荒地、河灘、海島,以及城市的樓頂涼台、陽台等空間都可以栽培,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潛力,有利於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2.花卉無土栽培的常用方法和適宜品種

2.1花卉無土栽培的常用方法

目前,無土栽培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固體基質培和水培,這兩種方法均可用於花卉的栽培生產。基質培包括砂(礫)法和混基法。砂(礫)法是以珍珠岩、砂粒(或礫石、玄武岩、蛭石、岩棉、浮石)、陶粒、玻璃纖維、煤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其它無機物為固定基質。混基法是將砂(礫)法所用的基質與苔鮮、蕨根、樹皮塊、沸石、樹蕨塊、椰子殼、鋸末、甘蔗渣等混合使用,該基質吸水(保濕)、通氣性強、最適宜於栽培肉質根花卉。水培法是花卉的根系連續或不連續地浸於營養液中的一種栽培方法。營養液在栽培槽內呈流動的狀態,以增加空氣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營養液。其中水培又分為營養液膜技術(NFT)和深液流技術(DFT)兩種。營養液膜技術(NFT)是指營養液以淺層流動的形式在種植槽中御春從較高的一端流向較低的另一端的一種水培技術。NFT的種植槽為軟質塑料薄膜製成,也可以用硬質塑料板、鐵板、木板或塑料管等製成。它具有造價低廉、易於實現生產管理自動化的特點。深液流技術(DFT)是指植株根系生長在較為深厚並且是流動的營養液層的一種水培技術。種植槽中盛放約5-10厘米甚至更深厚的營養液,將作物根系置於其中,同時採用水泵間歇開啟供液使得營養液循環流動,以補充營養液中氧氣並使營養液中養分更加均勻。深液流水培設施由種植槽、定植網或定植板、貯液池、循環系統等部分組成。

2.2花卉無土栽培適宜品種

適宜於無土栽培的花卉品種有:蕨類、喜林芋類、鳳梨類、龍血樹類、竹芋類、球根類花卉,以及吊蘭、吊竹梅、廣東萬年青、菊花、含羞草、香石竹、蘭花、文竹、鴨跖草、君子蘭、梔子花、金粟蘭、虎尾蘭、棕竹等等。

3.花卉無土栽培基質的選擇與處理

3.1花卉無土栽培所用基質的選擇

花卉由基質固定在容器內,保存水分和養分並供給花卉。因此基質最好採用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和排水性,同時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且不能含有有害物質的東西,應結合實際,就地取材。常用的無土栽培基質有:①直徑小於3毫米的砂粒,營養液一般以滴滾的方式進入砂中,供給花卉植物;②直徑大於3毫米的礫石、浮石、火山岩;③蛭石,含有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鎂、鉀,且不溶於水,具有良好的緩沖性;④珍珠岩,主要用於種子發芽,和泥炭、沙混合使用效果更好;⑤泥炭,保水性和透氣性都很好,可單獨作基質,也可與爐渣、珍珠岩混合使用;⑥此外,爐渣、磚塊、木炭、石棉、鋸末、蕨根、樹皮等物都可以作為基質使用,不過用前需要洗凈消毒。

3.2無土栽培基質的消毒處理

基質的長期使用,會滋生病菌,因此每次種植後只有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才能繼續使用。①葯劑消毒。用1升40%濃度的甲醛加水50升,按每平方米20-40升的用量施於基質,用塑料薄膜蓋24小時,然後掀開風干2周左右。也可用1%濃度的漂白粉溶液在礫培中消毒,將栽培床在溶液中浸潤半小時,然後用淡水多沖洗幾遍,以清除氯殘留。②此外,蒸氣消毒是比較簡單經濟的方法,把蒸氣管通入栽培床即可進行。

4.花卉無土栽培營養液配製

配製營養液所用的各種元素及其用量應根據不同地區所栽培花卉的品種及不同生育期來決定。可將市場上銷售的無土栽培營養液用水按規定倍數稀釋。也可以用下列配方自己配製營養液:①大量元素:硝酸鉀3克,硝酸鈣5克,硫酸鎂3克,磷酴銨2克,硫酸鉀1克,磷酸二氫鉀1克;②微量元素:(應用化學試劑)乙二銨四乙酸二鈉100毫克,硫酸亞鐵75毫克,硼酸30毫克,硫酸錳20毫克,硫酸鋅5毫克,硫酸銅1毫克,鉬酸銨2毫克;③自來水5000毫升(即5公斤)。將上述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分別用水溶解後配成溶液然後混合起來即為營養液。營養液無毒、無臭,清潔衛生,可長期存放。

5.無土栽培的日常管理

5.1澆水與溫度控制

在水培中,花卉植物從營養液中吸取氧,而氧的主要來源是通過營養液由高處自由落下而把氧氣帶入,為此一天要灌水5-6次,用多孔物質作基質的可減少灌水次數。幼苗期,營養液與種植床間要保持2-3厘米的孔隙,以利幼小根進入營養液。此外,應根據不同花卉的不同要求,控制營養液的溫度,因根系溫度對花卉的生長發育所起作用更大。

5.2營養液的酸鹼度控制

營養液的酸鹼度(pH)直接影響養分的狀態和有效性及在花卉植物體內的轉化,因此,只有控制好所配營養液的酸鹼度才能使花卉植物健壯生長。花卉生長所要求的pH因種類而異,通常在5.5-6.5之間。在管理中,可用pH測試紙進行測試。調配的營養液超過要求的pH值時可以用低濃度硫酸加以校正;如果低於要求的pH值時可以用低濃度的氫氧化鈉加以校正。

5.3營養元素的控制

在花卉植物的無土栽培中,如果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就會產生生理障礙,影響生長、發育和開花,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植物營養元素缺乏症狀見下表:

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銅等營養元素缺乏時就會出現一些症狀,我們應根據這些症狀及時診斷,並適時把缺乏的營養元素加入營養液中以滿足花卉植物生長的需要。

6.小結

花卉無土載培作為一項新的現代化農業技術,具備許多優點,發展潛力很大,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只有正確評價花卉無土栽培技術,充分認識其特點,才能對其應用范圍和價值有所把握,恰到好處地推廣應用這一新技術。[科]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花卉無土栽培技術論文

❼ 園藝專科花卉論文

園林,景觀與中國風景園林的未來

摘要:通過分析園林,景觀,風景園林等幾個術語的緣起,演變和優缺點,指出綜合性是風景園林學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國風景園林有著自己以辯證的綜合性思維和實事求是方法為傳統的特長.在擺脫封閉守舊文化環境的羈絆和掌握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後,中國風景園林必將超越以個人表現和分裂式思維為特徵的所謂西方工業時代景觀設計,再創輝煌.
關鍵詞:風景園林; 規劃設計; 討論; 術語; 創作方法; 未來

Garden, Landscape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Discussion; Terms;
Artistic Method; Future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origin, evolvement and merit of a few technical
terms such as gardens,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is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long time
traditional special features of its own dialectic integration and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methods. By getting away from the conservative and
self-enclosed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surpass the so-called western instry-ag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by personal performance and analyzing thought method, then
create its own glory again.
內容:1 問題的提出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能夠聽懂英語的人還很少,在一些學術會議上,許多英語專業人士將landscape
architecture(LA)翻譯成風景建築,而聽者則茫茫然;與此同時,我國台灣的一些學者已經正式將LA翻譯成景觀建築,於是我感到如何正確翻譯LA是一個大問題.受到程世撫先師教誨的影響,我寫了一篇文章,專門討論LA的翻譯問題[1],當時的重點是放在對architecture的理解上,主要闡述不能將architecture翻譯成建築,也不好將LA翻譯成園林,沒有太注意landscape,所以文中寫道"將landscape翻譯為風景或景觀是貼切的".兩年前我還在為用景觀學,景觀規劃設計之類詞彙代替園林學現象的出現而高興.

沒想到,隨即對landscape的理解出現了大麻煩,發生在2004年的一場大討論,促使我對景觀一詞進行認真的反思.現在,景觀建築或景觀學這個專業已經在許多學校成立,據說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對口.我還聽說有的工科院校學生高傲地對農林院校的人講:我們是搞LA的,而你們搞的是風景園林(指landscape
gardening,這是一種輕率翻譯,見後文).於是,本來以綜合性為優勢的一個學科,現在的分裂卻越來越大,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近來參加的多項招標和競賽評比使我深切地感到:新奇的創意,漂亮的平面構圖,成了奪標的不二法門,而這兩項對於改善實際的人居環境並沒有多大意義.同時,能夠真正改善人居環境的規劃設計本領卻被視為老土和過時,不再被學生和青年設計師甚至一些專家所重視.實踐的發展使我越來越覺得這絕不是一個好苗頭,晚說不如早說,以免後患無窮.
2 現代景觀設計的貢獻

2003年底,澳大利亞的貝思(Pace)出版有限公司匯編了一本《亞太景觀》(於2004年初出版),請我作序.我在其導言中寫道:"現代景觀設計帶給我們的變化,首先是觀念上的:宏觀的觀念,生態的觀念,構成的觀念,文脈的觀念,民眾參與的觀念等等;其次是創作方法上的:創意―布局―空間―構圖的設計路線,區域―邊界―路線―節點的思維方式,馬克筆,油畫棒,CAD的表現方法,金屬,玻璃,拉膜,塑料等現代材料和木材,岩石,黏土,鄉土植物等原始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一些現代光,聲,水,電技術的普遍侵入等等;所有這些凝結成五花八門的主義:現代的,後現代的,結構的,解構的,極簡的,高技的……,為景觀設計者提供了廣泛的創造可能性."我想,凡是經歷過20世紀中葉我國園林事業艱難而封閉的發展歷程的老同志都會同意,這一段文字是對改革開放後引進的現代景觀設計實事求是的贊語;那些接受現代景觀設計教育的人也會承認,這一段總結還是比較全面的.

但是,在導言的最後我又寫道:"經過打破堅冰,破除閉鎖,在廣泛地汲取了世界各地文化精華後,伴隨著中國經濟,文化長時間高速發展的罕有機遇,曾經創造過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古典園林的中國人肯定能夠開創出景觀建設的一片新天地."細心的讀者會想到,這段話的背後,隱隱透露著對所謂現代景觀設計的批評.
3 景觀一詞的來源與局限

景觀是什麼 景觀不像園林是個中國古語,它完全是個新詞,是20世紀初日本人對landscape的翻譯[2].現在看來,這個翻譯就像日本人把architecture翻譯成建築一樣糟糕.我曾多次講過,梁思成先生將architecture翻譯成營建學是正確的,囊括了規劃設計(營)和建築工程(建)所包含的各種學問[1].而反觀建築一詞,建和築都是同一個意思,同義反復,特別中文建築一詞還含有architecture詞義中根本沒有的建築物(building)的意思,更是導致了大量的混亂.

何謂景 景的本意是光,《說文》:"景,光也."段玉裁注:"光所在處,物皆有陰."有光必有影,光和影共同成就了象,所以景具有象的含義.何謂觀 《說文》:"觀,諦視也."諦的意思是審視.由此,觀也引申出景象的意思,王安石名句:"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所以景觀二字也有很大同義反復的成分,一般用一個景字已經足矣,如城景,街景,海景等.

解放前出版的《辭源》一書沒有收錄景觀一詞,解放後出版的《辭海》才有了對景觀的解釋,基本認定是個地理學的詞彙,指一種客觀事物.英文landscape的含義是視野中的一片土地.land是一塊地,-scape一說是源於-scope,一說是源於-ship,反正是"看起來"或"樣子"的意思,也就是景.在scape前面上land,硬譯成大地景觀或地景是比較准確的,翻譯成風景就生動起來,兼具信,達,雅的味道.當我們跟隨日本人把landscape不準確地翻譯成景觀時,就只剩下詞尾-scape,丟掉了前綴的land,必然會帶來一些後遺症.如把漢語的海洋景觀,城市景觀和街道景觀等硬譯回英語,就成了sea-landscape,
city-landscape和street-landscape,豈不貽笑大方!

英文的landscape源自德文的landschaft,而德文又源自荷蘭語,其原意是陸地上由一些住房,圍繞著住房的一片田地和草場以及作為背景的一片原野森林組成的集合[3].出於一個海洋民族從海上看到陸地的欣喜心情,當他們開始以審美和藝術的眼光欣賞這樣的一片土地時,風景的意義便出現了,隨之出現了風景畫.此後,作為自然科學的地理學和生態學先後採用這個詞為自己服務,使其成為一個失去主觀審美內涵的純客觀的詞,含義發生極大變化.因此有了景觀具有藝術,地理學,生態學3種含義的說法.
當英國人把landscape和gardening聯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gardening的概念,甚至以後和architecture聯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時,landscape始終採用著這個詞最早的風景的含義.英文landscape還沒有給人以強烈的唯視覺的感受,因為裡面有一個land成分,而且它自古就含有風景的意味.但漢字的景觀一詞卻有著強烈的唯視覺意味,因為它不再依附於土地和生命.順而推之,造景就是人工製造一片吸引或刺激眼球的東西.我想,這樣去理解所謂現代景觀設計的內核並無大錯,大多數教師,學生,設計師都在圍繞著這個核心孜孜以求地努力著,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景觀一詞已經非常流行,特別受到設計者的厚愛,並影響到廣大學生的學習傾向.但是,當景觀一詞普遍取代了風景園林的概念之後,顯然會帶來普遍的誤解,以為LA就只是造供眼睛觀看的"景",生活和生態都成為景觀的衍生物,成了次要的,附帶的東西.這種誤解已經帶來了很多危害,而且還將繼續帶來更多的危害.給我思想以巨大震動的是最近進行的佛山市中心公園的國際招標,在景觀概念的引導下,中標的竟是一個既不生態,也不人性,不理解室外空間,不懂遊人心理要求和行為規律,更不懂園林藝術基本原理的方案.

大眾傳播學告訴我們,望文生義是一般人的天性,可以定義景觀已經包容了生態的理念,就像也可以定義園林涵蓋了大地規劃一樣,但是廣大青年,幹部和老百姓怎樣理解又是另一回事.園林不是少數專家書齋里的研究對象,而是關系大眾的普及事務,我認為這類事物的術語標准應顧及群眾的理解,硬性規定是沒有用的.
4 園林的本質是一種境域

園林是什麼 從漢字字面上看,它是"園+林"的集合;從歷史上看,它是園池(園+池),園亭(園+亭),園山(園+山),林亭,亭台等眾多詞彙的最終代稱[4].顯然,光是一圈籬笆圍起一塊種花種菜的園子是不夠的,加上園林建築,山水,工程構築物和園林植物等才可稱為園林.為什麼一定要加上這些東西 因為除了眼睛看以外,我們的祖先需要的是一個生活條件美好的實際生活境域,包括夏涼,冬暖,遮雨,透氣,避風,向陽等,使我們不但看起景來眼睛舒服,而且我們賞景時所處地方(賞景點)的各種環境也舒服宜人,同時又具有文化意識和生活的功能.
其實外國人本來對此並不糊塗,我手邊有一部書: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風景,詩化般的園藝,為人類再造樂園》(原書名是The Poetics of
Gardens,園之詩,由麻省理工出版,不知書名為何作如此翻譯),作者是Charles. W.
Moore,他在序言中開宗明義地闡述人們造園是為了創造環境,改善生活,包括呼吸,飲食,繁殖,躲避風雨,利用聲音和氣味等方面.但是西方喜歡將事物分拆得七零八碎,使得他所舉的例子難免有顧此失彼的感覺.例如他將拙政園的總圖拆分為山水,種植,建築物3張系統圖,我就不明白這樣的拆分有多大用處,難道從這樣的圖紙中能夠了解為什麼進門的假山與池塘之間有一大塊平地,為什麼某個建築叫荷風四面亭,為什麼某個地方栽了幾棵枇杷嗎 本來一個園林空間是由地形,建築,樹木等圍合形成的,把它們拆解成3張圖,又怎樣從圖紙上理解空間的形態,尺度,肌理,虛實呢 這也說明所謂千層餅方法(單純的分析和疊加的方法)天生具有致命性弱點——缺乏有機的總體性.
5 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方法

讀一讀《園冶》,你會發現:我們祖先造園時,不是先拿來一張平面圖,而是先去實地踏勘,叫做"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現實空間中發揮想像:何處可高 何處可低 何處可憑 何處可借 宜亭則亭,宜榭則榭,叫做"立基".第三步還不是回家畫平面圖,而是在現場走來走去,觀察著,思量著,如何步移景異,如何互為因借,如何起承轉合,如何組織曠奧變化.廳堂,掇山,鋪地,栽花,種樹,題詞,作賦等事項則貫穿其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思量到最後,才回家畫一個平面圖,稱之為"地圖",計成還說:"式地圖者鮮矣".由此可見,古人始終是在一個三度空間中,以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份籌謀策劃一個園林,他決不會為了平面的構圖而犧牲遊人的舒適,他所構想的情和景猶如身臨其境.

所以,中國園林的創作路線和方法是綜合性和實事求是的,表現之一是總在處理著一個個的具體空間以及這些空間之間的聯系,而不是圖紙;表現之二是在做出任何一個判斷和決策時,已經照顧到方方面面了;表現之三是時時刻刻離不開對現場的調查,理解和分析.如果說在西方文化面前,中國傳統文化的確有不少的缺點,一度阻礙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話,中國園林文化卻是大大超越了迄今為止的西方發展水平,這也是一些真正的大師對中國傳統園林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根本原因.
當然,計成所講的園林創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較適於小型私人園林的創造,不善於處理大片平地,不適於大面積的規劃等等.但是我們的祖先並不是沒有這種本領,從秦漢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圓明園和避暑山莊,我們看見的仍然是綜合性和實事求是的創作路線和方法.我想,這種創作路線和方法本質上沒有理由不適應現代社會.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從評價,規劃國土上精華部分的風景名勝資源開始,從而對自然文化遺產的規劃管理切入大地景觀規劃,並且有著長足發展,使專業領域有了新的拓展.中國人應當樹立起若干年以後引領世界風景園林的信心.
6 "景觀設計"的不足

當我們用95%以上的時間坐在設計室里構想和表現時,可以把優美的緩坡改造成大規模的平台和階梯,也可以在南方地區的道路兩旁種上蘆葦和野草,全然不顧太陽會不會把遊人烤焦.我們的許多廣場白天空無一人,據說是為了景觀的需要.當有人指出一些設計沒有以人為本時,他們被告知,這種想法太老土,因為時髦的提法是景觀和生態,在這個理念框架下,人們應以服從眼球或其他生物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福祉為榮.

老實說,所謂現代設計,講究的是靈感和才華.有了這兩個條件加上好老師的引導,學起來並不困難,這是我們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風景園林系本科二,三年級的學生在"中國園林滕頭杯"和"廣東園林文塔杯"設計競賽中都能獲得優異成績的奧秘之一.但是個人的靈感和才華並不等於人類的福祉,這才是問題的根本.近來我們正在思考如何扭轉學生把表現技巧看作高於一切而忽視扎實的自然和人文科學知識積累的不良傾向.

中國園林創作方法的學習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一般僅僅經過4年本科學習的年輕人是難以做到的,不知這是否也是現代年輕人不願走這條路的原因之一,從而風起雲涌似地追隨西方快餐式(文雅點說叫作時尚)文化的創作路線.
7 園林一詞的弱點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中國出現了一陣園林教育熱,本科園林類的專業一下子發展到15個左右.1998年以後又有一個起飛,最新的統計已經達到80個左右,農林院校(現在共約40所)幾乎都有了園林專業,其中一些農學院將園藝系和林學系合並稱之為園林系,我們可以猜想到這樣的學校,其規劃設計的教學力量是如何了.大概為了避免混淆,北林的園林系曾一度改名為城市園林系.

這里順便解釋一下園藝.在西方很明確:園藝horticulture與藝園gardening是同源的.詞根horti-源於古拉丁語的hortus-,這是古羅馬共和時代在城郊分給公民的小塊地產的名稱.羅馬公民們可以各自將這些地圍起來,種些蔬菜,果樹,花草.詞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
本意是對土地進行耕作,後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英文的農業一詞agriculture,其拉丁詞根agri-的意思等於英語的land,即大塊土地,所以農業是對大地的耕作,而園藝是對小塊地的耕作.

後來,以經濟產出為目的的蔬菜果樹和花卉的種植技藝——園藝與以賞心悅目為目的的藝園分家了,後者與生活和藝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在中國,園林建設幾乎一直是一種營建學(architecture),漢代苑囿建造是由"匠作大將"(皇家工程總管)掌管;明代計成的造園專著《園冶》一書也幾乎不談園藝種植技術.

一般的人(包括老闆,也包括記者,當然也包括許多領導和百姓)分不清園林和園藝,甚至將"園藝"理解為"園林藝術".′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行也許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我的學生曾告訴我,在求職競爭時,曾遇到園藝系學生公開說:我是學園林藝術的,他(指園林專業的學生)是學林的.
所以,單純的園林一詞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實踐發展的需要,如果硬要將園林一詞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對應,實在是很難說服大眾.
8 風景園林
由於歷史發展難免具有難隱之痛,原中國建築學會下的二級學會中國園林學會演變成一級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但又延續中國園林學會的翻譯,用園林和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對應.這個定義在學術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經過討論,還是將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譯成園林學.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缺乏預見的動作,至今已經帶來了不少麻煩,而且在設計界很難聽到有人贊成這種做法.但無論如何,這比起隨意地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譯成風景園林,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譯成景觀設計[5],從而給學科,特別是青年一代帶來不好的影響來說,還是好得多.
英語landscape
gardening是指與規整式園林相對的風景式園林,根本不是我國現在使用的風景園林的概念.1933年章君瑜先生的《花卉園藝學》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譯成風致園藝.解放後我們已經基本不用landscape
gardening這個詞了,所以廣大青年不知道這個詞的本意.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譯成風景園林的後果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定義被偷換成農業時代的落伍觀念,而一般中國人把風景園林看作是園林+風景(區)的觀念又被蔑視成一種外行!

現代大眾傳播學不再輕視大眾的理念,實際上作為國家層次上的行政主管部門也分為風景名勝區和城市園林兩大塊,那麼把這樣的一個行業或學科稱之為風景園林,在已有的漢語詞彙內還是可行的.就當前的情況講,這個詞的主要缺點一是風景和園林有某種含義上的重復;二是外延偏小,實踐中甚至還沒有達到計成的"妄欲……使大地煥然改觀"(《園冶·題詞》)的高度;三是給人一種不大善於硬質景觀設計的印象;這些就是我過去不太贊成用這個詞的原因,但又覺得比起單純的園林一詞,它至少能夠拉開與園藝和林業的距離.現在我想,我們國家已經有了風景園林學會和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制度,如果再加上注冊風景園林師制度,長期執行下去,這些問題會得到根本解決.

風景園林的本質特點,就在於它的綜合性.與風景園林相比,觀賞園藝失卻了空間,景觀設計失卻了生命,環境藝術失卻了科學,城市森林失卻了文化,國土規劃失卻了藝術.如果說觀賞園藝,環境藝術,景觀設計,國土規劃等是交響樂隊的各種演奏員(這就是說他們都有存在的理由),風景園林應該是樂隊指揮.中國的風景園林教育,本由北農大的園藝系和清華的營建系合辦來創始,在世界的LA教育史上也是一個非凡的創舉,但由於後來盲目跟隨前蘇聯的教育體制而被破壞,甚為可惜,這也是一個教訓.今天,當我們又一次面臨以洋人的一套來取代中國的優秀風景園林文化之時,當引以為鑒.綜合性的東西最後還是要靠綜合性的方法來處理,所以東方善於綜合性思考的傳統在處理風景園林之類的問題上必將最終佔有優勢.
概括來說,風景園林是綜合利用科學和藝術手段營造人類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個行業和一門學科.
鑒於中國風景園林的優越性,我們不必硬要把它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完全對應(如果西方真是要堅持它的分裂式思維方式的話),我們就是要在不排斥外國優秀文化的同時,堅持高舉風景園林的大旗,走自己的路.
9 結 語

無怪乎學界內不少老先生堅決主張採用園林而不採用景觀一詞,看來還是頗有道理.景觀這個詞過於強調視覺,容易忽視功能,社會以及人的其他感覺,由此已經帶來了不少偏差.
我自己的看法是:
(1)採用中國自己的風景園林作為這個行業與學科的名稱,群眾也不容易產生錯誤理解.我們可以聲明,風景園林相當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類似風景名勝區和national park的關系.
(2)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為國外的一個行當,在學術上還是准確地翻譯為風景(或地景,景園)營建為好,簡化為造景或理景大致上也行.學術上的准確性是避免以後出現不必要麻煩的重要基礎.
(3)園林作為一個事物,特別是作為具有濃厚中國傳統特色和無數優點的事物,名稱肯定應該保留下去.

(4)不管它的來源和原意,已經進入國人語匯的景觀作為形容風景園林視覺方面特性的詞,是個很好用的詞,景觀設計也是一種雖然不全面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物.也許將來會有人開辦景觀設計公司,但是這個行業大概也會像城市設計一樣,至今沒有一個國家設立注冊師制度,所以我們不必忌諱對景觀一詞的繼續使用.但是中國人有自己的對於景觀一詞的理解,跟隨日本人用景觀來對譯landscape是不好的,而景觀學和景觀建築學這類不中不洋,內涵游移,學科特性不明的叫法,最好不要使用.

還是我在《動態與關注》一文中說過的那句老話:在我們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美觀,生活與自然規律應該得到同等的重視,過分強調任何一方,必然導致嚴重的後果.真,善,美三位女神應該在人居環境中與人類共舞[6].
參考文獻:
[1] 王紹增.論LA的中譯名問題[J].中國園林,1994(4): 58-59.
[2] 李樹華.風景百年,風土千年——從景觀,風景與風土的關系探討我國園林發展的大方向[J]. 中國園林,2004(12):29-32.
[3] J.L.Motloch. Introction to Landscape Design[M]. Indiana :Ball State University,2001.
[4] 朱有玠. "園林"名稱溯源[J].中國園林,1985(2):33.
[5] 俞孔堅,等. 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6] 王紹增.動態與關注[J].中國園林,2003(11):52-53.

❽ 家庭植物養護技術論文

家庭植物,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時尚自然,心情愉快。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家庭植物養護技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家庭植物養護技術論文篇一

淺談家庭盆花養護技術

論文關鍵詞:家庭;盆花;養護;關鍵技歲此術

論文摘要:從澆水、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三方面介紹了家庭盆花養護關鍵技術,以期為家庭養花 愛好 者提供盆花養護技術 參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 文化 素質的提高,賞花、養花成為一種時尚,家庭養花一般以盆花為主。要想養好花,必須掌握養護 管理知識 ,特別是澆水、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三大關鍵技術,現分別介紹如下。

1澆水

1.1水質的選擇

家庭養花澆水多用自來水,但是自來水含有消毒劑漂白粉,其中的氯離子易傷盆花幼嫩的根毛,必須貯存1~2d,待氯氣揮發後,水溫接近土溫時,方可用來澆花。磁化水因水分子的 自然排列已被磁乎攔迅場所打亂,與植物細胞中的水分子相近,易於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盆花澆磁化水最好。

1.2澆水量

1.2.1澆水原則。澆水的原則是“澆則澆透,澆透而不澆漏”,即每次澆到水從盆下盤子滲出為止。另外還應根據花盆的大小、深淺以及花盆的質地而定。小盆淺,澆水要少要勤;泥盆滲水性好,盆土容易乾燥,要勤澆;石盆、釉盆不易滲水,長期積水,花卉會爛根。

1.2.2澆水時期。不同的花木澆水時期不同。一是寧濕勿干型,指當盆土完全乾燥後就會受損枯死的花木,這類花木要在盆土稍微乾燥時就澆足水,如鐵線蕨、鳳尾蕨等;二是寧干勿濕型,指當盆土干透後再澆水的花木,如仙人掌、蘆薈等;三是間干間濕型,指在盆土表面干約3cm立即澆水的花木,如龜背竹、綠蘿等。

1.2.3澆水季節。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乾燥,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以免花枝瘋長,影響第2年開花;冬季,多數花木處於休眠狀態,保持盆土稍干即可。

1.3澆水時間

每天的澆花時間春、夏、秋、冬各不相同。花諺說得好“晨水是甘露,火水是砒霜,晚水救命湯。” 這就是說,在春秋之季,上午10時左右和下午4時以後是澆花的適宜時間,而在夏季切勿中午澆花,盛夏中午溫度最高,盆土與水溫差異最大,這時澆花容易導致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減弱根系對水分的吸收,產生生理乾旱,而使枝葉萎蔫。同樣的道理,冬季宜在中午澆花。總之,“春澆中午,夏澆早晚,秋澆隔天,冬季勤看”。

1.4澆水 方法

盆花澆水前必須把板結的盆土鑿松,以利所澆的水及時吸收,不致從盆邊冒出。最好用細孔噴壺均勻澆透水。小盆花卉的澆水最好採取盆浸法,即把花盆放入較大的水盆中,使水從排水孔滲入盆土,至盆土表面微濕後搬出,這樣可防止盆土因澆水而板結,有利於盆花的根呼吸。一般陰性觀葉盆花在乾燥室內的特殊環境下,加上灰塵的遮蓋,往往難以顯現鮮艷的本色,除定時澆灌外,還應採取灑水洗塵和噴水潤葉的葉面噴灌法,這種辦法還可為夏季盆花在中午高溫時降溫消暑,以及為半夏眠花卉解除休眠而繼續開好花。

2施肥

2.1肥料種類

2.1.1有機肥。有機肥是各 種植 物、動物體的籽實、臟器、殘體或排泄物經加工、腐熟後所形成的肥料,如人糞尿、畜禽糞、餅粕、糟渣、雜草綠肥等。有機肥是遲效肥衡羨料,養分全,肥效長,使用前一定要經過發酵腐熟。

2.1.2無機肥。無機肥是化學合成或天然礦石加工而成的肥料,如尿素、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等。無機肥料肥效快,但養分單純,肥效不常久。肥分單一,但長期單獨使用,會使盆土板結,與有機肥配合使用為好。

2.2合理施肥

2.2.1施肥原則。施肥的原則是適時適量。適時是指花卉需要時再施用,如發現花卉葉色變淡,或植株生長細弱時施肥即為適時。無論何時都應做到適量,施肥過量會影響花卉生長發育。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莖葉柔弱,影響開花結果,且易遭病蟲危害;磷肥過多,會阻礙花卉生育,影響開花結果;鉀肥過多,植株低矮,葉皺色褐,甚至枯萎。

2.2.2施肥時期。幼苗期生長迅速,應多施氮、鉀肥,以使莖枝粗壯,根系發達;花前和現蕾時,多施磷肥,促花大色美花蕾飽滿;透色和花謝後噴施磷酸二氫鉀可防止落花落蕾;花期和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否則易落花落果。

2.2.3 施肥季節。冬季氣溫低,植株生長緩慢,大多數花卉生長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一般不施肥。春秋季節為生長旺季,應適當多追肥。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花卉生長旺盛,堅持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有機肥料,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施用化肥濃度不能太大,防止花卉“燒死”。

2.2.4施肥時間。不同的季節,施肥時間不同。一般夏季宜在傍晚施肥,冬季宜在中午前後施肥。一般施肥可在晴天氣候乾燥或下雨前施,雨後和連陰雨天不施;氣候暖熱適宜生長時多施,氣候炎熱或寒冷呈半休眠或休眠狀態時不施;盆土乾燥時施,濕時不施;陳舊盆土多施,新換盆土少施;基肥足少施,無基肥或不足多施。 2.2.5根據花卉的特性施肥。以觀葉為主的花卉,如松、竹、吊蘭等,以氮肥為主,可促進枝葉生長,色彩濃綠。以觀花賞果為主的花卉,所需的肥料要多一些,在長枝葉時,施1~2次以氮肥為主的肥料;在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和開花前的生長階段,則應施用以磷肥為主的肥料,能使其花繁果茂。一般對於有病新移栽的花卉,暫時不施肥;在開花期的花卉最好不施肥,以免使花蕾、花朵凋落。

2.3施肥方法

2.3.1基肥。基肥施用一般採用2種方法:一是將肥料按一定比例和培養土(約1:9)均勻混合後栽培花卉,既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又可以供給花卉生長全期的營養需要。二是將肥料少許在花卉上盆、換盆或翻盆時墊入盆底,一般不超過盆土的1/10,且上面要覆1層土壤,再栽植花卉。

2.3.2追肥。追肥一般採用2種方法:一是土施,即將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追施液肥要先稀釋噴灑到盆土中;追施固體肥料則可均勻撒入盆土表面,上面再蓋1層土掩蓋。注意施肥後要澆水以利吸收。二是葉面噴施,又稱根外追肥,其具有省肥、見效快的優點。通常在花卉生長旺盛期或缺乏某種元素時使用。一般將無機肥料配成0.1%~0.5%的濃度在早晨或傍晚無風時進行噴施,以使葉面濕潤為宜,最常用的是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等。

3常見病蟲害防治

3.1病害

3.1.1診斷及危害。①白粉病。白粉病診斷:葉面出現黃色透明小斑點,以後逐漸擴散到整個葉片,出現白粉斑,後期病斑變成灰色。主要危害月季、玫瑰、大麗菊、菊花、牡丹、瓜葉菊、鳳仙花、木香等多種花卉。②炭疽病。炭疽病診斷:葉片上出現黃褐色下陷點,並向外擴散為暗褐色圓斑,或在葉片上呈現不規則斑塊,葉尖乾枯並不斷向下擴散。後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點,常排列成輪紋狀,發病嚴重時葉片枯死。主要危害蘭花、橡皮樹、薔薇類、仙人掌類、牡丹、茉莉、石竹、魚尾葵等多種花卉。③黑斑病。黑斑病診斷:受害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黑色病斑,逐漸擴大,嚴重時葉片變黃、脫落,甚至導致植株死亡。主要危害月季、杜鵑、茶花、櫻桃、榆葉梅等花卉。

3.1.2防治。①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並應及早清除病、落葉,並焚燒,清潔環境,減少傳播媒介;注意通風、透光。②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1∶100波爾多液保護,阻止病害發生和 發展;發病早期噴抗菌劑50% 多菌靈、50%退菌特、65%代森鋅、75%百菌清、50%托布津500倍液,50%苯來特1 000倍液。

3.2蟲害

3.2.1蚜蟲。蚜蟲又名膩蟲,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為害三葉梅、菊花、石榴等。被害植株葉片捲曲,枝條和葉片變黃,造成葉、花大量脫落,嚴重時造成植株很快死亡。防治方法:用紅辣椒50g,加水30~50g浸泡24h,用其濾液噴灑受害植株,防治效果很好,或者噴灑40%樂果乳油2 000~3 000倍液、50%滅蚜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3 000倍液。

3.2.2紅蜘蛛。紅蜘蛛又叫火龍蟲子,一年發生多代。主要為害野榆、雀梅、五針松等的葉片、花瓣。紅蜘蛛的蟲體似針尖大小,深紅色或紫色,肉眼只能看到紅色小點。被害植株葉片失綠,葉緣向上卷翻,以致焦枯脫落,造成花蕾早期萎縮,嚴重時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用柑橘皮50g,加水0.5kg浸泡24h,過濾後噴灑植株,或者噴灑三氯殺蟎醇1 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2 000倍液進行防治。噴葯時要葉面、葉背一起噴,效果更好。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家庭植物養護技術論文

熱點內容
紫羅蘭掛件佛 發布:2025-02-07 14:24:56 瀏覽:796
情人節污情詩 發布:2025-02-07 14:23:37 瀏覽:763
康乃馨依草木之 發布:2025-02-07 14:23:25 瀏覽:476
非主流茉莉花 發布:2025-02-07 14:22:49 瀏覽:29
希臘的綠植 發布:2025-02-07 14:22:36 瀏覽:250
南通盆景欣賞 發布:2025-02-07 14:21:01 瀏覽:623
玫瑰潔面皂 發布:2025-02-07 14:20:23 瀏覽:239
梅花洲的羊 發布:2025-02-07 14:20:12 瀏覽:331
花店投資預算 發布:2025-02-07 14:08:11 瀏覽:490
千樹花一朵 發布:2025-02-07 14:00:54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