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住花卉
❶ 如何拍攝花卉
拍攝技巧可是重頭所在,我將按深淺程度分幾個方面說明。 1.如何拍攝出清晰的畫面 這個問題在所有的拍攝活動中都存在,具體到花卉攝影上來說影響清晰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機器的穩定程度.由於花卉攝影多數都是拍攝相對較小的物體.所以任何一點的機震都能影響畫面的清晰.所以推薦始終把機器放在三角架上拍攝,這樣除了可以盡量避免震動,還可以幫助你精確構圖.還有一類震動就是單反相機的反光鏡升起時的震動(在拍攝微距畫面時尤其明顯),這就完全要依靠相機自身的功能實現了,使用eos30等機身的朋友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反光鏡預升功能來拍攝. 二是花卉本身的搖擺.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拍攝過程中,花卉總會隨風搖擺(別告訴我你拍攝時沒有風,那你自己不喘氣了?).這時拍攝的快門速度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快門速度提升是犧牲景深范圍換來的,所以其中取捨就要看你自己的拍攝情況了. 2.如何得到正確的曝光量 這個問題在花卉攝影中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因為花卉總是處於一種相對的穩定中,光線的照射比較均勻,光比一般不會很大.所以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精確測光就沒有問題了. 測光對於有點測光功能的機器實在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把機器的測光范圍對准你需要正確還原的地方就行了(不過現代相機的機內點測光也有局限性,在測量大面積暗背景中的亮主體時需要作一些負補償,反之亦然).對於國產或者進口的較老式的只有平均測光的機器,在測光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近測:就是湊近主體盡量使主體充滿取景框,這時合焦與否不重要,因為合不合焦對測光數值的影響不大,但要注意離近測光時不要擋住照射主體的光線,這樣會引起照度的變化而使測光產生誤差. (2).代替法:就是在主體旁邊,或者和主體處於相同光照情況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體來代替本身體積過小而無法測光的主體.中灰的物體首推柯達18%灰板(不過價格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質就是紙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沖向鏡頭測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您要是來自非洲兄弟國家或者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又或者您剛在海邊享受了幾個星期的日光浴,那這條就算我沒說) (3).我不知道了!前兩種夠你用了吧? 以上只是得到了准確的曝光量,但還不是正確的曝光量,什麼是正確時曝光量呢?那就要先羅嗦幾句測光的原理.現在的測光方式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都是把測光范圍內的物體還原成18%的灰.所以你精確測光以後,也只是把物體還原成18%的灰.而大千世界中不是所用的東西都是18%灰的,比如白花的反光率,就比18%高很多,如果想得到准確得曝光,使白花看著潔白,一定要在正確測光的基礎上加1-1.5EV曝光量(負片).暗紅色的花可以略減0.5-1EV左右.這張(圖8)就是測量的白色花瓣後+1EV曝光.
圖8 測光點在小瓢蟲上方一些
還有一類,拍攝強烈陽光照射下的花瓣,為了提高花瓣的透明的感覺,也需要+0.5EV左右(圖9)
圖9 對著最亮的葉子測光+0.7EV
有了這些做基礎,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曝光補償實驗拍攝了.在以後的拍攝中,可以逐步積累經驗,慢慢的你就有自由控制曝光量的能力了.
3.如何突出主體(重點) 我看有些朋友拍的花卉,花本身的形態和色彩質感都不錯,可就是融入了背景中.或者有不良的前景鏡干擾,這些就是主體不突出的體現.其實需要主體出突出不外乎3種對比方式,虛實對比(圖10),明暗對比(圖11),色彩對比(圖12).但是這3種方式很難單獨的只使用一種,一般都是兩種或者三種同時使用.我挑了半天才找到了三張,各自只使用一種方式的圖示說明
(圖10)虛實對比.圖中主體與背景的色彩和亮度差別都不大,讓人一眼看出主體的就是虛實的變化
(圖11)明暗對比.單純的明暗對比很難在彩色片上找到,所以只有藉助黑白影調來說話了
(圖12)色彩對比.我自己這里實在找不到單純靠色彩變化突出主體的,這張加入了虛實對比的元素.可見三種對比很難單獨考慮
下面談談怎麼才能營造這些對比 1.虛實對比 這是最簡單也是許多朋友最難實現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器材的性能.400mm鏡頭你想讓他不產生虛實對比都難,而20mm你想讓它虛化背景都比較困難(還是有辦法的),所以這是很多朋友最大的制約因素,不過咱們不能把拍不好都歸結到器材不好上吧.初學者最容易抱怨的就是自己手動機原配的50mm標頭不容易虛化背景,其實主要還是你沒使用到位,大家看圖3,那就是我幾年前用自己的第一台相機fuji STX-2+50/1.9標頭拍出來的片子.自我感覺其中的虛實對比還是可以拿來說話的。 虛實對比說白了就是小景深,而關繫到景深大小的3個因素是鏡頭焦距,拍攝距離.光圈大小.我個人認為三個方面的重要性是鏡頭焦距>拍攝距離>光圈大小.其中你手中鏡頭的焦距是你拍攝的先決條件.在拍攝之初,你的鏡頭焦距定下來以後,最主要就是考慮拍攝距離.隨著拍攝距離的減小,景深一定會隨之變小的.拍攝距離的確定要和構圖綜合考慮,就拿圖3來說,當時背景的黃花還有一片.但是如果我把黃花都取全了,那我是必要往後退一步,這樣拍攝距離勢必加大使景深無法保證,所以我舍棄了大面積的黃花,保證了主體的景深控制.等拍攝距離確定之後,同過取景器的景深預示功能(如果你的機器有這功能)調整光圈確定景深的大小,最後調整快門速度拍攝.這就是虛實對比的產生過程,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發揮手中的器材,不要動不動就考慮更換設備。 2.明暗對比 明暗對比的產生和曝光控制息息相關.只有能把握住你所用的曝光量對畫面每個部分的影響,才能說做到了明暗的控制。 我個人認為明暗對比是對突出主體最有幫助的一種對比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對比,下面先看幾張樣圖。圖13、14都是利用陽光照射的范圍來控制明暗的。
(圖13)
(圖14)
(圖15)是利用偏光鏡壓暗水面反光來控制明暗的(拍攝器材一文提到的偏震鏡的作用就體現在此)
拍攝這類照片時,首先是尋找本身就有明暗對比條件拍攝對象來拍,這種條件一般存在不規則陰影下的花叢,傍晚太陽角度較低,方向性較強的時候,還有物體本身的反光率具有較大差別的情況.拍攝這類作品,精確測量主體所需要的曝光量是一個基本要求,如果主體曝光過度,喪失了層次,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測光時盡量不要讓背景對主體測光產生影響,具體方式已經在<如何得到正確的曝光量>一章中講過了,這里就不再重復了.要注意的是,由於這類的照片主體一般十分突出,所以一定要挑選本身形勢感很好的主體作為拍攝對象,否則就得不償失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給背景」留氣」,死黑一片的背景也不好.最好在暗背景上有一點變化.這就要看你當時的拍攝角度了,盡量選擇一個比較好的背景來拍. 3.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一般和明暗對比不分家,有了明暗的對比,色彩自然就有變化了.這一點純粹是你要靠你自己的觀察,盡量多看,多想,什麼樣的主體才利於拍攝,不要凈給自己布置mission impossible. 4.一些小技巧 最容易的技巧就是利用背景紙來營造比較干凈的背景,不過我個人很不喜歡用這種方式來拍攝,我比較推崇的是在自然中尋找可以利用的背景來拍攝照片.不過背景布這一招還是要學習的.利用背景布實例(圖16)
(圖16)背景使用裝反光板的黑色袋子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多次曝光,這樣能營造朦朧的感覺,我認為比加柔光鏡的效果好.首先你要有可以多次曝光的照相機(沒有的話我下面有解決方案)具體方式是: 1.確定你要曝光幾次,例如2次 2.那就設置每次曝光都欠曝1EV 3.先合焦拍攝一次 4.然後手動把焦點調虛再曝光一次 5.這一張就成了 6.別忘了!取消多次曝光狀態再拍下一張(否則你這一卷就都掛了) 注意:如果你要曝光4次,就每次-2EV. 8次就每次-3EV. 以2的N次方類推. 多次曝光實例.圖17,18都是2次曝光而成
(圖17)
(圖18)
相機沒有多次曝光的朋友,可以使用我自己發明的方法,就是在鏡頭前哈一口氣,然後看著取景器,直到哈氣散的正好夠你的要求時,按下快門.這簡直就是一個不花錢的柔化程度可變的柔光鏡+霧鏡(建議在UV鏡上面使用,而且記住這種方式只適用於濕度較大或者氣溫較低的情況,40度的天頂著大太陽,你就是吹出非典病毒來,鏡頭前也不會有霧氣的).
❷ 花卉攝影攝影技巧
導語 :拍攝花卉時,可根據數量、種類、顏色來搭配景色,並善用鏡頭的特性來取景;如何詮釋花海、大草原或荒野、岩壁上的花顏等場景,思考各種角度的構圖與光線布局,都需要學習一些經驗與技巧。
花景拍攝步驟
1. 了解花卉盛開的季節
不管是高山或平地,人在國內或國外,想要拍攝花海的盛況時,應先了解當地花種的盛開季節;以高山杜鵑花而言,一般盛開時期在五、六月。由於花季一般都不長,掌握更精準的花況信息,才能盡情拍攝取景,以獲得最佳的作品。
2. 觀察光線角度
順光能拍出曝光均勻及色彩鮮明的照片,但在光影張力的表現較弱,較不利於拍攝局部特寫;逆光時反差會比較大,較能表現花瓣通透度與視覺張力,光彩迷人,也較有立體感及生氣。漫射光時(如陽光被雲或霧遮住時),雖較無立體感,但可以拍出感覺較柔和的作品。
3. 設定光圈與測光
拍攝花海、草原時,建議使用光圈先決模式搭配廣角鏡,拍出大景氣勢,光圈通常使用小光圈(F8以上)即可,以取得較大景深,讓細節更明確。
平常在白天順光或是頂光時,亮度較均勻,測光時以權衡式測光即可。若是逆光或測逆光時拍攝,花卉、草原較有立體感,但需注意天空部份容易過曝的反差問題。
4. 適時使用偏光鏡
搭配偏光鏡的使用,可以提高藍天的色彩飽和度,亦可抑制住花朵與天空的反射光,讓花朵的'色彩更被強調出來。
偏光鏡的使用時機
偏光鏡不是萬能的,一般來說,在晴朗的天氣使用偏光鏡,效果會比陰天來得好。如果是晴天,將鏡頭方向調到和太陽位置呈90°的位置,可轉動偏光鏡讓其發揮最大效果,抑制花朵與天空的反射。
構圖技巧
在拍攝花景時,可以用廣角鏡拍出前景廣大而遠景小的構圖法(近大遠小),使前景與遠景有相互對應的關聯性,並表現出視覺透視的延伸感。
而在高山廣大的草原上拍攝起伏山形時,使用廣角鏡常會讓遠景太小,因此需視拍攝位置、主題元素之間的距離來調整;取景構圖的面積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建議多嘗試各個焦段的鏡頭特性,會有更多令人驚艷的表現。
廣角鏡靠近強調主題
本圖是利用廣角鏡由上而下采俯角拍攝,以玉山杜鵑花叢當前景,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二;背景則是延伸而下切的山谷,山谷間有雲霧及陽光的點綴,更讓此幅作品增色了不少,讓觀賞者有居高臨下賞花的高度感。
近小遠大的構圖
構圖的原則在於畫面的視覺平衡,有時使用廣角鏡要靠近拍攝某些前景,也不容易。例如,美景出現在迎風而上的斷崖邊,稍有不慎可能會滑落山谷,造成遺憾!
這時候可轉換構圖方式,縮小前景的構圖面積(稍遠離前景),而改以背景的大崩壁來當主題,成了近小遠大的構圖方式。
捕捉美麗的色溫
五月底的大水窟山,正值紅毛杜鵑盛開之時,天剛亮時的色溫是這樣柔美!趕緊找好適當的前景,再以大草原及遠方的山景為中景,此時天空淡淡的雲彩最是能表現清晨天剛亮的清透感。故須把握短暫的清晨時刻,迅速拍攝這難得一見的晨光美景。
俯視構圖並加入人物
就算沒有大片花海,也可以改為記錄最執著的攝影人;建議可將同伴專心拍攝花卉的模樣采俯角由上往下拍攝,並帶入遠方的雲海及山頭。但如此一來,雖將人物放在井字構圖的黃金構圖點上,卻較沒有縱深感及開闊感。若把人物再往右邊一點,拍攝角度再寬廣一點,人物的方向對了,人與景較協調有張力,也較有縱深感及開闊感。
花海
為能拍出具有層次的大片花海,我選用中焦段的鏡頭70mm,利用其輕度壓縮空間的特性,帶出花海的繁復感。拍攝前,我移動腳步觀察,尋找能突顯其線條美感的最佳位置,最後選擇了此一橫向水平的視角及高度。取景時納入遠方的山頭及清晨的微光,以強調是山腳下農庄的大片美麗花海;各構圖元素色彩分明,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及立體感。
花景攝影注意事項
·採光的原則
拍攝花景時,一般采順光、側順光,或在反差較小的環境拍攝,在測光時也較容易達到准確的曝光。若是遇上起霧等漫射光的環境,可以等待陽光灑下來照到綠地的那一刻再拍,畫面也較有立體感。
·利用人物點綴
拍攝花景時,可將人物帶入,有時略嫌平板的畫面只因帶入了人,便有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讓整幅作品充滿了臨場感與生命力。
·注意自身安全
拍攝高山的花景、草原時,因拍攝點多在棱線或崖邊,在無任何防護時應先確保自身的安全,才能專心拍攝取景。
❸ 花卉攝影秘籍拍攝花卉的技巧
你們拍攝過花卉嗎?拍攝過那些藏在天地之間,草木之間,石縫之間的花卉嗎?它們精緻小巧又可愛,用相機記錄下來,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呢。你知道怎麼拍攝花卉嗎,拍攝花卉的技巧是什麼樣的?
測光模式的選擇
如果你是逆光拍攝花卉或者以天空為背景拍攝花卉,那麼花卉本身就會出現曝光不足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使用反光板來對花卉進行補光,也可以使用相機的點測光模式來進行測光。
因為點測光模式的測光范圍小,只佔畫面的9%左右。所以大家可以使用點測光模式對著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地方進行測光,特別是在明暗反差很大的環境下。
如果你想要保留住高光部分的細節,那麼你就可以對著高光部分測光,然後曝光鎖定重新構圖拍攝。如果是在光線比較均勻的環境下拍攝,那麼你可以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和評價測光。
選擇大光圈避免背景雜亂
很多新手在拍花時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背景雜亂,花全部簇擁在一起,主體不明顯。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整個畫面非常雜亂,背景沒有選擇好而且拍的花朵過多。
構圖
拍攝花卉的構圖相比拍攝風光、人像等等構圖要簡單得多。雖然花卉的種類多,花形大小、分布程度千差萬別,但是你的構圖能將主體突出、讓畫面充滿美感就行。下面給大家講幾個拍攝花卉常用的構圖。
①對角線構圖
這種構圖方式適合拍攝枝幹上的花朵。
②九宮格構圖
這是最常見的構圖方式,留白的同時突出了重陪舉點。
③中心構圖
這個構圖方法在拍攝微距花卉時經常使用。
④前景構圖
由於花朵與花朵之間的距離近,可以將部分花朵當做前景拍攝。
上面的講的幾個構圖技巧應該是拍攝花卉最常用的構圖的技巧,其它的還有很多,這里就介紹著幾個基礎的。
在特殊氣候條件下拍攝
臘梅是春天來臨之前獨有的景緻,北風凜冽,大地冰封時,臘梅先於群芳盛開,把大地點綴得清新淡雅。每年的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小巧金黃的臘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綻放,散發出濃烈的花香,靜靜地傳播春天的信息。在這樣的季節里,時常會出現降雪、冰凍的天氣,這是拍攝臘梅不可錯過的絕美時機。
拍攝於北京植物園。一場雨雪過後,臘梅被冰雪封凍。選擇側逆光,使用微距鏡頭刻畫冰封的臘梅,更能讓人感受到臘月冰封萬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現臘梅骨清香絕、剛毅凌寒的風采。
反季節拍攝花朵的別樣韻味
一年之中,我們樂此不疲地追趕著花季。很多人都會選擇鮮花綻放的季節,實際上「花季」應該是春夏秋冬都涵蓋。盛夏季節,楚楚動人的荷花,永遠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紅花綠葉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們紛紛舉起相機按下快門。而深秋、寒冬季節,卻有人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荷花。殊不知,在這樣的季節拍攝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華張揚,展現出洗盡鉛華、風清骨俊的殘荷,讓人們感受一次關於生命真諦的訴說。
11月的廣州,池塘中枝零飄落的殘荷幾乎是失去了所有悅目的顏色。歷經了風霜,它依然傲骨錚錚、自在淡然。殘荷蘊藏著孤傲自信的凄美,遠比一朵盛開的蓮花更有味道。即使紅顏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旋律依然回腸盪氣。拍攝時,應精心選擇殘荷的形態,以水墨的方式呈現出來,沉穩內斂之中,新一輪的生命正在悄然勃發。
追逐金色的光線
風光攝影格外注重晨昏的黃金時間段,這兩個時間段的光線擁有非凡的表現力,得到的照片往往是最美的。拍攝花卉也是如此,清晨和黃昏神奇的自然光能夠給花卉、水面鑲上一道道耀眼的金邊,魔法般地展現出獨特的質感和細節。在金色時光里,一切都那麼無與倫比地精美。
7月的潮州。水面上飄動著凋零的荷瓣,粉紅的色澤好似一盞盞漂泊的荷燈,調皮的魚群時而輕托花瓣游動。在晨輝的逆光下,盪漾著一道道金色的波紋。拍攝時要注意觀察水面的反光效果,在光線變化之中等待拍攝時機。也可以使用偏光鏡調整水面反光和荷瓣倒影的清晰程度,更好地貼合自己的拍攝意圖。
用光斑營造夢幻景緻
或淺或深的光斑總是給照片渲染出奇幻的氛圍,它們看起來如此真實,卻又如此飄渺,夢幻般地浮動在空中。拍攝時,攝影師往往樂於表現這種失焦的狀態,在突出主體的同時渲染氣氛。很多攝影愛好者都知道,折反鏡頭的「甜圈圈」具有獨特的光斑效果。
水滴中的奇妙世界
喜愛拍攝花卉的攝影愛好者都知道,雨後的花朵以及晨露滋潤下的鮮花更顯嬌艷,水珠在逆光、側逆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在拍攝花卉時帶上一個裝滿水的小噴壺,對著鮮花噴灑,就可以使畫面更生動。事實上,還有秘密武器能讓畫面變得比簡蘆返碧單的噴壺噴水更世盯加精緻。
清晨,溫潤的氣候使花草的葉片上布滿了晶瑩的露珠,這是使用微距鏡頭配合近攝接圈拍攝花卉的大好時機。選擇形態鮮明的露珠,再尋找一朵小花放在背景上,通過取景器仔細觀察露珠中映射的花朵位置,使它們在露珠之中完美地折射出來,就能夠得到格外精緻的畫面。需要注意的是,微距鏡頭加上近攝接圈拍攝時景深極淺,最好選擇位於同一焦平面的露珠,以逆光、側逆光手動對焦拍攝,更好地展現晶瑩剔透的質感。
訪花的昆蟲為畫面增添靈氣
花朵利用它們鮮艷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當昆蟲停在適合拍攝的花朵上的時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質量的照片。清晰地呈現肉眼難以察覺的細節,使花卉拍攝充滿活力與生命力,將動人的細微之處顯露無遺。
清晨的溫度還很低,滿身露水的昆蟲幾乎都是靜止不動的,它們要等太陽完全升起後吸收足夠的熱量,才開始一天的活動。此時,可以非常輕松地靠近拍攝。這幅作品使用騰龍90毫米微距鏡頭配合近攝接圈拍攝,為了獲得適當的景深范圍,需要尋找適當的焦平面,使用f/10~f/14這樣的小光圈配合閃光燈拍攝。
盡顯微觀世界的魅力
花蕊是花朵上最吸引人的部分,表現花蕊之美也是花卉攝影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長焦鏡頭、微距鏡頭很適合用來拍攝花蕊,充分展現花朵的細節特徵。
表現花蕊一般最好選擇花卉初綻的上午,這時的花蕊更加富有生命力。配合離機外置閃光燈展現精緻的細節的同時,能夠獲得均勻的光線和柔美的色彩。要注意控制閃光燈的輸出量,並利用柔光罩柔化光線,避免光線過於生硬。
多重曝光展現非凡的意境
想要在花卉攝影中表現獨特的意境,多重曝光是重要手法。多重曝光可以在同一張照片上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現相同的被攝體,也可以把不同的景物魔術般地疊加到同一畫面中。尼康D90以上的機型,佳能EOS
5DMarkIII、EOS1DX、EOS6D等機型都具備了多重曝光功能。
像拍攝人像那樣拍攝花卉
這樣一朵單獨的花在一個干凈的背景下進行拍攝的話,可以發現光線從它的右上方打過來,對花瓣的表面進行曝光,同時背景部分只有中心區域有點亮度,這是一個干凈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和拍攝人像是一樣的操作方式。
如果換一種角度,想辦法將花卉參照人像那般拍攝,你會開始去考慮到底是拍攝花卉的半身、小半身還是全身。
並且還可以喧賓奪主去拍攝已經開過花的枯枝丫朵,甚至去拍攝一個小小的尖端,當你用微距或者顯微來拍攝的話,一些像皮膚一樣的微小細節都可以被拍攝出來,就會感覺好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
風景和花卉結合拍攝
在拍攝花海的時候,我會帶上兩個鏡頭,其中一個鏡頭是廣角鏡頭,為了把整個場面給拍攝下來,採用了一種環境和花卉相結合的拍攝方式,這樣花卉在畫面裡面起到一個很好的點綴。
這時作品也可以作為風景片來欣賞,也可以作為花卉作品進行品鑒。
❹ 花卉的攝影技巧有哪些
如何拍出美麗的花卉呢?春暖花開,拍攝花卉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選擇,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花卉攝影技巧,供大家參考!
拍攝花卉的技巧
1、 適時使用偏光鏡
搭配偏光鏡的使用,可以提高藍天的色彩飽和度,亦可抑制住花朵與天空的反射光,讓花朵的色彩更被強調出來。
偏光鏡的使用時機
偏光鏡不是萬能的,一般來說,在晴朗的天氣使用偏光鏡,效果會比陰天來得好。如果是晴天,將鏡頭方向調到和太陽位置呈90°的位置,可轉動偏光鏡讓其發揮最大效果,抑制花朵與天空的反射。
捕捉美麗的色溫
五月底的大水窟山,正值紅毛杜鵑盛開之時,天剛亮時的色溫是這樣柔美!趕緊找好適當的前景,再以大草原及遠方的山景為中景,此時天空淡淡的雲彩最是能表現清晨天剛亮的清透感。故須把握短暫的清晨時刻,迅速拍攝這難得一見的晨光美景。
花海
為能拍出具有層次的大片花海,我選用中焦段的鏡頭70mm,利用其輕度壓縮空間的.特性,帶出花海的繁復感。拍攝前,我移動腳步觀察,尋找能突顯其線條美感的最佳位置,最後選擇了此一橫向水平的視角及高度。取景時納入遠方的山頭及清晨的微光,以強調是山腳下農庄的大片美麗花海;各構圖元素色彩分明,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及立體感。
2、 觀察光線角度
順光能拍出曝光均勻及色彩鮮明的照片,但在光影張力的表現較弱,較不利於拍攝局部特寫;逆光時反差會比較大,較能表現花瓣通透度與視覺張力,光彩迷人,也較有立體感及生氣。漫射光時(如陽光被雲或霧遮住時),雖較無立體感,但可以拍出感覺較柔和的作品。
3、 設定光圈與測光
拍攝花海姿勢草原時,建議使用光圈先決模式搭配廣角鏡,拍出大景氣勢,光圈通常使用小光圈(F8以上)即可,以取得較大景深,讓細節更明確。
平常在白天順光或是頂光時,亮度較均勻,測光時以權衡式測光即可。若是逆光或測逆光時拍攝,花卉姿勢草原較有立體感,但需注意天空部份容易過曝的反差問題。
❺ 如何養護盆栽花卉
養盆栽花卉植物主要滿足四個方面的需求。一是溫度要適宜,具體根據生長習性定。冬夏的高低溫及時控溫。二是澆水要適量,生長旺季及時補水,滿足對水分的需求。三是光照要充足,花卉植物生長都離不開光照,需多曬太陽。但是有的植物怕夏季的烈日,需及時擋住。四是養分要充足,滿足對養分的需求才能旺盛生長,更好的開花。
盆栽花卉怎麼養
一、溫度
大部分的盆栽花卉都喜歡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下,尤其是剛購買回來的植物。需要很好的控溫,給它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的環境。此外,還要注意冬季的低溫。具體提供的溫度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定。
蟹爪蘭
二、澆水
給花卉植物澆水需根據生長階段定。生長期間最好讓土壤有一定濕潤度,適當保濕處理。開花階段需要適當控水,如果澆水太多會影響開花,導致花期縮短,提前落花。若在休眠階段,則需嚴格控水,整體讓土壤偏幹些,水多吸收不掉,容易漚根。此外,有的植物對濕度有一定要求,氣候乾燥需要定期噴灑水。
君子蘭
三、光照
花卉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光照,生長階段需要多曬太陽,光線足的環境下積攢的養分會更多,對開花有利。但是有的植物懼怕強光,尤其的夏季的烈日,必須要及時避開,否則容易被曬傷,會出現生長問題。如果養護期間不能滿足植物對光線的需求,長期放在陰暗處,易出現徒長情況,影響開花。
梔子
四、施肥
想要花卉植物更旺盛的生長,更好的開花,就要保證養分充足才行。生長旺季消耗的養分多,及時追肥。開花前後也需要追肥,開花前適當追肥能促使更好的開花。花後追肥能促使植株盡快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