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花卉灌溉
1. 花卉露地栽培要怎樣施肥
(1)露地栽培。在一些花壇與花徑中,栽培秋季開花、大輪系的秋菊時,應在定植前施足基肥,施肥量為每100m2用堆肥200kg,以及豆餅、菜子餅等2.0~3.0kg,骨粉或魚粉1.5~2.0kg、化肥1.5~2.0kg。在摘心之後以及長到十幾片葉時,可100m2施硫酸銨等速效性氮肥2.5kg左右。種植小菊,由於定植時期不同(在夏季開花和秋季開花),施肥量比大輪系減少一半左右,追肥也在定植後1~1.5個月進行一次。夏菊由於比秋菊的生育期短,氮肥用量可減少一半,磷、鉀肥用量減少10%,追肥只在摘心後施一次。
(2)設施促成栽培。這是在一定的設備條件下,使栽培菊花四季不斷的種植方式。由於栽培方法不同,施肥也有所區別:①電照抑制栽培:是指利用電光照控制菊花光照時間的栽培方法。這種方法約需栽培4個月。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量減少。每100m2的氮、磷、鉀的用量均為2.0~3.0kg。由於菊花耐肥性較強,用量稍多影響不大,其中追肥可2~3次。②遮光栽培:這是一種利用遮蔽,控制菊花光照時間的栽培方法,它以有機肥料為主,化肥作補充。基肥在定植前兩周施入,每100m2用雞糞3.1kg、餅肥4.0kg、魚粉7.5kg、鈣鎂磷肥3.0kg、氯化鉀2.0kg。生長中期進行一次追肥,每100m2用餅肥2kg和氯化鉀1kg。③夏菊促成栽培:由於在前作結束後立即定植,其施肥主要以基肥為主,多數不追肥,基肥用硫酸銨和其他速效性肥料加有機肥配合而成。對於貧瘠的土壤可在定植後一個月左右,每100m2追施配合肥料3.0~4.5kg。配合肥料可用下述材料和用量組成:硫銨40kg、過磷酸鈣40kg、氯化鉀20kg、餅肥60kg、魚粉20kg及其他動物殘渣20kg,這種配合肥料含N6.75%、P2O55.4%、K2O6.8%。
(3)盆栽菊花。盆栽菊花的養分吸收量高於露地栽培的菊花。但由於盆土少,除磷肥以基肥施入外,氮肥和鉀肥以在生長期間澆施為好。濃度以氮為0.02%、鉀為0.02%~0.04%為宜。氮肥的形態不同對生長也有影響,菊花最適宜的硝態氮和銨態氮的比例是7:3或5:5,比例過高、過低均對生長不利。另外,銨和鉀濃度將會影響鈣、鎂的吸收。由於盆栽菊花經常澆水,易使養分流失,使土壤酸度提高,而菊花生長最適的酸鹼度以微酸性到中性為好,因此,應經常配合施用石灰等鹼性物質。
2. 如何栽培管理露地花卉
如何栽培管理露地花卉
露地栽培花卉具有投入少、設備簡單、生產程序簡便等優點,是花卉栽培中常用的生產方式。
1
土壤管理
不同的花卉對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適用於大部分的花卉種類。有些花卉對土壤要求不高,而有些花卉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才能正常生長。通常我們將土壤分為沙土類、壤土類、黏土類三種。不同土壤種類的疏鬆程度、顆粒大小都不一樣。
土壤的性質與花卉栽培也是緊密相連的:
土壤結構影響著土壤熱、水、氣、肥的狀況,最理想的土壤結構是團粒結構,團粒結構越多的土壤,通氣、持水、保溫、保肥的能力也就越強。
土壤通氣性與土壤水分決定著根系的生長狀況,通氣差且水分多的土壤,容易引起花卉根系的窒息死亡,導致花卉壞死。
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土壤的酸鹼度要求不同。如多數花卉喜中性或微酸性土,適宜的pH值在5.5~6.8之間。而特別喜酸的花卉如杜鵑花、山茶花、蘭花、八仙花等,要求pH要在4.5~5.5之間。三色堇pH在5.8~6.2,大於6.5會導致根系發黑。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花卉品種去調節pH值。土壤過鹼可以澆灌硫酸亞鐵等水溶液,土壤過酸則可以使用生石灰中和酸度。
如果土壤本身性質不好,我們可以通過施有機水溶肥來改良,推薦使用英聯加一的季季高或根滿壯魚油型:含有有機營養、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高效助劑等,可以有效調節土壤的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的微生態環境,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2
水分管理
花卉種類不同,需水量也不同。一般來說宿根花卉根系強大,可深入地下,因此需水量少。一、二年生花卉多數容易乾旱,灌溉次數比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多。
同一花卉不同時期的需水量也是不同的,種子發芽時需要較多的水分,幼苗期必須經常保持濕潤,生長時期需要足夠的水分維持生長。開花結果時,水分要適當控制,防止枝葉徒長,影響開花。
3
施肥管理
花卉所必須的元素有十六種,其中碳素取自空氣,氧氫來自水分,氮在空氣中含量雖高,卻無法被植物所利用,土壤的可利用的氮素也比較少。所以我們要通過施肥去補充空氣、水分所不能獲取的必須營養元素。
不同品種的花卉對養分的要求不同,同一種花卉不同時期對不同元素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花卉品種以及它們所處的生長時期,按需求去施肥。
3. 露地花卉灌溉有哪幾種
1. 渠道類:漫灌
2. 容器類:灑水車、花灑、水桶等
3. 管道類:水管
4. 專業灌溉設施:滴灌、噴灌(不怕雨水的花)等
4.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措施
你好,1、播種
①選用發育充實, 粒大飽滿, 發芽率高/無病蟲害的種子。
②深翻苗床,耙平畦面,澆透水,待水完全滲下後播種。
③播種後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倍,再覆蓋浸濕的稻草或葦簾,以保持苗床墒面濕度。
④幼苗出土前,若畦面乾燥,可向葦簾上噴水,不可畦澆,以免沖散種子,影響出苗。
⑤待到子葉出土時,及時揭去苗床覆蓋物。
2、間苗
①掌握在子葉發出後進行間苗。
②出苗後將過密苗疏除拔掉,擴大幼苗間距,使空氣流通,光照充足,防止病蟲害發生。
3、移植
①花苗移植,要在苗床土壤不特別乾燥時進行,若苗床過干應先噴水,以防起苗時傷根。
②裸根移植的幼苗,起苗時將土壤成塊掘起,然後將根群從土塊中松動拉出,不要硬拉以免損傷根系。
③帶土移栽的幼苗,先用手鏟鏟開苗周圍的土壤,再從底部一鏟將苗鏟起,勿使土團碎開。
④無論帶土或裸根起苗,都應迅速移栽,防止根系失水,影響成活。
⑤幼苗移植應選無風陰天,在降雨前後移植成活率更高。
⑥花苗定植就是將起出的幼苗按一定的株行距種植在大田或花壇中,栽植時要使植株根系自然,不能彎曲,種植不宜過深,否則不易發棵,影響生長和發育。
4、整形
①摘心: 摘除枝梢頂芽稱為摘心, 它能抑制枝條生長, 促使植株矮化, 延長花期。草本花卉一般摘心1~3次,有的需摘7~8次;適於摘心的花卉如百日草、一串紅、翠菊、萬壽菊、大麗花等。
②除芽:剝蕾除芽即除去過多的腋芽,限制枝條的花蕾數,提高開花品質;剝蕾通常是摘除側蕾,保留頂蕾或除去早發生的花蕾如菊花。
③立支柱:有的花卉易倒伏,應及時設立柱,用細繩綁扎;例為大麗花、菊花等立支架最好在澆水前或中午前後進行。
5、俢剪
①重剪:天竺葵、扶桑等開花1~2年後,生長勢減弱,可在側枝基部保留2~3芽重剪,給足水分,使其重發新枝。
②中剪:常用於疏除徒長枝、病蟲枝及畸形枝。
③輕剪:常用於疏除多餘側枝和生長不整齊的枝條,以調整花卉株形,在花壇、花叢的主體種植材料多行輕剪。
6、追肥
①花卉常用腐熟人糞尿、餅肥和液肥,亦可施用尿素、過磷酸鈣等水溶肥,但使用濃度要求低,一般為1﹪~3﹪。
②花卉施肥原則是薄肥勤施,肥量隨植株大小及土壤干濕不同而異,小苗更要注意;有機肥須充分腐熟才能施用。
③花卉施肥掌握人糞尿要稀釋5~10倍,餅肥則要稀釋100倍以上即餅肥和10倍水漚制,使其充分發酵,使用時再稀釋10倍。
④花卉施肥後第二天清晨須澆水1次,稱為「還水」, 防止爛根。
⑤地栽花卉可追肥5~6次,以芽前、芽後、花前、花後及結果前後最好;建議使用海餐沃粉劑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芽分化。現蕾時最忌施肥,否則會引起落花。
⑥有病的花卉植株不宜施肥,要先殺滅後再施薄肥,使之恢復生長。
5. 露地種植茉莉,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種植茉莉,要想達到期望值,重要的是掌握栽培技術,其中要做好的就是品種選擇,繁殖育苗,茉莉花的修剪、短截,肥水的管理等工作,下面我就詳細來說說。
以上就是茉莉田間管理的主要措施手段,茉莉屬於長日照的偏陽性植物,更需要充足的光照,因此,除了做好田間管理措施外,還要保證茉莉在生長季節有充足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