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村算命
① 拔山鎮的各村簡介
【基本概況】
該村位於拔山鎮南門方面,離政府3.5公里,交通便捷,幅員面積有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2041.5畝,其中:田1152畝,土889.5畝,退耕還林170畝。林地面積1149畝,村民小組7個,總戶數681戶。
【人力資源】
該村總人口2463人,農業人口2443人。總勞動力1550人,其中男勞動力有750人,女勞動力有800人;按勞動力分級狀況分為:20-30歲的410人,30-40歲的430人,40-50歲的405人,50-60歲的305人;按勞動力文化狀況分級為:初中以下1200人,高中300人,中專50人;按勞動力職業技能狀況分為:從事建築業的有720人,縫紉製鞋業有100人,電子裝配業50人,交通運輸業16人,商業20人,餐飲服務業30人,種養業有450人。外出務工有920人,外出務工實現經濟收入400萬元。
【農村經濟】
全村種植水稻550畝,收入30萬元,小麥種植60畝,收入2萬元,玉米種植700畝,收入12萬元,蔬菜播種150畝,收入3萬元;全村養殖主要家畜3000頭,收入22萬元;勞務收入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
【民營經濟】
全村民營經濟總量10萬元,從業人員20人,個體工商戶5戶。
【基礎設施】
全村有7.5公里的村級公里,水庫2座,山坪塘16口,水池12個,自來水用戶80戶,全村通電率百分之百,沼氣26戶,擁有固定電話520部,手機1100部,電視機620部,天然氣用戶22戶。
【村支兩委】
該村村支兩委領導能力強,文化素質高,兩委共有8人,平均年齡50歲,高中有2人,女性有2人,黨員6人,團員1人,現培養後備幹部3人。
【組織建設】
全村擁有黨員72人,平均年齡為57歲,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0人,高中文化的8人,小學文化的44人。黨群關系密切,在村支書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三會一課制。 【基本概況】
汪家洞村位於拔山鎮政府南9公里處,與豐都縣董家鎮雞公四村,拔山鎮三新村、插花村、廟埡口村、雙星村、甘棠村臨界。有村級公里1公里,社級路已動工,未完工11公里,兩個社無公路,幅員面積3413畝,耕地1313畝,其中田940畝,林地2100畝,有村民小組5個,總戶數480戶,總人口1703個,均屬漢族。
【人力資源】
總人口1703人,均屬農業人口,有勞動力840個,其中男勞動力445人,女勞動力395人,農業勞動力410人;勞動力中20-30歲的210人,30-40歲的225人,40-50歲的210人,50-60歲的195人;勞動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757人,高中文化程度57個,中專文化程度15個,大專文化程度以上11個;勞動力中從事建築業的300人,電子裝配業的18人,交通運輸業的7人,商業40人,餐飲服務業36人,種養業18人,管理人才5人,其他行業14人,外出務工人員360人,務工人員實現經濟收入144萬,返鄉創業5人。
【農村經濟】
1、種植業:水稻種植900畝,年產360噸,經濟收入57.6萬元;小麥種植80畝,年產70噸,經濟收入10萬元;玉米280畝,年產98噸,經濟收入14.7萬元;蔬菜種植180畝,年產180噸,經濟收入10.8萬元。
2、養殖業:全年出欄豬600頭,實現經濟收入120萬,雞、鴨、鵝共收入30萬,種糧大戶9個,養殖大戶2個,勞務收入144萬元,總收入387.1萬元,人均收入2273元,有個體工商戶30戶。
【基礎設施】
全村480戶,除精神病2戶未用電以外478戶通電,安裝固定電話158戶,手機185個,電視160個。
【村支兩委】
村支兩委由姚達貴、杜建國、汪元富、劉曙光、萬書芳等5人組成,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4人,男4人,女1人,均是中共黨員。
【組織建設】
全村黨員63人,60歲以上43人,50-60歲11人,40-50歲3人,30-40歲6人。2008年發展黨員3人,黨群、干群關系教正常,三會一課堅持較好。 【基本概況】
三新村位於拔山鎮西南方,東臨汪家洞村,南臨豐都縣董家鎮三仙湖村,西臨豐都縣董家鎮四角樓村,北臨新立鎮關坪村,僅有一條村道通往原廟埡鄉場,全村幅員面積約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78畝,林地面積4000畝,村民小組9個,共有830戶,漢族人口佔95%以上。
【人力資源】
全村總人口2710人,農業人口2710人。勞動力1210人,按照勞動力分級狀況分為:23-30歲勞動力有216人,30-40歲勞動力有414人,40-50歲勞動力有320人,50-60歲勞動力有260人;按照勞動力文化狀況分級分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065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有12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5人;按照勞動力職業技能狀況分為:從事建築業的有250人,縫紉製鞋業的有68人,電子裝配業的60人,機械製造業的22人,商業的26人,管理人才16人,種養業28人。外出務工總人數765人,勞務收入平均每人每月達800元左右,返鄉創業6人,主要從事種養業,現初具規模,效益良好。
【農村經濟】
該村主要經濟來源於務工、種養業。全村種植水稻1708畝,畝產約400千克;種植玉米850畝,畝產約500千克。全村每年出欄肥豬1500頭左右,種養大戶25戶,全村勞務收入約500萬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元左右。
【基礎設施】
全村村道約為8千米。社道18條,約有27千米。基本每家每戶用電,95%的戶有電視,安裝電話430戶。
【村支兩委】
該村村支兩委人員構成人員如下:村支書黃清江,男,54歲,黨員,初中文化,支委由杜康、杜明良、余兆華、朱現淑組成。村主任杜康,男,45歲,黨員,村委成員有杜明良,朱現淑,彭德洪、杜恩福。兩委人員中大專文化的1人,中專文化的2人,初中文化的3人。
【組織建設】
全村共有黨員102人,年齡結構較大,文化程度較低,黨員發展情況較好,每年都有積極分子入黨,黨群干群關系較好。
【旅遊資源】
該村轄區內的譚林寺河流具有開發的價值,現董新公路修通,交通條件較好,此河流兩岸風景優美,是一個垂釣、休閑、玩樂的好地方。 【基本概況】
八德村位於拔山鎮東北部,是原八德鄉政府所在地,轄7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近5平方公里,耕地2590畝,其中田面積2010畝,總戶數876戶。
【人力資源】
八德村總人口3020人,農業人口3020人,勞動力1950人,其中男勞動力995人,女勞動力955人。
1、按勞動力分級狀況分為:20-30歲420人,30-40歲490人,40-50歲505人,50-60歲535人。
2、按文化程度分類:初中以下1873人,高中、中專75人,大專以上2人。
3、按從事行業人員分為:交通運輸業12人,商業經營業35人,餐飲業8人,種養業510人,外出務工人員1350人。外出務工可實現經濟收入500萬元以上。
【農村經濟】
主導產業水稻制種500畝,年售種子達100萬元。養雞大戶1戶,圈存2000隻以上,生豬大戶1戶,全存50頭以上。2008年種植水稻10畝以上的戶數93戶,人均純收入3290元。
【民營經濟】
個體工商戶32戶;民營企業一個:即恆升套裝門廠,從業人員4人。
【基礎設施】
全村7個農業社均通公路,已建好通達公路4.5公里,待建8公里。全村共有大小塘堰32座;510戶已安裝自來水;50戶已安裝使用天然氣;540戶已安裝固定電話;159戶已安裝加密電視。
【村支兩委】
村支兩委人員組成情況為:
胡繼成 男 60 高中 黨員 支書
胡江飛 男 30 中專 黨員 主任
胡思聯 男 53 高中 黨員 文書
羅曉蓉 女 43 高中 黨員 計生專干
胡繼邦 男 53 初中 群眾 村委委員
羅武福 男 54 初中 黨員 村委委員
【組織建設】
支部共有黨員1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黨員62名。黨群、干群關系基本和諧。 【基本情況】
八一村位於拔山鎮至八德場,交通方便,村水泥路,於鎮公路相連,幅員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66畝,其中水田面積1578畝。林地面積485畝,村民小組8個,總戶數691戶,全村漢族。
【人力資源】
總人口數2562人,農業人口2545人,總勞動力1572人,男勞動力780人,女勞動力792人,農業勞動力1375人,按勞動力分級狀況分為:20-30歲315人,30-40歲374人,40-50歲356人,50-60歲278人;按勞動力文化狀況分級分為:初中文化以下1050人,高中文化185人,中專文化75人,大專文化15人;按勞動力職業技能狀況分為:從事建築業482人,縫紉製鞋業85人,商業57人,餐飲服務業12人,種養殖業423人,管理人員25人,其他行業203人。外出務工人數1149人,外出務工實際經濟收入800萬元。
【農村經濟】
村集體經濟主要收入來源收入水庫承包費、幼兒班管理費。水稻產出950噸,小麥產出80噸,玉米產出150噸,蔬菜播種面積750畝,主要家畜有生豬、鴨等,家畜每欄每年350頭,存欄150頭,種養殖大戶15戶,勞務收入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6元。
【基礎設施】
全村公路總長18公路,社區通公路,水泥路2.3公里。全村山坪塘18口,自來水安裝426戶,電戶戶通,氣15戶,通信560戶,電視95%以上。
【村支兩委】
村支兩委人員組成5名,文化初中以上,年齡平均50以上,
【組織建設】
黨員76名,年齡結構,老齡化,文化狀況差,黨員發展情況每年1名,黨群干群關系好,三會一課,每季度一次。 一、基本情況
楊柳村地處拔山鎮西大門,與新立鎮白馬村接壤,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人口3385人,916戶,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2584畝,其中田1723畝,土861畝,林地1215畝,忠墊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原有規模化柑桔園1883畝,2008年新定植柑桔565畝,已硬化村級道路8.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28.6公里,自來水入戶率100%,天然氣、沼氣入戶率85.6%,電視、電話戶戶通。現有村級公共服務中心一處,佔地1200平方米,已硬化體育場600平方米,硬化停車場500平方米,已建五保家園一處,佔地800平方米。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5346元,楊柳村經濟主要以種養業、施格欄柑橘、和外出勞務為主,全村年種植水稻1723畝,總產861噸,玉米 350畝,總產125噸,小麥215畝,總產43噸,榨菜、蔬菜625畝,總產930噸,每年出欄肥豬3550頭,出售雞、鴨6萬只,現存欄毛豬2500頭,種養殖大戶55戶。全村現有規模柑桔園1883畝,每年可創收370萬元,榨菜600畝,創收26.1萬元,利用塑料帶編織各種花籃、背篼等手工製品年創收近60萬元。
二、人力資源
全村總人口3385人,農業人口3341人,總勞動力2015人。其中男勞動力1107人,女勞動力908人。從事農業勞動力485人,按年齡分20-30歲504人,30-40歲605人,40-50歲515人,50-60歲391人。勞動力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初中及以下1341人,高中465人,中專184人,大專25人。按從事的行業分:建築業65人,縫紉製鞋業165人,電子裝配業113人,交通運輸業98人,商業215人,餐飲服務業75人,種養殖業485人,管理人才113人,其它行業96人。全村外出務工1624人,實現務工經濟收入3150萬元。
三、民營經濟
全村有民營企業25家,個體經營戶65戶,全年民營經濟收入1800萬元,從業人員350人,
四、村支兩委基本情況
村支委:
肖本清,男,中專,年齡57歲,黨員,任支部書記。
劉一武,男,高中,年齡46歲,黨員。委員
肖菊萍,女,高中,年齡46歲,黨員。委員
肖本祥,男,中專,年齡48歲,黨員。委員
李世權,男,初中,年齡60歲,黨員。委員
支委平均年齡為51.4歲。
村 委:
劉一武,男,高中,年齡46歲,黨員,任村主任。
肖本富,男,大專,年齡46歲,群眾,任村文書。
肖菊萍,女,高中,年齡46歲,黨員,婦代會主任。
李方瑜,男,初中,年齡45歲,群眾,計生專干。
後備幹部人選:
肖新橋,男,初中,年齡36歲,擬任支書。
肖本富,男,大專,年齡46歲,擬任主任。
五、組織建設
全村實有黨員93人,黨小組9個,組織健全,年齡結構合理,能正常開展黨的各項活動。(1)年齡結構:20-30歲14人,30-40歲27人,40歲以上52人。(2)文化結構:初中以下17人,初中以上57人,高中以上19人。2008年支部轉正黨員2人,新發展預備黨員3人,黨群、干群關系融洽,三會一課制度能健康有序開展活動,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項活動。
六、旅遊資源
我村現有旅遊景點:柑桔觀光園、鳳凰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少穆陵園、阿金河山莊、阿金河水上游樂、柑桔觀景台。有待開發旅遊景點:鳳凰岩石刻、金家院子中共地下黨支部遺址。 一、基本情況
五星村座落在拔山鎮西大門,地理位置十分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有耕地3050畝,其中田588畝,林地面積達4000多畝,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20戶,3030人,全系漢族。全村水泥硬化道路14.5公里,村級碎石路8公里,人行便道16.5公里。
二、人力資源
五星村總人口為3030人,其中農業人口3020人,勞動力1425人,其中男勞動力718人,女勞動力707人,20—30歲350人,30—40歲407人,40—50歲420人,50—60歲248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初中文化及以下的1058人,高中文化270人,中專文化85人,大專以上12人。按從事行業分:建築業有305人,縫紉製鞋有25人,電子裝配業180人,機械製造業6人,交通運輸業10人,商業107人,外飲服務業有10人,種養業559人,其它行業222人。外出務工885人,外出勞務收入達經濟收入1000萬元,返鄉創業15人,創業大戶3個。
三、農村經濟
全村種植水稻500畝,產糧350噸,小麥260畝,年產小麥70噸,玉米560畝,年產玉米230噸,蔬菜播種550畝,產量650。全村生豬存欄3000頭,家禽存欄16萬只,種養大戶25戶,有施格欄柑橘3000畝,年產果9500噸,外出勞務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3200元。
四、民營經濟
本村有民營企業6個,個體戶106戶,種養大戶25戶民營經濟總量450萬元,從業人員230人。
五、特色產業
五星村現有施格欄柑橘3000畝,定植面積2452畝,經濟效益達152萬元。裡面風景優美,環境宜人,交通方便,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
六、基礎設施
全村水泥硬化道路14.5公里,人行便道16.5公里,水庫3座,其中小二型水庫一座,山坪塘6口,水池62個,自來水510戶,通電820戶,沼氣35戶,擁有電話546部,手機1102個,電視機800台,天燃氣214戶。
七、村支兩委
五星村兩委共5人,平均年齡49歲,高中1人,中專文化1人,女性1人,黨員4人、團員1人,現培養鍛煉後備幹部3人。
八、組織建設
全村擁有87名黨員,平均年齡58歲,初中及以下文化80人,高中文化3人,中專文化4人。黨群關系密切,三會一課堅持較好。
九、旅遊資源
五星村有施格欄柑橘3000畝,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 【基本概況】
廟埡口村位於拔山鎮東南方,與雙星村、汪家洞村、插花村、兩河鄉的菜園村接壤,有村級道路11公里,社級公路22公里,幅員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2019畝,其中水田1019畝,林地面積3865畝,全村屬丘陵地帶,有村民小組6個,總戶數544戶,人口1855人,其中少數民族8人。
【人力資源】
全村現有總人口1855人,有勞動力人口1213人,其中男勞動力人口有692人,女勞動力人口521人;20歲――30歲有300人,30歲――40歲有315人,40歲――50歲有303人,50歲――60歲有29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115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10人;全村現有從事建築業的313人,從事縫紉製鞋業有142人,從事電子裝配業的有55人,從事機械製造業的有126人,從事交通運輸業的有8人,從事商業的有195人,從事餐飲服務業的有20人,從事種養業的有345人,從事管理類人才有9人。全村外出務工有851人,實現外出勞務收入有988萬元。
【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有種養業和勞務收入。全村水稻播種面積990畝,全年產出水稻560噸,小麥播種面積為390畝,全年產出小麥78噸,玉米播種面積為525畝,全年產出玉米172噸;蔬菜播種面積為365畝,全年產出400噸。全村養殖業有生豬、雞、鴨等,現生豬存欄2500頭,雞有8000隻,鴨有4500隻。全村有種養殖大戶24戶,其中生豬養殖大戶有1戶,養魚大戶有3戶。外出勞務人員851人,實現勞務收入98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年。
【民營經濟】
全村有個體工商戶10戶,民營企業3家。
【基礎設施】
全村道路交通條件較差,現有村級公路11公里,社級路22公里,小型山坪塘有10口,已安裝自來水有326戶,全村戶戶連電,固定電話安裝114部,手機220部,電視普及率達95%,加密電視185戶。
【村支兩委】
村支兩委7人,其中村委6人,支委5人,兼職4人,初中文化2人,高中以上5人,黨員7人,男性6人,女性1人,後備幹部3人。
【組織建設】
全村現共有黨員57人,35歲以下1人,35—45歲5人,45—55歲10人,55歲以上41人。小學含小學以下文化程度有31人,初中文化程度有2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6人;黨群干群關系融洽,三會一課每季度一次。 【基本概況】
朝陽村位於拔山鎮的東大門,壤接拔山村、石聯村、高陽村、雙星村、汪山村、龍山村,有鎮級公路貫通全境,有三條村級機耕道路,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3015畝,其中水田1425畝,林地面積2280畝,全村屬丘陵地帶,有村民小組6個,總戶數1875戶,轄區內有市級重點中學――拔山中學。
【人力資源】
全村現有總人口3129人,農業人口有3011人,全村現有總勞動力人口1673人,其中男勞動力人口有852人,女勞動力人口821人;20歲――30歲有323人,30歲――40歲有476人,40歲――50歲有493人,50歲――60歲有38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150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3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4人;全村現有從事建築業的486人,從事縫紉製鞋業有92人,從事電子裝配業的有61人,從事機械製造業的有26人,從事交通運輸業的有31人,從事商業的有47人,從事餐飲服務業的有36人,從事種養業的有637人,從事管理類人才有44人,另外從事其他行業的有350人;全村外出務工有969人,外出務工實現經濟收入有1100多萬元。
【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是種養殖業和外出勞務收入。全村水稻播種面積1400畝,年產出水稻840噸,小麥播種面積為750畝,全年產出小麥180噸,玉米播種面積為800畝,全年產出玉米280噸;蔬菜播種面積為365畝,全年產出400噸。全村現存欄生豬2500頭,雞有8萬多隻,鴨有1.2萬只。全村有種養殖大戶24戶,其中生豬養殖大戶有1戶,雞養殖大戶2戶,養魚大戶有3戶。居民人均純收入有3200元。
【民營經濟】
全村有民營企業3個,有個體工商戶有18戶,從業人員65人,產值達150萬元。。
【基礎設施】
全村道路交通條件較差,現有鎮級水泥路2.5公里,村級公路8.1公里,小型山坪塘有18口,自來水全村基本貫通,已安裝自來水有326戶,戶戶通電,天然氣安裝有38戶,固定電話安裝率達80%,電視普及率達95%。
【村支兩委】
支部組成人員:
丁德政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43歲,男,中共黨員。
丁永倫 大專文化程度,年齡44歲,男,中共黨員。
陳時賢 高中文化程度,年齡47歲,男,中共黨員。
丁淑平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36歲,女,中共黨員。
丁德剛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44歲,男,中共黨員。
村委組成人員:
丁永倫 大專文化程度,年齡44歲,男,中共黨員。
張 芳 本科文化程度,年齡23歲,女,中共黨員。
陳時賢 高中文化程度,年齡47歲,男,中共黨員。
丁華忠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51歲,男,群眾。
丁淑平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36歲,女,中共黨員。
丁茂華 初中文化程度,年齡44歲,男,群眾。
【組織建設】
全村現共有黨員83人,小學含小學以下文化程度有43人,初中文化程度有3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4人;黨群干群關系融洽,三會一課基本堅持較好。
【旅遊資源】
我村現有千溝溝林場1300畝,因歷史以來拔山中學以及周邊學校和單位經常組織到這里春遊。現1300畝樹木茂盛成蔭,一望無源,並有很多的野生動物出沒,有待開發旅遊景點和景區。 拔山鎮午陰村座落在拔山鎮東部,距場鎮12公里,拔山至兩河路線橫貫全境,村水泥硬化路面5公里,社級碎石路累計18.25公里,幅員面積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29畝,其中水田1750畝,林地面積4950畝。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1001戶,村民全屬漢族,有村小學一所,佔地5畝,在校師生三百餘人 。
我村人力資源豐富,總人口3322人,均為農業人口3320人,勞動力1680人,其中男870人,女810人,從事農業勞動力650人,按年齡分20—30歲150人,30—40歲500人,40—50歲700人,50——60歲330人,按文化程度分初中及以下1350人,高中225人,中專104人,大專1人。按從事行業分:建築行業350人,縫紉製鞋業150人電子裝配業105人,機械製造業185人,交通運輸業25人,商業135人,餐飲服務業60人,種養業650人,管理人才20人,外出務工人數948人,外出經濟總收入1000萬元,返鄉創業5人。
集體負債較重累計32萬元,全村全年產水稻1500噸,小麥130噸,玉米445噸,蔬菜面積350畝,產量達420噸,生豬存欄2000頭,耕牛92頭,養雞14000多隻,鴨5200隻,種糧大戶25戶,養殖大戶10戶,全年勞務收入1000萬元,人均年純收入3200元。
民營經濟初見端倪,現有個體工商戶45戶,民營企業5家,從業人員200餘人,尤以莫肇武的鑄造廠、肖龍的模具廠最有名。
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公路主幹線上連拔山,下接兩河,全長16公里,車輛均能正常通行,社社通碎石路,全村有山坪塘25口,水庫3座,為農業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自來水380戶,有線電話523部,無線電話1280部,家家通電,有電視800台,電腦8台。積極推進農機械化,全村擁有微耕機30多台,脫粒機420台,打米機粉碎機620台,村辦公室安裝了遠程教育網路,無線擴收音機、電視機、影碟機等。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村支委4人,均為男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平均年齡45歲,村委5人,4男1女,其中高中4人大專1人。現有支部一個,轄9個黨小組,102名黨員,平均年齡55歲。預備黨員3名,堅持每季度一次三會一課學習,黨群干群關系非常融洽。
旅遊資源有待開發,「一點一差」的白沙坪牌坊、紅苕寨、新龍寺、龍王廟午陰關等地曾多次吸引縣內外知名人士前來考察,有八百畝的退耕還林,四千多畝天然林地等有待開發利用。 一、基本概況
蘇家村位於拔山鎮東大門,周邊與本鎮石聯村、八德村接壤,距忠縣縣城51公里,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5.6畝,其中田918畝,地597.6畝,林地面積780畝。轄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07戶,均為漢族。
二、人力資源
全村總人口2302人,農業人口2288人,勞動力1528人,其中男性850人,女性678人。20—30歲有570人,男性328,女性240人;30—40歲有503人,男性268,女性235人;40—50歲有325人,男性182,女性143人;50—60歲有130人,男性72人,女性58人。初中文化及以下的有1319人,高中文化150人,中專文化39人,大專及以上20人。外出務工人員1228人,其中從事建築業的有590人,縫紉製鞋20人,電子裝配8人,機械製造業5人,交通運輸16人,商業40人,餐飲服務13人,種養業500人,管理人才6人,其他行業30人。實現經濟總收入522萬元。
三、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是外出務工收入和種植業收入。種植業主要是水稻、小麥、玉米,水稻制種面積200畝,收入22萬元;小麥面積200畝,玉米280畝,蔬菜25畝,總收入35萬,養殖業主要是生豬,2008年,家禽存欄480頭,出欄520頭,種養殖大戶22戶,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528元。
四、民營經濟
全村有工商個體戶10戶,從業人員24人,年經濟收入20萬。
五、特色產業
全村的特色產業是水稻制種,制種面積200畝。收入80萬元。
六、基礎設施
全村現有村道7.8公里,已硬化公路4公里。水庫一口,山坪塘13口,通電率100%,自來水用戶268戶,機井25口,通行、電視入戶率100%。
七、村支兩委
村支委共有7名成員,男同志6名,女同志1名,均為黨員。
書記 廖俸臣 男 55歲 初中 中共黨員
主任 廖世良 男 54歲 初中 中共黨員
文書、計生專干 蘇德潤 男 54歲 初中 中共黨員
婦女主任 毛國菊 女 53歲 初中 中共黨員
八、組織建設
全村共有黨員98名,預備黨員2名,6個黨支部小組
九、歷史名人
軍隊大校:吉林軍區 廖國發
南充軍區 廖興普
勞模、重慶市優秀市民:廖奉臣
企業產值500萬以上:成都 葉世成
十、旅遊資源
八德園藝場 一、基本概況
龍山村位於拔山鎮南方,緊鄰拔山場鎮,周邊與本鎮楊柳村、汪山村接壤。全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48畝,田992.8畝,地775.2畝,林地950畝。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624戶,2512人,其村民均為漢族。
二、人力資源
全村總人口2512人,農業人口2468人,勞動力1365個,其中男性806人,女性559人。20—30歲有316人,男172人,女144人;30—40歲有372人,男214人,女158人;40—50歲有409人,男253人,女156人,50—60歲有268人,男167人,女101人。初中文化以下1092人,高中文化110人,中專文化150人,大專文化以上13人。外出務工人員980人,從事建築的有126人,縫紉製鞋業的有378人,電子裝配342人,交通運輸22人,商業44人,餐飲服務業68人。外出務工經濟總收入1960萬。
三、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小麥、玉米,水稻面積850畝,產量51萬公斤;小麥310畝,產量18萬公斤;玉米465畝,產量28萬公斤。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
四、民營經濟
全村個體工商戶有46家,從業人員78人。經濟收入90萬元。
五、基礎設施全村現有村道5.6公里,人行便道15公里,蓄水池30口,山坪塘3口,自來水用戶386戶,通電率100%,電話用戶310戶,電視用戶642戶,天然氣用戶212戶。
六、特色產業
全村特色產業是柑橘業,柑橘建園面積2500畝,年產可達850萬公斤。
七、村支兩委
本村村支兩委共有5人。書記 李家忠 男 48歲 大專 中共黨員主任 駱 權 男 53歲 初中 中共黨員文書 李宗新 男 30歲 高中 群 眾
② 阜陽市插花鎮有個算命先生,聽說特別准,請問具體在插花鎮哪個地方有
公元25年6月,劉秀復登基稱帝,派人到制「呂家鋪子」尋訪這位村婦,以報救命之恩。欽差大臣來而復返,如實向劉秀稟報村婦已仙逝,老百姓為感恩於她,在當地建廟、塑像、供奉。劉秀聽罷,有所感悟:愛民必受民愛,好人必有好報!於是傳旨:「賜金花一朵,令鄧禹擇吉日替朕前往『插花廟』為『插花娘娘』塑像佩帶金花。」欽差大臣於公元26年,農歷2月19日,在「插花廟」前舉行盛大的插(金)花儀式,昭示天下,以示敬仰。在這場舉行盛大的插(金)花儀式之後,「插花廟」名聲遠揚,致使「插花廟」的名稱取代「呂家鋪子」延用至今;每年農歷2月19日約定俗成地成為「廟會日」。
③ 重慶市的一個插花村屬於豐都縣還是忠縣
屬於忠縣,只是那個村在豐都范圍內,。也就是說茶花村四周全是豐都縣的地界,被豐都包圍了的、沒有與忠縣土地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