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花卉規格
⑴ 未來幾年苗木品種與前景分析
這是由花卉苗木產業的特性所決定的。一個好的品種可以孕育一個大市場。因此,特色品種的選擇對於苗木經營者和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苗木產業正經歷著由粗放型向設施化、園藝化、專業化、品種化的轉變,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苗木的產品市場開始出現細化分化,應用和消費逐漸趨於理性,除了城市和園林綠化之外,家庭消費、城市重大節日活動消費的「一次性」花卉苗木產品,如時令花卉、花壇花卉開始興起,園藝栽培、整修和容器化培育的苗木也將越來越受到歡迎,甚至成為打開國際市場的主要產品。因此一個區域、一個企業、一個苗圃,都必須擁有自己的具有主導性、代表性的苗木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有利於可持續發展。作為主導性品種,首先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即品種要新.要擁有種質資源,當地栽培環境能適應品種特性的需要;其次,要有良好的苗木質量和一定的生產量,能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現有花卉苗木的生產情況及發展趨勢來看,以下幾種類型的花卉苗木可作為主導性品種供苗圃苗農選擇參考: 1.出口型花卉苗木 出口苗木因受市場信息、出口渠道、技術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對大多數苗木經營者來說尚較陌生,但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如:楊桐、柃木在日本具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因日本無國內資源而必須依賴進口:瓜子黃楊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一直有栽培種植史且在歐式園林中用途甚廣.不存在生物適應性方面的問題。小型盆景如火棘、小葉羅漢松、日本紅楓、榆樹、柏木類,這類國內資源豐富的苗木,可以走出口的路子。但在種植的基質、苗木的包裝和運輸、檢疫等標准化問題上,一定要按照歐盟及所需國生產規范要求執行。這一點請苗農務必注意。 2.面向北方市場的苗木 城市綠化與生態建設是一項全國性、長期性的重點工作,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幅員遼闊,生態環境相對較差,原有適生樹種相對較少。因此,培育適應北方地區生長的苗術品種,不失為一條很好的途徑。如雜交馬褂木,經在北京多年試種後長勢良好,可以作為向北方推廣、打開北方市場的樹種。其他品種如紅葉李、櫻花、紫薇、玉蘭、紅楓、銀杏等都適宜在山東、北京、河北、天津等北方地區種植。常綠苗木品種如龍柏、大葉黃楊通過幾年來在北京的種植,基本上能適應北方的氣候條件。但必須注重苗木品質,在苗木的培育過程中,要控制苗木過旺的營養生長,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其抗寒性。 3.傳統的特色優良苗木 一個地方的苗木不能沒有當地傳統的特色品種,因為幾千年來自然生長的本地樹種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場實際應用最多的也是傳統的特色品種。除非有特殊的景觀需要,一般綠地的骨架性樹種一定是當地的傳統品種。如桂花是杭州市有文化內涵底蘊的鄉土樹種,已有專業單位開始培育長花期、大花形、大花量的優,良品種,這些細分的新品種市場前景肯定看好。香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需求量很大,非常適宜於作行道樹。無患子、法梧、欒樹在城市園林建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綠化苗木。蕭山區傳統特色品種龍柏、大葉黃楊、金邊黃楊、檜柏等既非常適宜於圍墾沙地種植,又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4.新優品種苗木 新優品種苗木是指從外地引進或者由野生資源馴化培育的苗木品種。這類苗木除了市場熱炒因素外,真正能成為新優品種的不會很多。考察確定的一個簡單辦法,就是對前幾年引進種植的各類苗木作實地觀察,按照綠化用途分析,比較其生長表現情況。如紅葉石楠、香港秀麗四照花、小丘火棘、金森女貞、地中海夾迷、大花六道木、花葉絡石等,這幾年來已被市場接受,用苗量逐年增加。但這類苗木的扦插繁育速度很快,容易產生苗木同質化、結構性過剩。苗農在生產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市場信息,調整種植結構。 5.園藝栽培及容器栽培 園藝栽培苗木是新的趨勢,反映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社會對於苗木的需求。通過園藝栽培、修剪成形或者容器直接培育的大苗應用於各類綠地建設和園林景觀,既可構成一種景觀,也可體現出園林藝術。園藝栽培的苗木品種以選擇常綠、細葉、緊湊、耐修剪的品種為宜,如羅漢松、直生龍柏、五針松、檜柏、日本紅楓、榆樹、楓香、銀杏、構骨、黃楊類等。而容器大苗則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可選用一些行道樹類樹種。如香樟、銀杏、紅白玉蘭、紅楓、桂花、廣玉蘭、雪松等6、果樹園林化應用及休閑觀光相結合 果樹園林化應用一方面可以滿足園林綠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田、山林承包經營者帶來經濟收益。一些品種優良的柚類、楊梅、柿子、石榴、枇杷、棗子以及香榧等均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特色經濟林樹種。
⑵ 校園植物景觀規劃設計
長沙市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長瀏盆地西緣 ,范 圍在 110。53 一 ll4。l5 E,27。51 _28。4lN之間 。地 勢南 高 北 低 ,基本 上是 山地 、丘 陵、崗地 、平原各 佔四分之一 ;境 內成土母質主要是第四紀紅色粘土 ,區內地帶土壤為紅壤 ,主要土壤類型有紅壤 、黃壤 、黃棕壤 ,其 中以紅壤發布最為廣泛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區,溫 和濕潤 ,季節變化明顯 ,冬寒夏熱 ,四季分明,春秋短促 ,冬夏綿長,充分體現了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典型特點。據統計長沙市現有植物約 900種 ,栽 培植物 494種 ,隸屬於 102科28屬 。原生植物 600種 ,隸屬於 73科 187屬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位於長沙市天心區,毗鄰韶山南路、芙蓉南路,以林科大橋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園區。路網交錯復雜,影響到校園景觀的整體性。
從現狀分區上看,校內建築較為擁擠,容積率高,路網復雜,高差大。
使用人群:人口密度大,使用人群組成成分復雜,以學生為主體,涵蓋各個年齡段,對景觀的功能要求比較豐富。
林校歷史與植物文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一所「林」字打頭的綜合性大學,校訓:求是求新,樹木樹人。但是在植物景觀上缺乏對校園「林」文化的關注,也缺少對植物文化本身的探尋與溯源。
在園林綠地景觀方面,整體綠地景觀、綠地空間和綠地的總體布局一般。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校園內提供的可以進行活動的綠地數量偏少。主要缺乏以下活動空間:小規模的活動場地、晨讀和思考的空間、散步可談天的地方及運動空間。
植物景觀方面,雖然植物品種、色彩、數量豐富,但植物景觀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新建設校區用地緊張,綠地面積不足、破碎,缺乏整體的植物景觀規劃。植栽歷史不長,景觀效果不明顯。水體景觀方面,均屬於人工水景,水體景觀形式單一,數量較少,水質較差,有待改善。
在園林小品設施方面,校園內的導視系統沒有及時更新,標示牌缺乏,急需增加桌凳和休息設施。人文景觀設施方面,學術、文化氣息不夠濃厚,場所精神缺乏。校內道路、景點缺乏主題和名稱。同學們普遍反映校園門口商業氣氛過於濃厚,缺乏高校應有的學術氛圍和學習氣息。校園內缺乏反映學校風貌、具有教育意義、時代特色鮮明的小品和雕塑。僅有一處少量的人物雕塑和景石,一處主題雕塑,一處壁畫,一對古樹化石。
校園植物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鄉土樹種,而且自建新校區起就十分重視珍稀瀕危植物的遷地保護工作,目前已引種的珍稀瀕危植物有25科48屬63種,其中裸子植物7科16屬23種,被子植物18科30屬40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22種,Ⅱ級保護植物41種。
從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調取了前幾年的植物名錄,詳見附件一。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植物群落調查,詳見附件二。
優勢S:植物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分類系統完善;養護人員素質相對較高種植養護效果較好;學校有深厚的林業科學研究背景和優秀的景觀植物研究學者,能為校園植物景觀獻言獻策
劣勢W:城區用地緊張綠地擁擠,種植雜亂,植物空間形態單一;有許多植物只是在校園內進行臨時的遷地保護,植物所有權不屬於學校,因此需要經常移栽和增補;許多現有植物需要保護,植物造景發揮空間不大。
機遇O:近城市幹道交通方便,外界干擾對景觀影響較小;
挑戰T:周邊建築密度過高,人群組成較為復雜不易管理,城市幹道穿過學校使得校園綠地破碎缺乏整體性
雖然植物品種、色彩、數量十分豐富,樹種所在的生境均較為合理,病蟲害也在可控范圍內,但植物整體的景觀效果並不理想。歷史較長的建築附近樹木濃密,林蔭豐富,但缺乏季相變化,較為單調沉悶;新建的構築物和建築物附近種植的種類豐富,但苗木規格較小,還不足以遮陰。
行道樹多採用常綠,季相變化不夠豐富,且新種植的樹木冠幅不夠,無法遮陰;部分行道樹如天竺桂,分枝點較低,個子高的無法通過。部分道路綠化的整體性弱,如陶鑄路西側,從七教學樓一直到林科大橋橋頭這一段,種植了許多殼斗科櫟屬的植物作為行道樹,它們葉形獨特,也有秋色葉可觀賞,但是因為10多種同屬不同種的植物種在同一條道路上,春天萌芽的時間不同,秋天落葉的時間、落葉的顏色也不同,造成道路景觀的統一性非常差。
教學區、學生生活區、苗圃與教工宿舍及外部商業街雜糅,沒能和用植物景觀進行明顯的功能區分。
西園同東園相比,綠地尤為破碎,道路也十分擁擠,人車分流不佳。一些樹木沒有足夠的覆土,長勢較差,同時校園內一直大興土木,對植物的生長也有不小的影響,如文科樓的施工導致了其附近行道樹的死亡。
校園內半開敞綠地缺乏,可以進行活動的綠地數量偏少。主要缺少足夠的小規模的活動場地、晨讀和思考的空間、散步可談天的地方及運動空間。
校園垂直綠化有待加強。校園建築物密集、高樓林立,存在許多高差較大的地方,可以利用藤本植物增加景觀效果,如林科大橋橋體、橋下,經乾草坪情人坡護坡、西園19棟等地。
學校目前有一些專類植物園,如裸子植物區、木蘭科植物區、薔薇科植物區、山茶園等,選址區域也符合植物的生長條件,但缺乏「園」的景觀感,更像是一個標本庫,沒有給人的遊憩提供適宜的尺度,同時也沒能打造出標志性的植物園區景觀。
打造校園的 前庭、中庭和後院 :利用植物景觀實現人車分流,分隔生活空間、教研空間、辦公空間、門戶空間等,打造舒適的人性場所。同時,利用種質資源豐富的特點,打造尺度宜人、分類合理的 植物專類園 。
四川大學江安校區位於成都市雙流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地處文星鎮與白家鎮之間,校區佔地面積3000餘畝。江安校區的校園景觀設計圍繞著「環境生態化,景觀園林化」的建設目標,充分利用水景元素做文章,形成了「一河、一湖、三渠」的水體景觀格局。
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的校園景觀的另一個特色是校園內的橋文化。在小區內不僅有常副為418m的步行長橋,還有外形酷似趙州橋的白石橋,還有許多橫跨景觀水渠上的精緻小橋。
有幾處重要景觀可以作為借鑒:
是天然湖泊基礎之上經過固堤、疏浚、擴大之後形成的景觀湖。其命名的來源是諸葛亮的自勵名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正好切合大學的育人目標——培養高素質的社會服務型人才。
據聞是由挖掘名媛湖的淤泥經過人工堆疊而成,這里植物豐茂、綠樹成蔭。不僅是師生觀景、休閑的公園,也是定向越野的絕佳場所。其命名來源於《陋室銘》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此命名,不僅能指明山體的特徵,更能凸顯文化內涵,方便師生記憶。
是06年為了縣里學校西110周年校慶,同時為了豐富江安校區的校園文化景觀而建設的,整個歷史文化長廊以傳達發展歷程之中的重要事件和著名的生平事跡介紹為主線,同時反映出學校辦學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其校園的景觀命名都非常有文化內涵,也可以形象貼切的表達地點的特徵。反觀我校,命名則十分直白,食堂、教學樓、宿舍園區的劃分等,都是簡單的按照方位和數字序列進行排列,缺少對校園文化的體現。
台灣大學一直倡導建設綠色校園、永續校園,位於台北市的公館商圈,這里平日間總是車水馬龍,城市喧囂遊走於都市空間的每一個角落,但唯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融的台大校園里依然是寧靜和諧。
台灣大學的校園中,比較重要的校園景觀有「傅鍾」、「傅園」、椰林大道、舊圖書館、新圖書館、醉月湖等景觀,被譽為「台大十二美景」。
是台大的中軸線和景觀的標志,全長約600m,東西朝向。台大校園內最重要的大樓基本上都分布在椰林大道兩側。為豐富椰林大道的景觀,陸續種植龍柏、杜鵑、樟樹、茶花等,後續於人車分流、增添綠意、塑造特色等思考下進行規劃設計,希望塑造屬於全校師生且具有台大精神的椰林大道。之後又進行了景觀改善工程,將椰林大道兩側從車道轉變為廣場化空間。經過多次的改造升級,實行了人車分流,調整汽車停車線,留出更多的空間供行人利用。設置掉頭區域,讓重車在此停車或掉頭,減少重車對其他地面鋪裝的破壞,有效降低道路的維護費用,並且增加椰林大道的透水率與綠地面積,提升校園環境的生態機能,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整個校園環境更加綠色生態,並考慮到無障礙的設計。每年三月矩形台大杜鵑花節,椰林大道的杜鵑花叢亦成為校園內的賞花景點。
共同教室外的散珠松鼠是屬於琉球松,曾經在建築施工時根系遭到破壞,後被全體師生集體救助後修復。後來其周邊地區陸續進行環境改造,迄今此地已經緊密交織成了一個活潑生動的校園空間,成為師生員工在課余時間觀景休閑活動的開放場所。喂鳥平台是松樹平台上的小小幽默,栩栩如生的雀鳥與松鼠雕塑,和隨時出沒的真是鳥類、松鼠,一起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為精彩的校園生活增加更多樂趣。
「永續校園」的建設構想,以動態的眼光紳士校園的規劃和建設,應該讓後代人能夠享有同樣的校園環境。人車分流,打造生態良好的景觀主軸線,並在植物景觀中注入校園文化。引入動物元素,增加景觀與人的互動性,富有趣味。倡導綠色出行,多使用電瓶車。
「永續校園」的具體措施有:①校園生物多樣性指標建立與基礎資料調查;②校園生物多樣性網站的設置;③校園外來植物名錄;④增加生態層次,如水域、密林等;⑤校園污水排放系統整治;⑥設置校園自行車專用車道,實現人車分流;⑦在大學課程中開設永續校園建設相關課程⑧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等等。
兩型和諧的生態環境;朴實高雅的文化環境;開放活力的活動環境;悠閑舒適的生活環境
生態優先原則對樹種的要求相對較高,這里所說的「高要求"並不是指「求貴求洋",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充分展現當地綠化特色,發揮鄉土樹種的優勢。經過大自然長期的選擇,鄉土樹種具備了良好的抗逆性和頑強的生命力,其憑借「樹種成本低、成活率高、管護方便、抗病性強、觀賞價值高'等優點在我國各地城鄉建設中嶄露頭角。
按照生態優先的理念,植物規劃樹種選擇以喬木為主,科學配置植物群落,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樣性,營造節約型園林。
〔1〕以喬木為主,科學搭配植物群落。遵照綠化以喬木為主的原則,按喬、灌、藤、草多層結構和科學搭配的方法開展綠地建設,不僅提高了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項目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
(2)適當種植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增加物種的多樣化程度,使群落外貌層次更加豐富。
A.色彩變化
在做植物景觀規劃時,應考慮到植物的色彩差異和變化,從而通過不同植物的痦配種植顯示其特有的景觀特色。因此在植物景觀規劃時應考慮到植物色彩的統一變化。運用色彩對比的方法體現植物景觀的層次與個性。樹種規劃時,分基調樹種、骨幹樹種和一般樹種。基調樹種種類少,但數量大,形成該地域的基調及特色,起到色彩統一作用,而一般樹種,則種類多,每種量少,五彩繽紛,起到變化的作用。植物景觀規劃時還要要注意色彩的相互聯糸與配合,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色彩構中紅、黃、藍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兩原色混合成的間色組成互補色,從而產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它們並列時相互排,對比強烈,呈現銚躍新鮮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題,烘托氣氛。如紅色與綠色為互補色,黃色與紫色為互補色,藍色和橙色為互補色。我國誥園藝術中常用萬綠從中一點紅來進行強凋就是一例。
B.季相變化
不同季節,植物所形成的景觀個性也不盡相同。如早春植物的先花後葉,通過開花來營造熱烈的景觀氛圍,而部分植物如吞樟的春色葉也可為山野林地增添蓬勃的色彩。秋季,植物通過不同的秋色葉的變化來迎合李節的更甘,如銀杏的金黃色秋色葉和三用楓的紅色秋色葉通過其他常綠植物的襯托,展示多彩的秋季景觀,冬夏亦有植物如此通過季柞的變化展示不同的植物景觀。散而在植物景觀規劃時,應著審考慮其季相變化,運用不同的植物規劃與種植設計,使得我們所苣造植物景觀變化豐富、四季有景。
C.形體變化
在植物規劃時,我們還應考慮植物的形休特徵,不同的植物形體特徵的組合也使得植物景觀發生不同的變化。所以我們應考慮將不同形體的植物遵照美學原則進行合理規劃,豐富植物空間層次,並使得植物林冠線節奏變化豐富多樣。
植物景觀也是傳承大學獨特精神文化,塑造校園環境個性氣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將大學文化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園環境文化三個層面。植物的種類數不勝數,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藉助植物的美感特徵而抒發內心的美感情懷。如將松樹比喻萬古長青;基於中國傳統的文化賦予竹子瀟灑、高節的文化內涵;這種象徵手法來自大眾的審美情趣,來自民族習慣和地方文化與風俗。將校園文化與植物本身的文化結合起來,如武漢大學的櫻花、桂園、楓園、梅園,就是以樹木景觀命名,又彰顯了校園文化的絕佳範例。而我們農林類院校,最好可以結合教學研究設置小型植物園或專類園,創造優美的教學環境,打造校園特色。
校園綠地的主要功能是庇蔭、濾塵、減弱雜訊、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校園。校園戶外活動空間是供師生休閑、交往的場所。在規劃時要中分考慮其功能需求,根據校園使用者的行為規律,對戶外活動空間深入考究,採用不同的植物空間營造模式,為師生提供最為舒適的校園空間,滿足師生的學習需求、社交需求、精神需求。
前庭:指從外界進入學校首先來到的空間,這里的植物景觀是學校的門面。在林大,指的使東門到圖書館區域的景觀以及西門到文科樓區域的景觀。植物景觀應塑造為庄嚴、整齊的風格,加強透視感,體現校園的莊重肅穆。
中庭:指學校主要的教學區及行政辦公區域,是學校發揮主要功能的所在。需要盡可能保證教學環境的安靜,並設有一定的戶外休息場所。
後院:指的是師生的生活區域。涵蓋體育活動場地、食堂、宿舍、其他實習場地等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園植物景觀結構為一軸、兩環、多片區的帶狀結構。
一軸:指東西向以陶鑄路為軸線縱貫校園辦公、教學、科研、生活及小游園的中心景觀軸,聯系圖書館、教學樓、食堂、宿舍群等校園最重要建築。是校園最主要的公共綠色通行空間。
兩環:指東西兩個園區的核心植物景觀。其中景觀邊界環繞東園核心教學區及西園核心教學區的道路,起到連接柱景觀軸線,構建綠色生態校園空間的功能。
多片區:指教研辦公區、學生生活區、教工生活區、運動區、生態保育及特色景觀區等多個功能區組成的景觀片區。
結合教學研究設置小型植物園或專類園,創造優美的教學環境,打造校園特色。
植物景觀營造不是追求"青"一色,園林植物應用與配置趨向於春有花夏有蔭秋冬有形。通過樹形、葉色、質感等的異同,加上合理的搭配來實現園林綠化復層模式,增強季相和色彩的變化。
此外,東門、西門入口區域經常放置時令花卉作為花壇,彌補種植區域不足造成的景觀效果缺乏。可以給花壇景觀進行季節性規劃,如三月時擺放多種類的杜鵑,7月時擺放多種色彩的綉球花。
樹種選擇上應當以長沙的鄉土樹種為主,常綠樹宜選用可觀花、觀果的地帶性建群種;落葉樹種可以選用季相變化明顯且具有多種觀賞價值的種類,如無患子、復羽葉欒樹、楓香、野鴉椿等,同時可以適量增加鵝掌楸、藍果樹等。
進行樹種選擇時應當考慮生態學特性與立地條件相適宜的植物種類,且以葉色季相變化明顯或者花、果等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為主,如櫸樹、金錢松、合歡、復羽葉欒樹、三角楓、北美鵝掌楸、猩紅櫟等。
對於部分正進行或者剛進行完建築工程的土地,因為立地條件較差,應即時補種一些抗逆性強、生長較快的樹種,如無患子、槐樹、五角楓等。
在學校的主軸附近、教學樓附近、東西入口等人流集散處,由於人流量較大,可以多種植一些觀賞價值良好的植物種類增強景觀效果與宜人性。
1.行道樹
在銀杏、雪松、廣玉蘭、水杉、柳杉、楓香、臘梅、桂花、女貞、閩楠、天竺桂、杜英、樂昌含笑、英國梧桐、楓楊等的基礎上,新增榔榆、櫸樹、柑橘、藍果樹
2.園景樹
在原有迎春櫻、櫻桃、日本晚櫻、八重櫻、楓香、南酸棗、烏桕、合歡、白玉蘭、二喬玉蘭、泡桐、鵝掌楸、苦楝、紫葉桃、紫葉李、碧桃、桃等的基礎上,新增牡荊、重陽木
3.花灌木
石榴、紫薇、大葉黃楊、金絲桃、紅繼木、胡頹子、八角金盤、夾竹桃、杜鵑、雲南黃馨、火棘、枸骨、紫荊、雞爪槭、紅楓、紅葉石楠、四季桂、灑金珊瑚、含笑
4.綠籬
紅繼木、小葉女貞、瓜子黃楊、金葉女貞、南天竹、錦雞兒、馬甲子、雀舌黃楊、瓜子黃楊、龜甲冬青、紫葉小檗等
綠籬的種植要更加具有靈動性。
5.花壇花境
在原有茶梅、金鍾花、萱草、金絲桃、日本鳶尾、射干、馬鞭草、蔥蘭、杜鵑、結香、粉花綉線菊等的基礎上新增棣棠、中華綉線菊
6.垂直綠化植物
原有藤本植物有紫藤、絡石、凌霄、常春藤、異葉爬山虎、雲南黃馨、薜荔、常春油麻藤、旋花等,種類豐富,可以運用在更多的地方,增強景觀效果
7.地被植物
由於綠地種類繁多,功能各異,所配置的植物酐落景觀各不相同,相應地對地被植物的配置也有不同要求,規劃設計時需考慮用不同的地被植物來豐富林帶、樹叢、草坪景觀,組成風格各異的人工群落。
在原有蔥蘭、酢漿草、紅花酢漿草、紫葉酢漿草、萱草、吉樣草、麥冬、結縷草、白車軸草、商陸、香附子、絡石、狗牙根、馬蹄金、美女櫻、玉簪、虎耳草、蛇莓的基礎上,新增一些自播繁衍的花卉,如波斯菊
8.觀形樹
銀杏、池杉、水杉、馬尾松、雪松、側柏、龍柏、廣玉蘭、英國梧桐、石楠、欏木石楠、楓香、朴樹、三角楓、雞爪槭、女貞、白花泡桐、楓楊、榔榆等。日本冷杉、黑松、濕地松、金錢松、杉木、日本柳杉、落羽杉、柏木、刺柏、圓柏、日本花柏、羅漢松、鵝掌楸、粗榧、白玉蘭、合歡、木、黃楊、雀舌黃楊、交讓木、早柳、苦櫧、榆樹、櫸樹、海桐、杜英、梧桐、重陽木、烏桕、冬青、構骨、衛矛、胡頹子、君遷子、柿樹、欒樹、復羽葉欒樹、無患子、南酸棗、黃連木、鹽膚木、光葉槭.中華槭、青榨槭、金鍾花、白蠟樹、小蠟、夾竹桃、闊葉十大功勞、十大功勞、紫薇、七葉樹等。
9.觀花樹
春季觀花樹種:深山含笑、含笑、白玉蘭、桃、湖北海棠、李、梅、櫻花、麻葉綉線菊、中華綉線菊、重瓣棣棠、紫荊、瑞香、連翹、金鍾花、探春花、雲南黃馨、毛泡桐、白花泡桐等。
夏季觀開花樹種:廣玉蘭、薔薇、合歡、欒樹、梔子、狹葉梔子、金絲桃、欏木石楠、六月雪。
春季夏季都可觀花的樹種:紫藤、石楠等。
夏季秋季都可觀花的樹種:白蘭、糯米條、六道木、木槿、木芙蓉、夾竹桃、牡荊、石榴、錦葵等。
秋季觀花樹種:決明。
冬季春季都可觀花樹種:蠟梅、茶梅。
四季都有花可觀的樹種:月季、桂花。
10.觀葉樹木
春色葉樹:紅椿、野鴉椿、石楠。
秋色葉樹:金錢松、落羽杉、水杉、池杉、銀杏、鵝掌楸、白玉蘭、楓香樹、朴樹、榆樹、櫸樹、爬山虎、三角楓、雞爪槭、光葉槭、中華槭、青榨槭、拐棗、柿樹、英國梧桐、楓楊、重陽木、七葉樹
常色葉樹:紫葉桃、紫葉李
具特殊形狀葉樹:紫荊、八角金盤、黃楊、雀舌黃楊、錦熟黃楊、爬山虎、蘇鐵。
葉片較寬大而具較高觀賞價值樹:北美紅櫟、猩紅櫟、沼生櫟、廣玉蘭、葛、梧桐、木芙蓉、闊葉十大功勞、白花泡桐
因復葉而具觀賞價值樹:澳洲金合歡、合歡、復羽葉欒樹、楓楊、重陽木、楓楊、木通、七葉樹。
其它:日本五針松、雪松、日本柳杉、刺柏、側柏、日本花柏、粗榧、紅繼木、衛矛、對節白蠟、金葉女貞
11.觀果樹
白果系:銀杏、薜荔、烏桕
紅色果系:桃、野山楂、湖北海棠、石楠、火棘、構樹、枸骨、冬青、石榴、南天竹、絲棉木
紫色果系:羅漢松、紫葉李。
黃色果系:李、梅、胡桃、胡頹子、柿樹、南酸棗。
其它:皂莢、楓香、化香樹、楓楊、馬甲子、拐棗、小葉櫟、栓皮櫟、麻櫟
12.觀枝幹樹木
梧桐、青榨槭、衛矛(帶栓皮翅)、紅瑞木、銀杏、榔榆、榆樹、英國梧桐
13.觀根樹木
池杉(膝狀根)、爬山虎(吸盤)
基調樹種:香樟、杜英、天竺桂、復羽葉欒樹、樂昌含笑、廣玉蘭等
骨幹樹種: 銀杏、無患子、朴樹、雪松、水杉、閩楠、女貞、烏桕、日本晚櫻、雞爪槭
喬木:灌木=4:6
落葉樹:常綠樹=5:5
1.入口區域(東):閩楠+天竺桂-迎春+紅繼木+錦綉杜鵑+四季桂+紅葉石楠
2.入口區域(西):香樟+紅花木蓮-(花壇時令花卉)-結縷草;雪松-紫葉桃+紅葉李+木芙蓉-銀邊大葉黃楊
3.東園核心教研區:香樟+銀杏+樂昌含笑-桂花+樂東擬單性木蘭+毛背桂櫻-四季桂+紅繼木+紅葉石楠;日本晚櫻-火棘球-野薔薇;設置木蘭園、薔薇園、裸子植物園三個專類園;同時在私密區域進行珍稀植物的保護
4.西園教研區:廣玉蘭+冬青+猩紅櫟+天竺桂-雞爪槭+紅楓+三角槭+二喬玉蘭;香樟+鵝掌楸+女貞+樂東擬單性木蘭-八角金盤+枸骨-波斯菊等籽播花卉;設殼斗科專類園、槭樹科專類園和冬青科標本庫
5.辦公區:香樟+廣玉蘭+枇杷+梓樹+南酸棗+梧桐-珊瑚樹+紫葉李-金葉女貞+紅葉石楠+紅繼木;香樟+楓楊-山茶+龍柏+南天竹 層間藤本:常春油麻藤;設山茶專類園:上層植物主要為原生馬尾松、無患子,中層為各類山茶
6.生態保育區及苗圃:保護原生植物群落為主,適當增加觀花觀葉樹種,如福建山櫻花、銀杏、臘梅、美人梅、紅花木蓮、猩紅櫟、合歡等。同時可以引入植物的寓意與文化內涵,如馬尾松-竹-梅花,寓意歲寒三友
7.濱水休閑區:水杉+香樟+烏桕-紅楓+石榴+日本晚櫻-枸骨+四季桂+紅葉石楠+金葉女貞+金邊六月雪;廣玉蘭+女貞-珊瑚樹+小葉女貞+月季
8.東園體育運動區:復羽葉欒樹+樂昌含笑+杜英+日本晚櫻-胡頹子+大葉黃楊-紫葉酢漿草+白車軸草
9.西園體育運動區: 香樟+雪松+廣玉蘭+天竺桂-夾竹桃+海桐+火棘-結縷草
10.西園生活區:以基礎種植為主,輔以少量有色樹種;香樟+杜英+大島櫻+二喬玉蘭-紫薇+海桐+無刺枸骨;復羽葉欒樹+楓香+香樟-四照花+紫薇-結縷草
11.東園生活區:水杉+香樟+竹+銀杏-二喬玉蘭+木芙蓉-山茶+杜鵑;杜英+銀杏+復羽葉欒樹-二喬玉蘭+紫葉李+桃花-紅花酢漿草+白三葉
⑶ 時令花卉擺放養護方案
不同的房間擺放花卉,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吧!
1:客廳擺放花草
客廳是日常起居的主要場所,是整個家居裝怖綠化的重點,所以擺放植物要突出重點,切忌雜亂無章。客斤如要求美觀、大方,可以挑選一些葉片、株形較大氣的植株擺放其中,如巴西木、綠巨人、散尾葵等;如要體現典雅古樸,可以挑選一些盆景植株,如水晶紅燭、火焰風梨、蘇鐵等;如要體現時尚、流行,可以擺放一些當下流行的多肉植物,熊童子、福娘、千佛手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2:書房擺放花草
書房是讀書、學習的地方,綠化裝飾的要點是明凈、清新、雅緻。可以挑選一些色彩不耀眼、株形大小適中的花草來裝飾。如文竹、合果芋、吊竹梅、常春藤、多肉植物等。在書櫃上,也可以空出一兩個空櫃來擺放植物,這樣能讓書櫃擺脫其給人的單調乏味的印象。
3:卧室擺放花草
卧室的主要作用是體息,所以要營造一個能夠舒神經、解除疲勞的氛圍。可以在頭、床頭櫃等擺放一些類和多肉類植物、如鐵線蕨、熊童子、唐印等。當然也需要根據居住者的年齡和喜好來擺放花草。
4:餐廳擺放花草
餐廳是家人用餐的地方,裝怖要以甜美、潔凈為主。可以適當地擺放一些色彩明快的花草來裝飾。也可以在餐桌上擺放一些造型奇特的觀葉植物,知發財樹、豆瓣綠、冷水花、水晶紅燭等這樣可以使人精神振奮、增強食慾。
5:衛浴間擺放花草
衛浴間相對來說比較潮濕,可以擺放一些喜陰涼的花草來裝怖,比如常春藤、綠蘿、網紋草等,擺放在衛溶間能讓空間變得生機勃勃、綠色盎然。
6:玄關擺放花草
玄關是家居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里往往會放置鞋櫃、屏風等,在玄關處擺放一些花草來裝飾,讓賓客第一眼感受主人的品位和性格。可以挑選些水培的植物或切花來擺放,如玫瑰、苿莉、鬱金香、富貴等。
以上6點基本上涵蓋了室內常出現空間劃分了,我們可以在以上6個建議的基礎上,挑選自己喜歡的花卉,讓您家變得更溫馨和美麗!
⑷ 長壽花冬季養殖方法,注意光照溫度水肥
長壽花花期長,寓意好,超耐養,長壽花的正常花期可從12月開始持續到來年4月。
長壽花花色豐富,有紅、粉、黃、綠、白、橙等,在花卉市場一年四季可看到其美麗花姿,大家喜歡將其作為冬春季的時令花卉進行栽培觀賞。那麼長壽花冬季怎麼養呢?下文和大家分享。
日常養殖長壽花生長習性喜愛要求:
澆水:長壽花屬耐乾旱花卉,因此不需大量澆水,一般3至4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同時注意保持盆土濕潤,並且還需注意在濕潤季節控制澆水,以防長壽花水分過多出現爛根。冬季一個星期澆水一次就可以了。
施肥:長壽花在生長旺季時,兩周左右施一次復合液肥,利於長壽花葉茂花繁。普通花肥即可。
溫度:長壽花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5℃,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長壽花處於休眠狀態,在夏季要避免暴曬,在冬季氣溫過低時要將長壽花搬入室內,否則易凍死凍傷。
光照:長壽花喜陽光充足,除夏季注意防止暴曬外,其他季節可將其放在向陽處,長期處於陰涼環境會導致掉葉、無花等現象發生。冬季室內養殖需移動到有光照可以照到的地方。
病蟲害:長壽花「皮實」,病蟲害較少,注意室內通風。一旦發生病蟲害,可使用一些殺蟲劑來治療。
繁殖:可用葉片扦插或枝條扦插來進行繁殖。葉片扦插:將全葉摘下(葉片越大越好),放在陰涼處晾乾傷口,數小時後,將葉柄完全插入濕潤的基質中,如葉柄過短,也可將葉片的一部分插入基質中以代替短小的葉柄。
枝條扦插:剪下帶2片至3片葉的枝條,晾2天至3天後插入基質中,注意不要埋住葉片。插後澆透水,後期管理見干見濕。長壽花一年四季都可扦插,冬季要注意保溫。
秋冬季節養殖長壽花重點要點:
長壽花可在溫室中周年生產,容易養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是很高,耐粗放管理。
秋冬季的溫度較低,長壽花的養護有一定難度,主要抓住補光和催花兩個重點。
首先要重視補光。本階段正處於由長日照向短日照轉變的交替時間段,而長壽花為短日照植物,日照時間的縮短會導致一些還未達到開花標準的植株提早出現花芽分化現象,而早花的植株冠徑小、株形不豐滿、生長不良、商品價值不高。為了防止該現象的發生,要在該階段對植株進行夜間補光。補光應根據長壽花的品種、長勢、規格而定。一般來講,早花品種的補光時間可以稍長些,為5個小時;晚花品種的補光時間可以稍短些,為3至4個小時。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補光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如果過長會影響植物的夜間呼吸作用,影響植株生理功能;過短則達不到效果,植株易從營養生長階段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補光應持續3至4周,直至植株進入催花階段。
在催花階段,對長壽花的養護管理也與營養生長階段有所不同。
應對進入催花期的植株改變施肥方案,將適宜營養生長的肥料改為催花肥,具體措施為提高肥料中磷、鉀、硼的含量,降低氮元素含量,以促進植株開花。
在催花階段應減少澆水。在花芽分化前期應保持盆土稍微乾燥,可促進植株開花,起到催花作用。在花芽分化後期,可進行正常的水分管理,待花苞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可稍加大澆水量。
催花期間應適當增大光照強度,待花蕾展開後減弱光照強度。適宜催花的光照強度為7萬至10萬勒克斯。光照足可促使植株花色艷麗、花苞大、花朵繁多;光照弱則容易導致花苞小、花色暗淡。待花朵展開後,應減弱光照強度,以避免強光照射使花色變淡。另外,需要提醒種植者的是,不同品種、不同花色的植株對光照強度的敏感程度不一。例如,為了讓不同品種在同一時間上市,對光照敏感的品種應晚處理,對光照不敏感的品種應早處理。一般來講,不同花色品種對光照敏感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黃色、紫色、紅色、粉色。
植株由營養生長階段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後,應將溫室溫度提高1℃至2℃。適宜催花的溫度為15℃至18℃之間。另外,提高晝夜溫差也使植株花大、色艷、花朵多。
長壽花在花芽分化後容易出現花莖徒長現象,因此可應用多效唑、矮壯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株形控制。為了防止植株徒長,要避免光線過弱、氮肥濃度過高。
長壽花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特別容易繁殖,所以在很多養長壽花的家庭里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數十盆不同花色大大小小的長壽花滿滿當當地擺放一陽台,同時綻放時,猶如冬季里的一片花海,蔚為壯觀,絢麗的色彩給寒冷冬季增添濃濃的暖意。,喜歡養花的朋友趕緊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