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無骨畫花卉

無骨畫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8-04 23:45:08

❶ 惲壽平的作品有什麼特點

惲南田,後改字壽平,以字行。南田是他的號。作為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他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是清朝初期最享盛名的花鳥畫家。其畫作多寫生,人稱「寫生正派」;更以徐崇嗣為宗,兼取各家之長,極大的發展了沒骨畫。所畫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著色渲染,用筆含蓄,畫法工整,明麗簡潔,天趣盎然。
他的作品清秀、明麗特點,代替了濃艷富麗,大受欣賞,成為清代院體花鳥的正宗。

❷ 【國畫沒骨】沒骨畫之粉玉蘭花的畫法

本次作品用到材料:熟宣帶念紙;墨汁、藤黃、曙紅、赭石;染色筆、清水筆、顏料碟。

  ★看這里☞:後續會出沒骨畫系列教程(主花鳥、果蔬),素材方面如果你有想法可以留言我呀~

 繪畫過程:

1.赭石+淡墨調和用染色筆點染花萼,趁濕撞入重墨,可撞在萼片根部或被遮擋顏色較重的地方,不要平塗整個萼片哦;

2.曙紅+水調淡,平塗出玉蘭伍森花花瓣的形狀;底色顏色要淡,不可太重,否則後續暈染的時候色彩會「滯」;

  花瓣由萼片中心向外生長,畫花腔行畝卉的時候要注意,花瓣不管怎麼散開始終圍繞中心來畫;

3.左下的花朵同上,花瓣散的再開,根部始終圍繞在花心位置,這樣才不會將花朵畫散;

4.用花萼的赭墨色點染枝幹,趁濕在結構處撞入重墨;

5.等花朵幹了後,用淡淡的鈦白在花瓣較淡的地方小范圍的暈染一次;

6.用淡曙紅暈染花瓣根部,顏色要比底色重一點點;

7.等畫面干後,同樣再用淡曙紅繼續暈染花瓣根部和瓣尖位置,暈染范圍要小,下圖是暈染三次以後的效果,不要一次性用較重的曙紅暈染哦~

  接著用稍乾的筆蘸淡墨,側鋒勾勒枝幹;

8.最後用曙紅+淡墨調成深一點點的墨紅,再小范圍的提染瓣尖即可;用碟子里剩下的顏料點上幾只小蜜蜂即可。

★★【系列教程里你想看到什麼內容呢?歡迎大家留言呀~】

❸ 沒骨的畫法

工細沒骨花卉的畫法
此畫法與工筆雙勾法接近,將稿放在紙或絹的下邊,不用勾墨線,照底稿形象直接進行染色,可以先打底色,然後再罩染顏色,用兩三支筆暈染明暗,仍然是暗面深,亮面淺,罩染顏色時要注意到用筆,明暗交接處可以留一空隙,即留一道白線但要留得自然而整齊,也可以不留空隙,間隔地進行暈染,等它干後再染旁邊的,謹防串色。花頭和葉子可以罩染幾次,等顏色干後進行勾葉筋和點花蕊,雙勾花卉可以只勾主筋而省去復筋,在沒骨畫法上要利用主復筋脈幫助形象的完整,所以葉子的復筋不能省略。花蕊和雙勾花卉一樣,要工整細致,萼片用綠色暈染,紅花在萼片尖端染一點胭脂,枝幹用淡色畫過,老乾再用赭墨皴擦一遍,老幹上可以點苔點。
偏寫意的沒骨花卉畫法 此法比工細沒骨法較概括,造型時抓住特徵取其有代表性的主要部分,捨去次要瑣碎部分,用筆要求洗練,做到以少勝多、神形兼備。
畫時可用底稿(技法熟練的可不用),不用打底色,筆上先蘸淺顏色,筆尖上再蘸重色,在顏色碟上略揉一下,一筆點成,也可以用兩支筆(一支筆蘸深色,另一支筆蘸淺色)接染。畫時要「胸有成竹意在筆先」,計劃好先從哪裡下筆點染,筆墨要緊密結合物象,對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筆墨描繪,要露出筆法。在點染之際沒有輪廓線的約束,又不似工細沒骨法的工整嚴謹,用筆要自由活潑。在明暗交接處可以留出空隙,但不要留得太整齊,要接近寫意畫法,可以意到筆不到,利用空隙代表暗面,虛處要有畫,做到筆簡意繁,大膽下筆細心收拾。畫葉子要等干後才用細筆勾葉的主復脈。花蕊可以誇張用重色點,要點出筆法來,也可以仍用粉黃點蕊,枝幹可以一筆畫過,不用皴染之法,幹上可點苔點少許。 沒骨法是花鳥畫在技法形式上的一大變革,不用墨線勾勒輪廓,只用著染色彩的水跡形成花葉形象,整個畫面色彩清柔、風格清秀、雅緻、飄逸.本文主要從工細沒骨畫和點染沒骨畫兩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沒骨花鳥畫的表現形式。

梅花的國畫畫法

梅花的結構包括花瓣、花蕊、花蒂等,學畫梅花,宜先寫生,對梅花有個具體的了解。梅花枝幹呈灰褐色,多縱駁紋,每節著花一至二朵,花瓣五枚,除常見的單瓣梅花。

梅花有多種表現手法,最常見的為雙勾和沒骨的畫法。雙勾梅宜用筆尖蘸淡墨,中鋒用筆勾勒花瓣,再用濃墨勾點花蕊。沒骨畫梅用短鋒羊毫或兼毫,筆尖蘸水調色(胭脂、曙紅、朱磦等),水分稍大,色即飽和,宜用兩三種色混合調配點染花頭,吳昌碩、齊白石皆善用此法畫梅。練習雙勾墨梅折枝畫法:宜先中鋒用筆寫出枝幹,一兩筆勾出花瓣,畫出花朵,最後點厾花蕊和蒂。練習沒骨紅梅折枝畫法:先畫枝幹,用筆要頓挫有力,畫紅梅時,需調配朱磦和曙紅,水分略大,畫出梅花的不同姿態,待色稍干再點厾花蕊和蒂,雌蕊較長,雄蕊分布四周,花蒂側面一般三四筆,背面則表現五筆。練習沒骨綠梅折枝畫法:畫綠梅時須調配花青和藤黃,含水分宜多,筆下宜覺著,留意花瓣要近大遠小。

❺ 都有哪些畫家畫沒骨畫

「沒骨圖」是中國畫的一種體裁。沒骨畫法是中國畫技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沒骨圖」這個名稱,最早見於北宋郭若虛所著《圖畫見聞志》。書中記載,徐崇嗣有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葯五本,其畫皆無筆墨,惟用五彩布成,畫旁題「翰林待詔臣黃居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畫沒骨圖」。與郭若虛同時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徐崇嗣「乃效諸黃之格,更不用筆墨,直以彩色圖之,謂之沒骨圖」。稍後,文學家蘇轍也在《欒城集》中提到徐崇嗣的畫「以五色染就,不見筆跡,謂之沒骨」。由此可見,「沒骨圖」就是不用墨線勾勒,直接用色點、色線和暈染去塑造畫面形象。根據記載,沒骨畫法在徐崇嗣之前早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張僧繇。張僧繇在建康一乘寺用朱及青綠畫凹凸花,傳其作《觀碑圖》亦俱用色彩畫成,故歷來被視為沒骨法的開創者。宋人樓觀在一幅山水畫題識中說:「梁天監中張僧繇每於縑素上不用筆墨獨以青綠重色圖成峰嵐泉石謂之抹(沒)骨法,馳譽一時,後唯楊 學之,能得其秘」。唐代畫家楊 的作品也已失傳,我們可以從明董其昌的《仿唐楊 峒關蒲雪圖》想見其面貌。宋代既有像《雪山行騎圖》這樣的沒骨山水,也有以徐崇嗣、趙昌為代表的沒骨花卉。徐崇嗣的畫,一方面繼承了徐熙的用筆方法,一方面吸取了黃氏父子的用色技巧,但他的畫也僅見於記載。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是傳為模仿徐崇嗣沒骨法的北宋花鳥畫家趙昌的《杏花圖》。到了明代,沒骨畫技法有了新的發展,從接近雙勾填彩的渲染畫法發展為放筆點染的畫法。花鳥畫家孫隆的《花鳥草蟲圖冊》,郭詡的《青蛙草蝶圖》十分講究用色的干濕濃淡,水色交融,色彩有冷暖變化,形象生動,用筆揮灑自如,是沒骨畫技法臻於成熟的標志。清代畫家惲壽平、高其佩、李、羅聘、虛谷、居廉、任伯年、吳昌碩都有沒骨花卉作品。齊白石以及現代許多花鳥畫家也都用沒骨法作畫。而沒骨山水,自唐代以來的一千多年間流傳甚少,我們尚能見到的有明董其昌的《仿唐楊 峒關蒲雪圖》,藍瑛的《白雲紅樹圖》,清查士標的《張僧繇沒骨法》冊頁,惲壽平的《春山暖翠》,王時敏的《青溪泛艇》,王 的《柳岸曉風》,王原祁的《青山白雲》,張賜寧的《清溪放牧》,王宸的《秋山紅樹》等。現代畫家也有以沒骨法作山水人物的,但難以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從歷代關於沒骨畫的論述及流傳的作品可以看出,沒骨畫最根本的特點是「直以彩色圖之」。宋郭若虛在論述沒骨畫時曾說徐崇嗣的畫「無筆墨骨氣」,趙昌的畫「筆氣羸懦」,可見當時的沒骨圖確有重渲染、尚傅彩、輕用筆的情況,但從明董其昌以來的沒骨畫看,崇尚用筆與水墨並無二致。許多沒骨畫上均題「仿張僧繇沒骨法」而張僧繇的畫被李嗣真評為「骨氣奇偉」,可見也是十分講究用筆的。
沒骨畫是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的一股涓涓細流,時至今日,應該得到更大的發展,與水墨、工筆重彩並列成為中國畫的三大表現技法體系之一。
今日的沒骨畫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上高舉「講究筆色」的旗幟,以色代墨,在保持對筆墨的審美要求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容量,增強表現力。水墨畫講究筆墨的干濕、焦濃重淡清的變化,沒骨畫在用筆用色保持這些要求的同時還應具有色彩的冷暖和純度的變化,每幅畫具有不同的色調。講究畫面的色調,是中國畫迫切需要重視解決的問題。沒骨畫由於不以墨色為基調,所以它更易於拉開每幅畫色調的距離,形成具有鮮明

❻ 「沒骨畫法」是什麼意思

沒骨畫法,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彩色繪畫物象。

中國畫專傳統花卉(花鳥)畫屬的一種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

沒骨的「沒」字,即淹沒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於將運筆和設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

(6)無骨畫花卉擴展閱讀:

沒骨畫,就是把骨隱沒其皮肉之內。也就是說,沒骨畫法在畫面中不勾勒物象輪廓,直接以墨和色描繪、點染物象。

沒骨畫的起源於張僧繇和他的凹凸法,採用凹凸花紋畫法,塗以朱紅、青綠,描繪形象立體感強,對比鮮明。

凹凸花為沒骨畫的初祖,那落墨花則為沒骨畫形成的催化劑。落墨花的創造者南唐在野畫家徐熙,徐熙的落墨先以淡墨定出物象的輪廓、結構,然後略施淡彩,有落墨為格的特點。

熱點內容
勝家玫瑰 發布:2025-02-05 17:55:09 瀏覽:984
松日本盆景 發布:2025-02-05 17:46:47 瀏覽:130
鮮花雨衣 發布:2025-02-05 17:43:51 瀏覽:751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吳語 發布:2025-02-05 17:32:59 瀏覽:612
一什鮮花 發布:2025-02-05 17:32:18 瀏覽:623
墨蘭花開時 發布:2025-02-05 17:22:23 瀏覽:39
閱讀題高原的茶花答案 發布:2025-02-05 17:22:22 瀏覽:373
玫瑰味草莓 發布:2025-02-05 17:16:08 瀏覽:763
左小梅七夕 發布:2025-02-05 17:03:46 瀏覽:855
綠植牆上放字體的效果圖 發布:2025-02-05 17:02:45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