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微信群
A. 多肉群啥意思
多肉群的意思是養多肉植物的微信群。在群里大家可以交流學習在養多肉植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
多肉植物有多種,比如常見的有景天科、番杏科、仙人掌科等都可以叫做多肉植物,但是養殖方法是有差異的,所以,花友一定要了解清楚。
多肉的養殖方法:
選盆:
要選擇通透性好的,最好選擇陶盆,盡量選擇敞開式的大口的盆,花盆宜淺不宜深。
陶盆可以保證露養的穩固,不被大風吹翻。粗陶盆便宜,外形可選范圍很大,盡管不如紫砂美觀,但是絕對比紫砂盆對植物有益。因為紫砂盆的通透性要差很多。
紅陶盆是通透性極好的,與植物根系相合,對於一些極怕積水的植物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因為黏土的毛細作用會使盆土快速乾燥,正常養護時應加大澆水頻率。
一些朋友希望用簡單的方法達到控型出彩的外觀,那麼選擇紅陶盆是值得考慮的,它可以讓土壤迅速脫水。
塑料盆便宜輕便,節省地方,也很適合,現在的一些多肉專用塑料盆的底孔設計科學,通透性大為改善。只是風大的地區應考慮露養時的安全性。
近年興起的控根盆通透性很好,但是單層的控根盆的保水性只比紅陶盆略好,澆水要勤些,雙層的控根盆近似於粗陶盆的通透性。
瓷盆只比塑料盆厚重些,可以緩滯外界溫度變化對根系的刺激,因為底孔簡單使其通透性遠不如塑料盆,尤其是窄口深瓷盆非常不適合養肉,需用特殊墊層強化通透性。
用盆總的原則是:盆壁通透性要好、用淺盆舍深盆、用闊口盆舍收口盆、顧及到植物及環境安全。
土壤:
養殖多肉的土壤要使用通透性很強或是透水性要好的土壤,建議使用泥炭、珍珠岩或是蛭石加上少量的基肥混合以後作為盆土來使用。
考慮到經濟實惠,我的配土主要以粗粒珍珠岩、東北松針土、石渣,體積比大概是5:3:1,加少量木炭、活性炭、堅果殼。
這種土的好處是通透性不錯、有慢慢釋放的腐殖酸等養分、輕重適中又很便宜,缺點是不耐久,會粉化板結,盡管不會太影響景天的健康,但是不如純的粗顆粒土耐久。
播種及育苗的用土,我主要用椰糠土、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細珍珠岩、稻殼炭,基本是等比例混合。
若是不在乎盆土太重,不考慮篩選與搬運的體力,我覺得花崗岩風化石的碎屑是最好的景天用土,市面上的麥飯石實際上就是一種花崗岩。
但是市面上很多麥飯石都是新鮮的灰白色花崗岩石渣,顆粒表面可以看到反光,這種新鮮岩石沒有吸水透氣作用、難以釋放礦質營養、稜角鋒利會減少土壤的孔隙度且不利於根系。
我建議採用的是那種風化程度很高的花崗岩,很多地方都有,不用花錢就能弄到,可是很沉很沉很沉!
火山岩是很差的顆粒土,市面上的火山岩盡管空隙多而便宜,但是稜角尖銳,與植物根系極不親和,作為鋪面或者盆底墊層是可以考慮的,盡量不要把火山岩作為配土成分。
若是不考慮成本,植金石和綠沸石應該是最好的配土成分,全優。
澆水:
我屬於喜歡澆水型的,會根據季節、盆土的不同、植株的不同區別對待。非生長旺季時沿著盆邊溜邊,10天一次。生長季可能5天一次,大水漫灌。
對於鹿角海棠之類喜水的品種加密頻次,用的是靜置兩天以上的自來水。由於本地水質的硬度高,噴葉面要用凈化水,避免在葉面留下鹽漬,鹽漬即會堵塞葉面氣孔、影響植物呼吸,也不利於美觀。
葉面上的水珠會產生凸透鏡一樣的聚焦作用,陽光下會灼傷植物,所以盡量選擇在傍晚時段澆水,太陽已經西下,葉片上的水珠會在夜晚風干。
至於是不是避免往葉片上澆水,我是避免不了的,對於密集的群生不往葉子上澆水時不可能的,愛怎麼澆就怎麼澆吧。
長期室內養殖後出屋前應該控水鍛煉身板,露養的景天在秋後應該斷水磨煉,以便於抗擊寒冷,延長露養時間,減少凍傷發生。
沒有露養條件的花友除了用拇指盆、顆粒土之外,也應該控水配合控型,拉長澆水間隔,可以沿著盆邊澆水,不必澆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