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特產花卉
1. 水仙花的介紹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春季。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水仙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外科用作鎮痛劑;鱗莖搗爛敷治癰腫。牛羊誤食鱗莖,立即出現痙攣、瞳孔放大、暴瀉等。原產亞洲東部的海濱溫暖地區;中國浙江、福建沿海島嶼自生,但各省區所見者全系栽培,供觀賞。水仙花花香清郁,鮮花芳香油含量達0.20%~0.45%,經提煉可調制香精、香料;可配製香水,香皂及高級化妝品。水仙香精是香型配調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水仙花清香雋永,採用水仙鮮花窨茶,製成高檔水仙花茶,水仙烏龍茶等,茶氣雋香、味甘醇。
2. 崇明島上玫瑰-
來源:海外網
一
很久以前,崇明島並不是一個島,但它已在海洋的深處埋有根基,億萬年間,沉默耐心地等待那些小小的沙粒由遙遠的江水挾裹而來。從青藏高原發源的長江,經由幾度排山倒海的劇變,穿切黃土、紅土、青土顏色不一的高山峽谷、丘陵和平原,向東流去,歸入浩瀚的海洋。它一路呼嘯而行,泥沙滾滾,它是決計要將陸地的氣息帶入海洋嗎?它是知道那裡有著長久的等待嗎?
我出生於長江三峽巴東,從兒時到年長,曾多少次站立於三峽岸邊,看大江東去,一心嚮往它遠去的地方。記憶中那滔滔江水渾黃如泥,浩浩盪盪,一刻也不停歇,似乎承載著不可推卸的使命而步履匆匆。那時我難以想像,它在完成最後的行程之後不僅只是撲向大海,還會落地生根,於大江與海洋的相通之處催生出一片片沙洲,隨之成為一個島,一個如今形狀如巨人腳印的島。直到我踏上這片土地,才明確知曉,崇明島正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珍寶。你看那長江奔瀉至入海口,寬袍大袖地減緩了流速,而幾千里挾帶而來的泥沙也終於如雪花飛降,於河的深處找到了歸宿。那些細小到肉眼都無法看清的沙粒經過了漫長時光的沉澱,極其耐心地日積月累,在無聲無息中,於長江口南北岸抹畫出寬闊的濱海平原,同時又在江海之間形成了珍珠般的沙洲。
原來,積沙成島。
相比之下,集腋成裘、積土成山都只能算是一般的功夫了。在這里,崇明島經歷了億萬年的積淀,又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和重組,成為江海的宏大敘事之一。
2021年,我在秋風吹動江濤的日子裡來到崇明島,沿島行走時,面朝江海連片的水面,不免遐想遠途而來的泥沙就在眼前這搖動的波濤之下,多少年無怨無悔地隨著浪潮的推擁,時而堆積、時而滑落,它們在散漫與凝聚之間,由無數次偶然走向必然,最終密不可分地凝固在一起。崇明人將這些盤結在水底下的沙礁稱為「鐵板沙」,它們已然化沙為鐵,從泥沙俱下中的微不足道變為這座島賴以支撐的基石和筋骨。
秋風一陣陣吹過,江海之間的波濤傳來細碎的回響,若不凝神去聽,在這人聲嘈雜的岸邊根本感覺不到,但我卻分明聽見了,那切切的、自大海深處一層層傳遞過來的絮語,漫延著,經久不息。那一定潛藏著某種 歷史 的回聲。在水與島擁偎拍打之間,時光悄然而過,倏忽千年,你不禁會悟到,人只有與大自然不離不棄,以無窮的耐心代代相守,才會有島之今日。
二
一群穿著鮮亮的上海人在岸邊照相,那裡立著一塊巨石,上刻「崇明海塘碑記」,碑朝大江,背後是車水馬龍的街道和樓房。島上有灘塗良田,也有人煙稠密的市井高樓,人們稱崇明島是上海的後花園,如今有了交通的便捷,從黃浦江來此如穿梭一般。
走進崇明博物館,可清晰地看到動態的崇明島 歷史 繪圖。唐朝時,它只是兩枚大江與海洋孵出的綠色蛋卵,人們知道它們是沙的結晶,於是稱它們為東沙、西沙。到了宋代,江口又出現了新的兩枚沙洲,並有了人煙和姓氏,便叫做姚劉沙。之後漸漸地,浮出水面的沙洲接二連三,就像一個個新生的孩子,逐一面世。
大江是孕育這群孩子的母親,大海則是接納它們的父親,那一個個於江海懷抱中誕生的沙洲,正是長江和大海完美結合的新生命。它如嬰兒一般漸漸長大,經過元朝、明朝,到清朝時,那些分散的沙洲日益豐滿壯實,最後終於聯成一體,成為一個長200里、寬40里的大島。那是由好些個「沙」結聚而成的。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等30餘沙,這些「沙」的名字,都是從四面八方挑著擔子、扛著織機和鋤頭到此謀生的打魚人、種田人、織布人叫出來的,那是他們對腳下寶貴的土地及未來的滿心期待。他們或許是因為逃荒、避亂,或許是相中了沙洲土地的肥沃,江海的寬闊,總歸是一代代紮下根來,在島上生生不息。
江海孕育了大島,江海之間的崇明島,每日晝夜要接受兩次潮汐的奔涌,平順時只是掀起齊腰深的波浪,而狂放時則高達數丈,大有吞噬摧毀一切之勢。島上歷代興建的土城不得不數次遷徙,自元代到明代,已經歷了五遷六建。
但盡管如此,這座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擊島,中國第三大島,有著誘人的平展肥沃的土地,可以采鹽,可以種稻,可以眼見那些蓬鬆的蘆葦、看似柔軟卻也利如刀劍的關草、絲草妝點著河邊路旁、岸坡、田間,種什麼長什麼,即使災荒年月,也會有摘不盡的野菜、溝渠里隨手可捧的小魚小蝦用來果腹。那是可以養育萬物的土地,正所謂「九州美壤」。
「九州美壤」,這句專門形容崇明土地的詞,聽來讓人愛極了,出生於崇明島的詩人徐剛說是寫在崇明縣志里。崇明人好學,留下的詩文里便有「江左文風擅古瀛,茅檐隨處讀書聲」,自古以來崇文尚教,歷代科舉人才輩出,這一句「九州美壤」便道出了崇明的根基。長江一路奔流,兩岸該有多少肥土玉沙,養育得一路奇花異草、五穀飄香,「長江幾千里,萬折必歸東」,隨大江匯聚於此化作了良田沃土,好一派九州美壤。
三
島的天然與人的辛勤相得益彰,崇明島上好風景。
這座滿載著中華大地基因的沙島,經歷了千年滄桑,如今智慧地選擇了「生態立島」的未來,定位於建設「世界級生態島」。
經營綠色農業、生態產業,如今在崇明島已成熱門話題。從前,島上的居民多以漁樵為生,種植水稻、麥子、玉米、豆子、棉花、香料和中葯材,以及薯類、瓜果和蔬菜。崇明的棉花尤其享有盛名,早年民謠里就有「織機聲徹夜相應」之說,可見崇明人的勤勞,也可見此地的棉花及紡織在上海、江蘇、浙江各地供不應求。但在今天,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崇明島已成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最為珍貴、不可替代的生態空間,經過多年努力,島上的產業轉型與民生福祉已得到雙提升,水、土、林、氣、灘的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生產、生活可謂「三生共贏」。
我們上島前不久,島上剛剛舉辦了中國第十屆花博會。為了抓住舉辦花博會的機遇,崇明默默蓄力,用3年的籌備時間實現了這座生態島的美麗蝶變,通過「四橫七縱」基礎設施的建設,環島景觀道等一批骨幹路網四通八達;同時修復河道生態和人居環境,呈現出「白牆灰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的鄉村美貌;特別讓人驚艷的是全力發展花卉園藝產業,扶持現代花卉園藝生產示範基地和龍頭企業,鼓勵產業科研投入,智能化、精細化扶持種苗創新發展,花博酒店、民宿遍布島上。
這次花博會,開在鄉村和森林裡,展示了幾千個花卉品種,白玉蘭、荷花、金雞菊、水仙、瓊花等,花團錦簇,萬紫千紅,將崇明島變成了鮮花的海洋。人們說,崇明是由中華大地一粒粒沙子聚成的,眼下又有來自全國各地一粒粒花的種子撒在島上,越加散發出中華大地的濃郁芬芳。
我們去時已是秋天,島上仍處處飄盪著花香,恰好住在一處名叫「海上花島玫瑰庄園」的農庄,主人正是一位種玫瑰的人。他和他的團隊採用了傳統與 科技 相結合的種植技術,栽種了1200畝玫瑰,是應運而生的生態產業,也是華東擁有最多種植品種的玫瑰基地,其中有自研的盛政一號、中國紅重瓣玫瑰,還有金線、桃香、和音等稀有品種。美麗的玫瑰經由他們的精心栽培和自主研發,已經形成了一條新型的產業鏈,有了食品、化妝、洗護、芳香、文創五大門類產品,可觀賞、可食用、可 養生 ,甚至還可穿戴。
行走在香氣四溢的玫瑰園里,人會隨之心情愉悅。你看那玫瑰花兒雖沒有牡丹艷麗,也不似荷花清雅,還帶著堅硬的刺,卻天生一種傲然,花開得緊湊精緻,就連花瓣也透著生命的力度,不顯嬌嫩而顯高貴。
崇明島上玫瑰,倒是隨了這島的性情。
我回北京後,從新聞里看到上海市政府印發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其美好願景即在2035年,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將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樣板」,並以此集萃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真實成果。
那是令人十分嚮往的未來,崇明島將成為國際大都市中的宜居樂土,無數的花兒將為此面朝大海,年年盛開。(葉 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3月19日 第 07 版)
3. 崇明區什麼地方有梅花
靜安雕塑公園內復有「梅園」,制中西合璧,尤其適合自拍; 門票:免費 飲食:無特別推薦 相關推薦: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 其他推薦: 【普陀:梅川公園】 【奉賢: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浦東:世紀公園】 【寶山:顧村公園】 【青浦:大觀園】 【嘉定:古猗園】 【徐匯:上海植物園】 【松江:辰山植物園】 【金山:薈萃園】 【閔行:莘庄公園】 【崇明:高家莊生態園】
4. 崇明花博會為什麼把竹子換成荷花
園區總體規劃布局為「一心、一軸、六館、六園」。
一軸」為花博軸;「六館」為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百花館、花藝館和花棲堂;「六園」為依託園區森林、花田、水系、濕地等特色風物,構建玉蘭、梅花、菊花、蘭花、荷花和竹園六大展園。主要是以花為代表,所以要換成荷花。
花博園區將規劃布局「一館、八區、三中心」。「一館」為室內綜合展館,位於花博園中心,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用於各省、市、自治區和各花協分支機構展示室內主題花卉。「八區」分別為省市花協展區、花協分支機構展區、國際花卉展區、友好城市展區、專類花卉展區、花卉企業展區、居家庭院展區、水生花卉展區,總面積合計將達160公頃左右,其中花協分支機構展區和友好城市展區為首次設立,水生花卉展區將營造長約5000米的「水岸花溪」帶狀景觀。為提供綜合服務支撐,崇明還將建立會議中心、服務中心、貿易中心「三中心」,會議中心將承擔花卉產業論壇、花藝表演、技術講座、文化展演等活動,服務中心將建立遊客服務中心、賓館酒店群等,貿易中心將承擔花卉展示交易、信息交流、貿易洽談、科技研發、花卉加工等功能。
中國花卉博覽會屬於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繼續舉辦的展會活動,是我國花卉領域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花事盛會,被譽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中國花卉博覽會主要集中展示我國花卉業豐碩成果,反映源遠流長的中國花卉文化,融觀賞性、藝術性、專業性、商業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對促進交流、擴大合作、引導生產、普及消費等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我國花卉產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品牌效應越來越顯著,正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