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紅花卉
㈠ 映山紅的花朵形狀是什麼
映山紅的花朵形狀是:
映山紅的花是笑散知粉紅色的,每朵有五六個花瓣,像梅花,但又不完全象。花蕊象蝴蝶的須子。花開時一枝挨著一枝,一朵掘穗擠著一朵,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楚楚動人。
雖然沒有蜜蜂為它舞蹈,也沒有畫眉為它歌唱,可是它一點也不感到寂寞,開得火紅火紅的,遠遠的望去,好像一堵紅色的牆,和天空連在一起,把天都染紅了。
映山紅的養殖方法:
1、養殖環境
養護映山紅的過程中,需要將其放置在通風透氣的半陰環境中,以免強光灼燒葉片,不利於碰消映山紅的正常生長。
2、日常管理
養護映山紅時,要每隔兩到三個月為植株疏鬆一次土壤,避免土壤板結,影響根系的生長發育,並在每年的一到二月,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通常每隔五到七天澆一次水即可。
3、注意事項
每年要給映山紅更換一次松軟肥沃、排水優良的土壤,促使植株生長繁茂健壯,並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㈡ 映山紅是什麼花
映山紅又稱杜鵑、紅杜鵑、艷山紅和山躑躅,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多數為常綠灌木或喬木。高1~3m,莖分枝細而多,有亮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葉瓦生,具短柄,柄上有毛,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春葉較短,夏葉較長,長1.5~6.5cm,寬1~3cm,表面暗綠色,疏生白色糙毛,背面淡綠色,葉柄長3~5cm。花2~6朵生於枝端,花萼長4mm,花冠薔薇色、鮮紅色或深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映山紅喜溫暖濕潤環境,生於山坡丘陵地疏灌叢或岸畔腐植土中,以酸性或中性的砂質土或粘土生長較好。本屬植物全世界約800種,我國約有600種,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及台灣、四川、雲南、貴州和陝西等省。能引起動物中毒的杜鵑花屬植物除了映山紅外,還有迎紅杜鵑(R.mucronulatum)、滿山紅(R.dauricum)、太白杜鵑(R.purdomii)、大白杜鵑(R.decorum)、黃花杜鵑(R.anthopogonoider)、照山白(R.mincranthum)和鬧羊花(R.molle)等,其中毒症狀基本相似。
㈢ 映山紅花朵形狀是什麼
映山紅花朵形狀:樹冠傘形,樹干彎曲,高2米。總狀花序,花冠鍾狀或闊漏斗狀,通常5裂。春鵑緩斗顏色繁多, 黃、白、粉、紅、紫五彩繽紛, 在明媚的春光里, 繁花似錦,色彩斑斕。映山紅又名杜鵑、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則缺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映山紅在養殖時需要定期進行翻土和修剪孫哪辯。每隔2~3個月,疏鬆一次土壤,防止土壤底部積水過多,導致植株根系腐爛,每隔1年換一次盆,換盆時要保證一半新土一半培養土。在春季修剪掉植株上的枯枝、下垂枝、病害枝。
映山紅的生長環境:
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㈣ 映山紅是什麼花
映山紅是杜鵑花,屬於灌木植物,外形高大且花色鮮艷,觀賞性較強。映山紅的花朵一般在春季期間開放,花朵品種較多,是優良的觀賞花卉。映山紅的適應性較強,可將其養在室內,能夠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調節濕派襲度,還能供人觀賞。
映山紅是杜鵑花
映山紅株型秀美、花朵顏色鮮艷且氣味清香,觀賞性較強。將映山紅養在室內,能夠美化室內的環境,可以供人觀賞。映山紅的凈化作用較強,將其養在室內,還能吸收室內的有害氣體,能夠製造大量的氧氣,能夠改善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