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的主要設施
『壹』 溫室種植花卉的主要種類和管理要點有哪些
溫室種植花卉:主要種類
設施栽培的花卉按照其生物特性可以分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等。一般來說,按照觀賞用途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通常把設施栽培花卉分為切花花卉、盆栽花卉、室內花卉、花壇花卉等。
盆栽花卉
盆栽花卉是國際花卉生產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多為半耐寒和不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北方一般需要在溫室中越冬,如金盞菊、紫羅蘭等。不耐寒性花卉在生長期間要求高溫,不能忍耐0℃以下的低溫,多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如蝴蝶蘭、一品紅、仙客來、馬蹄蓮等。
室內花卉
室內花卉泛指可用於室內裝飾的盆栽花卉。常用的有:瓜葉菊、一品紅、散尾葵等。
花壇花卉
花壇花卉多數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常見的有三色堇、矮牽牛、萬壽菊等;許多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進行一年生栽培也可用於布置花壇,如四季秋海棠、地被菊等。花壇花卉一般抗性和適應性強,進行設施栽培,可以人為控制花期。
切花花卉
切花花卉指用於生產鮮切花的花卉,是國際花卉生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細化為切花類,如菊花、月季、百合等;切葉類,如文竹、散尾葵等;切枝類,如銀牙柳、松枝等。
溫室種植花卉:管理要點
溫室氣候生態的主要特徵是其封閉性,同時具有可控性。花卉生產中,種植管理者可根據花卉各個生長期的需要,以及市場需求,通過人工或相關環境控制設備對溫室內微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控,以達到最佳環境條件。但同時,溫室設施中也易出現光照不足,濕度過大,二氧化碳供應不足等情況,導致溫室栽培花卉生長雖快但不夠健壯,抗逆性不強,花開不夠繁茂,且容易發生病蟲害。所以,溫室栽培花卉就必須進行通過人工調節來有效的改善溫室內部的氣候生態條件,其調節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降低空氣濕度
溫室內濕度往往較外界高,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持溫室內環境濕度處於有利於花卉生長的程度。在澆水上應根據見干見濕的原則進行,適當減少澆灌的次數,還要注意降低室內水分蒸發,改善通風條件,增加門窗的開啟時間,保持室內的相對乾燥。
調節光照度
光照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當溫室內光照不能滿足花木生長所需時,必須進行人工補光,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度。補光措施主要用於長日照花卉,如蒲包花、小蒼蘭等,通過補光處理可使其提早開花。另外,冬季雨雪天光照不足,可採用人工補光促使花卉正常生長和開花。夏季往往光照時間過長,造成室溫過高,光度過強,對喜陰開花植物生長不利,需用遮陽網來調節光照度,以達到最適狀態。許多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紅等,應用遮光的方法來縮短光照,達到提前開花的目的。遮光處理時間一般根據花卉種類而定。
加強溫室通風
溫度調節是溫室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一般只要室內溫度超過花卉要求的溫度時,就應打開門窗及時通風降溫,尤其當外界溫度超過15℃時,更應加大通風口,延長門窗的開啟時間,且溫度越高,越要加強通風換氣
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最適宜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濃度,為空氣中正常濃度的3倍~5倍。溫室內補充二氧化碳,除了開窗通風,從大氣中得到外,還可施用乾冰或壓縮二氧化碳。
注意適溫適花
熱帶的喜熱花卉開始生長的下限溫度為16~18℃,亞熱帶喜溫花卉為8~12℃,而溫帶喜涼花卉在3~5℃左右就開始生長,種植者應按照花卉對溫度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類型的溫室栽培;管理者則根據不同花卉的特點積極調整溫室內溫度,保證花卉的正常生長。在夏季高溫時段,應採取濕簾降溫、遮陽網遮陽降溫等措施降低溫室內溫度;冬季則可用煤、天然氣等燃料燃燒產生的熱水、蒸汽或電能熱加熱溫室,有條件的還可選擇背風向陽的室址,改進溫室的結構和類型,加強溫室的透光保溫性能等。一般情況下,白天應保持相對較高的溫度,以利於花卉進行光合作用,夜間則保持稍低溫度,促進代謝產物的運輸並抑制呼吸。
積極防病滅蟲
對於溫室花卉病蟲害的防治,應採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嚴禁帶有病蟲害的材料進入溫室,定期對溫室內進行滅菌消毒,包括門窗、地面及各種工具在內的全部溫室環境;定期檢查溫室內花卉,發現病蟲害及時處理。
總之,利用溫室栽培花卉,有許多其它栽培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世界范圍內也已成為必然的趨勢。花卉種植者要充分了解所栽培花卉的生長習性及市場前景,善於利用溫室,生產出品質一定、規格統一、數量一定的花卉產品,及時供應市場,在花卉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局勢,不斷發展壯大花卉事業。
『貳』 栽培花卉需要哪些工具
花卉栽培過程中,需要進行上盆種植、翻盆換土以及澆水、鬆土、除草、修剪等工序,各工序都需要藉助一些輔助工具來完成。
澆水壺,供盆花澆水用。常見有兩種,一種是長嘴兼裝有細眼噴頭的,另一種是只有長嘴不帶有固定噴頭,只附帶有活絡的細眼噴頭。用第二種噴壺,在噴灑葉面或盆栽小苗時,可臨時裝上細眼噴頭,像細雨那樣漸漸地噴入花木的葉面和花盆內;如需澆水入盆土時,可卸去細眼噴頭,直接使用長嘴壺澆水(見下圖)。
彩圖27
盆托,墊於花盆底下作托盤,既可防止澆水過多時流入幾案、地板,同時也起到美化裝飾作用(見下圖)。
彩圖28
小篩子,用於過篩培養土,分開粗細土(見下圖)。
彩圖29
『叄』 花卉設施栽培的設施有哪些
設施栽培是花卉生產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花卉設施栽培比例逐年擴大。如荷蘭,花卉設施栽內培面積占總容面積的73.4%,除了繁殖球根花卉種球在露地生產外,所有切花和盆栽觀賞植物幾乎全部在溫室生產。溫室結構標准化、環境調節自動化、栽培管理機械化、栽培技術科學化、生產專業化已成為國際花卉生產的主流。我國花卉栽培設施趨向現代,設施栽培水平有很大提高,引進先進的設施,奠定了我國設施花卉生產的基礎,引進無土栽培、花期調控等主要栽培管理技術。花卉的生產設施有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冷室、溫床、地窖、蔭棚和冷庫。
『肆』 園林景觀花圃設施名稱
溫室,蔭棚,風障等。花圃的意思指培育花兒幼株或幼苗的園地,園林景觀花圃用到的設施包括溫室,蔭棚,風障,冷床,溫床,冷窖,塑料大棚,園林花卉栽培主要是在育苗過程、栽培不適地的花卉和不適時的花卉需要保護地。
『伍』 簡述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措施
當地常年或在某段時間內,須在溫室中栽培的觀賞植物。其種類因地而異。如茉莉在中國南方為露地花木,而在華北、東北地區則為溫室花木。冬季為促成開花而利用溫室栽培的非洲菊、香石竹、花燭、報春等,習慣上也常歸入溫室花卉。
栽培管理特點溫室的環境條件,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控制。考慮到不同環境因子的綜合影響,還常結合採取多種措施如夏季高溫地區的降溫、遮蔭和通風等。對溫度的調節須遵循逐漸變化的原則,符合各類花卉的不同要求,且要避免夜間溫度高於白天。對光線的控制須兼顧光照強度和光質。溫室花卉栽培管理的主要項目有:①用土或基質准備。溫室栽培分地栽、盆栽和無土栽培 3種方式。地栽和盆栽用土根據花卉種類的不同和地區特點,可用多種材料如堆肥土、腐葉土、沙、泥炭、樹皮碎塊、泥炭蘚、蕨根等,按一定比例配製成不同的培養土,要求肥沃疏鬆、排水透氣良好、酸鹼度適宜,並在使用前進行消毒。無土栽培則多用蛭石、珍珠岩、砂、燒結土粒等作為基質。②施肥。由於溫室地栽植株較密集,盆栽苗根系營養面積有限,因此需要充足的基肥,多用有機肥料和部分化學肥料配製施用。生長季節用充分腐熟的有機液肥作追肥;有時還可補充葉面噴肥。某些復合化肥可用於盆栽花卉。休眠期間一般停止施肥。在大型溫室中釋放適量的二氧化碳,常可提高花卉的產量與品質。③澆水。根據季節、天氣、土壤和植物生長狀況進行。夏季澆水一般在上午或傍晚,冬季則在中午澆灌。對濕度要求較高的植物或扦插苗床,還可採取人工降雨、自控間歇噴水、噴霧等措施;對播種盆或新栽小盆苗,宜用盆浸法補充水分。對栽植在木框容器中的蘭科植物、觀賞蕨類等附生花卉,可定期將整個植株浸泡在水中。④整形修剪。目的在於造成並維持植物的良好株形,調節生長發育,促進開花或結果,增加觀賞價值。整形主要包括綁扎、支架、作彎、誘引等作業;修剪則包括剪截、摘心、剪梢、除芽、去蕾、除葉、疏果、剪根等項。溫室內的樹樁盆景有更高、更細的整形修剪要求。⑤病蟲害防治。溫室內的環境條件終年適宜多種病蟲害的繁殖,溫室植物又較嫩弱,因此,病蟲害遠比露地花木嚴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植株抗性、對培養土及工具進行消毒、對新引種的植物進行隔離培養等,是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必要措施(見植物檢疫、綜合防治、植物病害防治)。⑥出室鍛煉。對於在生長季節要移出溫室栽培的小苗或盆栽植物,出室前應逐漸降溫,加強通風,使溫室內外環境條件接近,從而鍛煉與提高苗株適應露地的能力。
溫室的環境條件可以部分或全部由人控制。考慮到不同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在夏季炎熱地區往往採取多種措施相結合,如降溫、遮陽、通風等。溫度的調節必須遵循漸進式變化的原則,符合各種花卉的不同要求,並且要避免夜間的溫度比白天高。在控制光照時,必須考慮到光照強度和質量。
『陸』 園林花卉栽培設施有哪些
園林花卉栽培,要有冬季存放花苗或育苗的大棚,儲存物庫房,噴水噴葯噴淋澆灌專設備與水管屬,電力水泵或汽油機水泵,剪枝與修枝剪刀,手工與機械修枝鋸子,運輸車,繩索,用電線路,能升降的梯子,小型發電機,油用或蓄電池用的打草機,粉碎機(自己漚制有機肥用的)。
『柒』 如何種植花卉
花卉生產多在溫室內進行,利用溫室可將植物與外部環境隔離開來,從而使植物免受外界環境危害。在溫室內生產,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作物,因此溫室生產又稱「設施保護地生產」。一、溫室的場地選擇與規劃
1.場地的選擇,場地的好壞對結構性能、環境調控、經營管理等方面關系很大,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選擇場地。為了多採光,要選擇南面開闊、無遮陰的平坦矩形地塊。
2.長日照處理,在短日照季節,進行人工補光可使長日照花卉提前開花和短日照花卉延遲開花。人工補光可採用日光燈、白熾燈。補光開始時間應在當地短日照開始之前(彩圖4—7)。
二、園藝措施
一般園藝措施如修剪、摘心、除芽、調節播種或種植期+控水控肥可有效地調節花期。
1.調節播種(種植)期
有些花卉,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只要植物體長到一定大小即可開花。對於這一類花卉,可以通過調節播種(種植)期來調節其開花期。早播種(種植)即早開花,晚播種(種植)即晚開花。例如,多數一年生花卉,對光周期並無嚴格要求,在溫度適宜的地區或季節,只要分批播種,便可取得分期開花的效果。溫室里提前播種育苗,便可提前開花。
2.修剪、摘心,除芽採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栽培措施調節花卉的生長速度,從而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通過修剪、摘心等技術措施可使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定期開花。在修剪摘心口處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
3.肥水管理控制花期
不同的營養元素對花卉生長發育的作用不同。一般增施氮肥可促進花卉的營養生長而延遲開花,而增施磷、鉀肥有利於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在菊花營養生長後期若追施磷肥,可提前開花。人為地控制水分,迫使植株落葉休眠,再於適當的時候給予充分的水分,則可促進休眠的解除,促使提前發芽生長而提前開花。建議再增施肥水時添施新高脂膜增強葯效有效利用率。
『捌』 花卉的冷床與溫床是什麼
冷床與溫床是花卉栽培常用的設備,兩者在形式和結構上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冷床只利用太陽輻射熱以維持一定的溫度;溫床除利用太陽輻射熱外,還需增加人工熱補充太陽輻射熱的不足。
採用冷床與溫床可以進行花卉的促成栽培。如晚霜前30~40天播種,可提早花期;秋播花卉在溫床或冷床中保護越冬,可使其冬春開花。在我國北方,一些冬季不能露地越冬的二年生花卉,可以在冷床或溫床中秋播越過冬季;也可露地秋播,早霜到來前將幼苗移入冷床中保護越冬。在溫室或溫床育成的苗,在移植露地前,事先移入冷床中給予鍛煉(硬化處理),使其逐漸適應露地氣候條件,然後栽於露地。長江流域地區一些半耐寒性的花卉如天竺葵、扶桑等,常在冷床上保護越冬。冷床與溫床在華北地區主要用於一年生花卉的提前播種和二年生花卉的保護越冬。
溫床的加溫方法有發酵、熱水、蒸汽、電熱等。過去常借用有機物發酵產生的熱量提高床土溫度,後來又有了通熱水或蒸汽加溫的溫床類型。現在,使用最多的是電熱溫床。電熱溫床調節靈敏,便於控制溫度,而且發熱迅速,加熱均勻,可長時間連續加溫,使用方便。電熱溫床不通電時,即改為冷床使用。電熱溫床的場地選擇對電能的消耗影響很大,其中影響最主要的因素是地溫和氣溫。為節約用電,電熱溫床應設在有保護設施的場地。生產中,常將溫床附設於繁殖溫室拱棚內。
電熱溫床主要由電加溫線、控制儀、開關等組成。應用功率大時,可外加交流接觸器。
電加溫線是電熱溫床的基本設備。通常選用電阻適中、發熱50~60℃、外包以耐高溫塑料絕緣的專用加熱線6.5米/平方米。鋪設前,床底添10~15厘米厚的爐渣,其上覆5厘米厚的沙,整平,加熱線即鋪設於沙上。加熱線在沙面上平行曲折,兩線相距5厘米,最後填入5厘米的土壤。
控溫儀能自動控制電源的通斷以達到控制溫度的作用。使用控溫儀可節省用電約1/3,可使溫度控制在花卉的適溫范圍,並能滿足不同花卉對地溫的不同要求。使用時只需把感溫頭放在溫床的土壤中,把控溫儀的溫度旋鈕旋到需要設定的溫度值即可。控溫儀使用時應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不要反復旋轉控溫旋鈕,以免電位器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