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花卉
⑴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什麼意思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的白話文釋義:隔著窗簾,把雪花當作梅花嗅聞,哪裡知道香氣是從一位美女才女的身上發出。
出自清代戲曲家李漁的《憐香伴》,《憐香伴》又名《美人香》。清代戲曲家李漁的1651年 寫的第一部傳奇集《笠翁十種曲》其中一篇,講述了崔箋雲與曹語花兩名女子以詩文相會,互生傾慕,兩人想方設法爭取長相廝守的故事。
李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一生著述豐富,著有《閑情偶寄》、《笠翁十種曲》、《無聲戲》、《十二樓》、《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1)郭培花卉擴展閱讀:
《憐香伴》這個故事的題材是男權社會下女子之間的戀情,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社會男性對於女同性戀是持贊賞態度的。作為崑曲經典劇目,2016年觀其復系列又將其重新編排,參照清宮資料,被稱為「首部復古崑曲」,首演於「正乙祠古戲樓」。
香港電影導演關錦鵬執導崑曲《憐香伴》,汪世瑜任藝術總監、李銀河做「文化顧問」、春晚「御用」設計師郭培設計戲服,被稱作「350年來的首次完整演出」,分女伶版、男旦版在北京上演。
⑵ 郭培高級定製中式精湛禮服,手工打造融入西方技藝仙姿玉貌
郭培的高級定製個人風格很鮮明,在一眾大牌禮服的對比下,她的玫瑰坊製作出的禮服精湛細膩。完美融入中西風格的禮服宛如藝術品般存在,每一件禮服都有它獨特的風格,中式禮服鮮明的特色例如祥雲、頭簪、龍紋等經典的元素,都被郭培設計得淋漓盡致。
郭培在高定時裝周亮相時,就代表著她的作品已經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了,一個神秘的東方女子設計出精美的禮服,其中不乏浪漫的法式剪裁。十分熱愛手工的設計師對於美的追遲或求是極致的,小到耳環頭飾,大到禮服刺綉釘珠紋樣,每一處都擁有精湛技藝留下的痕跡。肚兜掛脖設計加上西方面龐,異域感強的同時又有一種仙氣,繁復的紋樣也很美好。
飄逸如水流般的長簪插在頭上,與銀色調的褶皺禮派鎮服搭配起來竟然沒什麼違和感。如銀色山泉傾瀉而下的高級定製禮服流暢柔順,沒有過多的點綴,卻讓模特有著仙風道骨的即視感。熱情的紅色禮服搭配長簪有種精緻的喜悅氛圍,金色與鮮艷的紅色相搭配,對稱的褶皺讓一切都很平衡。
仙鶴、祥雲、花卉這些經典中式元素復古華麗,色彩搭配起來也十分高級。完美的剪裁與栩栩如生的碼羨伍圖形,這也是對於傳統工藝的最美詮釋。郭培的玫瑰坊有著許多手工匠人,打造一件精美的高級定製禮服要耗費許多時間,這樣才能給人呈現出最美的一幕。一針一線都有著熟稔的精湛手工,還有細節處微妙的變化,都很考驗設計師與工藝師。
看到如此細節的微妙處,都會感嘆高級定製的魅力。一朵花就要用到幾種面料和色彩搭配,絢爛的色彩多重變化在光線下折射出不同的質感。每一顆碎寶石都有它的容身之處,金線縫制的細節奢華貴氣。寶藍色與閃閃發光的金色調相結合,雍容華貴的質感瞬間出來了,擁有讓人挪不開眼的精緻。
用作品去感動欣賞它的人,這是郭培帶給人的感覺。一件好的高級定製作品背後,一定有著熱愛生活的設計師,精緻奢華的中西合璧禮服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也會重視到手工技藝的消逝,這些美麗華貴的禮服以後都會是藝術品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