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芊葉花藝

芊葉花藝

發布時間: 2023-08-22 19:29:10

1. 如何保存玫瑰

我有幾個辦法!

1:最簡單的就是把玫瑰放在水裡,再在水裡加少量的 白沙糖,使玫瑰可以吸收糖的養分,供植物營養,所以他的花期會長3分之1。

2:可以在花卉的底部塗上一些蠟燭油,他可以減少花卉的蒸騰揮發。延長花期!

3:鮮花買回家之後,剪花莖的時候莖要泡在水裡剪。在花瓶的水裡加入阿士匹林或者啤酒可以讓鮮花多活幾天。

4:保存玫瑰花溫度不能太低,在零上二三度即可,陰涼處,不要見太陽。
准備有干凈水的水桶(以能放下整束捆紮的玫瑰為准),將事先紮好的玫瑰(最好不要打開放,以免花朵早開放)放入,水沒過根8到10厘米為宜,每天換一次水,每兩天剪一此枝(普通剪刀即可,斜著剪掉)。用此法能保存2-3周沒問題。

2. 有檔次的花店

有檔次的花店名如下:

1、逅花園花藝

2、儷緣花店

3、青橙花藝

4、花奈爾鮮花

5、雲里花藝

6、雲之坊花店

7、馨香花卉

8、半山仙鮮花店

9、金玫瑰花店

10、冉冉花藝

11、盆花齋園藝

12、真珍花業

13、雛田花鮮花藝

14、千葉花店

15、花枝舞花藝

46、清風花屋

47、好運花卉蘭園

48、金玫瑰花店

49、藝鑫盆景花卉

50、雲里花藝

51、草香花店

52、冉冉花藝

53、龍之吻花店

54、花有獨鍾亂鏈花藝生活館

55、心悅花卉

3. 小說人物姓名

親,去這里,專門的寫小說輔助器,可以生成人名,地名,還有人物描寫,非常好用。滿意望採納哦
http://xuanpai.sinaapp.com/tool/names

4. 韓國的國花是什麼

無窮花 每個國家都有國花,像美國,每個洲有洲花.雖然我國沒有法律規定,但無窮花自然而然被定位國花.老百姓也始終愛這花. 日軍強占時期,日本人官吏連院里種花都管制的很嚴.朝鮮半島地圖上銹無窮花卦牆是以叛逆罪來治罪.那時,我們雖然過著奴隸般日子,但對無窮花的深切的愛是根深蒂固的. 象人南宮意先生,有名之士,在江原道教青少年韓國歷史,大量種無窮花茴木分給老百姓,還培養青少年愛民族的精神和勇氣. 有一回,國花—無窮花成為人們的是非對象.有些人主張無起無窮花在北部寒冷地方會凍死,不適合在韓半島栽培,還說無窮花不怎麼好看.堅持從新制定國花.還有人說:無窮花樹的模樣不整齊,葉子也不值一提,發芽慢,招蟲子,花僅僅開一天等. 不用非要提,日軍強占時期我們民族把國花當成國家的象徵,深愛歷史,花藝家們很驕傲的說養無窮花,越來越深深的感受到她富有獨特魅力的庭院樹. 1956年,我曾經訪問過世界有名的紐約植物園.其規模,內容的豐富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當時,植物園主樓庭院里種幾棵無窮花樹.無窮花盛開的美麗情景是一輩子都抹不掉的美好回憶 當時,植物園職員說:他最喜歡無窮花,還覺得院子里的無窮花是植物園的自豪.尤其是花的底部. 清晨以綠色的樹林為背景,綠油油的羽緞一樣的草坪上,盛開的無窮花作為韓國人的我也很難忘記. 我可以理直氣壯的給植物園幹部炫耀,無窮花就是韓國的國花.說完格外自豪的表情眺望盛開在植物園最重要位置的無窮花叢林.我也陶醉在那燦爛的無窮花世界裡,幻想著花叢是韓國.真是很開心. 現在已種出80餘種品種.我認為各種各類無窮花中最能代表韓國的是白色丹心無窮花.坐落在白色葉子深處的青紫色蕊紋,好象象徵一片丹心.點綴的很耀眼. 那個雪白雪白的但瓣無窮花也散發出高雅氣質.但隨處可見的微紅無光的無窮花有點無聊.說無窮花不美麗的人只見過此類的而已.最近育種的千葉和半千葉的無窮花,讓人感受現代美的瀟灑的花. 從首爾到水原的路兩旁,種了無窮化樹.出夏的秋天花團錦簇.我上班的大學有一位外國人教授,他以交換方式來我校執教過.曾經他說過好幾次.路邊的無窮花讓他無比快樂,坐班車望眼窗外,沾滿落水的丹心無窮花使我們的包也盛開五彩繽紛的花. 原來的無窮花是單瓣無窮花.每天開,每天謝.所以,早晨看到的花,不管多麼萬朵,都是早晨新開的. 漫長的開花期間,每天開花,晚上凋謝,從出夏到秋天,不間斷的開花凋謝真是名副其實—無窮花.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生70歲也與飛蟲的一生沒什麼兩樣,不管人生多短暫.人們還是編織著自己的智慧和創想. 仔細分析悠久的人類歷史,它也由短暫的人生的延續來組成的. 每天開花凋謝的一朵朵無窮花比做空慮的人生的話.從出夏到秋天孜孜不倦的開花期象徵繁榮昌盛的人類歷史. 有些人還說從無窮花能看到聲勢浩大,自強不息的男子氣魄. 清晨開花到晚上花朵縮回,雅緻的凋謝,真是干凈利落.這也有僅有無窮花的特色,無窮花,早晨和升起的太陽一起開,到落日一起共命運.太陽從西山落,但第二天早晨從東方庄嚴升起,無窮花就和這樣的太陽一脈相同. 古代中國把無窮花說成舜,孔子的詩經有」顏如舜花|的詞.其意思美麗的臉像無窮花.從此可以想像古代人們對無窮花的愛擇.還有中國古代的山海經里有」君子之國,盛開無窮花」,從古時候稱作我國是槿花之城,近來又稱作無窮花三千里,錦綉山河.無窮花如此歷史悠久的花. 容易繁殖種子,插木,分體中柱.還有樹的大小適合庭院樹屬於中型.種哪裡都好看,還有對於土壤的選擇不太挑剔.所以成活率很高.可以成為老百姓親近的花. 對於無窮花是不是國花的是非,更重要的更愛護她,養護她更寶貴.她雖然蟲子多,但可以驅除.還有以發達的最新技術改良品種也可以. 無窮花如果成為嚴守傳統的英國,或是法國的國花的話.根本不會提及國花是非論.而且育種出無數的品種,像玫瑰一樣盛傳世界各地,並栽培,我們應該把歷史性的屬於自己的東西要珍惜,保存,不斷的挖掘新生事物,並不同時具備保守性和進去性這兩方面.就不能成為選進的文化民族. 我在設想,每個國民到處栽培好品種的無窮花,建成無窮花園,那麼我國該多麼美的啊.隨著國民的心靈也被純化的純潔無暇.

5. 將自然融入生活——八本自然生活入門書籍推薦

推薦幾本適合休息時候閱讀的自然生活書。這些書有豐富漂亮的插圖,文字也簡練優雅,讀起來輕松愉悅,身心舒暢。

它們分別是: 《京都山居生活》、《與蟲在野》、《我的小法餐》、《 水果的秘密》、《入門級水彩小插畫·植物小花》、《日本傳統色》、《 減糖生活》和《讓房間更美的乾花花藝》。

這些書從不同側面闡釋了將自然融入生活的方法,融合著博物學知識、行動指南和創意靈感。

很多方式我已經踐行過,並且從中獲得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平靜。我會簡要介紹一下自己的推薦理由,也會結合自己的實踐提供一些入門建議,無需大動干戈也能快速地為生活增色,打開廣闊的自然之門。

如果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可以參考行動指南,盡快入門,開始自己的探索旅程。不建議求全責備,畢竟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然而無論如何,都請尋找一種方法與自然建立聯系,因為自然是我們心靈能夠安穩棲息的唯一凈土。

這是一本山居生活隨筆集。

作者是一名英國貴族,在日本結識了現在的丈夫(也是這本書的攝影師),兩人一起定居在日本京都鄉下一棟百年農居里,作者在這里開辟庭院,栽種了一百五十多種香草。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與香草為伴的詩意生活,夾雜著一些美好瞬間的記錄和生活中的哲思體驗。

夏日天靜晝長,聽得到薄荷、羅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長的聲音;秋之七草隨風搖曳的時節,用古法調制花草茶,製作手工皂,釀造梅子酒。閑時在薄霧籠罩的清晨步田園深處,與暮色四合的河畔觀賞流螢點點。

作者觀察著日本與英國生活的不同,我們可以跟隨著她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差異和感悟。

全球化和網路時代,每個人都跟作者一樣在探索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無論身處何處,都努力發覺這個世界的美,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這本書給我精神上的重要啟示。

1、買香草盆栽:迷迭香、百里香和羅勒

2、喝花草茶:迷迭香+玫瑰

3、采購一瓶單方精油,選擇喜歡的味道,放入加濕器中

4、用百里香煎一次牛排: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051307/(親測好吃的牛排煎法,注意牛排厚度)

5、觀察羅勒開花,等待蜜蜂的光顧,採收羅勒種子,來年種植

6、用羅勒做一次青醬

這是一本觀蟲隨筆集。作者是一名昆蟲愛好者和作家。這本書記錄了作者觀察與拍攝昆蟲的經歷和哲思感悟,坐標在雲南。前半本是散文,後半本是拍攝的照片與時間記錄。

作者如此解釋本書的標題

在野,是一種姿態,外逸,逃出框定。這種姿態可以讓我一下子就棄了糾結著的小我,沒入自然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看花時變花,看蟲時為蟲,像是天地小了,心胸倒開闊大氣起來,所有煩憂都被山風吹走。

觀蟲並不是單純的滿足獵奇之心,與男孩子捉蟲子嚇唬女同學,或者為了比賽捉蛐蛐截然不同。它是以一種謙卑,純凈,審美的眼光看自然。放下自我的框架和傲慢,融入其中,感受世界的遼闊與美麗。

我驚訝於一隻蒼蠅的魅力,它給了我別樣的審美。它從糞堆里爬出,惹人討厭地飛來飛去,」嗡嗡「地叫著追逐臟臭的東西······然而它也會在雨後美人蕉葉上停留,讓一個人忽然察覺:我們看世界的眼睛可不可以濾去成見,單純的觀察它,發現其臟臭之外非同尋常的美

養植物就意味著要跟這些小精靈為伍。面對害蟲,像蚜蟲、紅蜘蛛你恨不得將它們趕盡殺絕。面對蜜蜂、草蛉、瓢蟲(吃肉的)等著則欣喜萬分。不過脫離實用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的角度,你才能看到它們真實的樣貌,它們與人類一樣是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是奇跡般的存在。

1、養一盆植物,一定要露天養殖。早晚去觀察一下它,也許你會發現一些神奇的小生命不請自來。

2、如果可以的話,配備一個微距相機,你會驚嘆於昆蟲的神奇結構。或者為手機購買一個微距鏡頭,當然手機本身就很棒更好了。你會發現你的家裡,真的不只是你自己。

3、寫一篇自然觀察日記,觀察一株植物。

4、多去自然中走走,公園郊區,帶著目的去觀察,記錄這個地方一年四季的變化

5、可以在夏天的時候采購瓢蟲卵,觀察其生命周期,如果植物長蚜蟲了更是必備的選擇。

采購這本書是因為看了《邱瑞秋的巴黎小廚》(B站可以觀看)。很喜歡瑞秋做飯時的態度,生活有的時候就需要這樣的氣概,簡單、有一點粗暴,但創意十足,自信滿滿。

作者邱瑞秋是英國人,在世界頂級烹飪學校——法國藍帶國際學院學習,在自己的小公寓之中,開了巴黎最小的私廚餐廳,致力於用現代的和易於掌握的方法在家烹飪法式大餐,證明法式大餐不再是只能在高級餐廳享用的奢侈品。

這是一本帶有心得體悟的食譜。每一款食物,都是作者依據時令食材變化創造的,融合著傳統與現代的精髓。正如作者對巴黎美食的評價 :

簡單、隨機應變和對食材的理解是關鍵

這也是這本書想要傳遞的美食理念。

這本書上的菜,想要照著菜譜完全復制是有難度的,首先是食材不易獲得,接著是調味料,雖然可以采購,但是重復利用的機會很低。不過正如作者的理念一般,我們要做的也是將傳統的烹飪方法與當地新鮮的食材結合起來。中式的調味料和食材搭配法式的做法,也許會出現完全新鮮的味道,當然有可能是珍饈,也有可能是煉獄。重要的是,回歸食材本身,回歸季節與時令,回歸自己的味覺和感受,而不是執著於中餐、西餐、日料的差異。細心搭配,經過不斷的嘗試,你會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食譜。

1、買一個烤箱,采購乳酪和黃油

2、拌一款沙拉, 高顏值是先決條件,注意配色

3、用烤箱烤一次青占魚: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6079238/(親測好吃的食譜)

4、采購一個帶蒸籠的雪平鍋,真的很好用,適合烹飪輕型料理。一鍋在手中西日餐都可以。

5、用烤箱燒烤,可以烤紅薯,烤栗子,烤羊肉串,烤蝦。

這是一本水彩博物圖鑒,是《盛口滿的手繪自然圖鑒》系列的一本,本系列一共有七本,好像只有五本出版,我都有采購,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這本《水果的秘密》,因為喜歡吃水果。

作者是著名的博物學家,畢業於日本千葉大學生物學專業,外號「螳蜥先生」。

這本書的畫風我很喜歡,水彩加上簽字筆,畫風干練寫實、構圖新穎,色彩明快。書中不僅僅只是介紹水果的知識,也有相關的動物和昆蟲介紹。讀起來興趣盎然,總是激起我想要動手研究一下上海食材的沖動。尤其是最近,網購的發達,大大豐富了食材品類的多樣性,光是橘子就有十幾種,形態,外貌、時令等都不相同,讓人很想深入的研究一番。

1、觀察一下你經常吃的自然食物,記錄一下它的具體名字(產地+品種+上市時間),作為東北人也在努力學習:不是所有的綠葉菜都叫青菜。

2、可以的話給你愛吃的食物,畫一張素描或者一副水彩或者拍一張大特寫。你會發現它與你平時看到的截然不同。

3、了解本地食物,最好可以去產地轉一轉,了解食物的生命周期

這是一本水彩花卉入門書籍,裡面的花按照季節排序,每一篇都有繪畫過程,畫法簡潔清新,只需准備基礎的材料就可以跟著作者開始四季鮮花之旅了。

作者藤川志郎,原本是一名園藝雜志編輯,在三十五歲後,對繪畫產生興趣,一邊畫畫一邊寫作。

正是因為植物自己不會動也不會表達情感,才會越看越覺得它想表達什麼

嘗試了很多畫材,還是覺得水彩最詩意也最生活。總覺得電腦繪畫不適合表現生活之美,似乎缺少了靈動和自由的氣息。水彩最易學習和上手,不過進階比較艱難。跟國畫一樣,水彩很適合寫意和表現內心情感,不描摹形式,只是單純的觀察水色也很美。

書中的畫法,無論是否學習過繪畫都可以很快上手,其實每個人都會畫畫,反而學習了很多技法和知識以後,會發現自己突然不會畫了。放下對技術的執念不用糾結沉澱、暈染、疊色、留白等等,只需要關注輪廓和色彩就好了。

一旦開始畫之後,就要忘記你要畫的對象是花。因為一旦你認定你畫的是花,那麼你畫的就只是你腦海中的花了。

忘記眼前所畫的事物,專注於觀察,不要被名字束縛,重要的是感受自然和形式美。

1、買一盒水彩,三支水彩筆,一本水彩本

2、隨便找一朵花,無論是路邊的野花還是家裡面養的,或者去花店選購。一邊學習書中的畫法,一邊觀察和探索手邊的花的形式(輪廓和色彩變化)。

3、按照四季去搜集身邊的花(公園、郊區、路邊等等),拍照記錄,用水彩探索照片。

4、在牆上放一組相框,依據時令繪畫,並且放到相框里欣賞。

這是一本文化色彩書,兼具文學性和歷史性,介紹了日本傳統色的名稱、典故和意象。傳統色是基於日本人對於色彩的獨特感受而形成的顏色,其色名大多取自植物、動物及自然現象,這些色名詩意而唯美,不同於歐美水彩多以成份命名,像喹吖啶酮 金、淺鈦黃、鉻天藍等。

本書作者長澤陽子是日本傳統色研究專家,在這本書中她巧妙地將日本四季和傳統色彩結合起來。

淺茜色、東雲色、瓶窺、鈍色、赤朽色、萱草色、留紺色·····這些典雅的色名與繽紛的顏色所塑造的世界,不僅透露出人與自然的互相關照、人對四季變換的細膩感知,更生動的描繪出古往今來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之心。

我們可以跟隨著這些色彩在歷史的長河中遊走,感受人類對美的發覺和體悟。

書中插圖與《水彩小插畫·植物小花》是一個畫風,簡潔清新,即使不閱讀文字,只是看插圖也頗有情致,體驗自然與文化之美。

1、可以的話買一套吳竹或吉祥水彩。結合書籍對色彩的介紹,一邊體驗顏料的特質,一邊體驗文化美感。

2、做色卡

3、用單一顏色作畫,充分了解色彩的屬性(透明度、沉澱、擴散性)

4、嘗試臨摹書中的插圖。

這是一本減糖生活方式宣導書,書中有介紹了減糖的原理和好處,提供了有實際操作性的食譜,並且貼心地標明了日常食物的糖分含量。

作者水野雅登是日本AKIBA水野診所院長,由於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以及自己身體狀況愈加糟糕,展開了以減糖療法為核心改善身體的研究,幫助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擺脫了對胰島素注射的依賴。

無論是減糖、減脂、輕斷食等等健康理念,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們,身體需要休息,不要過量地攝入能量,減少對精緻食物的依賴,回歸自然食材。

我很喜歡看這類健康書籍中的食譜,我不太喜歡用健康生活來指引自己,主要是我會產生反彈心理。但是將這些食譜融入日常生活,嘗試更健康的食材和烹飪方法,我倒是很有興趣。這本書提供的食譜頗有參考價值,烹飪方法簡單,易於實現,提供很多靈感,幫助我創造屬於自己的健康餐單。

1、根據食譜做一餐減糖餐。

2、為三餐選定一款健康食譜,作為日常食譜的替補

3、忘記你在進行健康管理,將食譜自然而然地添加到生活中,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親身實踐,每一次想著最近吃的都滿健康的,接著就忍不住點了一份炸雞或者小酥肉,搭配可樂)

4、創造自己的食譜,重要的是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有益的食物引入到日常生活中。

這是一本乾花花藝指導書,介紹了乾花的基礎處理方式,提供了各種個性豐富的乾花設計方案,有造型簡單的,也有充滿創意的。

枯萎並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美的起點

每周收一束鮮花,或者隨手在路邊買一束花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總是渴望新的花材,也讓我很苦惱,然而我當鮮花乾枯後所呈現的獨一無二的美同樣吸引我的目光。

醞釀出夢幻及懷舊風味的乾花。

經歷時間變化的溫和色調,帶來與新鮮植物完全不同的感覺

鮮花總是長得差不多,然而乾花卻各有各的個性。鮮花帶給我生命的活力像清晨,乾花帶給我深沉的頓悟像夜晚,兩者相輔相成,帶給我全面的美的體悟。

1、在花點時間或者其他鮮花平台采購一束花。家門口的花店也可以,不過我感覺有的比較貴。

2、花枯萎之後觀察乾花。

3、嘗試用乾花插花,體驗乾花之美。

自然生活是在現有的生活之中,打開一個口子,讓我們到另一個世界裡透透氣,當我們感到壓力、桎梏、沖突的時候,可以短暫的逃到自然的世界裡,這些方法陪伴我度過很多難關。

這里介紹的每一本書都打開了一扇門,門後是寬廣的天地,你可以選擇走進一扇門,看一看別樣的風景,當返回生活的時候也許會獲得不一樣的靈感和頓悟。從這些世界汲取元素,添加到現實生活中,可以增添生活的樂趣,為乏味空洞的生活增添一抹芳香的調味料。

6. 牡丹花的樣子、顏色、氣味

春天,百花爭艷,繁花怒放,萬紫千紅紅爛漫。每年4月,牡丹那豐富的花容,絢麗的色彩,在百花叢中爭艷斗麗。牡丹,姿態優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絕群芳。中國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牡丹是毛茛科落葉小灌木,高1-2米,根肉質,肥大。葉互生,三回三出復葉。花單生在枝頂,直徑10-20厘米,有單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兩金、富貴花、木芍葯,原產中國,分布於陝西、四川、河南、山東、江蘇等省,至今在秦嶺和陝北山區還有野生種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絕。五彩繽紛的色澤,有紅、黃、藍、白、粉墨、綠、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為紅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卻似紅瑪瑙那樣晶瑩;同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銀,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
漢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貴的葯材,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就說到過丹皮。因為,知道牡丹可葯用,要有一個過程,由此可推想出,人們認識牡丹,一定在秦漢以前。從南北朝起,牡丹已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海記》中說,隋煬帝闢地100千米為西苑,要全國各地進貢奇花異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為皇宮珍貴的花卉,在驪山專門開辟了牡丹園。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曾在牡丹花下歡宴,李白奉詔進宮,揮筆寫下了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書舍人詠牡丹詩,其中「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當時唐明皇聽了,大加贊賞,並叫貴妃在妝鏡台前喝一紫金盞酒,表現詩中描寫的意境,牡丹從此贏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
當年首都長安,每到暮春,觀看牡丹的人「車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詩描述了當年的盛況:「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詩人劉禹錫也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北宋時的洛陽,種牡丹,賞牡丹,蔚然成風,真是「洛陽牡丹甲天下」,「春城無處不飛花」。洛陽家家戶戶都種牡丹,它與揚州芍葯齊名,並稱「天下第一」。「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詩人歐陽修不僅寫下了這種盛況,還著有《洛陽牡丹記)等,曾游遍城中10多個花園,對姚家的千葉黃牡丹和魏家的千葉肉紅色牡丹特別推崇。姚黃被譽為花王,魏紫被譽為花後,「姚魏從來洛下奇,千金不惜買繁華」,說的就是它倆轟動當年京華的事。南宋時,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陽,甲於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縣)的牡丹風行一時,以後曹州(今山東菏澤)的牡丹崛起,被稱為「牡丹之鄉」。
現在,牡丹品種中著名的有淡鵝黃、錦袍紅、萬中紫、鳳尾白等,更為罕見的是雙色花。

熱點內容
百合網取消自動扣費 發布:2025-02-04 00:53:28 瀏覽:632
初級插花員考試 發布:2025-02-04 00:44:54 瀏覽:583
玫瑰花蜜水 發布:2025-02-04 00:44:18 瀏覽:454
多肉小人祭老樁盆景 發布:2025-02-04 00:33:28 瀏覽:18
青春茶花話 發布:2025-02-04 00:32:33 瀏覽:827
園子梔子花 發布:2025-02-04 00:32:26 瀏覽:624
五月丁香星 發布:2025-02-04 00:23:13 瀏覽:20
鬢邊不是海棠紅什麼頻道播放 發布:2025-02-04 00:18:03 瀏覽:280
中國七夕圖片 發布:2025-02-04 00:11:51 瀏覽:123
鬱金香網盤 發布:2025-02-04 00:10:45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