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插花協會
1、承認中國插花花藝協會章程;
2、承諾履行會員權利和義務,按期繳納會費;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由工商管理部門依法注冊登記的插花花藝單位或個人、相關企事業單位及插花花藝愛好者,在本會的業務(行業、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1、申請單位填寫《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團體會員登記表》一份,並附「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一份,傳真或郵寄至中國插花花藝協會辦公室,也可通過本網站直接遞交申請表,並將「單位營業執照」傳真或郵寄至中國插花花藝協會辦公室;個人會員填寫《中國插花花藝協會會員登記表》附身份證復印件並1寸彩照2張,郵寄至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協會辦公室;
2、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審核合格後,於一個月內以書信形式正式通知申請單位或申請人入會;
3、申請單位或個人在收到入會通知後一個月內上交當年會費及證書工本費;
4、中國插花花藝協會收到會費及工本費後,為申請單位或個人製作並頒發會員證書(會員證工本費10元)和證牌(團體會員牌證費400元),並從當月開始正式成為中國插花花藝協會會員。 1、團體會員獲贈《中國插花花藝》雜志(全彩版)一份;
2、在《中國插花花藝》雜志上刊登廣告,享受8折優惠;
3、參加協會組織的展覽、培訓等各項活動享有優先權;
4、在中國插花花藝協會網站上發布和交流信息,享受8折的優惠;
5、優先參加協會組織的地區及國際間交流、選拔參加國際性大賽等其他活動;
6、免費信息咨詢。 團體會員會費為500元/年,個人會員會費50元/年(直接匯入協會賬戶)。
團體會員如需證牌另收工本費400元,只取證書交工本費50元。
『貳』 謝明的個人榮譽
1986年成功舉辦名為「謝明插花藝術展」的首次個人作品展
1986年參加「上海市插花展覽」獲得插花作品第一名
1987年首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插花作品金獎
1988年參加「上海月季插花大賽」第一名
1989年北京「中國首屆插花花藝大賽」第一名
1991年廣州第二屆中國插花大獎賽第二名
1992年第二次舉辦「謝明師生插花藝術展」
1993年應邀為上海首個大型集體婚禮的新娘捧花做創意設計
1994年「上海盆景」插花展,比賽第一名
1995年應邀菜價日本國華道池訪聖流華道展
1996年「首屆國際友好城市插花大賽」新娘捧花金獎
1996年為五國首腦會議主會場做花藝布置獲得嘉獎
1996年應邀為泰國詩琳通公主來滬接見儀式做花藝布置
1996年應邀作為花藝設計人員參加由上海市政府,中國花協,林業部,農業部舉辦的歷屆「國際花藝花卉博覽會」並應邀在花展中表演插花藝術。
1997年為長春國貿商廈開業儀式做花藝布置並現場表演插花藝術。
1998年應邀在世界著名品牌「資生堂」,「歐柏萊」化妝品系列產品首推式上表演插花藝術
1998年應林業部,農業部,中國花協之邀請,代表中國參加「香港國際展」獲得嘉獎
1998年《中國民航》雜志做人物專訪
1998年與王路昌老師合作為中國唱片公司發行《海派插花》專輯光碟創做作品。並在中央電視台的相關欄目中多次播出。
1999年應邀為「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以色列館布展,同年應邀為「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的重要活動做花藝布置
1999年「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獲插花藝術銀獎
2000年參加「兩岸中華傳統插花藝術展」並做專場表演。
2000年4月應東方電視台的邀請在節目中做新娘捧花系列花藝表演
2000年10月應「雲南省首屆國際花卉節」邀請,參加花車設計製作,並在其中的插花藝術展做專場表演。同年為20集電視連續劇《涉外保姆》作花藝場景設計
2001年1月參加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由中國花協主辦的《中國花卉園藝》雜志創刊及首發式的會場布置2001年4月應邀參加「深圳首屆中國插花花藝博覽會」榮獲銀獎
2001年10月應邀「APCE」主會場作花藝設計及布置
2002年10月應邀代表上海參加天津舉辦的首屆國際插花花藝博覽會
2002年11月應邀參加「中日友好三十周年」日本華道池訪聖流交流展
2003年2月應邀(海南島)為英國羅式葯業年會作大型花藝設計。
2003年4月參加「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博覽會」並設專場「花狂言」專場表演
2004年4月應邀為上海長風公園國際花卉展,作大型花藝《城市進行曲》
2004年4月參加北京「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作花藝表演。
2004年5月受邀上海市插花協會參加「第五屆花之韻」作大型花藝《火星寄來的郵件》
2004年8月應邀為20集電視連續劇《錯愛一生》作花藝場景設計
2004年10月應邀為「安徽省第二屆襲人杯花藝大賽作評委工作」
2004年11月受邀參加「上海知名花藝家作品展」
2005年1月參加上海年宵花卉展作花藝表演
2005年4月出版花藝書籍《時尚花藝*環境陳設篇》(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5年6月東方明珠舉行「謝明現代花道展」並同日本MAMIFLOWER流派教授代表團作花道交流
2005年7月應邀參加《中國花店花藝論壇*網聚花緣》作新娘捧花專場表演。
2005年7月作為上海選手參加沈陽「首屆中國杯花藝大賽」
2005年8月受邀參加北京「中國華交會」年會,作末場自由花插花表演
2005年9月參加「長江三角洲國際花卉園藝博覽會」作花藝評委
2005年9月應邀參加「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並作新娘捧花時尚花藝專場表演
2005年10月受邀貴陽市花卉展,作花藝表演
2005年6月、10月二次受邀荷蘭領事館國際球根花卉中心,作應用花藝示範,酒店婚禮花藝
2005年11月參加上海大阪友好25周年,日本「池訪聖流花道交流展」
2006年2月上海東方明珠攜學員作「春之聲—東方插花藝術展」
2006年4月 參加上海國際花卉節作品展示並作2場花藝表演
2006年5月 參加上海第六屆花之韻國際花藝交流展並作開幕花藝秀
2006年6月 應中國花協之邀赴廣州參加第四屆亞洲杯花藝大賽期
間主創設計並領銜協同各國花藝師演繹「和諧亞洲」大型舞台花藝
同時榮獲中國花卉協會首批「中國花藝大師稱號」(全國九名)
2006年7月 受」襲人中國花店聯盟」之邀作現代花藝演示
2006年8月 受中國知名花卉企業海芋花卉公司之邀參加第5屆中
國花卉零售業花藝交流年會,作花藝表演及捧花秀
2006年9月 受邀參加中國雲南昆明國際花卉展,作新娘花藝秀
2006年10月 受邀參加上海雲南優質特色農產品展覽並作專場的新娘花藝秀
2006年10月 受邀參加世界立體花壇大賽大師花藝作品展
2006年10 月 應廣西花協之邀前往表演商業花禮及大型花藝作品,並擔任廣西第二屆插花大賽評委
2007年元月 應中國花木盆景設(全年)」謝明有約」時尚花專欄
2007年元月 受邀香港英皇國際花藝聯盟作《世界頂尖華人花藝大作》編撰工作
2007年1月 受香港唯一的花藝專業雜志《華風尚》總編輯一職
2007年2月 受邀為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電視劇擔任花藝場景布置
2007年4月 受邀為中國花卉協會全國零售業分會作第9屆國際花卉園藝展覽大型展位設計
2007年4月 應邀為上海第9屆國際花卉藝術展,做專長modern flower表演
2007年5月 參加上海西郊賓館中日韓新娘捧花-男裝秀
2007年12月 應邀前往雲南省昆明作2008年新年音樂會花藝設計與製作。
2008年3月 參加「上海花展」東方插花藝術展覽
2008年4月 應邀參加上海「桃花節」花藝作品展
2008年5月 參加上海「花之韻」國際花藝交流展,並作專場花藝秀
2008年6月 受中國鮮花聯盟之邀,作感恩5.12汶川地震捐款愛心花藝義演
2008年8月 受邀專程前往北京開元集團作奧運期間的酒店花藝培訓
2008年9月 參加「上花杯」花藝大賽評委工作
2008年9月 應中國花協零售業四川分會之邀,作專場商業花禮課程培訓
2008年9月 受四川省插花協會之邀擔任花藝大賽評委工作
2008年7月 應中國開元集團的邀請前往浙江,作酒店業花藝大賽的評委
2008年8月 應邀參加第八屆(義烏)中國花店零售業交流會作時尚捧花秀專場
2008年10月 為「F1國際賽車」作開幕花藝設計
2008年10月 受河南博思花藝設計學校之邀作最新時尚捧花秀
2008年11月 受邀為大連時代廣場開業作時尚花藝展示
2009年4月 受荷蘭安祖花卉公司之邀與第11屆中國國際花卉展作現場新娘捧花秀
2009年4月 應第11屆中國國際花卉展組委會之邀作新娘捧花表演
2009年4月 應邀參加紀念南京解放60周年-謝明東方插花展
2009年5月 應邀擔任「第二屆中國杯花藝大賽」監委工作
2009年6月 應都市花藝網之邀參加「南京今の典婚禮企劃」成立專場花藝秀,出任都市花藝捧花大賽評委主席
2009年8月 應邀為「21世紀高校精品花藝環境設計師專業叢書」作序
2009年9月 應襲人中國花藝聯盟首次舉行的花店NBA商業花藝課程培訓
2009年10月 應南非開普花卉公司之邀前往煙台作專場「帝王花」系列花藝推介會示範
2009年11月 擔任蘇州國賓館「蘇州金雞湖大酒店大型婚禮」花藝設計並製作
『叄』 插花培訓機構推薦
第一名、愛丁堡花藝培訓學校
『肆』 關於花藝的書籍有哪些
由黃永川所著的《文人花(共2冊)》是中國插花藝術的經典文本,也是日本花道的所推崇的最為經典的文獻,一為袁宏道《瓶史》、張謙德《瓶花譜》的注釋解析,一為《瓶花別冊》,是黃永川撰寫的一個歷史回顧和使用技巧,佐以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的插花作品和點評;黃永川的整理,依託台北故宮博物院大量珍貴的明代美術資源,對明朝時期插花的總體面貌,有最為廣泛而細致的呈現。同時,作為多年浸淫於中國插花史研究的權威人物,也是最理想的該書註解人。
作為中國人還是要銘記中華花道的,這是我們最古老的藝術文化。學習好了日本和歐美的,最後還是要回過來發展我們自己的花道藝術,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伍』 花藝師,誰在知道在中國教學的國外花藝師那
自己知道不滿意了,那說明只要進修就可以提高。怕的是自己很滿意,顧客不滿意。
多找些他們的作品看,體會一下,厲害的花藝師不僅在國外啊。
『陸』 學習插花哪裡有
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學習插花可以找中國插花花藝協會,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宗旨就是和發揚中國插花花藝的優良傳統,學習和吸收國內外插花花藝的有益經驗,創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富於時代感的中國插花藝術理論,振興中國插花花藝事業,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組織協調全國插花藝術的科研、推廣、生產、銷售,促進行業內的分工與合作;維護和增進會員的合法權益;協助政府組織開展行業調研、人才培訓、展覽展銷、信息交流、經驗推廣等活動,提高插花藝術行業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推動插花藝術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柒』 插花藝術起源於中國還是日本
對此問題的探討當前有兩種看法,即源於佛前供花或民間生活。日本、韓國和我國部分插花界人士認為,插花最早是由佛前的供花發展起來的。其理由是史書、佛經中有明文記載。在佛教傳入這些國家之後,插花才隨之興起,並且首先始於寺廟的祭壇插花,而後傳入宮廷,繼而發展到民間的。我國不少插花學者都引用《南史·晉安王子懋傳》為佐證:「有獻蓮華(古同『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認為這是我國最早有關插花的記載。又引證北周觀音像(現存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中的觀音手持瓶花的形象,謂之我國最早的插花標本。故而由此得出結論,我國插花源於佛前的供花,始於南北朝。韓國善良插花藝術研究會會長、國際文化協會國際插花事業委員會委員長朴善良女士在《台灣花藝》(152期)著文《韓國的插花藝術》中明確寫道:「插花起源於印度,由印度傳入中國,再傳入韓國,由韓國傳入日本的……」文中沒有引證,但是根據史書記載來看,這條插花源流的傳播路線恰巧與佛教由印度興起後,向國外發展的北傳路線十分吻合,那麼隨著佛教連同佛教藝術、佛教禮儀一起傳播,也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因為佛前供花是佛教主要供奉法式這一。又據史書記載:佛教於公元6世紀由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當時為日本飛鳥時代,推古天皇的太子聖德攝政,指導政治和文化。他對佛教狂熱崇拜,多次向中國隋、唐王朝派遣使者朝貢學習,致力於引進佛教和中國文化。使者小野妹子曾先後三次到中國,將唐代的禮儀、佛教藝術(包括佛前供花以及供花的花瓶、祭壇器皿等)不斷引入日本。當時中國的僧人、工匠也成群地東渡日本。聖德太子網羅大批中、朝工匠帶領日本匠人大興土木,修建許多寺廟,聚集數百名僧人、女尼宣傳佛教,從而奠定了日本早期佛教藝術的發展基礎,同時也促進了祭壇插花的興起,並開始發展為早期的僅在僧侶中流行的祭壇插花。
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興起並盛行1000多年,傳遍了亞洲各國,並成為世界性的一大宗教或某些國家的國教,對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有的國家幾乎使社會上的一切無不帶有宗教的色彩,打上宗教的印記。由此看來,插花藝術直接源於佛前供花或在供花催生下發展而來,都是不言而喻的;插花源於佛前供花之說在某些國家確是如此。
但是,並非所有國家的插花都是源於佛前供花,因此還有插花源於民間生活的第二種觀點,比如我國部分插花學者即是該觀點的支持者。其理由是,西漢年間(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佛教傳入我國之前,在民間已經有廣義的原始的插花意念,並流行有多種形式的插花。據史料與考古發現,我國上古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大量的以花傳情、裝飾儀容的歌謠。《鄭風·溱洧》記:「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 (即蘭香草)兮……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即芍葯)。」這是描寫溱河洧水解凍之時男女青年到岸邊採集蘭花去祭祀、嬉戲、雙方相愛,海誓山盟,別離之時互贈一束芍葯花的愛情歌謠。《陳風·東門之扮》曰:「東門之扮,宛丘之栩。子促之子,婆娑其下。……視爾如 ,貽我握椒。」扮即白榆樹的古名; 即錦葵之古名;椒即香草或花椒。這首歌謠是記述陳國的一種風俗,男女青年聚集在樹蔭下,跳舞唱歌、談情說愛的情景,男青年誇贊女青年的美麗像是一朵錦葵花,而女青年則以一束香草贈送給男青年表示愛慕。又如我國戰國時期屈原的經典之作《楚辭》中也有許多類似之記載,《九歌·東皇太一》記:「瑤席兮玉 ,盍將把兮瓊芳……」 即鎮;盍即合。此詩意是指鋪著瑤席,上面壓著玉鎮,合手捧著成束的美麗鮮花。《九歌·山鬼》載:「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杜衡即一種野生葯用草本植物。這是記載山鬼出行,車上披掛著紅綠相映的美麗花草,並拿著折下的香花贈其所思者。再如《九歌·少司命》記:「 (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這是一首祭迎神巫的歌謠,描述神主男女相愛之情以及用淡雅芳香的蘭花枝供奉的盛況。由上述種種充分說明,遠在公元前11世紀我們的祖先們對花卉就有了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將鮮切花(古稱折枝花)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並以頭飾花、腰花、胸花、花束和花車等形式出現,這不正是今日禮儀插花中的某些花飾雛形嗎!另據考古發現,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繪有一方幾上放一陶制卷沿圓盆,盆內均勻立放著6支幾乎等形等長的紅花枝,酷似人為插做而成(見圖1),由此也說明在1900多年前,在祖先們的生活中已經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進而在切花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將花枝插貯水養用以祭神、供佛或饋贈親友、美化生活、裝點儀容。這些審美創作活動的出現也是合情合理的。當佛教傳入後,這些審美創作活動與佛前供花相結合,廣為傳播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從史籍中同樣證明,遠在4000-5000年前另一個人類文明發源地的古埃及,已開始了同樣的審美創作活動,將齒葉睡蓮插入花瓶、花缽中作為墓室壁畫,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與哀悼,也常將插花器皿作為隨葬器。還有古希臘人遠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了大型的瓶花和花環,作為婚禮中的裝飾物,至今這些古典的傳統的裝飾形式還保留在西方各國的插花之中。這充分證實插花源自民間生活之說也是歷史的事實。
關於世界插花的源頭問題,目前尚無大的爭論,都認定二源論的觀點。即西方插花藝術發源地是古埃及,東方插花藝術發源地是中國。根據考古發現,公元前2500年埃及法老(國王)貝尼哈桑墓壁上的瓶插睡蓮圖案以及公元前2400-公元前1800年隨葬品五口插花容器、工藝美術作坊以及1922年發現的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王的浮雕(公元前1358-公元前1348年),這些發現都是人類生活中最早的有關插花的最可靠的文物佐證。古埃及人視睡蓮花(實為印度藍睡蓮)為祭祀司育女神的聖花,是神聖幸福的象徵,因此,常把它作為宮廷中的雅卉,插入器皿中,裝飾餐桌或作為饋贈禮品,也常用作喪葬品。古埃及人信仰人死後還會過著另一種與人間類似的生活,應當把人間的一切盡量提供給死者,所以隨葬品很多,並且在墓室壁畫和浮雕中充滿了人間生活氣息與時代感,這些隨葬品就像一部形象的歷史,成為考證研究古埃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重要依據。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建起了完善的奴隸制國家,在文字、歷法、藝術、科學知識等方面,對西亞和歐洲都曾有相當影響,乃至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都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對希臘半島的文化藝術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希臘、羅馬的文化藝術及用花的習俗緣由都與古埃及相似,插花藝術自然也不例外,很快由古埃及傳至希臘、羅馬,主要用來敬神、崇拜英雄、美化環境。在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荷蘭、英國和法國,插花也得以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一門完整的西方插花藝術。從人們對其風格的研究中發現,那對稱的幾何造型,豐滿充實的構圖以及巨大的體量,都與古埃及的美術和插花的定型格式、對稱均勻的圖形、巨大永恆的風格十分相似,如出一轍。所以,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藝術發源地了結論是無可非議的。
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在中國,但也有人認為是印度,究竟屬誰目前尚無最後定論。從現有史料以及前述的許多佐證來看,中國為發源地是可信的,理由是充分的。
『捌』 學習花藝,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嗎
前期看花藝素材大全,有很多的花材介紹,有很多的花材習性,很好的一本書。回進階的書籍可以看看Pim Van Den Akker的書答,有7本,都是很好的花藝設計書,比較全面。還有上屆花藝世界盃冠軍Alex Choi的書也是很好的一本書。還有花藝三劍客的本傑明的書也很好,有很多本,可以搜索一下。最後是花藝第一人的書籍,Daniel Ost的書,也可以看看。
『玖』 學習插花台灣好還是日本好嗎
陳香樺和她的芳樺花藝學院陳香樺就是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她從事花卉研究和教學的時間已經有20幾年了,1980年開始在台灣開辦花藝學校,1999年在上海成立了芳樺花藝學院。
陳香樺最初學習的是日本花藝,之後,她又遠赴法國求學。因為她的老師最初受德國花藝影響比較深,從她的花藝作品中也不難感受到德、法兩國花藝的風格。雖然以歐式花藝風格為主,但她還是十分注重在花藝中融合進中國的傳統風格,她認為只有這樣,花藝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學成歸來後,她發現台灣的花藝界存在著一種現象,包括中國傳統插花和日本插花也一樣,那就是插花只是作為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休閑活動,很少應用到商業活動中。她深深感到,歐美花藝繁榮發展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極為廣泛地應用了花藝作品,尤其在商業活動中更是無所不在。這種商業運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插花作品只局限在自我欣賞的小圈子裡面,就永遠不會取得大的發展。於是她率先提出,把插花應用到商業中去。一開始,她聽到的批評聲和反對聲很多,但慢慢發現,這條路還是走對了,她的學生越來越多,學院聲譽也越來越好。
雖然很早就有到祖國大陸辦花藝學校的想法,但她在上海辦這所學校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她認為,近幾年人們的意識里才開始接受鮮花,形成了花卉消費市場。說起自己的花藝學校,陳香樺說她在台灣已經有學生1萬多人了,很多人以此為謀生手段。她的學校教授學生的不僅僅是一些插花的技法,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因為陳香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要根據客戶的自身特點,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所學院參加了包括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國際花藝學校聯盟(IFSU),隨時會請這些國家的老師來授課。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是全方位的培養,傳授他們可能涉及的知識,然後再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使他們朝不同的職業方向發展。最令她滿意的是,她帶出的一批能乾的學生已經在進行教學了,這些學生使整個花藝學習隊伍又得以繼續壯大。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不單是花店,花卉生產企業也越來越迫切地需要通過高品位花藝師的幫助來展示他們的產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檔次。她正考慮在其他花卉消費量高的地區開辦分校。
陳香樺說,花是很美的東西,花藝更是飽含了真善美的集合體,她願做一個美的使者,讓花藝成為溝通海峽兩岸的橋梁。
『拾』 中國插花花藝協會的組織機構
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工作。
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工作。
為協會的日常辦事機構,下設辦公室、展覽部、文化事業部、培訓部、開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