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花卉絞絲
⑴ 求古代簪子,步搖,發釵的名稱和清朝的旗裝的名稱
1、鑲寶石碧璽花簪
鑲寶石碧璽花簪,清乾隆,長25cm,寬12cm。
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碧璽、珍珠、翡翠。以碧璽做立體芙蓉花,花蕊為細小米珠,花葉為翡翠薄片細雕而成,花蕾為碧璽雕成,花托為點翠。一隻蝴蝶停落於芙蓉花上,其翅膀為翡翠薄片雕成,並嵌珍珠、碧璽。整個花簪用料講究、華貴。
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絲、串珠、鑲嵌、點翠等多種工藝,均細致精美,立體感強,彰顯了皇家用品的尊貴。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廣東寶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稱為「廣片」,其特點是薄而勻、精而細,常用來雕刻花葉、蝴蝶翅膀。
2、嵌寶石點翠花簪
嵌寶石點翠花簪,清乾隆,長14.5cm,寬12cm。
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紅寶石、碧璽、翡翠、珊瑚、珍珠等珠寶。花簪上裝飾的穿珊瑚珠「囍」字、點翠如意、點翠蝙蝠、點翠飄帶等,寓意萬代福壽如意。花簪工藝繁復,選料名貴,是清宮後妃在喜慶吉日、盛典時著吉服、便服時所用,也是後妃首飾中的精品。
3、金鑲珠石點翠簪
金鑲珠石點翠簪,清,長24cm,最寬7.5cm。
簪為金質。簪體鏤空累絲,一端呈長針狀,另一端作精心的裝飾:鏨刻加累絲五朵靈芝,構成一朵梅花形,每朵靈芝嵌一塊紅色碧璽。梅花形的中心部位為累絲篆書「壽」字,壽字中間嵌東珠一粒,松枝及竹葉點綴於壽字周圍。靈芝、壽字、松竹上均有點翠。
此簪造型生動,累絲工藝細膩精工,紋飾寓意吉祥。
4、綠地喜相逢八團妝花緞棉袍
綠地喜相逢八團妝花緞棉袍,清,衣長138.5cm,兩袖通長188cm,開裾長79.5cm。清宮舊藏。
棉袍質地為七枚二飛素緞,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左右開裾。棉袍前胸、後背、兩肩、前後襟以妝花技法織八團喜相逢花卉圖案,領邊、中接袖和馬蹄袖均在石青色緞地上綉折枝花卉。此衣中遺存黃條載:「覽綠緞織八團花卉綿女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收福隆安呈」。
5、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
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清,身長143cm,兩袖通長216cm,袖口寬18cm,胸圍長134cm,下擺寬124cm。清宮舊藏。
此袍圓領,右衽,大襟,馬蹄袖,左右開裾,直身。全袍以藍緞為面料,以綠孔雀羽捻線大面積鋪綉,此即所謂「鋪翠」。全身用穿珠綉法綉制五爪大龍9條,並分別在領、袖等處綉正龍4條,龍與龍之間點綴傳統吉祥圖案:「八吉祥」、「暗八仙」、「八寶」、「三多」、五彩雲朵、蝙蝠以及壽山福海。
在配色上用三暈過渡法,由淺而深,使全袍色彩艷麗又不失柔和雅緻。此外,龍身的穿米珠綉,龍鰭、角口、尾的揖線綉,龍髯的圓金線、圓銀線綉,流火紋的穿珊瑚珠綉,以及五彩絨線綉制的吉祥圖案,均綉工平齊,針法嫻熟。
此袍為清代鋪翠綉吉服袍僅存的珍品,其鋪翠工藝史所罕見,是研究清代織綉工藝的重要實物史料。
⑵ 苗族女人的頭上都會戴一種銀飾,這種銀飾叫做什麼
苗族銀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護頭花、銀頂花、銀瓢頭排等。
一、銀童帽飾屬於頭飾,通常釘在童帽上。
二、貴州苗族銀角,以地域分為三種類型:西江型、施洞型、排調型。
1、西江型銀角兩角分叉,主紋通常為二龍戲珠形象,龍身、珠體均為凸花,高出底面約一厘米。
2、施洞型銀角又稱銀扇,因其在分叉的兩角間均勻分布四根銀片,頗似扇骨而得名。
3、排調型銀角,銀角似角似羽。兩角一分為二,遠觀似角,近觀如羽。正中開出一支,頂端則明顯為變形銀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雞羽。
三、銀帽分為三種類型:重安江型、雷山型、革東型。
四、銀圍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將散件銀飾固定在頭帕上;另一種則整體為銀制,內襯布墊或直接固定在頭上。
五、苗族銀發簪式樣極多,雖然同樣是花,但單瓣、復瓣,或束或簇,繁簡密疏,造型大不相同。
六、插針的類型:有葉形銀插針、挖耳銀插針、方柱形銀插針、錢紋鑲珠銀插針、幾何紋銀插針、「壽」字銀插針、六方珠丁銀插針等等。
七、銀耳環:分懸吊型、環狀型、鉤狀型、圓輪型四種。
(2)銀花卉絞絲擴展閱讀:
苗族銀飾特徵:
1、以大為美,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時也體現了你的家庭富裕程度是不錯的,並顯示著苗家姑娘的大氣。
2、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3、以多為美,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
⑶ 急求古代女子的發型、發飾、服飾、首飾,其他的東西,的名稱(無論朝代、出閣、未出閣、身份)。越多越好,
個人喜歡漢朝的:
發型:烏蠻髻,盤桓髻,雙鬟髻,重鬟髻,雙重髻版,少女雙重髻,雲髻,開掃妝髻,回屹錐權髻,透額羅髻,簪花髻,寶髻,鳳帽,渾脫帽,飛天寶髻,高髻插步搖式,墮馬髻式,高髻簪花發飾,蝴蝶髻,峨髻,朝天髻,簪發簪花式。。。。
飾件:
頭面: 笄,簪,釵,步搖,梳篦,花鈿,勝,玉梅/雪柳,鬧蛾,花冠/鳳冠,假髻
耳飾: 耳玦,耳璫,耳環,耳墜
項飾: 串飾,項鏈,項圈,纓絡,項鎖,霞帔
臂飾: 手鐲,臂釧,戒指,護甲
佩飾:包括各種佩掛飾件。如霞帔、帔帛、環佩等
狀容: 大致可分為「紅妝」和「白妝」兩類。介紹一些傳統的眉樣、唇樣、面飾等。
漢服: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結構上,漢服分為十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女子禮服有廟服和蠶服。
總之太多了,我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參考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