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果花語
1. 什麼是雞蛋果有什麼功效如何食用
雞蛋果 Passiflora elis Sims
類別: 草花
別名: 洋石榴,紫果西番蓮,百香果
科名: 西番蓮科
原產地:美洲熱帶
生態習性:喜陽光充足、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環境。不耐寒,忌積水。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主要有紫果和黃果兩大類。植株壽命約20年,經濟壽命一般8至10年。果實主要用於加工果汁飲料,有「果汁之王」的美譽,還可用來添加在其他飲料中以提高飲料的品質。
雞蛋果的根為肉質根,莖具攀緣性,多為綠色,髓部中空,節間光滑,有卷須。葉片掌狀三裂,有鋸齒,光滑,呈深綠色,葉脈突出,葉常綠。花型碩大美麗。果實為漿果,果皮革質堅韌,光滑。果肉間充滿黃色果汁,似生雞蛋黃。果汁含量40%左右,加工出汁率28%至33%。
雞蛋果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年平均溫度18℃以上、年降雨量1000至2000毫米的地區生長旺盛,易獲得豐產。雞蛋果栽培中需搭棚架,才能獲得高產,一般畝產1噸左右,產果期在8至12月。
蛋黃果為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果樹,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雞蛋黃而得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熱帶地區都有種植。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蛋黃果植株高3至6米,為小型喬木。樹體各部分均可分泌出白色乳汁。老熟枝條黃褐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兩面平滑有光澤。花較小,1至4朵聚生於葉腋。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種子有多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採收後需要後熟4至7天方可食用。果實主要鮮食,也可製作果汁、果酒、果醬等。
蛋黃果具有早產、穩產的特點,能耐高溫乾旱,耐濕能力也很強。在年平均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的地區,生長結果良好。蛋黃果對土壤要求不嚴,病蟲害極少,通常用種子繁殖。 [編輯本段]化學成分果實含果膠(pectin)1%,果膠中的主成分為82.02%的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和7.9%的甲基硝類化合物[1]。果實中含有的醇和酸類成分有:甲醇(methyl alcohol),已醇(ethyl alcohol),丁醇(butanol),已醇(hexanol),辛醇(octa-nlo),2-戊醇(2-pentanol),2-庚醇(2-heptanol)[2],2-壬醇(2-nonanol)[3],順式的和反式的3-已烯-1-醇(hex-3-en-1-ol),順式的4-已烯-1-醇(3-decenol)[3],苯甲醇(benzylalcohol)[2],3,7-二甲基-1,5-辛二烯-3,7-二醇(3,7-dimethylocta-1,5-diene-3,7-diol),3,7-二甲基-1,7-辛二烯-3,6-二醇(3,7-dimethylota-1,7-ene-3,7-diol),3,7-二甲基-1-辛烯-3,7-二醇(3,7-dimethyloct-1-ene-3,7-diol),3,7-二甲基-1-辛烯-3,6,7-三醇(3,7-dimethyloct-1-ene-3,6,7-triol)[4],已酸(acetic acid),丁酸(butanoic acid),已酸(hex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ced)[2],蘋果酸(malic acid),枸櫞酸(citic acid),草酸(oxali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奎寧酸(citric acid),[5],3-已烯酸(hex-3-enoic acid),3-辛烯酸(oct-3-enoic acid),3-羧基已酸(3-hydroxyhexanoic),[2]:羰基化合物成分有已醛(acetaldehyde),丙酮(acetone),2-戊酮(2-pentanone),2-庚酮(2-heptanone),2-壬酮(2-nonanone),2-十一碳酮(2-unde-canone)[2]:成分有:右式的4,7-辛二烯酸已酯[ethyl(z)-4,7-octadienoate],順式的3,5-已二烯醇丁酸酯[(z)-3,5-hexadienylbutyrate];單萜及其相關成分有(E)-β-羅勒烯[(E)-βocimene],1,8-桉葉素(1,8-cineole),芳香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牻牛兒醇(geraniol),順式的和反式的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 oxide),β-紫羅蘭酮(β-ionone)[2],4-羥基-β-紫羅蘭醇(4-hydroxy-β-ionol),4-氧代-β-紫羅蘭醇(4-oxo-βionol),4-羥基-7,8-二氫-β-紫羅蘭醇(4-oxo-7,8-dihydro-β-ionl),3-氧代-α-紫羅蘭醇(3-oxo-α-ionol),3-氧代-7,8-一氫α-紫羅蘭醇(3-oxo-7,8-di-hydro-α-ionol),3-羥基-1,1,6三甲基-1,2,3,4-四氫萘(3-hydro-α-ionol),3-羥基-1,1,6-tri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催吐蘿芙木醇(vomifoliol),去氫催吐蘿芙木醇(dehydrovomifo-liol)[7],3-(2-羥丙基)-4,4-二甲基-1,2,3,4,5,6,7-六氫-2-苯並呋喃[3-(2-hydroxypropyl)-4,4-dimethyl-1,2,3,4,5,7-六氫-2-苯並呋喃[3-(2-氧代丙基)-4,4-二甲基-1,2,3,4,5,6,7-六氫-2-苯並呋喃[3-(2-oxoprohyl)-4,4-dimethyl-1,2,3,4,5,6,7-hex-ahydro-2-benzofuran][8],以及雞蛋果素(elan)Ⅰ、Ⅱ,後兩者分別是3,4,5,6,8 a-四甲基-2H-1-苯並吡喃[3,4,5,6,8a-tetrahydro-2,5,5,8a-tetramethyl-2H-1-benzopyran]的反式體和順式體[9-11];內酯類成分有:r-已內酯(r-hexalactone),r-庚內酯(r-heptalactone),r-辛內酯(r-octalactone),r-壬內酯(r-non-alatone),葵內酯(r-decalactone),r-十二碳內酯(r-dodecalactone)[12],以及2-羥基-2,6,6-三甲基環亞已烯基已酸內酯(of 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 acetic acid Lac-tone)[2];香味成分有:(Z,E)和(E,F)的6-(2-亞丁烯基)-1,5,5-三甲基-1-環已烯[6-but-2-enylidene)-1,5,5-trimethyl cyclohex-1-ene][13],(2R*,4S*,4aS*,8aS*—)-4,4a-二氫雞蛋果素[(2R*,4S*,4aS*,8aS)-4,4a-epoxy-4,4-dihydroelan],(2R*,2S*,8aS*)-3-羥基雞蛋果素[(2R*,3S*,8aS*)-3-hy-droxyelan][14];糖類成分有葡萄糖(glucox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5,15]等。還含甙類成分,其中有氰甙:野櫻甙(prunasin)[16];錙甙:雞蛋果甙(paddiflarine),其結構為(22R),(24S)-22,31-環氧-24-甲基-1αβ四羥基-9β,19-羊毛錙烷-28-酸-β-D-葡萄糖酯[(22R),(24S)-22,31-epoxy-24-methyl-1α,3β,24,31-tetrahydroxy-9β,19-lanostan-28-oic acidβ-D-glucosylester][17].又含隱黃質(crytoxanthin)硫胺(thiamine),煙酸(niacin),核黃素(riboflavin),α-用-β-胡蘿卜素(carotene),維生素C(vitaminC)以及鉀、鈉、鈣、鎂、鐵、鋅等無素[5]。種子含脂類(lipid)29.4%,骨有亞油酸(linoleic acid)約70%[18]。
園林用途:園林栽培觀賞
產地分布:原產巴西
雞蛋果的花屬於雌雄異花,雌花結果,雄花用於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蟲,也可通過人工授粉。春季種植的雞蛋果,當年七月即可開花,九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後,每年四月開始開花,一年可開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獲4個多月。
雞蛋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種子直接播種繁殖,另一種則是用蔓條扦插繁殖。每畝種植70-80株主蔓,主蔓逐級分出側蔓在棚架上攀延結果。雞蛋果每年每畝產量1-1.5噸,高產的達2噸以上。
雞蛋果是以汁用為主的水果,成熟果實含汁30%以上。其果汁色澤鮮艷,天然色澤介於檸檬黃與橙黃之間,濃郁的香味集番石榴、菠蘿、芒果、香蕉等多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的香味於一體,有果汁王之美稱,以雞蛋果為原料還可製成果子露、冰淇淋、果醬、果凍、果酒等加工品。
雞蛋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十七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15-16%,總酸量3.8-4%,甜酸適中。常食用雞蛋果及其加工品,對人體有助消化、能化痰、治腎虧、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葯 名】:雞蛋果
【來 源】:為西香連科植物雞蛋果的果實。
【功 效】:寧心安神、活血止痛、澀腸止瀉。
【主 治】:用於心血不足之虛煩不眠、心悸怔忡等症。用於婦女血脈阻滯之月經不調、經行不暢、小腹脹痛、痛經等症。用於脾胃虛弱久瀉、久痢、暖痛、腹瀉等症。
【性味歸經】:苦、酸,平。入心、大腸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
【別 名】:雞蛋花(《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土羅漢果、西番蓮、芒葛薩(福建)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巴西。我國福建、台灣、湖南、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區有栽培。
【拉丁名】:Pas-siflora elis sims
【考 證】:始載於《廣州植物志》。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實:味甘,酸、性平。有安神、寧心、和血,止痛的功能。用於痢疾,痛經,失眠。 [編輯本段]西番蓮的花語西番蓮的花語和傳說:憧憬
相關傳說:在美洲印地安人的傳說中,西番蓮是白天的女兒。她承襲了父親給予的熱情陽光,身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笑容,她是森林和草地中最美的花朵。有一天,當晨星初升,西番蓮在睡夢中被一陣吵雜聲吵醒。她張開眼睛一看,河邊有一位少年正在玩水。他的俊美容貌吸引了公主,西番蓮一見鍾情,愛上了他。這位少年不像西番蓮在白天所看到的其他人,他是黑夜的向導,只在夜間出現。公主對這位黑夜向導十分愛慕,時時刻刻計算時間,等待夜晚的來臨,盼望見到黑夜向導一面[1]。
2. 薰衣草的特點
1、薰衣草的葉形花色優美典雅,藍紫色花序頎長秀麗,是庭院中一種新的多年生耐寒花版卉,權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
2、它有藍、深紫、粉紅、白等多種花色,而最常見的為紫藍色,全株略帶木頭甜味的清淡香氣,因它花、葉和莖上的絨毛均藏有油腺,輕輕碰觸油腺即破裂,從而釋出香味,醉人的芳香,令它又被稱為「寧靜的香水植物」,素有「芳香葯草」之美譽。
3、薰衣草在羅馬時代,就已是相當普遍常見的香草,因其既可觀賞,莖和葉又都可入葯,自古就廣泛使用於醫療上,由於它的香氣濃郁,令人感到安寧鎮靜、具有潔凈身心的功效,古羅馬人經常使用薰衣草來沐浴薰香,而古希臘人則將薰衣草用來治療咳嗽。
(2)羅曼果花語擴展閱讀:
1、薰衣草還有健胃、發汗、止痛的作用,是治療傷風感冒、腹痛和濕疹等病症的良葯,如此豐富的用途與功效,為薰衣草贏得了「香草之後」的贊譽。
2、在歐洲傳統中,薰衣草似乎天然就與愛情息息相關,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自古有大量的愛情傳說或民間習俗,都與薰衣草有關,例如文學作品《薰衣草代表真愛》,就是伊麗莎白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詩。
3. 怎麼樣能了解花
花 語
花中十二師:牡丹.蘭花.梅花.菊花.桂花.蓮花.芍葯.海棠.水仙.臘梅.杜鵑.玉蘭
花中十二友:珠蘭.茉莉.瑞香.紫藤.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杏花.石榴.月季.桃花
花中十二客: 清客梅花. 雅客茶花 .遠客茉莉 .佳客瑞香 .貴客牡丹 .靜客蓮花 .幽客蘭花 .壽客菊花.仙客桂花 .素客丁香. 野客薔薇 . 近客芍葯
花中十二婢:鳳仙.薔薇.梨花.李花.木香.木芙蓉.藍菊.梔子.綉球.罌粟.秋海棠.夜來香
十二個月的花神:蘭花屈原.梅花林逋.桃花皮日休.牡丹歐陽修.芍葯蘇東坡.石榴江淹.荷花周敦頤.紫薇楊萬里. 桂花洪適.芙蓉范成大.菊花陶潛.水仙高似孫
十二個月的護花神:梅花柳夢梅.杏花楊玉環.桃花楊延昭.薔薇張麗華.石榴花鍾馗.荷花西施.鳳仙花石崇.桂花綠珠.菊花陶淵明.芙蓉謝素秋.山茶白樂天.臘梅老令婆
十二個月司花男神:梅花何遜.蘭花屈原.桃花劉晨.牡丹李白.石榴孔紹安.蓮花王儉.雞冠花陳後主.桂花鄭洗. 菊花陶淵明.芙蓉石曼卿.山茶湯若士.臘梅蘇東坡
十二個月司花女神:梅花壽陽公主.杏花阮文姬.桃花息夫人.薔薇麗娟.石榴魏安德王妃李氏.蓮花晁采. 玉簪漢武帝李夫人.桂花唐太宗妃子徐氏.菊花晉武帝左貴嬪.芙蓉飛鸞.山茶楊太真.水仙梁玉清.總領群花魏夫人
花中十八學士:桃.梅.虎刺.吉慶.杜鵑.木瓜.天竹.羅漢果.鳳尾竹.紫薇.石榴.枸杞.翠柏.臘梅.山茶.月季.梔子. 西府海棠
花中三十三品:春花---春梅.桃花.海棠.牡丹 夏花---荷花.石榴.紫薇.百合 秋花---菊花.芙蓉.桂花.玉簪 冬花---臘梅.竹.瑞香.迎春 蔭木---蒼松.柏.銀杏.梧桐 葉木---翠竹.芭蕉.紅楓.垂柳 果木---枇杷.柑橘.棗.柿子 蔓木---紫藤.凌霄.忍冬.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