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菇蔦花花語

菇蔦花花語

發布時間: 2023-09-04 06:15:18

① 在東北有一種水果叫姑娘兒,你們那叫什麼

對東北人民來說,「姑娘」首先是一種水果!

秋風漸起,市面上多了一種「穿了一層衣服」的小圓果子。常有罹患自然缺失症的顧客問曰:「這啥呀?」而攤販則帶著不知其所以然的微笑答曰:「姑娘!」不要追問是哪兩個字,他答不上來的。

不止國內,波士頓市場上也有這「姑娘」。

姑娘的名字

關於「姑娘」這個名字,李時珍做過考據:「蓋姑娘乃瓜囊之訛,古者瓜姑同音,娘囊之音亦相近耳。」但這是個孤證,看起來不太靠譜,只能姑妄聽之。唯一類似的描述是朱橚的《救荒本草》:「姑娘菜……結房如囊,似野西瓜。」這也是這個名稱最早的記載。

你也許見過熟透的「姑娘」。

大概是覺得吃姑娘不太好意思,很多人在讀這個詞的時候會加上很強的兒化音,變成「姑蔫兒」甚至「姑鳥兒」,寫下來還會畫蛇添足加個草字頭以示是種植物。關於後一種讀法我聽過一個民間的解釋:會吃的人,能嘬盡果肉而保持果皮完整,然後以果皮為笛吹出咕嘰咕嘰的鳥叫。我小時候舌頭靈活性不行(後來練過,周圍也沒有口活逆天的小朋友,總之是沒見過有人能實現,所以也不大信。

姑娘的屬名

上大學以後,憑著特別的果實形象,我很快就在《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里翻到了姑娘的正式中文名——茄科酸漿屬(Physalis L.)幾種植物的統稱。這個屬的特徵是花萼在果期增大成囊狀,把漿果完全地包裹在裡面,屬名遂來自希臘文的「氣泡」一詞。

包裹漿果的,是花萼。

Physalis是我最早記住的幾個拉丁學名之一,我還知道它的花語是「虛偽」……我說這個並不是想展示自己還有小清新的一面,作為一名狂熱的高達迷,怎能忘記代號サイサリス的RX-78GP02A?UC0083年11月10日,阿納貝爾·家兔卡多駕駛著這顆酸漿突入地球聯邦軍的閱艦式,並射出了藏在機體里的漿果——mk82核彈,續寫了「所羅門的噩夢」的傳奇。

姑娘到底是什麼?

扯遠了,回到植物上來。酸漿屬大約有75-90個物種,絕大多數的都來自美洲,其中至少有46個是墨西哥特有種。

並非所有的酸漿都能吃,而栽培最為廣泛、市場上最常見的種類是燈籠果P. peruviana,原產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的高海拔地區。這個種的果實成熟時是黃色的,燈籠的外衣在上市時通常已經有些枯萎,狀如草紙。剝去花萼,讓漿果在齒間爆開,口感類似小番茄而略堅韌,味道卻更接近草莓或菠蘿,有時還帶有一層奶油味。這個種大約在明朝末年引入中國,由於能夠耐受乾旱貧瘠,很快就傳播到各地乃至逸為野生。和P. peruviana差不多同時傳入中國的還有親緣關系很近的毛酸漿P. pubescens,形態上很難和前者區別,大家知道它也能吃就好了。

燈籠果及切面。

而今市面上所謂「東北姑娘」,大抵都是燈籠果的栽培品種,有些是現代陸續引進的。根據顏色或來源,東北人把這類果子稱為黃姑娘或洋姑娘。大概在19世紀初,黃姑娘被引種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這里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半個世紀以後,這種植物出現在英國本土,並得到了一個Cape gooseberry的名字。大家一定還記得gooseberry本來指的是醋栗,巧合的是,「燈籠果」這個名稱在中國東北指的也是醋栗,只不過醋栗是實心燈籠,而黃姑娘是空心燈籠。

燈籠和醋栗都像燈籠,只不過是空心的。

東北有個紅姑娘

看到這里可能有的東北同學要不樂意了:「俺們zei噶自古以來就有姑娘啊你憑什麼說是外國來的你想咋地?」別急,中國確實有土生土長的姑娘,不過不是黃姑娘,而是紅姑娘——酸漿P. alkekengi以及它的變種掛金燈var. francheti(順便說我對這種靠有毛沒毛分的變種不大看得上)。酸漿的自然分布區從南歐到東亞,中國大多數省份都能看到這位紅姑娘的倩影。

紅姑娘。

顧名思義,紅姑娘的外衣和肉體都是紅色的,囊狀宿萼的體積也比黃姑娘大得多,成熟時非常顯眼,因而也被當做觀賞植物栽培。李時珍寫道:「燕京野果名紅姑娘,外垂絳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由於果實在植株上停留的時間很長,深秋時節宿萼的葉肉部分提前凋落,只剩網狀的葉脈籠罩著果實,亦頗堪賞玩。

漸變的過程。

就是這樣的。

在中國,紅姑娘只是一種野果,小時候偶爾能見到農人采來售賣,現在據說有商業化栽培了,但規模不大。鄰國日本倒是有一些和酸漿有關的文化傳統。由於酸漿的宿萼形似燈籠,在盂蘭盆節上被當做引導死者靈魂的提燈,人們遂用整個果枝來裝飾節日的精靈棚。從江戶時代起,日本有了「四萬六千日」的傳統,認為在這一天參拜觀音能獲得四萬六千倍的功德。這個傳統結合了愛宕神社的「功德日在神前服下酸漿的果實可以根治腹痛」的傳說,最終誕生了今天東京淺草寺的酸漿節(ほおずき市)。每年7月9日到10日,大約會有60萬人參加淺草寺的慶典,大家都會在寺廟門口的市集購買酸漿果枝作為祭禮。這大概是最大規模的紅姑娘銷售活動吧,價格還不便宜呢。

東京淺草寺四萬六千日酸漿節。

吃貨們,當心

並非所有的酸漿屬植物都能吃。中國有分布的種里,苦蘵[zhí]P. angulata長得和黃姑娘很像,只是果實略小。我嘗過它的果實,麻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熟透,建議大家不要嘗試。說起來苦蘵這個名字本來指的是酸漿的小苗,李時珍說「酸漿、苦蘵,一種二物也。但大者為酸漿,小者為苦蘵,以此為別」,不知道是不是誤用在了果實較小的P. angulata上。這也是個原產美洲的種,歸化於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不知道何時傳入中國的。

苦蘵果實較小。

和酸漿略相似的植物還有假酸漿Nicandra physalodes,花藍色、萼筒不完全合生而有高聳的棱,可以與酸漿區分。假酸漿的果實不能吃,但種子可以用來製作冰粉,因而有「冰粉草」的別稱。

假酸漿。

姑娘雖然好吃,畢竟是茄科植物,全株含有毒生物鹼。不僅是根莖葉不能吃,未成熟的果實也不要往嘴裡放。以前出野外的時候,曾經有向導酒後喪失辨別力、吃了幾顆未成熟的紅姑娘而食物中毒被送去醫院的,吾輩喜愛野果的吃貨當深以為戒。

一個AI沒熟的姑娘,你不要采呀~

「姑娘,老甜老甜的姑娘啊」,頭次聽過這樣的吆喝的人一定都懵了,怎麼還有賣姑娘的,這不是人販子嗎?其實,這種姑娘是種水果,而且對東北人來說,說到水果,必須要有的就是「姑娘」,但是真正問起他們這種水果具體叫什麼名字的時候,也都是說,叫姑娘,後來才是到,原來這種水果叫「菇娘」或者「菇蔦」。

菇娘:又叫洋菇娘、毛酸漿 等,是一種兼食用和葯用價值為一體的新型高級保健「草本水果」,主要分布於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菇娘可分為紅菇娘和黃菇娘兩種!

紅菇娘:渾身是寶,果實可入葯,由於根系發達,對防風固沙、保護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另外還有果實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宿存萼也有鎮咳,化痰,利尿的功能,但是孕婦千萬別吃,全草有墮胎的作用。治療糖尿病、風熱咳嗽、黃膽型肝炎、根煎劑治乙型肝炎也是一把好手!

黃菇娘:由於其經濟價值,現在被人們人工種植,味道甜美,果汁較多,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食用價值比較高長期食用可潤喉止咳,通便利尿,生津開胃降血壓,美容養顏。

這就是東北人口中的姑娘兒,你們那裡叫什麼呢?

駿景——殷

離開了平房四合院,赤包、「姑娘兒」、茉莉花這三樣東西,也都離我遠去了。

我上小學時,每到暮秋時候,小鋪子里、擺攤的都賣赤包,賣「姑娘兒」,這兩樣果實都具有極好的觀賞性,是專供孩子們,不分男孩女孩,拿在手中把玩的。

「姑娘兒」,這是在草本植株上結出的果實。它外麵包著一層韌性極好的軟殼(皮)兒,草黃枯色,摘下這果子撕開外皮,一粒紅彤彤的圓粒果實,有點像熟了的小番茄展現在眼前,細皮嫩肉,酸甜可口。可是我小時候,在北京街頭賣「姑娘兒」的,都不是以吃食販出,而是拿在女孩子手中把玩的,當然男孩子們也拿來玩,它紅艷艷,滴溜圓,而且大如龍眼,拿在手中煞是惹人喜愛。很多物件能博得絕大部分人的喜愛,絕非無緣無故,孩子們也把一粒「姑娘兒」給揉軟了,它很嬌嫩,不小心就會擠碎弄一手汁和籽兒,它是酸的,我們一般是在這個「不幸」的時刻於心疼之際品嘗一下它的酸味,並不覺得口感如何好,大約揉熟了也就失去了原有鮮美的味道,它並不好吃,如果超過蘋果、鴨梨、水蜜桃,超過葡萄、荔枝、大紅棗,那至今它一定會種群昌盛,四季暢銷。

是呀,若論外形,沒得比,可是中看不中吃,致使它只在五十年代小孩子們手中走俏一時,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一絲慰藉,而後便逐漸淡出,像一個時期的流行曲,沒有超越時空成為世代流傳的金曲。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盡管它沒有攀龍附鳳,而是投身於孩子們的掌心之中。可憐,孩子是最沒長性的,任何一個時代的孩子都有其自己的流行玩意兒和流行玩法,我那一代人小時候玩的東西,後來自己不玩了,再後來,我們的孩子也不再玩兒了。

多年前到東北出差,街上有賣「姑娘兒」的,是當做食品賣的,我很好奇,也很欣喜,就託人買了一些拿回住處,從外殼上比我小時候見到的要小得多,撕開一看,呀,是淡綠發白的小顆粒,盡管這確是「姑娘兒」無疑,但外形色澤比我小時候玩的那種差遠了,吃起來也沒什麼味道,真是不買它想它,買了它後悔好幾年。如果當年京城賣的「姑娘兒」是這么個樣子,怎麼可能滿大街的孩子寶貝似的拿著它欣賞把玩呢。當年西紅柿有的是,五分錢可以買一筐,但也沒人拿個西紅柿汁手裡寶貝似的攥著。

內蒙古呼倫貝爾的莫力達瓦自治旗是著名的「菇娘之鄉」,秋天上市,味道好級了,人們多喜歡吃黃姑娘。

聽說菇娘學名叫酸漿,民間還有燈籠草、錦花果、洛神珠、金燈等雅號,不但有清熱解毒之葯效,而且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可現在的孩子對此卻極少問津了,他們現在嚼的、吹的,是那種或進口、或名牌,卻是對 健康 不利的泡泡糖。而「姑娘兒」的芳香,「姑娘兒」哨那動聽的聲音卻在悄悄消失……

這種水果也叫金姑娘,原產中國,在我國的東北三省、雲南(南部)、海南、香港、廣西、廣東、台灣、福建(南部)等地都有分布,特別是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姑娘是一種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野生在山坡、溝邊、田園、河畔、路邊和房屋四周等地。姑娘的果實分紅黃二色,果實為鈕扣大小的球狀漿果,果皮比較薄,果肉甘甜,內藏很多細小的種子,果實外面有燈籠狀外皮包裹。遠遠望去有如一串串火紅的小燈籠,非常漂亮。這種水果有很多功能,如清熱解毒,潤喉止咳,通便利尿,生津開胃、降血壓,美容養顏,益腸、治感冒等。姑娘兒的別名有很多,如錦燈龍、炮仔草、卜仔草、燈籠草、皮弁草、天泡草、洛祌珠、掛金燈等等。但在我們老家東北,這種水果常被叫做「姑姑娘」。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歡迎互動留言

哈哈,我們也叫姑娘兒,是三聲niang,沒熟的時候還用他吹響,兒時的記憶

去年在沈陽出差的時候,聽到一個水果攤的老闆在那裡叫賣「賣東北姑娘兒啦,不好吃不要錢啊」。作為南方人第一次到北方,覺得非常稀奇水果攤上賣什麼「東北姑娘」,走進一看,只看到老闆娘,沒看到東北姑娘。「東北姑娘呢?」「這個就是就是東北姑娘,東北的特產」老闆指了指旁邊的一堆東西, 這不是我們南方農村的「燈籠果」嗎?把我激動地還以為有美女看呢?原來是燈籠果,瞬間涼涼。

1、我們叫「燈籠果」
這種果實長得像燈籠,所以我們都叫燈籠果。在我們當地農村到處都是,而且很不好吃,口感差。還說是東北特產,南方農村到處都是。這樣讓我感覺到南北的差異,怎麼會有人把這個當水果吃,口感很差呀,在我們小時候,南方農村小孩都是拿「燈籠果」來玩的。一般在青色未成熟的燈籠果,一把拍在別的小孩的額頭上,啪的一聲,誰拍的聲音最響誰勝利。

2、燈籠果有很多品種
在我們當地主要是黃燈籠果,成熟後是黃色的。一種紅色的燈籠果,根系發達,主要用於防風固沙。增強人體造血功效顯著,還有抗氧化,消炎止痛的功效。

這種野果你們叫什麼?當地有人工種植嗎?

題主說的「姑娘兒」在我們這邊稱為「燈籠果」,它是茄科酸漿屬的當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它的果實跟花萼很特殊,果實被花萼所包圍,花萼呈闊鍾狀,薄如紙,且布滿紋路。成熟後果實在裡面若隱若現,像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所以又稱為「姑娘果」。

這種叫「姑娘兒」的果子最早叫什麼名字呢?早在公元前300年《爾雅·釋草》中就有記載:「葴(讀zhen),寒漿。」西晉著名訓詁學家郭璞注釋說:「今酸漿草,江東呼曰苦葴。」清代訓詁學家郝懿行在他的《爾雅義疏》中進一步解釋:「今京師人以充茗飲,可滌煩熱,故名寒漿,其味微酸,故名酸漿」。

上面說到的「酸漿」是酸漿屬下較為正式的叫法,也就是東北地區常說的「姑娘兒」或「菇蔦 」。「姑娘兒」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分布,所以其他的俗稱還很多,例如紅娘子、錦燈籠、紅姑娘、燈籠草、鬼燈籠等。這些稱呼,你們都聽過嗎?

「姑娘兒」在有些地區被廣泛種植,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水果。「姑娘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抑菌的功能,在民間常用於嗓子痛、聲音沙啞、扁挑體炎的治療。

東北俗稱的發音為「谷鳥」和「陽谷鳥」的水果學名叫酸漿,正統的東北名稱是:菇蔦 。這種水果 又名紅菇娘、掛金燈、戈力、燈籠草、燈籠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燈。

話說這破玩意小時候一把一把的吃,現在在老家也就五六塊錢一斤。然後來到山東,就發現這東西被供在超市裡面,價格翻了好幾番,號稱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好的不要不要的=,快和藍莓有一拼了。

還是好好介紹一下吧。。谷鳥主要產地在東北長白山區。外表被一層薄薄的枯葉包住。枯葉縫隙里可以看見金黃的果實,口感像牛奶,也有點像草莓,甜甜的,淡淡的。據說有開胃、助消化、補血、降壓、提神之功效,對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有一定療效。

你們都叫特什麼?

我是東北的,從小就吃「姑娘兒」 對於我們來說,「姑娘兒」是水果。

下面介紹一下「姑娘兒」

其實它應該叫「菇娘兒」,又稱戈力、洋菇娘、毛酸漿 、金姑娘,滿洲乳果,屬一年生茄科植物。

菇娘漿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菇娘鮮果還有一定的保健葯用價值。它含有大量的橡膠酸鐵銨,對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的療效。成熟漿果,鮮食味道甜酸適口、風味極佳,也可制蜜餞、果醬等。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啊!原來小小的「菇娘兒」營養竟然如此豐富,還有葯用價值。

想起小時候,拔個青菇娘把籽掏空,然後咬著玩,發出像青蛙叫似聲音。等到菇娘成熟,剝一堆,放在碗里,然後大把大把的往嘴裡塞。那時候覺得菇娘真的太好吃了。

現在,我也栽菇娘,家裡有女孩子,栽來讓她玩的,可是再吃熟菇娘,卻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② 淡淡的紫色,果實像燈籠,這是什麼野花

姑娘果(拉丁學名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亦稱菇蔦,又叫錦燈籠,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有清熱解毒、鎮咳潤喉利尿的功能。
野生於中國各地的山區及半山區,尤為東北最多,主要產自黑龍江地區。
中文學名
菇蔦果 紙皮果 酸漿
拉丁學名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別稱
香泡、菇蔦、紅姑娘果、錦燈、錦燈籠、金姑娘
二名法
學名毛酸漿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管花目
亞目
茄亞目

茄科

酸漿屬
亞屬
酸漿
分布區域
中國東北地區、朝鮮、韓國
形態特徵 聽語音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莖多分枝。葉互生,卵形至卵狀心形,長4~8cm。寬2~6cm,邊緣有不等大的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萼鍾狀,5裂;花冠鍾狀,淡黃色,直徑6~10mm,5淺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紋;雄蕊5,花葯黃色;子房2室。漿果球形,綠色,直徑約1.2cm,外包以膨大的綠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闊卵形。
宿萼

略呈燈籠狀,多壓扁,長3~4.5cm,寬2.5~4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有5條明顯的縱棱,棱間有網狀的細脈紋。頂端漸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
體輕,質柔韌,中空,或內有棕紅色或橙紅色果實。果實球形,多壓扁,直徑1~5cm,果皮皺縮,內含種子多數。宿萼味苦,果實味甘、微酸。

熱點內容
花店創業分享 發布:2025-02-02 09:45:22 瀏覽:802
西蘭花炒豆芽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474
紅掌怎麼插花 發布:2025-02-02 09:34:03 瀏覽: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裝方法 發布:2025-02-02 09:29:19 瀏覽:174
泥炭盆栽 發布:2025-02-02 09:28:30 瀏覽:624
紫羅蘭媽咪 發布:2025-02-02 09:18:16 瀏覽:392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