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的基本要素
① 插花造型三要素
插花造型三要素:點、線、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點是最簡潔、最小的要素;線是造型的重要手段;面是點或線的延伸與擴展,而插花作品是點、線、面組成的綜合體。
插花是一門造型藝術,必須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構圖原則。
(2)多樣與統一
採用單一花材構圖時,要選擇有大有小、開放程度不同、姿態不同的花朵。選用多種、多量花材構圖時,要主次分明,不能多種花材平分秋色,同時要考慮各種花材在質地上、花形上的一致性,使用在多樣變化中求得統一的藝術手法。
(3)協調與對比
這是指插花的各部分之間,取得有機而完整的聯系與呼應,取得緊密而和諧的相互配合。如花材與容器之間、花材與花材之間、花材與襯葉之間等,都有形體上、質地上、色彩上、數量上及風格上的協調與對比關系。
② 現代插花的要素有哪些
1、上輕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後有序,渾然天成。
2、上散下聚:花朵枝葉,下部繁盛,根莖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態。
3、高低錯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後高低錯開,切忌插在同一橫線或直線上。
4、疏密有致:花和葉忌等距離安排,而應有疏有密,富於節奏感。
(2)插花的基本要素擴展閱讀:
現代插花藝術的特點
1、豐富多樣的插花素材
培育了很多觀花、觀葉、觀枝、觀芽等新品種植物材料,色彩艷麗,形態豐富;運用了許多自然或人工的植物材料如樹皮、藤條、羽毛、絲帶、金屬、玻璃、貝殼,增添了插花的語言。
2、新奇的插制技巧
傳統插花過程中,對花材處理較少,現代插花為了表現出某種意境或不同的創作意圖,對花材進行綁扎、編織、重疊、架構、串聯等處理,強調色塊和質感,對花材運用組群、堆積等手段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③ 藝術插花造型的六個基本原理
藝術插花造型的六個基本原理
要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插花藝術水平,就不能簡單地模仿基本花型,更應掌握一些造型的基本理論。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藝術插花造型的六個基本原理吧!
一、比例
它是指作品的大小、長短、各個部分之間以及局部與整體的比例關系。比例恰當才能勻稱。插花時要視作品擺放的環境大小來決定花型的大小,所謂「堂廳宜大,卧室宜小,因乎地也。」其次是花型大小要與所用的花器尺寸成比例。古有雲:「大率插花須要花與瓶稱,令花稍高於瓶,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忌太高,太高瓶易仆,忌太低,太低雅趣失。」
(一)花形與花器之間的比例
花器單位:花器的高度與花器的最大直徑(或最大寬度)之和為一個花器單位。
花形的最大長度為1.5-2個花器單位。
花材少、花色深時比例可大,S型等比例可大。
(二)環境因素
擺放環境空間大時,作品可大,環境空間小時,作品可小。
(三)關於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比率的基本公式是一條線分成兩段,小線段a與大線段b的長度比恰等於大線段b與全線長度之比,即a∶b=b∶(a+b),其比值約為0.681∶1,這是公認為最美的比例。在視覺造型上容易得到統一與變化,為古今中外的建築物廣為應用。此外按等比級數截取枝條的長度,如 2、4、8、16等等使枝條距離漸漸拉大,也可產生韻律和漸變的強烈效果。
花形的最大長度為1.5-2個花器單位即體現了黃金分割原理。黃金分割原理在插花中的應用還體現在:三主枝構圖中,一般三個主枝之間的比例取8∶5∶3或7∶5∶3。
二、均衡
均衡是平衡與穩定,是插花造型的首要條件。
1.平衡 平衡有對稱的靜態平衡和非對稱的動態平衡之分。
對稱平衡的視覺簡單明了,給人以莊重、高貴的感覺,但有點嚴肅、呆板。傳統的插法是花材的種類與色彩平均分布於中軸線的兩側,為完全對稱。現代插花則往往採用組群式插法,即外形輪廓對稱,但花材形態和色彩則不對稱,將同類或同色的花材集中擺放,使作品產生活潑生動的視覺效果,這是非完全對稱,或稱為自由對稱。
非對稱的'平衡靈活多變、飄逸,具有神秘感。有如雜技表演,給人以驚險而平穩的優美感。非對稱沒有中軸線,左右兩側不相等,但通過花材的數量。長短、體形的大小和重量、質感以及色彩的深淺等等因素使作品達到平衡的效果,就如中國的「秤桿」原理,無論輕重的物件都可用同一桿秤,通過調整秤砣的位置即可平衡。這是非對稱平衡的妙處。
2.穩定 穩定也是均衡的重要因素,當造型未穩定之前,談不到均衡,這關系著所有造型要素的綜合問題,如上所述的形態、色彩、質感、數量乃至運動、空間等都對穩定性有影響,雖然均衡原理偏重於形式方面,但心理感覺也是影響因素,一件作品如表現出頭重腳輕、搖搖欲墜、行將傾塌之勢,必令人心理緊情,何來之美。所以穩定也是形式美的重要尺度之一。一般重心愈低,愈易產生穩定感。所以有所謂上輕下重、上散下聚、上淺下深、上小下大等的要求,顏色深有重量感,故當作品使用深淺不同的花材時,宜將深色的花置於下或剪短些插於內層,形體大的花盡量插在下方焦點附近,否則不易穩定作品的重心往往放在作品的焦點之處。
此外,插法方面「起把緊,瓶口清」,即插口集中緊湊也起穩定的作用有如一棵生長旺盛的植物,一叢怒起,具有生命力。又如一棵橫倒於湖邊的大樹,雖已傾斜,但由於樹干牢固地生長於大地,渾厚穩定,仍能造成心理的平衡。所以瓶插時,各枝條的插口應盡量集中,使之如出一桿之勢,不要雜亂無章,塞滿瓶口。
;④ 構成藝術插花造型的四個要素
構成藝術插花造型的四個要素
形狀即指物體的外形輪廓,在造型藝術中是指藝術形象的外形輪廓。在插花花藝術中則指作品造型的式樣,即構圖的形式。客觀世界的物體形狀多姿多彩、千變萬化,而藝術家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插花花藝作品的藝術造型也同樣紛繁復雜、千姿百態。但是總結歸納如此多不勝數的世界物體形狀或人工創造的藝術形象,可以得知它們都有共同的本質規律和共有特性即這些形狀都是由點、線、面和體所構成,所以通常將點、線、面和體稱為形狀即造型構成的四要素。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構成藝術插花造型的四個要素,歡迎閱讀。
構成藝術插花造型的四個要素
在插花花藝構圖中,我們可以將各種不同的花材抽象為點、線、面和體四種要素理解它們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團塊狀和奇形花材如月季、香石竹、菊花、鶴望蘭等可視為點的要素;線狀花材如蛇鞭菊、唐菖蒲及多種木本花枝可視為線的要素;一些大而扁平的葉片或苞片等如龜背竹、綠蘿、紅鶴芋等視為面的要素,而體要素則可理解為花材占據的空間為實體而花材之間的空隙處則為虛體。它們在構圖中不僅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還有各自的特點和規律,熟悉掌握這些特點和規律是創造藝術形象的基本知識。
點
在造型藝術中屬最小最簡單的要素,點在空間具有獨立的位置,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並與周圍保持一定距離能充分顯示個性但無方向性,其表現力常因其數量位置和排列狀況而形成多種視覺感知,構圖中心的點可產生內聚力,易產生集中穩定感,遠離中心向上的點,易產生上升感,遠離中心向下則產生下垂感,偏離中心向外斜產生流動感等。點因位置不同展現出了各種不同表現力。
線
是點移動的軌跡從靜止走向運動的痕跡。在空間具有一定的位置和長度,也有方向性。點因移動方向不同而形成了多種形態的線,這些不同形態的線,具有不同的表現力,可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
直線:點向一個固定方向移動而形成的線。有粗細之分,一般粗直線具有強硬感、明確感和力量感,可以表現嚴肅、端莊和進取的情態。
曲線:點不斷變化方向的移動所形成的線。具活潑流暢的`特點,具明快與彈性的感覺,宜表現柔和優美的情態。
折線:點在變化方向的移動中,持續保持短暫的定向距離的線,即由短直線所組成的線,富變化感和力度感。
波折線:亦稱蛇形線。有相反的長度對等的起伏曲線所組成的線。富運動感與節奏感,宜表現生動活潑的情態。
線在藝術造型中尤其是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成為構圖的重要因素,得到廣泛應用,如中國的繪畫、書法和中國傳統插花等都是通過線條的各種線形與態勢(曲直、立卧、粗細、平行、交叉等)表現柔美、秀雅、灑脫、華麗等多種豐富的情態,線不僅可以表現造型的質感與肌理,而且還可以通過線的虛實,疏密和強弱的組合表現造型的空間感;通過線的穿插、重疊和藏露表現造型的層次感;通過其長短變化與轉折等表現造型的節奏和韻律感,所以離開線便無法造型。在中國傳統插花中,線狀花材如唐菖蒲、紅瑞木、蛇鞭菊等可視為線的代表,它們不僅可構成造型的骨架(外形輪廓)而且常借用各種線的力度、內涵和韻律等美感的表現抒發性情、傳情達意。
面
是線移動的軌跡,也是由點或線的延伸和擴展所形成。面有一定的形狀且變化豐富,不同的面形對人可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
直線幾何形面形:由規則的直線、折線所構成。它們方向一定,形狀簡單,明確,具有秩序的機械的理性形態。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它們可以傳達出平穩理智和嚴肅的情緒
曲線幾何形面形:基本上由規則的曲線、弧線和波狀線構成,如S形、新月形、螺旋形、旋渦形等,它們既簡單又復雜,既自由又規則,屬於不規則富於變化的感性形態。
體
有面的轉折或交接所構成。可分為直線幾何形面構成的三維的幾何體造型,如三角形、正方形、圓柱形、圓錐形、菱形體等以及由曲線幾何形面所構成的三維自由體,造型如S型、新月型等兩大類。它們都廣泛應用於各門類藝術造型中成為造型藝術形式美的客觀基礎。現代花藝中許多構架設計就常應用這些三維造型體。
;⑤ 影響插花花藝設計的幾個要素
一、影響插花花藝設計的幾個要素
插花花藝設計是由材料的形態、色彩,質感、空間等要素構成。
這些要素影響著插花花藝作品的造型,因此在設計時應考慮所用的材料、容器,幾架及擺放環境等。
二、插花花藝設計的原則
一、調和
包含較多的因素,如花枝的大小、色彩、插花的目的、空間環境等,都要相互調和。插花只選一種花卉,性質上是容易調和的。選用2種以上花卉時,應以一種為主,其他起陪襯點綴作用,在花枝高度和數量上也要有主次之分。圍繞插花目的而言,喜慶的插花表現熱情洋溢的氣氛,選用紅、黃、橙色的暖色花朵為主色調,適當配以白色,襯以綠色,使色差對比強烈、醒目、寧靜的插花則選用藍、紫色的冷色花朵為基調組插。
二、韻律
組插時花枝的高低、曲直、橫斜變化、花朵大小、開放程度,色彩的差異等都富含變化,即是韻律所在。當然,變化且要符合客觀規律才能有真實感,也要符合藝術構圖的要求才會有美感。用於插花的3類花枝,即主枝、副主枝、陪襯枝,其中以主枝佔主體地位,在構圖中位置最高可獨居中心;其次是副枝,起烘托主枝的作用;陪襯枝常用青枝綠葉插成婆娑狀,位置最低,空缺處由它布滿。有的插花作品只要主枝陪襯枝兩類,也可形成完整的構圖和意境。
三、均衡
對稱是最簡單的均衡,插花時花枝高度、數量、排列,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大小得當,形成對稱或不對稱但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影響均衡的是「輕」與「重」,習慣上色彩深暗或濃艷、體積大、數量大、姿態繁、質地厚實等,都給人以「重」的感覺。反之,色彩淡、形態纖細、體積小、數量少、質地柔軟則給人「輕」的感覺。主枝花朵應占據中心位置,防止出現頭重腳輕,雜亂無章,做到端莊、得體,才可表達主題。
⑥ 藝術插花造型的三大基本要素
藝術插花造型的三大基本要素
任何造型都是由形態、色彩和質感三個要素組成,插花也一樣。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藝術插花造型的三大基本要素吧!
一、質感
質感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質感是物品的表面特性,如滑順、粗糙等等。插花藝術所用的材質是植物,植物種類繁多,質感各異,有剛柔輕重、粗擴嬌嫩的差異。由於生長環境不同,野生的芒草和溫室里的花朵以及旱地高山植物與水生陰生植物在質感上均有顯著的差異。插花時選用不同材質插出的作品風格炯然不同,情趣各異。花材除了具有天然的質感,經過人工處理,還可表現出特殊的質感,如剝除了粗糙的樹皮,就會呈現光滑的枝條,鮮嫩的葉子風干後也會變得硬挺粗糙,表面光滑的竹子,鋸開後竹子的截面呈現的是粗糙的纖維斷面,同一種花材,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質感,如小麥的麥穗表面粗糙,而麥稈則光滑油潤,所以必須細心地觀察和掌握各種花材的質感特性,加以靈活運用。
插花作品要表現花材質感的`相互配合協調,產生自然流暢的效果,配合不當則顯牽強、不自然而失美感。如松枝配菊花比配康乃馨協調,高山旱地植物與水生植物相配則不協調,這是自然式插花需要遵守的法則。除此之外現代花藝設計有時會以表現質感為主體,通過不同質感的對比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也是另一種表現手法。
二、形態
「形」是花材的基本形狀,「態」則為姿態。造型的基本形態是由點、線、面組成,面積較小的花材可視作點,如小菊、滿天星,或一些小片的葉子等,多點聚合則可連成線,甚至面和團狀。在大型作品中玫瑰、康乃馨都可視作點。
一般葉片較寬可視為面狀,常見龜背竹、綠蘿、春羽等,有些面較平板,有些則有皺紋起伏或缺裂,形狀也各有不同,平板的面經過加工,或捲曲或折疊、撕裂等等各種手法可使之變形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線狀花材可使花型挺拔、伸展、擴散或飄逸,產生多種多樣的優美姿態與空間,因此傳統的東方式插花十分重視線條的表現,現代插花也離不開線條。線狀花材的種類十分豐富,草本植物如劍蘭、晚香玉等等。木本花材更多不勝數,幾乎所有枝條均可視作線材,最常見的如各種柳枝、桑枝、松枝、竹以及桂花、茶花等等。葉材中也不乏線條,如水蔥、紐西蘭麻、葵芯等等。
許多花材既可作點也可作線或面。如天堂鳥、散尾葵、蘇鐵等許多葉材,正面擺放為面,側放則成線,往往以線示人比面更動人更優美。因此,插花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花材,以表現其不同的形態。插花者不僅要熟識各種花材的自然形態,必要時還可改造花材,創造自己所需的形態。通過修剪、撕裂、捲曲、曲折、彎曲、捆綁等等技巧,改變花材的原來形象以滿足創作的需要。
形態不僅是構圖的表現形式,也是作品內涵的媒介,作品的意境可通過花材和花器組成的形象來表達,形象與意境溶為一體可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最具創意的作品其最大特點不在於花葉的種類,而是如何運用。通過創意可以從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平凡的花葉中發掘出美,材料雖然相同,但卻可產生無限創意,有著各種不同的效果。
三、色彩
色彩是構成美的重要因素,西方插花特別強調色彩的運用。花材本身色彩鮮艷豐富,但如何搭配才能和諧悅目,則需要掌握一些色彩的常識。
(一)色彩的構成 色彩有「無彩色」和「有彩色」之分。無彩色是指白、灰、黑色;有彩色是光譜色彩中的各種顏色,即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彩有原色、間色和復色之分。紅、黃、藍三色為原色,不能混合生成,其他色都可以用任意原色混合調配而成。二原色之間的混合產生間色,間色與間色的混合為復色。
色彩是由色相、明度和彩度三要素構成的。全區經迫壑幽遇,也是區別各個色彩的名稱,如紅、黃、橙等。坐到蘭進少④贓犯,白色和黃色的明度最高,黑色和紫色的明度最低。趟圖利維明蹌里科囹攀越旺堅即彩色中混入無彩色(黑、白、灰)的多少,如純紅色彩度高,而混人白色呈粉紅色,則彩度就低了。明度和彩度合在一起,使色彩有明暗、強弱、濃淡的區別,則稱之為色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