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沈陽花卉協會

沈陽花卉協會

發布時間: 2023-09-06 03:13:22

㈠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目前,
世界上
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
國花
,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
2001年
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
牡丹
為背景」的笑話;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
古國

世紀
遺憾……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最近,
中國林學會
再次著手組織評選國花,並已呈報給全國人大審議。此番逐鹿,波瀾再起---
不久前,一位名叫楊仕智的先生在《
人民日報
》撰寫《國花、
國樹
和國
鳥非評不可?》一文,對評選提出異議,並認為「倒是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許多事「比搞什麼評無多大實際意義的國花、國樹、
國鳥
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種是平等的,
我們人類
沒必要把它們分等級。不管選定的國樹、國鳥、國花是哪種,必定會使一大批的
國民
不悅,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心中的偶像落選了,他們那難以改變的思想感情受傷害了。如果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而進行評選國樹、國鳥、國花,那我們在評定國樹、國鳥、國花後,還要評國魚、國蟲、國禽、
國獸
……永遠都沒完沒了。」一位學者在新華網上如此評說。
沒有國花,於
國家主權
無礙,於
民族精神
無礙,於國勢前程無礙。
相反,幾乎任何一項評選後面都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地和各行業協會如此興師動眾地爭搶「國」字型大小,也是考慮到「國」字型大小會給
行業
和地方的
經濟
和名氣帶來難以估算的價值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評選,一次是
梅花
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在
1994年
的評選中,兩者的競爭更達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由花與花的競爭演化為了省與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河南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牡丹爭國花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
地區
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最後專家確定下的兩個候選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和一國四花(牡丹、
荷花

菊花
、梅花)。而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一場普通的國花評選,卻差點成了一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八仙競技,其中的問題
在事
隔近10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㈡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

牡丹啊

國花是指以自己國內特別著名的花作為國家表徵的花,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徵,雖然不寫入憲法,但為各國人民高度重視,反映了對祖國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並可增強民族凝聚力。

1903年,清朝赦定牡丹為國花;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29年,前國民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

牡丹小常識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頌贊不已。壯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術己有很大的發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艷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這里的長安花,就是牡丹。明朝遷都北京,在極樂寺內遍植牡丹。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在清朝,牡丹就已戴上國花的桂冠。
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的獨特魅力,自古以來,便被尊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成為中國的「國花」。

☆ 牡丹初無名,混稱芍葯。直到秦漢時始從芍葯中分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繁榮起來,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牡丹有「富貴花」「百兩金」之稱。寓意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牡丹也最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徵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現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已行程牡丹種植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第七屆牡丹觀賞節在巢湖市召開時,巢湖市市長夏望平就指出:「它(牡丹觀賞節)的宗旨在於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科技唱戲。」

☆ 為什麼對於哪種花能夠入選國花大家如此緊張?有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對於花、花文化的熱愛,還有其他利益的考慮。一旦一種花得到「國花」的尊貴稱號,它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的發展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各方對於國花的主要觀點

☆ 牡丹和梅花,彼此還有一種文化意味上的分別。牡丹是大眾化的,是普羅大眾欣賞品位的代表。相對於牡丹的群體欣賞口味,觀賞梅花更多是一種個體的審美體驗,因為它歷來被更為敏感的知識分子所把持。無疑,梅花及其象徵的精神,是由歷代知識分子總結賦予的。時乖命蹇的時候,他們以梅花自我期許,並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鶴子」。普羅大眾在勤苦勞作之餘,可憐而有限的感官之娛,必然指向色彩濃烈喜慶的東西比如牡丹,而審美意義上的梅花之「瘦」,卻可能無法激起甚至無暇激起他們內心的共鳴。(選自李方《國花中的牡丹梅花之爭》)

☆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抑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中國有關方面為此猶豫不決。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與目前國家經濟現狀和政府所宣傳的「節儉」不甚相符;梅花象徵著堅忍內斂,與開放性的國家政策稍有出入。國花無法確定的背後似乎是上述理念沖突在起作用。
參考(朝鮮日報《中國國花為什麼定不下來?》)

國花評選的紛爭和質疑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編輯部、上海電視台「生活之友」欄目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結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蘭花等。由於這次中國名花評選活動,組成了以陳俊愉教授為首的114位專家的評委會,是全國性的評選,又由於結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稱為「1987年的中國十大名花評選活動」。

但是也有人質疑稱:評選國花問題上,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套公開、公正的程序和標准,同時,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試想,如果還像1986年那樣,根本沒有引起公眾的參與熱情,十多億公民只投來可憐的15萬選票,卻要將這樣缺乏廣泛參與性的評選結果作為全國公認的「國×」介紹給全世界,這樣的評選活動到底是在凝聚還是在瓦解公眾的愛國熱情?

還有報道稱: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任名譽組長、何康任組長的國花評選領導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國花評選活動,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花、映山紅、君子蘭、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上述評選結果及詳細情況,按程序由農業部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期在1995年的人大會議上審定頒布。消息透露出來後,引起陳俊愉院士等人的強烈憤慨,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堅決反對確定牡丹為國花,結果,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為由擱置了牡丹為國花的決定。至此,群眾性的國花評選活動暫告一段落。

在1994年的這次評選中,中國牡丹兩大基地——河南洛陽市、山東菏澤市及中國花協牡丹、芍葯分會聯合了全國以牡丹為市花或生產、研究牡丹的十多個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地區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

近些年來,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四川彭州、江蘇常熟四地以牡丹為代言的城市,為支持牡丹成為國花,特意成立了「中國牡丹行」旅遊合作聯盟,發布的首推牡丹為國花的共同宣言。

對比鮮明的兩次會議

2005年9月20日,中國園藝學會、北京園林學會和上海風景園林學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國花評選研討會」。大部分代表支持選牡丹、梅花為我國的「雙國花」。但也有不同意見,推崇「一國一花」。

2005年秋季,中國花會協會在成都召開的會議上建議牡丹為國花,並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希望在2006年的全國兩會上定牡丹為國花。反對牡丹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強烈質疑。陳院士更是在2006年1月不斷向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領導寫信,闡述一國兩花的主張,並在供中央領導傳閱的內參上發表相關的文章。

全民評花的寶貴意義

為什麼評選國花一定要全國人大來定奪?
評選國花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戰亂動盪的年代,也不會發生在飢餓荒寒的歲月,評選國花,是盛世之舉,說明中國社會已經走向國泰民安了。 但像國花的評選一定要上報給全國人大嗎?照此類推,今後凡是「國」字型大小的評選,比如國酒、國宴、國竹、國果、國草……都要報全國人大來定奪,全國人大豈不成了行業評選委員會了?而且,國花顯然是不能跟國旗、國徽、國歌相提並論的,因為後者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象徵,而國花等不具備這種象徵性。

全國人大這個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全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它的職權是立法、監督、任命和罷免等等,像國花的評選顯然不在它的職權范圍之內。

既然是「國」字型大小評選,就應該切實體現盡可能多數的國民意趣,具體哪些動植物品種可以榮獲「國」字型大小的光環,不應該由有關機構或專家先定標准,只能由國民通過合適的方式決定,因為這類評選並不具有什麼科研的效用。這種評選也不應該服從於經濟或其他什麼目的,如旅遊業發展等———這還不同於前些時候評選「中華十大名山」,十大名山的評選確實還負有「提升中國山地資源整體形象」之責,那時適當為旅遊業考慮一些還情有可原。國樹國鳥國花和十大名山具備的附加值並不相同。

中國社科院的陶慶梅博士認為,國花具有國家名片的象徵意義,評定標準的制定是一件牽動方方面面關系和利益、直接影響評選程序和結果公正的大事,不能不由分說就剝奪公眾在制定評選標准上的話語權、投票權,隨隨便便就授予中國林學會。

陳俊愉教授 表示:「我認為,這次評選國花不該按這套程序進行,因為國花完全是老百姓約定俗成的事情,最終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就可以了。國酒茅台、國球乒乓球也都是約定俗成的,世界各國的國花也是這么產生的。」陳俊愉說,從法理和風俗的角度考慮,國花的評選都該是民間的,「最重要的是讓更多的老百姓發表意見,最終方案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

按陳俊愉的設想,評選國花的第一步是要先為國花方案預熱,「讓方案盡人皆知,引起大家的重視,吸引大家持續關心這件事,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意見發表出來。」

「第二,適時成立一個民間團體,制定計劃和時間表,繼續做國花的普及和宣傳教育。第三,把經過研究的方案(大多數人贊同的方案)遞送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後就是人大批准通過了。」

除此之外,二十幾年來,曾有多次全國人大代表個人或集體聯名提出以「梅花」為國花的議案,最多的一次為關山月、章文才先生等70餘人聯名,提議以梅花為國花,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因此,評選國花固然莊重,但無論政治或是經濟的意義都有限得很,也不宜搞成政治活動,應以平常心待之,標準的確定及最後的定局還是應該尊重百姓的意見。

【鏈 接】:

國畫評選――那種花更能代表中國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6D6/guohua.html 【鏈 接】:

中國倡導國花第一人介紹
梅花院士陳俊:1917年生,安徽安慶人。著名園林學家、園藝教育家,國際園藝學會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花研究室主任。國內主張採取「一國兩花」,評選梅花、牡丹花為中國「國花」的第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兩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園林花卉界人選,人稱「梅花院士」。
http://www.agrice.cn/renw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617 【鏈 接】:

我國部分城市的市花

北京-------------菊花 三明-------------杜鵑
洛陽-------------牡丹 濟南-------------荷花
南京-------------梅花 紹興-------------蘭花
漳州-------------水仙 泉州-------------刺桐
杭州-------------桂花 香港-------------紫荊

栆庄-------------石榴 上海-------------玉蘭
天津-------------月季 武漢-------------梅花
徐州-------------紫薇 福州-------------茉莉
廣州-------------木棉 台北-------------杜鵑
昆明-------------山茶 沈陽-------------玫瑰

成都-------------木芙蓉 長春-------------君子蘭
廈門-------------三角花 湛江-------------洋紫荊
汕頭-------------鳳凰木 東川-------------白玉蘭
鎮江-------------臘梅花 岳陽-------------梔子花
哈爾濱-----------紫丁香 張家口-----------大麗花

㈢ 沈陽哪裡有養花基地,有地址最好

沈北新區新城子鄉來五五村。玫源瑰、百合、菊花等許多品種。
2000年,五五村被沈陽市政府確定為花卉生產基地,贏得沈北新區「花卉村」的美譽。2001年至2003年獲得遼寧省委先進黨支部,2006年獲得沈陽市政府先進集體,獲得沈陽市科技局科技協會示範村,截止目前,該村以花卉大棚生產為支柱產業,年收入7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超萬元。
距新城子街1公里,距沈陽市區30公里,位於城鄉結合部,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環境優越。全村共有農戶730戶,2320口人,耕地面積3750畝,花卉大棚、養殖業並舉,花卉生產已成為主導產業,全村現已開發花卉大棚1500畝,人均收入萬元。

㈣ 中國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要建築

植物館:植物館位於世園會花藝園北部,北鄰草綱園,建築形象取自葉片,構思源於種子和植物生長,總建
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海洋植物展區、竹藤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 青島世園會門票設個人票和團隊票兩大類共7種。個人票分為指定日票和平日票,指定日票分指定日普通票和指定日優惠票兩種,平日票分平日普通票、平日優惠票和夜票3種,團隊票分普通團隊票和學生團隊票。
其中,平日普通票價格為120元;平日優惠票價格為70元;指定日普通票價格為160元;指定日優惠票價格為100元;夜票價格為60元。
另外,青島世園會門票銷售分為三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購票可以享受相應的價格優惠。7月15日起接受團體預訂,2013年10月16日起面向個人銷售。為簡化購票流程,門票將不採用實名制。第一階段: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10月15日。向團體銷售指定日普通票和平日普通票。第二階段:2013年10月16日至2014年3月31日。向團體和個人銷售指定日普通票和平日普通票。第三階段: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0月25日。向團體和個人銷售指定日普通票、指定日優惠票、平日普通票、平日優惠票和夜票,其中夜票只在2014年6月至8月期間的非指定日現場銷售。 《國際展覽公約》規定,世界展覽會分為兩種:一種是綜合性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由參展國政府出資,在東道國無償提供的場地上建造自己獨立的展覽館,展示本國的產品或技術,由國際展覽局審查批准,首屆世博會在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為此類展覽。
另一種是專業性博覽會,是參展國在東道國為其准備的場地中,自己負責室內外裝飾及展品設置,展出某類專業性產品。世界園藝博覽會為專業性博覽會(簡稱「世園會」),由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審查批准。首屆世園會是在1960年荷蘭鹿特丹舉辦,2014年青島世園會即為此類展覽。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procteurs de 1'Horticulure.簡寫為:AIPH)成立於1948年的瑞士,其前身是成立於1909年的國際園藝者聯盟。旨在促進花卉、植物、環境美化服務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總部設在荷蘭海牙,其工作語言為英語、法語和德語。截止目前,已有成員國28個,我國的中國花卉協會於1994年正式加入該協會。
歷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為舉辦城市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成功塑造了城市形象,擴大了城市的國際影響,並對引發投資高潮、帶動產業發展、拉動城市經濟、促進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建設體系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世界園藝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
A1類——大型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會舉辦每年不超過1次,每個國家10年內舉辦A1類展覽不能超過一次。 A1類展覽會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在展覽會開幕日期前6-12年提出申請,至少有10個不同國家的參展者參加。此類展覽會必須包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在國際展覽局登記注冊。
A2類——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每年舉辦不超過兩次,當兩個展會在同一個洲內舉辦時,它們的開幕日期至少要相隔3個月,展期最少8天,最多20天。至少有6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B1類——有國外單位參展的長期展覽會。這類展會每年度舉辦不超過一次。展期最少3個月,最多6個月。
B2類——有國外單位參展的短期展覽會。這類展會每年度舉辦不超過二次。展期最少8天,最多20天。
1960年舉辦首屆世園會之後, A1類展覽舉辦過17次,平均間隔為3年,其中包括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A2、B1、B2類展覽舉辦過12次,在2004年之後,全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其中包括2006年沈陽,2010年中國台北、2011年中國西安、2012年荷蘭芬洛和2014年中國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 世園快1線(李村-世園會)
世園快2線(勁松三路-世園會)
世園快3線(勝利橋-世園會)
世園快4線(鐵路北站東廣場-世園會)
世園快5線(世園會-汽車東站)世園專4線(四方-世園會)
世園快6線(汽車北站-世園會)
世園專1線(市政府-世園會)
世園專2線(世園會-輪渡)
世園專3線(長城路-世園會)
世園專5線(海洋地質所-世園會)
世園專6線(利津路客運站-世園會)
世園專7線(中山公園-世園會)
世園專8線(薛家島樞紐站-世園會)

㈤ 沈陽世園會如何宣傳求詳細解答!!

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由國際園藝花卉行業組織——國際園藝者協會(AIPH)批准舉辦的專業性國際展會。迄今為止,舉辦地多在歐美發達國家,共舉辦了17次,其中有三次分別在日本的大阪、靜岡和中國昆明。

沈陽市自2003年10月開始啟動申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工作,2004年2月正式向AIPH提出於2006年在沈陽舉辦A2+B1級別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申請,2004年3月底通過AIPH運營委員會的初審,2004年9月1日在AIPH理事會做最後申請陳述並獲批准。

2006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於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舉辦,展期180天,主辦單位為國家貿促會、中國花卉協會和遼寧省政府,由沈陽市政府承辦。「世博園」以沈陽植物園已建成的南區和正在開發建設的北區為核心區進行建設,並向東、南方向拓展,總規劃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是歷次「園博會」中佔地規模最大的。

「世博園」建設將分為兩大板塊,即園藝觀賞區和休閑娛樂區。具體由四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園藝展示。這是「園博會」的主體和核心,將在滿足AIPH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意和發揮。也建設內容包括園區主入口廣場、兩個室外國區(國際園區和國內園區)、兩個室內展館(綜合館和熱帶雨林館)、二十個專題園、特色花街和綠谷。

二是休閑娛樂。即在植物園東側拓展區內建設休閑娛樂區,用花草樹木打造休閑娛樂區的環境,使園林藝術與休閑娛樂有機結合,體現另一種類型的園林風格。其標志性建築是大型演出廣場,還包括不同國家風情的農業庄圓、大型游樂場、兒童樂圓、世界標志性建築微縮群、世界風情街和動感影城等休閑娛樂設施。

三是綜合服務。將與園林建築融為有機整體,建設內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車場、旅遊紀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廳和酒吧等。

四是展會活動。將通過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包括慶典活動、館日活動、文藝演出、展示交易、學術交流、競賽評獎和休閑娛樂活動等。

熱點內容
花店創業分享 發布:2025-02-02 09:45:22 瀏覽:802
西蘭花炒豆芽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474
紅掌怎麼插花 發布:2025-02-02 09:34:03 瀏覽: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裝方法 發布:2025-02-02 09:29:19 瀏覽:174
泥炭盆栽 發布:2025-02-02 09:28:30 瀏覽:624
紫羅蘭媽咪 發布:2025-02-02 09:18:16 瀏覽:392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