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紫庄花卉

紫庄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9-09 03:58:33

1. 北宋三宰相何時任西溪鹽稅監

北宋三宰相何時任西溪鹽稅監
程可石

東台西溪的歷史上,曾經歷過繁榮和輝煌。著名的北宋三宰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亦曾到此做過鹽稅監。但其具體何時來西溪任職,歷來因流傳的史料甚少,一直難以詳考。
西溪是東台古老文明歷史的發源地。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封兄劉仲之子劉濞(前215-前154年)為吳王,於廣陵立吳國。劉濞「招致亡命,汲海水煮鹽」,始在東台地區設西溪鹽亭。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西溪設鎮。東晉至唐初,東台地區分別為海陵縣、寧海縣、蒲濤縣屬地。唐貞觀年間大將尉遲敬德在西溪建造海春軒塔,淮南黜陟使李承築捍海堰經西溪鎮,唐武德九年(626),寧海縣並入海縣,設海陵鹽監於西溪,管理鹽場事務。南唐升元元年(937)海陵監移駐東台場,轄南北八個鹽場,南四場為虎墩(今富安),小淘(今安豐),東台、木並茶(今屬如東);北四場為丁溪、南八游(今大豐草堰)、北八游(今大豐白駒)、紫庄(今大豐劉庄)。
宋太祖開寶七年(974)海陵監移駐如皋。下設西溪、海安、如皋三鹽倉。當時鹽政管理實行「官專賣引法」。即煎鹽的一切生產資料均屬官有,灶民所煎之鹽全部交入官倉,官府給灶丁工本費或實物(如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名為「民制、官收」。 煎鹽入倉後,加上鹽稅,再轉售於商人,運輸至安徽、江西、湖廣一帶,流通於市場。各鹽倉除設有鹽倉管理人員外,還駐有督察機構。這就是鹽稅監的來歷。所謂西溪鹽倉監。實際上是西溪鹽倉的鹽稅督察。號稱監。是與鹽倉、鹽場官員共同處理鹽倉、鹽場政務,同時握有監察鹽倉、鹽場官員業績的「實權」。其主要職責則是:既要督察各鹽場灶丁的煎鹽全部納官入倉,又要督察鹽倉售出成品鹽給商人時,出倉時所交鹽稅額的及時入國庫。其職位十分顯要。歷來為有才能的年輕官員所充任。所以,當時年輕有為的呂夷簡、晏殊、范仲淹先後被朝廷委派來此任鹽稅監。
呂夷簡(979—1044)字坦夫,壽州人(今安徽壽縣)。宋咸平年間(998—1003)進士,入仕後任地方官。真宗時1007年左右到西溪鹽倉任鹽稅監,時年27歲。呂夷簡在西溪期間,喜歡種植花卉草木,曾手植牡丹,護以朱欄,不忍攀折,每年春天,花開數百朵,為海濱奇觀。並作有詠牡丹詩,傳為佳話,後人為之刻石,附題詠詞甚多。仁宗初,劉太後臨朝,呂夷簡任同平章事(正二品)十餘年。仁宗親政,呂夷簡仍居相位。其時,西夏用兵,契丹遣使欲索南十縣地,他籌劃應對。因此,十餘年間,社會平靜,國泰民安。後授司徒,以太尉(正二品)致仕,封為申國公(從一品),徙許國公,卒謚文靖。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宋景德年間(1004—1007)進士。宋史載,晏殊七歲能文,景德初(1005),張知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真宗帝召殊與進士千餘人並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後授他為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太使(正九品),送到他秘閣讀書深造,並命陳彭年予以指導督促,後於1014年左右放任外職。到西溪鹽倉任鹽稅監,時年23歲。晏殊在西溪創書院,建南風亭。既去,民思不忘,范仲淹在任時,改西溪為晏溪,市河為晏溪河。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0)後進直史館、遷左庶子(從五品),逐步晉升至禮部侍郎(從三品),慶歷年間(1041—1048)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相當於宰相、正二品)晏殊出仕真宗、仁宗兩朝,官至宰相。去世時,仁宗除罷朝兩日,還親去祭奠,並篆其碑首曰「舊學之碑」,謚元獻,恩隆極譽。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其幼時父喪。母改嫁給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及長,辭母去。依戚同山而學,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中進士,始還姓更名。中進士後任廣德軍司理參軍(從八品)。宋天禧五年(1021)以文林郎、試秘書省校書郎、權集慶軍節度推官(從八品)的身份來監泰州海陵縣西溪鎮鹽倉鹽稅,時年33歲(據《範文正公年譜》)。軍是宋代府州以下與監平行(正八品)一級的行政單位,參軍、推官掌司法、獄訟(從八品)。鹽官實行垂直領導,各級鹽官下級對上級(轉運使)負責,共同對朝廷負責。他們與地方府縣雖有公務上的配合,但並無統屬關系。范仲淹在西溪鹽稅監任上,倡議重修捍海堰,升任興化縣令後,主持築堰,天聖六年(1028)堰成,後人為紀念他,敬稱該堰為「范公堤」。後范仲淹被晏殊薦為秘閣校理,遷吏部員外郎。饒州知府(正五品)。寶元三年(1039)以龍圖閣大學士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延州知府。抵禦西夏進攻,慶歷三年(1043)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從二品)後同富弼、歐陽修等向仁宗帝建議十事,主張改革。因被饞,出朝為河東陝西四路宣撫使(正五品),徙青州,病死在赴穎州的路途中。謚文正。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詩文並茂,有《範文正公集》存世。作「岳陽樓記」為千古絕唱。
西溪三鹽官,是宋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宰相。使西溪這個區區小鎮,從而聞名遐爾。

2. 大豐荷蘭花海誰投資的

荷蘭花海是大豐區級資產經營公司投資的。

荷蘭花海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佔地3.61km 2,由大豐區級資產經營公司投資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拉動周邊社會化投資120億元,打造以鬱金香花卉觀賞、婚紗攝影、沉浸式演藝為特色的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江蘇省優秀旅遊風情小鎮、省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基地。

大豐區,江蘇省鹽城市市轄區,地處黃海之濱,江蘇省東部、鹽城市南部,東臨黃海,西連興化市,南與東台市接壤,北與鹽城市亭湖區交界,總面積3059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11個鎮、兩個省級開發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豐區常住人口645603人。

歷史沿革

唐代,今大豐區境隸屬於揚州海陵縣(今泰州市)。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

北宋時,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置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庄場隸屬揚州路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路鹽城縣;余均隸屬揚州路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西溪。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行政上除伍佑場外,其他六鹽場同屬於揚州府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庄場也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台縣。白駒場、劉庄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熱點內容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
情人節開場麥詞 發布:2025-02-02 08:16:07 瀏覽:625
蘭花掉花蕾 發布:2025-02-02 08:15:33 瀏覽:265
自製插花瓶 發布:2025-02-02 08:15:32 瀏覽:44
福州牡丹大酒樓 發布:2025-02-02 08:10:31 瀏覽:895
鬱金香賀新年 發布:2025-02-02 08:06:37 瀏覽:859
鬱金香爛根表現 發布:2025-02-02 08:01:42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