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風花藝
『壹』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昆明世博園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昆明世博園
1851年5月1日,在英國倫敦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園藝博覽會。148年後,1999年5月1日,在中國昆明舉辦了第49屆世界園藝博覽會。這次世界園藝博覽會有9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184天的展期內有945萬人次的中外賓客光臨盛會,其中外國朋友約有50萬人次。
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內涵,倡導綠色環境保護,實施經濟、社會、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生態家園成為人們嚮往的美好境地。園內呈現水景、花海、綠景三大景觀。水塘荷花,300萬盆鮮花光彩奪目,綠草、碧樹、翠竹連片交相輝映。
雲南是神奇、美麗、富饒的紅土高原。這里,崇山起伏,山河縱橫,高原湖泊星羅棋布;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物種瑰奇多姿;這里,民族眾多,人文風情五彩繽紛;這里,三江並流,生物資源多樣,景觀秀麗,植被茂盛,充滿生機。香格里拉雪境神奇,玉龍雪山冰川壯觀秀麗,怒江溜索飛渡奇險,麗江古城龍潭潔凈如鏡,大理古城三塔金碧光輝,蒼山洱海風光瑰麗,石林喀斯特地貌奇觀,騰沖熱池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風情,哈尼梯田藝術如畫,綠色生態景觀把紅土高原打扮成一幅奇麗的迷人畫卷。
走進昆明世博園,在綠樹成蔭的鳳鳴山腳下,看見218公頃的綠色園地已建成東方的綠色名園。神奇的綠園里,珍稀樹叢,植物薈萃,翠竹蔥蔥,名花藝石,葯草芬香,典雅盆景,碧綠茶園,生態果菜,飛瀑濺石,魚游鳥飛,疊水瀑布,雕刻岩畫,山花爛漫,館景園亭,雕塑景觀,生態綠洲,全方位展現出綠色世界的魅力。今天,欣賞自然風光,心曠神怡,激發詩情畫意,奏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華彩樂章,托起昆明世博園這顆燦爛明珠,創造美好的綠色家園吧!
現收集本人詩作計26首,與愛好者共賞。
一、世博抒懷
園藝佳境綠洲行,天人合一和諧寧。
中華園林精品景,世界風光物華豐。
歌舞喧鬧鴛鴦錦,嗩吶彈琴歡快聲。
山水庭園傳畫意,詩興詞韻醉夢情。
萬里花船風帆滿,雄偉花柱喜氣騰。
山川壯麗紅土地,特色景園春水生。
精美絕倫雕塑藝,五彩花海萬里呈。
民族文化迎四海,金碧輝煌唱春風。
二、世博大溫室
面積3630平方米。在陽光照耀下,山峰、雲霞、綠林、紅花映照其中,形成自然畫卷。溫室由熱帶植物廳、百花廳、高山植物廳組成。詩曰:
山峰雲霞奇無窮,綠樹紅花映園中。
巨樹凌空高姿縱,柔枝臨地呈一弓。
熱帶植物隨風動,寒帶樹木茂青松。
奇石百花如玉女,青藤攀高巧畫工。
三、世博人與自然館
面積4953平方米。意在從人類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永遠的綠洲三方面來說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詩曰:
綠色家園人類安,人與自然和諧觀。
共同愛護地球泰,紅花鮮果萬國歡。
生態田園白雲閑,鳥語花香露華鮮。
登山眺景神州秀,滿園春色別有天。
四、世博竹園
面積17000平方米。依山臨水,竹種薈萃,嫩枝滿園。詩曰:
翠竹青青枝葉茂,風雨瀟瀟喜氣臨。
依山旁水景色錦,千姿百態妙入神。
涼氣宜人柔婉順,垂柳曲彎萬象春。
心曠神怡戀園景,清風雅興歡色新。
五、世博樹木園
面積25400平方米。展示中國特有或珍稀的觀賞性植物,形成色彩豐富的草坪、樹木組成的園景。詩曰:
草坪樹木清水塘,珍稀物種觀賞鮮。
彩色豐富人依戀,異彩紛呈景色珍。
參天大樹驚喜見,灌木郁蔥春色天。
人造園林景色艷,鶯歌燕舞山水緣。
六、世博盆景藝術園
面積5880平方米。盆景藝術源於中華,以自然、神奇、秀麗、活力為特色,該園以園圃、展廳、走廊三者融為一體,絢麗多彩,富有情趣。詩曰;
蒼松迎客清雅親,石林縮景瑰麗神。
中 *** 粹絢麗錦,萬古長青今來尋。
山色水聲詩妙品,自然提升吐清音。
天人合一品酒飲,春風滿面萬古存。
七、世博葯草園
面積8700平方米。分為雲南葯材、中葯材、民族葯材、葯用花卉等四個園區,有幾千株喬、灌、藤、草落戶園內。園內楹聯贊揚了古代名醫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醫葯大師對祖國醫葯的貢獻。詩曰:
神農本草露華鮮,太極八卦萬物源。
華佗仲景醫理練,時珍嘗草後人歡。
雲南葯物資源看,傣彝納藏葯態觀。
七彩繽紛美鮮艷,滿園春色百草甜。
八、世博蔬菜瓜果園
面積4200平方米,蔬果滿園。詩曰:
南瓜葫蘆吊掛重,草房農舍竹棚宮。
紅椒鮮艷微風動,小樹番茄果實擁。
豐收景色笛聲送,農家田園春意濃。
民生第一菜果重,大眾食譜儲備充。
九、世博名花藝石園
名花秀麗,藝石靈氣。百花爭艷,奇石萬千。花石聯姻,夢幻眼前。詩曰:
奇石薈萃造化功,百花怒放艷如虹。
名花藝石歌聲動,巧工奇景映長空。
靈秀石雕風雅頌,騰沖火山怒氣沖。
彩雲之南雪山眾,石林傳奇瑞氣融。
十、彩雲園
面積1208平方米。以民族文化、植物豐富、四季鮮花為特色。詩曰:
錦綉雲嶺壁畫明,石柱圖騰民族情。
植物奇葩杜鵑秀,百花爭艷鳥兒鳴。
人花歡騰同聲唱,吉祥之神孔雀迎。
自然人文和諧韻,彩雲之南山河青。
十一、格桑園
面積1344平方米。以藏族造園、建築、繪畫為特點。詩曰:雄偉壯觀吉祥圖,羅布林卡創意濃。
金色琉璃建築物,濃郁風情瑞氣融。
生態植物得天獨,綠色植被長青松。
藏醫藏葯一枝秀,燦爛文化日升東。
十二、萬春園
面積1546平方米。以皇家園林山水園為藍本,突出雍容華貴、莊重大方的特點。詩曰:
皇家園林萬象春,仙人承露瓊島神。
崇尚自然得天水,蟠龍翔飛稀世珍。
雍容華貴塑造美,瑞慶大方三座門。
京都春光秀麗卷,深郁氣氛古風淳。
十三、遼園
面積1080平方米。滿族風情,突出「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北方景觀。詩曰:
巨幅岫玉浮雕長,豁然開朗山水昌。
北方園林花木盛,鄉土碧樹四季芳。
朝陽霞光異彩錦,滿族風情意氣揚。
紅山文化長安道,遼河之光醉夢鄉。
十四、粵暉園
面積1518平方米。以嶺南園林藝術為特色,石雕、木刻造型與現代造型藝術相結合。詩曰:
南粵風華秀麗生,鑿池疊山水波騰。
傳統現代湖舫景,清雅暉盈四時寧。
亞熱花木點綴秀,動水人雕泉波聲。
南嶺園林風格勁,園蒼錦族天色明。
十五、黔山秀水園
面積1053平方米。以黃果樹天星景區為藍本,突出地貌、民族風情。詩曰:
黔山地貌秀水豐,山水洞崖情鄉迎。
自然風光江山助,瀑布景觀黃果風。
綠色產業珍稀物,岩溶造型奇特生。
「銀鏈墜潭」湧泉顯,「天星絕壁」石雕寧。
十六、巴渝園
面積1500平方米。以「大足石刻」與「三峽摩岩」為背景,展示巴蜀文化。詩曰:
縱貫千載大足風,巴渝風韻喜氣臨。
山水景觀風光美,自然雅風日月升。
造像精美賽「雲崗」,宋代石刻照文明。
佛道雕像古風彩,巴蜀文化千秋名。
十七、蜀風園
面積1700平方米。以杜甫草堂為主景,並以九寨溝自然風光為背景,反映四川園林風格。詩曰:
蜀風水檻景色升,少陸草堂吟詩聲。
營造飄逸風光景,幽秀清曠萬象呈。
朴實生態風雅頌,文風濃郁四時寧。
自然山水物華秀,史詩書畫春滿庭。
十八、蘇園
面積1609平方米。反映蘇州園林風格,由主廳、畫舫、曲橋、山水、瀑布等構成景觀。詩曰:
石筍翠竹向日鮮,舫前湖色山水緣。
游廓繞岸賞園景,天光雲影飛瀑喧。
澗道盤曲山水秀,近水達山白雲閑。
愉悅身心人文美,綠樹繁花畫意傳。
十九、浙江源園
面積1300平方米。以曲水流暢為主題。詩曰:山水為源五穀收,人文為本萬古流。
耕耘繁衍七千載,歷史悠久夢鄉游。
「玉寶湧泉」石雕景,曲水小溪物景幽。
融貫古今歌四海,天人合一唱神州。
二十、唐園
面積1300平方米。以陝西大雁塔為背景,園內建有閣樓、法門寺、華清宮等景點。詩曰:
春染三秦綠如茵,北國園林憶盛唐。
昭陵石刻造型美,趣景樓閣 *** 揚。
陝西名樹草花盛,人與自然昌吉祥。
博大精深風雲氣,瑰麗多姿引興長。
二十一、江河園
面積1196平方米。突出青海高原及江河源頭風光。詩曰:
青山碧水江河源,長江黃河白雲閑。
山水有情牛神健,青海民風萬家煙。
巍巍昆侖凌雲勢,河煌歷史別有天。
山水庭宅風雲幔,高原風貌古今傳。
二十二、齊魯園
面積1720平方米。突出濟南趵突泉園林風格,以泉石、詠泉詩文和石刻藝術為構思,形成園林景觀。詩曰:
齊魯文化博大觀,山水園林秀色餐。
東岳獨尊天下曉,自然山石雲彩天。
山樂者仁天下本,水樂者智穩泰山。
泉池溪亭相輝映,精細石雕山水緣。
二十三、燕趙紫翠園
面積1368平方米。以避暑山莊為背景,展現山川、古佛景色。詩曰:
避暑山莊鼎盛名,燕趙紫翠熱河情。
陀羅尼經幢古佛,幢身雕藝通神靈。
水流雲在山川秀,天水相連浮雲迎。
古樸真情趣雅興,以山環水澄湖寧。
二十四、豫園
面積1080平方米。以殷商文化與現代園林藝術相結合為設計思想,建有文化牆和文化柱。詩曰:
殷商文化內涵豐,天人合一理念深。
炎黃銅鼎豎中間,中嶽嵩山文化親。
中華姓氏源於豫,五千文明萬象春。
古樸典雅輝華夏,繁榮昌盛爭華新。
二十五、楚園
面積1096平方米。以荷花為主題、楚漢文化為內涵的園林風格。詩曰:
夢漢風情分外明,園內池塘瑞蓮迎。
水杉花木紅橘滿,古樸自然萬方寧。
鹿角立鶴古風顯,風神吉祥故園情。
千湖之省萬物盛,隨州擂鼓千秋名。
二十六、東南亞風情園
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四國園區面積合計有4860平方米。佛塔耀眼,竹樓涼亭、草地青碧、花木茂盛、農舍古樸等成為園林特色。詩曰:
寮國木質民居樓,根雕藝術點綴幽。
萬塔之邦金光閃,緬甸佛塔萬古流。
泰國農舍典雅妙,亭台草木碧青瀏。
越南竹樓賞芳景,爬藤植物圍蓬頭。
2004年11月
『貳』 夾層玲瓏瓶是哪個朝代的
清朝!清乾隆 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31.4厘米
乾隆七年八月十二日《活計文件》有對應記錄:玲瓏套瓶唇口外翻,猶若華蓋,飾如意雲紋,極其精緻。束頸胭脂紅為地,細錐鳳尾形卷草紋,錦上添洋花,番蓮卷葉,繾綣曼麗,加飾描金雙龍耳,天威盡顯。鼓腹紅地繁花之間,粉青描金鏤空仿古紋,龍、鳥交纏,伴以如蝠瑞獸,有條不紊,井然見序。間隙透空,窺見內瓶仿明青花蟠桃,似虛猶實,蟠桃堅碩,枝葉帶勁,深淺濃淡,溢宣窯雅風。足與瓶口、肩頸紋飾相呼應,內頸及器底則施松石綠彩,底署礬紅六字篆款。
此瓶曾被迦納爵士(1891~1977年)、亨利·奈特(1903~1970年)收藏,60年來首次現身市場。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Nicolas Chow)表示:「蘇富比非常榮幸能夠呈獻這件睽違市場逾六十年的玲瓏夾層瓶。此瓶為乾隆御制,同類者稀若晨星。玲瓏套瓶精巧細致,極難保存,在鄉郊別墅與寵物共存半世紀後依舊完好無缺,實屬奇跡。」
此玲瓏夾層瓶代表了中國工藝百年才能的高潮,集歷代工藝風格精粹,不僅涵古銅器、玉器、龍泉青瓷、青花瓷,還可見在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花藝設計。在慕古之餘,也趕上世界潮流,妙添新趣,各式風格揉合自然,渾如天成。
▌清檔中的記載
根據檔案,由於這種類型的夾層瓶製作繁復,燒造殊艱,僅在乾隆七年、八年(1742年和1743年)生產過,只有少數倖存至今,極為罕稀。
唐英任御窯督陶官時,學埏埴之事,研造燒之術,憑著對美學的堅執,不屈不撓,千錘百煉,開創清瓷新貎。然而此類瓷瓶,對唐英而言,仍是一大難題。
唐英初制「夾層玲瓏交泰等九種」,但礙於「工料不無過費,故未敢多造」,得聖上恩准後才成對燒制,幸得乾隆帝認同下旨「按節進十數件,俱要成對,如不能成對,即將各樣燒造」(廖寶秀《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台北故宮博物院, 2008年,頁27始)。
然而,許多傳世玲瓏套瓶也形單隻影,江西景德鎮供御清單中也未有指明偶數,可能從未成雙。
相關玲瓏套瓶的燒造記錄,可參考乾隆七至八年(1742~1743年)檔案。
乾隆七年八月十二日記載:「司庫白世秀副催總達子來說太監高玉等交:洋彩瑞芝洋花蟬紋鐏二件、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宣花瓶一件……下省三十四器……旨著配匣入干清宮頭等。」
此處提及洋彩紅地玲瓏花瓶一件,描述與此品相符,據載儲入乾清宮。論規模,乾清宮居內廷之冠,是皇帝詔見使臣、內宮宴筵的重要宮殿。
另見乾隆八年兩段相關記錄(前述出處,頁311及頁807、808),先在閏四月八日載:
「(廣木作)司庫白世秀副催總達子來說太監高玉交……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夾宣大膽瓶一件……傳旨著供各配架座。」九日又載:「(乾清宮)司庫白世秀副催總達子來說太監高玉交……洋彩紅地錦上添花龍泉玲瓏夾宣膽瓶一對……傳旨著配匣入乾清宮琺琅器皿內。」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3件相類的玲瓏瓶,其鏤空紋飾與色彩搭配與此瓶十分相似,瓶卻呈膽式,口略侈但未外翻,也缺雙耳。乾隆八年的文獻,可與院藏3件玲瓏膽瓶相對應
『叄』 怎麼會自然枯枝
凡是受到自然旱災或病蟲害的就會自然枯枝。
某些樹木,在長期乾旱中回,為了主幹能夠成活的更長久答,就會使部分枝叉枯乾,以便減輕負擔等待著雨露的滋潤~
還有些樹枝受到了病蟲害的侵襲,也會發生枯枝的現象,尤其是在秋天裡,就會經常看到被知了產卵的樹枝發生枯萎的現象……